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题型归类 卢强撰稿

合集下载

专题1.1 机械运动(考点、题型解密)

专题1.1 机械运动(考点、题型解密)

专题1.1 机械运动考点、题型解密(原卷版)对本章考点提炼总结,对常考题型进行解析一、常考热点本章知识点见下表:机械运动知识点汇总表本章常考热点主要有:物体长度的估测、刻度尺的使用与长度测量、物体运动的描述、速度与平均速度、运动图像的应用、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探究)。

1.物体长度的估测估测题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这一理念,通常以实际生活中常见的背景材料为载体,重点考查对生活中物理量的掌握情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对知识的活学活用。

对物体长度的估测是估测题的常考内容,在平时,大家应多积累生活方面的知识,估测物体长度也是生活积累的一个方面。

如黑板的长度大概2.5m、课桌高0.7m、课本高30cm,篮球直径24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20c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等等。

估测题一般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2.刻度尺的使用与长度测量长度测量,在中考中出现的考题较多,考查方向主要是刻度尺的使用与读数方法,目的是考查学生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与读数,此类考题出现的概率较高,但很少作为一个考题出现,一般情况下和其他测量结合在一起的较多。

考题题型一般以填空题居多,选择题也有出现。

3.运动的描述是第一章机械运动主要考点,也是中考考题中经常出现的类型,其主要考题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个大类,选择题出现更多。

运动描述的考题一般有一道题,主要考查运动的相对性,物体静止和运动的描述等知识点。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参照物的选取与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运动描述不同。

4.速度与平均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也是第一章机械运动的主要内容,同样也是本章的重要知识点。

在涉及到机械运动的中考题中,有关速度、平均速度的考题出现得更多,所以理解、应用速度概念显得尤为重要。

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有关计算,在中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有时也以简单计算题形式出现,出现更多的是选择题。

机械运动复习要点

机械运动复习要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jīxièyùndòng)和声音(shēngyīn)背诵(bèi sònɡ)一、相对运动(xiānɡ duì yùn dònɡ):1、机械运动(jīxièyùndòng)三要素:解题关键点:找出被研究对象,即某个动、或者不动的物体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一般参照物选取题目中出现的。

如果题目中只有一个物体,则参照物可选择大地或者太阳。

3、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4、题型一、判断运动、静止(1)坐在汽车内的乘客,如果以车中的座位为参照物,乘客是的。

分析:被研究对象是:(2)坐在甲车里的人看到树木向后退,则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的分析:被研究对象是:(3)坐在甲车里的人看到树木向北运动,则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向()运动;分析:被研究对象是:(3)坐在甲汽车里的人看到停在马路旁边的乙车向南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向()运动分析:被研究对象是:5、题型二、选取参照物(1)月亮在云中穿行分析:被研究对象是(2)甲乙两个同学并排走,甲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分析:被研究对象是(3)坐在动车上的小明,看到树木向后退,他选择的参照物是()分析:被研究对象是(4)小小竹排江中游,微微青山两岸走。

前半句参照物是()后半句参照物是()分析:被研究对象是:(5)小英乘坐在行驶的列车上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小英是以为参照物的。

分析:被研究对象是:(6)中秋的夜晚,小华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小华选择的参照物是。

分析:被研究对象是:6.相对静止: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都是静止的。

例: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是相对静止的;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也是相对静止的;正在行驶的传送带与上面(shàng miɑn)的货物也是相对静止的7、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biànhuà)。

运动学必考题型 卢强撰稿

运动学必考题型                    卢强撰稿

1.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开始刹车以后又以5m/s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1)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汽车又前进了多少米?(2)从开始刹车计时,第8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多大?2.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第7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求:(1)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在5 s内的位移3.小球从斜面的顶点,以v0=2 m/s,a=2 m/s2向下匀加速滑行,在到达底端前一秒内所通过的路程是斜面长度的7/15,求:(1)斜面的长度;(2)小球到达底端的速度.4.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5s速度达到6m/s后,又以此速度匀速度上升10s,然后匀减速上升,又经10s停在井口。

求矿井的深度。

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 =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是a =______ m/s2.2.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

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

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

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

(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

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2。

八上物理重难题型专项提升——机械运动【题目】

八上物理重难题型专项提升——机械运动【题目】

八上物理重难题型专项提升——机械运动【题目】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共5小题)二.误差及其减小误差的方法(共5小题)三.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分类(共3小题)四.平均速度的理解及其计算(共7小题)五.运动图像(共4小题)六.追及、相遇类问题(共5小题)七.实验:测量平均速度(共3小题)一.长度与时间测量(共5小题)1.(2024·湖北·中考真题)我国古代把女子一拃长称为“咫”,男子一拃长称作“尺”,如图。

“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A.3mm B.3cm C.3dm D.3m2.(2024·天津·中考真题)我国自主研发的“手撕钢”薄如蝉翼,其厚度大约是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的五分之一,则一张“手撕钢”的厚度最接近于()A.2dm B.2cm C.2mm D.0.02mm3.(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五一前夕,某学校举行了春季运动会,下列数据中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A.男子立定跳远的成绩为6.8m B.女子跳绳的成绩为每分钟360个C.男子100m的成绩为15.5s D.女子铅球的成绩为45m4.(2024·福建泉州·模拟预测)累黍成尺(黍:黄米)是古代民间发展出的一种度量方法,用90粒北方黍米排列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得到长度标准为一尺。

与累黍成尺的一尺最接近是()A.0.024m B.0.24mC.2.4m D.24m5.(2024·广东汕尾·二模)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cm,秒表读数为s。

二.误差及其减小误差的方法(共5小题)6.(23-24八年级上·内蒙古鄂尔多斯·阶段练习)如图为小组同学学习长度测量后讨论交流的情景,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估读可以减小误差,整刻度时不需要估读B.用皮尺测量时不能拽太紧,否则会使测量结果偏大C.测铅笔长度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测量时多估读几位数可以减小误差7.(23-24八年级上·广西柳州·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测几次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C.长度测量时在已有的测量工具中都应该选择分度值最小的测量工具D.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2.570dm,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8.(23-24八年级上·湖南长沙·阶段练习)用如图方式测量铅笔的长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下列诗句中描述画线物体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正确的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海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岸D.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行舫答案:CA.“黄河入海流”中,以海为参照物,黄河水是运动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轻舟已过万重山”中,以万重山为参照物,轻舟是运动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两岸青山相对出”中,以岸为参照物,青山是静止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唯看远树来”中,以行舫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中国有轨列车运营里程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55m/s,高铁的速度可以达到300km/h,轻轨可以每小时行驶132km,以下速度由大到小是()A.轻轨、动车、高铁B.高铁、轻轨、动车C.动车、高铁、轻轨D.高铁、动车、轻轨答案:D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为v动=55m/s×3.6km/h=198km/h高铁的速度v高=300km/h,轻轨的速度为v轻=132km/h,则速度由大到小的是v 高>v轻>v动所以,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高铁、动车、轻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小苏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根据信息可推测此过程小苏()A.步长约为2mB.每分钟步行15kmC.平均速度为4km/hD.步行3km用时15min 答案:CA.由图可知,步行3km步数为4718步,则步长l=3000m4718步≈0.6m/步故A不符合题意;BCD.由图可知步行3km用是45min,则步行的速度v=st=3km4560h=4km/h≈0.067km/min故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理机械运动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含解析

物理机械运动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含解析

物理机械运动试题种类及其解题技巧含分析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小明在丈量小球的均匀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 A 点由静止滚到 C 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 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下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C 点用时 0.6s B小.球在前 0.5s 内经过的行程为 4.00 cm C. 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均匀速度为1.1m/s D. 小球在 BC 段的均匀速度大于AB 段的均匀速度【答案】 D【分析】【解答】 A. 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C 点经过了 5 个时间间隔,用时 50.1s=0.5s , A 不切合题意;B. 由图可知,小球在前 0.4s 内经过的行程为 4.00cm , B 不切合题意;C. 由图可知, AC 之间的距离为s= 5.50cm=0.055m,则整个运动过程均匀速度为:v═=0.11m/ s , C 不切合题意;D. 由图可知 ,小球在 BC 段的时间为 t BC=20.1s= 0.2s,行程 s BC= 5.50cm- 2.50cm= 3.00cm=0.03m.小球在 AB 段的时间t AB=30.1s= 0.3s,行程 s AB= 2.50cm= 0.025m,所v BC=AB== 0.15m/s,v=≈ 0.083m/s,计算可知,小球在BC 段的均匀速度大于 AB 段的均匀速度, D 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D.【剖析】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的快慢能够用均匀速度来描绘,理解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 0.1S,依据均匀速度的公式进行计算。

2 .如下图,一小钢球从圆滑固定斜面的A点静止开释,接踵经过B、 C两点,且AB=BC,则以下剖析正确的选项是(忽视空气阻力的影响)()A.小钢球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钢球在 AB, BC两段内运动的均匀速度相等C. 就 A, B,C 三点而言,小钢球在 A 点拥有的机械能最大D. 小钢球所受重力在AB, BC 两段内做功相等【答案】 D【分析】【解答】解: AB、小钢球从 A 处由静止滚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速度愈来愈大),动能增大,故A、 B 选项错误;C、斜面圆滑,整个过程能量守恒,小钢球拥有的机械能不变,故 C 选项错误;D、 AB、 BC 两段的高度相等,所以减少的重力势能相等,故小钢球所受重力在AB、 BC 两段内做功相等,故 D 选项正确.应选 D.【剖析】质量一准时,速度越大,小球的动能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在理想状况下(没有摩擦),小球的能量是守恒的;依据小球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愈来愈大,高度愈来愈低,剖析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状况,联合能量守恒定律对各选项进行剖析.3.甲、乙两物体先后从某点出发沿同向来线做同向运动,甲比乙先运动米/ 秒.甲运动10 秒时,甲、乙间的距离大于 2 米.在如下图的乙的 s﹣ t 图()4 秒,速度为 0.4 a、b、 c 三条图线中,A. 必定是 a B一.定是 c C可.能是 b D可.能是 a 或c【答案】 B【分析】【解答】解:由题知,v甲 =0.4m/s ,所以甲运动10s 经过的行程s 甲 =v甲t=0.4m/s× 10s=4m,所以图象中b 图线表示甲的 s﹣ t 的图线;由 a 图线知,经过 8m 行程所用时间为12s,甲比乙先运动 4s,即乙运动的时间为6s,由图知 s a=4m,与甲车经过行程相等,故 a 不是乙的 s﹣ t 图线;由 c 图线知, 6s 内经过距离小于2m ,所以甲乙距离大于 2m,切合题意,故 c 必定是乙的s﹣t 图线,应选 B.【剖析】由甲的速度和运动时间可知甲的运动行程,进而判断出甲的s﹣ t 图线,再依据甲乙运动时间关系,由图象找到另两个图线的行程剖析比较.4.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的优秀习惯,物理老师倡议同学们对身旁一些常有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沟通的一些估测数据,你以为估测数据中切合实质的是()A. 25 寸彩电的功率约25WB. 正常人的步行速度约 4 km/hC. 洗浴水的温度约60℃D. 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时凸面镜的焦距约50cm【答案】 B【分析】【解答】解:A、25 寸彩电的功率在100W 左右,故 A 不切合实质;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1.3m/s , 4km/h=4×m/s ≈ 1.1m/s,故 B 切合实质;C、洗浴水的温度稍高于人的正常体温37℃,而60℃水的温度太高了,故 C 不切合实质;D、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时,采用的是薄透镜,焦距为5cm 或10cm,故 D 不切合实质.应选 B.【剖析】依据生活经验及对生活知识的认识,逐个剖析各选项并作出判断.5.以下图象中,正确的选项是()A.匀速直线运动B.非晶体的凝结C.晶体的融化D.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答案】D【分析】【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行程,横坐标表示时间,行程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B、图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此中有一段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的凝结图象,故B 错误;C、图中温度与时间成正比,说明跟着加热,物体温度高升,不是晶体的融化图象,故C 错误;D、图中是一条过原点的斜向上的直线,表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应选 D.D 正确.【剖析】剖析图象,确立图象反响的物理量间的关系,而后依据图象反响的物理量间的关系作出判断.6.“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段歌词包含多个科学道理,此中“巍巍青山两岸走”所选的参照物是()A. 竹排B青.山C地.面D河.岸【答案】A【分析】【解答】解:选择参照物时往常不可以以被研究的物体自己作为参照物,歌词“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走”是青山,所以应选与有地点变化的青山以外的竹排为参照物,故A 正确.应选A.【剖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仍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能否有地点变化.若地点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地点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7.甲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某时辰经过乙车旁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乙车和地面上的树木都向东运动.由此可判断()A. 甲、乙两车必定向东运动B甲.、乙两车必定向西运动C. 甲车必定向西运动,乙车可能向东运动D.甲车必定向东运动,乙车可能向西运动【答案】 C【分析】【解答】解: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是向西运动的,所以选项 A、 D 不切合题意;若乙车向东运动或乙车向西运动且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都会看到乙车向东运动,所以选项 B 不切合题意.应选 C.【剖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怎样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8.小利参加体育测试时对一些物理量做了估测,与实质符合的是()A. 一双运动鞋的质量是10g B同.桌同学跑完800 米所需时间是 20sC. 他跑步时的步幅约为1m D加.试时当地均匀气温约为60℃【答案】 C【分析】【解答】解:A、两个苹果的质量在300g左右,一双运动鞋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 左右.故 A 不切合实质;B、中学生 800m 跑的成绩在200s 左右.故 B 不切合实质;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步幅在50cm左右,跑步时的步幅大概是步行时的 2 倍,在100cm=1m 左右.故 C 切合实质;D、我们地域夏天酷热,最高气温超出35℃,但不会达到60℃,均匀气温更远低于60℃ .故 D 不切合实质.应选 C.【剖析】不同物理量的估量,有的需要依靠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切合实质的是哪一个.9.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区各校展开了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朗读活动.下边是小欣同学对某些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此中正确的选项是()A. “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是以沉船为参照物B. “遥知不是雪,为有幽香来”﹣﹣﹣﹣﹣幽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 “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听出是“钟声”,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鉴其余D. “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答案】A【分析】【解答】解:A、“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运动是以沉船为参照物的,故 A 正确;B、“遥知不是雪,为有幽香来”﹣幽香说明是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 B 错误;C、客船上的人能鉴别出传来的是“钟声”,是依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故 C 错误;D、潭清疑水浅,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D 错误.应选 A.【剖析】( 1 )判断运动是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能否有地点变化;(2)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全部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3)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依据音色能够判断不同的声音;(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10.如下图,物体 A 的长度为()A. 38cmB. 3.80cmC. 3.8mmD. 3.8dm 【答案】B【分析】【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度是 0.1cm=1mm ,即现在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 A 左边与0 刻度线对齐,右边与1cm 之间有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1mm ;3.8cm 对齐,估读为 3.8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80cm.应选 B.【剖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开端端从 0 开始,读出尾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开端端没有从 0 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尾端刻度值,减去开端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1.大千世界,千姿百态。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精选题型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精选题型

机械运动1. 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紧贴所测的直线;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 参照物●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当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时,总是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3. 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用公式表示就是v = st。

如果知道公式中的任意两个物理量,就可以算出另一个物理量。

●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v = s总t总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考查内容:考查长度、时间的估测,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参照物的选取,速度公式的计算,运动图像的分析,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

长度和时间1.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张A4纸的厚度约为0.1________(2)一张课桌高65________(3)一个人的身高是1.67________(4)一支新铅笔的长约1.64________(5)家中室内门的宽度大约是80________(6)某同学脚掌的长度是2________(7)PM2.5指直径小于等于2.5________2.国旗护卫队从金水桥走到国旗杆下的正步数刚好为138步,则这段距离约为()A.100cm B.100dmC.100m D.1000m3.体育课上测量学生跳远成绩时,教体育的王老师选择下列哪种尺子比较合适()A.分度值为1mm的米尺B.分度值为1cm,量程为10m的卷尺C.分度值为1cm,量程为1.5m的软尺D.分度值为1dm,量程为20m的卷尺4.用较厚的刻度尺测量一物体长度,如图所示,正确的是()A.B.C.D.5.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下列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3.5cm B.2.5cmC.3.50cm D.2.50cm6.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长度时读数是25.95cm,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A.0.1mm B.1mmC.1cm D.1dm7.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8.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A.用刻度尺仔细测量纸张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出1张纸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测出5张纸的厚度,再除以5D.用刻度尺测出0.50cm厚度的纸,数出张数n,用0.50cm除以张数n9.小琳想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她将铜丝绕铅笔36圈,线圈的长度如图所示,则细铜丝的直径是多少?如果测量时缠绕得不紧密,将会使测量结果如何变化?()A.0.14cm;偏小B.0.14cm;偏大C.0.15cm;偏小D.0.15cm;偏大10.小明同学采用图所示的方法测定一枚硬币的直径.由图可知,一枚硬币的直径为()A.7.40cmB.2.47cmC.1.85cmD.1.48cm11.要想比较准确的测量出地图上两点M和N之间铁路的长度,你认为方法可取的是()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地图的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再乘以比例尺,就是铁路的长度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D.以上方法都不可取12.小明发现鞋盒上有不同的鞋码标注方式。

峰峰老师题型总结-机械运动(下)(八年级上物理人教版第1章机械运动题型分类汇编)

峰峰老师题型总结-机械运动(下)(八年级上物理人教版第1章机械运动题型分类汇编)

目录机械运动(下)模块四运动的描述 (2)题型一:选择参照物判断运动状态 (2)题型二:判断机械运动及方向 (3)题型三:旗子飘向问题 (4)模块五速度及计算 (5)题型一:比较运动快慢 (5)题型二:速度公式理解 (6)题型三:速度的比例计算 (7)题型四:运动图像问题 (8)题型五:频闪照片问题 (9)题型六:火车过桥问题 (11)题型七:刹车问题 (12)题型八:追击相遇问题(等时间) (14)题型九:过马路问题(等时间) (15)模块六平均速度 (16)题型一: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概念理解 (16)题型二:平均速度计算 (17)题型三:分段求平均速度 (18)题型四:测平均速度实验 (19)机械运动模块四运动的描述题型一:选择参照物判断运动状态题型特征:给出物体运动状态从选项中选择参照物或是给出参照物判断研究对象运动状态解题方法:从描述的现象中找出研究对象,再通过选项与研究对象比较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典型例题】1.(2021春•全州县期末)坐船游览漓江时,时不时感觉到“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

人感觉山仿佛“走来迎”,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A.江旁的高山B.江旁的树木C.江旁的房屋D.乘坐的游船2.(2021•泉州模拟)南朝诗人萧绎在《早发龙巢》中写到“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其中“唯看远树来”选取的参照物是()A.河岸B.行舫C.岸边的房屋D.远处的树3.(2020秋•乾县期末)对以下物体运动的描述,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月亮在白云中穿行B.地球绕太阳公转C.坐在奔驰的火车里D.静靠在运行中的列车座椅上的人4.(2019•北京)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

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中正确的是()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5.(2021春•昆明期末)在高速公路上,一辆加速行驶的小轿车正在超过一辆减速行驶的大货车,此时()A.小轿车相对于大货车是静止的B.大货车相对于小轿车在向后运动C.大货车相对于小轿车在向前运动D.大货车相对于地面在向后运动题型二:判断机械运动及方向题型特征:区别物理学上的机械运动与其他运动的区别,判断位置变化和运动方向。

峰峰老师题型总结-机械运动(上)-答案(八年级上物理人教版第1章机械运动题型分类汇编答案)

峰峰老师题型总结-机械运动(上)-答案(八年级上物理人教版第1章机械运动题型分类汇编答案)

机械运动(上)模块一长度测量题型一:长度估值题1.【解答】解: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在2cm左右。

由图知,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的直径差不多,所以在2cm左右。

故选:B。

2.【解答】解:由防疫常识知:新型冠状病毒颗粒的直径一般在60~140nm之间。

故选:C。

3.【解答】解:一般水稻植株高度在1m左右,高产超级水稻产量高,植株不可能很小,所以可能达到2m=20dm,但不可能达到20m。

故选:C。

4.【解答】解:初三学生身高在160cm左右,由图知,灯离地面的高度大约是学生身高的4倍,在160cm×4=640cm=6.4m左右。

由1丈≈3.33米知,6.4m≈2丈。

故选:B。

题型二:单位换算1.【解答】解:(1)0.368m=0.368×100cm=36.8cm;(2)268dm=268×10-4km=2.68×10-2km;(3)153m=153×109nm=1.53×1011nm。

(4)9km2=9×103m×103m=9×106m2;(5)28cm3=28×(10-2m)3=2.8×10-5m3;(6)3700m2=3700×102dm=3.7×105dm2。

故答案为:(1)36.8;(2)2.68×10-2;(3)1.53×1011;(4)9×106;(5)2.8×10-5;(6)3.7×105。

2.【解答】解:正确的换算过程为:2.5μm=2.5×10-6m。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A、“0.55km×1000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

故A不正确;B、进率及过程正确。

故B正确;C、16×100cm=1600cm≠1600µm。

故C不正确;D、“9nm×10-9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

高考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1)

高考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1)

高考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1)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机械运动及其描述1.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14/v m s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28/v m 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若全程的平均速度' 3.75/v m s =,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1'3/v m s =,求这个物体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6m/s ,5m/s 【解析】 【详解】(1)令全程时间为2t ,则根据平均速度关系有全程位移为12s v t v t =+全程的平均速度121248./6/2222v t v t v v s v m s m s t t +++===== (2)令全程位移为2s ,则根据平均速度关系有全程通过的时间12s st v v =+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121212222 v v s sv s s t v v v v ⋅===++ 代入数据:22233.753v v ⨯⨯+=解得:2v =5m /s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给出的平均速度分别求出全程运动的位移和时间表达式,再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解.掌握规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在上海的高架道路上,一般限速80km/h 。

为了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相隔L 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 和B ,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匀速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t ∆;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指令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 对汽车拍照,留下违章证据。

(1)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v =________; (2)若7m L =,0.3s t ∆=,则照相机将________工作。

(选填“会”或“不会”)【答案】Lt∆ )会 【解析】 【详解】[1]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时是用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所以汽车速度的表达式:L v t=∆ [2]根据Lv t=∆得: 770km/h km/h 126km/h 80km/h 0.33L v t ====∆>, 故超速,故照相机会工作.3.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20cm r = 的圆周自A 点出发,逆时针运动2s ,运动34圆周到达B 点,求:(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质点的路程 (2)质点的位移. (3)质点的平均速度. (4)质点的平均速率.【答案】(1)0.942m (2)0.283m ,方向由A 点指向B 点(3)0.142m/s ,方向是由A 指向B (4)0.471m/s 【解析】 【详解】(1)20cm 0.2m =,质点的路程为质点绕34圆周的轨迹长度, 则3322 3.140.2m 0.942m 44l r π=⨯=⨯⨯⨯= . (2)质点的位移是由A 点指向B 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为线段AB 的长度, 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2220.283m x r r r =+==,位移方向由A 点指向B 点.(3)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得:0.283m/s 0.142m/s 2x t υ=== 平均速度方向是由A 指向B . (4)质点的平均速率为0.942m/s 0.471m/s 2l t υ===4.如图所示,今有一底面直径和高都为10cm 的圆柱形纸筒(上、下底面开口),在下底部边沿A 点有一只小蚂蚁,若小蚂蚁为了用最快的时间爬到上部边沿处的B 点,已知小蚂蚁的爬行速度不变,试求:(1)小蚂蚁爬行的路程有多少? (2)整个过程中的位移有多大? 【答案】(1)18.6cm (2)14.1cm 【解析】 【详解】(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为了找到在圆柱形纸筒的表面上A 、B 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可以把纸筒沿侧壁剪开,如图所示,展开成平面后,连接AB ,则线段AB 的长度即为小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含解析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含解析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含解析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如图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以相等速度移动相同的距离。

所用拉力分别是F1、F2、F3,这三个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分别是s1、s2、s3,移动速度分别为v1、v2、v3,不计滑轮摩擦,则()A. F1:F2:F3=2:1:4 s1:s2:s3=2:1:4B. F1:F2:F3=4:1:2 s1:s2:s3=2:4:1C. F1:F2:F3=2:4:1 V1:V2:V3=2:1:4D. F1:F2:F3=2:1:4 V1:V2:V3=2:4:1【答案】 D【解析】【解答】由图可知 ,本题中三个滑轮都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假设物体与水平面的摩擦力f,物体移动的速度为v0,运动的时间为t,则对这三个图分析可得:(1)甲图:滑轮为定滑轮,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不能省力,所以根据二力平衡,此时拉力 F1=f;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v1=v0,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1=v0t。

(2)乙图:滑轮为动滑轮,因为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省一半的力,所以根据二力平衡,此时拉力F2=f;但是费2倍的距离,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v2=2v0,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s2=2v0t。

(3)丙图:滑轮为动滑轮,拉力的作用点在动滑轮的轴上,因此是个费力杠杆,费2倍的力,省2倍的距离, 因此,F3=2f,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v3=v0,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3=v0t。

综上分析:F1:F2:F3=f:f:2f=2:1:4,v1:V2:v3=v0:2v0:v0=2:4:1s1:s2:s3=v0t:2v0t:v0t=2:4:1故答案为:D。

【分析】(1)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知道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然后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分别求出F1、F2、F3,即可比较其大小;(2)根据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判断出速度和距离的关系。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房屋B. 云层C. 停在路边的汽车D. 远处的高山【答案】 B【解析】【解答】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月亮在云层中穿梭,是月亮相对云层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云层是参照物。

故答案为:B。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B.用玻璃做晶体的熔化实验C.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D.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A【解析】【解答】A. 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可以将漆包线缠绕在铅笔上,用累积法测量直径,A符合题意;B. 用玻璃是非晶体,故不能做晶体的熔化实验,B不符合题意;C.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 不符合题意;D. 木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生成了新的气体,所以不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测定氧气含量,不能有新的气体生成.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段歌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其中“巍巍青山两岸走”所选的参照物是()A. 竹排B. 青山C. 地面D. 河岸【答案】A【解析】【解答】解:选择参照物时通常不能以被研究的物体自身作为参照物,歌词“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走”是青山,所以应选与有位置变化的青山之外的竹排为参照物,故A 正确.故选A.【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4.甲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某时刻经过乙车旁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乙车和地面上的树木都向东运动.由此可判断()A. 甲、乙两车一定向东运动B. 甲、乙两车一定向西运动C. 甲车一定向西运动,乙车可能向东运动D. 甲车一定向东运动,乙车可能向西运动【答案】C【解析】【解答】解: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是向西运动的,所以选项A、D不符合题意;若乙车向东运动或乙车向西运动且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都会看到乙车向东运动,所以选项B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5.小利参加体育测试时对一些物理量做了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A. 一双运动鞋的质量是10gB. 同桌同学跑完800米所需时间是20sC. 他跑步时的步幅约为1mD. 加试时当地平均气温约为60℃【答案】C【解析】【解答】解:A、两个苹果的质量在300g左右,一双运动鞋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800m跑的成绩在200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步幅在50cm左右,跑步时的步幅大约是步行时的2倍,在100cm=1m左右.故C符合实际;D、我们地区夏季炎热,最高气温超过35℃,但不会达到60℃,平均气温更远低于60℃.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6.如图,我国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歼10战斗机加油.加油过程中,若战斗机的高度和速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B. 加油机和战斗机的动能都不变C. 加油机和战斗机的重力势能都不变D. 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战斗机的机械能增加【答案】D【解析】【解答】解:A、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所以A错误;B、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质量不断变化所以动能改变,速度不变,所以B错误;C、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质量不断变化,高度不变,所以重力势能改变,所以C 错误;D、加油过程中,速度和高度的不变,加油机的质量减小,战斗机的质量增加,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战斗机的机械能增加,所以所以D正确.故选D.【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动能+势能.物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势能只考虑重力势能.7.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区各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古诗词诵读活动.下面是小欣同学对某些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 “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是以沉船为参照物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 “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D. “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答案】A【解析】【解答】解:A、“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运动是以沉船为参照物的,故A正确;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说明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错误;C、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故C错误;D、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D 错误.故选A.【分析】(1)判断运动是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变化;(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根据音色可以判断不同的声音;(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8.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A. 38cmB. 3.80cmC. 3.8mmD. 3.8dm【答案】B【解析】【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 3.8cm对齐,估读为 3.8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80cm.故选B.【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9.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培养同学们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B. 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C. 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平衡实验中测量拉力时,竖直调零后,倒置时不需要调零D.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可让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答案】 D【解析】【解答】A、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A不符合题意.B、温度计读数时,如果从液体中取出,其示数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C、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平衡实验中测量拉力时,竖直调零后,倒置时仍然需要调零,C不符合题意.D、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端要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 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10.如图所示,小明水平向右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箱子虽然没有被推动,但小明对箱子做了功B. 箱子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C. 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箱子没有被推动,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答案】D【解析】【解答】A、箱子没有被推动,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小明对箱子不做功,A 不符合题意;B、箱子没有被推动,说明箱子受力平衡,则此时的推力等于摩擦力,B不符合题意;C、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D、箱子处于静止状态,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所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D 符合题意。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机械运动及其描述1.两年以来,物理组的最高领导一直在考驾照,今天又和前(N+8)次一样,早早地来到客运站,思考到达考点的三种途径.第一种是乘普客汽车国道到达;第二种方法是乘快客汽车经高速公路到达;第三种方法是乘火车到达;下面是三种车的发车时刻及里程表,已知普客汽车全程平均时速度为60km/h,快客汽车全程平均时速为100km/h,两车途中均不停站,火车在中途需停靠石台站5min,设火车进站和出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400km/h2,途中匀速行驶,速率为120km/h,若现在时刻是上午8点05分,科目二开考时间是9点25分,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能否赶上考试?如果能,该选择乘哪个班次什么车?(单位统一用km/h)普客汽车快客汽车火车里程/km758072班次7∶208∶2010∶3014∶30……8∶008∶409∶2010∶55……8∶008∶339∶009∶43……【答案】能赶上,8:33发车,9:20到达【解析】【分析】【详解】第一种乘普客汽车1 117575min 60st hv∆=== 8:20发车,9:35到达;第二种乘快客汽车2 228048min 100st hv∆=== 8:40发车,9:28到达;第三种乘火车1120h=0.05h 2400vta ==火车匀变速运动时间4t 1=0.2h 火车匀变速运动路程11412km s v t =⋅=火车匀速运动路程2(7212)km=60km s =-火车匀速运动时间1220.5s t h v == 火车总时间3123447min t t t t ∆=++=8:33发车,9:20到达 所以选择乘坐火车 【点睛】此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关键是高清时间和时刻关系以及路程关系,此题考查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我国ETC 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 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 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v 0=15m/s 朝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过ETC 通道,需要在收费线中心线前10m 处正好匀减速至v=5m/s ,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 0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s 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 0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 2,求:(1)汽车过ETC 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2)汽车过ETC 通道比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省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1)210m (2)27s【解析】试题分析:(1)汽车过ETC 通道:减速过程有:,解得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位移相等,则有:解得:(2)汽车过ETC通道的减速过程有:得总时间为:汽车过人工收费通道有:,x2=225m所以二者的位移差为:△=x2﹣x1=225m﹣210m=15m.(1分)则有:27s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名师点睛】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由于这一块的公式较多,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并且有时候涉及的过程也非常多,所以一定要注意对所研究的过程的运动性质清晰,对给出的物理量所表示的含义明确,然后选择正确的公式分析解题3.一个人爬山,从山脚爬到山顶,然后又从山顶沿原路返回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求往返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各为多大?【答案】(1)(2)【解析】【详解】平均速度定义式为即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往复一趟人的位移为零,所以平均速度也为,而平均速率定义式为,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因为上下山的路程相同,所以设,可得故本题答案是:(2)4.如图所示为一种运动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这个系统工作时固定的测速仪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物体反射后又被测速仪接收根据发射与接收超声波脉冲的时间差可以得到测速仪与运动物体的距离.某次试验时,1t=0时刻,测速仪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脉冲波到达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小车上,经过Δ1t=0.10s测速仪收到反射波;2t=1s时发出第二个脉冲,此后经过Δ2t=0.08s收到反射波;3t =2s时发射第三个脉冲,又经过Δ3t =0. 04s收到反射波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求:(1)实验小车在接收到第一个和第二个脉冲波之间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和平均速度大小; (2)实验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1)3.43/m s (2) 3.56m/s 2 【解析】(1)由题意得,实验小车在112t t ∆+时刻接收到第一个脉冲,设此时实验小车距测速仪x 1,有112t x v∆= ① 实验小车在222t t ∆+时刻接收到第二个脉冲,设此时实验小车距测速仪x 2,有 222t x v∆= ② 设实验小车在接收到第一个和第二个脉冲波之间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为Δx 1,则有 Δx 1=x 1-x 2 ③由①②③式可得实验小车在接收到第一个和第二个脉冲波之间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Δx 1=3.4m ④设实验小车在接收到第一个和第二个脉冲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Δt ,有2121()()22t tt t t ∆∆∆=+-+ ⑤ 设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1v ,则有11=x v t∆∆ ⑥ 由④⑤⑥式可得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1=3.43/v m s ⑦(2)依第(1)问同理可得实验小车在接收到第三个脉冲波时实验小车距测速仪为 332t x v∆= ⑧ 实验小车在接收到第二个和第三个脉冲波之间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为 Δx 2=x 2-x 3 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1=x v t ∆∆'⑩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所以1v 为1212'1()()222t t t t t ∆∆+++=时刻的瞬时速度 (11)2v 为3223'2()()222t t t t t ∆∆+++=时刻的瞬时速度 (12) 由∆=∆va t 可得:21''21=v v v a t t t -∆=∆- (13) 由①~(13)式可得a =3.56m/s 25.一列士兵的队伍长120m ,正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有紧急情况需要通知排头士兵,一名通讯员以不变的速率跑步从队尾赶到队头,又从队头返回队尾,在此过程中队伍前进了288m ,求通讯员在这段往返时间内的路程? 【答案】432m【解析】试题分析: 设通讯员的速度为V 1,队伍的速度为V 2,通讯员从队尾到队头的时间为t 1,从队头到队尾的时间为t 2,队伍前进用时间为t .由通讯员往返总时间与队伍运动时间相等可得如下方程:t=t 1+t 2,即:=+,整理上式得:6v 12-5v 1v 2-6v 22=0解上式得:v 1=将上式等号两边同乘总时间t ,即v 1t=,v 1t 即为通讯员走过的路程s 1,v 2t 即为队伍前进距离s 2, 则有:s 1=s 2=432m .考点: 相遇问题6.如图,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均为m=2kg 的甲、乙两辆小车,两车之间通过一感应开关相连(当滑块滑过感应开关时,两车自动分离).甲车上带有一半径R=1m 的1/4光滑的圆弧轨道,其下端切线水平并与乙车上表面平滑对接,乙车上表面水平,动摩擦因数μ=,其上有一右端与车相连的轻弹簧,一质量为m 0=1kg 的小滑块P (可看做质点)从圆弧顶端A 点由静止释放,经过乙车左端点B 后将弹簧压缩到乙车上的C 点,此时弹簧最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之后弹簧将滑块P 弹回,已知B 、C 间的长度为L=1.5m ,求:(1)滑块P 滑上乙车前瞬间甲车的速度v 的大小; (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 Pm ;(3)计算说明滑块最终能否从乙车左端滑出,若能滑出,则求出滑出时滑块的速度大小;若不能滑出,则求出滑块停在车上的位置距C点的距离.【答案】(1)1m/s(2)103J(3)不能滑出,1m【解析】试题分析:(1)滑块下滑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解得:,(2)滑块滑上乙车后,由动量守恒定律得:由能量守恒定律有:解得:(3)设滑块没有滑出,共同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可知由能量守恒定律有:解得:<L,所以不能滑出,停在车上的位置距C点的距离为1m.考点: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把握每个过程所遵守的物理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也是应培养的基本能力.本题解题务必要注意速度的方向.7.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15 m的位置,在t=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1 s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 m的最高处,之后开始竖直回落,经0.5 s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 m处位置,再经过1.5 s到达地面.求:(1)前1.5 s内平均速度;(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2.5m/s(2)8.3m/s【解析】(1)由图可知:前1.5秒小球的位移为:所以前1.5s 内平均速度(2)由图可知:全过程小球的路程为s=5+5+15m=25m 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8.如图所示,一质点自A 点出发,沿半径为20r cm =的圆周逆时针运动2s ,运动34圆周到达B 点,求这段运动过程中:()1质点的路程和位移; ()2质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答案】(1)0.94m 0.28,位移方向从A 点指向B 点 (2)0.14m/s 【解析】 【分析】(1) 位移为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为矢量,路程为物体走过的轨迹长度,为标量,据此可正确解答;(2) 根据平均速率的定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详解】(1) 质点的路程为质点绕34圆周的轨迹长度,为32300.944x r cm m ππ=⨯=≈;质点的位移是由A 点指向B 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为线段AB 的长度,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222020.28s r r cm m =+=≈位移方向从A 点指向B 点; (2) 平均速度:21020.14x rcm m v s s t ===≈.【点睛】对于位移、路程、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等基础概念,要深刻理解其定义,注意从标量和矢量的角度进行区分.9.计算物体在下列时间段内的加速度:(1)以60m/s 的速度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刹车,经12s 停下(2)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10s 速度达72km/h . 【答案】(1)-5 m/s 2(2)2 m/s 2 【解析】(1)汽车刹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知:22010060m/s 5m/s 12v a t --===-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2)汽车匀加速直线运动,72km/h 10m/s v ==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知:2202100m/s 2m/s 10v v a t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0v v at =+,并能灵活运用.10.刻舟求剑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楚国人乘船过江,他身上的佩剑不小心掉落江中.他立即在船舱板上作记号,对他的船友说:“这是我的剑掉落的地方.“到了河岸,船停了,他就在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这则寓言不但有讽刺意义,而且还包含一定的物理含义,从物理学选择参考系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楚人找剑选择的参考系是什么?()2请你为楚人提供一种找到这把剑的方法.【答案】(1)船 (2)见解析 【解析】 【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详解】(1)楚人记下的是剑相对船的下落位置;故是以船为参考系;(2)要想找到这把剑应以固定的物体为参考系才能准确得到其位置;故可有以下方法: ①记下剑掉落位置离岸上某标志的方向和距离,选择的参考系是河岸;②在船不改变方向和速度的情况下,记下剑掉落时刻船速和航行时间,据些求出靠岸的船和剑落地点的距离.选择的参考系是船. 【点睛】(1)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再判断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变化.(2)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如果选定为参照物,这个物体就假定为不动.11.2018年10月11日俄美两国宇航员搭乘“联盟”MS ﹣10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在火箭发射升空位于万米高空时,突然出现严重故障。

2019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核心知识归纳考点题型分类)

2019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核心知识归纳考点题型分类)

2019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核心知识归纳考点题型分类)部编2019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核心知识归纳考点题型分类)目录:核心知识归纳考点题型分类核心知识归纳知识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单位:国际单位为①米;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为 1 m=② _10__dm=③ __100__cm=④ __1000__mm,1 km=⑤ _103__ m =⑥ _106___mm=⑦ __109__ μm=⑧ __1012___ nm。

(2)测量工具:刻度尺。

A.测量前:首先看零刻度线是否完好,再看量程和分度值。

(图中刻度尺的量程是⑨ _0~10 cm___;分度值是⑩ _1mm____)B.测量时:四会。

a.会选:根据刻度尺的⑪ __量程__和⑫ __分度值__选择。

b.会放:⑬ _零刻度线____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⑭ __紧贴 _ 被测物体,与待测长度⑮ __平行_ 。

若是零刻度线磨损,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

c.会读:读数时,视线要⑯ __正对_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⑰ __数字__ 和⑱单位__ 组成。

注意: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0.07 mm,一张纸的厚度约 0.1 mm,成年人大拇指手指的宽度约 1 cm,成年人一只手掌的宽度约 1 d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20 cm,物理课本的长度约30 cm,成年人的步幅约75 cm,课桌的高度约 0.8 m,一层楼的高度约3 m,地球的半径约6 400 km。

2.时间的测量(1)单位及其换算:1 h=① _60__min=② _3600___s。

(2)测量工具:停表、秒表等。

3.误差(1)概念:① __测量值__和② __真实值__的差别。

(2)减小误差的方法A .多次测量③ __求平均值___;B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C .改进测量方法。

(3)误差和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④ __能够__避免的。

机械运动典型练习 卢强撰稿

机械运动典型练习       卢强撰稿

1.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___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___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___.(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故答案为:8;0.7;变慢。

2.现在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

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l 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次/min.则:(1)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即甲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为多少?(2)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多少毫米每秒?(3)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分析:(1)甲的心率为60次/min,即甲的心脏每分钟跳动60次,然后可求出心脏每次跳动的时间间隔;(2)由图甲所示求出坐标纸在1s内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坐标纸的速度;(3)由图乙求出乙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内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t=求出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然后求出乙的心率。

解答:(1)甲的心率为60次/min,即甲的心脏每分钟跳动60次,则跳一次的时间t=60s/60=1s,所以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为1s。

(2)由图甲可知,在1s时间内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路程是25mm,则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v=st=25mm/1s=25mm/s;(3)同一台心电图仪出纸速度v相同,由图乙可知,乙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内出纸的路程s′=20mm,由v=st可得,乙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t′=s′/v=20mm25mm/s=0.8s,所以,乙在l 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为:60s/0.8s/次=75次,即乙的心率为75次/min。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时认为“天舟一号”是静止的,是因为选取了“天宫二号”为参照物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答案:D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与乘客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时认为“天舟一号”是静止的,即“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这是因为选取了“天宫二号”为参照物,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受油机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关于木块长度的读数,正确的一组是()A.5.2cm,5.18cmB.3.2cm,3.18cmC.3.20cm,3.18cmD.3.2cm,3.2cm答案:B由图知: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物体左端与2cm刻度线对齐,读作2.0cm,物体右端在5cm与6cm刻度线之间,偏向5cm刻度线,读作5.2cm,甲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L1=5.2cm﹣2.0cm=3.2cm乙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1mm物体左端与2.0cm刻度线对齐,读作2.00cm,物体右端在5.1cm与5.2cm刻度线之间,偏向5.2cm刻度线,读作5.18cm,乙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L2=5.18cm﹣2.00cm=3.18cm故选B。

(最新整理)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归纳

(最新整理)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归纳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归纳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归纳)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归纳的全部内容。

长度的测量考点一:物体长度的测量例1.如图所示的物体A的长度是 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方法归纳:在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注意什么?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1)中学生的身高1700 ; (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

65 ;(3)一课桌的高为0.52 ; (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4、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5、怎么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写出你需要的辅助器材,画出你的测量方法.6、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长度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打开地图,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D、将公路等分成n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7、在你身上找到长度等于1m 、1dm 、1cm 、1mm 的不同部位,今后在没有刻度尺的时候,你就可以有这些身体上的刻度进行粗略的测量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
其重要原因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下来,
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
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映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4所示,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于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
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一t图
像.(不需准确描点)
3、小汽车在短时间内的速度可以变化很快,有些车几秒钟内车速就可以从0km/h增大到110km/h,如图17是一辆车载10s内的车速变化情况,由图像可知第4s时车速为________km/h,从第2s到第4s过程中,车速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10s内速度变化最快的时间段是________。

1、小轿车匀速行驶在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华观察到轿车速度盘的指针
始终在90km/h的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大客车的
过程中,小华发现自己经过该车的时间为5s,大客车长约10m,如图15所示,
则被超越的大客车的车速大约是________km/h。

9.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

甲在前一半时
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则()A. 甲先到达B点 B. 乙先到达B点
C. 两人同时到达B点
D. 不知道v1、v2哪个大,故无法判断谁先到达B点今年9月29日,我校举行了第19届秋季运动会,在进行女子100m赛跑时,某计时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开始按表计时,计得某运动员的百米成绩是16.3s。

问(1)计时员的计时方法正确吗?
(2)该运动员的成绩应该是多少?(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和解题过程)
(3)计时员如何计时才正确?
24、西安市将要推行“区间测速”。

所谓的“区间测试”,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
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

若监测点A 、B 相距30km ,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km/h ,通过监测点B 的速度为110km/h ,通过这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13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 。

(1)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

如果按照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判为超速?(写出你判断的理由) (2)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3)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请你设计一条劝导语。

25、小明从家中出发到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

路程与时间的图像如图14所示。

则:
(1)小明骑车的路程与时间的图像时图中的哪一段?
(2)小明步行的速度是多少m/s ?小明骑车的速度是多少m/s ?
(3)小明从家到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 4、如图18A 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面对迎面驶来的
汽车,测速仪发出超声波脉冲信号,随后接收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的时间差,测出汽车的速度。

图18B 给出了在时间坐标上对信号的描述,P 1、P 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 1、n 2分别是P 1、P 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 1、P 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秒,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340m/s ,若汽车时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18B 可知:
(1)从测速仪发出的第一个超声波脉冲信号到接收到这个脉冲信号的反射信号共经过多少秒?
(2)汽车在接收到P 1、P 2两个信号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多少米? (3)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 ?
39.十.一”假期小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8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从交通标志牌到遂宁的距离为18km ,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

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 ,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
(2)、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km ,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 ,最高限速120km/h ,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 26、以下表格是北京到上海D301的列车时刻表。

请根据列车时
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3
⑴D301次列车由北京到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⑵某次列车速度为120km/h,如果此列车从北京开往上海,那么从北京到上海做此列车需要多长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