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林边驻脚》的新批评解读
雪夜林边小驻诗歌赏析
【整理不易,如果有帮助可以点点文中的广告,谢谢您!】
雪夜林边小驻诗歌赏析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极强的感染力和永恒的文学价值,在文学殿堂里如瑰宝般灿烂。
《雪夜林边小驻》的篇幅不长,但它描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雪夜无边静美令人沉醉,让疲倦的旅人驻足不前,而生命承诺及责任又让旅人不得安睡,必须再次启程,踏上未知的旅途。
本诗语言朴素却又含义隽永,用浅显易懂的文字,道出了雪夜树林的寂静和人物内心的孤独和矛盾,充满梦幻情调和淡淡忧思。
读者在欣赏这篇诗作时,不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雪景,还能够明白费罗斯特对生活的理解以及追求。
雪夜——寒冷与幽暗——象征着诗人心境的凄冷状态
树林——美丽、幽深——象征着诗人的寄托
小马——无忧无虑——象征生命和活力
湖冰——冰冷——象征着死亡
雪花——漫天遍野——象征着扑朔迷离。
雪夜林边小驻诗歌赏析
雪夜林边小驻诗歌赏析《雪夜林边小驻》是罗伯特·弗罗斯特最著名也是最受欢迎的诗作之一,本篇论文除了分析了这首诗的形式——押韵之外,在分析诗歌内容时还从心理分析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诗人面对三种人格结构的依次出现时的心理变化。
诗人最终在超我的人格结构的主导下不再留恋那片幽静的树林,而是继续前进,从而体现了这首优美的诗歌所隐含的对于人生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韵步;押韵;人格结构罗伯特·弗罗斯特是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被称为“新英格兰诗人”、“民族诗人”。
他是用传统诗歌形式创作的杰出代表,在二十世纪诗歌改革的潮流中他却屹然不动,更加的显得难能可贵。
《雪夜林边小驻》是弗罗斯特众多代表作品中的一部,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极其质朴的语言道出人生的哲理,引人深思。
我国学者对于这首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文体学角度解析:如俞瑶指出“弗罗斯特的小诗《雪夜林边小驻》一直为读者喜爱,这极好地证明了偏离的使用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读者探究作者的使用偏离的意图,从而了解诗歌更深层次上的涵义。
”;对其解构主义角度解析:如谷峰指出“通过对这首诗进行解构解读,找出这首诗中的二元对立,即美丽平静与恐怖紧张,作者内心的平和与不安以及生与死,体现了这首诗的多义性。
”;以及对其核心意象“树林”的解析:如任景赛指出“这树林是诱惑也是一种警示,弗罗斯特作为一个诗人直面人生中的苦难,坚定地从事诗歌创作,从而摆脱了迷失林中的命运,最终履行了诗人的诺言”等其他的研究。
但从心理分析的视角出发分析这一诗歌的,目前还是比较少见的,因此本篇论文在分析诗歌内容及主题时,从心理分析的视角出发,探析这首诗所体现的人生哲理。
一、韵律美这首诗共有四节,每一节四行,每行用的都是四音步抑扬格,押韵模式为连锁式的押韵模式,即a a b a;b b c b;c c d c;d d d d。
诗人除了用了这一押韵模式,还用了押头韵和押元韵,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音乐美和韵律美。
雪夜林边小驻诗歌赏析
节奏及韵律:这是一首规范的四步抑扬格小诗。
诗歌的押韵形式是a a b a, b b c b, c c d c, d d d d.例如第一诗节中的know,though,here,snow.此外诗歌还运用了头韵,第二行的the和though,第三行的see和s topping,第四行的watch和woods,等等。
诗人在诗中对一些音素进行了重复使用,例如/s/这个音,stop,sweep,snow,sleep,听起来就像是下雪时的丝丝声,很宁静,很温馨;以/w/开头的单词,wind,wood,will,without,令人想起风呼啸的呜呜声;还有众多带/t//d/音素的单词,像极了马儿奔驰的答答声。
头韵和对同一音素的重复使用,首尾音的巧妙安排,这些都极大的加强了诗歌的音乐美感,使得全诗节奏分明。
内容:第一节写诗人骑马夜行,途中被一片树林吸引而驻足林边。
诗人欣赏着被雪覆盖的树林,而林子真正的主人却一无所知。
此时诗人沉醉其中,分不清现实和幻想。
第二节,诗人的陶醉其中被马儿打断了,马儿觉得奇怪,为何主人在此处停留,一个荒凉之地?这儿湖面冰封,近无人家,林木雪盖。
第三节马儿继续发问,为什么诗人要在此停留?它用玲儿询问诗人,此时诗人的内心是矛盾重重,理不清楚的,他没有回答马儿的问话。
马儿在此可看作是幻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中间人,它将迷茫中的诗人拉回现实。
也可以说马儿是诗人的另一个自我。
第四节诗人告诉了我们最终矛盾的结果,虽然雪夜下的树林是如此静谧可爱,幽静深远,令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可诗人不能就此停住,他还有更重要的是要去完成,生活的责任和义务他不能放手。
最后诗人的理性战胜了感性,他无奈的离开了树林,重新出发。
整首诗诗人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写出了雪夜树林的寂静和人物内心的孤独和矛盾。
语言:这首诗语言的重要特征就是大量运用象征和比喻。
例如woods和snow就有很强的象征性。
Woods象征着大自然的神秘和复杂,snow则象征着诗人纯洁和简朴的品格,二者形成强烈对比。
雪夜林边小驻诗歌赏析
雪夜林边小驻诗歌赏析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当时,他在美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他的诗歌主要描写生与死、爱与恨、战争与和平等问题,被誉为哲学诗人。
然而,他最感兴趣的是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的作品大多以新英格兰的乡村为背景,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诱人的田园风情。
因此,他也被称为田园诗人,被授予“新英格兰诗人”和“美国民族诗人”的称号;1961年,他应邀出席肯尼迪总统的就职典礼,并宣读了他的诗歌《完整的礼物》。
此后,他成为美国人心中的“民间桂冠诗人”。
他不仅发扬了传统诗歌的创作技巧,而且确立了自己的创作风格,是欧美传统诗歌与现代派诗歌之间的桥梁,因此有评论家称他为“候补诗人”。
弗罗斯特从未将自己归类为任何流派,对庞德和艾略特发起的新诗运动不感兴趣,拒绝接受法国先锋派诗歌创作的原则。
他感兴趣的是独创性1.3《雪夜林中驻足》这首诗的体裁和主题是一首四英尺长的抑扬诗,它采用了爱德华·菲茨杰拉德创作的鲁比节。
除最后一行外,每一行都遵循阿巴的押韵格式,是一个连环押韵,即在前韵之后;但由于他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他不得不回归现实,继续前行。
诗中的主人公其实是指作者本人;诗中“树林”的深邃寓意着人们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里程碑”是指诗人需要完成的作品;“睡眠”是指生命的终结。
这些词都反映了人生旅途中的一种进取精神,这正是弗罗斯特所追求的。
本文主要从节奏和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这首诗的文体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韵式和结构变异。
2.1押韵这首诗使用了多种押韵方法,特别是韵尾和头韵。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押韵方法,2.1.1这首诗最明显的文体特征之一就是结尾押韵。
在第一节中,结尾押韵的词是已知的。
在这首诗中,弗罗斯特不仅使用了最后的押韵和头韵,而且使用了谐音、和声和内韵,使这首诗更有节奏感。
弗罗斯特《雪夜林边小驻》中的负面意象分析
常使 他在作 品 中流露 出阴暗 和悲 观的情 绪 ,但 他显 然更 想 用诗 歌这种 崇高 的艺 术形式排 遣其 内在 的焦虑 和慌 乱 儿 时父 亲的粗暴 、母亲 的溺爱 使得 弗罗斯 特 在儿 童时 期 形成 了对 黑 暗 、 对失 败 、 死 亡 、 上帝 甚 至对 恐惧 本 身 对 对 的恐 惧 ,因而他 的诗歌不 可避 免 的包 含 了很多 黑 暗和不幸 福 的意象和 内容 。“ 亡 , 死 疲惫 , 疾病 , 婚姻不 幸 、 漠和道德 冷 沦陷 近在 眼前 ”P f i1 9 ) (a n ,9 9 。正如孟 子在 《 于忧患 , 于 i 生 死 安乐 》 中所 写的 :故天将 降大任 于斯 人也 , “ 必先苦其 心志 , 劳
《 夜林 边 小驻 》一 诗 中的 背景 环境 是一 片神 秘 的森 雪
林 , 暗 又 幽 深 , 处 没 有 农 舍 , 有 林 子 和 冰 湖 , 寒 冬 中 黑 近 只 在 最 冷 的 一 夜 .完 全 没 有 生 命 的 迹 象 ,也 没 有 人 类 活 动 的 痕
新 英格 兰的景色 和北方 的农 民 。这 些诗形象 而生动 , 有很 具
苦 , 使是诗 歌后半段 所给 出的一丝光 明和希望也 不足 以照亮前进 的道路 , 即 让人 忘 却 人 世 间 的 黑 暗 和 不 幸 。
关键词 : 诗歌《 雪夜林 边小驻》 负面意象 敬畏 与 恐惧 孤 独 黑暗与死亡 罗伯特 ・ 罗斯特 的一 生都在 与命 运抗 争 , 黑 暗中摸 弗 在 索和 寻找真 理 。他 的诗歌 充满 冲突 、 发人 深 省 , 给人 以启 在 示 的 同时也 向人们诉 说 了他 内心 的矛 盾和挣 扎 。寻找 真理 的过程是 痛苦 的 ,找 到并拥 有 了真理也 许更 加令 人感 到折
探析《雪夜林边小驻》
探析《雪夜林边小驻》摘要:《雪夜林边小驻》的语言简洁清新,给读者宁静安详的景象。
作者罗伯特·费罗斯特是美国最出名的诗人之一。
在这首诗里,他通过描写森林、马和沉睡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森林文体抑扬格拟人《雪夜林边小驻》是一篇描写风景的短诗,里面所描写的雪景给读者的印象是唯美的。
要学习这首诗,首先从它的基本信息着手,如作者、诗的体裁等,然后是诗的文体特征。
1 基本信息1.1 作者《雪夜林边小驻》的作者是罗伯特·费罗斯特(1874-1963),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当时在美国享有非常高的名誉和地位。
他的诗描写的主要是生与死,爱与恨,战争与和平问题,因此被誉为哲学诗人。
但他最感兴趣的是大自然以及大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他大部分著作以新英格兰的乡村为背景,充满了强烈的乡土气息和诱人的田园情趣,所以他也被称为田园诗人,并被赋予“新英格兰诗人”和“美国民族诗人”的称号。
罗伯特·费罗斯特仁慈聪颖;他的诗歌风格也清新质朴,阐述了生命的真谛。
1961年他被邀请出席肯尼迪总统的就职典礼,并朗读了他的诗作《彻底的礼物》,之后便成为美国人心中的“民间桂冠诗人”。
他不仅发扬了传统诗篇的创作技巧,还建立了自己的写作风格;他是连接欧美传统诗和现代派诗篇的桥梁,因而有些评论家也称之为“交替性诗人”。
费罗斯特从来把自己归为任何一个学派,对由庞德和艾略特等所发起的新诗运动毫无兴趣,并拒绝接受法国先锋派的诗篇创作原则,他感兴趣的是独创性。
他四次获得普立兹奖,并在1938年和1941年获得美国艺术文学和美国诗社奖。
作为描写大自然的诗人,费罗斯特将具本土特色的、清新自然的新英格兰英语融入到传统的抑扬格诗篇里,采用本土方言进行诗篇创作,这种创作方法为华兹华斯高度赞扬。
他经常将意义/哲理隐含于各种各样的形象,以表达他对生活、社会和宇宙的看法。
因此他的诗作充满了神秘色彩和宗教意义。
从这点来说,他的诗篇并不是纯粹的简朴,而是具有欺骗性或迷惑性的简洁。
细读译诗《雪夜林边驻脚》——与辜正坤先生商榷
细 读译诗 《 雪夜林边驻脚》
— —
与辜正坤先生商榷
蒋 坚 霞
( 华 中科技大学 外 国语 学院,湖北 武汉 4 3 0 0 7 4 )
【 摘 要 ] 对 已成 定评 的名 家名 译 重新观 照 和评 论 ,是新 世 纪翻译 研 究领域 的发展 趋 势 。文
章以辜正坤译诗 雪夜林边驻脚 为例举证分析 ,并结合 自己的译诗指 出辜正坤先生译文可 商榷之处,以期为诗歌 翻译比较提供些许参考。 [ 关键词] 弗罗斯特;辜正坤;诗歌 ;翻译 比较
S t o p p i n g b y Wo o d s o n a Sn o wy Ev e ni n g
1 Who s e wo o d st h e s ea r cIt hi n kI k n ow ,
2 Hi sh o u s ei s面 P v i l l a get hou g h ; 3 He wi l l no t s e eme s t o p pi n gh e r e 4 T o wa t c hh s i wo o d sf il lu p wi h t s no w.
8 T h ed a r k e s t e v e n i n go ft h eye a r . ( 8 ) b
2 0 1 3 芷
9 He gi v e s h i sh a r ne s sb e l l sa s ha k e 1 0 T oa s ki ft h e r ei s s o mem i s t ke a , 1 1 T h eo n l yo t h e rs o u nd st he s we e p 1 2 Ofe a s y wi n da n dd o wn yf l a k e .
雪夜林边小驻诗歌赏析
雪夜林边小驻诗歌赏析《雪夜林边小驻*是抑扬格四音步诗, 采用了爱德华菲兹杰罗所创造的鲁拜诗节.这首诗除了最后一行外,每一行诗都遵循AABA 的押韵格式,且是连锁押韵,即前韵之后.长时间来人们被认为这首诗是描写风景的:旅人驻足白雪皑皑的森林,欣赏大自然的美;但因其社会责任和家庭承诺,不得不返回现实,继续前行.这首诗的主人公实指作者自己;诗中"woods"的幽深暗示了人们生活中的艰难及挑战;"milestogo"则指诗人需要完成的工作;"sleep"指生命的尽头.这些词都反映了生命旅途中的一种进取精神,也正是费罗斯特所追求的雪夜林边小驻的文体特征本文主要从韵律,变异两方面分析诗的文体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介绍其押韵方式和结构变异. 2.1 押韵这首诗采用了多种押韵方式,比较突出的是尾韵和头韵.作者巧妙运用多种押韵方式,使得这首诗富有韵律感最明显的一个文体特征就是尾韵.第一诗节押尾韵的单词分别是know,though~flsnow,至于here~1]是与第二晴节的queer,near~Nyear 押尾韵,以此类推,第二诗节的lake;~N 第三诗节的shake, mistake f1ake押尾韵,第三诗节的sweepS11 和第四诗节的deep,keepfflsleep 押尾韵.到目前为止,前三个诗节有两种尾韵,而到了第四诗节只有一个尾韵,即/i:P/.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这首诗的押韵格式是"AABA,BBCB,CCDC,DDDD".这是罕见且复杂的押韵格式,反映了诗人虽然被美丽的雪景深深吸引了,但是他终会成功克服森林的这种诱惑并勇敢承担责任. 2.1.2 这首诗的第二个文体特征是头韵,如"hishouse…the…though"和"watch…words…with".在这首诗里也可以发现许多单词是以/s/开头的,如sweep,snow, stop,somesound 和sleep.这些单词的重复让读者似乎能听到雪花纷飞的飒飒声,从而内心感到宁静.同时,也有许多单词是以/w/开头的,Rlwine,wood,willwithout 等等./w/这个音听起来像是风的嚎叫,让读者感觉到寒冷或恐惧;"Darkness "deep"以/d/开头./t/~[1/d/两个音都像极了.马蹄踏上冰块发出的冰冷的嗒嗒声,从而产生无限空旷和孤寂. 费罗斯特在这首诗里不仅采用了尾韵和头韵,他还采用了谐音,和音和内韵,使得这首诗更富有韵律感.。
论《雪夜林边小驻》
论《雪夜林边小驻》谈珍西北师范大学摘要:《雪夜林边小驻》是罗伯特•弗罗斯特最著名也是最受欢迎的诗作之一,本篇论文除了分析了这首诗的形式——押韵之外,在分析诗歌内容时还从心理分析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诗人面对三种人格结构的依次出现时的心理变化。
诗人最终在超我的人格结构的主导下不再留恋那片幽静的树林,而是继续前进,从而体现了这首优美的诗歌所隐含的对于人生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韵步;押韵;人格结构罗伯特•弗罗斯特是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被称为“新英格兰诗人”、“民族诗人”。
他是用传统诗歌形式创作的杰出代表,在二十世纪诗歌改革的潮流中他却屹然不动,更加的显得难能可贵。
《雪夜林边小驻》是弗罗斯特众多代表作品中的一部,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极其质朴的语言道出人生的哲理,引人深思。
我国学者对于这首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文体学角度解析:如俞瑶指出“弗罗斯特的小诗《雪夜林边小驻》一直为读者喜爱,这极好地证明了偏离的使用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读者探究作者的使用偏离的意图,从而了解诗歌更深层次上的涵义。
”;对其解构主义角度解析:如谷峰指出“通过对这首诗进行解构解读,找出这首诗中的二元对立,即美丽平静与恐怖紧张,作者内心的平和与不安以及生与死,体现了这首诗的多义性。
”;以及对其核心意象“树林”的解析:如任景赛指出“这树林是诱惑也是一种警示,弗罗斯特作为一个诗人直面人生中的苦难,坚定地从事诗歌创作,从而摆脱了迷失林中的命运,最终履行了诗人的诺言”等其他的研究。
但从心理分析的视角出发分析这一诗歌的,目前还是比较少见的,因此本篇论文在分析诗歌内容及主题时,从心理分析的视角出发,探析这首诗所体现的人生哲理。
一、韵律美这首诗共有四节,每一节四行,每行用的都是四音步抑扬格,押韵模式为连锁式的押韵模式,即a a b a;b b c b;c c d c;d d d d。
诗人除了用了这一押韵模式,还用了押头韵和押元韵,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音乐美和韵律美。
去还是留——论《雪夜林边小驻》中的张力
去还是留——论《雪夜林边小驻》中的张力赵文娟武汉理工大学摘要:作者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
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
他的诗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运用眼前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加以提炼,使之具有典型意义,营造深远意境,表达深刻思想哲理。
诗歌是美的代表,不仅声音美,画面美,而且外延也是美的。
欣赏一首诗就要从它的内涵和外延入手,因内涵和外延一同构成诗歌的无限张力。
这种张力的存在使得诗歌内容丰富多彩,意境深远,蕴含深厚。
在《雪夜林边小驻》这首诗中,随着诗人视野的变化,作者的心里也在不断地斗争着,是走还是留,环顾四周、瞭望远方长路漫漫,甚是不舍眼前的美象,但是现实还在呼唤着自己,于是牵着自己的马儿继续赶路。
本论文试从诗人视角的一远一近,颜色的一明一暗,声音的一静一动分析诗歌《雪夜林边小驻》中的张力。
关键词:内涵;外延;张力;选择;罗伯特•弗罗斯特;《雪夜林边小驻》一、视角的转换——空间张力全诗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展开。
诗人骑着马,由充满喧嚣与机械的现实世界走近一片安静的、原始的森林。
路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落满雪花的树木、冰湖。
四周寂静,唯有雪花飘落的声音。
突然想到他应该认识这座房子的主人,此时作者的眼睛聚焦在眼前的森林,是近景。
眼前的场景曾多次出现在梦境之中。
走进这片森林,作者一时迷失了自我。
接着抬头仰望远景,漫天大雪纷飞,铺天盖地,天地间一片雪白。
在宁静祥和世界里独自欣赏着轻风拂雪的美景。
眼前景影射心中事。
弗罗斯特深受爱默生超验主义的影响,创作手段源于传统又高于传统。
弗罗斯特用独特的视角加以整理和创新,使得诗歌富有逻辑和空间感。
诗歌的视角由近及远,诗人由现实走向虚幻,由人群走向自然为诗歌创设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二、黑白两极——色彩的张力随者诗人叙述的视角,读者会在脑海中构建一副或几幅图画。
这首诗是用传统手法写出的现代诗歌,诗中描述了一幅雪夜冷艳绝美的画面:林中小屋、雪夜小马、寒林微风、冰湖黄昏、孤独游子、林中小路。
弗罗斯特《雪夜林边小驻》意象的复义研究
弗罗斯特《雪夜林边小驻》意象的复义研究弗罗斯特的诗歌曾经对西方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他的《雪夜林边小驻》也是这一类影响的典型代表。
该诗非常冷静安宁,但内部的意象却发出了虚幻的神秘气息。
本文旨在通过深度细致的分析,研究《雪夜林边小驻》中的意象,以及它们可能暗含的复义。
因此,本文探讨的是诗中的植物、鸟类、动物、环境及其它各种意象,从中探索出弗罗斯特诗歌的隐喻性美学特征。
《雪夜林边小驻》是一首关于深夜然后即将到来的美丽晨曦的叙事诗。
诗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是“晨曦与月光”,它们在全诗中一直出现,其双重释义的代表性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它在诗中可以暗指从旧社会向新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也可以是关于宗教信仰的暗示。
此外,诗中还有植物、鸟类、动物和环境等意象,它们在文学中也包含着重要的复义,这些复义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弗罗斯特的诗歌。
比如,植物的意象可以暗指生活的复杂性,它们也可以暗指大自然的力量,从而表达出弗罗斯特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鸟类的意象则暗指自由,它们可以象征人们理想的追求和自由之情。
同样,动物的意象也暗含着自由的概念,其中尤以狐狸最为突出,它象征了一种勇敢、坚强、运筹帷幄的思维。
本文中意象的最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环境,它可以象征一种复杂的际遇,也可以暗指出一种我们追求的内心的安宁书。
综上所述,《雪夜林边小驻》中的意象都有着其独特的复义,这些复义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理解弗罗斯特的诗歌。
从诗歌文本分析来看,弗罗斯特诗歌中所传达出的意象终极目标是希望给读者以实现自身本质的勇气和力量。
诗歌中的复义,同样可以被不同的读者解读,台湾的知名诗人林书禹曾将《雪夜林边小驻》这首诗读作是“月光下的自由”与“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象征性叙事,也表明弗罗斯特的诗歌具有普遍的感染力,能够被比较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接受和理解。
综上所述,本文试图通过深入研究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意象,探讨这些意象可能暗含的复义,厘清诗歌中隐喻性美学特征,从而进一步阐明诗歌的实质内涵。
弗罗斯特《雪夜林边小驻》意象的复义研究
弗罗斯特《雪夜林边小驻》意象的复义研究弗罗斯特的诗歌被誉为“现代黑暗诗”,黑暗而超自然的主题一直是它所突出的最大特点。
其中,《雪夜林边小驻》诗歌中的意象非常的有意义和深刻,其中所表达的沉浸感和黑暗的氛围让该诗歌成为弗罗斯特黑暗诗集中的精。
这首诗歌中,弗罗斯特使用多个意象来表达他对这个晚上的沉思。
例如,他用“落尽的林灰,林荫苍参”来描绘一个深邃而幽暗的夜晚。
此外,他还利用“那深沉雪夜独自落泪”来描述他在这个雪夜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和忧伤。
这些意象可以把读者带入一个阴郁而又沉重的氛围,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心境。
此外,弗罗斯特将自然景观和人类的情感联系起来,用不同的意象来表达他对这个场景的感受。
例如,他用“白雪飘香,月儿暗映,林荫苍参”比喻出在黑夜里他有种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而随着“一片静谧,唯有颠簸的车声,突破了深夜的宁静”的出现,他的思想又从美好的回归到现实的现实生活之中。
这些意象表达了他对夜晚的不同感受,表达了他的情感和思想的变化。
另外,弗罗斯特还运用多种抒情手法,以及全文的歌德式写作风格,把这首诗写得非常生动而感人。
他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整首诗写得淋漓尽致,使其充满了深刻而抒情的意味,特别能够打动读者的心。
总之,弗罗斯特在《雪夜林边小驻》诗歌中有效地使用了多种意象,巧妙地将自然和人类的情感联系起来,以及大量的抒情修辞手法,使其成为弗罗斯特黑暗诗集中的代表作之一,值得进行深入的复义研究。
本文就以《弗罗斯特《雪夜林边小驻》意象的复义研究》为题,探讨弗罗斯特《雪夜林边小驻》诗歌中的意象以及复义的含义。
文章首先对该诗的结构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诗歌中的意象、主题、抒情以及弗罗斯特的歌德式写作风格,以及其引用的其它作家作品。
随后结合弗罗斯特诗歌中所用到的修辞手法,进一步讨论诗歌中所涉及的多种意象以及它们的复义,如“林灰”、“月儿”、“雪夜”等的含义。
最后,结合复义的深刻意义,分析弗罗斯特诗歌中暗藏的抒情修辞手法以及深刻的情感表达,指出它们比较特殊的表现手法,从而反映出弗罗斯特经典诗歌中深刻的心灵乐趣。
最新-高中语文 《雪夜林边驻脚》教学建议素材 新人教
《雪夜林边驻脚》教学建议一、作品讲解1.这是一首叙事性很强的诗歌,但在叙事中却包含了哲理。
向学生讲解它的特点:从日常生活出发,叙事的口吻保持了一种亲切感,但诗人的目的不是日常经验的再现,而是从中引申出对人生的思考。
2.这首诗语言虽然十分朴素,没有什么夸张的想像、特殊的词汇,但这并不是说它与一般的口语没有区别,而是说诗人使用的技巧非常自然,没有斧凿的痕迹。
重点分析诗中“小马”的形象和心理,以及诗人如何通过动与静、“有声”与“无声”的搭配,衬托出雪夜无边的静美。
3.注意分析诗歌结尾重复的一句“还得走好多里才能安睡”,在语气上起到了什么效果。
4.这首诗的意蕴较为深邃,有人说积雪的树林代表了一种诱惑,与赶路代表的“责任”构成矛盾,有人说寂静、神秘的雪夜象征着死亡,诗人克服困倦继续赶路,是对死亡的抗拒。
让学生比较这些说法,并根据阅读感受提出自己的解释。
二、扩展与比较1.让学生阅读诗人的另一首名作《未选择的路》,以及但丁《神曲·地狱篇》片段,这些诗作都与树林的意象相关,在相互参照中,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树林”的含义。
2.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精微的哲理,是诗人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向学生介绍冯至的《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一诗,在风格上它与弗罗斯特的作品很接近,描写了树林中的小路,借此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生活中有多少熟悉的事物等待我们去发现。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冯至我们天天走着一条熟路回到我们居住的地方;但是在这林里面还隐藏许多小路,又深邃、又生疏。
走一条生的,便有些心慌,怕越走越远,走入迷途,但不知不觉从树疏处忽然望见我们住的地方,像座新的岛屿呈在天边。
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事物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冯至全集》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歌序曲:浮吉尔救助但丁就在我们人生旅程的中途,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之中醒悟过来,因为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确的道路。
《雪夜林边驻脚》的新批评解读
《雪夜林边驻脚》的新批评解读
李红艳;梅风
【期刊名称】《青年与社会》
【年(卷),期】2013(000)016
【摘要】《雪夜林边驻脚》是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这首诗在韵律和形式上体现了传统诗歌的特征,在基调上反映了现代诗歌的特征.而新批评则强调文本细读,注重文本本身,从语音、词汇、句法、修辞四个方面探讨这首诗的文本特点.
【总页数】1页(P298)
【作者】李红艳;梅风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贵州凯里556011;凯里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细读译诗《雪夜林边驻脚》——与辜正坤先生商榷
2.文学文体学视阈下的《雪夜林边驻脚》
3.文体学视角下《雪夜林边驻脚》的二元语言形式
4.文学文体学视阈下的《雪夜林边驻脚》
5.《雪夜林边驻脚》的新批评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雪夜林边驻足翻译及赏析
《雪夜林边驻脚》赏析(辜正坤)这是一首充满梦幻情调和淡淡忧思的诗歌。
弗罗斯特本人曾认为这首诗是他所有创作的诗作中他最喜欢提到的诗。
科林斯•布鲁克斯也认为:“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这首诗最引人注目。
”《雪夜林边驻脚》至少有5组意象连缀起来表达了一种扑朔迷离、忧思惆怅的情调。
第1组意象是雪夜。
这是寒冷与幽暗二者的结合,象征着诗人心境的凄冷状态。
第2组意象是树林,美丽、幽深,象征着诗人的寄托。
第3组意象是小马,这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生命和力的象征。
第4组意象是湖冰,冷的极致,象征着死亡。
是诗人本能地感觉到的必不可免的未来的归宿。
第5组意象是飞舞的雪花,漫天遍野,有点像是其余4组意象的中介物,弥漫而不执著,可见而不可触。
飘然于前,忽焉在后,是扑朔迷离状态的最贴切的写照。
这种扑朔迷离状态由于诗中一连串的疑惑而进一步加强:“纳闷”“为何”“仿佛问,出了什么事情?”此诗的诗眼是“可惜我还有别的承诺等待完成(课文译为:可是许诺的事还得去做)”。
诗人还有强烈的使命感,他还不愿意就此在雪夜的林边永远驻步,生命的路程远未完结,他“不能安睡,除非再走一程(课文译为:还得走好多里才能安睡)”。
死亡这种极其重大的主题在这里被淡化,诗人以一种近乎超然的人生态度来提到它。
苟非有“承诺”,他也许会长此沉睡林边!诗歌的魅力正在于诗人对待生命与死亡的这种近乎超然的心态。
来则来,去则去,人生在世,只要尽其所能地完成承诺,则无所遗憾。
不过,弗罗斯特终究还是愿意执著于生命的。
他的超然也还不能达到苏轼(1037—1101)的那种超逸隽永、泻化无痕的清高境界:“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词的境界亦有类于弗罗斯特诗境界处。
此词意境幽冷深曲,影影绰绰,恰如孤鸿之翩然而至,悠然而往。
“语意高深!似非吃烟火食人语”。
但词旨毕竟有别,此词喻诗人不肯苟合取容、与世俗同流。
雪夜林边小驻诗歌赏析
雪夜林边⼩驻诗歌赏析雪夜林边⼩驻诗歌赏析《雪夜林边⼩驻*是抑扬格四⾳步诗, 采⽤了爱德华菲兹杰罗所创造的鲁拜诗节.这⾸诗除了最后⼀⾏外,每⼀⾏诗都遵循AABA 的押韵格式,且是连锁押韵,即前韵之后.长时间来⼈们被认为这⾸诗是描写风景的:旅⼈驻⾜⽩雪皑皑的森林,欣赏⼤⾃然的美;但因其社会责任和家庭承诺,不得不返回现实,继续前⾏.这⾸诗的主⼈公实指作者⾃⼰;诗中"woods"的幽深暗⽰了⼈们⽣活中的艰难及挑战;"milestogo"则指诗⼈需要完成的⼯作;"sleep"指⽣命的尽头.这些词都反映了⽣命旅途中的⼀种进取精神,也正是费罗斯特所追求的雪夜林边⼩驻的⽂体特征本⽂主要从韵律,变异两⽅⾯分析诗的⽂体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介绍其押韵⽅式和结构变异. 2.1 押韵这⾸诗采⽤了多种押韵⽅式,⽐较突出的是尾韵和头韵.作者巧妙运⽤多种押韵⽅式,使得这⾸诗富有韵律感最明显的⼀个⽂体特征就是尾韵.第⼀诗节押尾韵的单词分别是know,though~flsnow,⾄于here~1]是与第⼆晴节的queer,near~Nyear 押尾韵,以此类推,第⼆诗节的lake;~N 第三诗节的shake, mistake f1ake押尾韵,第三诗节的sweepS11 和第四诗节的deep,keepfflsleep 押尾韵.到⽬前为⽌,前三个诗节有两种尾韵,⽽到了第四诗节只有⼀个尾韵,即/i:P/.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这⾸诗的押韵格式是"AABA,BBCB,CCDC,DDDD".这是罕见且复杂的押韵格式,反映了诗⼈虽然被美丽的雪景深深吸引了,但是他终会成功克服森林的这种诱惑并勇敢承担责任. 2.1.2 这⾸诗的第⼆个⽂体特征是头韵,如"hishouse…the…though"和"watch…words…with".在这⾸诗⾥也可以发现许多单词是以/s/开头的,如sweep,snow, stop,somesound 和sleep.这些单词的重复让读者似乎能听到雪花纷飞的飒飒声,从⽽内⼼感到宁静.同时,也有许多单词是以/w/开头的,Rlwine,wood,willwithout 等等./w/这个⾳听起来像是风的嚎叫,让读者感觉到寒冷或恐惧;"Darkness "deep"以/d/开头./t/~[1/d/两个⾳都像极了.马蹄踏上冰块发出的冰冷的嗒嗒声,从⽽产⽣⽆限空旷和孤寂. 费罗斯特在这⾸诗⾥不仅采⽤了尾韵和头韵,他还采⽤了谐⾳,和⾳和内韵,使得这⾸诗更富有韵律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夜林边驻脚》的新批评解读
作者:李红艳梅风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2期
【摘要】《雪夜林边驻脚》是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
这首诗在韵律和形式上体现了传统诗歌的特征,在基调上反映了现代诗歌的特征。
而新批评则强调文本细读,注重文本本身,从语音、词汇、句法、修辞四个方面探讨这首诗的文本特点。
【关键词】《雪夜林边驻脚》;现代诗歌;新批评;文本
自从约翰·克罗·兰塞姆的《新批评》在1941年出版之后,“新批评”就流行开来,也是欧美文学批评中一派重要的理论与实践。
新批评的原理基础都是与言辞相关,其批评方法是细读,即对一部作品中文字和修辞等内部成分之间相互关系作细致的分析。
新批评强调的是“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中整体结构和文字含义的有机统一性”。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诗歌具有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体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其语言是极富音乐感和节奏感,其文学性语言和独特的表达形式而形成自己的特征。
《雪夜林边驻脚》是罗伯特·弗罗斯特具有代表性的乡村诗,是一首短小精悍的作品。
作为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弗罗斯特曾四次获普利策奖。
他既继承了传统诗歌的写作手法,又有有所突破和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
一、《雪夜林边驻脚》的新批评解读
新批评家独特的批评方式是细读,即对一部作品中文字和修辞成分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和歧义即多种含义做细致的分析。
这就要求对文本本身的细节特征识别,一般而言,一个文本有多个文体特征,被称为文体标识,可分为正式标记和非正式标识。
正式标识包括语音标识、句法标识、词汇标识和修辞标识。
非正式文体标识通过作品的表达方式、作品的基调和作者的性格表现出来。
以下主要从正式标识的四个方面探讨一下这首诗的文体特点。
第一、语音标识。
弗罗斯特为求艺术上的美感,语音标识如头韵、腹韵和尾韵被诗歌一般遵循传统诗歌的韵律和形式,包括押韵的双行诗、四行诗、十四行诗、十六行诗等。
他非常注意诗歌的音乐效果,强调音和义之间的和谐统一,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意义声音”这一概念,从此成了他的诗美学的思想。
他曾说:“我认为声音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元素,是唯一一种能够把想象化成理性的元素。
”这首诗在形式上有传统的成分,尤其是体现在押韵方面。
本首诗歌共分为四节,第一、二、五小节都是四行,三、四小节是两行诗,押韵也是不尽相同,如一、二小节诗歌的韵脚:aaba,第五节:aaaa。
通过韵脚的发音,我们可以感到元音如有如[ou]等和辅音如[k]等。
在朗诵时,元音夸张和饱满的发音效果给这首诗增添了一种意味深长、深沉思
考的声音意义。
在每行中也有大量的押韵,如第一行中的whose,woods和these中的[u:]和[z]等。
这些韵律使全诗充满了一种回环曲折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给人一种紧凑,动态之感。
第二、词汇标识。
词汇标识就是通过作者对用词把握和词语选择来反映作品风格。
对于
同一种意思,如果用不同表达方式可能会给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感知和反应。
弗罗斯特的诗
在形式继承传统风格,但在词汇标识方面,却有着自己的语言风格,把朴素简单、鲜活自然又极具有地域特色的新英格兰口语融入了传统的格律之中。
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在遣词造句方面朴实无华,很少出现生冷怪癖的词语。
用百姓话语来表达日常景物,“更加容易被理解,也更加具有永恒性。
”比如诗中“easy wind”,而不是“breeze”来表示微风;“see”,“watch”,“keep”等日常口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语。
第三、句法标识。
短句与长句、主动句与被动句、简单句和复杂句、正式句与非正式句是一些常见的句法标识。
诗歌语言由于其独特性,在句法方面经常打破常规、制造新奇等之类,例如庞德的诗歌中句子和单词并不完整、高度浓缩,但给人深远的意象。
本首诗在句法方面遵循传统诗歌的规则,句子平淡朴实,变化不大。
尽管在形式上是传统,重点是它的内容、基调和结构是现代的。
最后,修辞标识。
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拟人化,重复等修辞手法,诗人的长途跋涉的旅途象征着现代人生活的艰辛;小马的思考与人类思考出发点不同;最后两句重复的话语更是体现了诗人对现代人困境的探索。
二、结语
文本的解读,运用不同的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从新批评视角下的《雪夜林边驻脚》,弗罗斯特的诗歌在简单朴素的语言、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掘人类前途思考,人类生存探索,以及人类自身的责任等。
这首诗既有传统诗歌的韵律和形式,又有现代诗歌的主题和基调,体现出了弗罗斯特诗歌魅力之所在——用简单言语表达深邃的人生哲理。
参考文献
[1] M.H.Abrams.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0.
[2] Tao Jie. Selected Reading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11.
[3] Robert Frost.Collected Poems. New York: Literary Class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95.
[4] Lawrance Thompson, ed.,Selected Letters of Robert Frost,New York & Chicago 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64.
[5] Hazard Adams, ed.,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San Diego Press,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