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并联电路说课稿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设计 说课稿 教案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设计 说课稿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1a272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1.png)
④电压分配:U1/R1=U2/R2U1/R1=U/R
⑤n个相同电池(E、r)串联:En= nE rn= nr
(2)并联电路
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U3=…
2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等于各支路电流强度之和。I=I1+I2+I3+…
3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1/R=1/R1+1/R2+1/R3+ 对两个电阻并联有:R=R1R2/(R1+R2)
4电流分配:I1/I2=R1/R2I1/I=R1/R
⑤n个相同电池(E、r)并联:En= E rn=r/n
再由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①几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一个电阻的几分之一;
老师点拨:一是要从理论上认识串、并联电路的规律,二是过程分析的不同,引入电势来分析。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高中和初中的区别,也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学生自己先推导有关结论,老师最后归纳小结得出结论:(并适当拓展)
(1) 串联电路
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I=I1=I2=I3=…
②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U3+…
通过例1、2的分析、讲解使学生掌握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得出一般公式。
(三)小结:对本节内容做简要小结
②若不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③若某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则总电阻也随之增大;
④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减小;
⑤当一个大电阻与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e059dc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9.png)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串联和并联》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串联和并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三节的内容,电流和电路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的基础,串联和并联又是以后学习电学的关键。
在这节中能否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及按要求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下面各章电学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课程基本理念,我确立以下为本节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悟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2.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说出日常生活中采用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实例。
(三)重点难点依据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认为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电流和电路》的重要一节,也为以后深入学习其它知识奠定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因此本课的重点、难点确定如下:重点: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难点:认识串、并联电路,在实践中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及区别。
二、教法学法:(一)教法针对本节课的特点,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实验观察为主,各小组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调动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从“猜想——设计——论证——归纳——结论——指导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去体验自然科学的魅力。
把难点通过实验变得直观、形象、具体。
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二)学法1、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知道简单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并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但他们的知识仅限于一个用电器,同时学生对电学学习早有期待心理,认为电学中实验很有趣。
2、学法指导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将学生学习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并根据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以实验、观察、思考、交流、分析、归纳等为主要学习方法。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7e5b48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09.png)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1、说教材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串联和并联电路是电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串联和并联电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为后续学习复杂电路和电学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念,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够识别和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2、说教法21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3、说学法3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2 合作学习法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共同完成电路的连接和数据的测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3 探究学习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说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图片,如家庭电路、路灯电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电路的连接方式,从而引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课题。
421 串联电路讲解串联电路的概念,即电路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通过实验演示串联电路中灯泡的发光情况,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串联电路的特点,如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等。
422 并联电路讲解并联电路的概念,即电路元件并列连接,电流有多条路径。
同样通过实验演示并联电路中灯泡的发光情况,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并联电路的特点,如各支路电压相等、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等。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课稿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014031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6.png)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课稿《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课稿洋县槐树关初级中学朱爱民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两种电荷、电路的组成、以及电路图等知识以后紧接着的一节实验探究课,它为后边的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以及测量电压等部分打下很好的基础,学好本节的内容也可以说是学好电学的关键,如果不能正确判断串联和并联电路,后边的学习将无法进行。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探究,它对学生认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培养学生连接电路的技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1)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简介串联、并联电路及其各自的特点,会画它们的电路图;第二部分是连接串联、并联电路,探究开关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作用。
(2)教学重点:认识串、并联电路,会画串、并连电路图。
(3)学习难点:根据要求或根据电路图画出实物图或连接实际电路,尤其是连接并联电路,学生感到非常困难。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B、理解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C、学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以及选择实验器材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3)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同学交流与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以及学法指导:(一)教法1、教学中主要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设计采取观察归纳、实验探索、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2、用师生问答的方式,强调师生的平等地位,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为了突破难点,我准备运用远教资源上的媒体展示以及游戏等方式,使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感受串、并连电路的特点以及串、并联电路的连接。
说课稿串联和并联
![说课稿串联和并联](https://img.taocdn.com/s3/m/9365870990c69ec3d5bb75e1.png)
说课稿《串联和并联》花垣二中石树生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串联和并联是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
认识它们的特点是识别电路和设计电路的基础,也是后续电学学习、电路连接及计算的基础。
会连串联和并联电路,认识它们的区别,不仅仅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培养,也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的重点:学生动手实验和分析归纳串、并联的各自特点。
3、教学的难点:并联的连接及辨认实际电路的连接方式。
4、教学的目标: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和分析归纳,知道串并联的各自特点,会画电路图,会实际连接串并联,会辨认实际电路的连接,产生学习电学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兴趣。
二、器材准备干电池、开关、导线、小灯泡等三、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老师点评为辅。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问:简单的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在学生回答之后,要求学生用实验桌上的器材组成一个简单电路(只有一个用电器)并画好电路图。
老师巡视并点评(电路的连接注意事项:按顺序、断开电源、防止短路等)。
2、问:我们生活中的实际电路(家里、学校、超市、工厂等)是不是只有一个电器?如果一个电路有两个以上用电器,它们可以怎么连接呢?请大家想想议议,画好电路图并实际连接一下,然后各小组对比交流。
(二)学生实验,老师巡视并适当点拨。
(三)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归纳结论。
1、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2、串、并联的各自特点:让学生用自己语言来表述,不求所谓的严谨。
(四)巩固与提高生活中的电路的连接方式五、作业1、观察家里的电路,并和父母讨论,尝试画电路的布线图。
2、P1091、2题2012-8-30。
串联和并联讲课稿(5篇材料)
![串联和并联讲课稿(5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1f079c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c.png)
串联和并联讲课稿(5篇材料)第一篇:串联和并联讲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讲课的题目是串联和并联电路。
上节课我们绘制了家用手电筒电路图,大家观察一下这个手电筒几个灯泡?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两个灯泡的电路。
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在原有电路图的基础上设计出两个灯泡的电路图,要求开关闭合两灯泡都亮,开关断开两灯泡都灭。
同学说一下你设计电路图的思路,在原图的基础上,直接把另一个灯泡替换后面的导线,使电流通过导线依次流过两个灯泡。
另一个同学,我认为有电流通过就可以使小灯泡亮,所以在图中位置又引了一条电流出来。
大家说可行不可行?那么现在我们动手进行实物验证。
在这里注意两点1、电源不能短路。
2、链接开关时候,开关要断开。
展示一下你们的结果,闭合开关,两个灯泡都亮了,第二个闭合开关两个灯泡都亮了。
说明这两个电路都能够使两个小灯泡亮起来,我们管第一个电路叫做串联电路,第二个电路叫做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用电器依次相连,顺次链接?那么图上老师标出了红色及蓝色点,大家观察一下有什么特点,红色是流入,蓝色是流出,我们管流入叫首,流出叫尾,那么串联电路的链接特点就是首尾依次相连。
好,我们一起来链接一下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连接开关,灯泡,灯泡,回到负极。
并联电路用电器,并列连接,首连首,尾连尾。
我们一起链接一下。
那么现在我们来判断一下下列四个图哪个是并联,依据什么判断的?对并联的用电器连接方式。
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这个是什么链接方式呢?还有我们的教室里面的灯是什么连接方式呢?能看到电路图的我们能知道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那如果不能看到,怎么办?我们还需要一些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才能进行判断?下面,就需要同学们努力,小组一起来动手探究串并联的电路特点,这里老师给大家了几个问题,我们从几个问题出发,第一个1、电流路径的特点。
2、两个小灯泡的通断是否互相影响?3、开关位置的特点。
注意后面的提示信息。
现在开始。
6分钟后,告诉老师结果。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高效课堂(人教版)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说课稿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高效课堂(人教版)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2ec2f1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6.png)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各处电流相等。
2.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电流分配定律:并联电路中各生对电流分配定律的理解,尤其是各支路电流与支路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三)互动方式
我将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1.师生互动: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策略。
2.生生互动: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鼓励他们相互讨论、分享心得。在小组内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激励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思考过程给予积极的评价,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5.知识拓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拓展到其他领域,如家庭电路、电子设备等,增强学习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和问题驱动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通过实验和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和实验操作方法。
2.邀请部分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3.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给予针对性的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4.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学习制定目标。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完成一份关于串并联电路的实验报告,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高效课堂(人教版)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说课稿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案 说课稿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案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5ba7b7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8.png)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恒定电流的特征分析并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规律.(2)掌握电阻串、并联的计算规律.(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4)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过程与方法(1)运用欧姆定律的知识,对串、并联电路进行计算和分析.(2)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树立善于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意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本节重点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性质及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2.本节难点是电表的改装.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教师启发引导教学法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法相结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小量程电流表、演示电流表(可拆卸演示用表)、演示电压表(可拆卸演示用表)、自制演示实验教具.教学设计(设计者:董萍萍)教学过程设计【提出问题】上述两种电路连接方式有什么不同?回顾初中学过的知识,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是并联电路?说明:上述两种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法分别为串联(如(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初中学过的内容,使学生感觉熟悉并引发兴趣,自然地进入新课学习.)甲乙【归纳总结】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I0=I1=I2=I3甲如图乙,若不考虑导线电阻,则1、2、3点没有电势乙【归纳总结】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甲乙)并联电路:I=I1+I2,U=U1=U2,所以IU=I1U+,对于多个电阻的并联:1R=1R1+1R2甲)满偏电流I g乙【巩固练习】解:电压表V由表头丙【巩固练习】的电流I R=I-I g=0.599 A. 由欧姆定律可以求出分流电阻×10-3。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6.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说课稿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6.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fd4a6f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2.png)
(3)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认识到合理利用电能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串联电路电压规律。
(2)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3)电压分压原理。
2.教学难点
(1)理解并掌握串联电路电压规律。
(2)理解并掌握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3)运用电压分压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1.实验器材:包括电压表、电阻、电池等,用于进行实验探究,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压规律。
2.多媒体课件: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展示电路图、实验操作步骤和电压规律,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3.互动白板:利用互动白板进行现场演示和标注,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路图和电压规律。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4.定期进行学习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惑,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成就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探究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实验探究法: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展示电压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物理知识,增强他们的探究能力。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并联电路,通过开关的控制,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两个灯泡的亮度变化,引发他们对电压分配的疑问。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联电路中,为什么两个灯泡的亮度不同?电压在并联电路中是如何分配的?
3.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串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课稿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bc57d3958fb770bf78a55ac.png)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课稿金海学校魏云杰2007.1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课稿【教材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节是初中物理教材中第十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一部分内容在中考时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但它是学好电学的基础,是教材中第9、10、11三章中最基础的部分。
对整个电学知识的掌握十分重要。
要想学好电学,这部分知识必须要非常熟练。
【重点难点】重点:1、串并联电路的连接2、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难点:串并联电路的区分【教具及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1.5V干电池2节,2.5V的小灯泡(灯座)2个,开关3个,导线若干。
【学生分析】学生刚开始接触电学,对电学内容还没有一个整体到认识,只能从个别现象去分析、讨论。
这次试验课是学生第一次做电学实验,好多学生没接触过电,对电还有许多疑问甚至恐惧,通过这次课,要让学生掌握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教法分析】这部分内容并不是很难,但知识点较多,好多都是要求学生理解的知识点。
根据初中生生性活泼好动、喜欢动手的特点,将本部分内容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
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用电器很多,但对于这些电器的电路连接情况却知之甚少,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在进行“灯泡实验”中,通过对不同连接情况下的灯泡的亮度的观察,感受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不同之处,从而探究生活中用电器的连接情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培养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
(2)能说明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中路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2)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明白复杂事物由简单事物构成。
【设计思想】教师从准备性练习开始,层层递进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尝试操作、尝试阅读,积极争论思考,尝试练习,独立探索,逐步认识串、并联电路,发现两种电路的不同之处,运用对比的方法初步建立串、并联电路知识框架。
串联并联电路说课稿
![串联并联电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61dedd2a32d7375a5178025.png)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新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简单电路组成之后学习的内容。
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主要是从两种电路出发,要学生理解两种电路的特点,并能设计和分析电路,提高学生对电学的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是并联电路;3、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悟出电路的特点2、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说出日常生活中采用的简单串联、并联电路的实例教学重点: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难点:认识串联、并联电路,在实践中总结出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区别二、说教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讲授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
三、说学法九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归纳法。
四、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知识来源与生活。
因此,我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引入新课:假如你正在看电视,但是点灯忽然熄灭了,但是电视还在放,你会有怎样的反应?一下子将学生带到生活中。
由于情景是学生熟知的,学生就会有话说,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这种电路叫做并联电路”达到分析家庭电路的目的。
(二)探索新知1、两种电路我们通常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出示电路元件,学生连接电路。
要求:两个灯泡都要发光。
可以先画出电路图。
引入了电学的两种简单、基础的电路2、两种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的特点:(学生分析,教师总结)(1)、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2)、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的用电器,开关的位置不影响用电器工作;(3)、串联电路中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处于断路状态并联电路的特点:(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总结)(1)、并联电路中,电路有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路径(2)、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3)、一条支路的用电器不工作,不影响其他支路用电器工作问题设置:你们能找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影响情况吗?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很多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串联和并联九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15.3说课稿
![串联和并联九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15.3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8c1fe4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9.png)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在课堂提问环节,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反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2.生生互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实验和分享。在每个小组展示成果时,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评价和补充,实现知识共享和共同进步。
2.问题驱动法: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果。
4.讲授法: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进行讲解,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二)媒体资源
应对措施:
1.加强实验操作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2.设置更多实际问题,让学生多加练习,熟练掌握电路分析方法。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收集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与学生交流,听取他们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
反思和改进措施:
1.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辅助教学:
1.教具:电路实验箱、电流表、电压表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直观地观察和体验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2.多媒体资源:通过PPT展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物图、电路图和实验现象,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知识点。
3.技术工具:利用互动式电子白板,展示电路模拟软件,让学生在模拟实验中自主探究电路特点,提高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
2021年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2021年串联和并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4d6a027f705cc17552709da.png)
The time wasted casually can never be won back.勤学乐观天天向上(页眉可删)串联和并联说课稿串联和并联说课稿1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电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为后两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
能力目标:1.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区分串并联电路。
2.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兴趣,体会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找出串并联的特点和区分办法,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规范画出串并联电路、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
五、教学环境要求1、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设备2、教学资源:两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3、其他:六、教学策略选择教法选择:讨论法、谈话法、总结归纳法、实验法学法指导:讨论法、总结归纳法、实验法七、教学媒体(资源)选择Ppt课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实物投影,学生动手连接电路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八、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5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师展示一个小灯泡,提问:“你能画出一个电路图并连接电路,让这个小灯泡亮起来吗?”分成四人学习小组,画出电路图开始连接基本电路。
串联和并联的说课稿
![串联和并联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220868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1f.png)
串联和并联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串联和并联》。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串联和并联”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要基础知识。
它既是对电路的基本组成及特点的深入理解,也是后续学习复杂电路以及电学相关实际应用的关键。
通过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对电路结构和电流路径的清晰认识,为理解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等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能说出其特点。
(2)学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以及根据实物电路画出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经历从简单到复杂的探究过程,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2)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教学难点(1)根据要求设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识别复杂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关系。
二、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2、讲授法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如电流的路径,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三、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基本概念和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合作学习法在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中,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3、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说课稿 教案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说课稿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d95b3c852458fb770b5685.png)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以及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2、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3、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4、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二)过程与方法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
教学难点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练习教学活动(一)引入新课教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有关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深入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教师:(投影)教材图2.4-1和图2.4-2(如图所示)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推导: (1)在恒定电流的电路中各出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因此,在相等时间内,通过串联电路各部分的电荷量必须相等,故有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
即3210I I I I ===(2)在并联电路中,要保持电路各处电荷量分布稳定不变,相同时间内流过干路0点的电荷量必须等于各支路1、2、3各点的电荷量之和。
因此,串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师活动:(投影)教材图2.4-3和图2.4-4(如图所示)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推导:(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即 21R R R +=关系如何?4、电压表和电流表学生:请问:利用表头能够测量的最大电流和最大电压分别是多大?教师: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 (表头)改装而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新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简单电路组成之后学习的内容。
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主要是从两种电路出发,要学生理解两种电路的特点,并能设计和分析电路,提高学生对电学的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是并联电路;
3、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悟出电路的特点
2、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说出日常生活中采用的简单串联、并联电路的实例
教学重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难点:认识串联、并联电路,在实践中总结出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区别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讲授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
三、说学法
九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归纳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知识来源与生活。
因此,我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引入新课:假如你正在看电视,但是点灯忽然熄灭了,但是电视还在放,你会有怎样的反应?一下子将学生带到生活中。
由于情景是学生熟知的,学生就会有话说,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这种电路叫做并联电路”达到分析家庭电路的目的。
(二)探索新知
1、两种电路
我们通常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
出示电路元件,学生连接电路。
要求:两个灯泡都要发光。
可以先画出电路图。
引入了电学的两种简单、基础的电路
2、两种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的特点:
(学生分析,教师总结)
(1)、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2)、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的用电器,开关的位置不影响用电器工作;
(3)、串联电路中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并联电路的特点:
(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总结)
(1)、并联电路中,电路有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路径
(2)、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3)、一条支路的用电器不工作,不影响其他支路用电器工作
问题设置:
你们能找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影响情况吗?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很多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归纳两种电路的用电器区别。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一一被解决。
(三)课堂总结
总结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概括和反思能力。
(四)巩固练习
练习可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因此,我设计了针对性较强的练习题,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的掌握情况,也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