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成唯识论白话文
成唯识论白话文佛教唯识学派是中国佛教思想发展的重要分支之一,其代表人物就是道宣大师。
唯识学派强调人的心识具有广阔无边的特性,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因为心识的作用而产生的。
一、心识的特性唯识学派认为,人的心识不仅能够感知外界的事物,而且还能够创造出自己的世界。
心识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够同时感知到多个不同的对象。
同时,心识还具有变异的能力,可以随着人的修行而逐渐提高。
二、唯识的意义成唯识论认为,人的心识是构成世界的根本因素,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显现。
唯识学派通过探究心识的本质和作用,试图揭示事物的真实面貌,超越表面现象的迷惑,达到真理的境界。
三、唯识学派的主要观点1. 缘起性:唯识学派主张一切现象都是由因缘所生,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结果。
2. 三性:唯识学派将一切现象分为三性:依他性、依自性和中道性。
依他性是指事物依赖其他因素而存在,依自性是指事物具有自己的特性和本质,中道性是指事物既不绝对存在,也不绝对不存在,而是处于一种中间状态。
3. 六识:唯识学派认为,人的心识可以分为六个方面,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
每个识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和功能。
4. 出世间法:唯识学派强调通过修行可以超越世俗的迷惑,达到解脱的境界。
出世间法包括离欲、离见、离修和离生的修行方法。
四、成唯识论在今日的启示成唯识论提出的许多观点在今日仍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成唯识论强调人的心识具有无边无际的特性,这对于人们认识自己和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学会观照自己的心识,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
其次,成唯识论提出的缘起性观点,告诉我们一切现象都是相互依存的。
在当代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着相互利益的关系,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这种关系,以和谐共处的态度对待他人,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再次,成唯识论主张通过修行可以超越世俗的迷惑,达到解脱的境界。
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着追求功名利禄、追求物质财富的心态。
从能所关系看唯识义的本质规定性
从能所关系看唯识义的本质规定性——兼论唯识学理论体系之建构胡晓光何为唯识?唯识者是“只有识”和“不离识”的统一。
从存在意义上讲,唯识就是只有识。
从认识意义上讲,唯识就是不离识。
据《显扬圣教论》云:“阿赖耶识是有情世间生起根本,能生诸根,根所依处,及转识等故,亦是器世间生起根本,能生器世间故,又即此识亦是一切有情互相生起根本,一切有情互为增上缘故。
”《显识论》云:“三界但唯有识,何者是耶?三界有二种识:一者显识;二者分别识。
”唯识学虽然承认“只有识”,但这个识不是一个本体实体,而是一个恒转之流,并且内在地与转识互为缘起。
如《显扬圣教论》云:“阿赖耶识与转识为二种因:一为种子生因,谓诸转识生时,一切皆因赖耶识中种子而生;二为所依止因,谓如五识由赖耶识所执持,净色根为依止故,而得转生,又由有赖耶识故,得有意根,由此意根为依止故,意识得生。
”又云:“转识与赖耶识为二种因,一于现法中,长养彼种子故,谓善不善等转识生时,能熏发习气,入彼赖耶识中,成为当来一切转识种子故,二于后法中,为彼得出摄植彼种子故,谓转识缘彼赖耶识时得熏生赖耶种,引摄当来第八识故。
”从上引文我们可以看出,唯识学的“识”实是有情生命的一切。
所以从“识”体的相续性上讲“只有识”是确切的。
这可以被理解为唯识学的存在论。
然而,识体的作用还有相对性,即见相关系。
也就是认识关系,从这个相对性上讲“不离识”。
据《成唯识论述记》云:“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诠有内心。
识体即唯,持业释也。
识性识相,皆不离心,心王心所,以识为主,归心泯相,总言唯识,唯遮境有,执有者丧其真,识简心空,滞空者乘其实,所以晦斯空有,长溺二边,悟彼有空,高履中道。
”又如《成唯识论》云:“诸识生时,变似我法,此我法相,虽在内识,而由分别,似外境现,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缘此执为实我实法,如患梦者,患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缘此执为实有外境。
”又云:“是故我见,不缘实我,但缘内识,变现诸蕴,随自妄情,种种计度。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宗承法师在印度主导大乘佛教思想的有二个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以龙树、提婆的思想为主;研究客观世界,提出八不中道,以悟缘起证入性空为目的。
二是唯识学派,以无着及世亲的思想为主,研究主观真理,提出三性三无性思想,以断遍计、了依他、证圆成为目的。
「唯识」,就是不离开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一切都是识的产物。
每个人都有主观能动性,在精神和思想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见闻觉知,就是主观能动性缘起变化的一种作用。
我们生存在现实的世间里,常觉得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宛然呈现在自己的面前,但这却无一不是自心上所现起的似境影像而已,「世界是意识的表象」,我们根本亲缘不到事物的真实特征,只是内心自变自缘。
因此,唯识学主张「唯识所现,心外无境」。
人一看到「心外无境」,马上就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佛教讲「唯心」是否定客观存在。
其实不然。
佛教不重视客观世界,但不否定客观世界。
因为客观世界不能直接帮助我们解脱生死的人生大问题。
了脱生死,证入涅盘,全凭自心修习,要靠主观能动性不断去努力,才能证到涅盘胜境。
客观世界是我们的共相,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埸所,提供每一个人一期生命果报体的资生物具。
根据缘起性空的原理,客观世界也是众缘和合而成,剎那生灭,迁流不住,当体即空。
正如《金刚经》所说:「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
经文中之「一合相」就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根本就没有单一存在不变的个体,所以是缘起而性空。
只因人们迷不知此理,对缘生如幻的现象界产生一种实有的观念,以为是离识而有,驱役自心,随外境而转,光凭自己的见闻觉知,攀缘一切妄境,将之坚执为实有,劳虑飘绵,造诸业因,受大苦恼。
略论“唯识”与“唯心”义
略论“唯识”与“唯心”义胡晓光在一般佛典中,“唯识”与“唯心”这两个概念是不作分别的,如“万法唯心”与“万法唯识”实际就是同义语。
有时“心”与“识”组成一词——“心识”或“识心”,都是把“心”与“识”当成同一范畴。
“心”与“识”虽在概念内涵方面有共通部分,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名相,其词义与使用形式并不完全一致。
汉译佛典中的“心”,源自印度梵文两个不同词汇:一是“质多”(citta),二是“汗栗驮”(hr!d)或“干栗驮耶”(hr!daya)。
“质多”之心是指意识活动的心,而“汗栗驮”或“干栗驮耶”之心则是指肉团心和树心、核心、心要。
肉团心即心脏,是生命机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时有人认为,心脏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心思作用是心脏的物质属性。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即此义也。
核心、树心、心要之心,则是泛指事物最坚固、最重要的部分。
汉译佛典中的“识”,也源自印度梵文两个不同词汇:一是vijn~a^na,是指了别力,即八识之识;二是Vijnpti,它含了别与显现二义。
唯识学的“唯识”是Vijnapti-ma^tra,即“唯识显现”之义。
佛学中的“唯心”一词,梵文是citta-ma^tra,指“唯”“质多”之心,不是指“唯”“肉团心”和“树心”、“核心”、“心要”之心。
“心”与“识”范畴不二,但在概念的建立上,“心”侧重在“体”,“识”侧重在“用”。
“质多”之“心”是约主体精神存在立名,与“识”完全同义;肉团心、树心等则约客体物质存在立名,基本上不属于意识范畴。
佛学的“唯心”与“唯识”皆从意识范畴立言。
“心”与“识”为什么可以同“唯”字组成一词,并且成为佛学思想的核心命题?据唐代唯识宗大师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唯识章》云:“梵云‘摩怛剌多’,此翻为‘唯’。
唯有三义:一简持义,简去遍计所执生法二执,持取依它、圆成识性识相,《成唯识》云:‘唯言为遮离识我法,非不离识心心所等’(编者按:《成唯识论》作:“唯言为遮离识实物,非不离识心所法等”);二决定义,旧《中边颂》云:‘此中定有空,于彼亦有此’,谓俗事中定有真理、真理中定有俗事,识表之中,此二决定(识中遮表,表有遮无;遮即简持,表即决定;表有之中,俗事、真理决定互有),显无二取;三显取义,瞿波论师《二十唯识释》云:‘此说唯识,但举主胜,理兼心所;如言王来,非无臣佐。
唯识学的意趣
唯识学的意趣宗承法师唯识学是研究心识变化和作用的一门精神科学,它以「唯识无境」为一贯之道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本质都不离心识而有。
缘起现象是讲业果唯识的道理,空性本质是明清净法界的原理。
依据《华严经》所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
业果缘起的十二有支,是依於一心而有,所以证知缘起事相唯是心识所现的,离於能现的心识,没有所现的诸法。
事相既是依心而存,则似乎离心而有外在的境界,全是出於虚妄心识的幻现,绝对没有客观存在的独立性。
现在,从三个方面来研讨一番其意趣所在,以饷读者。
一、点悟空性的方法论我们从二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课题。
其一,从自然科学来看事物的现象关系,有的物理变化,有的化学变化。
譬如生活当中饮用的水,通过冷却到华氏三十二度时,水就会结冰。
若把它加热到华氏二百二十度,则水会变成蒸气,散发到空中。
蒸气在空中遇到寒流,又会形成雨水,雪花或冰雹等。
要知结冰或蒸气是水的相状变了,也即是方式不同,但H20是不变的。
像这样事物的形状变了,其性质不变的作用,就叫做物理变化。
若将H20化解,它的分子式是H20→H2+0。
根据科学的发展,H2和0分子还可再细分为原子、核子、电子、中子、光子、量子、微子、粒子…到了粒子,那已经是无色、无相、无体、无形、无质的空虚了。
这种作用,就叫化学变化。
我们能否从以上二种变化作用启迪到某种真理呢?从物理作用上看,形式变了,但其性质不变。
有情的业力不也是一样吗!有因必有果,因彻果该,果彻因缘,因果不昧。
有情的生死酬报皆受业力所牵,不同的业力创造不同的人生,六道生活形式不一,但是有情各自生命的主体不变。
有情自身的业力作用却类似於自然科学的物理变化。
这是否意味著因果作用也是一种物理缘起。
因果千差万别,盘根错节,繁多复杂,就像蜘蛛网一样,网网相关互联。
因果性能不灭,但随助缘条件不同,使其形式相状也随之出现千变万化。
再者,缘起作用的本身是当体即空,自然科学虽未完全证实到事物的毕竟空,但已了知事物的生灭变化,迁流不住。
唯识基本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唯识基本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撰写“唯识基本概念”这篇长文时,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引言部分的介绍。
在引言的第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以便读者能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唯识的基本概念、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唯识是一种重要的佛教哲学思想,其核心理念是“唯心构造”。
它强调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是由意识所构造的,意识是感知和体验的基础,而物质世界则是由我们的意识所创造的一种现象。
这种思想在佛教哲学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理解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的结构上,我们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唯识的概念和其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关系。
在正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唯识的含义和起源,并探究它与其他哲学流派如唯物主义和决定论之间的关系。
在结论中,我们将总结唯识对人类思维的影响,并讨论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本文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唯识的基本概念,以及通过对其思想的探讨和分析,加深对人类思维和认知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探讨唯识的现实应用和意义,引发读者对于哲学思考和人类认知的更深入思考。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开始介绍唯识的含义和其起源,来加深对唯识理论的理解。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描述:首先,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组织内容。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目的,以及整个文章的组织架构。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其中包括对唯识的含义和起源进行介绍,以及讨论唯识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关系。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唯识对人类思维的影响,并探讨唯识的现实应用和意义。
其次,引言部分将在第一节中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目的。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唯识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哲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
然后,在正文部分的第二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唯识的含义和起源。
唯识学概要讲记文字版
唯识学概要讲记文字版
唯识学是佛教思想中的一种哲学学派,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心所构成的,而心又是无常空虚的,因此世界上的物事皆是虚妄而无实体。
下面是唯识学概要讲记的文字版:
一、唯识学派的基本概念
1. 识:认知能力的总称,包括感觉、思考、记忆等。
2. 假名:唯识学中把虚妄的事物称为假名,也就是说一切物质均是虚妄的,没有实有,只不过是级别高低之别。
3. 五蕴:唯识学中再分为色、受、想、行、识五种蕴,也就是人的生命构成要素。
4. 因缘:唯识学认为,一切物质和现象的存在都是由于无穷无尽的因果关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二、唯识学的主要思想
1. 法界唯识:唯识学派认为一切存在都是精神构建的,世界上并没有实在的物质存在。
2. 识别唯识:唯识学派主张认知的对象都是由识所构建的,而识又是与事物相互关联的。
3. 因缘唯识:唯识学派认为一切存在都是因缘循环所形成的,
没有任何东西是天生的或永恒的。
4. 并体唯识:唯识学认为任何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各种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产生的,彼此互相依存。
三、唯识学的影响
唯识学的影响范围极广,对佛教、哲学、文学等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该学派提供了丰富、系统而深入的佛教修行基础理论,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佛教传播和发展。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成唯识论是宗教哲学中的一种思想体系,它源于7世纪的印度佛教思想运动,并于7世纪后期传入中国。
成唯识论的中心思想是“唯识”,即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只是心理现象。
成唯识论的要义有以下几点:一、唯识唯识是成唯识论最基本的思想。
它认为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精神现象,包括人和物。
唯识主义认为,人的感觉只是人脑中产生的一种内部心理活动,对外界的存在并没有必要的联系。
认识对象不是外在的实体,而是人的意识中心理现象的化身。
人类所有知识的来源都是人的知觉活动。
唯识主义认识论认为,个人的意识活动是对外部物质世界进行解释的唯一途径。
这种真谛只能是在个人主观内部发展起来的,单纯的物质现实是不存在的。
二、互异共存互异共存是成唯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承认存在很多不同的对象或者一个单一的对象在不同的方面已经进行了数个被称为相的模糊的分裂。
由于唯识论者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相与因,因此在这种意义上,事物之间可能看上去是相同的,但是唯识论者指出,实际上这些事物只是从不同的视角解释而来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唯识论强调了对于相的认识。
相是一个涵盖了所有意识发展的理念,任何对象都有其独特的因、独特的相,以及独特的性质,而这些独特的方面能够互异共存。
总的来说,唯识论者认为存在的事物在存在的基础上都具有自身的独特的性质、物质形成、美德、心理现象等等。
三、因果唯识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因果性的,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因果关系。
因为成唯识论认为所有事物都是心理现象,因此因果关系也是在心理世界中发生的。
因果律具有唯一性和不可违反性,即“有因必有果,无因不成果”。
唯识论认为,人类一切行为的结果都是由这个人的心理活动引起的。
因此,通常所说的行为形成基于有形物质的地表现象通常只是因果关系的表象。
这意味着被认为是因果关系的关系实际上可能基于更广泛的影响和因素。
四、证悟唯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本质上是虚幻的,因为它们只是心理世界中的影像,因此唯有彻底的证悟才能够使我们从迷失中走出来,直接领会事物的真相。
唯识学的真实观
唯识学的真实观胡晓光唯识学是由存在论和认识论两大部分组成。
所谓唯识义者,就是阐述万法唯识、唯识无境的存在观;所谓法相义者,就是诠释万法性相的真实原理,也就是唯识学的认识论。
在理论上,存在论与认识论是互为前提的,没有存在论的认识论是无效的,反之亦然。
唯识学认为,唯识学是内明的“无上无容”的法门,是释尊一生教法的极谈。
唯识学的存在论和认识论更能体现一种独特的优越性,那就是它所阐释的道理十分圆满,令人生起净信,并且具有可实践性。
在唯识学看来,一切世间学没有了达真实,所以就不可能有真实的存在论;同时一切世间学既然没有对真实的认识,所以也自然不会有真实的认识论。
世间学的这种虚妄性,是由遍计所执性造成。
所谓遍计所执性者,就是指主体心识于一切法周遍计度,执取为实,安立名言。
这种认知功能是于情而生的,是情有理无的。
用现代哲学语言来讲,遍计所执性是一种知性化思维,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它是能取与所取的分离,也就是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化。
唯识学认为,只有以真实的存在为所观境,才能形成真实的认识。
唯识学在确定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的取向时,是先破遣外执,成立唯识义。
所谓唯识者,就是讲识外无境,唯有内识。
即一切法离识无体,一切法唯识所现。
唯识学认为我人所观一切法皆不离识,是识所转变,并无有识外之物可被认识。
唯识者,就是唯能无所。
“唯识无境”之命题确定了唯识学的所观境。
在唯识无境这个存在论的前提下,对识的性相进行如实观就是法相学了。
法相学是诠释五法三自性为内容的。
所谓五法者,即名、相、分别、正智、真如。
所谓三自性者,即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
法相学顾名思义就是诸法实相学。
在法相学看来,一切法的真实相是真如,这个真如是无为法,是不生不灭的法性理体,由正智(菩提)所觉知。
世间学说,是依虚妄分别之识来缘名相,并妄执为实有。
法相学认为,只要破遣了名相分别,就可契入正智与真如之界。
名相分别为遍计所执性所摄,正智与真如为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所摄。
略述唯识含义
略述唯识含义略述唯识含义马友生一、识有缘境和变境的作用。
契经云:“识所缘,唯识所现。
”是指众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各所具有缘境和现境的作用,佛法叫做功能种子,或功能差别。
如眼识缘色境,是由眼根(视神经)触动外境,引生眼根中的功能种子——眼识,再由眼识缘彼外境,而又随缘所现一份与客观相似境(外境),众生所见及的色境,为眼识所缘所现,故“境由识变,无实外境,只有唯识。
”好比清净的一处河水,水好比眼根,水中所现的水外倒影,好比眼识所缘所现。
说明水就潜藏有一种缘境和变境的功能,这种识对境的认识,又好比猴子下水捞月,只有影像无有形质。
耳识缘声境,鼻识缘香境,舌识缘味境,身识缘触境,意识缘法处所摄色境,末那识缘带质境,阿赖耶识缘种子根身器界,无论物质性的或精神性的,都是自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万法唯识。
二、识有了别境界的作用。
《成唯识论》云:“识谓了别。
”能缘的识与所缘的境,有觉了分别的作用。
如眼识能了别色境(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耳识能了别声境(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俱大种声),鼻识能了别香境(好香恶香平等香),舌识能了别味境(酸甘苦辛咸等),身识能了别触境(冷暖轻重饥渴等),意识能了别法境(极炯色极略色定果色受所引色遍计所执色等),末那识能了别带质境(挟带的是假我质非实我执),阿赖耶识能了别种子根身器界等。
这是因为,有情唯识变境有相见二分:相分(物质)为所认识,见分(精神)为能认识,相见二分俱依自证分起。
如尺量布,布为相分,尺为见分,量的结果为自证分;自证分为尺,见分为布,量的结果为证自证分。
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由内识变现幻然一体的似外境现,所了别的随我法分别力,执相分为所取,执见分为能取,起种种颠倒梦想,造种种有漏染业,所计度的实我实法皆无所有。
三、识是各自为体互作增上。
《成唯识论》云:“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性所显真如。
”此义是说,一切有情各有一满分宇宙,各有八识总名为心,五趣轮转乃至成佛皆由心造,故一切最胜;与此相应的遍行心所、别境心所、善心所、烦恼心所、随烦恼心所和不定心所六位,是心法造业感果的助伴;色法是心法、心所有法变现相见二分的一个影像;心不相应行法是心法、心所有法和色法生起的分位差别假立相;无为法是前四有为法所显的一个真实之性,即我法二空。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在浩如烟海的佛学经纶中,唯识学可算是最容易为现代人所接受的,最有哲学意味的一脉。
本贴将所接触的各位法师、学者的有关唯识学讲义、文章,摘要编辑如下,以便大家对唯识学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前辈不吝指正为感。
在此,向释正刚、郭元兴等法师和前辈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一、唯识大意在茫茫的大千世界中,山川日月、草木云霞、流水落花、飞禽走兽,本都是无情之物,然而奇妙的是,在诗人或作家的眼中笔下,草木有忧乐,飞星能传情,明月伴人舞,春风知别苦,落红叹流年,流水似浓愁,蜡炬况垂泪……如此等等,这些自然万物,生气洋溢,处处都表现了人的生命与活力,如郑板桥竟与院中翠竹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贵也无多也。
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石竹,即石竹亦爱我也。
那么,试问,是什么使得这没有性灵的自然事物有了性灵,没有人情的事物有了人情呢?是什么使得大自然仿佛受到一种生气的贯注,成了有灵有肉的生命体?很明显,这是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当时所凸显出来的心理,是人内在的感情向大自然放射的结果。
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及社会人群之中的。
我们对于自然界及他人的认识,是通过自己的心来感知来了解的。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生活了几十年,而这个世界所给与大家的感受,有时是带有负值的极为短暂的喜悦,有时是充满着烦恼与苦痛;其内心,时常受着外在的环境的挤压与煎熬。
于是这就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现实的世界,给了我们如此多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取决于外在环境,抑或我们凡夫的自身的心理问题?关于此问题,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外在的环境,因为绝大多数的环境,在当时,凡夫的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其心,只能随境而转。
然而,唯识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的种种感受乃是由于“情执”作祟而出现的产物,具体体现是烦恼心所与有漏的善心所,或者说是人法二执、烦恼障。
这“情执”是凡夫众生的心理,也可以说成是,那能感受的心,附着有污秽的东西,于是都有了种种多样色彩的感受。
古义唯识和新义唯识
古义唯识和新义唯识
"唯识"(又称唯識)是佛教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有着古义唯识和新义唯识两种解释方式。
1. 古义唯识(传统唯识):
- 古义唯识是佛教中的一种哲学体系,最早由印度大乘佛教中的唯识学派(如阿难提等人)所发展和阐述。
古义唯识强调唯有心识(vijñāna)存在,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表现,外部世界的存在是依赖心识的,而非独立实在的存在。
它探讨了心识如何分析和创造世界,以及如何追求解脱和觉悟。
古义唯识也包括诸多繁复的哲学论述和争议,涉及到心识的分类、五阴(五蕴)等概念。
2. 新义唯识(近代唯识):
- 新义唯识是在佛教传统的基础上,由20世纪初开始,尤其是在亚洲佛教哲学家如清涼山慧琳(鉴真)和钱穆等人的影响下,重新阐释和发展的唯识哲学。
新义唯识强调现象世界的依赖性、相对性和心识的重要性,但更加注重哲学的实践应用,包括社会伦理、心灵修持和与现代科学的对话。
新义唯识试图将佛教哲学与当代社会和文化联系起来,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虽然古义唯识和新义唯识都基于唯识思想,但它们在理论和应用上有所不同。
古义唯识更注重哲学上的探讨和内省,而新义唯识更注重将佛教哲学融入现代社会和生活,以提供实际的指导和智慧。
不同佛教传统和学派也可能在唯识哲学的理解上有所不同,因此具体的解释和理解可能会因时间、地点和哲学家的观点而异。
唯识四分
【唯识四分】四分是唯识家为阐明诸识作用的各方面,根据唯识义理来区分的。
四分是:一、相分,二、见分,三、自证分,四、证自证分。
唯识家说一切有为无为法(即宇宙万有)皆非离识别有自性。
识的意义是了别,就是分别了达(也就是认识),所了别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叫作境(或事物);能了别山河大地等境的作用,叫作识或者心。
能了别和所了别皆不离识,所以说是唯识。
诸识的心王心所起了别对境的作用时,其自体必定起四种差别,叫它作四分。
分是分限区域的意思,即心心所发的自体生起时,皆变现似所缘和似能缘二相,所变现的似所缘相,叫它作相分(就是对境);所变现的似能缘相,叫它作见分(就是认识作用);相见二分所依的自体有证知见分的功能,叫它作自证分;证自证分有证知自证分的功能,叫它作证自证分。
四分说是唯识一家独特的主张,也是唯识家精密的学说之一。
一、相分。
相的意义是相状,就是境界的相状(也就是外界的事物映现在认识主观之前的相状),例如眼识缘取色境有显色形色等相状,耳识缘取声境有合意不合意等相状,鼻识缘取香境有香臭等相状,舌识缘取味境有甘辛等相状,身识缘取触境有坚湿等相状,第六识缘取法境从而有色心等相状,第七识缘取第八见分带我法的相状,第八识缘取种子、五根、器界也各带其相状。
二、见分。
见是照知,是说对于境相识知分别的功能,例如眼识别色、耳识别声、鼻识别香,八识见分各识对所缘境,能够各别照事明白,所以把它叫作见。
三、自证分。
证是证知,所谓自,指前见分,见分是第三分缘外之用,体即第三分,非他物,所以叫作自;此第三分,更证知前见分的作用,所以叫作自证分。
例如自知见色闻声等,即证知见分所已经分别者的作用。
四、证自证分。
自证指前自证分,更确证前自证分的作用叫作证自证分,即是从自证分更起能缘的作用返照前自证分。
但证知这个证自证分的作用,仍是自证分,所以第三第四两分,互为能缘所缘。
四分虽然都是识自体的作用,然而其中第三自证分是诸识的自体,相见二分所依,所以它对其余的三分,又叫作自体分。
唯识学笔记
唯识学是佛教哲学和逻辑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主要探讨宇宙万物的本质和人类的认识方式。
以下是一份唯识学笔记,供您参考:
一、唯识学的基本概念
唯识学认为,人类的认识只能通过感官和意识来获得,而这种认识方式是有局限性的。
因此,唯识学强调“唯识无境”,即认为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构造,而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二、唯识学的核心观点
1. 万物唯识:唯识学认为,万物都是我们内心的构造,它们是由我们的意识所创造出来的。
2. 三界唯心:唯识学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由意识所构成的,而这种意识又可以分为三种层次:阿赖耶识、末那识和前六识。
其中,阿赖耶识是万物的本原,它包含了所有事物的种子和潜在能量。
3. 唯识无境:唯识学认为,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构造,而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因此,我们所感知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超越这种虚幻的认识方式,达到真正的解脱。
三、唯识学的修行方法
1. 止观双修:唯识学认为,修行应该同时注重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开启。
通过止观双修的方法,可以消除内心的烦恼和障碍,开启内在的智慧和力量。
2. 转识成智:唯识学认为,通过修行可以将虚幻的识转变为真实的智。
这种转变需要经过长期的修行和实践,才能逐渐实现。
3. 超越虚幻:唯识学认为,只有超越虚幻的认识方式,才能达
到真正的解脱。
因此,修行者应该不断超越自己的认知局限,逐步接近真实的境界。
以上是一份简要的唯识学笔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济群法师在人类历史中,古今中外的哲人都在关心一个问题:宇宙人生的差别现象如何生起,其本根为何?对于这个问题,中外哲学史上异说纷呈,兹归纳为四类:一曰唯物:以物质为世界本根。
古希腊泰勒斯以“水”为不变本体,能生万物。
德谟克里特以“原子”为物质的最小单位,不可分,不生不灭,由此原子构成万物。
印度顺世外道以“四大极微”是实,是常,不可分,能生粗色。
二曰唯心:以精神为世界本根。
如德国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以单子为充满宇宙的客观精神,由单子有贵贱不同,分别形成上帝、人及动物的灵魂。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经验论,以为物是观念的集合,观念是被人的心灵感知的,于心外并无独立存在的物质。
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客观存在的宇宙精神,在最初阶段,绝对精神作为纯粹思维、纯粹概念存在,然后把自己外在化为自然界,建立自己的认识对象,后来又扬弃自然界,回复到自身,作为精神、思维而存在。
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表象”,以为世界一切都是意志的表现和产物。
三曰唯神:是以神为世界本根。
如印度婆罗门教的“大梵天”,以为由“梵天”等创造一切,主宰一切。
四曰唯理:是以理体为世界本根。
如柏拉图以“理念”为客观永恒的真实世界,由此派生现象世界,现象世界是真实世界的幻影、模仿、分有。
老子的“道”以为,道无形无相,先天地生,由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
佛家的“真如缘起”,由离言绝相的真如,从体起用,产生万物。
这四种观点,按一般说法可概括为两类:一曰唯物,一曰唯心。
其中,唯神、唯理都属唯心范畴。
哲学分类中,唯识学属于唯心一系。
在唯识经论中,唯识有时也称唯心,但与西哲所说的唯心,不论在内容、范围或说明方法上都有着很大不同。
本文将依唯识各种经论,看看唯识学是怎样说明唯心义的。
一、什么叫唯识唯识,梵语摩恒剌多,汉译曰唯,是简别义。
梵语毗若底,汉译曰“识”,是了别义。
《成唯识论》卷七说: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唯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1。
“识”之一词,包含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十一种色法、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六种无为法。
八识是识的自体,五十一心所与识相应,十一种色法是识所变现,二十四不相应行法在心、心所、色法上分位假立,六种无为是识的实性。
这一切都不离识,总立识名。
唯是遮遣愚夫所执识外实有色等,所以唯识并不否定依因待缘生起的宇宙差别现象、色心诸法,但不离心而已。
唯心,心是集起义。
《法苑义林·唯识章》说:识者心也,由心集起采画为主之根本,故经曰唯心。
分别了达之根本,故论称唯识,或经义通因果2。
论说唯在因,但称唯识。
识为了别义,在因位中,识用强故,说识为唯,其义无二。
《二十论》云:心意识,了名之差别3。
经中多称唯心,论中多称唯识。
识与心同是一体,只是从作用的不同,约通因果与唯在因的区别,建立识与心的异名。
二、从经教证明唯识唯识理论的建立,依据大小乘经典。
从佛陀设教的动机来看,佛教既不能说是唯心,也不能说是唯物,佛陀只是随着众生根机,针对众生弊病,无思普应,演说种种教法,自然不同于哲学家为建立唯心或唯物而著书立说。
然而佛教毕竟是以有情为中心,有情所以异于无情者,盖有无心识耳。
因此在佛陀教义中,唯心之文随处可见。
下面列举几种,以证明唯识的理论。
1.《华严经·十地品》第六地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4。
三界都是一心造作,不离一心。
由心有染净、为善为恶,招感三界参差不齐的果报。
这是从业感缘起的立场,说明三界唯心。
2.《解深密经·心意识品》说:一切种子心识成熟辗转和合增长广大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5。
由一切种子心识为根本,一方面现起有色诸根及依止器界、名言习气,一方面生起六识。
这是从宇宙人生的生成显示诸法唯识。
同书《分别瑜伽品》又说: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6。
我们所认识的一切,由于无始以来的错误习惯,往往以为离心而有。
其实,客观、独存的境相是没有的。
我们所见到的一切,是自心现起的影子。
这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就能知、所知的关系,显示唯心所现的道理。
3.《阿毗达磨大乘经》说:菩萨成就四法,能随悟入一切唯识都无有义。
一者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同于一事见彼所识有差别故。
二者成就无所缘识现可得智,如过去未来梦影缘中有所得故。
三者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如有义中能缘义识应无颠倒,不由功用知真实故。
四者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
何等为三?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萨得静虑者,随胜解力诸义显现。
二、得奢摩他修法观者,才作意时诸义显现。
三、已得无分别智者,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诸义皆不显现7。
这是基于现实观察及行者实践经验证明唯心无境的道理,补充了《解深密经》未涉及之处。
其后,唯识论典中对于唯心无境的论证,大多渊源于此。
4.《增一阿含经》(《四教义》转引)说:佛告比丘,谓一切法者,只是一法,心是一法,出一切法也。
以心法包括一切法,出生一切法,显示了诸法唯心之理。
而《维摩诘经》的“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华严经》的“一切诸法皆不离心”,《杂阿含经》的“心种种故色种种”等,无不阐述了诸法唯心的真义。
三、从理论建立唯识依据以上经典,唯识家从两方面建立唯识理论:一、宇宙人生的生成,二、有情的认识,这就是《成唯识论》所说的因能变和果能变。
因能变,又曰生变,转变义,是从宇宙人生的生成建立唯识。
宇宙人生的生成以阿赖那识中含藏的等流、异熟二种子为依因。
等流种子具漏、无漏二性,是前七转识现行时熏成的种子,能为八识三性诸法生起的亲因缘。
等流种子又称名言种子,名言有二:一曰表义名言,是形成语言、文字、观念的种子。
二曰显境名言,为能显现色法的心、心所的种子,这类种子现行时,在能缘识上呈现出所缘相分,恰如名言能显义理,故曰显境名言。
异熟种子具有漏善、不善性,是前六识有漏善恶业熏成的种子,为招感异熟果的增上缘种。
异熟种子又称业种子,有善恶、共不共的不同。
由此两类种子,因缘成熟时展现宇宙人生千差万别的现象。
那么,这些种子又是如何转变宇宙人生差别现象的呢?根据种子的性质和定义,可以看出,名言种子是思想、观念,是构成诸法的质料因、亲因;业种子是动力、目的,是形成事物的助缘。
在人类文明史上,任何一物的产生,无不由人的思想、观念及实际需要(动力)、生存目的的促发才能诞生。
从原始人的钻木取火,制造简单劳动工具,到今天的科学文明、人造卫星,一切都是由心为创造动力。
假如离开心的作用,历史将是一片空白,故说一切唯心造。
难曰:人类文明固然可以说是人心所造,根身器界、山河大地又该怎么理解呢?答曰:山河大地、根身器界主要由我人的业种所感。
业种子有共不共二种:由共相种成熟变似器世间相,不共相种成熟变似根身。
又有情所缘的器世间,是有情各自变现,以自所变为自所缘,譬如一室千灯,一一灯光皆遍照全室,光光相映,互相涉入而不相障碍。
果能变,又曰缘变,变现义,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唯识。
八识自体现行时,各各变现相见二分,见分为能缘之心,相分为所缘之境,这是继承《解深密经》诸识所缘、随心所现的思想。
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是境随心异。
如《大智度论》譬喻说:有个美丽女郎,贪欲者见了,觉得如天使般美妙,心生染著;修不净观者见了,认为是一具秽器,毫不清净可爱;其他妇女见了,可能妒火中烧,嗔心现前;漠不相关者见了,犹如见到普通人一样,没什么特殊感觉。
如果这个女郎确实美丽,那么无论什么人见了之后,都应感觉是净妙的;反之,则应认为丑恶不净。
事实却不然,足见好恶、美丑都是随心识所现,没有实在外境。
《列子·说符》也记述了一个故事:有人丢失了斧子,怀疑邻人之子偷去,察看那人的言行,处处有偷斧之嫌。
不久,又从山谷捡回斧子,再看邻人的动作言语,却一点都没有偷斧之相了。
这也说明了唯心所现之理。
面对同一位邻人,失去斧子时,心中所现邻人是窃斧相;得到斧子后,所现邻人则不似窃斧之人了。
又如我们适意时所见到的一切,无不美妙圆满,充满生机;而心境不快时,所见景象都显得暗淡无光,不期然产生凄凉感。
历代诗词中,同是歌咏秋天,却情感各异。
在隐士眼中,秋天是那样恬静自然,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在奋发者心中,秋天却显得生气勃勃,如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在失意者看来,秋天又是萧瑟凄凉、清冷孤独的,如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又如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同是秋天,各人心情不同,所现各异,足见外境不实,唯心所现。
我们对同一部书也往往所见不一,如鲁迅研究《红楼梦》时说: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者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同样是佛教经典,佛弟子认为是真理,是准则;无神论者看来,是迷信,是鸦片。
由认识不同,所见各异,说明各人所缘境界是自心所现。
四、从实践体验唯识唯识学又称瑜伽学,根本论典称为《瑜伽师地论》。
瑜伽,汉泽相应,是智与境、行与理的契合。
瑜伽师,是三乘行者由闻思次第修习如是瑜伽,随分满足,辗转调化诸众生者之称。
因此,印度的瑜伽师也就是中国所说的禅师,《瑜伽师地论》则是三乘瑜伽师修行所依的论典。
唯识学之所以又称瑜伽学,主要因为诸法唯识理论的建立,不但出自如来亲口宣说的经典,更来自瑜伽师的亲身体验。
正如《阿毗达磨大乘经》所说的三种胜智随转妙智:一、得心自在菩萨,即八地以上菩萨能随其增上胜解力,使诸境显现,变大地为黄金,搅长河为酥酪,变火为水,变水为火,随心所想,所变皆成;二、得奢摩他修法观者,随其所观,苦、空、无常、青、白、赤、黄、不净、清净都能显现;三、得无分别智者,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境相都不显现,由此说明外境不实,唯心所变。
《摄大乘论》在论证唯心无境时引用偈颂以说明类似的道理。
如《摄大乘论·所知依分》说:“难断难遍知,应知名共结,瑜伽者心异,由外相大故,净者虽不灭,而于中见净,又清净佛土,由佛见清净。
”是说外界不实,于同一处,染者见染,净者见净。
同论又引颂说:“诸瑜伽师于一物,种种胜解各不同。
种种所见皆得成,故知所取唯有识。
”瑜伽师随着种种不同胜解,显现种种不同境像,从实践经验中体验到诸法唯识,这是促成唯识理论建立的主要原因。
五、从业力说明唯识外境虽然不实,但在业力相似的人类看来,是大致相同的。
如果依业力不同的各类有情所见,则大相径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