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六单元圆的初步认识第5课时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 圆的认识 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 圆的认识  教案

教案: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中关于圆的认识的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圆的定义、圆的属性(如半径、直径)、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的定义和基本属性,能够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3. 通过对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1. 圆形教具:如圆板、圆规等。

2. 直尺、圆规、铅笔等学习用具。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具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2. 提问:你们听说过圆吗?谁能简单描述一下圆的特点?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与给定点(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 介绍圆的属性:半径、直径。

讲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 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巩固拓展(5分钟)1. 利用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结论。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圆的定义、属性、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

2. 圆的属性:半径、直径。

3.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记录下它们的直径和半径,并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圆的定义、属性、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等基础知识。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较为活跃。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5课时-圆的面积(一)苏教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5课时-圆的面积(一)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圆的面积(一)》教案(第5课时)教学重点: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圆、圆的周长。

如果圆的半径用r 表示,周长怎样表示?( 2πr )周长的一半怎样表示?(二)出示场景¬——《马儿的困惑》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马儿吃草的大小是一个什么图形呀? 生:是一个圆形。

师:那么,要想知道马儿吃草的大小,就是求圆形的什么呢? 生:圆的面积。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

(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一)圆的面积 出示图片:师:上图是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出的一个圆,你能用数方格(每小格表示 1 平方厘米) 的方法算出圆的面积吗?你准备怎样数? 与同学交流。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生甲:先数 出41个圆的面积。

生乙:特别接近整格的可以看成整格。

生丙:数一数有几个整格,有几个不是整格。

出示表格:师:先填一填, 再计算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下面两个圆的面积, 并把结果填入上表。

师提问:你能发现圆面积与它的半径有什么关系吗? 生甲:圆面积是它半径平方的 3 倍多一些。

生乙:圆的面积大约等于半径 × 半径 × 3。

(二)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1)拿出已准备好的学具,说说你把圆剪拼成了什么图形? (2)学生小组讨论。

看拼成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关系?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把圆分成16等份,拼成了近似平行四边形,再分成32等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分成64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你发现什么?(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4)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小组讨论一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圆完整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圆完整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圆第一课时圆的认识上课时间:月日,累计课时:第50课时⑵指名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标出圆心,画出一条半径、直径,并标上相应的字母。

⑶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⑷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3.展示、汇报、交流。

(1)同桌交流:拿出课前剪好的圆,说说自己在折一折、量一量的过程有什么发现?(2)小组讨论:①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直径?多少条半径?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三、巩固拓展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①学生独立画圆,并用字母o、r、d 分别表示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②展示部分学生画的圆,并说说画圆时应注意什么?3.完成练习十三第1、2、3题。

⑴学生独立画圆。

⑵全班展示、交流:画圆的步骤有哪些?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直径还是半径?四、总结延伸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圆的认识练习上课时间:月日,累计课时:第51课时第三课时扇形的初步认识上课时间:月日,累计课时:第52课时第四课时圆的周长(1)上课时间:月日,累计课时:第53课时第五课时圆的周长(2)上课时间:月日,累计课时:第54课时x=80②直接用除法计算。

251.2÷3.14=80(米)⑷总结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喜欢什么方法?为什么?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列方程是顺着题意思考,用除法计算是直接利用周长公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计算。

2.学习“试一试”。

二、巩固拓展1.完成“练一练”。

提醒学生估算时,可将圆周率看作3,并使学生意识到3比圆周率实际值小了一些,所以周长也应该适当估小一点。

2.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3.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4、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5.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6.完成练习十四第9、10题。

三、总结延伸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圆的周长(2)圆的周长(2)教学反思:第六课时圆的面积⑵全班展示、交流: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什么关系?2.如果将圆等分成32等份、64等份……拼成的图形会有什么变化?⑶小组讨论、交流:拼成图形越来越接近什么形状?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圆有什么联系?⑷全班交流:①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分别与圆有什么关系?三、教学例9。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圆的初步知识,感受圆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圆的定义、圆的直径和半径、圆的周长和面积。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圆的相关知识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圆的概念和特征,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直观的操作,让学生感受圆的特征,理解圆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定义,能测量圆的直径和半径。

2.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考、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和特征。

2.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3.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圆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圆的特征。

2.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圆的概念和特征。

3.采用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圆的直径和半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圆形物品,如圆桌、圆盘、圆环等,用于直观展示圆的特征。

2.准备圆的模型或图片,用于讲解圆的概念。

3.准备圆的直径和半径的测量工具,如软尺、绳子等。

4.准备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用于讲解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车轮、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感受圆的特征。

2.呈现(5分钟)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呈现圆的定义和特征。

讲解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圆-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圆-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圆-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理解圆的性质和特点。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圆的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圆周。

2. 圆的画法:使用圆规画圆,理解圆规两脚间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3. 圆的性质: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上任意两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圆内任意两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圆的直径。

4.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5. 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2.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以及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圆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圆规、直尺、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圆,激发学生学习圆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3. 演示与讲解:演示圆的画法,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4.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2. 板书内容: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2. 提高题:让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让学生探讨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圆的概念、性质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圆的性质。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圆 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圆 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圆第1课时圆的认识 (1)第2课时扇形的认识 (5)第3课时圆的周长 (7)第4课时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 (9)第5课时圆的面积 (12)第6课时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 (15)第7课时练习 (18)第8课时整理与练习 (20)第1课时圆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87页例1、例2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在观察、画图、讨论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的基本特征,能用圆规画图。

难点: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游戏:摸图形。

出示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纸片的袋子。

提出要求: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袋子,里面装有很多平面图形。

请一位同学把它们依次摸出来,其他同学一起说出图形的名称。

2.出示学生摸出的圆形纸片,指出:这是一个圆形纸片(板书:圆)。

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哪些有趣的特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完成板书:圆的认识。

二、教学例11.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圆吗?举例说一说。

学生交流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学生说的圆形物体就在身边,可以让他们指一指物体上的圆;第二,课前要准备一些典型的、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或图片,当学生说到这些物体时,可及时呈现出来;第三,如果学生把球当成了圆,可以通过比较让他们知道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

2.追问:说了这么多的圆,看了这么多的圆,大家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呢?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手头的工具动手画一画。

3.学生独立画圆。

组织交流时,可结合教科书所列的画法,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典型画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圆的认识-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圆的认识-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圆的认识-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性质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称为圆。

2. 圆的性质:圆心、半径、直径、圆周、弧、扇形等。

3. 圆的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4. 圆的计算:圆的周长、面积、弧长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定义、性质、对称性及计算。

2.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推导,以及如何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圆规、直尺、量角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圆的定义、性质、对称性及计算,通过实例演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知识。

3. 练习: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与圆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的认识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圆的定义、性质、对称性及计算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圆的周长、面积、弧长等。

2. 提高题: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主要内容包括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本单元通过学生对圆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但学生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可能对圆的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圆的概念,认识圆的直径、半径等基本术语。

2.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概念及其相关术语的理解。

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圆的知识。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加深对圆的认识。

3.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展示圆的知识点。

2.准备圆的模型或图片,用于直观演示。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关注圆的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老师提出问题:“你们对圆形有什么认识?”,让学生初步思考圆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老师运用课件展示圆的基本知识,包括圆的定义、直径、半径等术语。

在呈现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解释圆的相关概念。

3. 操练(10分钟)老师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如用圆规画圆、测量圆的直径和半径等。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圆的认识。

4. 巩固(10分钟)老师通过出示一些有关圆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解答。

题目包括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等。

解答完毕后,老师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10分钟)老师出示一些有关圆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6单元 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6单元 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6单元圆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定义,能够用正确名称描述圆的各个部分。

2.能够准确地使用圆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3.能够绘制圆,根据题目要求计算圆的面积与周长。

教学重点1.理解圆的定义,能够用正确名称描述圆的各个部分。

2.能够准确地使用圆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能够绘制圆,根据题目要求计算圆的面积与周长。

教学过程1. 讲解圆的概念及相关名词教师通过说明物体、现象等中圆的存在,引出圆的概念。

结合图片,向学生阐述圆心、直径、弦、弧、半径、圆周等概念。

2. 圆的性质教师讲解圆的性质,引导学生认识圆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圆的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都是弦。

•圆的弦与圆心连线垂直相交于弦的中点。

•圆心角所对的弧等于周角所对的宙等于180°。

•(略)3. 讲解圆的周长公式教师利用文化课一上册学到的知识,给出圆的周长公式C=2πr,并通过例子讲述如何使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4. 圆的面积公式教师介绍圆的面积公式S=πr^2,并整合相关例题进行讲解。

5. 练习通过丰富多彩的案例演示、实际讲解、板块划分、奇妙结合、精妙课件和游戏互动等多元化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的相关知识点,进而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趣味和魅力,是本节课的重点。

6. 作业教师针对所学知识及练习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

教学后记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分层(概念的了解、笔画的练习、操作的实践)、分级(壮大尝试、基础文化课、习题中国、网络延伸)和分面(尝试实践、理解深化、思维拓展、综合提高),多层次地提升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全面促进了学生自主、积极、有效地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圆》详细教案(有单元目标,课时安排)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圆》详细教案(有单元目标,课时安排)

第六单元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空间观念,感受数学文化,发展数学思考。

4.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难点: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圆的认识扇形的认识…………………………………………………………1课时练习十三……………………………………………………………1课时圆的周长公式………………………………………………………1课时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1课时圆的面积公式………………………………………………………1课时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1课时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1课时练习十五……………………………………………………………1课时整理与练习…………………………………………………………2课时单元测试……………………………………………………………1课时讲评课………………………………………………………………1课时第六单元课题:圆的认识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知识,包括圆的定义、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圆的认识的初步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形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特征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具体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主动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圆规、直尺、圆的图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形的物品,如圆的玩具、硬币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地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可能回答到圆形、中心点、半径等。

教师总结:这些物品都是圆形的,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圆的一些基本知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者黑板,向学生呈现圆的定义和特征,如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等。

同时,教师可以用圆规和直尺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教学设计(整单元)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教学设计(整单元)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教学设计(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部分学生可能对圆的概念、画圆的方法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和生动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圆,了解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原理,掌握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和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直观教学法:运用教具和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特征和计算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练习法:通过适量、多层次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规、直尺、圆形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圆的起源和生活中的圆,引导学生关注圆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圆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圆的特征,如圆心、半径等。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的认识》教案-最新教育文档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的认识》教案-最新教育文档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87页例1、例2,以及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讨论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初步认识圆,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游戏:摸图形。

出示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纸片的袋子。

提出要求: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袋子,里面装有很多平面图形。

请一位同学把它们依次摸出来,其他同学一起说出图形的名称。

2.出示学生摸出的圆形纸片,指出:这是一个圆形纸片(板书:圆)。

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哪些有趣的特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圆的认识。

二、教学例l1.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圆吗?举例说一说。

学生交流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学生说的圆形物体就在身边,可以让他们指一指物体上的圆;第二,课前要准备一些典型的、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或图片,当学生说到这些物体时,可及时呈现出来;第三,如果学生把球当成了圆,可以通过比较让他们知道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

2.追问:说了这么多的圆,看了这么多的圆,大家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呢?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手头的工具动手画一画。

3.学生独立画圆。

组织交流时,可结合教材所列的画法,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典型画法。

如果有学生想到了用圆规画圆,不要急于让他们说出具体的操作过程。

4.启发思考:圆和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2015年春季学期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圆的认识教案

2015年春季学期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圆的认识教案
2、在活动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
难点
重点: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难点: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教学具实验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
一、复习
你知道圆的哪些知识?先回顾,然后完成下面的练习。
2、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感受和了解扇形的特征,体会扇形是圆形中的一部分;积累学习经验,培养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的特征。
教学具实验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
一、引入新课。
1、激活认识。
出示三角形、四边形和圆。
提问:这里有哪些图形,各是由什么围成的平面图形?
说明:这里的图形有的是用线段围成的,比如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四边形由四条线段围成,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和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
难点
重点: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难点: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具实验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
一、创设情景,初步认识
老师这里有一本富有想象力的数学趣味故事书,你们想看吗?
2、在同一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里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
谁愿意把自己的发现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能说说你是怎么发现的吗?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谁能解释一下前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强调“在同一个圆里”?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案(区级公开课;定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案(区级公开课;定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案(区级公开课;定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圆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性质,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圆的模型、圆规、直尺等。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如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圆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圆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理解圆的概念和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使用圆规和直尺,自己画一个圆,并测量圆的周长和面积。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圆的性质和周长、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圆的性质和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利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圆形草坪的面积,或者设计一个圆形的活动场地等。

2015年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新部编本第六单元 圆的初步认识第5课时

2015年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新部编本第六单元  圆的初步认识第5课时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五课时圆的周长(2)
教学内容:
P92例6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已知一个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已知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②直接用除法计算。

251.2÷3.14=80(米)
⑷总结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喜欢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列方程是顺着题意思考,用除法计算是直接利用周长公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计算。

2.学习“试一试”。

二、巩固拓展
1.完成“练一练”。

提醒学生估算时,可将圆周率看作3,并使学生意识到3比圆周率实际值小了一些,所以周长也应该适当估小一点。

2.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3.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4.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5.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6.完成练习十四第9、10题。

三、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2)
教学反思:。

2015年获得优质课一等奖《圆的认识》说课稿

2015年获得优质课一等奖《圆的认识》说课稿

《圆的认识》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圆的认识》。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阐述。

一、说教材:本节课出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圆》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学习圆的有关知识的。

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也进入了一新的领域。

基于以上对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理解。

我拟订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能借助物体或工具画圆,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会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数学思考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能借助物体或工具画圆,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四、说教法学法:情境法、直观演示法、合作学习法五、说教学过程。

1、欣赏图片感知圆,导入新课。

屏幕投影出一组生活中(带圆形的)物体的图片,学生欣赏。

然后让学生自己回忆平常生活中你们在哪儿也见过圆形的物体呢?在此基础上引出课题并板书:圆。

并相机比较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异同之处。

2、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初步体验第一步是学生选择任意画圆工具,独立尝试画圆。

并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第二步介绍出示圆规,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

2人小组说说你用圆规怎么画圆的?第三步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圆心、半径和直径。

3、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巩固深化认识。

【单元精品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6单元 圆

【单元精品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6单元  圆

第6单元圆第1课时圆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85~87页例1、例2、练一练及第89页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圆的特征的发现过程。

【教学准备】PPT课件、圆规、图钉、线。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导入新课,明标质疑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圆吗?(学生举例)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例1图例,让学生找找图中哪些地方是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工具画一个圆。

学生画圆,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自己的画法。

教师询问:用图钉和线画圆的时候能移动图钉的位置吗?为什么?线的长短能不能在画圆的过程中变化?最后请用圆规画的同学介绍。

师:你是怎样画的?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PPT课件出示)2.师:用什么工具画圆最方便、最标准呢?(圆规)下面我们大家就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

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改变两脚间的距离能不能画成圆?3.把学生的作品放在一起,比一比,并加以评价。

师:同学们画出的圆为什么有大有小呢?圆为什么位置不同呢?4.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画圆的注意点。

师引导学生对比:用线画圆和用圆规画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5.指导学生用圆规画圆,教师示范怎样量两脚之间的距离。

师:我们把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统一定为4厘米。

学生画圆,然后剪下来。

6.学生结合教材第86页关于圆的各部分名称的介绍认识圆。

要求学生在自己剪下来的圆上标出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教师指名展示,集体评议。

三、小组展示,适时点拨1.我们已经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下面我们就利用大家手头的材料,用圆片、直尺、圆规等作为研究工具,再深入地研究一下圆。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5 圆的认识 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5 圆的认识  教案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教材通过两道例题教学了圆的特点。

例题1向学生展现了生活中看到的圆,并让学生比较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异同点。

例题1还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出一个圆,在学生试着画圆时,教材用了三张不同的画圆的方法让他们在画圆的过程中感受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紧接着,教材安排了使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介绍了圆的几个重要名称,进一步认识了圆。

利用圆规画成的圆,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并学会用字母表示。

教材还安排了让学生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发现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最后通过“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的相关习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圆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本节知识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及其周长、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主动学习、自觉思考的能力,他们有能力根据具体要求有序地展开思考、讨论,从而获得知识。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85—87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

学会用圆规画规定大小的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突破方法:通过操作、讨论、比较、归纳、交流等活动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在认识圆的一些基本概念后,自主发现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教学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操作、探索并发现圆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时圆的周长(2)
教学内容:
P92例6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已知一个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已知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第课时月日第周星期总课时
教学流程复备栏一、教学例6。

⑴课件出示例6的场景图,全班交流:怎样能准确测算出这
个花坛的直径,又不会损伤到花坛里的花草呢?(先测量出花坛的
周长,再算出花坛的直径。


⑵课件出示测量的结果: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

小组交流:知道了这个花坛的周长,怎样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
呢?
①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展示自己是怎么解答的。

⑶全班展示、交流。

①根据圆周长公式C=πd列方程解答。

解:设这个花坛的直径是x米。

3.14x=251.2
x=251.2÷3.14
x=80
②直接用除法计算。

251.2÷3.14=80(米)
⑷总结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喜欢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列方程是顺着题意思考,用除法计算是直接利用周长公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计算。

2.学习“试一试”。

二、巩固拓展
1.完成“练一练”。

提醒学生估算时,可将圆周率看作3,并使学生意识到3比圆周率实际值小了一些,所以周长也应该适当估小一点。

2.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3.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4.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5.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6.完成练习十四第9、10题。

三、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2)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