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词语和句式答案

合集下载

文言文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专项训练1

文言文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专项训练1

文言文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专项训练【知识梳理】 2009年3月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

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

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

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

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一、选择活用类型相同或者不同的一个选项。

1.与“吾力倍蓰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中“贱”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范增数目.项王B. 云青青兮欲雨.C.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D. 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1999年上海卷)2.与“(李实)遂奏(王)播为三原令,廷.诟之”一句中“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正.本清.源B.狼.奔豕.突C.规.行矩.步D.草.行露.宿(2000年春季上海卷)3.与“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中“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春华.秋实B. 袖.手旁观C. 穷.形尽相D. 夏雨雨.人(1998年上海卷)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中的“饵”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斗.折蛇行B.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C. 其一犬.坐于前D. 予分.当引决(1996年上海卷)答案:1.D 2.A 3. C 4.B解析:1.题干和 D 项是使动用法,A、B、C三项是名词作动词。

2.题干和 B 、C 、D 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A 项为使动用法。

3. 题干和C项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另三项是名词作动词。

4.题干和B项都是名词作动词,另三项是名词作状语。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课内文言文复习句式1

课内文言文复习句式1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陋之有? 3、唯马首是瞻 。 规律三:
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 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 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格式: 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 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 作用 ,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 词之后,突出和强调定语。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中心语 定语
烧溺死者人马甚众
定语 中心语
正常语序:定语+中心语(名词、代词)
1、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宗质站起来向她作揖请她坐下,用主客之礼待她。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
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 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重为乡党所笑。
• [译文:知道它就承认知道它,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便是真 正的知。]
★注意:动词“是”和代词“是”的区别。 翻译: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2.副词兼表判断,译时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 上判词。
• 【重要特征】用“乃”、“则”、“即”、“皆”、“必”、“固”、 “诚”、“本”、“亦”、“素”等副词表判断,兼加强语气。
【注意】翻译宾语前置句时,要把前置宾语提到谓语动词或介 词后面去翻译。

文言词语和句式

文言词语和句式
实词(120个)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 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 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 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 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 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 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 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 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 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虚词(15个) 而 乎 其 且 所 为 焉 也
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
根据字形推断词义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眄:看 2、拔剑切而啖之 啖:吃 《鸿门宴》
据例句,总结规律:根据字形进行词义辨别。 汉字是具有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意。
汉字虽经历演变,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因
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
疑问句中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格式:宾语+介词
在陈述句中用“之”或“是”提宾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惟利是图
格式:主语+宾语+之(是)+ 动词
课堂练习:请找出下列前置的宾语
1、惟命是从 惟从命(是字提宾)宾语是命 恃何而往(何是宾语) 2、子何恃而往 3、夫晋,何罪之有? “之”字提宾语“何 安 罪” 4、沛公安在? 5、乐夫天命复奚疑? 疑 6、吾谁与归? 谁
以 因 于 与 则 者 之
在文言文中,动词的使动用法是 主语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的典型例句 1.臣请完璧归赵
完:使……完整
《 廉颇蔺项如列传 》
2.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弯:使……弯曲
《李将军列传》
在文言文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主语使 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
1.先破秦入咸阳者 ,王之
王:使……称王

文言词语和句式

文言词语和句式
文 言 词 语 和 句 式
(一)文言词语
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将学过的文言词语分类积累下来,是提高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文言实词:名词、动词 、形容词、数词、量词和 代词; 文言虚词:表示各种结构关系或语气
一、一词多义
实 词 一 词 多 义
(一)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词 “属”
一 词 多 读zhŭ: 义
二、古今异义 实 词 古 今 异 义
随着语言的演变,有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发生很大的 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古今异义现象。
①因词义扩大而形成的古今异义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而东下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情态不同-寝、卧、睡…

睡着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二、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①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判 断 句 ②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③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④非谢家之宝树 ⑤今臣亡国贱俘
⑥此小大之辩也 ⑦宾主尽东南之美 ⑧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一、判断句 ①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判 断 句 ②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③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④非谢家之宝树 ⑤今臣亡国贱俘
四、词类活用 实 词 词 类 活 用 A、名词用作动词
1、能愿动词“能、可、足、欲”等后面的名 词用作动词 左右欲刃相如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所”字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 置人所罾鱼腹中
实 词 词 类 活 用
3、两个名词连用,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 关系,则前或后一名词用作动词。 刑人如恐不胜 我师道也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9、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1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11、之二虫又何知? 12、奚以知其然也 13、彼且恶乎待哉 14、翱翔蓬蒿之间 15、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文言词语和句式1

文言词语和句式1
文言词语和句式
(文言知识梳理)
(一)文言词语
文言词语
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
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虚词: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
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代词以及兼词。
实 词
一、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 个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 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 通假字有“约定俗成”的规律,不能 认为凡是同音字都可以通假。 由于历史 音变,有些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相差甚远。 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 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 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本字的音。 例如:御六气之辩“辩”是借字, “变”是本字。“甚矣!汝之不惠。”恩 惠-聪明
倒装句的常见类型: 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顿有时(就)吃掉一石的粮食。 铸以为金人十二。 用它铸成了十二个金人。
倒装句的常见类型: 4、介词结构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 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 补语。 ⑴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倒装句的常见类型:
2.宾语前置 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⑴古之人不余欺也。
· ⑵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⑶忌不自信。 ·
倒装句的常见类型: B.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 宾语前置。 ⑴大王来何操? ⑵沛公安在? ⑶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⑷微斯人,吾谁与归! ⑸不然,籍何以至此?
母亲
贫穷 而且

《左传〃隐公元年》:“爱其母。”

荀子《天论》:“天不能使之贫。”

《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

文言词语及句式

文言词语及句式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中心词具有“使宾 语怎么样” 的意思。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3.名字的使动用法。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 宾语当成什么。一般可以译为“以……为……为”或 “认为……是……”或“把……当作……”
倒装句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1、用“于”表被动 ①不拘于时,学于余 2、用“见”“见……于”“受……于”表被动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4、无标志的被动句 ①而刘夙婴疾病 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省略句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 5.省略兼语
文言文
一:一词多义 二:古今异义 三:词类活用 四:通假字 五:偏义复词 六:特殊句式
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作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名词作状语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名词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翻译时译为 “在……” “每……”。 如:则刘病日笃 2.表示方位、地点。翻译时为“向……” “在……”“从……” 如: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表示状态、方式、工具等。 翻译时为:“像……一样”“在……”“用……” 如:常以身翼蔽沛公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如:当其欣于所遇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如:侣鱼虾而友麋鹿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被动句 3.倒装句 4.省略句 5.固定句式
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夫战,勇气也。 2、用副词“乃、则、皆、素”表判断。 ①环滁皆山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且相如素贱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②问今是何世 4.无标志句 今臣亡国贱俘(《陈情表》)

文言词语和句式

文言词语和句式
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
一、一词多义
①音不同,义不同。
此类多为多音多义词。 如“属”读shŭ,意思有: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属于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类
读zhŭ,意思有: 衡少善属文 写 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嘱”,嘱托
②词性不同,词义不同。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斗帐,帐子像倒置的斗的样子,所以叫做“斗帐”。红罗,红色的轻软丝织品。
1.“于”表被动
⑴而君幸于赵王
·
⑵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学于余
·
2 . 用 “ 见 ” “ 见 … 于 …”“ 受 … 于…”表被动。 ⑴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⑶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
3.用“为”“为……所……”、 “为所”表被动。
⑸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注意:根据上下文去选择多义词在句中 的正确义项。
二、古今异义
随着语言的演变,有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发生 很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古今异义现象。
①因词义扩大而形成的古今异义 ②因词义缩小而形成的古今异义 ③由词义转移而形成的古今异义 ④词感情变化而形成的古今异义
1、不要把单音词误以为双音词。
(1)表疑问:
A、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王曰:“何以知之?”
B、何所……?(……的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C、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D、如……何?奈……何?(拿……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样呢?) 如太行王屋何?
E、孰与……?(与……相比,哪个……?)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言句式(教师版)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言句式(教师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3)听到家乡发生地震的消息,他rú zuò zhēn zhān(),迫切地想要知道父母的情况。

(4)这对夫妻危难中用双手托举孩子,这shì dú qíng shēn()之举让无数人动容。

答案:(1)慰藉;(2)颓唐;(3)如坐针毡;(4)舐犊情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发现荣膺..诺贝尔生理学奖。

B.他的名字总是遭到大家的戏谑..,对此他感到很是无奈。

C.班主任一脸阴沉得跨进教室,让我有如芒刺在背....。

D.科学上的成功哪有一气呵成....的呀。

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

B.宣传、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循序渐进和融会贯通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C.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计划进行节能改进,以便到2016年时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百分之三十八。

D.六年间,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的进步。

答案:C。

解析:A项成分残缺,介词“以”缺宾语“的态度”或“的精神”等;B项逻辑错误,应当先“学习”再“宣传”;D动宾搭配不当,“完成”和“进步”不搭配。

仿写素材积累:1、请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

(4分)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仿写:结识古仁人,。

答案示例:我欣赏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气节。

2、请根据下面课文内容和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陶渊明寄托理想描绘世外桃源。

3、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两句话,要求内容相关,句式整齐。

文言词语和句式

文言词语和句式

文言词语和句式文言词语和句式文言词语和句式1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

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宾语]例如: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2.[副词作状语+名词] 汉水又东。

(《水经注江水》)3.[能愿动词+名词]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4.[名词+补语] 如:今王鼓乐于此。

)《孟子梁惠王下》)5.[所+名词] 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6.[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例如:卒中往来,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7.[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赤壁之战》)8.[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它词语作谓语的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例如: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采草药》)9.[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己,则非某之所敢知。

(《答司马谏议书》10.[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例如:权,然后知轻重。

(《孟子梁惠王上》)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例如: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候张良。

(《鸿门宴》)2.卒使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屈原列传》)有时,形容词后面不带宾语,也活用为一般性动词。

如: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促织》)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

13.《文言词语和句式》

13.《文言词语和句式》

一、一词多义
【释义举例】 例2:谢 1 阿母谢媒人 2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3 乃令张良留谢 4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5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6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7 及花之既谢 8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
一、一词多义
【释义举例】 例2:谢 1 阿母谢媒人 (推辞,谢绝) 2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道歉,认错) 3 乃令张良留谢 (辞别) 4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辞别,离开) 5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感谢) 6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告诉,告诫) 7 及花之既谢 (凋落) 8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请问)
二、古今异义词
如何掌握古今异义词: 3.要分辨单音词和多音词。
①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 一个双音词。如“然/后”“地/方”“其/ 次”“学/者”“其/实”“祖/父”“智/ 力”“于/是”“交/通”“妻/子”“指/ 示”“以/为”“因/为”“无/论”等。
二、古今异义词
如何掌握古今异义词: 1.“牢记迥别”。对古今词义差别大的要牢记。
例如:“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中的 “除”字,在句中当“整理”讲,在现代汉语 中是“除去”、“去掉”的意思,古今词义相 差比较大。再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中 的“去”字,在句中是“离开”,现代汉语中 是“到……去”,古今词义相反。
一、一词多义
【释义举例】 《孔雀东南飞》“相”字的整理 (三)指代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她)”。 ⑫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⑬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⑭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⑮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3. xiàng,名词,“相貌”之意 ⑯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⑰ 相面、相马:察看,判断,观察
启听淮北取籴 辽人常越境而汲 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文言词语与句式

文言词语与句式
例句①~③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句④~⑥是名词的 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具 有的属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 为宾语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即认为宾语是什么或把 宾语当作什么。
精准判断词类活用类型二 ①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③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过秦论》) ④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⑤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鸿门宴》)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5、(年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李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广不近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卫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 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
时候。
二、文言句式
①~③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句④是名词的使 动用法,例句⑤~⑥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就是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 样的一种用法。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
意动用法 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什么样
使动用法 是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
拓展练习: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认为……小) (2)不远万里(认为……远) (3)鱼肉百姓(以……为鱼肉) (4)春风又绿江南岸(使……绿) (5)烛之武退秦师(使……退)
语前置。
例句: ①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③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④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
(二)状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介宾短语作状语,应该放在谓语

文言词语和句式

文言词语和句式





(1)微斯人也,吾谁与归?(宾前)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前) (3)何厌之有?(宾前)


(4)求人可使报秦者(定后)
( 5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定后)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被动)

(2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
(29)莲,花之君子者也 (判断) (30)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判断)

(31)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判断)

(32)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被动)
(3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省略) (34)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 (35)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省略) (36)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

一、名词前有助动词、副词修饰限制,名词 活用作动词。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已枯。(《采 草药》) ③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采草 药》) ④则粪溉者先芽。(《采草药》) ⑤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水。(《察 今》)
二、名词的后面带有宾语,名词动用。

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②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豆而函之。
(14)若属皆且为所虏 (18)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5)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32)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34)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36)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14)若属皆且为所虏 (18)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文言文文言句式专项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文言句式专项训练及答案

文言句式练习(一)判断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夫战,勇气也。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环滁皆山也。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非我也,兵也。

二、选择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C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A.予本非文人画士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3.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 C.以臣为愚 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是( )A.管仲贤佐也 B.桓公霸君也 C.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D.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三、阅读下文,指出划线句子是何种句式。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1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2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zì)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3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

”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

管仲正衿再拜曰:“4此夷吾之愚也。

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孔子曰:“弟子记之,5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

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与。

”(《说苑•政理》)文言句式练习(二)被动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答案)

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答案)寡人之于国也一、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

4、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

二、古今异义词1、河内凶。

河:古指黄河;今指河流2、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可以:古指“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指表示同意,认可3、弃甲曳兵而走。

走:古指逃跑;今指行走4、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养生:古指供养活着的人;今指保养身体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古指这样,却;今指转折连词三、指出并解释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1、填然鼓之:鼓,名词作动词。

敲起鼓。

2、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

种植。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作动词,穿上。

4、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名词作动词,为王。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名词作动词,归咎。

7、养生丧死无憾:生、死,动词作名词。

活着的人。

死了的人。

丧,名词作动词。

丧,为……办丧事。

四、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1、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

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

2、是亦走也:亦……也,表示判断。

句意是:这样也是逃跑啊。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状语后置)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状语后置)5、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状语后置)6、申之[以孝悌之义] (状语后置)7、树之[以桑] (状语后置)8、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状语后置)9、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否定句,宾语前置,应“未有之也”。

)1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以”后省略宾语“之”。

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

劝学一、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再一次;“暴”通“曝”,晒。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文言文词语及句式

文言文词语及句式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文言文词语和句式一、理解词语和句式——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级)[知识要点]对高中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所谓‚浅易‛文言文,大致可以用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

第一,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非常用词出现的机会极少。

此外,名物典章臸度等专门术语也很少运用。

第二,从文章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以及一般性的词类活用。

文言虚词的运用也以常见的典型的用法为主。

第三,从文章的体裁上看,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一般说理等形式,而不是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之类的作品(如《文心雕龙》)。

第四,从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

第五,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如先秦两汉散文与唐宋八大家之类后世古文家(不是骈体文作家)的作品。

不过由于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自身的要求,并非所有浅易文言文均可用作考试的材料。

大致说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在选取文段时常有这样一些考虑:语言规范标准,却又不刻板雷同;内容深浅适中,但又含有较深的意蕴;文笔流畅多彩,决不晦涩单调;风格雅正典范,却又不千篇一律;设题之点较多,而又能分出深浅层面;总体难易适度,无过难或过易的地方。

此外,选段还应和学生应该具备的文言知识有一定的联系。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量大的是词汇。

因此,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非常重要。

而实词与虚词相比较,更是阅读文言文关键的一环。

要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必须做到能够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实词的词义。

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又必须注意以下四点: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3.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宇;4.理解和掌握实词活用的多种形式。

【知识点解说】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古今汉语的同形词语,只有一些基本词(‚天‛、‚地‛、‚山‛、‚水‛等)和一些专有名词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大多数都有了变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2)(66)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2)(66)
文言词语和句式
文言词语和句式
文言词语
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
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虚词: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
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代词以及兼词。
兼词
兼有两个意义和作用的词。 如:投诸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 广数千里……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3) 表示对人的态度。
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吾得兄事之
(4)表示工具或方法,译为“用(以、靠)••••••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课堂练习
在本册所学过的文言文中找出以上所讲词类 活用的词各一例。
总结第五册词类活用的词
一词多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词义 练习 “绝” ①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动词 断绝《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 ④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动词 隔绝《桃花源记》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动词 横渡《劝学》 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动词 停止 消失《石钟山记》

⑥ ⑦
以为妙绝
形容词 到了极点《口技》
常见实词
文言实词包括 名词 、动词 、形容 词 、数词 。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 教学大纲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开列了120 个 常见文言实词。2003年及以后年 份的高考涉及文言实词的试题不 会超过这120个实词的范围。
一、掌握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
1、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

通假,基本是同音通假。主要有四种情况: 1、同音通假 终老不复取(娶) 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 莫(暮)春者,春服既成 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 卒(猝)起不意 4、形近通假(声母相同) 将军身被(披)坚执锐

文言句式答案

文言句式答案

高三文言文知识复习文言句式【考点指要】《上海卷语文“考试要求”有调整》(节选)根据二期课程标准确定的内容和要求,将“识别常见的文言句式”调整为“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

高考试题中虽不再要求识别文言句式,但在文言句子的翻译或词语的理解中,文言句式的特点必须体...现.出来。

――摘自《高招周刊》【复习参考书目】《高二下语文课本·附录》固定句式:【复习参考书目】《高二上语文课本·附录》●请写出下列句式类型(以下试题,根据《高中训练》,每种句式各举一例)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判断…,…也《<论语>七则》2.非义袭而取之也判断非《<孟子>二章》3.此为其故迹判断为《墨池记》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乃《游褒禅山记》5.及左公下厂狱被动无标志《左忠毅公逸事》6.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见…于《秋水》7.不拘于时被动于《师说》8.而为外廷所笑被动为…所《答韦中立论师道书》9.天子为动被动为《周亚夫军细柳》10.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被动见《廉颇蔺相如列传》11.与其骑会为三处主省项羽《垓下之围》1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谓省第二次(击鼓)《曹刿论战》13.使拜夫人动词宾语省他,史可法《左忠毅公逸事》14.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介词宾语省以之《游褒禅山记》15.相如闻,不肯与会介词宾语省与之《廉颇蔺相如列传》16.吾闻汉购我头千金介省以《垓下之围》17.有时朝发白帝介省于《秋水》18.拜夫人于堂上介后于《左忠毅公逸事》19.屠惧,投以骨介后以《狼》20.相与枕藉乎舟中介后乎=于《前赤壁赋》21.马大悦,问“将何往?”宾前疑问句,动词宾语《黄英》2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宾前疑问句,介词宾语《种树郭橐驼传》23.以为莫己若宾前否定句《秋水》24.是之取尔宾前“之”提宾标志《诸子说水》25.唯利是图宾前“是”提宾标志成语26.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宾前“自”置于动词前《上枢密韩太尉书》27.慈父见背宾前“见”置于动词前《陈情表》28.是以居官必贿宾前以是《训俭示康》29.求人可使报秦者定后中心词+定语+者《廉颇蔺相如列传》3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定后中心词+之+定语《岳阳楼记》31.贤哉回也!主谓倒装《<论语>七则》●选择题一、选出与例句句式最为接近的一项①恶乎成名《<论语>》(D )(宾前,于何,凭什么)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孟子>》介后B.然天子读书者有几?《黄生》定后C.不能容于远近《五人》被动D.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否定句宾前②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垓下》(C )(判断,非)A.而自坐幄幕外《左忠》介省,于B.人莫之非《训俭》否定句宾前C.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判断D.天下莫柔弱于水《诸子》介后③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B )(疑问句,介词宾语前置)A.故不我若也《种树》否定句宾前B.吾谁与归《岳阳》疑问句,介词宾语前置C.余是以记之《石钟》宾前D.大王来何操《鸿门宴》疑问句,动词宾语前置④今以钟磬置水中《石钟》(A )(省略句,介省,于)A.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师说》谓省,择B.句读之不知《师说》宾前C.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介后D.此皆进学之道也《学记》判断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D )(介后)A.天将以酬长厚者《促织》省略句,介宾省,以之B.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定后C.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种树》定语后置D.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介后⑥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垓下》(B )(倒装,定后)A.拘于虚也《秋水》被动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倒装,定后C.此予之所得也《游褒》判断D.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被动⑦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诸子》(B )(否定句宾前)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定后B.而辙也未之见焉《上枢》否定句宾前C.得双石于潭上《石钟》介后D.今君亡赵走燕《廉颇》介省,于⑧我之谓也《秋水》( B )(宾前,“之”提宾标志)A.俭,德之共也《训俭》判断B.惑之不解《师说》宾前,“之”提宾标志C.遂与秦王会渑池《廉颇》介省,于D.拜送书于庭《廉颇》介后⑨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廉颇》(C )(无标志被动)A.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颇》介省,于B.使不辱于诸侯《廉颇》被动C.而刘夙婴疾病《陈情》无标志被动被…缠绕D.见臣列观《廉颇》介省,于⑩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C )(宾前,“见”置于动词前)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被动B.渐见愁煎迫《古诗》被动C.兰芝初还时,府吏见叮咛《古诗》宾前,“见”置于动词前D.不役于物《训俭》被动二、请选出以下各组中用法最为接近的两项①(BC 介省)A.而今安在哉《前赤》疑问句宾前B.磔磔云霄间《石钟》介省,于C. 展转四明天台,以至永嘉《指南》介省,于D.不如因厚遇之,使归赵《廉颇》省介宾②(AC 无标志被动)A.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谏太》无标志被堵塞B.董之以严刑《谏太》介后C.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无标志被重用D.且臣少仕伪朝《陈情》介省,于③ ( AC 介宾省 )A.未足与议也《训俭》介宾省,与他B.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介后C.欲以击柱《廉颇》介宾省,以之D.马使与陶相较饮《黄英》宾省,使曾生④(BD 被动)A.筑墉四周,悉种菊《黄英》介省,筑墉于B. 几不纳死《指南》无标志,被接纳C.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介后D.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被动⑤(AD 判断)A.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廉颇》判断,为B.拜为上卿《廉颇》被动C.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介后D.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判断⑥(CD 介后)A.且君不以谋生,焉用此《黄英》介宾省,以此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被动C.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训俭》介后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介后⑦(BC 主谓倒装)A.植此种于庭中《黄英》介后B.甚矣,汝之不惠《愚公》主谓倒装C.美哉我少年中国《少年》主谓倒装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判断⑧(AD 倒装)A.豫州今欲何至《赤壁》疑问句宾前,到那里B.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被动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介宾省,之D.客有吹洞箫者《前赤》定后⑨(AB倒装、CD 省略)A.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介后B.见市人买花者《黄英》定后C.要马俱去,戒勿视《黄英》宾省告诫家人D.问之去年买花者《黄英》介省,问之于⑩(AC 省略)A.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谓省,厉害B.学于余《师说》介后C.请奉盆缻秦王《廉颇》介省,于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被动三、请选出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句①(D )(D省略,ABC倒装)A何苦而不平《愚公》宾前,愁什么 B.惟命是从宾前,“是”提宾标志C.鸢飞戾天者《与朱》定后D.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赤壁》省谓语②(B )(B倒装,ACD省略)A.则席地倚墙而坐《左忠》主语省略B.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物《鸿门》介后C.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介省,于D.归以示成《促织》省略介宾③(C )(C倒装,ABD判断)A.鱼,我所欲也《孟子》判断B.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判断,乃C.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介后D.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答韦》判断,非④(D )(D省略,ABC倒装)A.甚不自是《答韦》宾前,认为自己正确B.君何以知燕王《廉颇》疑问句宾前C.其两膝相比者《核舟》定后D.卒以此死东市《训俭》介省,于⑤(C )(C省略,ABD被动)A.仆三十年清德,为卿所累《黄英》被动B.为天下笑者《过秦》被动C.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介宾省,为之D.卒感焉《左忠》被动⑥(C )(C介后,ABD宾前)A.何为其然也《前赤》疑问句宾前,为何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宾前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介后D.不嫌荒陋,无烦他适《黄英》否定句宾前⑦(A )(A被动,BCD倒装)A.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被动B.浇以酒则茂《黄英》介后C.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训俭》宾前,奉养自己D.率子孙荷担者《愚公》定后⑧(A )(A介词省,BCD宾语省)A.行深山巨谷中《送东》介省,于B.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宾省,蔺相如C.传其事以为官戒《种树》介宾省,以之D.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宾省,钟磬⑨(B )(B介后,ACD定后)A.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训俭》定后B.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介后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定后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定后⑩(C )(C倒装,ABD省略)A.或劝以少休《左忠》宾省,史可法B.宁许以负秦曲《廉颇》宾省,秦国C.好自相扶将《古诗》宾前D.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答韦》介宾省,之四、根据句式特点,为下列句子分类1.呈卷,即面署第一《左忠》2.覆以衣,要马俱去《黄英》3.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劝学》5.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四)

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四)

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综合练习词类活用练习一、指出下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2.亦以明.死生之大.。

3.扁鹊过齐,齐桓公客.之4.外连衡而斗.诸侯5.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6.日思高.其位,大.其禄。

7.瓜.分豆.剖. 8.自高.其能.9.战而不知兵,是鼠.斗耳。

10.大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

11.人皆苦.之. 12.其勇力不足惮..13.季文子相.宣、成. 14.曾饭.友人处.15.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16.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17.大将军奇.其才 18.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

19.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20.似与游者相乐.。

二、选择题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一项A、百废.俱兴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B、川.流不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C、虎.视眈眈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D、不耻.下问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2.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一项A、朝.秦暮楚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B、祸.国殃民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C、风.餐露.宿春风风.人,春雨雨.人D、幕.天席.地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A、衣.锦还乡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B、草菅..人命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C、富.国强.兵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神.出鬼.没侣.鱼虾而友.麋鹿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鉴”用法相同的一项()A、朝歌.夜弦. B、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C、儿涕.而去。

(《促织》)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5.与“吾力倍蓰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中“贱.”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范增数目.项王 B. 云青青兮欲雨.C.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D. 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梁以此奇.籍B、天下苦.秦久矣C、而相如廷.叱之D、而耻.学于师7.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B、大王必欲急.臣C、侣.鱼虾而友麋鹿D、项伯杀人,臣活.之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等死,死.国可乎B、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C、后人哀.之而不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9.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④渔樵..于江渚之上⑤粪土..当年万户侯⑥生.死而肉骨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⑧籍.吏民,封府库⑨六王毕,四海一.⑩李牧连却.之A、①④⑩/②③⑦/⑧⑤/⑥⑨B、①④⑧/②③⑥⑩/⑤/⑦/⑨C、①④⑧/②③⑦/⑤⑥/⑨/⑩D、①④/②③⑥⑦/⑤⑩//⑧⑨10.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患.志之不立②羞.与绛、灌等列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④诸候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⑤不能容于远近..⑥秦孝公据函之固.⑦安能屈.豪杰之流⑧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⑨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⑩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A、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B、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C、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D、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文言句式练习1.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城中皆不之觉B、时人莫之许也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D、未之多见也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豫州今欲何至?B、童子何知?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文言词语和句式

文言词语和句式

2、“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中心语+之+定语+者”的形式; 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 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正常语序为: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 一般都作状语。 如《项羽本记》中:“具告以事。” 即 “以事具告。”
7、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相当于现 代汉语的“不是”的句式。
如:“此非空言也。”;“予本非文人画士。”
8、汉魏以后,用“是”作判断此的逐渐增 多。 如:“问今是何世?”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受动 者的句子,叫被动句。翻译为“被”。
常见的几种形式:
1、用“……于……。”表示;
如: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
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 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 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 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 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1、在疑问句中,代词(安、何、谁等)作 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 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2、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也要提前 到动词前。
作宾语
三、(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比较)
现代汉语: 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古代汉语: 形容词经常带宾语。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三、(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句)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交好
位于谓语位 置,且带了宾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爱
宾语
四、使动用法(比较)
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句式: 主语使宾语 具有了某种 行为 古代汉语的使动用法:

文言词语与句式

文言词语与句式

总结第五册词类活用的词
二、使动用法 川泽纡其骇瞩 屈贾谊于长沙 窜梁鸿于海曲 眄庭柯以怡颜 徐孺下陈蕃之榻 而征一国者
总结第五册词类活用的词
三、意动用法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乐夫天命复奚疑
四、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高考真题(辽宁卷08年) 把第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10分)。 (1)陈人欲战,蛮奴(人名)撝[撝(huī):挥 手呵斥。]之曰:“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 散走。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臣请完璧归赵 眄庭柯以怡颜
使……完整 使……和悦
形容词的使动:使宾语具有某种状态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舍相如广成传 使……称王 使……住宿
名词的使动:使宾语成为某种人或某种事物
词类活用——使动、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 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乐琴书以消忧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以……为乐 以……为羞
形容词的意动:认为宾语具有形容词的性质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 襟三江而带五湖 以……为师 以……为襟 以……为带
名词的意动:把宾语当作什么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主语客观上即事实上让宾语发生或将要发生 某种变化。
【答案】陈国人想要应战,任蛮奴挥手呵斥说: “我尚且投降了,各位要做什么!”众人都四散逃 跑了。(译出大意给3分,“何事”“走”各一分。) (2)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 如此。
【答案】韩擒严厉地瞪着他,突厥使者恐惧,不敢 抬头看他,韩擒就是这样极有威容。(译出大意3分, “厉然”“惶恐”两处各一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词语和句式答案
常用判断句形式:
A.用“者”“也”表判断。

B.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

C.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直接用“是”的很少)
D.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E.无标志,直接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二)被动句:
1.有标志的被动句
①动词后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
例:而君幸于赵王。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②用“为”、“为……所……”表被动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用“见”、“于”,“见……于……”表被动。

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④用介词“被”表被动。

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无标志的被动句(意念被动句)
例:帝感其诚
(二)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

5.省略量词。

(三).状语后置句
⑴介词结构“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当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状语后置”或“介宾结构后置”。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四)主谓倒装句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

(五)其他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