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最新教材必修四《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案)
必修四《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案一、教学分析(一)内容分析:从内容上看,本节课是人教版《生活与哲学》(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的内容,本框题由两个目构成:一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二是运动是有规律的。
其主要内容是分析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强调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可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从知识构成上看,本框既是第四课第一框教学内容的逻辑发展,也是引出第五课教学内容的“中介”。
从地位上看,本框对于帮助学生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有积极意义。
(二)教情分析1、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相关内容,联系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基础知识以及认知、理解和接受能力,特拟定本案。
(1)知识与技能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培养学生在对生活实例的分析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归纳观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分层次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置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把漫画、视频等课件展示给学生,通过情景剧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感悟。
①情境唤起法: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和经验出发,通过直观有趣的情境设置,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使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②问题探究法:以问题(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每一阶段的学习都以问题带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充分体现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③直观教学法:充分利用漫画、文字材料、视频等多种媒体的有机结合,增强直观感。
④合作探究法:分组开展学习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突显,生生之间的思维得到融合、交叉、提炼和升华。
《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设计
《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设计《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识记规律的含义,规律的两个特征辨析实例,说明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培养学生在对生活实例的分析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归纳观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分层次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置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在对生活现象的解析中,加深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澄清对规律认识的几个误区,懂得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2、教学难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如何掌握并运用规律造福于人类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四、时安排1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出示: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沈括问题:这句名言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师:很好,这说明世间万物运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今天我们就学习《运动是有规律的》多媒体打出题:42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二、运动是有规律的讲授新:师: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我们就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做一下判断。
打出:判断:哪些属于规律?A、红灯停,绿灯行B、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规律、喜鹊叫喜,乌鸦叫丧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讨论回答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规律都是事物发展过程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不是主观赋予不是上帝创造判断:下面哪些是规律?E、四季更替F、昼夜循环G、价值规律H、苹果落地生:讨论回答师:规律都是事物运动中的本质联系,不是表面的、现象的、外在的出示漫画: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到引力?问题:这幅漫画给你什么启示?判断哪些是规律?I、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守株待兔L、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探讨回答师: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必然如此,确定不移,不是偶然的出示漫画图: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运动是有规律的教案
运动是有规律的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的重要性和规律性。
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运动的概念和种类。
讨论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强调运动的规律性和合理安排。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小组讨论法。
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的运动项目。
1.4 教学步骤:1. 引入运动的概念,让学生列举不同的运动项目。
2. 展示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增强心肺功能、塑造体型等。
3. 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的规律性,如每天定时运动、每周坚持运动等。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运动经验和计划。
第二章:运动的种类与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运动及其特点。
培养学生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兴趣和爱好。
2.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运动种类,如田径、球类、游泳等。
分析各种运动的特点和适用人群。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小组讨论法。
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
2.4 教学步骤:1. 介绍常见的运动种类,如田径、球类、游泳等。
2. 分析各种运动的特点和适用人群,如田径适合增强耐力,球类适合培养团队合作等。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并说明原因。
第三章: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运动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讨论运动对心肺功能、肌肉力量、体型塑造等方面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小组讨论法。
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4 教学步骤:1. 介绍运动对心肺功能的积极影响,如提高心跳速度和肺活量。
2. 讨论运动对肌肉力量的影响,如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3. 强调运动对体型塑造的作用,如燃烧脂肪、塑造身材等。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运动过程中的感受和变化。
第四章:运动的规律性与合理安排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的规律性及其重要性。
培养学生合理安排运动时间、频率和强度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设计
4.2《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设计【教学依据】1.课标要求:新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是,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2.教材分析:《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共分为两目:一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二是运动是有规律的。
第一目主要分析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强调物质是运动的。
第二目在第一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因此,第二目内容是对第一目内容的逻辑发展。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可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从第四课来看,第二框第二目内容——运动是有规律的,是第四课的归宿点,但同时也是下一课——第五课内容的逻辑起点。
掌握规律的相关知识,对于帮助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规律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有重要意义。
3.学情分析:对刚刚接触哲学不久的高二学生来说,哲学是一门陌生而难懂的学科,学起来比较抽象。
但经过前面第一单元和第四课的学习,学生对世界的物质性有了初步认识,初步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知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随着知识的增加,学生在观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对哲学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规律的含义。
(2)理解规律的两个特征:普遍性和客观性。
(3)理解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4)列举实际事例,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2.过程与方法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培养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地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教学设计: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运动与规律的内涵、特征及其关系,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运动与规律问题。
2.难点:理解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以及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推荐阅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概论》,加深对运动与规律理论的理解。
5.课后讨论:
-与家人或朋友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探讨运动与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记录讨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注意事项:
1.作业要求学生在理解本章节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思考和分析,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运动与变化的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体验,但往往缺乏从理论层面去分析、归纳和总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生动、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降低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3.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适当拓展运动与规律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3.每个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选择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运动与规律的理解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提供个别辅导。
3.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分析错误原因,总结解题方法。
2.讲解新课:
(1)运动与变化:介绍运动的基本概念,分析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的规律性 教学设计-【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
教学设计课题:运动的规律性【设计依据】一、理论依据本课选自部编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中的第二框题《运动的规律性》一框内容。
从内容上来看,主要介绍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规律的含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本框题是在第一框框题的基础上,对“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解答。
本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二、课程标准依据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探究实事求是的观点,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学生情况】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已经感悟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已经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理解物质的存在方式,才能进一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的含义,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了解规律的含义,理解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了解主观能动性的表现,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识事物存在的方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观察和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现象,在生活终作出科学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3.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深入准确地领会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
【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运动是有规律的教案
运动是有规律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的基本规律,如运动与力的关系、运动与能量的关系等。
2. 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运动与力的关系: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解释力对运动的影响。
2. 运动与能量的关系:讲解动能、势能的概念,探讨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在运动中的应用。
3. 运动规律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运动规律。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等手段,直观地展示运动规律。
3. 组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互动与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对运动规律的思考,如“为什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运动?”2. 讲解:介绍运动与力的关系,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
3. 互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展示:利用实验或多媒体课件,展示运动与力的关系。
5.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互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等。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以便进行教学调整。
六、教学内容1. 运动与速度的关系:讲解速度、加速度的概念,探讨速度对运动的影响。
2. 运动与时间的关系:介绍运动的时间规律,如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等。
3. 运动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运动规律。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等手段,直观地展示运动规律。
3. 组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互动与合作能力。
运动是有规律的教案
运动是有规律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的基本规律。
2. 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运动的基本规律2. 运动的形式和特点3. 运动的作用和意义4. 运动的方法和技巧5. 运动的安全和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的基本规律,运动的形式和特点,运动的作用和意义。
2. 教学难点:运动的方法和技巧,运动的安全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案、PPT、运动器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运动服、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运动的基本规律,运动的形式和特点,运动的作用和意义。
3. 演示:教师进行运动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运动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运动规律进行实际操作。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总结运动的方法和技巧,强调运动的安全和注意事项。
6. 作业:学生按要求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7. 课后反思:教师和学生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运动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运动形式和特点的认知。
3. 评价学生对运动作用和意义的理解。
4. 评价学生运用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运动项目的规律和方法。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运动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3. 邀请专业教练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运动知识。
八、教学反馈:1.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
2. 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资源:1. 教材:运动规律相关书籍。
2. 器材:运动场地、运动器材。
高中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4
第二框题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第十八课时)◇课堂探究:(1)谈谈你对《易传》这句话的理解。
(2)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探究提示:(1)《易传》这句话揭示了自然界运动的规律性。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什么是运动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课堂探究:(1)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2)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探究提示:设置这一探究栏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究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弄清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1)不能。
(2)没有。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等是化学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载体,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载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
总之,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教材引用恩格斯的名言深刻揭示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离开运动谈物质,或者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课堂练习:1.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与运动关系的理解。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4教案-3_认识运动把握规律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结合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等社会热点,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哲学上所说的运动“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则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月成焉。
”这说明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凝聚了对人生岁月变化的感慨。
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就是说从国家的法规、时代的趋势到人伦事理、社会风气,社会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
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不是指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或生命运动哪一种运动的具体形式,而是对各种具体运动形式共性的抽象和概括,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既可以是事物数量、性质、状态的变化,也可以是事物发展的过程。
如天气寒冷,水结成冰,是事物性质、状态的变化,是哲学上所讲的运动的一种具体形式。
君主专制制度有一个从产生到发展再到灭亡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过程,也是哲学上所讲的运动的一种具体形式。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举例说明(任何一个有机体,都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生物的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终止了;地球一旦停止了自转运动,白昼交替就会消失,生物就要消亡。
)因而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物质具体形态的属性很多,除了运动性,还有可知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
在这些属性中,运动属性是物质具体形态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没有运动这个属性,事物就不存在,其他属性也就无从谈起。
《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设计
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设计概述本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运动的规律性,并通过实际的运动活动以及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运动规律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了解运动的规律性•分析不同运动对身体的影响•讨论合理制定运动计划的重要性教学内容1. 运动的规律性•运动的定义及分类•运动对身体的影响•运动规律的重要性2. 不同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与效果3. 运动计划的制定•每周运动时间的合理安排•运动项目的选择与搭配•持续性运动对身体的积极影响第一步:引入教师引入运动的规律性的概念,并简要介绍本次课程的目标。
第二步:讲解运动的规律性教师通过PowerPoint或者黑板等工具,讲解运动的定义、分类以及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重点强调运动规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进行规律性运动。
第三步:不同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教师分别讲解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以及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与效果。
通过举例子和图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不同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第四步: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讨论并分享各自喜欢的运动项目以及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第五步:运动计划的制定教师与学生一同讨论合理制定运动计划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每周应该运动多少次,每次运动时间应该控制在多长时间,以及如何选择和搭配不同的运动项目。
第六步:运动实践活动将课堂搬到室外或者体育馆,进行一定时间的实际运动活动,例如慢跑、球类运动等。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同时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持续性运动对身体的积极影响。
第七步:总结与反思结束运动活动后,教师与学生一同进行总结与反思。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以及对于运动规律性的认识有何改变。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复习本次课程的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运动实践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运动是有规律的》教案_教师资格面试高中思想政治
《运动是有规律的》教案_教师资格面试高中思想政治(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面试指导、笔试指导、题库大全、教案大全、教育知识、备考知识、素质知识、法律知识、心理知识、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such as interview guidance, written test guidance, question bank encyclopedia,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educational knowledge, test preparation knowledge, quality knowledge, legal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运动是有规律的》教案_教师资格面试高中思想政治一、教学目标1.理解规律的含义,理解并识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以及方法论要求。
高中政治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材料二: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根据材料,请简要说明物质运动和规律的关系。
C.“人祸〞是人为带来的,对环境影响不大
D. 只要克服了“人祸〞,就不会出现沙尘天气
4.在经过四次无人航天实验后,“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这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宋人有闵其苗不长而言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那么槁矣。运用所学知识,回答5—6题。
高二政治导学案〔必修班〕
课题
运动是有规律的
考点
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B〕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C〕
【自主学习】
〔1〕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________,也不能_______。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必然要_________________。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知识探究】
【基础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说明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 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 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识记规律的含义,规律的两个特征
辨析实例,说明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培养学生在对生活实例的分析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归纳观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分层次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置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在对生活现象的解析中,加深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澄清对规律认识的几个误区,懂得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2、教学难点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如何掌握并运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沈括
问题:这句名言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师:很好,这说明世间万物运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动是有规律的》多媒体打出课题:4.2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讲授新课:
师: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我们就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做一下判断。
课件打出:
判断:哪些属于规律?
A、红灯停,绿灯行
B、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规律
C、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讨论回答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规律都是事物发展过程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不是主观赋予不是上帝创造判断:下面哪些是规律?
E、四季更替
F、昼夜循环
G、价值规律
H、苹果落地
生:讨论回答
师:规律都是事物运动中的本质联系,不是表面的、现象的、外在的
出示漫画:
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到引力?
问题:这幅漫画给你什么启示?
判断哪些是规律?
I、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J、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K、守株待兔
L、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生:探讨回答
师: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必然如此,确定不移,不是偶然的
出示漫画图: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问题: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判断哪些是规律?
I、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J、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K、守株待兔
L、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生:探讨回答
师: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必然如此,确定不移,不是偶然的
判断哪些是规律?
M、自由落体运动
N、元素周期变化
O、汽车靠右行使
P、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生:探讨回答
师: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稳定联系,具有重复性,不是多变、易逝的
师:从以上判断所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概括出什么是规律?
课件打出:
规律的科学内涵:就是事物运动过程者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规律,那么规律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进一步来学习。
课件出示:春夏秋冬图,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图,遗忘曲线图
学生探讨:规律存在于哪些领域中?(学生回答: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具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普遍性与客观性)
师(小结):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出示名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
出示故事:《揠苗助长》
问题: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生:探讨回答
师:规律是客观的,就像荀子所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
课件打出:
规律的客观性: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a.存在: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
b.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而不在于人的喜恶。
B.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即它是不可违抗的。
师:我们学习到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那么人们在规律面前就无能为力吗?
出示材料:
人或许能发明一种不需要任何动力就能永远转动的“永动机”,这一想法令许多人着迷。
1714年,德国有个叫奥尔菲留斯的人宣布发明了“永动轮”,并当众表演,轰动一时。
但后来事情被揭穿——原来有人藏在后面转动轮子。
科学家焦耳也曾被这种大胆的设想所吸引。
他曾三番五次地做实验,经过多次的失败后,得出了“要科学,不要永动机”的结论。
通过多年的反复实验,他终于成功测出了热功当量数值,并具体阐发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问题:“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
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生:探讨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这个事例说明了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规律,造福人类。
现实生活中人们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的事例很多,同学们能不能列举出一些呢?
生:略
师:大家列举的不错,现实生活中人们认识了引力规律,克服地球引力,发射火箭、卫星、飞船为人类服务(如:卫星上天);认识了水的流动规律,变害为利(如:三峡大坝);掌握了化学规律,能在能制造各种化工产品(如:晶体胰岛素)等。
规律是客观的,我们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遵循规律办事我们可以体会到规律对于我们的意义,违背规律,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课堂小结
师:好,今天的新课内容就结束了,哪位同学能够就我们所学做一下小结。
生:小结
师:刚才那位同学概括的不错。
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就是(课件打出知识结构,老师表述,学生观看)
课堂巩固练习:
青藏铁路建设者始终把科学精神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突出要求遵循科学,依靠科技,把认识、把握和遵循事物规律作为设计、施工和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力求用遵循规律的严格态度,获取工程的高质量、高水平。
(1)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2)我们怎样才能把握和遵循事物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