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声现象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声现象 知识点

第一章 声现象 知识点

第一章一、声音的产生: 声现象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转换法:鼓面撒纸屑、音叉击水花、音叉振动乒乓球弹开。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源的分类:(1)固体声源:如: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振动发声, 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2)液体声源:如:哗哗的雨滴声、叮咚的泉水声、咆哮的黄河水声(3)气体声源:爆胎声、呼呼的西北风、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注:①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②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声音不一定能听见,如:在真空中、超声波和次声波)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如:“土电话”能实现10米左右的通话;古代士兵用箭筒贴紧地面听敌情。

(2)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如:“怕得鱼惊不应人”、潜水员能听到岸上人的声音。

(3)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

如:听老师讲话的声音(4)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如: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2、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好如:“敲衣架实验”、医生用听诊器听诊、“土电话”能实现10米左右的通话三、声波和声能1、声音是一种波,叫做声波。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2、声能的利用(1)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 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 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超声波粉碎胆结石、超声波清洗眼镜(2)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如: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医生用B超诊断病情;敲铁轨听声音;超声波回声定位、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四、声速1、声速: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单位是m/s。

初中物理知识点精细笔记-第一章_声现象(期中考试复习)

初中物理知识点精细笔记-第一章_声现象(期中考试复习)

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声以的形式传播着。

声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多数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4.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听觉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2.骨传导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骨传导的原理:。

演员进行《千手观音》的排练、贝多芬听钢琴声、使用助听器听声音都利用了。

3.耳聋包括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者可以利用助听器听声音,而神经性耳聋者很难再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人们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但声源在我们正前方、正上方、正后方时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几乎相同,双耳效应不明显。

双耳效应的应用:。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个特性:、、。

2.音调:声音的叫音调。

●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频率的符号为f,单位为Hz。

1Hz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s内振动1次。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到。

●超声波是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低于20Hz的声音。

这两种声人都听不到。

蝙蝠、海豚能发出超声波。

海豚、猫、狗能听到超声波,狗还能听到次声波。

●演示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设计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 声现象 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 声现象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1.1声音是什么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打击乐器: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管乐器靠空气柱振动发声。

)右图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图中乒乓球的作用: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易于观察研究方法:转换法二、声音的传播1、真空罩响铃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不能用回声测距测量地月距离,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研究方法:推理法(理想实验法)2、声音在介质中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3、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 ;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t s ;距离计算公式是 s=vt ;时间的计算公式是 t=声速与介质种类及介质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A. 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B. V 固>V 液>V 气;C. 15℃空气中声速是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 以上,人与障碍物距离大于17m 。

1.2乐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由声源振动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Hz 。

)波形图疏密不同,音调不同。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由声源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还与听者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波形图上下宽窄不同,响度不同。

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色。

由声源本身材料、结构决定。

波形图形状不同,音色不同。

改变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厚薄,会使音调发生改变。

长、粗、松、厚,音调低。

短、细、紧、薄,音调高。

是否用力,会使响度发生改变。

1.3噪声及其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声源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初中物理第一章 声现象

初中物理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二、声的传播:1、介质:●定义: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空气●分类水木头●形式:声波340m/s●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慢,在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温度影响。

(气<液<固)三、人耳的构造:●鼓膜——听小骨及其他组织●骨传声: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四、声的特性:●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音调就高;振动得慢,音调就低。

●频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是赫兹(赫、Hz)✓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因为它们已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因为它们已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大自然的许多活动有次声波的产生,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

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人耳听不到的次声波。

✓有些次声波对人体有害。

●响度:声音的强弱。

物体振幅越大,产生的响度就越大。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也能分辨它们。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五、噪声的危害:1、来源: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强弱等级:分贝(dB)0dB—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 ~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保证休息和睡眠:50dB】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保证工作和学习:70dB】90dB以上—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保护听力:90dB】150dB—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六、控制噪声:七、声的利用:雷声、敲击钢轨、听诊器、回声、蝙蝠(声纳)、B超八、声与能量: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人教新课标版

图1.1-1 第一章 声现象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要点】条件 备注 声音的产生发声体的振动 发声体必然在振动,振动停止,则发声停止 声音的传播 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①声音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叫“声波”); ②声速在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例题解析】例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D .潜水员能听到岸上人的说话声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故A 错误,B 正确。

,墙是固体,隔着墙还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水是液体,在水下可以听到声音,说明液体可以传声.故C 、D 也是正确的。

答案:A 点评:平时我们所听到的声音都是以空气为介质传播的。

声波好像是水波,实质是介质的振动,所以真空(没有任何介质)不能传声。

例2:如图1.1-1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吊着的小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我们将看到小球 ,此现象表明 ;实验中小球起到的作用是 分析:当塑料小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由于叉股的振动会把小球弹起,小球的被弹起说明发声的叉股在振动,小球把叉股的微小振动明显化,即把叉股的振动放大了.一切的发声体都在振动,有时振动不易直接观察到,可通过小球将振动放大来观察.答案:被弹起 音叉在振动 把音叉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点评:也可以在发声体上放一些纸屑,发声体振动发声的时候可以看到纸屑的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例3: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曾作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作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大地中传播的速度比空气中 (填“快”或“慢”)的缘故.分析:声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固体传声比液体要快,液体传声比气体要快.答案:振动 快点评:相同的介质,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声速也发生变化。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苏科版).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苏科版).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1.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成为声源。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土电话实验表明:固体传声性能比空气好。

4.钟罩抽气实验表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6、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我国古代的编钟材料和结构相同,发声的音色相同;编钟大小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

7.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

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某频率是12Hz,表示每秒振动12次。

7.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

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8.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介质振动的幅度叫振幅。

9. 响度跟声源的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越大。

响度还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10.用悬挂的泡沫球显示音叉的振动,用碎泡沫球显示鼓面的振动,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化法。

10、音色:由物体本身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响度、音调和音色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11.超声:频率高于20000H z的声音。

人们利用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的特点制成声呐装置,可用于回声测距。

利用B型超声波成像传递信息。

12.次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特点:次声波传播距离远,能够绕过障碍物。

监测次声波用于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监测核爆炸。

13. 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声源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是声源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14.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为0分贝(dB。

不影响休息的声音是低于50分贝(dB15、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如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消声、吸声或隔声、在人耳处减弱(如佩戴耳塞。

15.声音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声能。

声波能使烛焰晃动、超声波清洗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中考物理考点大串讲(苏科版):第一章 声现象【考点清单】(解析版)

中考物理考点大串讲(苏科版):第一章  声现象【考点清单】(解析版)

专题01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

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源: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声波: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见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

当这种波动传入人耳时,引起骨膜振动,进而人就听到了声音。

由此可见,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5.回声:声波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我们听到的回声,就是声波反射形成的。

6.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水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约为1500m/s;在钢铁中更快,速度可达5200m/s.要点:(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成为声源。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3)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以下情况:一部分声波在障碍物表面反射;另一部分声波可能进入障碍物,被障碍物吸收甚至穿过障碍物,如隔墙能听到相邻房间里的声音。

不同障碍物对声波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不同。

通常情况下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音的能力强。

如:北京天坛的回音壁的光滑圆形墙壁能使声波发生多次反射;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强,如音乐厅的蜂窝状天花板就是为了吸收声音。

(4)影响声速的因素:①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②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把这种传播方式叫做骨传导。

3.双耳效应: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判断出声音传来的方位,立体声音乐就是利用了双耳效应使人有身临演奏现场的感觉的。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隐藏>>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考点、真题汇总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考点、真题汇总

解析:根据公式v=s/t的,声音经过的距离s1=v1t=340m/s×4s=1360m, 车行驶的距离s2=v2t=25m/s×4s=100m,司机按响喇叭时距山崖的距离为 s=(s1+s2)/2=(1360m+100m)/2=730m
第一章 声现象
二、乐音的特性
第一章 声现象
1、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作响
三: 阻挡这一神秘声波武器的有效手段为( )
A、半导体网 质网
B、真空网 C、磁性物质网 D、金属物
解析: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应使用真空网。
第一章 声现象
声音是一种波,称为声波。

例题4[2020江苏苏州月考]: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 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盆纸由于
的声音都是噪声
C、 噪声是指那些响度较大的声音
Hale Waihona Puke D、 歌唱家优美的歌声有时也会成为噪声
解析: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凡是由不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都是噪 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 音都是噪声,所以选D。
第一章 声现象
人们控制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在传播途中控 制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用鼓槌敲击鼓面,我们听到鼓声,那么鼓声的声源是( )
一: A、空气
B、鼓槌 C、鼓面 D、手臂
解析: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所以声源是鼓面。
第一章 声现象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考 点 二:
例题2[2020年湖南湘西州中考]: 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
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关于唢呐和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B. 只有唢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D.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讲解)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讲解)

第一章声现象一、知识点(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2的探究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课本P14的探究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课本P14图11--4的演示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补充: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课本P19的演示实验说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1声音的产生1、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爆炸声、风声、气球破裂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蚊子是翅膀振动发声等等);2、声音产生/振动的特点:(1)声音的产生必须有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低于20 Hz或者高于20000Hz或没有介质)。

(3)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1.2声音的传播1、声音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2、声速(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2)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s是距离,单位是米(m),t是时间,单位是秒(s)(3)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V固>V液V气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

3、声音的传播形式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又叫声波;4、声速<光速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听到枪声跟看到发令枪冒烟哪个准确?看到冒烟准确,听到枪声后计时比看到冒烟慢了t=s/v=100 m/340m/s=0.29 s,运动员的成绩比实际高0.29 s。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如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使人恶心,有的次声波会致人死亡。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1第一章声现象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1第一章声现象

b. “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
c. “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
d. “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
第6题图
第一章 声现象
7. (2016 西12题3分)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 曲《二泉映月》.下面有关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 b. 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c. 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进人耳的 d. 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声.
第一章 声现象
2.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
超声波
次声波
共同点
由___振__动___产生,人耳听不到
频率
高于__2_0__0_0_0_Hz
低于____2_0___Hz
应用
传递 B超、超声波导盲仪、汽车 监测火山爆发、龙卷风和核爆炸发生的
__信__息___ 的倒车雷达和声呐等
方位和强度等
传递 利用超声波清洗、焊接物 利用次声波的特性制造出次声武器,可
第5题图
第一章 声现象
命题点 2 声学综合题(6年4考)
6. (2017 西12题3分)位于我省永济市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如图所示,它是我国现有
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
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B ) a. “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空气振动发声
(RJ八上P37图2.2-8)
第一章 声现象
4. 实验:设计验证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步骤: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 其中的空气,注意铃声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 罩,注意铃声的变化. 实验现象:随着空气被逐渐抽出,铃声__逐__渐__变__小___;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铃声__逐__渐__变__大____.(两空均 选填“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 实验结论:_声__音__的__传__播__需__要__介__质____. 实验推理:_真__空__不__能__传__声__________.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材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材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2)声音必须靠介质 传播,它在 真空
。 不能传播
水上芭蕾选手的 头部潜入泳池中 時,为何仍能随 音乐起舞?
类型二: 固体、液体、气体能够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例3]正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
主要途径

( ____)
A.大地——空气——水——鱼
B.空气——水一一鱼教学札记
训练学生观察思维、归纳总结能力。此题学生完成比较困难。
C.大地——水——鱼
D.水——鱼
[例4] 如图7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在这声音的海洋中,针对这 些声音,你想知道什么?或 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友情提示:观察以上几幅图,发声 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请大家思考 一下,在我 们教室里可 以做什么活 动发出声音?
动手试试看!
敲桌子 拍手 拨动尺子 唱歌、说话 喇叭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 将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两侧后说话 2. 尺子的发声 3. 音叉发声
清楚,就预示着要下雨或者已经下雨了。因为这时空气湿度大,温度低,容易传 播声音。
请回答:
(1)答声案音:喜(欢1)走声什音么喜样欢的走介温质度?低(的2)介简质述。由(传2)声因差为别晴预天测空天气气湿的度道小理、。气温高, 不容易传播声音;而阴雨天空气湿度大, 温度低,容易传播声音。
再 见
基础练习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思考: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又会怎样?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 发声也停止
想想议议:说出一些比较新奇的发声现象?是怎样 发声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要点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要点 新人教版

word第一章《声现象》知识要点编号某某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 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会随之停止。

二、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

2. 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固体、液体的传声性能比气体。

3. 真空传声。

月球上(填“有”或“没有”)空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只能通过交谈。

4. 声以传播,叫做声波。

三、声速1. 用声速来描述。

2. 声速的大小等于声。

速度= ————,其数学表达式为:。

3. 声速的大小跟和有关。

4. 多数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速度最,在液体中较大,在气体中最。

5. 记住:15º时空气中的声速为m/s。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 人耳的主要构造:耳廓、外耳道、、、耳蜗等。

2.人们感知声音的过程是怎样的?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3. 耳聋的原因:在声音传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人都会失去,引起耳聋。

4. 耳聋的分类:耳聋和耳聋。

5. 骨传导:声音经过、传到,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6.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耳的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耳的、及其它特征不同,常用来判断声源的,这就是双耳效应。

7. 双声道立体声和多声道立体声:利用只话筒和只扬声器可听到双声道立体声;利用只话筒和只扬声器可听到多声道立体声。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声音有三大特性,分别是、和。

一、音调1. 音调:人感觉到的叫做音调。

2. 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

3. 频率:叫做频率。

频率用字母表示,单位为,简称,符号为。

例如:20Hz表示。

4. 发声体振动越快,频率就越,音调就越;反之,发声体振动越慢,频率就越,音调就越。

5. 超声波:人们把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人耳听不到)。

6. 次声波:人们把的声音叫做次声波(人耳听不到)。

初中物理 第一章声现象(全章概述和课时建议)

初中物理  第一章声现象(全章概述和课时建议)

科学之旅第一章声现象—————全章概述和课时要求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三、声音的特性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五、声的利用参考资料第二章光现象—————全章概述和课时要求一、光的传播颜色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看不见的光参考资料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全章概述和课时要求一、透镜二、生活中的透镜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眼睛和眼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参考资料第四章物态变化————全章概述和课时要求一、温度计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参考资料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概述和课时要求一、电流和电路二、串联和并联三、电流的强弱四、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五、家庭电路参考资料第六章欧姆定律————全章概述和课时要求一、电压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三、电阻四、欧姆定律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参考资料第七章电功率—————全章概述和课时要求一、电能二、电功率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和热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参考资料第八章电与磁—————全章概述和课时要求一、磁场二、电生磁三、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四、电动机五、磁生电参考资料第九章信息的传递———全章概述和课时要求一、现代顺风耳——电话二、电磁波的海洋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参考资料关于《探索物理》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实验本)·物理》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5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供实验地区从2001年9月开始试用。

因为它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因此我们又给这本书取了一个名字:《探索物理》。

一、《标准》简介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标准》研制组以过去多年的研究为基础,与教育专家及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研制组进行了反复的研讨,经过一年半的紧张工作,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这个标准继承了建国以来物理教育改革的成果,借鉴了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文化背景的许多国家科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是我国中学物理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第一章声现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第一章声现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 在同一种介质中,温度不同传播的速度 也不同;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 快。 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三、声音的特性: 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 的频率来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1)人类听觉范围:20Hz~20000Hz (2)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 (3)次声波:频率小于20Hz的声 (4)超声波和次声波人类都听不到
5、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如图1—3)。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 发出不同 音调的声音。
课堂互动
6、如图1—4,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 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 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响度不同。变钢尺伸 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音调 不 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C
中考真题赏析
❖ 6.(11广东)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 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 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 7.(11西宁)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管饭的应 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课后巩固
3、小燕家进行了以下几项装修,你认为哪一项 不能减弱噪声( A )
A.安装空调 B.封闭阳台 C.给卧室铺地毯 D.安装双层玻璃窗
2、噪声的强弱用___分_贝__(__d_B_)_来表示 3、日前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来减弱噪声:
防止噪声产生(即声源处)、阻断噪声传播(即 传声途径中)、 防止噪声入耳(即人耳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声现象
一、选择题
1. (2019南京)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2. (2019北京)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2题图
A.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 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C. 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 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3. (2019宿迁改编)声音可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对于声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教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 同学们听到铃声回教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 声音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4. (2019长春)女高音的“高”是指声音的()
A. 速度快
B. 音色好
C. 音调高
D. 响度大
5. (2019新疆)下列成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大的是()
A. 鸦雀无声
B. 窃窃私语
C. 宛转悠扬
D. 声如洪钟
6. (2019柳州)控制噪声主要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在入耳处采取措施三种方法.如图所示属于在入耳处采取措施控制噪声的是()
7. (2019邵阳)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 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B.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 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D. 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8. (2019烟台)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 “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
B.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要放低些
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频率高
D.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
9. (2019咸宁)远古时代,鼓被赋予神秘色彩.如图是湖北崇阳出土的商代铜鼓,迄今有三千多年历史.关于鼓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9题图
A. 鼓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B. 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C. 鼓声的音色与鼓的材料、结构无关
D. 区分鼓声和其他乐器声是根据音调不同
10. (2019德州)如图所示,二胡是弓弦类最具中国民乐气质的乐器.下列关于二胡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图
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
B.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二胡发出优美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11. (2018武汉)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第11题图
A. 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 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
C. 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
D. 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
12. 小明用4根粗细相同的橡皮筋、不同规格的钩码若干、一个纸盒、两根木条制作成一个橡皮筋吉他,如图所示.下列能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的因素是()
第12题图
A. 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
B. 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每一根橡皮筋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每一根橡皮筋
D. 在同一根橡皮筋的不同位置上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
13. (全国视野创新题推荐·2019常州)2016年,美国驻古巴的外交官声称:在房间内遭到“声波武器”的袭扰,科学家发现这是某种蟋蟀发出的声音.如图所示为他们在房间内记录的声音和在野外记录的四种蟋蟀声音(横坐标单位为10-4s).经对比,“声波武器”来自()
14. (2019广州)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
第14题图
A. 乙音调较高
B. 甲响度较大
C. 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D. 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二、填空题
15. (2020原创)2019年10月1日清晨,阅兵史上最大规模军乐团(由1 300余名官兵组成)亮相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现场.乐团演奏时,整齐划一,军号嘹亮,嘹亮描述声音的________大;我们还能分辨出其他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16. (2019本溪)在音美测试的考场中,扬声器传出优美的乐曲是通过________传到同学们耳中的,同学们通过声音的________判断出是哪一种乐器在演奏,考场关闭门窗是为了减少外界的干扰,这是在____________减弱噪声的.
17. (2019哈尔滨)在地球上,驾驶员利用“倒车雷达”来判断车与物体间的距离,利用了声可
以传播________.在月球上,表面为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不能直接交流而要靠电磁波互相联系,其中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7题图
18. 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 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00 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________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第18题图
三、实验与探究题
19. 在探究“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过程中,小亮用肥皂膜代替人耳鼓膜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9题图
(1)当喇叭发声时,观察肥皂膜出现的现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当喇叭发声的响度变大时,肥皂膜振动幅度变大,这说明声音的响度跟________有关.
(3)当喇叭发声的强弱不变时,肥皂膜与喇叭之间的距离越近,肥皂膜的振动幅度越大,直至破裂,由此可以联想到我们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跟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具体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还能表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第一章声现象
1. A【解析】如果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可以感觉到音叉的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A符合题意;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改变了声音的响度,是用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B不符合题意;将发声的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是用来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不符合题意;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是为了研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 A【解析】在抽气的过程中,玻璃罩内的空气减少,听到的声音将会减小;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声音将会变大,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可以传播声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正确;闹钟振动发声,人不一定能听到声音,B错误;由于空气逐渐减少,故声音逐渐减小,如果完全没有空气了,将听不到声音,C错误;听到声音将会变大,是由于传播声音的介质(空气)增多了,D错误.故选A.
3. A
4. C
5. D
6. A
7. B
8. A
9.B【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A错误;振幅决定响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正确;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C错误;区别鼓声和其他乐器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D错误.故选B.
10. A【解析】二胡是弓弦类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A正确;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使琴弦振动频率发生变化,故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B错误;拉弓弦时,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C错误;二胡声音虽优美,但如果妨碍人的休息或工作,那么优美的二胡声也属于噪声,D错误.故选A.
11. C12. B
13.A【解析】对房间内记录的蟋蟀声音的波形与在野外记录的四种蟋蟀声音的波形进行分析,变化的波形应该只有振幅(强度),其他的全部相同,A正确.故选A.
14.D【解析】因为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图表信息可知,甲的频率是1 100 Hz,乙的频率是700 Hz,甲的频率高于乙的频率,所以甲的音调高,A错误;声音的等级强弱由分贝表示,甲的响度是70 dB,乙的响度是110 dB,所以乙的响度比甲的大,B错误;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小,在发乙声音时振动幅度大,C错误;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每秒振动1 100次,在发乙声音时每秒振动700次,所以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振动次数较少,D正确.故选D.
15.响度音色
16.空气音色传播过程中
17.信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18. 液体 9 【解析】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超声测位仪”是利用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来工作的.超声波传播的距离s =2×6.75×103 m =
1.35×104
m ,由v =s t 可得接收到超声波所用的时间t =s v =1.35×104 m 1 500 m/s =9 s. 19. (1)左右振动 (2)振幅 (3)距离声源的距离 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4)能量
【解析】(1)当喇叭振动发出声音后,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肥皂膜处,使肥皂膜产生左右振动;(2)喇叭发声的响度变大时,肥皂膜振动幅度变大,这说明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当喇叭发声的强弱不变时,肥皂膜与喇叭之间的距离越近,肥皂膜的振动幅度越大,直至破裂,由此可以联想到我们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跟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具体关系是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4)当喇叭振动发出声音后,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肥皂膜处,且能引起肥皂膜的振动,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