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1讲

合集下载

2015最新人教版初升高化学衔接课讲义

2015最新人教版初升高化学衔接课讲义

第1讲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一)§1常用化学仪器的识别与使用常用仪器常用仪器的用法和注意事项棒量液体试管洗涤试管刷【深度思考】1.上述常用仪器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哪些?2.用干燥管作干燥器干燥H2时应选择何种干燥剂?选浓H2SO4可以吗?3.如图所示,读数时同样是仰视,引起的读数误差相同吗?.题组一常用仪器的识别1.有如图所示A、B、C、D四种仪器:请选择下列仪器名称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①烧杯②碱式滴定管③圆底烧瓶④锥形瓶⑤分液漏斗⑥酸式滴定管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下列仪器中,在灼烧固体物质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题组二常用仪器使用注意事项3.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给液体、固体加热B.使食盐水中NaCl结晶析出时,常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C.区别NaCl、Na2SO4时常用到胶头滴管、试管D.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4.下列操作中仪器使用不正确的是()A.用碱式滴定管盛装高锰酸钾溶液 B.用铁坩埚灼烧烧碱C.用铁坩埚除去纯碱晶体中的结晶水 D.加热蒸发皿时不用石棉网5.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有如下数据: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食盐;②用量筒量取21.48 mL盐酸;③用容量瓶配制210 mL 1mol·L-1的硫酸溶液;④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18.20 mL NaOH溶液,其中数据合理的是()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下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错误是.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 g.7.(1)下图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有的仪器被放大)A图中液面所示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C图中液面所示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用上述四种仪器中的某种测量一液体的体积,平视时读数为N mL,仰视时读数为M mL,若M>N,则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填仪器序号字母).(2)粗盐经提纯后得到NaCl溶液,再经蒸发、结晶、烘干得精盐.蒸发操作中使用到的瓷质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易错警示】规避计量仪器使用时4个易失分点(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2)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无“0”刻度,小刻度在下方.(3)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 mL,“0”刻度在接近上口处.(4)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只能读取一个值,该数为容量瓶的容量值.题组三仪器的组合与创新8.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加热装置.(1)A、B、C、D四装置都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E、F装置加热时需垫__________.其中F装置中对试管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采用这种加热方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H2还原CuO可选用________装置.(3)NH4Cl(固体)与Ca(OH)2混合制NH3可选用_________装置.(4)胆矾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可选用________装置.(5)MnO2与浓盐酸混合制氯气可选用________装置.若该装置只加热液体时,容器内必须放_______.9.无水氯化铝是白色晶体,易吸收水分,在178 ℃升华,装有无水氯化铝的试剂瓶久置于潮湿的空气中,会自动爆炸产生大量白雾.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少量无水AlCl3的部分装置,其中Cl2是由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装置所盛试剂(足量)可能是__________.(2)由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得的Cl2中可能含两种杂质气体,而甲装置只能除去其中一种,另一种杂质气体是否有必要除去,原因是;如必须除去,还需在上图中加何种装置.(3)装置图中乙、丙两支干燥管中需要填充碱石灰的是________(填“乙”、“丙”或“乙、丙”),乙的作用是,丙的作用是.【归纳总结】实验仪器创新使用两例高考试题中常出现仪器的创新应用,一般体现为如下三个方面:(1)一个装置的多种用途;(2)同一用途的多种装置;(3)一种仪器的多种用法.1.变换思维角度——广口瓶的“一材多用”要注意广口瓶的不同用途中,导气管的长短不同.(1)A装置可作集气瓶和洗气瓶.例如,利用A装置收集或干燥以下三种气体.①Cl2②NH3③NOⅠ.若集气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②.Ⅱ.若集气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①.Ⅲ.若集气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③;此时气体由b口进入.Ⅳ.若集气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气体干燥,可用此装置干燥的气体是①③,这时气体由a口进入.(2)A装置用于监控气体流速例如:给病人输氧气时,可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从a端通入氧气,b端接入呼吸罩,则可从广口瓶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来监控所通氧气的速率(如图).(3)测量气体的体积(B装置)长导管与另一弯管连接伸入量筒底部,广口瓶中盛满水,气体“短进长出”.将广口瓶中的水排到量筒中来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的体积.(4)安全防倒吸装置①C装置中长导管与另一弯管连接伸入溶液中,气体“短进长出”.②D装置中,两短导管间加一长直玻璃管,气体从两短导管其中一个进,另一个出.2.球形干燥管——多变的角色(1)干燥管可作干燥、吸收及检验装置①干燥管内盛无水硫酸铜时,可用于水的检验.②可用于有毒气体的尾气吸收,如内盛碱石灰可吸收HCl、Cl2、SO2等.③可用于定量测定气体的质量.定量测定时,有时需要考虑空气中的成分对测定的影响,所以吸收气体的装置后还要另接一个干燥管,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水或二氧化碳等对定量测定产生干扰.(2)球形干燥管的创新用途①A装置为尾气吸收装置,原理类似于倒置在水中的漏斗.②B装置为简易的过滤器,可净化天然水.如果去掉上边两层,可用于活性炭对液体中色素的吸附实验.③C装置是一微型反应器.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是高考化学试题命题的方向,该装置既可节约药品,又可防止污染.铜在该装置中燃烧时,Cl2封闭在干燥管内,实验后剩余的Cl2也能用水吸收,并观察CuCl2溶液的颜色.④D装置为一简易的启普发生器,可用于H2、CO2的制取,也可用于铜与硝酸的反应.自我检测1.有下列仪器,在实验中使用仪器的说法错误的是()A.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夹取红热的木炭时用cB.粗盐提纯时,过滤食盐要用到的仪器是a、b和eC.粗盐提纯时,蒸发滤液要用到的仪器是a、c、d和f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时,溶解氯化钠要用b和c2.利用下列仪器制取相关气体,不能实现的是()A.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B.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C.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 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3.以下错误的操作都可能引起玻璃仪器破裂,有4位同学分别进行了纠正,按照他们的方法纠正后玻璃仪器仍可能破裂的是()A B CD4.以下各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A.装置①:高锰酸钾制氧气 B.装置②:由b进气收集O2或CO2气体C.装置③:制取氧气,氢气等气体 D.装置④:干燥,收集HCl气体5.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操作设计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 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称量氯化钠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如图,仪器A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或用于做某些气体性质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2)如图B,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事先在容器底部放水或细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C,贮存某气体的仪器正放在桌面上,由此可推测出该气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4)如图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要收集的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口通入.7.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2)B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个).(3)C实验中该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D实验中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应停止加热.8.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1)如图A是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二氧化碳是否可以溶于水,很难直接观察到现象,可以通过__________的变化来间接感知.(2)如图B是研究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是吸热还是放热,就是利用的变化引起了U形管内水位的变化,使(填a或b)处的水位升高的.(3)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4)D中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其目的是;酒精灯的作用是.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2)实验室可选用KMnO4制氧气,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根据燃烧条件分析,试管口棉花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4)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O2时,反应很剧烈,请你提出一条与该实验有关的安全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5)制取的O2中含有水蒸气,若使用F图所示装置对氧气进行干燥,则装置内放入的药品是__________,气体应从______ 端(填字母“a”或“b”)通入.(6)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第2讲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二)§2常见的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1)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用药匙,若药匙不能伸入试管,可用纸槽,要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而不能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块状和大颗粒固体用镊子夹取.(2)取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取用较多的液体用倾倒法,注意试剂瓶上的标签向手心.向容量瓶、漏斗中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2.试纸的使用(1)类型及作用——定性检验酸碱性;——定量(粗测)检测酸碱性强弱;——检验SO2等有漂白性的物质;——检验Cl2等有氧化性的物质;(2)使用方法①检验溶液:取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液体,点在试纸中部,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等pH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②检验气体: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用镊子夹取或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然后再放在集气瓶口或导管口处,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3.仪器的洗涤(1)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2)洗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均匀的水膜,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3)常见残留物的洗涤残留物洗涤剂容器里附有的油污NaOH溶液或热的纯碱溶液容器壁上附着的硫CS2或热的NaOH溶液试管上的银镜稀HNO3AgCl 氨水试管残留的MnO2 热浓盐酸4.物质的溶解(1)固体的溶解一般在烧杯或试管里进行,为了加速溶解,常采用搅拌、粉碎、振荡或加热等措施,但FeCl3、AlCl3等易水解的固体溶解时不能加热.(2)气体的溶解①对溶解度较小的气体(如Cl2等),为了增大气体分子与水分子的接触机会,应将气体导管插入水中(如右图中A).②对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NH3、SO2、HCl等),气体导管口只能靠近液面,最好在导管口连接一倒置的漏斗,并使漏斗边缘刚好贴靠在液面上,这样可以增大气体的吸收率,减少气体的逸出,同时也避免出现液体倒吸的现象(如图中B 和C).(3)液体的溶解用量筒分别量取一定体积被溶解的液体和溶剂,然后先后加入烧杯中搅拌而溶解.但对于溶解放热较多的液体,往往先加入密度较小的液体,再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密度较大的液体,边加边搅拌.【深度思考】1.取用药品时,应遵循节约的原则.多余的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有些药品要放回原瓶.请问哪些药品要放回原瓶,为什么?2.指出下图操作中的错误.(1)取用金属颗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取大量液体.(3)取少量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pH试纸定量测定溶液的pH时,能用蒸馏水润湿吗?若润湿,一定会产生误差吗?题组一仪器使用及药品取用操作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过滤 C.称量NaOH固体 D.收集CO2并验满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2.85 mL KMnO4溶液B.实验室蒸馏石油可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C.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D.配制500 mL 0.4 mol·L-1 NaCl溶液,必要的仪器如图乙所示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或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反思归纳】仪器、药品选用合理性判断题的解题思路(1)实验目的,所选仪器能否顺利完成该项实验.(2)计量仪器的精确度是否跟测的物理量一致.(3)仪器是否跟选用药品反应.题组二气密性检验4.对下列装置,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的是()5.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三套常见装置:(1)装置A、B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其气密性?(2)某同学准备用装置C制取SO2,并将制取的SO2依次通入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的试剂瓶,一次完成SO2的性质实验.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来证明该装置不漏气.【思维模型】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与答题规范装置气密性检查必须是在放入药品之前进行.1.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思路: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2.检查气密性的答题规范简答题应注意答题规范,对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可按如下文字进行答题:(1)装置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热毛巾捂、加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2)微热法检查的关键词是封闭、微热、气泡、水柱;(3)液差(封)法的关键词是封闭、液差.3.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方法微热法液差法外压法原理升高装置中气体的温度,使气体膨胀缩小装置中气体的体积,增大压强增大或减小装置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图例具塞紧橡胶塞,将导气管末端塞紧橡胶塞,用止水夹塞紧橡胶塞,打开止水夹体操作伸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热(或用酒精灯微热)烧瓶夹住导气管的橡胶管部分,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水推动或拉动注射器现象说明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停止微热,冷却后导气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且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停止加水后,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且液面差不再改变推动注射器之后导管中出现一段液柱,且液面差不改变,拉动注射器试管中产生气泡4.其他方法(1)如图,连接好仪器,向乙管中注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静置片刻,若液面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漏气.(2)分段法[来源:学§科§网]较复杂的实验装置检验气密性,可分段检查,方法因具体装置而异.如上图装置,可分别关闭K1、K2,分段检查.§3化学试剂的存放及实验安全1.认识常用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2.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意外事故处理方法碱洒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稀硼酸溶液液溴洒在皮肤上用酒精洗涤水银洒在桌面上用硫粉覆盖酸液溅到眼中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3.实验安全装置(1)防倒吸装置(2)防堵塞安全装置(3)防污染安全装置(见下图a、b、c)①实验室制取Cl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b装置.②制取CO时,尾气处理可采用a、c装置.③制取H2时,是否需尾气处理?需要.若需要可采取a、c装置.4.化学试剂的保存(1)试剂瓶的选择根据药品状态根据感光性根据酸碱性(2)试剂的保存方法化学试剂都应注意妥善密封保存于试剂瓶中.对于易变质、易挥发或有危险性的化学试剂,还应根据性质采取特殊的保存方法.。

高中化学初高中衔接教材第一讲

高中化学初高中衔接教材第一讲

初、高中化学衔接课教案和学案第一讲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关键词:宏观组成,微观组成与结构,关于组成与结构的化学用语,分类思想,分类方法,分类标准(依据)与示例,分类应用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成份“化学元素”组成。

虽然物质种类繁多(达3千多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化学元素只有100多种(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排有112种元素)。

这些元素又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简称“微粒”或“粒子”)形态存在于自然界,按不同的方式构成了千变万化的宏观物质世界。

1.元素概念。

【课堂练习】(1)写出1-18号元素名称、符号(2)元素符号的意义(3)H、H2、H+、H-的共同点是什么?2.原子。

它由和构成。

原子核由和构成,带正电荷,不带电,核内所有电荷总数称为“核电荷数”,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原子,但这些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类原子。

把不同元素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排序,所得序号数称为“原子序数”,即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其负电荷总数等于核电荷数,故原子呈电中性。

思考: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课堂练习】(1)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个电子;②最外层不超过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电子。

③当最外层电子达到个时,达到稳定结构。

(2)画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氢原子②氧原子③硅原子④氯原子⑤钾原子⑥镁原子⑦氦原子⑧氩原子(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小叉叉“×”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请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①氢原子②钙原子③铝原子④碳原子⑤氮原子⑥氧原子⑦氯原子3.离子。

某些原子通过得、失电子生成简单阴、阳离子,又称单核离子,如Na+、Cl-等;复杂离子又称多核离子,如OH-、SO42-、NH4+、CO32-等等。

4.分子如:单原子分子Fe、双原子分子H2、多原子分子H2O,小分子、分子聚集体、高分子等。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

·第一讲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关键词:宏观组成,微观组成与结构,关于组成与结构的化学用语,分类思想,分类方法,分类标准(依据)与示例,分类应用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成份“化学元素”组成。

虽然物质种类繁多(达3千多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化学元素只有100多种(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排有112种元素)。

这些元素又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简称“微粒”或“粒子”)形态存在于自然界,按不同的方式构成了千变万化的宏观物质世界。

1.元素概念。

【课堂练习】(1)写出1-18号元素名称、符号(2)元素符号的意义(3)H、H2、H+、H-的共同点是什么?2.原子。

它由和构成。

原子核由和构成,带正电荷,不带电,核内所有电荷总数称为“核电荷数”,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原子,但这些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类原子。

把不同元素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排序,所得序号数称为“原子序数”,即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其负电荷总数等于核电荷数,故原子呈电中性。

思考: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核外电子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离核越近能量越,越稳定,离核越远,能量越越不稳定。

最外层电子能量最,故化学变化中通常内层电子不发生变化,改变的往往是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也称为“价电子”)。

【课堂练习】(1)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个电子;②最外层不超过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电子。

③当最外层电子达到个时,达到稳定结构。

(2)画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氢原子②氧原子③硅原子④氯原子⑤钾原子⑥镁原子⑦氦原子⑧氩原子(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小叉叉“×”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请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①氢原子②钙原子③铝原子④碳原子⑤氮原子⑥氧原子⑦氯原子3.离子(1)某些原子通过得、失电子生成简单阴、阳离子,又称单核离子,如Na + 、Cl -等;复杂离子又称多核离子,如OH - 、SO 42- 、NH 4+ 、CO 32-等等,它们是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带电荷的原子团,相对比较稳定,常常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化学反应。

初升高暑期新高一化学衔接课课程安排

初升高暑期新高一化学衔接课课程安排
第9讲: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第5模块
离子反应(一)
第10讲: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第11讲:离子反应
第12讲:简单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
第6模块
离子反应(二)
第13讲:复杂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
第14讲:离子共存
第7模块
氧化还原反应(一)
第15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慨念
第16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第8模块
氧化还原反应(二)
第17讲: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第18讲: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
第9模块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第19讲:物质的量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第10模块
化学计算常用方法
第20讲:守恒法差量法
第21讲:关系式法极值法数轴法等
第11模块
金属化学性质
第22讲:钠镁铝铁单质的性质
第23讲:钠的化合物
第24讲:铝的化合物
第12模块
复习小结
第25讲:知识归纳复习检测
知识模块
课程名称
课时安排
第1模块
物质的分类
第1讲:物质的分类
第2讲:胶体和溶液
第2模块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3讲: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第4讲:化学实验操作的细节及应用
第3模块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一)
第5讲:物质的量
第6讲:摩尔质量
第7讲:气体摩尔体积
第4模块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二)
第8讲:物质的量浓度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与变化第1讲物质的分类(讲义)(原卷版)-2023年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课程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与变化第1讲物质的分类(讲义)(原卷版)-2023年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课程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与变化(讲义)第1讲物质的分类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1.元素组成物质宏观上,任何物质都是由组成的。

微观上,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和。

2.混合物和纯净物3.单质和化合物[思考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4.酸、碱、盐和氧化物[思考2]NaHSO4的水溶液显酸性,它是酸吗?[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化合物单质氧化物A 空气氮气氧化钠B 生石灰白磷水C 氯化氢铁臭氧D 烧碱氯化钾二氧化氮A.A B.B C.C D.D[练习2]下列物质:①H2O②NaCl③H2SO4④Ca(OH)2⑤Fe3O4⑥HNO3⑦AgNO3⑧Fe(OH)3用序号填写;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

1.元素组成物质的形式(1)每一种元素都可以形成单质。

①单质: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单质。

②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如O2和O3。

(2)绝大多数元素都能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练习3]研究人员在含有C70的溶液中混入癌细胞,再用可见光照射溶液,结果发现55%的癌细胞被杀灭。

下列有关C70的说法错误的是()A.C70和C60都属于碳单质 B.C70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C.C70和金刚石的性质完全相同 D.C70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常用方法有两种,分别为和。

(1)树状分类法混合物物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思考3]尝试用树状分类法对碱进行分类。

[练习4]尝试用树状分类法对酸进行分类。

[思考4]酸分子中含有几个氢原子就是几元酸吗?[总结]树状分类法是一种层层分类的方法,每一层为一个分类标准,层与层之间的分类标准可能不同。

(2)交叉分类法从对物质进行分类。

Na2[练习5]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根据如图所提供的信息说明,该分类方法属于()A.树状分类法B.环状分类法析C.单一分类法D.交叉分类法[练习6]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对于H 2SO 4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酸 ②氧化物 ③氢化物 ④强酸 ⑤含氧酸 ⑥一元酸 ⑦化合物 ⑧混合物. A .①④⑤⑥⑧ B .①②④⑤⑥⑦⑧ C .①③④⑤⑥⑦D .①④⑤⑦3.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 2、Mn 2O 7等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 2O 、Fe 2O 3等 两性氧化物:能与酸和碱反应均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 2O 3 不成盐氧化物 :如CO 、NO 等 [练习7]下列物质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 .Na 2O 2B .MgOC .Al 2O 3D .CO 2[思考5]思考如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1)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 (2)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 (3)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 (4)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归纳总结]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 2O 7;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 2O 7是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人教版 初三升高一衔接班化学第一讲

人教版 初三升高一衔接班化学第一讲

第一讲 高中化学学习指导初中化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强调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但学习方式主要是靠机械记忆和模仿。

高中化学课程设计的宗旨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

以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化学反应为主线,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知识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对所学知识考查时,要求学生不仅能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高中化学知识由“现象”到“本质”、由“浅显”到“深入”,例如:对物质结构的学习,从原子结构延伸到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对初中简单的原子模型加深到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进而加深到分能层、能级排布的规律;物质性质上升到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结合化学反应原理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解释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再如:对实验化学的学习,从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为立足点,强调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等等。

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勤于思考,逐步形成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要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另外还要能及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和调控,不断完善学习计划,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节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 以分类的观点,建构知识体系例如:化学物质种类多,比较繁杂。

同一元素以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为基本的知识体系就是有效的整理方法。

例1.一定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A .CaB .SC .CuD .C例2.根据右图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甲为( )A .铜B .碳酸钠C .氧化铜D .氢氧化钡2. 掌握归纳、类比的方法 氧化物酸或碱盐+O 22例如:物质转变是多样化的,而且与外界条件有着密切关系。

高中化学第一课(化学科初升高衔接)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一课(化学科初升高衔接)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化学是中心科学
化学专业与就业方向
医生
日用品大厂 宝洁、联合利华
大学教师 科研工作者
公务员or事业单位 科技局、海关、质监局
学化学
营养师
农业化学家
药剂师
质检员
地质技术员
......
三、高 中 化 学 的 学 科 特点与学法指导
1、高中化学课程结构(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模块
合格性考试(毕业考)
化学研究的是构成宏观物体的物质。对物质的研究可 以分为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两个方面。 物质的这两个方面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是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还是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决定了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你可能感到这个问题很可笑,是不必问 的,当然是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然而,人类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一点的,而且,时 至今日,仍有人认为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决定了物质的组成 与结构。
复习记忆 复习方法:复述、默写、找联系
多记忆: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方程式以及其他知识
二、学习化学的 必要性
交流与研讨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你对化学有了哪些认 识?你能否用简单的几句话或几个词语描述一下你心 中的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的研究物质
的 组成、结构、性质以及 变化规律 的科学。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发 现、提出问 题,研究、 解决问题的 能力;
01
提高学生 关注化学 的爱国意 识和与人 能力;
02
培养学生 的创新意 识与自学 能力;
03
找到高中化学 的学科学习方 法,激发学习 化学的兴趣, 丰富知识,发 展思维。
04
学习建议

初高中化学衔接课1

初高中化学衔接课1

离子
4.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正荷的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叫阴离子
①原子不带电,而离子带电,电性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 ②相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外围电子层结构不同(多或者少)。
③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二、化合价
1.概念:化合价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
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如:在H2O里,氧元素显-2价,氢元素显+1价。
例题1: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分子
1.元素 2.原子
3.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能独立存在。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裂成原子,原子再 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②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③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1.元素 2.原子 3.分子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原子
1.元素
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具体的微观粒子,既讲种类,又讲数目 如:O 2O 原子是构成分子和形成离子的基本微粒,原子可以先构成分 子,然后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先形成离子,再构成物质,原 子还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而从组成上看原子能否再分?可以
初高中化学衔接课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元素
1.元素:具种类,不讲数目。 如:O Ca Cu 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状态有哪两种? ——游离态、化合态
如:O2、H2O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五种元素依次是? ——O、Si、Al、Fe、Ca 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是化合物
例题2:
例题3:
C项是否正确? A项是否正确?高铁酸钠属于哪一类物质?
三、物质的分类

初升高化学(博雅教育培训)

初升高化学(博雅教育培训)

初升高化学目录第一讲:初高中化学衔接 (1)第二讲:胶体 (5)第三讲:离子反应 (8)第四讲: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1)第五讲:离子大量共存问题 (15)第六讲:离子反应总复习 (17)第七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19)第八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0)第九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22)第十讲: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24)第十一讲: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26)第十二讲:氧化还原反应总复习 (28)第十三讲: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31)第十四讲:气体摩尔体积 (34)第十五讲:物质的量的浓度 (36)第十六讲:学情测评 (39)初升高化学练习部分 (42)第一讲初高中化学衔接一、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物质的分类分类的方法在生活中很普遍。

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更是离不开分类的方法,我们已知有110多种元素,但是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就有数以万计,如果没有分类的方法,研究化学就无从谈起。

【热身练习】化学物质分为和纯净物分为和化合物分为、、、(各类物质都还可以再分类)【定义】分类是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体归类到一起的方法,它也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不论是对化学物质还是对化学反应所进行的分类,都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不同,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小结】主要的分类方法有:1、交叉分类法;2、树状分类法。

【举例】1、化学物的分类2、一类物质可能有多种不同的树状分类法,各种树状分类法间的交叉现象在所难免,这就是交叉分类法化合物(根据组成)化合物(能否电离)化合物(根据结构)2、连线完成下面的交叉分类图盐酸含氧酸硝酸无氧酸氢硫酸一元酸硫酸二元酸【小结】2、物质的树状分类图表2、化学反应的分类我们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残留物 B.洁净的食盐水 C.冰、水混合物D.含氮30%的硝酸氨(NH 4NO 3) 2、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A.水——金属氧化物B.盐酸——化合物C.实验室制取H 2——置换反应D.氯化银——可溶性盐 3、你所学习过的化合物中,不包括( ) A.空气 B.氢氧化钙 C.二氧化碳 D.硫酸 4、对于NH 4Cl ,可以将其划归( )类。

1 初升高 化学衔接班 全册教材 (电子版教案)

1 初升高 化学衔接班 全册教材 (电子版教案)

初升高化学衔接班全册教材(电子版教案)专题一:化学研究对象一. 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1讲二. 知识结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生成是否有新物质变化规律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来表现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性质盐碱酸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方法一种分类化合物组成不同种元素稀有气体非金属金属单质组成同种元素纯净物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合金、水煤气等各种人工合成的物质:石等油、天然气、空气、矿各种天然物质:煤、石混合物成分多少按组成分类离子核外电子中子质子原子核微粒构成原子分子微观元素宏观组成质物研究对象学化 *)3()2()1(关于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又可依据其组成细分为:⎪⎪⎪⎪⎪⎪⎪⎪⎪⎪⎪⎪⎩⎪⎪⎪⎪⎪⎪⎪⎪⎪⎪⎪⎪⎨⎧⎪⎩⎪⎨⎧⎩⎨⎧⎪⎪⎪⎩⎪⎪⎪⎨⎧⎪⎩⎪⎨⎧⎩⎨⎧⎪⎪⎪⎪⎩⎪⎪⎪⎪⎨⎧⎪⎪⎩⎪⎪⎨⎧⎪⎩⎪⎨⎧⎩⎨⎧+碱式盐碱部分中和酸式盐酸部分中和正盐完全中和程度酸碱中和盐难溶性碱微溶可溶性碱于水是否易溶碱三元酸二元酸一元酸个数电离出的无氧酸含氧酸是否含氧酸不成盐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成盐氧化物性质不同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组成元素不同氧化物化合物无机)()5()4(H注:(1)高中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有关原子结构的学习。

(2)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还有其他种,又如根据物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根据其形成过程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

(3)有机化合物将作为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后学习中专项展开。

(4)氧化物:仅指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化物且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的化合物,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也将在高中陆续接触。

(5)酸(碱)也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如:根据H 、O 以外元素是否有氧化性分为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根据酸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分为强酸、弱酸等。

初升高化学衔接班----步入高中化学第一课(1)

初升高化学衔接班----步入高中化学第一课(1)

步入高中化学第一课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课?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我们如何学化学?组织起化学学习网兜: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物理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氢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磷、木炭、硫、氢气、铁)——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变化: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学习捷径的导线: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从实验学化学:在实验室中学化学——在生活中学化学实验仪器实验规范性质实验制取实验探究实验课堂作业:1.写下面物质化学式四氯化碳硫化氢氯化钡硫化镁氧化钠氯化镁碳酸钠二氧化氮氢氧化钾氢氧化铝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氢氧化钡硝酸铵碳酸氢钠碳酸铵硫酸铝2.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镁在空气中点燃铁与硫酸铜反应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加热碳酸氢钠酒精燃烧锌和稀硫酸3.画原子结构示意图:Na、Mg、Al、O、Cl4.下面反应是上面四大类反应的哪一类反应( )A. 高温====+CO O Fe 332232CO Fe +B. ====+4CuSO Fe Cu FeSO +4C. ====+HCl CO Na 232↑++222CO O H NaClD. ∆====322)(CO OH Cu O H CO CuO 222+↑+E. 通电====O H 22↑+↑222O HF. 点燃====+223O Fe 43O FeG. 3C+2Fe 2O34Fe+3CO 2↑ H.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5.由H 、O 、Cl 、N 、Na 、Ba 六种元素组成的A 、B 、C 、D 四种物质的无色溶液,其中两种是常见的酸、两种是碱,进行如下实验操作:⎪⎪⎪⎪⎩⎪⎪⎪⎪⎨⎧⎩⎨⎧−−−−−→−⎩⎨⎧−−−−−→−⎪⎪⎭⎪⎪⎬⎫硝酸银溶液中无沉淀中产生白色沉淀各取少量滴入均使其变红、少量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中产生白色沉淀各取少量加入均使其变蓝、石蕊试液溶液滴入各取少量D C D C B A B A D C B A(1)试推断各化合物的化学式:A. B. C. D.(2)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初高化学衔接教材 第一课

初高化学衔接教材 第一课

初高中化学衔接班第1课——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初三回顾】一、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 名称元素符号 元素 名称 元素符号氢 氧 氮 氯氖 碳 硫 硅 磷 碘 钠 镁 铝铁 铜硝酸根氢氧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二、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练习1:写出下列微粒的符号:氢元素: 银单质: 2个硫酸分子: 碳酸钠:硫酸铁:氦气:3个硝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____铝离子:铁离子:5个镁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2个钠离子;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4个水分子__ __;5个氮原子;+2价的镁元素_____ ;n个硫酸根离子__ __;Ca2+“2”的意义__________ ;SO2“2”的意义_______练习2.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A.Ca2+B.NO2C.2NOD.E.①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__ ②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_______________③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__________ ④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三、常见物质化学式的书写物质名称化学式物质名称化学式物质名称化学式物质名称化学式氧气氮气氢气氯气金刚石白磷硫磺碳粉水(蒸馏铁片铝箔二氧化硫水)五氧化二过氧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磷氧化镁氧化铜二氧化锰生石灰四氧化三氧化亚铁氧化铝氧化铁铁盐酸硫酸碳酸硝酸烧碱或火氢氧化镁氢氧化铝醋酸碱氢氧化铁氢氧化铜熟石灰氨水氯化镁氯化钡氯化银氯化钾硝酸钾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铁硫酸钠硫酸钡硫酸亚铁硫酸铝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硫酸氢钠硝酸铵碳酸氢铵高锰酸钾氯酸钾甲烷乙醇【新课引入】大超市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商品?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够很快找到你所需要的书籍?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活动设计】1.物质的分类依据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物质,人们常根据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对物质进行分类。

第01讲 认知改变、学法指导及知识衔接-2024年初升高化学衔接讲义(人教版2019)(教师版)

第01讲 认知改变、学法指导及知识衔接-2024年初升高化学衔接讲义(人教版2019)(教师版)

与初中相比,进入高中后在思想上、心理上、学习方法和老师的授课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进入高一后将有一个不适应期,原来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也会因为种种不适应,成绩可能会急剧下降。

在适应期这些都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以最短的时间度过适应期,使学习成绩尽快稳步上升。

这就需要同学在老师的引领下正确理性地看待所出现的问题,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接纳挫折和困难
,并善于改变自己的认知。

受到一定的挫折是必然的,关键是面对挫折不能惧怕,更不能急躁,要稳扎稳打,相信在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同学们会一步步爬上这个高台阶,顺利度过不适应期!
第01讲 认知改变、学法指导及知识衔接。

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1讲

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1讲

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1讲一. 本周教学内容: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1讲二. 知识结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生成是否有新物质变化规律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来表现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性质盐碱酸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方法一种分类化合物组成不同种元素稀有气体非金属金属单质组成同种元素纯净物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合金、水煤气等各种人工合成的物质:石等油、天然气、空气、矿各种天然物质:煤、石混合物成分多少按组成分类离子核外电子中子质子原子核微粒构成原子分子微观元素宏观组成质物研究对象学化 *)3()2()1(关于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又可依据其组成细分为:⎪⎪⎪⎪⎪⎪⎪⎪⎪⎪⎪⎪⎩⎪⎪⎪⎪⎪⎪⎪⎪⎪⎪⎪⎪⎨⎧⎪⎩⎪⎨⎧⎩⎨⎧⎪⎪⎪⎩⎪⎪⎪⎨⎧⎪⎩⎪⎨⎧⎩⎨⎧⎪⎪⎪⎪⎩⎪⎪⎪⎪⎨⎧⎪⎪⎩⎪⎪⎨⎧⎪⎩⎪⎨⎧⎩⎨⎧+碱式盐碱部分中和酸式盐酸部分中和正盐完全中和程度酸碱中和盐难溶性碱微溶可溶性碱于水是否易溶碱三元酸二元酸一元酸个数电离出的无氧酸含氧酸是否含氧酸不成盐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成盐氧化物性质不同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组成元素不同氧化物化合物无机)()5()4(H注:(1)高中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有关原子结构的学习。

(2)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还有其他种,又如根据物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根据其形成过程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

(3)有机化合物将作为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后学习中专项展开。

(4)氧化物:仅指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化物且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的化合物,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也将在高中陆续接触。

(5)酸(碱)也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如:根据H 、O 以外元素是否有氧化性分为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根据酸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分为强酸、弱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1讲二. 知识结构:关于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又可依据其组成细分为:注:(1)高中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有关原子结构的学习。

(2)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还有其他种,又如根据物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根据其形成过程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

(3)有机化合物将作为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后学习中专项展开。

(4)氧化物:仅指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化物且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价的化合物,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也将在高中陆续接触。

(5)酸(碱)也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如:根据H、O以外元素是否有氧化性分为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根据酸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分为强酸、弱酸等。

总之,以上总结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以后高中及未来的学习还要将这些知识进行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要有发展的眼光,不要过于机械,应根据学习的深度和阶段及时修正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三. 知识要点:1. 把握概念间的关系。

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对于初中化学而言,可以说是由概念组成的,概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构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从总体上看,化学概念间存在着以下三种关系:(1)排斥关系:即概念A中包含的内容不属于概念B,同时,概念B中包含的内容也不属于概念A。

简述为是A则非B,是B则非A。

可用图示表示为,初中化学中属于这种关系的概念有很多组。

例如: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与酸、碱、盐等。

(2)包含关系:即概念A(或B)中包含的内容全部属于概念B(或A),而概念B(或A)中包含的内容不全属于概念A(或B)。

简述为是A(或B)则一定是B(或A),是B(或A)则不一定是A(或B)。

可用图表示为:或,属于这种关系的概念有:纯净物与单质、化合物与氧化物、盐与酸式盐等。

(3)交叉关系:即概念A中包含的内容不全属于概念B,同种概念B中包含的内容也不全属于概念A。

简述为是A则可能是B,可表示为:属于这种关系的概念如: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非金属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等。

把握概念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理顺概念,辨析概念,在概念的运用中不至于混淆。

2. 对几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理解。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按照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类别与种数的多少,化学反应可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得氧必然有物质失氧,因此氧化、还原反应总是同时发生的。

(初中阶段我们将一个反应从两个方面来看,实质为一,高中将就此深入展开讨论)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其中得氧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得氧后被氧化,其中所含的某种元素化合价必定升高;失氧的物质(也就是提供氧的物质)叫做氧化剂,失氧后被还原,其所含的某种元素化合价必定降低。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与还原剂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必然相等。

以反应为例::还原剂,有还原性,反应中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H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氧化产物CuO:氧化剂,有氧化性,反应中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Cu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还原产物Cu。

共升高价,共降低2价。

事实上,即使没有氧元素参加,同样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3)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①化合反应可能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如:化合反应也可能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如:所以化合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不是。

一般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必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因此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相似:可能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如:也可能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如:所以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不是,一般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必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因此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置换反应,既有单质参加(单质→化合物),又有单质生成(化合物中某一元素→单质)其间必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所以置换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而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其间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所以复分解反应均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总之,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图示表示为:可见,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是交叉关系;置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是包含关系;复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是排斥关系。

【典型例题分析】[例1] 2000年3月美国铱星公司宣布破产,铱星公司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发射卫星的数目与铱元素(I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恰好相等。

下列关于铱元素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 铱原子的质子数为70B. 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C. 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D. 铱元素是金属元素解析:在原子中存在这种等量关系: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 。

∴ A错误。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77,∴ B错误。

元素名称一般有如下规律: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中有“石”,固态金属元素名称中有“釒”,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中有“气”,常温下是液态的有金属汞和非金属溴。

答案:C、D [例2] 计算机产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计算机芯片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生产中所用高纯度的单晶硅其质量分数达到99.999999999%。

这种工业产品可认为是()A. 纯净物B. 既不是纯净物,也不是混合物C. 混合物D. 既是纯净物,又是混合物解析:混合物是指由多种成分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一种成分组成的物质。

但实际上,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含杂质很少具有一定纯度的都叫纯净物。

高纯硅的纯度很高,在工业上,这种产品被当作纯净物。

答案:A[例3] 根据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具体填写(1)~(6)组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

并以此为例,再写另外两组实例。

(1)金刚石、石墨:碳原子不同。

(2)钠原子和氯原子:原子的不同。

(3)CO与CO2:分子的不同。

(4)酸溶液、碱溶液:所含的不同。

(5)生铁和钢:不同。

(6)浓硫酸和稀硫酸:不同。

(7)。

(8)。

解析:解答此题要熟悉概念,并了解相应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答题中还要注意叙述的准确性。

答:(1)排列(2)核电荷数(3)构成(4)离子(5)含碳量(6)溶质质量分数(7)氯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8)盐酸和稀硫酸,所含酸根离子不同。

(Na2SO4与NaHSO4,H2SO4与NaOH反应中和的程度不同等)[例4] 由H+、Ca2+、CO32―、OH-组成的化合物一共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解析:初中化学涉及到的化合物主要是无机化合物,有四种类型:①氧化物②酸③碱④盐(正盐、酸式盐、碱式盐)。

不难看出上述四种离子组成的氧化物是H+、OH-形成的H2O;酸是H+、CO32―形成的H2CO3;碱是Ca2+与OH-形成的Ca(OH)2;正盐是CaCO3;酸式盐是Ca(HCO3)2。

答案:D[例5]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B.C.D.解析:氧化还原反应应该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A中,,,B中,,,C、D中均无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答案:A、B[例6] 经实验测得某一中性溶液由Mg2+、Al3+、NO3-、SO42-四种离子组成,其中Mg2+、Al3+、SO2-离子的个数比可能是()4A. 3:1:10B. 3:5:1C. 3:10:1D. 3:1:5解析:根据题意,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而A、D选项中数字所表达的含意为: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小于SO42-一种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况且溶液中还含有阴离子NO3-),显然不合题意淘汰;B、C选项中,数字所代表的含意为: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大于SO42-一种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若SO42-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加上NO3-所带的负电荷数,可达到与阳离子(Mg2+、Al3+),所带的正电荷数值相等,即溶液为电中性,符合题意。

此题常规思路为:A假设溶液中Mg2+为3个,则Al3+为1个,SO42-为10个,NO3-为y个,则有,显然不合题意,同理D也不符合题意。

B假设溶液中Mg2+为3个,则Al3+为5个,SO42-为1个,NO3-为y,则有,符合题意,同理求得C也符合题意。

答案:B、C【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酒精挥发B. 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C. 冰受热熔化成水D. 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变成白色粉末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碘酒B. 液氧C. 干冰D. 清新的空气3. 阿斯匹林化学名叫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其分子的化学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它每个分子含16个原子B. 它由三种元素组成C. 各元素的质量比为D.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84. 化学反应(过氧化氢)的反应事实,说明了()A. 过氧化氢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C. 过氧化氢分子是运动的,氢原子是静止的D.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再分5. 下列符号能代表二个分子的是()A. B. C. D.7. 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氧源,其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您认为X是()A. B. C. D.8.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 B.C. D.9. 下列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A. B. C. D.10. 在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种基本反应中,可能生成氧化物的反应有()A. 1种B. 2种C. 3种D. 4种11. 有、、、四种元素,按指定化合价最多可以组成的化合物种类有()A. 5种B. 6种C. 7种D. 8种12. 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酸、碱一定含氢,盐一定不含氢B. 酸、碱、盐都可能含氧C. 碱与盐、酸与盐之间一定会发生反应D.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一定会得到澄清溶液13. 有X、Y、Z三种金属,能发生以下置换反应:①②不能反应③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可排列为()A. X、Y、ZB. X、Z、YC. Y、Z、XD. Z、X、Y14. 对于化学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C、D分别为单质和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 若C、D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若A、B、C、D都是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 若A为碱溶液,B为盐溶液,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15. 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0g,50℃时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之间的质量比为()A. B. C. D.二. 填空题16. 用化学符号表示(1)两个氢原子;(2)两个氮分子。

17. 预计到2000年底,全球拥有的化合物总数将超过2000万种,其中部分物质是由碳、氢、氧、钠中的某些元素组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