年产10000吨碳酸二甲酯车间工艺的设计说明
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
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碳酸二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纤维、医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反应机理、工艺流程、优化措施等方面。
一、原料碳酸二甲酯的原料是甲醇和二氧化碳。
甲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
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无机气体,广泛应用于饮料、制冷等领域。
甲醇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和纯度对碳酸二甲酯的产率和质量有重要影响。
二、反应机理碳酸二甲酯的生产是一种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是指醇和酸酐(如碳酸酐)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化学反应。
碳酸二甲酯的反应机理如下: CO2 + CH3OH → CH3OCO2CH3 + H2O三、工艺流程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指将甲醇和二氧化碳直接反应生成碳酸二甲酯。
直接法的工艺流程如下:1. 将甲醇、二氧化碳和催化剂(如碱金属盐)加入反应釜中。
2. 在加热、搅拌等条件下进行反应。
3. 分离、脱水、精馏等步骤,得到纯碳酸二甲酯。
间接法是指先将甲醇和一种酸酐(如苯酐)反应生成甲酸甲酯,再将甲酸甲酯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二甲酯。
间接法的工艺流程如下:1. 将甲醇和酸酐加入反应釜中,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甲酸甲酯。
2. 将甲酸甲酯、二氧化碳和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进行碳酸化反应,生成碳酸二甲酯。
3. 分离、脱水、精馏等步骤,得到纯碳酸二甲酯。
四、优化措施为了提高碳酸二甲酯的产率和质量,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措施:1. 优化原料质量和纯度,保证反应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2. 优化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种类和用量等,以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3. 优化工艺流程,如改进分离、脱水、精馏等步骤,以提高产品纯度和收率。
4. 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如回收利用废气、废水等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五、结论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是一项复杂的化学工艺,需要精细的操作和优化的措施。
通过优化原料、反应条件和工艺流程,可以提高碳酸二甲酯的产率和质量,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碳酸二甲酯的工艺装置设计
碳酸二甲酯的工艺装置设计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DMC)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碳酸二甲酯以甲醇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
本文将介绍碳酸二甲酯的工艺装置设计。
碳酸二甲酯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存在,常用的催化剂有碱金属碳酸盐、盐酸和硝酸等。
酯化反应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甲醇与催化剂反应生成甲醇盐酸盐或甲醇硝酸盐。
然后,甲醇盐酸盐或甲醇硝酸盐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二甲酯。
因此,碳酸二甲酯的工艺装置包括催化剂装置、酯化反应器、分离装置和回收装置等。
催化剂装置是碳酸二甲酯生产过程中关键的装置之一。
根据不同的催化剂选择,装置设计也会有所差异。
以碳酸钠为催化剂的装置包括碱贮槽、计量泵和喷嘴等。
以盐酸为催化剂的装置则需要盐酸贮槽、计量泵和插管等。
催化剂装置的设计要考虑催化剂的稳定性、储存和供给的便利性等因素。
酯化反应器是碳酸二甲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装置之一。
酯化反应器的设计要考虑反应器的材料选择、反应温度和压力以及搅拌和加热方式等。
通常情况下,酯化反应器采用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压性。
反应温度和压力的选择需要根据催化剂的类型和反应速率等参数确定。
搅拌和加热方式可以采用机械搅拌和外部加热等方法。
分离装置是碳酸二甲酯生产过程中的另一个关键装置。
分离装置的设计要考虑产品的纯度要求和操作条件等因素。
一般来说,分离装置包括冷凝器、分离塔、蓄液槽和蒸馏塔等。
通过适当的操作条件和分离塔的设计,可以实现碳酸二甲酯和副产物的分离和提纯。
回收装置是碳酸二甲酯生产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装置。
回收装置的设计要考虑对溶剂的回收和再利用。
常见的回收装置有吸收塔和回流装置等。
吸收塔可用于捕捉和回收溶剂中的碳酸二甲酯。
回流装置则可用于将回收的溶剂返回到酯化反应器中,实现溶剂的循环使用。
综上所述,碳酸二甲酯的工艺装置设计需要考虑催化剂装置、酯化反应器、分离装置和回收装置等。
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工艺
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工艺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DMC)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广泛应用于溶剂、助溶剂、清洗剂、化学试剂等领域。
DMC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甲醇碳酸化法和二氧化碳甲醇化法两种。
甲醇碳酸化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DMC生产工艺。
其主要的生产过程如下:1. 原料准备:将高纯度的甲醇和碳酸氢铵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分解得到二氧化碳和氨气。
2. 碳酸化反应:将分解得到的二氧化碳和甲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碳酸化反应,生成DMC。
碳酸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通过不断去除产生的水,使反应向生成DMC的方向进行。
3. 分离和提纯:通过蒸馏和洗涤等工艺,将反应混合物中的DMC和杂质分离,得到高纯度的DMC。
二氧化碳甲醇化法是一种新兴的DMC生产工艺,具有环保、高效的特点。
其主要的生产过程如下:1. 原料准备:将高纯度的甲醇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预处理,除去其中的杂质。
2. 反应装置:利用催化剂催化,将甲醇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DMC。
3. 分离和提纯:通过蒸馏和洗涤等工艺,将反应混合物中的DMC和杂质分离,得到高纯度的DMC。
以上两种生产工艺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
甲醇碳酸化法工艺成熟,工艺流程相对简单,但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
二氧化碳甲醇化法工艺对环境友好,但对催化剂的要求较高,并且催化剂的制备和回收都存在一定的挑战。
DMC的生产工艺还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中,以提高产率、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排放。
随着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二氧化碳甲醇化法工艺有望成为DMC的主要生产工艺。
同时,新型的催化剂的开发也将推动DMC生产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年产一万吨碳酸二甲酯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是指对一些产品的制造过程进行规划和组织安排的活动,目
的是确保产品在最佳的生产条件下,具有高质量、高效率和高可靠性。
碳
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简称DMC)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新能源、电力电子、精细化工等。
2.反应工艺: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反应通常采用催化剂的促进反应,常
用的催化剂有碱金属碳酸盐、过渡金属盐等。
反应温度和压力是影响反应
速率和产率的重要因素,需要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
同时,优化
反应器的设计,考虑到反应速率、传质效果和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3.分离工艺:碳酸二甲酯的合成反应是可逆反应,产品中可能存在未
反应的原料和副产物,需要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
一般采用蒸馏、萃取、
结晶、吸附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优化这些分离工艺,可以提高产品
的纯度和收率。
4.副产物处理:碳酸二甲酯的合成反应有时会生成一些副产物,如甲醇、二甲醇、碳酸氢二甲酯等。
这些副产物需要进行回收利用或妥善处理,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5.安全环保:碳酸二甲酯的生产会涉及到有机物储运、催化剂储存和
废弃物处理等环节,需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避免事故发生,保护
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年产一万吨碳酸二甲酯的工艺设计涉及到原料选择、反应
工艺、分离工艺、副产物处理和安全环保等方面。
通过细致的研究和实验,可以确定最佳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以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和高产量的
碳酸二甲酯生产。
同时,要注重技术创新和环保可持续性,促进碳酸二甲
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年产万吨碳酸二甲酯化工厂的设计
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涂料、树脂、粘合剂、塑料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年产万吨碳酸二甲酯化工厂的设计。
碳酸二甲酯化工厂的设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原料供应、生产工艺、工艺流程和设备选择、环境保护。
一、原料供应: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原料主要包括甲醇和二氧化碳。
甲醇是碳酸二甲酯的主要原料,应确保甲醇供应充足且质量稳定。
二氧化碳则可以通过燃煤、燃气、燃油等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收集而来,提供二氧化碳压力适当,纯度达到碳酸二甲酯生产所需。
二、生产工艺: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工艺一般采用甲醇和二氧化碳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反应条件一般为高压和高温。
具体工艺路线为:甲醇经过预处理后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碳酸二甲酯。
反应结束后,通过精馏和分离操作,将碳酸二甲酯从反应混合物中提取出来。
反应副产物甲醇可循环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工艺流程和设备选择:碳酸二甲酯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原料处理、酯化反应、精馏分离、产品提取等几个步骤。
在工艺流程设计时需要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对于反应器的选择,可以采用垂直式或水平式的压力容器反应器,保证反应温度和压力的控制。
对于精馏塔,可以采用精馏、萃取和其他分离方法,确保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四、环境保护:碳酸二甲酯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甲醇废气和二氧化碳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保护环境,可以设置废气处理系统。
对于甲醇废气,可以通过吸附和催化燃烧等方法处理。
对于二氧化碳废气,可以通过气体分离、液体吸收等方法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
此外,还应设置废水处理系统,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和再利用。
综上所述,年产万吨碳酸二甲酯化工厂的设计包括原料供应、生产工艺、工艺流程和设备选择、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生产工艺、设备性能、经济性和环保性,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安全和环保,并且满足市场需求。
酯交换法年产1万吨碳酸二甲酯的工艺设计生产流程
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及市场需求1、前言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简称DMC,系环保型绿色化工产品,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享有有机合成新基石产品的美称。
.DMC分子结构式(CH3O)2CO,分子量为90.08,相对密度1.070,折射率1.3697;熔点4℃,沸点90.1℃。
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略有气味、微甜的液体,具有可燃性,微溶于水但能与水形成共沸物,几乎可与醇、醚、酮等所有的有机溶剂混溶;对金属无腐蚀性,可用铁筒盛装贮存;微毒(LD50=6400~12900mg/kg,而甲醇的LD50=3000mg/kg)。
由于DMC分子中含有CH3—、CH3O—、CH3O—CO—、—CO—等多种官能团,其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可与醇、酚、胺、肼、酯等发生化学反应,故可衍生出一系列重要化工产品;其化学反应的副产物主要为甲醇和CO2。
与光气(COCL2)、硫酸二甲酯(DMS)等的反应副产物盐酸、硫酸盐或氯化物相比,危害相对较小,故而,一方面DMC在诸多领域可全面替代光气、硫酸二甲酯、氯甲烷及氯甲酸甲酯等剧毒或致癌物进行羰基化、甲基化、甲酯化及酯交换等反应生成多种重要化工产品;另一方面,以DMC为原料可以开发、制备多种高附加值的精细专用化学品,在医药、农药、合成材料、染料、润滑油添加剂、食品增香剂、电子化学品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其三,非反应性用途如溶剂、溶媒和汽油添加剂等也正在或即将实用工业。
因此,DMC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甲基化、羰基化试剂,用于合成多种高附加值产品,在医药、农药、工程塑料、染料、电子化学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更由于其属无毒无公害化学品,对煤化工、甲醇化工、碳一化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将在二十一世纪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2、国外生产工艺和供需状况国外DMC生产工艺主要有光气法、甲醇液相/气相氧化羰基化法、酯交换合成法等三种合成方法。
.光气法该法是DMC最早的合成方法,采用光气和甲醇或甲醇钠为原料反应生成DMC。
化工论文答辩ppt
致谢
本论文是在王锋老师的悉心教诲指导下完成 的,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得到了导师的认真指 导和帮助,导师的严谨学风和渊博学识使本人受 益匪浅,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感谢王锋老师、胡拥军老师、曹忠良老师等 对我的教育培养。他们细心指导我的学习,除了 敬佩老师们的专业水平外,他们的治学严谨和科 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 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2、换热器:
按换热器的结构分类可分为:浮头式换热器、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U形管板换热器、板式换热 器等。浮头式换热器有管束可以抽出,以方便清 洗管、壳程;介质间温差不受限制等优点,故采 用浮头式换热器。
设备的选型
3、精馏塔:
1.0
0.8
0.6
y
0.4
0.2
0.0
0.0
0.2
0.4
0.6
0.8
1.0
2、热量衡算
根据各物料在反应温度下的焓值,计算出 反应所需要的反应热和放出的热量。从而为反 应器和换热器的选型做好准备。
设备的选型
1、反应器:
气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从相态上分 析为气―气反应,而对于这类反应一般采用固定 床反应器或流化床反应器。考虑到列管式固定床 反应器具有返混小,传热面积大,容易控制温度, 操作费用较流化床低的特点,本设计选择列管式 固定床为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器。
主反应 2CH3OH+1/2O2+CO→(CH3O)2CO+H2O 副反应 2CH3OH+CO→(CH3O)2CH2+O2
各工艺流程的计算
氧气
CO
氮气
甲 醇
气 化 导热油
储
装
罐
置
【完美升级版】为联合总厂设计年产1万吨碳酸二甲酯分厂可研报告
第一篇项目可行性报告目录1 总论 (4)1.1项目名称及性质 (4)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4)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4)1.2.2指导思想和原则 (5)1.3研究的范围 (5)1.4研究结论 (5)1.5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6)2 建设意义 (7)2.1项目建设背景 (7)2.2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7)2.3小结 (9)3 市场分析 (10)3.1碳酸二甲酯的特性 (10)3.2碳酸二甲酯的应用 (12)3.3发展现状 (15)3.3.1世界碳酸二甲酯发展现状 (15)3.3.2国内碳酸二甲酯发展现状 (17)3.4主要替代市场分析 (20)3.5产品价格分析 (22)4 原料路线 (25)4.1工艺所选原料的依据 (25)4.1.1工艺所以原料 (25)4.1.2原料的稳定性 (25)4.1.3原料的经济性 (25)4.1.4原料的环境友好性 (26)4.2各种工艺的优缺点 (26)4.3本厂所选原料 (27)5 建厂规模 (28)5.1建厂规模 (28)5.2产品方案 (28)6 厂址选择 (29)6.1园区概况 (29)6.2地理位置 (29)6.3选择原因: (30)6.4建厂区自然条件 (34)6.5金融体系 (35)7 经济评价 (36)7.1建设项目总投资 (36)7.1.1设备购置费用 (36)7.1.2土建费用 (39)7.1.3总费用的计算 (40)7.2投资后每年费用的计算 (40)7.3财务评价 (41)7.3.1投资利润率 (42)7.3.2投资利税率 (42)7.3.3静态回收期 (42)7.3.4动态回收期t (42)7.3.5内部收益率IRR (43)7.3.6外部收益率ERR (43)7.3.7盈亏平衡分析 (43)7.3.8敏感性分析 (43)1 总论1.1项目名称及性质(1)项目名称:为联合总厂设计年产1万吨碳酸二甲酯分厂(2)承办单位名称: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3)企业性质:国有(4)投资项目的性质:新建(5)项目类型:化工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2009年“三井化学杯”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指导书;2、国家地区建设、税收等有关法律、法规;3、发改投资[2006]1325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重庆长寿化工园区经济、资源、人文等方面的有关资料;5、《重庆(长寿)化工园区总体规划》;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安全法》等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7、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8、我国化工部在"八五"和"九五"期间将其列为重点项目。
年产1万吨碳酸二甲酯化工设计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内部- 5收0 0 0 益率
Inter-n10a0l00rate of return
DMC:1263
H2O:106 精馏
H2O:106
甲醇:3428 DME:2911
H2O:106
原料单元
反应单元
预分离单元
2.2 换热网络设计
(N精e制t d单e元sign)
57.4℃
109℃ 77.3℃
96.8℃
86.2℃ 51.3℃
96.8℃
19.0℃
65.5℃65.5℃
78.6℃
81.5℃
78.6℃
35000
30000
投资利润率
25000
投资利税率
累计现金流量/万元
Investment profit
投资回m收arg期in
23月2 %
10000
Investment
recovery period
5000
Investment profits and taxes rate
CH2O
CO2
反应
CO2 DME DMC H2O 甲醇
气液 分离
DME 甲醇
DME
DMC H2O
甲醇
2CH3OH CO2 DMC H2O
2C倾H析3OH CH3OCDMHC3 H2O 普通
精馏
H2O
精馏
2.1.2.2 流程设计 Process Design
原料处理段 反应段
CO2
T=100℃
2.1.3 物料衡算 Materiel calculate
单位:kg/h
【精品】为联合总厂设计年产1万吨碳酸二甲酯分厂可研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一篇项目可行性报告目录1 总论 (4)1.1项目名称及性质 (4)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4)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4)1.2.2指导思想和原则 (5)1.3研究的范围 (5)1.4研究结论 (5)1.5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6)2 建设意义 (7)2.1项目建设背景 (7)2.2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7)2.3小结 (9)3 市场分析 (10)3.1碳酸二甲酯的特性 (10)3.2碳酸二甲酯的应用 (12)3.3发展现状 (15)3.3.1世界碳酸二甲酯发展现状 (15)3.3.2国内碳酸二甲酯发展现状 (17)3.4主要替代市场分析 (20)3.5产品价格分析 (22)4 原料路线 (25)4.1工艺所选原料的依据 (25)4.1.1工艺所以原料 (25)4.1.2原料的稳定性 (25)4.1.3原料的经济性 (25)4.1.4原料的环境友好性 (26)4.2各种工艺的优缺点 (26)4.3本厂所选原料 (27)5 建厂规模 (28)5.1建厂规模 (28)5.2产品方案 (28)6 厂址选择 (29)6.1园区概况 (29)6.2地理位置 (29)6.3选择原因: (30)6.4建厂区自然条件 (34)6.5金融体系 (35)7 经济评价 (36)7.1建设项目总投资 (36)7.1.1设备购置费用 (36)7.1.2土建费用 (39)7.1.3总费用的计算 (40)7.2投资后每年费用的计算 (40)7.3财务评价 (41)7.3.1投资利润率 (42)7.3.2投资利税率 (42)7.3.3静态回收期 (42)7.3.4动态回收期t (42)7.3.5内部收益率IRR (43)7.3.6外部收益率ERR (43)7.3.7盈亏平衡分析 (43)7.3.8敏感性分析 (43)1 总论1.1项目名称及性质(1)项目名称:为联合总厂设计年产1万吨碳酸二甲酯分厂(2)承办单位名称: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3)企业性质:国有(4)投资项目的性质:新建(5)项目类型:化工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2009年“三井化学杯”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指导书;2、国家地区建设、税收等有关法律、法规;3、发改投资[2006]1325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重庆长寿化工园区经济、资源、人文等方面的有关资料;5、《重庆(长寿)化工园区总体规划》;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安全法》等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7、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8、我国化工部在"八五"和"九五"期间将其列为重点项目。
年产万吨碳酸二甲酯化工厂的设计.docx
年产 1.5 万吨碳酸二甲酯化工厂的设计1总论1.1 碳酸二甲酯的性质和用途碳酸二甲酯 (Dimethyl Carbonate ,简称 DMC) :化学式 CH 3OCOOCH 3,分子量为 90.08,常温下为透明液体,略带香味。
难溶于水,但能与醇、酮、酯等任意比混溶。
DMC 毒性很小,对金属基本上无腐蚀性。
DMC 具有酯的通性,可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可与含活泼氢基团的醇、酚、胺、酯等化合物反应;与二元醇或二元酚反应生成聚碳酸酯。
DMC 分子中含有羰基、甲基、甲氧基等基团,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能[ 1-3],可代替剧毒的光气、硫酸二甲酯、氯甲烷等作为羰基化剂、甲基化剂和甲氧基化剂,成为开发一系列洁净化工工艺的新基块。
1.2 碳酸二甲酯的市场分析1.2.1 国外产能情况及需求预测国外生产 DMC 的企业大约有十几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意大利ENI 公司[4-8]。
目前世界DMC 的生产能力约 130kt/a ,年产量不足 100kt,主要分布在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
国外的 DMC 消费情况是 50%-60% 用于取代剧毒的光气,制造聚碳酸酯、西维因、呋喃丹、苯甲醚等, 20%-30% 用于制造环丙沙星等特殊用途的新产品,其余10%-20% 用作溶剂。
1.2.2 国内产能情况及需求预测我国目前DMC 生产企业有10 余家,生产能力均不大。
近几年来,由于DMC 下游产品——聚碳酸酯、聚氨酯、涂料溶剂、汽油添加剂、高能电池电解液市场发展迅速,带动了DMC 市场需求量的走高,2005 年,DMC 国际市场需求量约13 万吨,国内为3~ 4 万吨。
预计国内外 DMC 的需求将以10~ 20%的速度递增,到2010 年国内需求量将达10 万吨以上,国外将达到20~ 30 万吨。
1.2.3 厂址选择本项目厂址选择在山东省潍坊寿光市经济开发区的科技工业园内。
寿光开发区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新批进区项目75 个,项目投入7.2 亿元,区内工业企业231 家。
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
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碳酸二甲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具有特殊的性质和用途。
它是最廉价的可收缩材料,可用于各种塑料,印刷过渡,电子电路封装,家电,建筑材料等行业。
碳酸二甲酯的生产相对较为复杂,它有两种主要的生产工艺:甲醛聚合和二氧化碳聚合法。
本文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详细内容,并分析它们的差异。
甲醛聚合法甲醛聚合法是一种常用的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它是通过甲醛和一定比例的水混合物聚合成碳酸二甲酯。
甲醛和水混合物首先进入加热装置,温度需要在100~120°C之间,这样才能保证甲醛和水混合物有足够的热量,从而保证反应发生。
然后甲醛和水混合物进入反应器,在90~95°C的温度下反应。
反应器里的反应物经过蒸发、结晶以及气化等过程,最终成型的碳酸二甲酯是通过滤布过滤出来的,并放入冷凝器中冷却,便得到所需的碳酸二甲酯。
二氧化碳聚合法二氧化碳聚合法是另一种生产碳酸二甲酯的常用方法,它是通过二氧化碳和可聚合的有机物分子来合成碳酸二甲酯。
可聚合的有机物分子包括醇、醛、酮、酯等。
在此方法中,首先将有机物混合物和二氧化碳进入加热装置,接着将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到反应器中,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反应,最后,经过滤过程,最终可以得到所需的碳酸二甲酯。
差异分析虽然甲醛聚合法和二氧化碳聚合法都是常用的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但它们在设备要求,生产成本和废物处理上存在一些差异。
与甲醛聚合法相比,二氧化碳聚合法所需的设备要求更高,而且生产成本也比甲醛聚合法更高。
此外,从废物处理的角度来看,二氧化碳聚合法所产生的废气、废液和废料相对较多,而甲醛聚合法产生的废物相对较少。
结论碳酸二甲酯是一种常用的可收缩材料,用于各种塑料、印刷过渡、电子电路封装、家电、建筑材料等行业。
目前,甲醛聚合法和二氧化碳聚合法是最常用的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但它们在设备要求,生产成本和废物处理上存在一些差异。
因此,在选择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时,应充分考虑设备要求,生产成本和废物处理成本等因素,以确保生产效率和成本的最佳组合。
年产1万吨碳酸二甲酯(DMC)项目
年产1万吨碳酸二甲酯(DMC)项目一、概况碳酸二甲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具有有机合成的新基石和绿色化工产品之称,在二十一世纪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碳酸二甲酯作为环保性绿色化工产品,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一方面它有望在诸多领域全面代替光气、硫酸二甲酯(DMS)、氯甲烷、甲酯化及酯交换等反应生成多种重要化工产品;另一方面,以碳酸二甲酯为原料可以开发、制备多种高附加值的精细专用化学品,在医药、农药、合成材料、染料、润滑油添加剂、食品增香剂、电子化学品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第三,其非反应性用途如溶剂、溶媒和汽油填加剂等也正在或即将实用化。
正是由于它诱人的工业应用前景,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日本、意大利等都在关注其合成路线的研究和发展。
二、国际、国内生产及潜在的消费需求分析目前、西欧、日本、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DMC生产国家和地区。
其中,意大利ENI公司采用的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法专利技术,所建12000吨/年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液相法最大生产装置;日本宇部兴产公司采用气相氧化羰基化专利技术所建3000吨/年装置系气相法最大装置,该公司曾计划扩建生产规模为3万吨/年—5万吨/年的大型化装置。
我国目前DMC生产企业有10余家,生产能力均不大。
唐山朝阳化工总厂是我国大型碳酸二甲酯技术开发和生产基地,生产规模现已达到0.4万吨/年;该厂与河北万泉化肥厂等单位合作建设的1万吨/年装置于2002年投产。
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拟采用国内开发的甲醇液相氧化羰基法技术,筹建1万吨/年的大型生产装置,该项目目前正进行项目前期工作。
三、市场需求及潜在需求分析1、替代光气和硫酸二甲酯(DMS)的潜在需求经有关实验证明,碳酸二甲酯(DMC)囊括了光气和硫酸二甲酯(DMS)在化工用途中的绝大部分反应,世界光气和硫酸二甲酯(DMS)的年产量达到200万吨以上。
按照实际反应过程中碳酸二甲酯(DMC)的有效羰基化数分别是光气和硫酸二甲酯(DMS)的2.2倍、1.7倍计算,再假设未来几年光气和硫酸二甲酯(DMS)需求量的30%被碳酸二甲酯(DMC)取代,仅此一项,每年就要新增30万吨以上的碳酸二甲酯(DMC)的需求。
年产万吨碳酸二甲酯工艺流程设计
年产万吨碳酸二甲酯工艺流程设计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年产万吨碳酸二甲酯工艺流程设计。
1. 原料制备。
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
年产1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建议书
年产1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建议书一、项目主要内容(一)项目名称:1万吨/年碳酸二甲酯项目。
(二)项目内容: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替代剧毒的光气和硫酸二甲酯(DMS)作为羰基化剂、甲基化剂生产多种化工产品,同时可作为汽油添加剂和有机溶剂。
1992年碳酸二甲酯在欧洲通过了非毒性化学品的注册登记,为其在许多领域内替代光气、硫酸二甲酯、氯甲烷和氯甲酸甲酯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近年来,碳酸二甲酯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二、项目提出的依据及必要性碳酸二甲酯(简称DMC)是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环保型绿色化工产品,由于其分子量含有CH3-、CH3O-、CH3O-CO-、-CO-等多种官能团,因而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属无毒或微毒化工产品。
因此,一方面DMC有望在诸多领域全面替代光气、硫酸二甲酯、氯甲烷及氯甲酸甲酯等剧毒或致癌物进行羰基化、甲基化、甲酯化及酯交换等反应生成多种重要化工产品;另一方面,以DMC为原料可以开发、制备多种高附加值的精细专用化学品,在医药、农药、合成材料、染料、润滑油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电子化学品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第三,其非反应性用途如溶剂、溶媒和汽油添加剂等也正在或即将实用化。
所以DMC被誉为21世纪有机合成的一个“新基块”,其发展对我国的煤化工、醇化工、CI化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已在医药和农药方面开始使用,但我国目前DMC的产量很小,远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因此,上一条DMC生产线是必要的。
三、市场前景分析(一)国内市场分析。
目前,我国碳酸二甲酯生产企业有14家,合计生产能力为10000吨/年,产量较小。
浙江省台州市精细化工有限公司2000吨/年DMC装臵已建成投产,产品部分自用,是国内最大的一家生产厂;河北省唐山市朝阳化工总厂拥有1000吨/年装臵;安徽省铜陵有色金泰化工有限公司兴建的年产1000吨/年,黑龙江省佳木斯有机合成化工厂1000吨/年装臵。
年产一万吨碳酸二甲酯工艺设计
一、工艺流程概述
生产单位采用了整体工艺流程,实现生产碳酸二甲酯一万吨的生产要求。
它开始于油酸提取,经过碳酸二甲酯的生产过程,最后经过精制蒸馏,分离出高纯度碳酸二甲酯。
(一)碳酸提取工艺
油酸提取工艺是采用油酸与过硫酸钠滴定,用盐酸滴定反应,生成硫
酸油酸,并经过脱硫处理,从而得到一种碳酸的提取物,作为进一步生产
碳酸二甲酯的原料。
(二)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
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是采用烷基醇与碳酸乙酯反应生成碳酸二甲酯,
原料配比为烷基醇与碳酸乙酯1:1,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在2小
时内。
把反应液加入碱液,以完成碳酸二甲酯的生产。
(三)精炼蒸馏工艺
精炼蒸馏工艺采用精馏蒸汽作为蒸发介质,使反应液中的碳酸二甲酯
蒸发并出口,而剩余的杂质则被蒸馏出。
精炼蒸馏的温度设定在95℃,
以确保碳酸二甲酯的质量合格。
二、主要设备
(一)油酸提取设备
油酸提取主要包括油酸乙酯抽提设备、过硫酸钠滴定设备、脱硫设备
以及混悬液收集设备等,它们可以有效地将油酸从原油中提取出来。
(二)碳酸二甲酯反应设备。
年产一万吨碳酸二甲酯工艺设计
碳酸二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纺织、染料、药品等行业。
本文将以年产一万吨碳酸二甲酯工艺设计为例,详细介绍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工艺流程、原料选择、反应条件、设备选型和产品纯化等方面。
1.原料选择碳酸二甲酯可以通过甲醇和二氧化碳反应得到。
为了提高反应效率,需要选择高纯度的甲醇和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甲醇可以通过蒸馏和吸附等方法进行精制,而二氧化碳则可以通过燃煤、燃油或者炼气产生。
2.工艺流程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酯化反应和纯化分离。
首先将甲醇和二氧化碳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后进行酯化反应。
反应结束后,用水进行中和,生成碳酸二甲酯。
然后通过蒸馏和分离、再结晶等工艺步骤进行产品纯化。
3.反应条件在酯化反应中,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100-150℃之间,压力约为2-4MPa。
在催化剂的选择上,常用的有碱催化剂、酸酯交换催化剂和离子液体催化剂等。
随着工艺的发展,新型催化剂如金属催化剂和固定化催化剂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4.设备选型在碳酸二甲酯生产线上,主要的设备有反应釜、分离塔、蒸馏塔、冷却器和换热器等。
反应釜通常选择不锈钢材料,具备良好的耐压和耐腐蚀性能。
分离塔一般选择塔板或者填料塔,用于产品的纯化和分离。
5.产品纯化为了提高碳酸二甲酯的质量和纯度,需要进行产品的纯化处理。
一般采用蒸馏的方法,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将杂质和不纯物质从碳酸二甲酯中分离出来。
另外,还可以通过结晶、过滤和除水等方法进行产品纯化。
总结:对于年产一万吨碳酸二甲酯的工艺设计,需要合理选择原料,优化反应条件,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和设备。
此外,还需要进行产品的纯化处理,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以上是关于年产一万吨碳酸二甲酯工艺设计的详细介绍。
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
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有机化学品,常用于合成聚碳酸酯(PC)和聚醚碳酸酯(PEC)等高分子材料的原料。
以下是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工艺的简要描述:材料准备:碳酸二甲酯的生产主要原料包括甲醇和二氧化碳。
此外,还需要一些催化剂和溶剂。
反应器设备:碳酸二甲酯的生产一般采用连续流动的气液相反应器。
反应器通常由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控制功能。
工艺步骤:1. 气相碳酸化反应:将甲醇和二氧化碳按一定的摩尔配比送入反应器中。
反应器中的催化剂通常为碱式碳酸锌或其他碱式金属盐,可以促进甲醇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此步骤的温度和压力一般在200-250°C和5-10 MPa条件下进行。
2. 分离和回收:在反应后,通过冷凝器将反应器中产生的混合气体冷凝成液相。
液相中含有DMC和未反应的甲醇、二氧化碳等。
接下来,通过分离设备如挤压分离器、蒸馏塔等将DMC与杂质分离,并回收未反应的甲醇和二氧化碳以供再利用。
3. 精制和储存:通过进一步的蒸馏和精制处理,提高DMC的纯度。
最后,将DMC储存在储罐中,待用或出售。
工艺优化和安全措施:1. 由于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要进行控制和处理,以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2. 在碳酸化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对反应效果和产物质量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
3. 在反应器和分离装置的设计和使用中,要考虑安全性和防爆措施,以避免事故和危险情况的发生。
4. 对废水和废气的处理也是重要的环节,要采取相应的处理和排放措施,以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
以上是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工艺的简要描述,具体工艺和条件可能会因不同的生产厂家和产品要求而有所不同。
xf年产1万吨碳酸二甲酯合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8页文档资料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述....................................................................................................................... - 1 -1.1.1 项目名称............................................................................................................ - 1 -1.1.2 项目性质............................................................................................................ - 1 -1.1.3 项目承办单位.................................................................................................... - 1 -1.2 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 1 -1.2.1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 1 -1.2.2 建设本项目的经济意义.................................................................................... - 1 -1.3 建设项目的原则和依据............................................................................................... - 2 -1.3.1 建设项目的原则................................................................................................ - 2 -1.3.2 建设项目编制依据............................................................................................ - 2 -1.4 项目研究的结论........................................................................................................... - 3 -1.4.1 生产规模............................................................................................................ - 3 -1.4.2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 3 -1.4.3 厂址.................................................................................................................... - 3 -1.4.4 生产工艺............................................................................................................ - 3 -1.4.5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 3 -1.4.6 建设周期............................................................................................................ - 4 -1.4.7 经济评价............................................................................................................ - 4 -1.4.8 项目总结............................................................................................................ - 4 - 第二章市场分析........................................................................................................................ - 4 -2.1 产品性质及用途........................................................................................................... - 4 -2.1.1 产品性质............................................................................................................ - 4 -2.1.2产品的用途......................................................................................................... - 5 -2.2 市场分析预测............................................................................................................... - 8 -2.2.1 国外生产状况.................................................................................................... - 8 -2.2.2 国内生产状况.................................................................................................... - 9 -2.2.3 国外产品消费情况.......................................................................................... - 11 -2.2.4 国内产品消费情况.......................................................................................... - 13 -2.2.4.1 医药....................................................................................................... - 13 -2.2.4.2 固体光气............................................................................................... - 13 -2.2.4.3 农药....................................................................................................... - 13 -2.2.4.4 聚碳酸酯............................................................................................... - 14 -2.2.4.5 其他领域............................................................................................... - 14 -2.2.5市场预测........................................................................................................... - 15 -2.2.6 产品价格分析及预测...................................................................................... - 16 -2.3 目标市场及竞争力分析............................................................................................. - 17 -2.3.1 目标市场.......................................................................................................... - 17 -2.3.2 竞争力分析...................................................................................................... - 19 - 第三章原材料、燃料与动力的供应...................................................................................... - 19 -3.1 原料的供应................................................................................................................. - 19 -3.2 能源需求..................................................................................................................... - 19 -3.3 供电方案..................................................................................................................... - 20 -3.3.1供电设计原则................................................................................................... - 20 -3.3.2 负荷等级.......................................................................................................... - 20 -3.3.3 用电要求.......................................................................................................... - 21 -3.3.4 变配电所及高压设备...................................................................................... - 21 -3.4 给水排水方案........................................................................................................... - 21 -3.4.1 工业给水排水.................................................................................................. - 21 -3.4.1.1工业给水................................................................................................ - 21 -3.4.1.2 工业排水............................................................................................... - 21 -3.4.2 生活给水排水.................................................................................................. - 22 -3.4.2.1 生活给水............................................................................................... - 22 -3.4.2.2 生活排水............................................................................................... - 22 -3.5 蒸汽供应方案............................................................................................................. - 22 - 第四章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 - 22 -4.1 厂址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概况............................................................................. - 22 -4.1.1地理位置........................................................................................................... - 22 -4.1.2地质地貌........................................................................................................... - 23 -4.2建厂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 - 25 -4..2.1气温.................................................................................................................. - 25 -4.2.2降水................................................................................................................... - 25 -4.2.3风向................................................................................................................... - 25 -4.2.4风速................................................................................................................... - 25 -4.2.5日照................................................................................................................... - 25 -4.2.6湿度................................................................................................................... - 25 -4.2.7 雾况.................................................................................................................. - 25 -4.2.8 潮汐.................................................................................................................. - 25 -4.2.9 潮流.................................................................................................................. - 26 -4.3建厂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 - 26 -4.4 园区概况..................................................................................................................... - 26 -4.4.1 园区特点.......................................................................................................... - 26 -4.4.2 园区规划.......................................................................................................... - 28 -4.4.3 园区基础设施.................................................................................................. - 28 -4.5优惠政策...................................................................................................................... - 29 - 第五章工程项目设计.............................................................................................................. - 31 -5.1 已工业化的工艺过程及其研究状况......................................................................... - 31 -5.1.1 光气法.............................................................................................................. - 31 -5.1.1.1 光气甲醇法........................................................................................... - 31 -5.1.1.2 光气醇钠法........................................................................................... - 31 -5.1.2 氯甲烷醇钠法.................................................................................................. - 32 -5.1.3 ENI液相氧化羰基化法 ................................................................................... - 32 -5.1.4 甲醇气相氧化碳基化法.................................................................................. - 33 -5.1.4.1 UBE低压气相法................................................................................... - 33 -5.1.4.2 我国气相法的研究与开发................................................................... - 34 -5.1.5 酯交换法.......................................................................................................... - 35 -5.1.5.1 硫酸二甲酯与碳酸钠酯交换法........................................................... - 35 -5.1.5.2 碳酸乙烯酯与甲醇酯交换法............................................................... - 36 -5.1.5.3 联产1,2—丙二醇酯交换法.............................................................. - 36 -5.2 正在研究开发的工艺过程......................................................................................... - 38 -5.2.1 CO2与甲醇直接合成DMC ............................................................................. - 38 -5.2.2 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直接合成法.................................................................. - 39 -5.2.3 甲醇与CO电化学反应法 .............................................................................. - 41 -5.2.4 二甲醚氧化羰基化法...................................................................................... - 41 -5.2.5 尿素醇解合成法.............................................................................................. - 41 -5.2.6 过氧化物氧化羰基化法.................................................................................. - 41 -5.2.7 碳酸乙烯酯催化加氢法.................................................................................. - 42 -5.2.8 氯甲烷与碳酸盐复分解法.............................................................................. - 42 -5.2.9 缩酮和临界CO2合成法 ................................................................................. - 42 -5.3 几种合成路线的比较................................................................................................. - 42 -5.4 工艺路线的确定......................................................................................................... - 45 -5.4.1 本项目采用的工艺路线.................................................................................. - 45 -5.4.2工艺流程简图................................................................................................... - 45 -5.4.3 反应条件及催化剂.......................................................................................... - 46 -5.4.4 反应器.............................................................................................................. - 46 - 第六章环境保护及“三废”处理........................................................................................ - 46 -6.1 厂址的环境现状......................................................................................................... - 46 -6.2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 - 47 -6.3 项目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 47 -6.3.1 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 47 -6.3.2 原料对环境的影响.......................................................................................... - 47 -6.3.3 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 47 -6.4主要污染物、污染源分析.......................................................................................... - 47 -6.4.1 废气.................................................................................................................. - 47 -6.4.2 废液.................................................................................................................. - 47 -6.4.3 废渣.................................................................................................................. - 48 -6.4.4 噪声.................................................................................................................. - 48 -6.4.5 生态.................................................................................................................. - 48 -6.5主要防治措施.............................................................................................................. - 48 -6.5.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 48 -6.5.2 废液污染防治措施.......................................................................................... - 48 -6.5.3 废渣污染防治措施.......................................................................................... - 48 -6.5.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 48 -6.6 厂区绿化..................................................................................................................... - 49 -第七章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 49 -7.1 产品方案..................................................................................................................... - 49 -7.2 产品品种及生产规模................................................................................................. - 49 -7.3 产品规格..................................................................................................................... - 49 - 第八章生产机构和人员配备.................................................................................................. - 50 -8.1 工厂组织结构设计..................................................................................................... - 50 -8.2 部门职权..................................................................................................................... - 51 -8.3生产班制...................................................................................................................... - 52 -8.4人员的来源和培训...................................................................................................... - 52 -8.4.1 人员来源.......................................................................................................... - 52 -8.4.2人员培训........................................................................................................... - 52 -8.5 人员具体配备............................................................................................................. - 52 - 第九章项目实施计划.............................................................................................................. - 54 -9.1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 54 -9.1.1设计................................................................................................................... - 54 -9.1.2 勘察.................................................................................................................. - 54 -9.1.3 设备订购及制作.............................................................................................. - 54 -9.1.4 工程施工安排.................................................................................................. - 54 -9.1.5 试车阶段.......................................................................................................... - 55 -9.2 项目实施进度表......................................................................................................... - 55 -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 55 -10.1投资估算及投资明细表............................................................................................ - 55 -10.1.1 编制说明........................................................................................................ - 55 -10.1.2 投资估算........................................................................................................ - 56 -10.1.2.1 建设投资各项费用项目内容............................................................. - 56 -10.2固定资产.................................................................................................................... - 56 -10.3 成本的计算............................................................................................................... - 58 -10.3.1 化工产品生产成本的估算............................................................................ - 58 -10.3.2 厂内职工工资估算........................................................................................ - 59 -10.3.3 折旧及摊费用................................................................................................ - 61 -10.3.4 年均总成本费用和年均经营成本的估算.................................................... - 61 -10.4 项目工程流动资金................................................................................................... - 62 -10.5 项目工程总投资....................................................................................................... - 62 -10.6 资金筹措................................................................................................................... - 63 - 第十一章财务评价与投资分析.............................................................................................. - 63 -11.1财务评价的依据及说明............................................................................................ - 63 -11.1.1产品报价及产量............................................................................................. - 64 -11.2主要计算报表分析.................................................................................................... - 64 -11.2.1损益表............................................................................................................. - 64 -11.2.2 现金流量表.................................................................................................... - 65 -11.2.3 资产负债表.................................................................................................... - 66 -11.3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 67 -11.3.1 静态分析........................................................................................................ - 67 -11.3.2 动态指标........................................................................................................ - 67 -11.4不确定性分析............................................................................................................ - 68 -11.4.1盈亏平衡分析................................................................................................. - 68 -11.4.2 敏感性分析.................................................................................................... - 69 -11.4.2.1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 69 -11.5 社会经济评价........................................................................................................... - 70 -11.5.1 对当地科技进步的影响................................................................................ - 70 -11.5.2 对当地交通条件的影响................................................................................ - 70 -11.5.3 对当地收入的影响........................................................................................ - 70 -11.5.4 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 71 - 第十二章结论和建议.............................................................................................................. - 71 -12.1 最终评价................................................................................................................... - 71 -12.1.1经济评价......................................................................................................... - 71 -12.1.2项目结论......................................................................................................... - 71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年产1万吨的碳酸二甲酯工厂建设项目1.1.2 项目性质新建1.1.3 项目承办单位Fly Team1.2 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1.2.1建设项目的必要性经过调查,市场对碳酸二甲酯需求量很大,而传统的合成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对环境不友好,已逐渐被市场淘汰,故一种节能、环保的生产碳酸二甲酯的方法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近年来,美国已提出用DMC逐步替代MTBE作为汽油添加剂,碳酸二甲酯被我国列入国家九五重点开发的50个精细化工产品围。
碳酸二甲酯的发展将对我国的煤化工、甲醇化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该选题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商业价值[1]。
本设计为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以下称为DMC)。
碳酸二甲酯(DMC)这种用途广泛的有机产品,既可取代光气、硫酸二甲酯等剧毒试剂,也可凭借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合成许多新的衍生产品。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属于环保型绿色甲酯,受到国外广泛关注。
其可用于制备西维因苯、甲醚、氟派酸、环丙杀星、呋喃丹等多种农药、医药产品。
还可用于制备光电子材料、粘合剂、润滑油、基衬等多种产品。
碳酸二甲酯可作为无铅汽油添加剂,将其加入油品中可提高辛烷值并降低尾气中NO和CO的排放量。
碳酸二甲酯本身无毒无味,能与其它有机物混溶。
在油漆、喷雾剂等方面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国以碳酸二甲酯为原料已能生产近20种医药产品。
2 文献综述2.1产品简介碳酸二甲酯具有无毒、蒸发速度快的特点,且与其它溶剂有很好的相溶性。
西欧已把它列为非毒化学品,大力开发它作为溶剂方面的应用,如作为油漆、涂料的溶剂、高能电池用溶剂、制胶水用胶粘剂、医疗生产用溶媒等,也可用作喷雾剂。
以它为原料生产下游产品,副产物可以得到循环利用,满足化工清洁生产要求。
由于DMC分子结构中含有甲基,羰基等多种官能团,因而具有很高的化学反应活性。
近年来,对它的衍生物进行的研究开发工作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DMC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并逐层渗透[2]。
从一方面来说,DMC主要用于替代对健康与环境有高度危害的光气和硫酸二甲酯等化学原料进行羰基化、甲基化、甲酯化和酯交换等化学反应。
另一方面,以DMC为原料可以制备出多种附加值极高的精细化学品,这在医药、农药、化学试剂、染料、食品增香剂、电子化学品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现已发展成一类以DMC为原料的化工清洁生产新技术。
除此之外,DMC作为溶媒、溶剂、和汽油添加剂也正在步入实用化生产中。
综上所述,DMC被誉为21世纪有机合成的一个“新基块”。
2.2用途碳酸二甲酯(DMC)这种用途广泛的有机产品,既可取代光气、硫酸二甲酯等剧毒试剂,也可凭借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合成许多新的衍生产品。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属于环保型绿色甲酯。
受到国外广泛关注。
其可用于制备西维因苯、甲醚、氟派酸、环丙杀星、呋喃丹等多种农药、医药产品。
还可用于制备光电子材料、粘合剂、润滑油、基衬等多种产品。
碳酸二甲酯可作为无铅汽油添加剂,将其加入油品中可提高辛烷值并降低尾气中NO和CO的排放量。
碳酸二甲酯本身无毒无味,能与其它有机物混溶。
在油漆、喷雾剂等方面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国以碳酸二甲酯为原料已能生产近20种医药产品[4]。
近年来,美国已提出用DMC逐步替代MTBE作为汽油添加剂,碳酸二甲酯被我国列入国家九五重点开发的50个精细化工产品围。
2.3市场情况DMC的研究开发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最初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由Hood Mundor用光气和甲醇合成了DMC,以后又改进为由光气和甲醇钠反应合成DMC。
这一阶段的合成只能维持小规模工业化生产,而且这些制备方法需用光气,操作安全要求高,原料剧毒、工艺复杂、腐蚀设备、污染环境,已经逐步被淘汰。
第二阶段是Ugo Romano在长期研究羰基化的基础上[5],于1979年研究成功由CO、02和甲醇液相羰基化生产DMC的技术,20世纪80年代中期,意大利ENI公司首先实现工业化。
这一时期DMC合成技术和应用研究逐步深人,是DMC研究的重要阶段。
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大力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各大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羰基化、酯交换等非光气法DMC生产技术和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是进人21世纪,酯交换法大力发展,大吨位的装置在国外一套接一套投产,下一阶段将是酯交换法原料路线多元化发展阶段。
我国DMC产品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早期生产工艺均为光气化法,装置规模一般都为300-500吨/年,生产技术基本上都是企业自主开发的。
90年代以后,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相继对非光气法DMC生产工艺进行了开发研究。
通过2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国DMC的生产工艺有了较大的改进。
2003年泰丰矿业集团在国首先建设一套设计能力为10000吨/年的碳酸二甲酯生产装置,到2007年生产能力已达14000吨/年[6],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甚至超过设计指标,由于产品质量十分稳定,受到国外客商的青睐。
2007年,光气法DMC生产装置全部停产;液相氧化羰基化工艺得到初步应用,形成4000吨/年的工业化生产装置;尿素法也已实现工业化生产,装置规模为5000吨/年;酯交换法工艺得到大规模的发展,产能之和约占总量的90%以上,已经成为我国DMC生产的主流工艺。
国目前有30余家企业将碳酸二甲酯列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年产总量为30万吨以上。
预计2020年将形成150万吨/年产能,如采用酯交换法生产碳酸二甲酯工艺,则可联产126万吨/年丙(乙)二醇,同时可将73万吨CO2变废为宝,实现节能减排。
国最大的DMC生产企业是石大胜华化工股份,年产能约为3.6万吨/年。
其次是新化工股份、金泰化工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东营市海科新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锦西炼油化工总厂华亿实业总公司等。
2007年,国主要碳酸二甲酯生产厂家产量总和大约在12.6万吨/年左右。
另有一些生产厂家,如吴淞化工厂、有机化工厂、吴县农药厂等因生产规模小、成本高、原料供应以及环保等原因,均已处于停产状态。
2.4生产方法目前国外生产碳酸二甲酯的方法主要有光气法、酯交换法、甲醇氧化羰基法、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法、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法等。
2.4.1光气法[7]传统的DMC生产方法是以甲醇与光气,碱反应制取DMC,反应物经中和,洗涤和蒸馏而制得。
该工艺为高压液相反应,腐蚀性大,产率低,设备费用高。
其化学反应式如下:COCl2 + CH3OH = ClCOOCH3+ HClClCOOCH3+ CH3OH + NaOH = H3OCOOCH3+ NaCl反应分两步进行:①甲醇和光气在低温(0~10℃)下进行液相反应,脱除释放出的HCl并加以回收;②氯甲酸甲酯与补充的甲醇反应,速度较慢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用叔胺或通过与冷碱液一起搅拌可加速反应进行。
碱液一起搅拌可加速反应进行。
该法DMC 总收率约为80% (mol)。
由于该工艺采用剧毒的光气,消耗大量的烧碱,生产中的副产物腐蚀严重,因此已逐步被淘汰。
2.4.2酯交换法酯交换法又称为酯基转移法。
工艺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环氧丙烷与二氧化碳作用先合成碳酸乙烯酯或碳酸丙烯酯;第二步以甲醇和碳酸乙烯酯或碳酸丙烯酯为原料,在不同的条件下,制得碳酸二甲酯。
酯基转移法,是近年来合成DMC发展较快的一种方法[8]。
可以硫酸二甲酯(DMS),碳酸乙烯酯(EC)或碳酸丙烯酯(PC)与甲醇进行酯交换生产DMC。
但是DMC有剧毒,污染环境且产品收率底,无工业化意义。
因此主要采用碳酸乙烯酯(EC)或碳酸丙烯酯(PC)酯交换工艺生产。
DMC的反应方程式:R-CH20 + CO2→ (CH2O)n CO(CH2O)n CO+ 2CH3OH → (CH3O)2CO + EC/PC 近年英国Shell公司开发了以环氧丙烷为原料生产DMC并以DMC为原料生产聚碳酸酯的新工艺,该工艺可以明显降低投资和操作费用。
虽然酯交换法产品收率高,反应条件比较温和,但是在我国由于目前碳酸乙(丙)烯酯的产量还很小,原料不容易得到,产品成本高,要采取此法必须同时发展乙(丙)烯酯才可以。
酯交换工艺用于大规模装置有明显优势,尤其是靠近石油化工厂建厂。
此外,这一工艺的副产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此工艺主要受限于原料的来源,受地域限制。
2.4.3甲醇氧化羰基法甲醇氧化羰基法是以一氧化碳、氧气和甲醇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
此法原料容易得到,原料廉价,毒性小,产品质量好,但生产成本高,系统腐蚀性强,设备材质要求高。
与光气化生产工艺相比,氧化羰基化法规模大,单位投资低,环境污染小,生产安全性高,产品成本也比较低,是目前发达国家的主要生产方法。
该工艺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催化体系。
2.4.4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法ENI法CuCl是一种优良的甲醇液相氧化羰化合成DMC催化剂,但是该催化剂与反应物之间形成多相催化体系,降低了反应效率;此外催化剂中氯离子流失会引起活性下降以及对设备的严重腐蚀。
而Cu(11)相对Cu(1)在甲醇中的溶解性较好,但是活性和选择较差,将其与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配合改进。
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法:设备腐蚀和催化剂分离回收困难等特点,原料便宜,控制了氧气浓度在爆炸极限以下,实现工业化生产。
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法存在工艺复杂,副产物草酸二甲酯易堵管路等等问题目前是各大工业国家重点研究开发的技术路线。
2CH3OH + 1/2O2→ (CH3O)2CO + H2O 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法:加入助剂和载体的方式进一步开发性能更好的催化剂,并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减少腐蚀性。
液相法是由ENI公司率先工业化,采用多项催化剂淤浆反应器。
将甲醇和白色粉状CuCl 催化剂加入高压反应釜,加热搅拌,通入一氧化碳和氧气,甲醇发生氧化羰基化反应生成碳酸二甲酯,由于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成泥浆状,故称之液相泥浆法。
甲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两步生成碳酸二甲酯:R-CH20 + CO2→ (CH2O)n CO(CH2O)n CO+ 2CH3OH → (CH3O)2CO + EC/PC 氯化亚铜被氧化Cu(OCH3)Cl,反应比较容易实现,反应活性和选择均较高。
对甲醇和金属氯化盐的反应研究表明,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均较好,这是CuCl作为甲醇氧化羰基化制备DMC优选催化剂的基础。
而第二步反应较难,需要较高的CO分压,通常反应在80-120℃,和2-4Mpat条件下进行,虽然已经工业化,但是仍然存在催化剂对设备腐蚀性和寿命短等缺点。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通过加入助剂和配位题等方式进行改进,让铜系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提高,腐蚀性降低。
我国目前主要的碳酸二甲酯的生产企业及使用的工艺路线、生产能力具体见下表。
国目前总的生产能力约为60Kt/a。
甲醇液相氧化羰基法:采用氯化亚铜催化剂及管式反应器循环工艺,甲醇既是反应物又是溶剂,分为氧化和还原两步进行。
第一步,氯化铜,甲醇和氧气反应生产甲氧基氯化铜;第二步,甲氧基氯化铜被还原生产DMC,并再生氯化亚铜。
反应温度大120摄氏度,压力2.5Mpa。
DMC选择性以CO计为89.1%-90.6%,以甲醇计为98%[9]。
2.4.5 尿素醇解法尿素醇解法制备DMC是在国外刚刚引起关注的一种新方法,成为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