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三单元第13讲(大纲版)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1)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1)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高三地理教材的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展开,重点复习地图的基本知识、地理信息的表示和分析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地图的组成、比例尺的应用、方向判断、地图符号的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识别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阅读和理解各类地图。

2.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空间思维和地理素养。

3. 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现代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图符号的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识别、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教学重点:地图的基本知识、比例尺的应用、方向判断、地图信息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图、地球仪、投影仪、白板、挂图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直尺、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著名地理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理信息,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1)地图的基本知识:介绍地图的组成、比例尺、方向等基本概念。

(2)地图的阅读:以实际地图为例,讲解如何阅读和理解地图信息。

(3)地理信息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运用地图进行地理信息分析。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互动(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地图的组成、比例尺、方向等基本知识。

2. 地图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3. 地理信息分析实例。

4. 作业及拓展问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一幅学校平面图,标注比例尺、方向和基本地理要素。

(2)分析我国某地区的地形特征,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进行说明。

2. 答案:(1)学校平面图见附件。

(2)地形特征分析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现代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2)探索地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高考总复习·地理
基础全面通关
一、区域特征与区域划分 1.概念 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 的 _空__间__单__位___。 2.特征 (1)具有一定的 _区__位__特__征___,以及一定面积、形状和 __边__界____。 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 __过__渡____ 性质,如干湿地区。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高考总复习·地理
备考指津
思维体系
高考总复习·地理
素养定位 综合思维:结合区域图、地理统计图表、文字材料,探讨地理环境对区 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示意图或区域要素分布图,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 说明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地理实践力:学会使用GPS接收机或其他定位导航设备,学会识别遥感 影像,能根据GIS图层分析功能区布局条件。
高考总复习·地理
(3)程序:信息源→□60数__据__处__理___→数据库→□61 _空__间__分__析__→表达。
GIS 通 过 采 取 数 据 库 的 形 式 来 存 储 空 间 数 据 , 在 数 据 库 中 采 用 了 “分层”技术,即将不同地理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图层和图层 之间根据空间位置来建立联系,即不论哪一层数据,其都对应着相应的 位置,通过位置和其他层数据联系起来。
高考总复习·地理
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遥感技术 (1)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
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36 地__表__物__体__进行远距离的□37 _感__知___。
(2)工作原理:不同地物反射和辐射的□38 电__磁__波__各不相同。
(3)主要环节。

高考一轮复习第13讲辛亥革命

高考一轮复习第13讲辛亥革命

2.中华民国建立
(1)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目的
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内容
①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关于民
②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 权
(2021·6月浙江选考)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 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 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 调这场革命( ) 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 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 答案 B
答案 C
(2021·广东高考)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 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 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 孙中山旨在( ) 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 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 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 答案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 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 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 其责任”。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 ) A.君主立宪制 B.总统制 C.责任内阁制 D.君主制 答案 C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政治层面
2.主观努力:革命派的准备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组织上
(2)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东京创建中国同盟会 (1)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思想上 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 (2)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三民主义

2024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

2024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

2024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材,主要涉及地图章节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的分类、地图的投影方式、地图的识别和运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不同类型地图的特点及用途。

2. 培养学生掌握地图投影方式,理解地球表面与地图之间的转换关系。

3. 提高学生识别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为地理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图的投影方式及其转换关系。

教学重点:地图的分类、识别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各类地图(包括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

2. 学具:笔记本、地图练习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不同地理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认识到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地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用途。

(2)地图投影方式及其转换关系。

(3)地图的识别和运用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地图的识别和应用技巧。

4.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指定地点,并分析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地图的分类及用途2. 地图投影方式3. 地图识别和运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图的分类及其用途。

(2)比较地图投影方式的异同。

(3)在地图上标出我国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并分析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答案:(1)地图的分类包括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用途主要包括地理研究、军事、旅游等。

(2)地图投影方式有圆锥投影、圆柱投影、方位投影等,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投影面和地球表面的形状、位置关系。

(3)请学生自行完成,教师课后批改并给予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地图的历史发展,了解地图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全套PPT课件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全套PPT课件

A.1/1 000 000
B.1/1 100 000
C.1/10 000 000
D.1/100 000 000
第12页/共90页
(2)四组图中,哪一幅南北纵向通过了我国大陆地势最低处附近
()
A.甲组图
B.乙组图
C.丙组图
D.丁组图
答案 (1)C(2)A
第13页/共90页
考点三 地图的种类
基础梳理
第3页/共90页
指示东西方向 (劣弧定向)
强化专练 1.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B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为
,所属的纬度地带


第4页/共90页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为

(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所属的纬度地带为 ,F点在E点的
第21页/共90页
(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常见的综合问题是以地形图为背景,要求在图上设 计、选择所需的“点”“线”“面”,以及给予科学的分析评价。 ①选“点”:要根据要求考虑所选点的位置、海拔及周围的环境等。 如选择气象观测站,就要选择地势适中、地面较开阔、周围没有或很 少有其他地理事物屏障的地点。海港码头应选择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 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积。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 度轻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定 __位__置
定 ___方__向 算 ____
距离
半球 划分
赤道 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20°W 、160°E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
西半球
第2页/共90页
归纳总结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三地理教材,主要针对地图知识进行第一轮复习。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二章“地图的识别与应用”的第二节“地图的表示方法”和第三节“地图的实用技能”。

详细内容涉及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不同类型的地图及其应用;地图的绘制和读图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地图的三要素及其在地图中的应用,提高地图阅读能力。

2. 学会分析不同类型的地图,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

3.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地图的绘制和读图技巧。

重点:地图的三要素及其应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图册、地球仪、挂图、投影仪。

学具:笔记本、地图练习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城市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地图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知识讲解(20分钟)(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不同类型的地图及其应用。

(3)地图的绘制和读图技巧。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地图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地图三要素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地图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分享经验。

六、板书设计1.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 不同类型的地图及其应用。

3. 地图的绘制和读图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图的三要素及其在地图中的应用。

(2)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地图及其特点。

(3)绘制一幅简单的地图,并标注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2. 答案:(1)地图的三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

它们在地图中的应用有:帮助读者了解地图的精确度、确定地图上的位置和识别地图上的各种地理事物。

(2)不同类型的地图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交通图、政区图、人口分布图等。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ppt课件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ppt课件

C
结论:
B
侧视图中,左夜右
昼为晨线,左昼右
夜为昏线。
B
A
C
13
A
晨线
BS
昏线
判断方法:
1、判断南北半球; C
2、标示地球自转方向; 3、判断晨线、昏线。
14
判断下图中的晨线和昏线。
B
A
AB是晨线
A
AC是昏线 C
B
C
昏线
晨线
昏线
15
B A
A B
C
A
C B
A
S
B
C
16
C
读图回答:
1.说出图中的晨线、昏线。
解析:按照“凸大为谷”规律, 可知c>b>a(即河流“自南向 北”流动)。再根据河流左岸 侵蚀较重,可判断位于南半球。
9
②昼夜现象、昼夜交替及晨昏线的判定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晨昏线的判断
根本原则:

夜:昏线;

昼:晨线。
10
太阳光照与晨昏线的关系
N
晨线
S
11
N
昏线
S
12
A
昼长 = 昼弧所跨经度
15o/h
= 2 ×(12:00 — 日出时间)
= 2 ×(日落时间 — 12:00) =日落时间 — 日出时间
夜长=24h — 昼长
22
晨昏线上的时间
晨赤交点 6:00
C
B
晨昏圈与纬线切点所在经线的 时间:12:00/0:00(24:00)
A
昏赤交点
18:00
D
23
③地方时和时差
角速度

高考地理湘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区域地理第三单元世界地理第讲

高考地理湘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区域地理第三单元世界地理第讲

第七页,共50页。
思维导图
名师讲解
第八页,共50页。
考点(kǎo diǎn)一 七大洲、四大洋
1.大洲、大洋(dàyáng)分布 及分界线
(1)七大洲、四大洋(dàyáng) 分布
第九页,共50页。
(2)七大洲界线(jièxiàn)
界线类型
位置
亚洲—欧洲
A
亚洲—非洲
C
亚洲—北美洲
D
北美洲—南美洲 E
降水多(500~ 1000 mm)
成因
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 达
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 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 陆地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由 海洋吹向陆地
降水量较多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 (300~1000 mm)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特征 全年 少雨
夏季 多雨
常年 湿润
冬季 多雨
第二十二页,共50页。
(2)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B )
A.处在盛行(shèngxíng)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第三十二页,共50页。
[解析]第(1)题,甲地气温年较差小,要从影响甲地气温的太阳辐射因素分析, 具体思路如下:
第(2)题,5~8 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也随之北移,此时段 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稀少。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气流下沉;或受信风带控 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特征 全年 多雨 全年 少雨 夏季 多雨
全年 少雨
第二十一页,共50页。
位置
内陆
中纬 大陆 度 东岸
大陆 西岸 南北纬 30°~40°的 大陆西岸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必修三总复习(共108张PPT)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必修三总复习(共108张PPT)

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人 农 耕作方式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类 活 动

主要粮食 作物
水稻(主)\油菜、 棉花等
玉米、春小麦、 大豆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备注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
水产业较为发达 宜发展畜牧业
界线A
B A
C
名称
位置范围
主要省区
划分依据
北方 地区
大体位于400毫米等 降水量线以东、秦岭 -淮河以北
东北三省、黄河中下 游地区,甘肃东南部 和江苏、安徽北部
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 1月0℃ 等温线和800毫 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 地区
位于青藏高原以东, 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中下游、南部 沿海和西南各省
思考: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产业移出地
对自然环境影响
因环境污染减少, 环境质量提高 经济对自然资源 的消耗减少
产业移入地 对自然环境影响 因环境污染加剧, 环境质量下降
经济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3)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两个不同的区域(A和B) 两种不同的影响(积极和消极) 两个不同的方面(社会经济和环境)
独特的地理单元, 海拔高,气候寒冷
3、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说明区域不同发展 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开发时 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 原因分析

动的影响
早期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 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 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章末归纳整合课件湘教版必修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章末归纳整合课件湘教版必修3

关系,可知此时福岛吹西北风;福岛东侧有日本暖流流经。第(3)题,读图
知,d地该工业部门Ⅰ至Ⅱ时期原料、能源运输成本降低,产品运输成本和 劳动力成本升高,这会导致工业布局逐渐远离原料和能源地,趋向市场。 第(4)题,a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属于混合农业,其特点主要包括种植业 、畜牧业比重相当、农产品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大、机械化水平高等。
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而评价类一般有
两种情况,一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劣势进行 全面论证,二是在限定的条件下进行评价,缩小了答题范围。但要注意审
题,抓住限定词,弄清是评价利还是评价弊,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限定,
是从哪方面进行评价。
[例 ]
(2012年北京西城区检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相对于伏尔加河,概述鄂毕河的河流特征。
伏尔加河——顿河流域是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
(2)分析该区域成为俄罗斯主要农业区的自然条件。 2010年9月,全长1 000千米的中俄原油管道(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 道中国支线)工程全线竣工,12月19日正式进油投产,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 进入新阶段。 (3)在中国、俄罗斯两国中任选其一,说明上述合作对该国的积极影响。 (4)简述俄罗斯东部地区人口急剧减少的原因。 (5)概括俄罗斯矿产资源优势,并指出在开发利用中易出现的问题。
[解析]
第(1)题,注意本题既要考虑河流的水文特征,也要考虑其水系特
征。第(2)题,该题考查区位理论的应用。农业区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
土壤、水源等方面考虑。整个俄罗斯纬度位置较高,注意重点考虑该处的
热量条件。第(3)题,中国为石油进口国,俄罗斯为石油出口国。对进口国 影响主要是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促进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 构,改善环境质量等;对出口国主要是促进其石油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 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第(4)题, 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主要是人资源优势从图中可以读出,注意从种类、分布、储量等方面说 明;矿产资源开发易导致植被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问 题。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十三章中国地理学案-精装版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十三章中国地理学案-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十三章中国地理学案-精装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十三章中国地理学案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1.中国自然地理特征.2.中国经济地理特征.(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优越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1)填图:在下图中填出领土的四至点.(2)濒临的海洋: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 3.我国疆域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种类齐全,且蕴藏量大. (2)我国疆域辽阔,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且国防回旋余地大,利于国防安全.(3)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4)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人民友好往来.(5)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交流. (6)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便于生产生活;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济.4.众多的邻国——陆上14个、隔海6个 5.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二)我国的地形、地势1.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主要山脉:东西走向a天山—阴山、昆仑山—b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c大兴安岭—太行山—d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武夷山、f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g祁连山南北走向h贺兰山、横断山脉弧形山脉i喜马拉雅山[轻巧记忆]东西三大横,天阴山北耸,昆仑山秦岭,南边是南岭.三撇西首称,大太巫雪峰,长白武夷中,台湾山脉东.贺兰横断纵,祁阿属捺形,喜横相连接,弧形山系成.喜马拉雅山,基本属西东,珠穆朗玛属,世界第一峰.(三)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对此分析如下列各表所示:1.四大高原地形区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青藏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边缘和内部分布着高大山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部山脉相对高度不大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和湟水谷地;人口稀少内蒙古高原海拔1 000 m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从2 000m降到1 000 m;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2.四大盆地地形区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有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开发准噶尔盆地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甜菜.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开发柴达木盆地海拔3 000 m左右,内陆高原盆地;多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将要崛起的经济区四川盆地低山丘陵起伏,海拔500 m左右;成都平原较为平坦.紫色土广布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口、城市密集3.三大平原地形区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东北平原面积最大,海拔多在200 m以下,地势坦荡;肥沃的黑土;多沼泽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油气、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华北平原海拔多在50 m以下,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中低产田的改良长江中下游平原东西狭长;海拔更低;河湖密布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点训练]1.如图为根据雪季降雪频数划分出的我国降雪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常年多雪带的分布规律是( )A.范围由南向北逐渐扩大B.范围由东南向西北增大C.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D.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带(2)我国不同地区降雪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水汽B.塔里木盆地——纬度C.山东半岛——冬季风、地形D.青藏高原东部——太平洋水汽解析:(1)D (2)C 第(1)题,结合图例分布可知,常年多雪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新疆北部、青藏高原地区和其他一些高大山脉地区,因此图中常年多雪带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带.第(2)题,东北地区降雪的形成主要与其纬度较高有关;塔里木盆地的永久无雪带主要是受内陆封闭地形造成的水汽输送阻隔的影响而形成的;山东半岛北部的多雪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位于冬季盛行风的迎风岸;青藏高原东部多雪带的形成主要与海拔和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输送有关.2.读图,完成(1)~(2)题.(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解析:(1)A (2)C 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判断,甲城市位于汉水谷地,受北部秦岭山地的阻挡,1月份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对甲城市的影响较小,而乙城市位于黄淮平原,地形阻挡作用不明显,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强,从而导致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一)气候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2.季风气候类型齐全: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3.我国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高山气候.(二)气温1.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季节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漠河最冷;1月0_℃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得北方获得的热量远小于南方;②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的影响弱于北方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却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山地气温偏低地势高吐鲁番盆地最热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在此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热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2.温度带划分及主要分布地区:据活动积温[作物生长期内(日均温≥10 ℃)的日均温累积]的大小划分出五个温度带和1个特殊的青藏高寒地区,其分布情况如下:(三)降水1.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2.根据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出四个干湿区.下图中a、b、c分别大致相当于800 mm、400 mm和200 mm等降水量线,通过它们划分出A、B、C、D四个干湿区.干湿地区降水状况分布地区主要植被A湿润地区年降水量>800 mm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和北部(降水量在800 mm以下,但纬度高、蒸发量小,土壤中水分充足,形成湿润区)、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森林为主B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400 mm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森林、草地C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0 mm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草地为主D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 mm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荒漠3.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点训练]1.(20xx·全国卷Ⅱ·节选)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1)~(2)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解析:(1)A (2)D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地膜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春种、春播时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此时需要用地膜覆盖来保温,保湿.第(2)题,选择四个区域中相对最干燥且温度偏低(纬度偏高)、土壤水肥容易流失的区域,综合考虑,西北地区最符合. 2.(20xx·北京高考)如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据图可知( )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C.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D.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2)该区域(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解析:(1)B (2)A 第(1)题,读图可知,清明节之前35°N以北地区降水较少,故不是各地都阴雨连绵,A项错误.5月起35°N以北地区降水增多,说明雨带开始北移,B项正确.秋高气爽的天气常出现于我国北方地区,即35°N以北地区,C项错误.伏旱天气一般出现在我国长江流域,即35°N以南地区,D项错误.第(2)题,读图可知,该区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量较大,则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A项正确.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属于外流区,B项错误.我国东部降水主要受季风影响,C项错误.该区域南部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南部大于北部,D项错误.(一)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1.外流河不同地区的水文特征和成因地区东北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长江、珠江水量特征丰富较小丰富成因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润的地区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水位变化特征小较大小成因河流补给多样河流补给主要是7、8月的降水长降水的季节汛期特征、季节变短汛期较化较小汛期较短、季节变化大,季节变化长汛期小成因冬季积雪,春季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形成夏汛降水季节短降水多,且降水季节长含沙量特征小大小成因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少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经土质疏松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保护较好结冰期特征长较短无成因冬季长,气温低冬季较短冬季气温在0 ℃以上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特征成因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有大面积的无流区水量较小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汛期短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水量丰富;冬季河流断流,属季节性河流,且有显著日变化内流河河水沿途被大量蒸发、下渗,加上引水灌溉,河流水量减少,逐渐消失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二)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长江黄河珠江水利①灌溉;②航运“黄金水道”;③发电“三峡”;④调水“南水北调”;⑤冲积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长江三角洲,主要农业区①引黄灌溉;②发电(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①水能的梯级开发;②航运水害中下游洪涝灾害①上游凌汛;②下游“地上河”、凌汛①下游河口附近“咸潮”;②中下游洪涝整治措施防洪是首要任务.①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②营造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退耕还湖)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①兴修水利,上拦下排;②退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营造水土保持林;③加固堤坝①引淡压咸;②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特别提醒](1)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作为长江水北上的输水通道.(2)青藏高原湖泊群,以咸水湖为主;长江中下游湖泊群,为淡水湖泊.[对点训练](20xx·全国卷Ⅱ)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如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xx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1)~(3)题.(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B.河道淤积A.径流量增大D.河床展宽C.流速加快(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解析:(1)D (2)B (3)A 第(1)题,读图可知,甲时段河床较深,水位较高,是河流冲刷作用的结果,主要发生在汛期.受锋面雨带进退的影响,浙江东部地区的雨季主要集中在6~9月,此时为河流的汛期.图中乙时段河床较高,是泥沙淤积的结果,应为枯水期,因此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由汛期到枯水期的时段,9~12月符合,故选项D正确.第(2)题,水库竣工后,汛期水库下游流量减小,径流冲刷河床的作用减弱,河道淤积加重,故选项B正确.第(3)题,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在枯水期关闭水闸,可以减弱潮流带来的泥沙补给,从而减少河流的泥沙淤积,故选项A正确.(一)自然资源概况1.特点种类多,总量大,人均不足.2.土地资源(1)特点: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口与耕地矛盾尤为突出.(2)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3)土地利用:①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②对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3.水资源(1)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南多北少,东多西少.(2)解决缺水的措施:建设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二)中国的农业1.农业的地区分布地区农业类型主要分布区东部地区种植业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东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的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西部地区畜牧业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1)粮食作物:分布格局为“北小麦南水稻”.(2)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作物分布区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糖料作物南方种植甘蔗,北方种植甜菜棉花三大棉区是新疆南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3)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①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②解决措施: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科技兴农.[对点训练](20xx·北京高考)如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1)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A.新,耕地、牧草地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内蒙古(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解析:(1)A (2)B 第(1)题,甲省级行政区的其他及未利用地比重大于60%,远远超过内蒙古和贵州,可排除川、滇两省级行政区,B、C错;西藏的牧草地面积远多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D错.第(2)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水域面积小,河流稀少,水能资源贫乏,A错;受降水由东向西递减的影响,内蒙古植被从东到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东部森林覆盖率大于西部,B正确;应根据城市化发展的需要确定城市建设用地比例,而不是因为地势平坦就大幅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加之内蒙古地理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C错;内蒙古其他及未利用地比重虽然比黔少,但其土地面积远大于黔,因而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不比黔少,D错.(一)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二)密集分布区1.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3.沿海: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三)高新技术产业区1.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沿海: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开发差异2 [对点训练](20xx·全国卷Ⅱ·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xx 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xx 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如图示意1994年和20xx 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1)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2)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3)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从20世纪90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入手,分析其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材料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为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围绕该角度分析污染严重的原因即可.第(2)题,结合20世纪90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分析其煤炭运输特点,进而分析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3)题,本题为措施类设问,可从两个角度组织答案:一是分析解决该类问题的共性措施;二是针对具体问题找具体措施.答案:(1)(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2)(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3)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一)分布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小.(二)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a 陇海线,b 青藏线,c 宝成-成昆线,d 南昆线,e 京哈线,f 京广线,g 京沪线,h 沪杭线,i 京九线.(三)水运⎩⎪⎨⎪⎧ 沿海航线⎩⎨⎧ 北方航区以上海、大连为中心南方航区以广州为中心远洋航线:包括东行、南行、西行、北行四个主要 航线方向.海运1 2.河运: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等.(四)主要的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对点训练](20xx·浙江温州十校联考)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杭州湾沿岸城市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宽阔的杭州湾将北岸的上海、嘉兴与南岸的宁波隔开,对两岸城市的分工与协作产生了不利影响.材料二 如图为杭州湾沿岸部分交通干线及城市分布图.图中①②为浙江省“十三五规划”中的跨海高铁线路备选方案.(1)与规划建成后的铁路网相比,现有铁路存在的明显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修建跨海铁路桥时,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等.(3)①②两种方案相比,多数专家支持方案①优先开工,简述方案①的优势.(4)为进一步加强××市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除加强交通建设外,还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解析:第(1)题,目前从宁波到上海需要远距离绕行,极不方便;跨海高铁线路建成后,宁波、上海、杭州三地形成铁路网,因而可知现有铁路没有形成网络.第(2)题,跨海铁路桥需要跨越广阔的杭州湾,修建时遇到的气象灾害可能有台风、暴雨等.第(3)题,对比①②两种方案,可知方案①线路总长度稍长,但跨海距离仅为方案②的1/2左右;施工难度低,总造价低;方案①线路与现有铁路相连,所经城市较多,为当地提供便利.第(4)题,除了交通联系外,还可以从信息网络、行政管理、产业转移、产业分工与协作等方面加强联系和合作.答案:(1)宁波到上海需要绕行杭州没有形成网络(2)台风暴雨(3)方案①线路总长度稍长,但跨海距离仅为方案②的1/2左右;施工难度低,总造价低;方案①线路与现有铁路相连,所经城市较多,方便人们出行;有利于加强嘉兴、宁波等城市的联系.(4)打破不同区域间的行政壁垒;完善信息网络联系通道;优势互补,加强港口服务等产业间的分工与协作;××市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xx·武汉模拟)初雪是指入冬后下的第一场雪.如图为某年小雪(11月22或23日)前后我国初雪时间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1.我国东部地区初雪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B.纬度A.地形D.洋流C.海陆位置2.新疆南部(南疆)比新疆北部(北疆)初雪时间晚的原因是( )①南疆地区河流较少,蒸发量小,水汽缺乏②南疆地区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③天山阻挡寒冷气流进入南疆。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法指导PPT课件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法指导PPT课件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 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 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 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 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 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 实验等。
(2)要善于综合分析。由于试题本身大多是各种知识的综 合,因此,要分析题目所需要的地理知识,确定回答方向和 要点。此外对一个问题的解释,也要从综合的角度来考虑, 要分析起作用的各种因素,其中哪个是主要的因素。如沙尘 暴的危害、产生原因和对策,肯定是综合的问题。从危害来 说,就必须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各方 面的影响;从原因来说,必须考虑自然的各方面原因,如大 气的运动、大气环流的稳定性、气温的变化、地表的植被状 况等;而人文原因则要考虑人类对地表的各种破坏,以及造 成这种破坏的背景因素,如人口的增长,导致人们对自然资 源掠夺性的开发而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
11
非选择题的解题要领
非选择题通常是以图形出现的综合试题, 并包含了填充、填图、绘制简图、读图分 析、综合分析等几种类型。近年来还出现 了材料分析题,图文结合,对考生能力要 求高。做这类题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 手:
12
(1)审题,这是做题成功的关键。仔细阅读图表资料与文 字资料,找出关键词,挖掘材料中有价值的信息,从总体上 把握图示的内容、题目的总要求,判断所涉及的是那方面的 地理知识。
(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 捞业的影响。(6分)
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 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尼罗河鲈鱼体型 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 当地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 鱼的捕捞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海区、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印度洋海区和南
极洲周围(40°S~60°S附近)海区,各海区具体规
律如下表:
海区 中低纬度 海区(除 北印度洋 海区) 北半球中 高纬度海区
洋流分布规律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 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部为 寒流,西部为暖流;大陆东岸为 暖流,西岸为寒流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环流东 部为暖流,西部为寒流。大陆东 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
二、洋流的形成 洋流 成因 大气运动和 风海 ____________ 近地面风带 形成的 流 盛行风吹拂海面 海水_____ 温度 、______ 盐度 不 密度 同,导致海水_____ 密度 分 流 布不均引起 风力和密度差异形成 补偿 的洋流,流出海区海 减少 ,相邻海区海 流 水_____ 水补充 举例 南北赤道暖流、北太 平洋(大西洋)暖流、 西风 漂流 ______ 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 水由大西洋 ______流向 ________ 地中海
秘鲁渔场附近上升流; 日本暖流、加利福尼 亚寒流
三、表层洋流的分布
副热带 和______ 全球表层洋流构成了以_______ 副极地为中心的 大洋环流。
释疑解惑
(1)副热带环流系统由四支洋流构成,副极地环流 系统由三支洋流构成,以此进行区分。 (2)根据环流方向区分所在南、北半球。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若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环流与图示环流方向相
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
②开罗正值少雨时节
③正是北极科考的良好时期
④新疆天山牧民在海拔高处放牧 A.①③ C.①②③ B.②④ D.②③④
解析:考查洋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第(1)题, 由纬度及洋流环流分析此海域为北半球海域。第 (2)题,a、c属风海流,处于西风带和东北信风带。 第(3)题,该环流位于大西洋时,①处为13 讲 海 水 运 动
考能联动提升
考向真题探究
专题优化演练
考基自主落实
一、海水运动形式 1.波浪 风浪 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 (1)_____ 海底地震 、火山爆发或_____ (2)海啸是由_________ 风暴 引起的 巨浪。 月球 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 2.潮汐:海水在_____ 周期性 涨落现象。 _______ 一定方向 常年 比较稳定地沿着________ 3.洋流:指海水_____ 作大规模的流动。 释疑解惑 潮汐主要是由月球的引力造成的,太阳引力次之。
影响 实例 在高低纬之间进行 _________ 热量输送 和 低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上升 交换,调节全球_________ 热量分布
气候 影响 大陆 沿岸 气候 暖流_________ 增温增湿 海洋性 气候;北美东海 西欧_______ 岸降水丰富
海洋生物 (形成大 渔场) 海洋污染 海洋航运
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等地的 降温减湿 荒漠 环境;南美大陆东西两 寒流_________ _____ 岸的气温差异 _______ 纽芬兰 、_______ 北海道 、北海等渔 寒暖流交汇处 场 秘鲁 渔场 ______ 上升流 加快 _____净化速度, _______ 南极海洋动物体内发现______ 扩大海水 农药 ; 污染范围 油轮泄漏 快 ,逆洋流航行速度____ 顺洋流航行速度____ 慢
旋方向一致。在此可采用相关联系的方法揭示风
和海水运动的内在联系。
中低纬环流有时也称反 气旋型大洋环流,中高 纬环流也称气旋型大洋 环流,是指大洋环流的 流向与所在半球气旋或 反气旋的气流方向相同。
学以致用
1.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 (2)图中a、b、c三条洋流中,属风海流的是 ________和_____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___风带 和________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
释疑解惑 (1)寒流经过的地区,因为海水温度较低,空气稳
定,不易形成上升气流,故不易出现降水,往往
形成荒漠景观,但此类地区经常会出现雾天。
(2)上升流海域是世界海洋生产力极高的区域,世
界沿岸上升流海区总面积仅占海洋总面积的1‰,
而渔获量却占世界渔获总量的一半。
考能联动提升
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
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大体可分为几个区域:中低纬
模式
北印度洋 海区 40°S~ 60°S附近
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夏季 受西南季风影响,呈顺时针方向 流动,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呈 逆时针方向流动
西风漂流
方法突破 盛行风和洋流分布的关系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的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
动力。南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分别形成了各自
的洋流系统,其流动方向与各自所在半球的反气
附近海域,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与此成因
相同的还有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第(4)题,洋
流可以加快净化污染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
围。第(5)题,结合图示分析风带、洋流。第(6)题, 当北印度洋洋流是顺时针时,表示北半球为夏季,
明确该点后做进一步分析即可。
答案:(1)北 此为中低纬大洋环流,方向为顺时 针。 (2)a c 西 东北信 (3)纽芬兰 拉布拉多寒流 北海道渔场 北海渔 场 (4)加快了净化速度,但扩大了石油污染的范围 国际合作 (5)东北信风和西风 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 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 (6)D
寒、暖流的特征
(3)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为世界 著名的________渔场,它位于a和________的交汇处。 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________、 ________等。 (4)若②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 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个角度上讲,海洋环境的保护需要________。 (5)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 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到B,又返回到A, 依次利用的盛行风名称是________,依次利用的洋 流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