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1965-2007年经济及港口吞吐量数据
韩国经济发展概况
韩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01
02
服务业发展
服务业国际化
韩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 位,包括金融、教育、医疗、旅游等 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为韩国提供了 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韩 国政府积极推动服务业国际化。例如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提高服务 业的质量和效率等。
VS
挑战
韩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劳动力 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环境问题等。此 外,韩国还面临着国际贸易局势的不确定 性、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等风险因素。
韩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与措施
政策建议
韩国政府应继续加强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劳动力素 质和技能水平,以适应经济结构转型的需求。此外,韩国政府还应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 战。
03
韩国拥有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 体系,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较 高。
韩国经济的主要特点
制造业和服务业在 韩国经济中占据主 导地位。
韩国政府一直致力 于发展高科技产业 ,提升国家竞争力 。
韩国拥有一些世界 知名的大型企业, 如三星、现代、LG 等。
韩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韩国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经历了快 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70年代至90年代,韩国经济逐渐融入全球经济 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增长。
进入21世纪,韩国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 ,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
02
韩国产业经济发展
韩国第一产业的发展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韩国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的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业对韩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03
服务业结构调整
高考地理 “图表型”选择题答题技巧 (解析版)
高考地理“图表型”选择题答题技巧(解析版)【第一部分方法指导】这种题目的材料是以数据表格或是统计图表的形式展现,常见相关知识点有人口数量变化、人口迁移、城市化、河流径流量等。
答题时,考生首先要在审题时将关键的词句、数字圈出来,然后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有何规定性。
这类题的解答方式因材料不同而有所不同。
1.常见统计图表的类型2.统计图表的判读步骤第一步:看图名;第二步:读题目,画关键词第三步,根据关键词找出对应的图例和坐标第四步,解题:读数、计算、描述、判断、分析3.常见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1)三角坐标图三角形统计图的适用范围比较广,可用来表示三个项目所占整体的百分比。
我们常遇到的类型有人口年龄结构的比重、三大产业构成比重、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程度,是近年来地理高考的一个重点中的重点。
判读步骤:首先找出三个坐标轴的原点,然后过某点分别作半行于和每一个坐标轴的原点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读出数据。
(2)曲线图(含折线图)曲线图指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数字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图形。
如某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等。
判读步骤:1.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2.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则表示变化幅度小;3.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如右图,流量过程线图中该地4月份和7-8月份均有汛期,且流量较大。
(3)风玫瑰图风玫瑰图是在极坐标图上绘出一地在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的频率。
因图形与玫瑰花朵相似,故名。
判读步骤:1.图中大小不等的同心多边形,表示频率,且与同心多边形的大小成正比关系;2.呈辐射状分布的线段,表示方向;3.根据风玫瑰图形的轮廓线与方向线的交点,就可读出不同风向出现的频率,通过比较就可得出最大风频风向和最小风频风向。
韩国经济及钢铁发展图解
图解1.韩国1990-200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明显缩小,1990-2000年期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缩小了4百分点,2000-2010年期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加了1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由1990-2000年减少4 个百分点变为2000-2010年的增加1 个百分点,表明韩国工业发展的步伐并没有停滞。
2.从贸易来看,除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以外,2004-2010年韩国企业整体上看基本是输出型企业,2004-2007年均为贸易顺差,2004 年贸易顺差最大达到300亿美元。
金融危机后韩国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2008 年贸易逆差达到110亿美元,但是2009年贸易又重新恢复到顺差,达到309亿美元,超过了2004 年的水平。
3.由于金融危机,2009年韩国GDP年增长率下滑至0.3%,同比下滑了2.01个百分点,比2007年下滑4.79个百分点。
2009年在韩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同时,粗钢年产量下降到4857万t,同比减少了506万t,降幅9.44%。
2010年和2011年韩国粗钢产量迅速增加,已经分别达到5836万t 和5890万t,分别比金融危机前的最高年份(2007年)高8.8%和9.8%。
4.除2001年和2011年以外,2002-2010年韩国钢材和半成品进出口贸易一直是逆差,2008年贸易逆差最高,达884万t。
金融危机对韩国钢材贸易影响较大,2009年钢材贸易量迅速减少,进出口数量几乎持平。
去年韩国粗钢产量为5890万t;钢材和半成品净出口610万t;表观消费达到5280万t。
总体来看,韩国基本是贸易出口型国家,对外依存度高,金融危机导致其出口锐减。
从钢铁行业来看,以前由于韩国国内钢材产能不足,基本依靠进口。
随着韩国产能的扩张和金融危机促使下游行业需求锐减,韩国一改以往钢材进口格局,成为钢材出口国,且出口量明显增长。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和国际钢协。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
腾飞之原因分析
• 原因三: • 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政策的调整,支柱产业的
重点培育,发展。三大产业的变动以及合理 的调整 .70年代,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 29%,30.7%,40.3%,到了80年代为16.0 %,43.3%,40.7%,90年代为7.7%,45.1%, 47 .2%.
东方之珠-香港的飞跃
进出口占GDP的比重
60 50 40 30 20 10 0
year 1=1970
系列1 系列2
腾飞之原因分析
• 原因二: • 制度创新,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
及其转换,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步又一步建立 适合经济发展的体制,在经济发展模式上选 择了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尤其是90年 代以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开始向民间主 导型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政府职能的改革, 始终围绕有利于经济的增长的方向发展。
香港经济的崛起
香港经济结构转型轨迹 : • 1)从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起,到1941年日本帝国主
义侵占香港的43年时间里,是香港从开埠到转口港建成时 期。发展的三个主要原因:一是新界划入,提供了广阔的 空间和充分的人力资源。二是内地一批资金,劳动力流入, 还有一批从北美,澳大利亚,南洋一带归国的华侨在香港 停留定居,带来资金和管理的经验。三是广九铁路的通车。 • 2)1946-1952年是香港战后复元和转口贸易的恢复时期。 1947年至1951年每年平均增长百分之三十五。原因主要是 香港对内地贸易额的激增。这一时期香港充分利用优良港 口,各种基础设施以及国际贸易关系网,从转口贸易和航 运中获利。
Hale Waihona Puke 香港经济的崛起香港经济的崛起
• 第一个表表明,从总体上,第二次转型期(即自8 0年代初期始)香港GDP增长率虽是呈波浪式趋 势下降,然而从21%左右到97年金融危机的1 1%,相对增长率是持续偏高的.这使其经济发展 持续高速,这从第二个表中恒生指数持续上升也可 略窥一二,从而奠定深厚的经济基础. 接着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服务业,制造业这两大产业 在第二次转型期中对香港经济的贡献比率.
韩国的现代化进程与模式
韩国的现代化进程与模式韩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但在20世纪初期,它仍然是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国家。
但是,在60年代末,它开始了一场由政府主导的经济改革,逐步实现了现代化,并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本文将探讨韩国现代化进程和发展模式。
一、政府主导的经济改革韩国经济的现代化始于1962年,当时韩国政府开始实行出口导向政策,注重发展制造业和重化学工业。
在整个70年代和80年代,韩国经济有了明显的增长,外贸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62年的5.9%增长到1986年的53.4%。
这种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成为韩国现代化的成功之路。
政府对韩国企业的扶持也是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为企业提供了财政、法律、技术和市场方面的支持,为韩国企业顺利发展提供了条件。
政府还通过对企业的监管来确保它们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防止出现腐败和不规范的行为。
二、聚焦技术创新韩国现代化进程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技术创新。
政府致力于发展技术领域,许多企业也开始注重技术创新。
与此同时,政府还设立了高科技产业园区,鼓励创新型企业在这里发展。
智能手机生产是韩国的一项主要产业。
从2007年起,三星、LG等企业开始生产智能手机,并在生产上不断创新。
这为韩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教育体制韩国教育体制也是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政府致力于提高教育水平,鼓励民众接受更高的教育,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教育体系。
这不仅为人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也为韩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四、文化契机韩流席卷全球,成为韩国电视剧、音乐、综艺的文化出口。
这不仅带来了国民的精神风气的提升,还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和经济利益。
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倡开展韩国文化的国际推广。
五、国际合作与开放政府也通过开放和国际交流来促进韩国的现代化进程。
韩国成为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
这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收益,也提升了韩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浅析韩国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
浅析韩国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韩国作为东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其经济发展经历了持续不断的增长和变化。
近年来,韩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了亚洲地区的经济大国之一。
韩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和应对。
本文旨在对韩国经济发展进行浅析,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一、韩国经济发展历程韩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在韩战结束后,韩国经济几乎完全崩溃,贫困和失业问题十分严重。
随着政府的改革和开放政策的推行,韩国经济逐步走向了改革开放和市场化。
1970年代末,韩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开始迅速赶上了发达国家的步伐。
1980年代,韩国经济持续增长,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1990年代,韩国经济实现了更加平稳和可持续的增长,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200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主要源自于其政府的有效管理和政策制定。
韩国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大力支持工业化和科技创新,通过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培育了一大批知识型人才,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韩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经济政策,促进了市场化和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助推了韩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二、韩国经济面临的挑战韩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韩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发展不充分的地区和行业仍然存在。
韩国的高速发展主要集中在首尔及其周边地区,其他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较为显著。
韩国经济过于依赖出口,进而对国际市场波动较为敏感。
特别是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全球贸易形势不稳定,韩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大。
韩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仍然过于注重数量扩张,而忽视了质量和可持续性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严重,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三、韩国经济未来展望虽然韩国经济面临着一些挑战,但是其未来发展仍然有望充满活力。
朝韩对比
人口 万人 万人 韩 朝 4,289 2,026 4,331 2,045 4,373 2,082 4,422 2,107 4,465 2,128 4,511 2,146 4,550 2,157 4,595 2,184 4,628 2,200 4,660 2,205 4,700 2,207 4,737 2,229 4,762 2,245 4,787 2,263 4,805 2,264 4,813 2,296 4,831 2,305 4,845 2,320 4,861 2,337 发电能力 亿度 亿度 韩 朝 2,102 714 2,111 714 2,412 714 2,765 714 2,875 724 3,218 724 3,572 739 4,104 739 4,341 739 4,698 739 4,845 755 5,086 775 5,380 777 5,605 777 5,996 777 6,226 777 6,551 782 6,827 705 7,249 750 钢产量 万吨 万吨 韩 朝 2,312.50 336.4 2,600.10 316.8 2,805.50 179.3 3,302.60 185.9 3,374.50 172.8
GNI 十亿本币 十亿本币 韩 朝 186,560 16,407 225,660 16,767 257,108 16,447 290,088 16,431 339,343 17,026 397,459 17,169 446,856 17,256 488,457 16,814 476,245 17,597 523,355 18,741 600,159 18,978 649,899 20,287 720,996 21,331 767,771 21,947 829,327 23,767 864,427 24,792 910,134 24,429 976,814 24,827 1,030,636 27,347 发电量 亿度 韩 1,077 1,186 1,310 1,444 1,650 1,847 2,055 2,244 2,153 2,393 2,664 2,852 3,065 3,224 3,421 3,646 3,812 4,031 4,224
韩国经济发展
韩国的经济发展过程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2010290148 金亨垠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2010290159 卢昊燮内容摘要韩国的国土面积99,720㎢比离韩国最近的山东省小。
韩国的经济规模1兆1635亿元,世界排名第15名,韩国的GDP23679美元,世界排名第34位。
在不到30 年的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能达到的富裕程度,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这既是韩国遵循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现,又是韩国内在特有因素作用的结果。
1953 – 1962,战后重建和经济复苏韩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后,经历了大规模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动荡。
1948年成立的政府为恢复生产、抑制通货膨胀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使其生产设施几近毁灭。
1953年停战后,在美国及联合国的经济援助下,经过近三年的恢复,于1956年在很大程度上完成重建工作,控制了恶性通货膨胀。
尽管一般认为20世纪50年代是韩国经济停滞的时期,但是,1954年韩国政府实施的“有偿征用”和“有偿分配”的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即政府从土地所有者那里购买土地分配给实际耕作的农民,结果一种佃农耕作制度取代了传统的收益分成佃农耕作制度,使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得到提高。
事实上,在这个时期政府实施的几个重要政策目标,成为60年代经济较快增长的基础。
1953年至1962年,韩国经济年均增长3. 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0.7%。
韩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
但是韩国从缺衣少食的绝对贫穷之中恢复了过来。
农田的分配更加平均,农业的稳定复苏和发展,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恢复,其中美国的援助功不可没,不少韩国大财团,都是在此时间段干建设起家的。
1962 – 1971, 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1961年5月,朴正熙军事政变上台后,开始以政府主导、出口导向和不均衡发展等战略,推进了韩国经济的有计划开发。
韩国变化历史和其经济发展现状
经济发展现状
总的来说,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韩国的经济发展仍
5
然具有强大的动力和潜力
其科技产业的实力和服务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
6
强大的支撑
然而,政府和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并解决这些问题以保
服务业:韩国的服务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金融、教 育、医疗等领域。这些产业的发展为韩国经济提供 了重要的支撑
出口:韩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出口是韩国经 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特别是对美国的出口,占据 了韩国出口总额的很大一部分
经济发展现状
经济挑战
然而,韩国也面临着一些经济挑战。其中包括 贸易摩擦: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韩国的出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特别 是与美国的贸易关系,经常受到各种贸易限制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韩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较低,这使得企业在招聘和裁员方面面临较大 的困难。此外,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也制约了韩国经济的发展 技术创新:尽管韩国在科技产业方面有着很强的实力,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其在 技术创新方面的步伐相对较慢。为了保持经济增长,韩国需要加强技术创新的能力
进入70年代和80年代 ,韩国的GDP继续保 持快速增长。特别是 在1979年,韩国的人 均GDP达到了2000美 元,这是一个重要的 里程碑。这一时期的 增长主要得益于韩国 的出口导向型经济, 以及政府的投资计划
GDP变化历史
1990年代-2000年代
在90年代和2000年代,韩国的 GDP继续保持增长。特别是在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 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恢复能力。 这一时期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韩国 的科技产业发展,以及全球化带 来的机遇
韩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韩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为典型的追赶型国家,韩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渐次步入中等收入阶段和高收入阶段,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之一。
韩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有: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分界点,韩国经济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1961-1997年的37年间,GDP平均增速为7.9%;1998-2012年的15年间,GDP 平均增速为3.9%;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增速的下降幅度高达51%。
其中1998-2007年GDP平均增速为4.4%,2008-2012年GDP 增速为2.9%,国际金融危机也使韩国GDP平均增速下降34%。
一、韩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从1961年韩国经济恢复到战前(朝鲜战争)水准开始,在迄今约50余年的时间里,韩国经济发展共经历了五个主要阶段:分别是1962-1971年的奠定自主经济基础期;1972-1978年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期;1979-1989年的经济转型期;1990-1997年的加速经济自由化与国际化期;以及1998年迄今的经济改革与重整期。
(一)奠定自主经济基础期(1962-1971年)在本时期中,由于成功实施第一、二期五年经济开发计划,同时国际经济环境呈现出明显好转,韩国经济状况不论在质或量的方面,均获得显著改善,从而奠定迈向现代化及自主经济的基础。
此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有:(1)将投资优先分配于制造业,通过工业化主导经济成长;且为支持工业化战略,采取重点开发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及公共建设,以突破基础设施部门的瓶颈,引导产业结构的改善。
(2)为了克服国内市场狭小及资源禀赋贫乏的问题,积极推动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在更进一步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关系的同时,出口呈现快速增长,出口商品结构也获得大幅改善。
(3)动员国内资金的积累,激励国民增加储蓄,同时加大力度引进外资,以满足高速增长的投资资金需求。
投资资金自给度得到显著改善,但也加重了外债偿还负担。
(4)1960年代的经济发展计划因侧重于公共建设部门和战略性部门的发展,导致生产要素未能实现有效分配、产业间发展的不均衡程度加大。
年吞吐量世界最大的港口
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港口。
它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口,新
马斯两岸,具北海25.7公里,有邻近英国、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发达的主要工业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因而成为这些国家大宗进口货物的集散中心,素有“欧洲门户”之称。
1965年七月为世界第一大港口。
货物吞吐量为1.31亿吨。
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欧洲共同市场的建立,更促进了鹿特丹的繁荣。
1982年有3万多艘来自世界各地的远洋海轮在这里
停泊,再加上20万艘左右的内河船舶,货物吞吐量达2.52亿吨(1973年曾超过3亿吨),
居世界第一位。
汉江奇迹(韩国曾经发生的经济奇迹)—搜狗百科
汉江奇迹(韩国曾经发生的经济奇迹)—搜狗百科韩国在70年代初期,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只有320美元(1972年)的国家,走上了同时振兴造船、电子、机械、钢铁、汽车、石化、原子能等技术集约型核心产业的道路。
根据“选择和集中”的原则,各领域选定1,2个民间企业,在选址、公路、资金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1965年韩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6美元)只有菲律宾的一半,到1979年达到1745美元,为菲律宾的三倍。
“汉江奇迹”已露出了端倪。
·1973年7月3日,韩国重化工业的像征年产103万吨的浦项钢厂,经三年建设得以竣工。
浦项钢铁的产量1978年达到550万吨,1981年增至850万吨。
现代造船厂于1975年竣工。
是郑周永受到朴正熙的支持下飞到西欧弄来的贷款竣工的。
1976年现代汽车开始出口“小马(PONY)”车。
发达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一百年才能完成的产业结构改造,韩国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
1973至1979年,韩国制造业年均增长了16.6%,1980年重化工业在整个制造业的比重达到了54%。
1973年11月8日,韩国政府颁布了“节能一期措施”。
其具体内容包括:节省5%的暖气燃油;2公里左右的距离不坐车;在日常生活中彻底履行“白天关灯”制度;对新建广告霓虹灯和浴池的审批进行管制。
当年10月,第4次中东战争引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给刚刚宣称重点发展重化学工业的韩国经济带来巨大危机。
1974年韩国经济增长率为8.1%,出口比上一年增长了38.3%,国民生产总值(GDP)增加了7.1%。
国家经济发展第三个5年计划期间(1972年至1976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1%。
韩国经济被称为汉江奇迹,除高速互联网服务闻名世界外,韩国造船业亦是全球第二、轮胎业全球第三、合成纤维生产及纺织业居全球第四、汽车生产全球第五、钢铁生产全球第六。
韩国已成为公认的发达国家。
韩国历年GDP
韩国历年GDP(1977—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197710.7% 197811.7%19797.6%19807.8%19815.2%19829.1%198310.9%198415.2%198513.5%19868.8%198711.6%198811.3%19894.1%19903.8%19919.2%199214.2%199313.5%199412.6%199510.5%19969.6%19987.8%19997.1%20008.0%20017.5%20028.3%20039.5%200410.1%200510.4%200611.6%200713%20089%新中国以来至(1950—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率:(此时中国官方没有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1948年没数据,所以不知道增长率)1949年466亿元195023.4%195119%195218.3(73.8%比49年)195330.3%19549.4%19555.6%1957(67.84%比52年)第一个5年计划195832.2%195919.5%19605.4%1961-31.0%1962-10.1%(3.4%比57年)第二个5年计划大跃进、三年人祸-1959年至1961年19639.5%196417.6%196520.4%(55.04%比62年)196617.3%1967-9.6%1968-4.2%196923.8%197025.7%(58.08%比65年)第三个5年计划197112.2%19724.5%19739.2%19741.4%197511.9%(45.28%比70年)第四个5年计划197710.7%197811.7%(25.75%比75年)结束到改革开放前夕(1966年5月-1976年10月)1949年GDP基数为1.00;1957年为2.91;1978年为13.50;2007年为200.001978年GDP基数为1.00;2007年为15.00。
韩国的经济模式
案例──韩国的经济模式案例来源:乔迪编著-兰德决策──机遇预测与商业决策-天地出版社,1998:296~301。
决策背景1964年和1965年,韩国进行了货币、财政和贸易政策的一系列大胆改革。
政府当局准备采取进一步的果断的措施以打破经济停滞不前的局面。
第二个五年计划(1967年—一1971年)中打算实现这些愿望并采取必要的具体的措施。
但是,在准备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当时,由于战后头十年工作执行情况不好,经济状况非常暗淡。
五年计划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达到可行的最高增长率。
主要障碍是国内储蓄和出口收入不足。
在用各部门总计的和分部门的连续性试验拟定五年计划纲要时,每年实际增长率似乎可能稍稍超过8%。
从最近的发展过程来看,要求采取谨慎的方针。
因此将目标定为7%,并把着重点放在一旦可能就力求超过这个指标。
韩国政府找到了国际开发署这样一个乐于协作的伙伴,后者准备同意向韩国提供更多的美援,条件是韩国能够拟定一个技术上优秀并有说服力的计划文件。
为此目的,国际开发署向韩国派驻一个顾问团——兰德顾问小组。
·组织为了保证规划的制订和执行之间能够更协调,韩国政府改组了计划机构,把计划和预算职能统一在一个以副总理为首的经济企划院内。
分析和计划工作由经济企划院和兰德顾问团共同进行,由其他各部、韩国银行、韩国发展银行以及韩国科学院士们加以协助。
当时计划工作者日常使用的唯一的现代化计算工具只是一台会计计算机。
虽然有些工作使用了大型电子计算机(以前用日本的。
现在韩国也有了),但大量的分析工作是用台式计算机和算盘来完成的。
确定目标韩国计划编制过程的总目标如下:整个社会的各项经济目标应能互相衔接配合;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增长途径,以便大力达到这些目标;找出主要的限制条件和克服它们的办法;制订详细的投资规划和公共政策,使国民经济沿着最佳途径发展。
计划工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内,对一系列的年度计划都作了明确规定。
详细列举了更加具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井保证便于整个计划进行审查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