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工资总额包括哪些

合集下载

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89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1月国家统计局第1号令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统一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保证国家对工资进行统一的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有利于编制、检查计划和进行工资管理以及正确地反映职工的工资收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各种合营单位,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在计划、统计、会计上有关工资总额范围的计算,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第二章工资总额的组成第四条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第五条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包括:(一)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二)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三)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四)运动员体育津贴。

第六条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包括:(一)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二)按工作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三)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第七条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包括:(一)生产奖;(二)节约奖;(三)劳动竞赛奖;(四)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五)其他奖金。

第八条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企业如何实施人工成本管理

企业如何实施人工成本管理

企业如何实施人工成本管理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企业如何实施人工成本管理一、人工成本的概念和范围企业人工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的费用总和.按原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企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费用等7大项.1.职工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或实物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2.社会保险费用,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时给予物质帮助的费用.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女工生育5项社会保险.3. 职工福利费用,指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企业举办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如:物业管理费、冬季取暖费、独生子女费、托儿补助费、丧葬抚恤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设施费、探亲路费、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费用、员工困难补贴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在企业工资总额4%之内.4.职工教育费,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5.劳动保护费用,指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比如防暑降温费、劳保用品费用.6.职工住房费用,指企业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支付的费用.比如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7.其他人工成本费用,包括工会会费、外聘人员劳务及咨询费用、没有列入工资总额的劳动报酬,按规定对职工的特殊奖励等.二、人工成本管理及其指标体系人工成本管理,是把企业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围绕劳动者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进行界定、核算、支付、调整等一系列管理行为.人工成本是一个具有相对性、动态性的复杂问题.目前一些企业效益不好、人工成本比例偏高,并不完全是劳动报酬等人工成本增长过多、人工成本水平过高而造成的,关键是人工成本效益低,劳动生产率低所致.不能简单的、单纯的看人工成本的高低,更不能单纯的控制或降低人工成本的绝对水平,而要使劳动报酬等人工成本的增长建立在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基础之上,提高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益.那么,常用的人工成本分析指标有哪些呢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总量指标用人均人工成本来反映.职工人数指在本企业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人数.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人均人工成本=————————————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人均人工成本可以分析企业间人工成本的结构差异,对各自竞争潜力和用工效率产生的影响,为调整人工成本使用方向和提高使用效益提供参照.人工成本结构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该时期某组成部分数量一定时期人工成本 =———————————×100%某组成部分所占比重同期人工成本数量总人工成本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指标可说明各组成部分在人工成本中的结构比例关系的变化,企业应根据指标的变动,分析其中具体的结构性变动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分析比率型指标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采用人工成本利润率、人事费用率、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来反映.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人工成本利润率=————————————×100%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对企业主管部门来讲.人工成本利润率的变动趋势,基本可以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环境的变动趋势.如果人工成本利润率下降就应分析其原因,如果由于产品卖不出去,就应尽快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如果是因为原材料涨价或人工成本过快增长,就应采取措施,努力降低物耗成本或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劳动分配率=————————————×100%同期增加值总额劳动分配率指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中有多少比例用于支付人工成本,它反映分配关系和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同一企业在不同年度劳动分配率比较,在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劳动分配率的比较,说明人工成本相对水平的高低.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人事费用率=————————————×100%同期销售收入总额人事费用率表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总价值中有多少用于人工成本支出,同时也表示企业职工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关系、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它的倒数表明每投入一个单位的人工成本能够实现多少销售收入.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总成本中人工成本比重=————————————×100%同期成本费用总额人工成本比重,是企业、行业、国家间商业竞争的重要指标,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竞争主要是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其中价格的竞争主要是成本费用的竞争.而成本费用的竞争又主要是人工成本的竞争.三、企业如何进行人工成本管理1.指定人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及人员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企业必须有系统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这项工作,在企业内部应建立以劳资部门为主的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对各项人工成本预算要严格审核,对预算外费用要严格监控,目行必须的审批程序,经批准后方能执行,努力降低人工成本;对下属各单位、各部门的报表数字质量要负责监督检查,并发布全企业的人工成本状况,提供各单位需要的其他人工成本信息咨询;指定下属各单位的人工成本管理责任主体,并通过调查、收集、整理社会人工成本信息、全企业人工成本信息,合理确定企业的人工成本控制指标,定期公开发布人工成本控制标准;每年召开人工成本结算会,对有效管理人工成本的单位进行奖励,对人工成本偏高的单位进行预警预报,必要时实行成本否决.2.建立人工成本费统计台账企业要进行人工成本管理,就要严肃人工成本报表制度,健全与人工成本有关的劳动工资、保险福利统计报表制度和财务报表制度,建立人工成本统计台账,台账主要包括9个部分:人工成本汇总台账、工资内外收入台账应含支付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台账、职工福利费用台账、教育培训费用台账、职工住房费用台账、非本单位职工的人工成本台账、其他人工成本台贴、劳动保护费用台账.台账的填报要求:1一般应按本期实际发生数填报,除有单项规定外,不能按计划数填报;2要按"谁支付、谁统计"的原则登账,如企业对外按项目承包,只对单位支付项目承包费用,不直接支付工资报酬,不统计为企业用工人员及工资.3.建立人工成本分析模型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相互联系的,指标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企业应建立人工成本分析模型见附图,其目的是使阅读者领导能清晰、全面地了解人工成本的构成、数量和指标之间的关系,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供帮助.4. 确定正确的人工成本控制目标理想的人工成本分析结果应是倒U型的,即:"二低一高",高人均人工成本,低人工成本含量,低人事费用率或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管理不是要减少企业人工成本的绝对额,人工成本的绝对额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这是一个总趋势.从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一定的人工成本投入应带来一定的产出效益,当企业人均人工成本增长时,人均增加值和人均销售收入也应有所增长,且增长幅度应高于人均人工成本的增长幅度,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才是增收增效的人工成本.因此,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是要控制其相对数,也就是说,企业进行人工成本控制的目的是要降低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降低人工成本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增强人工成本的支付能力;降低人工成本在劳动分配率中的比重,增强人力资源的开发能力.但应该注意的是,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或劳动装备水平不同.增加值率和利润率不同,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指标适合同行业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5.建立人工成本费预算制度预算是管理控制活动中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它是用数字形式编制的未来一定时期的计划.利用预算,有利于管理者对各单位、各部门的人工成本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和控制.人工成本主管部门应拟定预算管理制度,使人工成本预算管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人工成本的预算应以财务预算年度作为人工成本预算年度,以财务及其他专业的预算数据为依据,由劳资部门单独进行预算,即保持相对的独立性.预算时,应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按照业务部门的计划、任务,根据上年实际发生情况,考虑本年特殊增减因素,本着增收节支、量入为出的原则,精打细算、科学合理安排各项资金,编制人工成本预算,不得编制赤字预算.为了保证制度的严肃性,预算一经批准,一般不予调整,如果年度执行中受国家政策影响,人员机构发生大的变化,确实需要调整,下属各单位、各部门向人工成本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能支付.除此之外一律不予调整.6.建立人工成本费结算制度企业应在每年财务决算后召开人工成本结算会,按照有关财会规定,按建立的台账,及时、准确、完整地对人工成本进行结算,对比年初的人工成本预算方案,计算节约超支的额度,并分析人工成本总量指标、结构型指标和相对比率型指标,对比人工成本控制目标,包括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看看人工成本是否进行有效控制,看着是否达到了增收节支.对于人工成本管理得当的单位,应制订一些奖励措施,比如按照各单位增收节支的程度,提取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作为奖励基金.以调动各单位人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对于人均人工成本水平过高,又同时出现人事费用率、劳动分配率过高的单位.在年终结算时,应分析具体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比如若是工资水平过高、增速过快的单位,可以对其效益工资作必要的核减,并对责任者进行处罚.对人工成本过高的单位要进行预警预报,必要时实行成本否决.人工成本管理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必须重视人工成本管理,加强人工成本统计与分析,减少无效人工支出,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比的最优化,实行利润、成本、人力投入与产值均能上能下的运行机制,进而形成企业用人能多能少、岗位能上能下、职工收入能增能减的良性循环,以增强企业的活力与市场适应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一、人工成本基本定义我国统计制度将人工成本定义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按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这些费用要纳入企业财务成本项目,所以称之为人工成本.二、人工成本构成范围企业人工成本构成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等.一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二社会保险费用: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时给予物质帮助的费用.社会保险费用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分担.目前实施的社会保险有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三职工福利费用:是指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企业举办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如:独生子女费、丧葬抚恤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设施费、探亲路费、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费用.四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五劳动保护费用:是指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费用.企业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有工作服、手套等劳保用品.解毒剂、清凉饮料,以及规定工种所享受的保健食品待遇.六职工住房费用:是指企业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支付的费用.主要用于交纳住房公积金、提供住房补贴、职工宿舍折旧等.七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包括工会经费、涡有列入工资总额的劳动报酬,按规定对职工的特殊奖励等.三、人工成本分析主要指标人工成本的主要指标有: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产出系数、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全员劳动生产率.一劳动分配率反映劳动投入对企业净产出的影响,又反映企业新创造价值中对职工分配的份额,是反映劳动投入与净产出关系的指标.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增加值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有二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二人事费用率反映劳动投入占实现价值形态的总产出程度,是反映劳动投入产出的指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其它销售收入.三人均人工成本反映人工成本水平的指标.平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职工人数职工人数:指在本企业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人数.四人工成本产出系数反映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状况指标.人工成本产出系数=增加值/人工成本五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反映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状况指标.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销售收入/人工成本六人工成本含量反映劳动效率状况的指标.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总成本总成本成本费用总额:指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之和.七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反映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工资/人工成本八全员劳动生产率反映工业活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值/职工人数四、人工成本分析模型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相互联系的,指标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笔者根据杜邦分析法原理设计出人工成本分析模型,其目的是使阅读者领导能清晰、全面地了解人工成本的构成、数量和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公司人力资源决策提供方便准确的依据.按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涉及人工成本的项目共49项,在制作年度人工成本分析模型之前,应先采集49项相关数据制作一个人工成本数据采集表,然后运用计算机通过链接方式生成人工成本分析模型,最终形成年度人工成本分析报告.在采集相关数据时,要根据决策者的需求决定是采集预提数还是实际发生数,准确掌握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五、人工成本分析结果理想模式理想的人工成本分析结果应是U型的,即:“二高一低”,高人均人工成本,低人工成本含量,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系数.建立和推行人工成本分析模型,有助于我们通过模型对人工成本指标进行层层分解,从构成指标的因素入手,帮助企业寻找管理差距,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供帮助;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的人工成本走向,为企业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考核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业绩,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指明努力方向.六、人工成本分析模型的运用案例2000年大化肥企业人工成本状况抽样统计,并运用人工成本分析模型进行关联分析.一数据模型人工成本分析模型二分析报告1、大化肥行业人工成本概况2000年,大化肥企业人工成本呈“二高一低”状态,这说明大化肥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2000年行业人工成本先进指标和平均指标见下表:1999年大化肥人工成本分析模型略2000年大化肥人工成本分析模型略2、人均人工成本平均人工成本反映人工成本的水平.2000年大化肥平均人工成本总额为万元,比上年减少%.平均人数比上年减少了4%.人均人工成本为24300元,比上年略有增长,最高为55500元,最低为14700元,高低相差40800元,为倍.其中人均工资为15990元.在人工成本总额下降的情况下,人均人工成本却略有增长,这说明大化肥企业减员增效已初见成效.3、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指标劳动分配率是反映劳动投入与净产出关系的指标,反映企业新创造价值中对职工分配的份额.2000年大化肥平均劳动分配率为%,比上年增大了个百分点,最高为%,最低为%,高低相差个百分点.劳动分配率上升的趋势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说明大化肥企业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我们将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人工成本产出系数是劳动分配率的倒数,说明员工剩余劳动的大小.2000年大化肥平均人工成本产出系数为,比上年降低了,最高为最低为.高低相差倍.人事费用率是反映劳动投入产出的指标,反映劳动投入占已实现价值形态的总产出的程度.2000年大化肥平均人事费用率为 %,比上年降低了个百分点,最高为%,最低为%.高低相差个百分点.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是人事费用率的倒数,2000年大化肥平均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为,比上年提高了,最高为,最低为,高低相差倍.总成本人工成本含量是反映劳动效率状况的指标,体现出劳动效率的提高程度.2000年大化肥平均人工成本含量为%,比上年降低了个百分点,最高为%,最低为%.高低相差个百分点.这说明大化肥企业有一定的竞争潜力.4、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企业活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指标.2000年大化肥平均劳动生产率为%万元,比上年降低了万元,高低相差倍.5、人工成本构成2000年,大化肥平均人工成本构成为:工资总额为%,社会保险费为%,职工福利费为%,职工教育经费为%,劳动保护费为%,职工住房费用为%,工会经费为%,其它人工成本为%.社会保险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等是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具有一定的刚性,职工住房费用因已进行房改将会有较大的改变,因此,控制人工成本的关键在于控制工资总额.。

关于工资总额的计算口径

关于工资总额的计算口径

关于工资总额的计算口径,应遵循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统制字[1990]1号)--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津贴和补贴。

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不在岗职工生活费;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的劳动报酬;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劳动报酬以及聘用其他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

“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以及其他根据有关规定支付的工资,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按国家规定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还是未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1、《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省政府令[2004]第7号)第10条“企业应当按照上一年度本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第12条“职工个人应当按照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八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职工本人月缴费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百分之三百的,按照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缴费,超过部分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百分之六十的,按照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2、《黑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后有关问题的通知》(黑劳社发[2005]36号)第1条“参保企业缴费工资以上一年度本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为基数,按22%的比例缴费。

原缴费比例高于22%,调整到22%,缴费比例低于20%,调整到20%。

企业缴费工资总额低于职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以职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作为企业缴费工资基数”;第2条“城镇个体劳动者缴费工资基数原则上为全省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以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缴费确有困难者经社保经办机构同意后可按全省职工平均工资的60%缴费,但缴费基数最低不能低于全省职工平均工资的60%”。

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解释

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解释

2015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最新解释一、关于工资总额的计算?工资总额的计算原则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以及其他根据有关规定支付的工资,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按国家规定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还是未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二、关于奖金的范围?(一)生产(业务)奖包括超产奖、质量奖、安全(无事故)奖、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奖、提前竣工奖、外轮速遣奖、年终奖(劳动分红)等。

?(二)节约奖包括各种动力、燃料、原材料等节约奖。

?(三)劳动竞赛奖包括发给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的各种奖金和实物奖励。

?(四)其他奖金包括从兼课酬金和业余医疗卫生业务收入提成中支付的奖金等。

?三、关于津贴和补贴的范围?(一)津贴。

包括:?1.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

具体有:高空津贴、井下津贴、流动施工津贴、野外工作津贴、林区津贴、高温作业临时补贴、海岛津贴、艰苦气象台(站)津贴、微波站津贴、高原地区临时补贴、冷库低温津贴、基层审计人员外勤工作补贴、邮电人员外勤津贴、夜班津贴、中班津贴、班(组)长津贴、学校班主任津贴、三种艺术(舞蹈、武功、管乐)人员工种补贴、运动队班(队)干部驻队补贴、公安干警值勤岗位津环境监测津贴、收容遣送岗位津贴等。

?2.保健性津贴。

具体有:卫生防疫津贴、医疗卫生津贴、科技保健津贴、各种社会福利院职工特殊保健津贴等。

?3.技术性津贴。

具体有:特级教师补贴、科研津贴、工人技师津贴、中药老药工技术津贴、特殊教育津贴等。

?4.年功性津贴。

具体有:工龄津贴、教龄津贴和护士工龄津贴等。

?5.其他津贴。

具体有:直接支付给个人的伙食津贴(火车司机和乘务员的乘务津贴、航行和空勤人员伙食津贴、水产捕捞人员伙食津贴、专业车队汽车司机行车津贴、体育运动员和教练员伙食补助费、少数民族伙食津贴、小伙食单位补贴等)、合同制职工的工资性补贴以及书报费等?。

工资总额基数的计算方法

工资总额基数的计算方法

工资总额基数的计算方法
1.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是员工工资的基础部分,通常由员工和雇主协商确定。

基本工资是工资总额基数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是对员工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后给出的奖励,通常是基于员工的工作目标和完成情况来确定。

绩效工资也是工资总额基数的一部分。

3.津贴、补贴和奖金等各种福利补贴:
津贴、补贴和奖金等福利补贴是根据员工的特殊工作条件或表现而给出的额外报酬。

这些福利补贴也应计入工资总额基数。

4.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是员工因工作时间超过正常工时而获得的额外报酬。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加班工资也应计入工资总额基数。

5.福利费用:
福利费用包括员工的社会保险费用、公积金等。

这些费用是雇主按一定比例支付给相关机构的,也是工资总额基数的重要组成部分。

6.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根据员工的薪酬收入按一定比例征收的。

个人所得税也应计入工资总额基数。

7.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包括员工除了工资以外的各种收入,如股权分红等。

这些收入也应计入工资总额基数。

综上所述,工资总额基数的计算方法主要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加班工资、福利费用、个人所得税和其他收入等组成。

计算时需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来确定各项比例和标准。

工资总额包括哪些

工资总额包括哪些

工资总额包括哪些工资总额是指一个职工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的所有收入的总和。

它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各种形式的工资和福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工资总额包括的具体内容。

1.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指一个职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按照约定或法律规定所获得的工资。

这是工资总额中最基本的一部分,通常根据职位、经验和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2. 岗位津贴岗位津贴是指为了激励职工承担更高级别职位的职责或在特殊岗位上工作而给予的一种额外津贴。

这个额外津贴通常与职位的重要性、职责的复杂性以及风险和压力有关。

3. 职务津贴职务津贴是指为了激励职工担任特定的职务或担任管理职位而给予的津贴。

这个津贴通常是根据职务的级别和职能的重要性来确定的,目的是吸引和留住具有相关技能和经验的员工。

4. 绩效奖金绩效奖金是根据一个职工的工作表现和目标达成情况来确定的奖金。

这个奖金不是固定的,而是基于职工的绩效评估结果或者公司的业绩评估结果。

它的目的是激励职工提高工作绩效并推动公司的发展。

5. 加班工资加班工资是指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工作的额外报酬。

加班工资的金额通常是按照公司的劳动法规定或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倍率来计算的。

加班工资的目的是鼓励职工愿意在有需要的时候加班,并且使他们能够得到公正的补偿。

6. 加班补偿假除了加班工资之外,一些公司还提供加班补偿假。

这是一种额外的假期,用来补偿职工因加班而失去的休息时间。

职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获得加班工资或者加班补偿假。

7. 奖励和荣誉工资总额还可能包括奖励和荣誉,例如优秀员工奖、年度最佳员工奖等。

这些奖励通常是根据职工在某个方面表现出色而给予的额外奖金或荣誉。

这些奖励和荣誉旨在鼓励职工继续努力工作并提高工作表现。

8. 社会保险和福利工资总额还包括一些社会保险和福利的缴费。

这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

这些缴费是为了保障职工在遇到意外或退休后能得到相应的保障和福利。

9. 税款扣除工资总额中还应扣除所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人工成本的构成

人工成本的构成

人工成本的构成按我国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

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1、职工工资总额职工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或实物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包括记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2、社会保险费用社会保险费用指国家通过方法对职工支付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企业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费用。

此项人工成本费用只计算用人单位缴纳的部分,不会个人缴纳的部分。

因为个人缴费已计算在工资总额以内。

3、职工福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是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

主要用于职工的医疗卫生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问题、宣传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包括集体、生活福利设施,如职工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浴室、理发室、妇女卫生室等,以及文化福利设施,如文化宫、俱乐部、青少年宫、图书室、体育场、游泳池、职工之家、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物业管理费、上下班交通补贴。

4、职工教育费职工教育费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包括就业前培训,在职提高培训、转岗培训、派外培训、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费用和企业自办大中专、职业技术院校等培训场所所发生的费用以及职业技能鉴定费用5、劳动保护费用劳动保护费用指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

如工作服、保健用品、清凉用品等。

6、职工住房费用职工住房费用指企业为改善职工居住条件而支付的费用。

包括职工宿舍的折旧费(或为职工租用房屋的租金)、企业交纳的住房公积金、实际支付给职工的住房补贴和住房困难补助以及企业住房的维修费和管理费等。

7、其他人工成本费用其他人工成本费用包括工会费经费、企业因招聘职工而实际花费的职工招聘费、咨询费、外聘人员劳务费,对职工的特殊奖励(如创造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支付实行租赁、承租经营企业的承租人,承包人的风险补偿费等。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家统计局第1号令)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家统计局第1号令)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统一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保证国家对工资进行统一的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有利于编制、检查计划和进行工资管理以及正确地反映职工的工资收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各种合营单位,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在计划、统计、会计上有关工资总额范围的计算,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第二章工资总额的组成第四条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第五条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包括:(一)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二)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三)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四)运动员体育津贴。

第六条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包括:(一)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二)按工作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三)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第七条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包括:(一)生产奖;(二)节约奖;(三)劳动竞赛奖;(四)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五)其他奖金。

第八条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一)津贴。

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年功性津贴及其他津贴。

(二)物价补贴。

包括: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

劳动者报酬有几种,获取方式有哪些

劳动者报酬有几种,获取方式有哪些

劳动者报酬有几种,获取方式有哪些劳动者报酬包括三种;货币工资;实物工资;社会保险。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劳动者为企业、单位辛勤工作,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并不是很清楚劳动者报酬有几种,获取方式有哪些。

接下来,小编就来为大家做详细解答。

一、劳动者报酬有几种1、职工工资总额职工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计件工资、各种奖金、各种津贴、加班加点工资,副食食品价格补贴(不包括财政支付给职工的肉价补贴),以及其他工资构成。

但不包括从城乡个体户得到的收入。

2、职工保险和福利职工保险和福利——是职工在工资、奖金以外从单位直接得到的用于个人的保险、福利费。

包括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以及从税后利润中开支的其他保险、福利费。

农民货币收入——指农民出售农副产品的净收入及从事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生产活动的净收入。

这部分收入中已经消除了中间产品的价值,也不包括上交地方财政各项税收及集体企业的提留。

3、农民自产自用农民自产自用——主要是农民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中供消费部分的产出。

城镇个体劳动者收入——指经工商行政管理单位批准开业领到执照的个体工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个体劳动者经营收入中扣除各项费用和税金后的净收入。

二、劳动者报酬的获取方式1、劳动者报酬是指在核算期内,劳动者通过劳动直接从生产过程中得到的劳动收入,即以现金和实物形式表现的报酬。

需要指出的是,劳动者报酬中包含着混合收人,即农民和个体经济中的劳动报酬和营业盈余。

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应该得到的全部报酬。

包括货币形式的工薪收入、非货币形式的实物报酬以及生产单位为劳动者支付的社会福利缴款三部分。

它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货币,二是工资,三是收入。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工资总额是指一个企业或者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员工的工资总和。

工资总额的组成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和补贴、奖金和福利等多个部分。

这些部分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具体的规定和解释。

本文将就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进行详细解释。

首先,基本工资是员工的主要工资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员工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确定的。

基本工资的具体范围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行业特点、员工技能、工龄和相关因素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基本工资的范围应该至少达到最低工资的标准,以保证员工的生活最低保障。

当然,在确定基本工资时,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发展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要求。

其次,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来确定的,一般是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

绩效工资的范围根据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来确定,一般包括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出勤情况等指标。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确保绩效工资的分配公平、公正。

此外,绩效工资的具体范围还应考虑到行业平均水平,确保员工的工资水平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平均水平相当。

津贴和补贴是企业为了鼓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质量而支付给员工的额外报酬。

津贴和补贴的范围一般包括交通补贴、住房补贴、餐费补贴、通讯补贴等。

具体范围的规定应该根据企业经济状况、地区物价水平、员工工作条件等因素进行考虑。

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津贴和补贴的标准,并经过劳动部门和工会的审核和认可。

奖金是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和个人能力而支付给员工的额外报酬。

奖金的范围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员工的贡献度、行业的发展情况等因素进行确定。

企业应该制定奖金的计算方法和发放规则,并向员工公示。

同时,奖金的发放应该公开、公正、透明,不得存在任何歧视和偏袒。

福利是指企业为了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而提供的各种福利待遇。

福利的具体范围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职工住房公积金、工伤保险等。

劳动合同工资总额

劳动合同工资总额

劳动合同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应得的工资总额。

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各项工资组成部分。

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总额,有利于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从劳动合同工资总额的定义、构成、计算方式、支付保障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劳动合同工资总额的定义劳动合同工资总额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应得的工资总额。

工资总额是劳动者劳动报酬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各项工资组成部分。

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总额,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劳动合同工资总额的构成1.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劳动者根据其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工作年限等因素确定的固定工资。

基本工资是工资总额的核心部分,是劳动者日常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

2. 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绩效、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因素确定的工资。

绩效工资的发放与劳动者的工作表现密切相关,旨在激励劳动者提高工作水平。

3. 奖金:奖金是根据用人单位的利润、效益、项目完成情况等因素设立的额外报酬。

奖金的发放具有不确定性,通常是劳动者在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后才能获得。

4. 津贴:津贴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在特殊工作环境、特殊工作条件下所付出的额外劳动消耗而设立的工资性补贴。

津贴包括岗位津贴、地区津贴、交通津贴、住房津贴等。

5. 补贴:补贴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而设立的额外报酬。

补贴包括加班补贴、就餐补贴、通讯补贴等。

三、劳动合同工资总额的计算方式劳动合同工资总额的计算方式如下:工资总额 = 基本工资 + 绩效工资 + 奖金 + 津贴 + 补贴其中,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各项工资组成部分可以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工作岗位、工作绩效等因素进行调整。

四、劳动合同工资总额的支付保障1.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工资总额的概念

工资总额的概念

工资总额的概念
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总额。

它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

工资总额是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

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工资总额,并确保按时足额支付给职工。

同时,国家也会通过税收、社会保险等政策,对企业工资总额进行调节和监管。

总之,工资总额是反映企业职工劳动报酬的总体情况的重要指标,对于企业和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述工资总额的构成

论述工资总额的构成

论述工资总额的构成
工资总额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所获得的全部报酬的总和。

工资总额的构成因国家、地区、行业和个人情况而异,但通常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和补贴等多个方面。

基本工资是工资总额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基本工资是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个人工作经验、技能水平和工作地区等因素确定的固定金额。

基本工资通常是根据劳动合同或行业规定确定的,是员工工作的基础报酬。

津贴也是工资总额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津贴是指根据员工工作条件、工作性质和工作地点等因素发放的额外补贴。

津贴可以包括住房津贴、交通津贴、餐补等各种形式,以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的额外开支。

奖金也是工资总额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奖金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成果和贡献等因素给予的额外报酬。

奖金通常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员工的工作绩效来确定的,是对员工努力工作和取得成绩的一种激励和奖励。

福利也是工资总额的组成部分之一。

福利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各种福利待遇,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福利的提供可以减轻员工的生活压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补贴也是工资总额的一个组成部分。

补贴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一些额外的补助,如交通补贴、通讯补贴、岗位津贴等。

补贴的提供可以帮助员工解决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质量。

工资总额的构成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和补贴等多个方面。

这些构成部分不仅是员工获得报酬的来源,也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各种待遇和激励措施。

通过合理构成工资总额,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工资总额的计算公式标准

工资总额的计算公式标准

工资总额的计算公式标准工资总额的统计以劳动报酬为根据,工资总额的统计以在岗职工范围为前提,工资总额的统计不考虑其经费来源和支付形式,工资总额应按报告期实发数统计。

那么工资总额要如何计算呢?下面让店铺来告诉你工资总额计算公式,希望能帮到你。

工资总额计算公式《实施条例》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条所称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工资的定义工资是工钱的一种类型,即员工的薪资,是固定工作关系里的员工所得的薪酬,是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

是劳务报酬(劳酬)中的一种主要形式。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1)社会保险费;(2)劳动保护费;(3)福利费;(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5)计划生育费用;(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

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

工资总额的定义概述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其中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与生产有关的各种经常性奖金以及根据法令规定的各种工资性质的津贴等。

工资总额除按全部职工计算外,还要按各类人员分别计算。

它是工资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计算平均工资的依据。

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

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

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概述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职工福利费的计提是一项重要的操作。

计提职工福利费是为了预留企业职工福利的支出,包括员工的社保、公积金等费用。

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是指企业根据一定的比例,按照员工工资的一定比例计提职工福利费。

本文将介绍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的核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的核算方法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的核算方法需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企业会根据员工的工资总额来计算职工福利费的计提比例。

以下是一个计算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的示例:1.首先,确认员工的工资总额。

员工的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各项薪酬。

企业需要统计每个员工的工资总额,并将其加总得到整体的工资总额。

2.然后,确定职工福利费的计提比例。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相关规定,确定职工福利费的计提比例。

一般来说,计提比例是以工资总额为基础进行计算。

比如,计提比例为5%,则意味着企业需要将员工工资总额的5%作为职工福利费计提数额。

3.最后,计算职工福利费的计提金额。

将员工的工资总额乘以职工福利费的计提比例,得到职工福利费的计提金额。

计提金额需要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列示,以便后续的核算和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职工福利费的计提比例可能因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调整。

因此,企业需要及时关注相关法规和规定,及时调整职工福利费的计提比例。

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的相关注意事项在确定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时,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的遵守。

企业在计算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时,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国家可能会对职工福利费的计提比例有一定限制和规定,企业需要严格遵守。

2.不同福利费项目的计提比例差异。

不同的福利费项目可能有不同的计提比例,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比如,社保费和公积金费的计提比例可能会有所不同。

3.细化数据的分析和核对。

在计算职工福利费的计提比例时,企业需要仔细核对和分析员工的工资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工会经费热点问题解答

工会经费热点问题解答

工会经费热点问题解答1.工会经费收入的来源有哪些?答:工会经费收入来源包括本单位会员缴纳的会费、本单位行政依法拨缴的工会经费、上级工会补助经费、政府补助收入、本单位行政补助经费、事业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

2.会员会费如何计算?答:根据工财字〔1994〕69号《全国总工会财务部关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会会员交纳会费问题的通知》,明确会费的缴纳标准,按照会员本人每月工资收入的0.5%计算交纳会费。

会员工资收入合计尾数不足10元部分和各项津贴、补贴、奖金等收入,仍暂不计算交纳会费。

收交的会员会费,全部留在基层工会掌握使用。

机关工会会员计算“工资收入”基数: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事业单位工会会员计算“工资收入”基数: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企业工会会员计算“工资收入”基数:凡作为工资发给企业工会会员应计算交纳会费,凡是作为津贴奖金发给企业工会会员的,不计算缴费会费。

3.拨缴工会经费如何计算?答: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依法向工会拨缴经费,并按上级工会规定的分成比例留成和上缴。

江苏省拨缴工会经费留成比例:基层工会留用60%,上解上级工会40%。

4.职工工资总额包括哪些?答:职工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计算时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职工工资总额口径。

具体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5. 基层工会可以申请行政补助吗?行政补助收入如何合法合规使用?答:根据《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工会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行政补助收入是基层工会经费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可以用于工会为职工服务和开展活动等方面。

基层工会要做好年度工会经费收支预算,基层工会在会费收入、拨缴经费收入、上级工会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等当年预算收入不能满足完成全年工作任务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应优先动用以前年度结余资金进行弥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工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福利、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组成。

用人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不论其经费来源、支付形式、费用列支渠道、是否计入成本、是否国家计征所得税,都应列入工资总额计算范围。

企业单位工资总额应按职工工资总额的计算原则进行统计,一般包括: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各种津贴、补贴、奖金等,鉴于目前企业工资项目不统一,用人单位实际发给本单位职工的属于工资性质的项目一律计入工资总额。

劳动者以下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1)、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2)、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如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作服;3)、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他劳动收入,如根据国家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