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课时训练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
下垫面因素:影响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量。
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 稀薄,固体杂质少,大气 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到达 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 稀薄,大气对地面长波辐 射的吸收能力有限,不利 于热量的积累。且大气逆 辐射弱,地面损失的热量 多,所以年均温较低。
高山地区气温低,是因为地面热源太 小而“供热不足”;以及高空风力和 云雾较多、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强。
A地热,气流上升,易形成 阴雨天气。BC地冷,气流 下沉,易形成晴朗天气。
气压降低 C’ 风
气压升高 A’ 风
气压降低 B’
风 C

风 A
B 冷
① 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气压 状况而言。 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 增加而减小。
② 空气垂直运动是近地面热胀冷缩导 致的。
③热力环流中,热低压,冷高压。
地球上的大气
高三一轮
目录 01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大气 的热状况 02 大气环流 03 气候 04 常见的天气系统
• 01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大气的热状况
contents
1.大气的垂直分层 2.大气的热状况
1.大气的垂直分层
知识梳理
大气随着海拔的升高,密度减小、 气压降低、水汽和尘埃减少。
①对流层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 温度降低。 ②平流层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 温度升高。 ③高层大气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 温度先降后升。
1.据图判断,A地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最可能为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2.关于图中气压带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主要成因是动力因素
C.主要成因是热力因素
D.冷暖气团相遇的抬升
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 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 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星球地球1、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幸运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物质是氢。

蟹状星云是金牛一团无定形的膨胀气体。

2、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3、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行星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土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一颗行星。

4、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卫星的大小差别很大,有的直径只有几千米大,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5、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6、已知太阳系有八颗行星。

按他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地球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的繁衍的行星: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的和发展的温度条件。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③地球上有液态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2、太阳能量的来源: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①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厚度约500千米,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发射出来的。

②色球:位于光球外部,呈玫瑰色,厚度约几千千米。

它发出的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殊的望眼镜才能看到。

③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可以延伸到一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

它的量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到。

4、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

太阳活动的类型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他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①黑子:光球表面出现的一些黑斑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考点12 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一、气压带和风带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度环流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七个 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B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D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a 为信风带b 为西风带c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①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②气压带和风带分别关于赤道南北对称分布;③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④同一半球信风带风向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注意: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温高低造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流运动造成的。

二、季风环流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亚洲)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亚洲)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1月7月东亚季风A西北风(低温少雨)C东南风(高温多雨)南亚季风B东北风(凉爽干燥)D西南风(高温多雨)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

气候类型成因气压带、风带性质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温暖湿润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炎热干燥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炎热湿润终年高温多雨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气压带风带详细课件新人教版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气压带风带详细课件新人教版

(2015 年安徽卷)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题。
2.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主要是由于(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 。
【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及陆地轮廓形状可以判断, 该地区位于东 南亚的中南半岛。图示区域西部降水丰富主要是因为该区域夏季受 到西南季风的影响, 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的水汽, 形成降水。 反 气旋控制下天气晴朗干燥, 寒流会降温减湿, 东北季风来自大陆内部, 气流干燥, 均不易形成降水。 【答案】D
2.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①记忆——看纬度位置: 纬线 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 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 纬线。 ②辨别——看相间特点: 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 气压带和风 带是相间分布。 ③判断——看图形特点: 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 同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 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 但大都离 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对比项目 考查落点 求同教材 的特征
解读与说明 季风对气候特征的影响 该试题考查内容源于季风环流之南亚热带季风、夏季风
区域认知: 解答该题必须具备空间定位能力, 可以结合区 素养渗透 域轮廓及经纬网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
1.三圈环流的形成( 以北半球为例)
高低纬受热不均候 亚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 端的
2.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分布、地形、洋流等。
、大气环流、海陆
【答案】①地转偏向力 ④副极地低气压 ⑧极地东风 地低 东南 低气压带 洋
②赤道低气压
③副热带高气压
⑤极地高气压 ⑥低纬信风 ⑦中纬西风 亚洲(蒙古—西伯利亚) 西北 赤道 欧洲大西 太阳辐射 副极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大气运动考点1大气热力环流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大气运动考点1大气热力环流课件

(3)城市热岛效应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 应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 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方法技巧】 1.等压面图判读的技巧 (1)判断气压高低
①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由于对流层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在 垂 直 方 向 上 气 压 随 着 高 度 增 加 而 降 低 , 如 图 , 在 空 气 柱 L1 中 , PA′>PA,PD>PD′;在L2中,PB>PB′,PC′>PC。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讲 大气运动
研析课标·定目标 研清教材·固基础 研析考题·明方向 深化整合·提素能 对点训练·促提升
研析课标 · 定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 图等,说 明热力环 流原理, 并解释相 关现象。
线索导学
素养解读
1.区域认知:通过不同地点下垫面 受热状况、等压面图,认识不同区 域的热力环流。 2.综合思维:利用等压面图,综 合分析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影响;利 用等压线图,分析南(北)半球近地 面或高空的风向、风力状况。 3.地理实践力:利用热力环流、 风的形成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相 关的地理现象。
(1)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 C )
A.偏南风
B.偏东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2)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 D )
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
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解析] 第(1)题,材料中提到,“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 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可知谷风主要出现在白天空 气增温之后,图中显示, 11点以后,风向以偏北风为主,故选C。第(2) 题 , “ 白 天 ”“ 暖 空 气 沿 坡 面 上 升 , 形 成 谷 风 ”“ 反 之 , 则 形 成 山 风”,意味着晚上,空气沿坡面下沉,形成山风。图中显示晚上以南风 为主,白天以北风为主,说明气象站附近南面为高坡,北面为低谷,得 出山谷呈东西走向,且南高北低的地形特点,故选D。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讲气压带和风带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讲气压带和风带新人教版

C.东北风
D.西北风
3.导致该群岛每年晴朗日数特别多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洋流
解析:第 2 题,材料中“夏半年,在盛行风的吹拂”,说明波 纹是在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结合常识可判断波纹顺风向延 伸,则图示夏半年盛行东北风。第 3 题,由上题夏季盛行东北 风,结合地处非洲大陆西岸可判断,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 信风带控制而晴朗干燥。 答案:2.C 3.C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C目录 ONTENTS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2.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1)原因:随太阳直射点 的移动而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解析:从图中风向向右偏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①为赤道低 气压带,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成;⑤为东北信风带,风向为 东北风;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是被迫下沉形成的;⑥为中纬 西风带,盛行西南风。 答案:D
(1)S 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规范审答
1.从题干材料中获取信息 题干材料“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 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 雾。”可知雾的形成条件: 水汽充足;大气 降温。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从容说课主要内容包括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教学中应强调三个方面:①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要注重通过“活动—思考—理解—形成结论—实验制作或实践验证”的形式,引导探究学习。

既注重让学生理解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是最主要的成因,更强调让学生能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并具备绘图说明其分布规律的能力。

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后,进一步阐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发生的季节移动规律。

②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阐述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下,尤其是像北半球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下,在海陆相间的纬度地带原本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破坏,变成了块状分布,形成了冬夏不同的气压中心,北半球尤为明显。

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我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

教材以最典型的东亚气候为例说明了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③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以案例的形式,通过三种气候类型即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三个案例分析说明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阐明大气环流这种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

本节难点较多,如:在30°纬度的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等,应利用实验演示、多媒体演示、图示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名师课件)3.1 地球上的大气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名师课件)3.1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章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第1讲
考点一
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
考点二
-14-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第一章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第1讲
考点一
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
考点二
-4-
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基础梳理 1.大气热源 (1)大气最根本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辐射
。 。
第一章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第1讲
考点一
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
考点二
-5-
2.受热过程
第一章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 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一章
第1讲
考点一
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
考点二
-3-
考纲 考情 2017 全国Ⅰ 卷,9~10 题 2017 全国Ⅲ 卷,36(1)题 大气 2015 全国Ⅰ 受热 卷,37 题 过程 2013 全国Ⅰ 卷,9 题 2013 全国Ⅱ 卷,6~8 题
考 向 知识网络 以等温(压)线 图、 气象要素 统计图为载 体,结合具体 实例考查大 气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原 理的应用和 风的方向及 大小判断
解析 答案
第一章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第1讲
考点一

真题探究 (2017全国Ⅰ卷,9~10)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 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 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 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第1~2题。

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1.2.4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170816347

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1.2.4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170816347

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抑制全球变暖仍是会议的主题。

读地表碳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人类影响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①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②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③为火山活动放出二氧化碳,④为有机物残体转化为化石燃料。

人类影响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燃烧化石燃料释放二氧化碳,故选B。

2.对地表碳循环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A.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B.导致海平面上升C.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 D解析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是因为大气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与地表碳循环无关,A错。

地表碳循环属于自然过程,如果不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过多,整个地表碳循环应是一个平衡的转化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会增多,就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也不会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B、C错。

在地表碳循环过程中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对。

故选D。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

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据此完成第3题。

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答案 C解析植物在萌芽、返青的季节最为脆弱,降雪期推迟可能导致矮小灌木在生长初期遭受大雪袭击,冻害严重;冻害与蒸腾量无关;全球变暖导致最低温度变高;太阳辐射减弱会导致温度降低。

故选C。

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介于114°49′E~116°39′E、33°43′N~34°52′N。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3.2 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3.2 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为上升气流)。
②高压中心(如图1中甲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中
心为下沉气流)。
③高压脊(如图1中丙处):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
(lián xiàn)叫脊线。
④低压槽(如图1中丁处):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
叫槽线。
⑤鞍:两个低压和两个高压交会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12/11/2021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八页。
必备知识(zhī shi)整合
关键(guānjiàn)
能力突破
-27-
12/11/2021
图 3 北美某地区某日等压线图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八页。
-28-
必备知识(zhī shi)整合
关键能力
(nénglì)突破
(1)判读气压形式。
①低压中心(如图1中乙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中心
关闭
1.A12/112/2.0B21
第十页,共三十八页。
解解析
答案
-11-
必备(bì bèi) 关键(guānjiàn)
知识整合
能力突破
真题探究
(2013全国Ⅱ卷,10~11)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
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
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第1~2题。
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关闭
第C2..夏风1题季力,,SS较市市弱主为要地D.受中光(海照气较候强)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风力较弱,
导A.季致风常影被响雾笼B.西罩风。带第影2题响,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地理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讲大气环流与气候课件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地理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讲大气环流与气候课件

)
答案 B 读图中数据可知,该区域东、西降雪量差异不明显,排除A选项;题干信息“云量分布 差异不明显”,排除C选项;该区域为长三角地区,东西部地形均为平原,排除D选项。总体上越靠 近沿海,积雪越少,体现了冬季海洋温度较高,故选B。
5.(2014山东文综,6,4分)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 A.农田 答案 C B.林地 C.城区 D.乡村
)
B.②③
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岛位于南半球盛行西风带
内,该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盛行西风,受地形抬升,西南部降水丰沛,故A项正确。该岛附近西 风漂流为寒流性质,故③错误;西风带内多锋面气旋活动,降水多,反气旋控制降水少,故④说法错 误。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北京西山地形剖面示意图
1.(2017课标Ⅱ,4,4分)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 A.冰雪路面 C.松软路面 答案 A B.湿滑路面 D.干燥路面
)
本题考查区域气候特征。由图文材料可知,芬兰伊瓦洛位于68°N以北,纬度高、气温
低,且最佳测试期以冬半年为主,因此推测为冰雪路面。故选A。 命题评审 本题立意新颖,以汽车轮胎企业轮胎测试场选址为情景,提供经纬度和测试时间等信 息,考查考生对具体时空条件下气候特点的推断,突出了核心素养的要求。
答案 B 由两图中的信息可知,天津北部以山地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上升。北部降水较多, 年降水量大于600 mm,其原因主要是北部山区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B项正确。
3.(2016天津文综,4,4分)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度低 C.人口密度大 答案 C B.降水少 D.距海远
a城市位于南回归线与南纬30°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较大;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选择题
(创新题)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④⑤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2.下列关于风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②关系密切
B.乙附近地区受③影响,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丰富
C.丙地在④盛行的季节,草木茂盛
D.丁地全年受⑤的控制,光热充足
解析第1题,图中的②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④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⑤是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它们都是三圈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①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季风。

第2题,甲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是地形、信风和洋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受③影响,乙附近地区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少;④盛行的季节是丙地的干季,草木枯黄;丁地全年受⑤的控制,形成了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且纬度较高,光热并不充足。

答案 1.A 2.A
(2017·山东菏泽检测)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B.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
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
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4.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
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
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D.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解析第3题,甲、乙可能同为极地东风带。

第4题,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答案 3.C 4.C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5~7题。

5.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解析第5题,①为西南风,为北半球西风带,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处于偏北(北极圈以北)位置,因而可推知,①为夏至日;同理,根据风向和气压带可推知,②为夏至日,③为冬至日,④为二分日。

第6题,根据风向可知,①②④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都有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侯。

第7题,地中海气候是由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而①②④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③图中有副热带高压影响。

答案 5.A 6.C 7.B
(2017·重庆一模)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某季节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8~9题。

8.图示季节,下列气压系统最强的是( )
A.印度低压 B.蒙古高压
C.亚速尔高压 D.夏威夷高压
9.图示时间,图中①②③④四城中最可能吹偏西风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8题,从非洲等压线分布可以看出,此时20°N以南盛行东北风,说明气压带、风带南移,应为冬季,蒙古高压强盛。

第9题,根据等压线可知,③④吹东北风,①②处吹偏西风。

答案8.B 9.A
(2017·北京海淀模拟)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处的数值为1 004 ②A处的数值为1 012 ③B处的数值小于1 020 ④B处的数值大于1 020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关于C、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
B.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
C.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
D.D地常年盛行东北风
解析第10题,A处等压线处于1 020百帕和1 004百帕等压线之间,等压距为8百帕,故A处的数值为1 012;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的变化规律可知B处为一高压中心,故B处的气压值介于1 020和1 028之间。

第11题,图示季节,澳大利亚大陆上受高气压控制,为
南半球冬季。

C地盛行由澳大利亚高压吹向赤道低压的东南季风;C地的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为西南季风,故D地此时吹西南风。

选C。

答案10.D 11.C
二、综合题
12.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

(1)判断图示季节,并阐述理由。

(2)指出图中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和此时冰岛的主导风向。

(3)某月份,干燥东北风与潮湿西南风交汇于甲地。

试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第(1)题,从图中等压线数据可以判断,此时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北半球为冬季。

第(2)题,在北半球冬季,冰岛受低压控制,刮偏南风。

第(3)题,甲地为非洲赤道以北地区,北半球夏季时,受太阳直射点北移的影响,两支气流在此相会。

第(4)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亚欧大陆在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变化明显,使得东亚地区形成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非常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
(2)(冰岛)低压偏南风
(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

(4)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

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东亚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该气候区雨热同期,使东亚地区成为典型的水稻种植区。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独特的气候区,如在下面右图中大约10°N~20°N大陆西部地区以及30°N~40°N大陆西部地区的气候均属于这一情况。

30°N~40°N大陆西部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

即使在常年受同一大气环流控制地区内的不同地点,大气环流也存在差异。

下图分别示意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左图)和欧洲、非洲局部地区某时刻气压
分布(右图)。

(1)若此刻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请判断此刻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夏季还是冬季,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请根据图文材料,推测除文字材料中所述两个地区外,上面右图中哪些地区理论上还可能出现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区?并说明其成因。

(举一例进行说明即可) (3)N、P两地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请从所处位置及大气环流角度推测两地年降水量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北大西洋为低压区;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故图示季节为冬季。

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所形成的气候区,并说明各风带、气压带的名称和控制时间。

第(3)题,比较气候异同主要从形成原因、所处位置、降水量等方面分析。

答案(1)冬季。

理由:北大西洋为低压区或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

(2)北回归线附近及偏南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中心控制区偏南)的大陆西部。

成因:夏季受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或:6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南)的大陆西部。

成因:夏季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

或:7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北)的大陆西部。

成因:夏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极地东风带控制,降水少。

(3)相同点及原因:降水较多。

两地都位于40°N~60°N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控制。

不同点及原因:N地西风强于P地,N地年降水量大于P地。

N地比P地纬度高,N地位于西风中心控制区,受西风影响大;P地位于西风边缘控制区,受西风影响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