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是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创作的记叙文,这篇文章记叙了1949 年10 月1 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
- 第一部分(第1 至4 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交代了举行大典的背景。

- 第二部分(第5 至10 自然段):写广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

- 第三部分(第11 至13 自然段):写开国大典的盛况。

- 第四部分(第14 自然段):写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

- 第五部分(第15 自然段):写盛大的阅兵式。

这篇文章通过对大典会场及大典过程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自豪与激动,同时也赞扬了中国人民的革
命精神。

开国大典简介

开国大典简介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

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国的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

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

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侨胞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

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中共中央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周恩来任主任,朱德任阅兵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任阅兵指挥所主任。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

人群和旗帜、彩绸、鲜花、灯饰,汇成了喜庆的锦秀海洋。

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

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

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

开国大典的故事

开国大典的故事

开国大典的故事
开国大典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之一,发生在1949年10月1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端。

以下是开国大典的故事。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庆典上,我们可以回顾开国大典的历史细节,了解这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

1949年6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旨在推翻国民党政府的解放战争。

7月23日,国民党政府宣布全面内战结束,人民解放军取得了重大胜利。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政府的覆灭。

1949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

这场庆典是中国历史上最盛大的一次婚礼,吸引了数万名国内外游客和民众前来观看。

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联合政府》演讲,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愿景。

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走上舞台,向全国人民发表演讲,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在典礼上,毛泽东发表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演说,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制定了这个宪法。

他还向全国人民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人民的地位。

在开国大典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向全国进军,解放领土。

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和战役,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个稳定和繁荣的国家。

开国大典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事件。

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
党的胜利,也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场庆典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刻。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 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 度不凡。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画家 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 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 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 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还 应该提到的是,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有评者认为是“富有装饰意味 的纪念碑性的大型历史画。”
董希文,油画家。浙江绍兴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入苏州美术 专科学校、杭州美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43年后在敦煌研 究所研究壁画。1946年后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预科主任、油画教研室主任、油画系第三工作室主任教师,中国美协创作委员会 委员。是过 草地》。有《董希文作品选集》、《董希文画辑》等。
祝祖国繁荣昌盛!中华 人民共和国万岁!!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的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辽沈、淮海与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之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

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

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

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当林伯渠宣布开始后,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

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

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

与此同时,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共54个单位的54门礼炮齐鸣28响,如报春惊雷回荡在天地间,它标志着中国的54个民族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28年,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升旗之后,毛泽东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紧接着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庆祝活动到晚上9点多钟结束,但欢乐的人群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准备54门大炮发28响,因为当时只统计了54个民族,28响是因为共产党1921年成立到1949年过了28年。

课文《开国大典》

课文《开国大典》

课文《开国大典》(原创实用版)目录1.课文背景介绍2.课文主题阐述3.课文结构分析4.课文的历史意义5.课文的现实意义正文【课文背景介绍】《开国大典》是我国著名作家毛泽东于 1949 年 10 月 1 日创作的一篇知识性散文,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盛况。

这篇文章发表在当年的《人民日报》上,后来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课文主题阐述】《开国大典》主要阐述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述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盛况。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开国大典的筹备情况;二是开国大典的盛况;三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文章以详实的史实为基础,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课文结构分析】文章开头部分,作者简要介绍了开国大典的筹备情况,包括筹备委员会的成立、国旗、国徽、国歌的设计和确定等。

这些内容为读者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紧张而充满期待的氛围。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详细描绘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从天安门广场的布置、参加典礼的各界人士,到升国旗、鸣礼炮、阅兵等环节,都做了生动的描绘。

这些细节展示了新中国成立时的庄严与辉煌。

文章最后一部分,作者论述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作者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时代意义。

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对新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表示要为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课文的历史意义】《开国大典》作为一篇具有历史意义的散文,为我们生动地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的盛况。

这篇文章见证了一个时代的伟大变革,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同时,这篇文章也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新中国成立历史的珍贵资料。

【课文的现实意义】《开国大典》对于我们今天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教育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这庄严的宣告,这 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 电的广播,传到 ( )。
典礼开始,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董希文油画作品《开国大典》
自读阅兵式部分,思考
1.本段主要通过写哪几个情景反映阅 兵盛况的? 2.找出表现人们心情的句子,自己 试着朗读。 检阅部队 群众欢呼
阅 兵 式
装甲部队
阅兵式的盛况
回顾课 文,说说课文 重点写了开 国大典的哪 几个场面?
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
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 哪几个最难忘的镜头?给 你拍摄的每张照片配上文 字说明.
欢度国庆
1954年
1984年
建国35周年
1991年
建国50周年
1992年
1999年
2008年
联系课文,说说你是从哪些 地方看出这是“大典”的? 成员多 来得早 人数多 热情高 次序好
开国大典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朗读第二部分,思考:
1.说说本段主要写了开国大典进行中的 哪三件事? 2.找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领悟他 们的心情。 宣布新中国成立 升国旗 宣读政府公告
这庄严的宣 告,这雄伟的声 音,使全场30万 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经过无线电的广 播,传到长城内 外,传到大江南 北,使全中国人 民的心一齐欢跃 起来。
诞生
聂荣臻
课文层次: 典礼前——典礼—— 阅兵式——群众游行
学生默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
(1)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间举行的?在哪里举行 的?有哪些人参加?参加大典的总人数是多少? (指出文章开头向我们清楚地交待了以上五个问 题。) (2)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得怎么样? (3)课文中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 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哪些语句给你留下的印象较 深?为什么?

开国大典相关故事

开国大典相关故事

开国大典相关故事一、开国大典的背景和历史意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这是一次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庆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中国人民长期受压迫的历史,揭开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二、开国大典的相关故事1.毛泽东发表宣言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发表了震撼世界的宣言,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这一宣言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表达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实现民族独立的坚定决心。

2.阅兵仪式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次。

受阅部队士气高昂,武器装备精良,展现了我国国防力量的壮大。

此次阅兵式共有陆、海、空军三个兵种的部队参加,充分展示了我国国防建设的综合实力。

3.群众游行开国大典的群众游行是人民群众欢庆新中国成立的一种独特方式。

游行队伍中,有工人、农民、学生、市民等各种阶层的人民群众,他们手持国旗、鲜花,高呼口号,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这场游行展现了中国人民对新政权的热烈拥护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4.烟花表演开国大典的烟花表演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烟花表演,共有五千多种烟花品种,燃放时间长达一个小时。

璀璨的烟花照亮了夜空,与人们的欢声笑语共同谱写了一曲新中国诞生的壮丽乐章。

三、开国大典的影响和传承开国大典不仅是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更是中华民族崛起的里程碑。

此次大典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如今,开国大典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历史记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每逢国庆佳节,全国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

开国大典的精神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凝聚着全体中国人民的心。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是什么意思?
开—— 建立,开创 典—— 典礼 大典—— 隆重的典礼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 都北京举行典礼。 建立新中国举行的隆重的典礼
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用笔将本课的生字 新词用“○”圈出来多读几遍,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边读 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 开国大典盛况的?写了哪几个场 面?
(从“老远”、“清早”、“直 奔”、 “五更天”、“摸着黑”、 “步行”、“赶来”等词语,让我们 感受到参加典礼的人们急切、激动与 兴奋的心情。)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 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 像海上的波浪。
把人群比作人的海洋
把红旗翻动比作海上的波浪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 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这是对整个会场的俯瞰图,写出了 特定场合的整体情景,采用比喻的修辞方 法展现出此时人山人海,红旗翻动的壮观 景象。)
人的海洋,红旗翻动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成丁 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 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 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 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 正阳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 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猜猜我是谁:
(城防部队) 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 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汇集) 举。 (擎) 会合,聚集。 大约早晨四五点钟。(五更天) 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就位) (迎风招展) 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排,推开。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 过来。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排山倒海)
主要内容
天安门城楼
金水河
天安门广场
旗杆
天安门广场
中华门

开国大典讲解

开国大典讲解

194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史称“开国大典”。

下午3时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军乐团高奏《义勇军进行曲》,广场中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之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以胜利之师的步伐通过天安门,新组建的人民空军飞行编队矫健地飞越首都上空。

傍晩,群众游行开始,工人、农民、学生、市民队伍高举红旗,纵情欢呼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当日,全国已经解放的各大城市都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

1949年10月1日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意义: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表明中国终于是一个自主的国家了,表明中国人民可以从东亚病夫成为龙的传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中国的历史开辟了新的纪元。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要点:
- 开国大典的背景: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幕,通过了《共同纲领》和《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 开国大典的过程: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庆祝新中国的诞生。

- 开国大典的意义:开国大典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和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 开国大典的影响:开国大典震撼了全世界,使中国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尊重和支持,也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开国大典的影像档案被俄罗斯联邦档案部门提供,并被剪辑制作成视频,是目前公开的关于开国大典的时间最长、内容最完整的视频。

开国大典的场景也被制作成了沙盘模型,展示在中国革命博物馆。

开国大典介绍

开国大典介绍

主席台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 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 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更是五更天摸着黑起 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1、会前:广场布置
群众入场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 来的早:早上六点多就入场; 人数多:成了人山人海; 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 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你还可以从哪些语句中感 受到开国大典的庄严、热烈、 隆重?
默读第四部分,画出概括节日夜 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 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 片红。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 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 个北京城。
1、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有什 么作用? 2、“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朝着主席台。
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比“朝
着”主席台更能反映人们热切盼 望见到毛主席的心情。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 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 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 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 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 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 天成立了!”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 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 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时,会场上“爆发出一 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 齐投向主席台,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人民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 中国的无限热爱。
想一想 : 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经过 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了哪些地方?你仿佛 看到了什么?

开国大典讲解

开国大典讲解

开国大典讲解
摘要:
1.开国大典的背景和意义
2.开国大典的筹备工作
3.开国大典的主要过程
4.开国大典的历史影响
正文:
1.开国大典的背景和意义
开国大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典,于1949 年10 月1 日在北京举行。

这是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意味着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状态,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2.开国大典的筹备工作
为了确保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中央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筹备委员会,周恩来担任主任,负责大典的各项筹备工作。

筹备工作包括选定大典的日期、地点,以及安排大典的程序、阅兵式、群众游行等具体事项。

3.开国大典的主要过程
1949 年10 月1 日下午3 时,开国大典正式开始。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大典。

大典的主要程序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就职仪式、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奏国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4.开国大典的历史影响
开国大典是新中国成立的标志,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展示了新中国的国家形象,彰显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热情。

同时,开国大典也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强大力量,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六上课文开国大典的写作背景

六上课文开国大典的写作背景

六上课文开国大典的写作背景
《开国大典》的写作背景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刻。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作者通过描绘开国大典的盛况,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和人民群众的喜悦心情。

在这个背景下,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开国大典的场景,包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群、红旗、礼炮、国歌等,以及毛泽东主席的庄严宣告和阅兵式的壮观场面。

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历史氛围和人民的喜悦之情。

《开国大典》这篇文章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也是对新中国成立的庆贺和对未来的展望。

它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开国大典简介

开国大典简介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

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国的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

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

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侨胞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

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中共中央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周恩来任主任,朱德任阅兵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任阅兵指挥所主任。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

人群和旗帜、彩绸、鲜花、灯饰,汇成了喜庆的锦秀海洋。

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

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

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党啊,我的母亲, 您永远在我们心中!
开国大典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意味指 什么?
鼓舞 民族自豪感
激励 众志成城
复兴 共筑中国梦
谢谢大家!
飞机表演
• 5种机型编队飞过天安门 • 17架飞机中,有9架是P-51型战斗机,2架是蚊式战斗机, 3架是C-46型运输机,1架是L-5型通讯联络机,最后2架是 PT-19型初级教练机。17架飞机要形成一个纵队跟进队形 通过天安门上空,与地面的坦克队列相呼应。 • 两种战斗机的时速是600公里,L-5型通讯联络机和PT19型初级教练机的时速不足200公里。但通过天安门时必 须队列整齐、分秒不差。 • 开国大典受阅飞机共17架 • 当9架领航的战斗机飞过天安门后,油江再次下达命 令:“9架P-51再通过天安门一次。队长按照原来预定复 飞一次的方案,第二次飞越天安门上空。” 从时间上看, 再次通过天安门时,正好尾随方槐领队的L-5型和PT-19型 飞机之后,配合得恰到好处。后来,好多人以为开国大典 受阅的飞机是26架,其实后面9架是重复飞行的。
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二 是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式;三是举行人民群 众游行活动。
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的消息公布后,北平 市举行了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做出了修整天安 门广场的“决议”。
准备一 开辟一个能容纳16万人的广场,清除广场 地区多年遗留的渣土障碍物和垃圾,平整碾压 54000平米的广场,供群众集会用。 准备二修缮天安门城楼主席台,清除楼顶杂草杂 物,更换破碎砖瓦并粉刷墙楼和广场四周的红墙。
开国大典
什么是开国大典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 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 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 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是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会议,内容是国家领导 人宣布就职,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总理兼外交部 长,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国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 00在北京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新政协和旧政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新政协”,是因为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的政 治协商会议,也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定,但是由于蒋介石一心想打内战, 所以政协会议的决议很快被撕毁,内战爆发。而1949年的省会,中国共产党、 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等阶层代表出席了会议,有别于旧政协。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 2、中心议题:成立新中国的议题 3、内容: (1)大会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主席,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 (4)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首都。 (5)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 歌,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 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 它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指出:"中华人民共 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 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 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纲领规 定了国家政权机关,军事制度及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 交等政策的总原则。规定人民的权利和国民的义务。共同纲 领是新中国的第一年部大宪章,它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 法的作用。

《开国大典》课件

《开国大典》课件

•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 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 能不能把直奔换成走向?
不能,因为“直奔”会场比“走向” 会场更能反映人民参加开国大典的急 迫、喜悦的心情。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 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 浪。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这是对整个会场的俯瞰图,写出 了特定场合的整体情景,采用比喻的 修辞方法展现出此时人山人海,红旗 翻动的壮观景象。
外 宾
huì
电 钮 庄 严
qí ng
zhuāng
瞻 仰
xuān
飘 拂
huān
汇 集

宣 告
dǎng
欢 呼 奏国歌
zòu
肃 立

擎 着
共产党
毛泽东
二、理解词语。
开国大典:庆祝建国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礼。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部队 观礼台:观看盛大典礼的看台。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瞻仰:恭敬地看。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这句话是写毛主席对人民群众高 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面 说明了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热爱; 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 现了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两股红流’分别向东城、西城的街道去,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你是怎样理解 这句话的?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 提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 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时间
典礼前
事件
群众入场
群众反应 (重点字词) 表达感情
擎 提 人的海洋 直奔会场 赶 兴奋 喜悦
典礼 (阅兵式)
检阅 海军 步兵 炮兵 战车师 骑兵师 空军
抛帽子、报纸 欢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典》教案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学习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语文(上册)第八组
学习主题:识字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贾院枝新密市前士郭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4).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2.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在开会前、开会时会场上场面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在学习中,积累课文内的好词佳句,为综合性学习作好铺垫。

3.学情分析:
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为教学的难点。

理解课文,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课采用“把握特点,突出重点,以读为主,扎实训练”的教学方法。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能正确读写“典礼、瞻仰”等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通过快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能画出示意图,按照典礼进行的顺序列出提纲,并根据提纲简述课文内容。

评价任务
任务一:能正确读写“典礼、瞻仰”等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任务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任务三:能画出示意图,按照典礼进行的顺序列出提纲,并根据提纲简述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学习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一激趣导入活动一:课前口语(完成目标二)
背诵《七律长征》
长征胜利以后,毛泽东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一起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
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
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
之一,在天安门广场主持了开国大典。

请同学们来看当时的录像。

(出示观看电影资料《开国大典》。


激发学习学习兴
趣(评价目标二)活动二:导入(完成目标二)
1、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开国大典》就记录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
刻。

请同学们一起板书课题;
2、你有什么疑问吗?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3、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环节二自主探究自学生字。

(完成目标一)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你新认识的词语,注
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试着解释已经理解的词语。

3、说一说你的识字方法。

能正确读写“典
礼、瞻仰”等词
语,理解词语意
思。

了解课文主
要内容,弄清课
文是按什么顺序
记叙的。

能画出
示意图,按照典
礼进行的顺序列
出提纲,并根据
提纲简述课文内
容。

(评价目标一二
三)
环节三合作交流小组分工。

汇报交流。

(多媒体展示下列问题)
1、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侯举行的?
2、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
3、请按照课文中的描写画出“丁”字形广场的示意图,按书上讲的方位,标上各个相应位置的名称,要想画好这个示意图,你该重点读好哪几个自然段呢?
4、课文描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请列出提纲。

5、请结合示意图和提纲简述一下课文的大概内容。

环节四展示反馈多媒体展示要求:(讨论完毕自觉上台,高喊组呼,分列两边,展示者上前一步,回答完退回原位。


1、开国大典是在()举行的。

2、课文是按照()的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

3、要想画好这个示意图,该重点读好()自然段。

我画的“丁”字形广场的示意图是这样的:()
4、课文描写的激动人心的场面有:
1: 2: 3: 4:
5: 6: 7:
5、课文的大概内容是()。

环节五总结检测(课件出示检测题)
1、读拼音写词语。

(学生写到练习本上,用展台展示学生习题并评价)
dàn shēng gǔ wǔ diàn niǔ zhān yǎng
()()()()
wěi yuán zhâng xiã diǎn lǐ qí zhì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天安门广厂可以融纳30万的群众队伍。

阅兵式完毕以经是旁晚的时候。

3、我会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檐()协()钮()泽()喧()袖()
瞻()胁()扭()择()宣()柚()
4、通过学习,我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1)、课文记叙了___年___月___日在___举行开国大典的
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无比_____、_____的心情。


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______的领袖风采。

(2)、课文按____进行的顺序来写,先讲大会___前会场上的情况,
然后讲_____的主体部分,再讲____的盛况,最后--------
检测目标一、二、
的完成情况。

(评价
目标一、二)
板书设计开国大典进行前
进行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