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篇一: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14*《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鹿和狼的故事》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十一册第四单元的自学课文。
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然后再由学生分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由于课文中的故事学生比较感兴趣,所以提出了许多问题。
当然,其中的大部分问题经过学生讨论都能解决,但也有一些超出教材范围的问题,如:1、打死狼保护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它破坏了生态平衡,而我们经常打死老鼠,这是不是破坏了生态平衡?2、生活在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是不是各种动物之间的数量一定要相等?为什么?等等。
面对这些经过学生讨论也不能得出理想答案的问题,我课前也没有预料到,仓促间只好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总结归纳,总算是结束了这节课,课堂气氛与刚开始相比逊色了很多。
回想这节课,学生不断地向我提出问题,我吃力地组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景一直在脑中回映,说不出什么原因,我的心情总是不能平静,仔细想想,感触更深。
虽然虽然虽然虽然我的答案学生是通过了,但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后,总觉得有时我与学生组织的答案不够全面,有时学生回答得模棱两可,我也没有及时进行纠正。
虽然课堂上能用教学技巧勉强过关,但是我总觉得对不起学生,总觉得有碍教师的形象,因而课后难免耿耿于怀,不知学生对我会有什么看法。
要是我知识丰富些,要是我课前准备充分些,课堂上就不会出现这种尴尬场面。
我想到了教过自己的老师,令我至今印象深刻的不就是那几位品德高尚,知识一、重点“读”。
《鹿和狼的故事》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十一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内阅读课文。
阅读课就是让学生多读,从读中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材一般都要求用一节课完成。
因此,教学时,我让学生先把课文读一读,而且自由读,读正确流利了,最好能读出问题来。
接下来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自己感兴趣的多读读。
还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读。
学生试过,练过,有了充分的积累,自然兴趣浓浓,高潮迭起。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优秀10篇)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优秀10篇)《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篇一本文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本文事中寓理,道理浅显易懂,因此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理清结构,把握内容,为下面的探究作好准备。
然后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的进行自学,交流狼被杀后产生的后果,最后明理谈体会。
一、初读课文语文课要以读为主,这堂课,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读正确流利了,最好能读出问题来。
接下来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自己感兴趣的多读读。
最后指名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我不失时机地指导他们读出感情来。
学生试过,练过,有了充分的积累,在指名自由选择读的时候,自然兴趣浓浓,高潮迭起。
可贵的是还有同学在读书中有了自己的创新,在读到鹿群灭亡情形的段落能加入一些哀声叹息学生十分投入,在朗读中获得了一种愉悦和满足。
二、合作探究我组织学生分小组,就课文内容提出你自己的看法和理解,由学生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
利用问题:简要讲述发生在凯巴伯森林中关于鹿和狼的故事,并说说你从中懂得一个什么道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自己去找答案,使学生在最大限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再小组讨论,课上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情感朗读表达。
合作学习中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他人交往的合作精神,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最后,再创设情景师生共同表演出来,将学生引入到了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当中。
三、拓展延伸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紧接着,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为狼正名。
文道结合,学生写出了自己对狼的重新认识,重审了自己的认识观点。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写得很开心。
通过以上三部分,我力争在课堂上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通用6篇)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通用6篇)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篇1第四单元的课文文体丰富,四篇文章各不相同,有说明文,有演讲稿,有通讯,还有记叙文。
今天上午学习的正是这篇记叙文。
文章内容不难理解,放手自学,辅以体会写法品表达,感悟道理写体会,简简单单倒也其乐融融。
把握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练简洁概括,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一部分,学生容易讲太多旁枝末节造成语言上的罗嗦。
关注词句。
课文使用了很多四字词,写法上也很有特点。
“一命呜呼”“苟延残喘”“罪魁祸首”等词句的理解体会,标点符号如“宠儿”“自由王国”以及分号应用,引导学生积累,关注使用的效果。
复述故事。
由默读看书概括走出来,再盖上书本复述这个故事,培养学生说记的能力。
如果没有听过这个故事,请你为他人讲述,你会怎么说?所有的学生盖上书本,练习说听。
理解道理。
课文最后一段写得很清楚。
辅助以7.8自然的的图例,学生不难理解。
在此基础上,补充资料《蛇与庄稼》,对这个道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写写体会。
道理揭示,资料补充,读后有何感受呢?在课的最后环节,学生结合最后一段写自己的体会,有的说要尊重客观规律,有的说不能凭着自己的善恶判断去破坏生态,因为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都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有具体的故事了解,有读后的体会提炼。
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达成。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篇2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
主要讲述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的鹿群,人类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根据课文内容和略读科的要求,我做了以下设计:首先是激趣引入主题。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一《鹿和狼的故事》是新选编进教材中的,编教材的编委会删除了《大瀑布的葬礼》这篇课文。
不过,教材的其他地方没有任何改动,比如这个单元的“词语盘点”中的“读读记记”里收录了《大瀑布的葬礼》的词语,而《鹿和狼的故事》这课里没有任何词语收录其中。
学校的教学参考书也是旧版的,当然也没有《鹿和狼的故事》的教材解析。
所以上这一课,没有其他资料可以参考,只能自己研读课文,进行教学设计。
本文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本文事中寓理,道理浅显易懂,因此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理清结构,把握内容,为下面的探究作好准备。
然后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的进行自学,交流狼被杀后产生的后果,最后明理谈体会。
上完这节课,令我感受最深的有三点:1.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性地学习,务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这已成为现代社会教育的口号。
因此,我在本课中设置以下三个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1)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学习活动始终在一个自主的空间里进行。
课堂既给了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又使学生在感悟、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达到了学习目标。
(2)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
利用问题:简要讲述发生在凯巴伯森林中关于鹿和狼的故事,并说说你从中懂得一个什么道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自己去找答案,使学生在最大限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3)给学生一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创造。
在课前,我预先布置了让学生查找有关“自然界生物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故事”这样一个题目。
让学生在查阅有关书籍或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讲述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的鹿群,人类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这是一节共研课,通过我们教研组的研究,我做了以下设计:1.激趣导入。
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激活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积累是很关键的。
因此,我首先让学生根据平时对鹿和狼的了解,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对这两种动物的印象,为学习下文,改变对这两种动物的一般认识做好铺垫。
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通过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自学理解,明确造成凯巴伯森林几乎毁灭的根本原因.我首先让学生通过默读自学,在文中勾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和有这些措施导致的后果。
在学生小范围的交流之后,进行全班交流,并让学生在文中进行标注,明确捕杀狼之后所造成的四个连续性的后果。
在学生明确这些措施所导致的恶果之后,让学生给罗斯福总统写一封信,告诉他错在哪,怎样做才能挽回损失。
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罗斯福总统决策的错误之根本,再由此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不足:课上我还是有些急燥,教师的语言太多.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言的机会.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二:教学《鹿和狼的故事》这课,我注重培养学生大胆质疑、阅读感悟,采用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策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按我校打造高效课堂三学三探的教学模式教学,注重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培养。
由学生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
利用问题:简要讲述发生在凯巴伯森林中关于鹿和狼的故事,并说说你从中懂得一个什么道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自己去找答案,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1《鹿和狼的故事》是新选编进教材中的,编教材的编委会删除了《大瀑布的葬礼》这篇课文。
不过,教材的其他地方没有任何改动,比如这个单元的“词语盘点”中的“读读记记”里收录了《大瀑布的葬礼》的词语,而《鹿和狼的故事》这课里没有任何词语收录其中。
学校的教学参考书也是旧版的,当然也没有《鹿和狼的故事》的教材解析。
所以上这一课,没有其他资料可以参考,只能自己研读课文,进行教学设计。
__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__事中寓理,道理浅显易懂,因此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理清结构,把握内容,为下面的探究作好准备。
然后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的进行自学,交流狼被杀后产生的后果,最后明理谈体会。
上完这节课,令我感受最深的有三点:1.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性地学习,务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这已成为现代社会教育的口号。
因此,我在本课中设置以下三个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1)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学习活动始终在一个自主的空间里进行。
课堂既给了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又使学生在感悟、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达到了学习目标。
(2)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
利用问题:简要讲述发生在凯巴伯森林中关于鹿和狼的故事,并说说你从中懂得一个什么道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自己去找答案,使学生在最大限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3)给学生一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创造。
在课前,我预先布置了让学生查找有关“自然界生物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故事”这样一个题目。
让学生在查阅有关书籍或从上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1本文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讲述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的鹿群,人类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这又是一篇略读课文。
教学时,我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去阅读、去思考,思考凯巴伯森林狼被猎杀后出现了怎样的后果。
这个故事给你了怎样的启示?这节课,我没有涉及更多的问题,只是以这两个问题为主线,让学生深入文本去寻找答案。
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解决问题、发现问题。
在学生小范围的交流之后,进行全班交流,并让学生在文中进行标注,明确捕杀狼之后所造成的四个连续性的后果。
在学生明确这些措施所导致的恶果之后,让学生给罗斯福总统写一封信,告诉他错在哪,怎样做才能挽回损失。
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罗斯福总统决策的错误之根本,再由此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2一、尽情地“读”。
语文课要以读为主,我愿意花15~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来读。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读正确流利了,最好能读出问题来。
接下来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自己感兴趣的多读读。
最后指名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我不失时机地指导他们读出感情来。
学生试过,练过,有了充分的积累,在指名自由选择读的时候,自然兴趣浓浓,高潮迭起。
可贵的是还有同学在读书中有了自己的创新,在读到鹿群灭亡情形的段落能加入一些哀声叹息学生十分投入,在朗读中获得了一种愉悦和满足。
二、尽情地“说”。
在指导学生弄清文章所述道理时,我先让学生在小组间交流谈感受,再创设情景师生共同表演出来。
师作罗斯福总统,学生将自己小组研究的情况向总统汇报。
将学生引入到了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当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说得很起劲,我再指导学生在说的同时画出狼、鹿和森林的生态关系图。
学生边思边说边演,说得条理清楚。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doc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鹿和狼的故事》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十一册第六单元的自读课文!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一曾经,这个故事被编教材编委会删除了,但是,这学期又选编进了教材中。
不过,教材的其他地方没有任何改动,比如这个单元的"词语盘点"中的"读读记记"里收录了《大瀑布的葬礼》(已删除)词语,这课里没有任何词语没有收录其中。
我们的教材编委会到底有没有认真校正过呢?有点疑惑,也让人觉得可怕。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美国总统为了保护森林的鹿,下令捕杀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结果,鹿大量繁殖,缺少食物,最后疾病流行,只剩下了几千只鹿苟延残喘。
这个故事告诉人类应该遵守自然之道,不要认为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这篇课文是我第一次执教,课前我反复读了几遍课文。
结果这两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枪声在森林中回荡。
在敌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仿佛看见狼正以愤怒、哀怨的眼神看着拿着枪的人类,而且还在诅咒人类!狼虽然是非常残忍无情、杀伤力大的动物,但是,任何强大的动物人类都有足够的能力和办法去对付它们。
可以这样说,在人类面前,动物都是渺小的,柔弱、无助的。
这也让我联想到,人类不论多强大,在自然面前,永远是渺小的无助的。
狼也好,其他捕食鹿的动物也好,它们同样是森林的动物,是活生生的生命。
人类毫无节制怜悯的捕杀,结果给森林造成了灾难。
因此,我觉得这个故事不仅告诉我们人类要遵守自然之道,也要敬畏生命。
上课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围绕这几个问题来自学:"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大批的狼被捕杀后,造成了什么后果,原因是什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体会?"引导孩子们交流的时候,我特别引导孩子们朗读了那个让我感触颇深的句子,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没想到孩子们谈的非常好,他们有的说,从这个句子中看出枪的无情,也就是人类的无情。
2023年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2023年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1、认读“狩、宠、厄、悖“4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详细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爱鹿吗?板书“鹿”。
一提到鹿你的脑海中会出现出哪些词语?(鹿就是我们心中漂亮的使者);你们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板书狼。
狼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是啊!提起狼,我们脑海中就会出现这些凶狠残暴的词,而在故事、童话、小说中狼更是一种最坏的形象,什么“狼心狗肺”“鬼哭狼嚎”“披着人皮的狼”等,可以说狼在我们心中就是罪恶的化身,应当毫不留情的歼灭掉。
2、今日我们就一起学一篇与狼有关的课文,板书*和*的故事,齐读课题。
本课所写的故事与同学们的相识不一样,同学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二、新授:同学们按预习提示的要求读课文,了解一下课文主要些了什么内容?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些了一件什么事?罗斯福为了爱护鹿而下令歼灭狼,从而导致森林被毁,鹿群大量死亡,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将这个故事的?2、让我们把心放到文章中,把1——6自然段再来读一读,边读边想哪些段落让喜爱鹿得我们感到痛快?哪些地方让你感到不是味道?3、谁来读读令你感到痛快的地方?4、哪些段落让你心里感到不是味道?谁来读一读?心里是什么味道?原本葱郁的森林和可爱的鹿奏响了一曲奇妙的乐章,可如今却面目全非,怎不令人痛心、缺憾。
谁来读一读?5、闭上眼睛想一想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是幅怎样的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看到那面目全非的森林了吗?看到那一只只苟延残喘的鹿了吗?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吧!看录像。
鹿正用哀怨的眼睛看着我们,它们至死也不明白为什么杀死了狼,反倒造成了鹿死林毁的悲剧,同学们,你能告知他们吗?来默读课文想一想。
出示:鹿(吃)狼破坏爱护森林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少掉任何一链,就会遭严峻的灾难。
《狼和鹿》教学反思(精选9篇)
《狼和鹿》教学反思(精选9篇)《狼和鹿》篇1《狼和鹿》教学反思在指导演弄清文章所述道理时,我先让学生在小组间交流感受,再创设情景师生共同表演出来,将学生引入到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当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说得很起劲,我再指导学生在说的同时画出狼、鹿和森林的生态关系图,学生边悬边说,说得条理清楚,不仅弄懂了道理,而且得到了说的训练。
立足文本着眼发展寻求平衡——《狼和鹿》教学反思海安镇通学桥小学刘鸷刚刚拿到课文时,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读,放声地美美地读,再读。
先把我当成孩子,看看我能读出什么;再把我当成读者、编者、教者,看看又能读出什么。
看,《狼和鹿》的故事娓娓道来,宛如在看一部描述自然科学的纪录片,每一个场景都给我深刻的印象,人们对狼和鹿的重新认识也留给读者深深的反思,继而认识到破坏了生态平衡,会给大自然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这是一篇说理性强的文章,偏之,就重文轻道;过之,则重道轻文。
如何把握这文道统一的平衡点?我对文本再次进行细读,突然发现文中没有批判当地居民的语句,也没有点明真正的“祸首” ,留给人们的思考空间是无限而又深刻的。
这不是那种“小故事,大道理” 般的肤浅说教,而是像品味经典童话般在不经意间被悄悄点化、洗涤心灵。
那么,我这个语文老师不是做法官,决不能断下结论,我要做的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他们自己在对文本的品读、复述、想象、推敲中,形成认知、理解和感悟,在有限的40 分钟内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发展。
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描述,语言生动形象,用词精妙。
该让学生学到什么?怎样学才最有效?回归到最朴实的学习方法中来,以读促悟。
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故事。
在读文、看图、联系故事情境中学生感受了“生机勃勃、下毒手、提防、暗算、饥荒”等词语在文中表情达意的精彩。
比喻句中把疾病比作妖魔的影子,这样一个打比方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反复思索后还是采用以读促悟的方式来学习,学生联系上下文的朗读,感受到疾病的可怕,再回过来感受这样一个比喻句也就不难了。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范文1上完这节课,令我感受最深的有三点:1、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实施新课程教育中越显其重要。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性地学习,务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这已成为现代社会教育的口号。
因此,我在本课中设置以下三个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1)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学习活动始终在一个自主的空间里进行。
课堂既给了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又使学生在感悟、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达到了学习目标。
(2)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
利用问题:简要讲述发生在凯巴伯森林中关于鹿和狼的故事,并说说你从中懂得一个什么道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自己去找答案,使学生在最大限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3)给学生一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创造。
在课前,我预先布置了让学生查找有关“自然界生物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故事”这样一个题目。
让学生在查阅有关书籍或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充分整合多方面的课程资源是建立大信息容量语文课堂的重要手段。
在本课中我努力建立大信息容量的语文课堂,充分整合多方面的课程资源,课内与课外结合,多角度演绎阐释主题,努力扩大学生阅读的量,提升阅读的质。
如开课导入时,我询问学生:“听过或看过有关鹿或狼的故事吗?在你印象中,鹿和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谈对鹿和狼的认识,接着我设置悬念:可今天我们要学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与同学们对鹿和狼的认识不一样,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这样一来,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可以使学生对鹿和狼已有的认识与课文的描述产生矛盾,从而使学生对课文讲述的“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它们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整个生物界都有这种相互关系。
人类所要做的,不是一厢情愿地改变它,而是尊重。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整理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整理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许多讲课技巧,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盼望可以关心到有需要的朋友。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1《鹿和狼的故事》是第四单元的选读课文,这单元的主题是“爱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上这篇课文时,同学已学完了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内容,对环境爱护,维护生态平衡已有肯定的熟悉。
为了进一步深化同学对生态平衡的熟悉,在设计这篇课文时,我乐观提倡学校本学期提出的“目标教学模式”,重视课前预习力量的培育。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同学自学朗读自主感悟学习方式,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并设计了有悬念的问题,能有效地引导同学解决重难点。
教学设计时,我紧扣三组对比,以此为突破,巧设连接,引导同学充分发挥想象,感受前后的巨大变化,并自主探究这些对比的内在原由及联系,从而充分领悟文章难点: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缘由,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1、森林变化的前后对比在导入畅谈之后,我利用课本插图,请同学们看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说一说: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是怎么样的呢?再让同学带着爱好读第一小节,找出描写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句子赏读,接着让同学想象:葱绿的树木,清亮的小河,吃草的鹿群,在枝头唱歌的小鸟,明媚的阳光……凯巴伯森林就是这样在孩子们的脑海里生气勃来。
然后以基本同上的方式熟悉25年后的凯巴伯森林。
由图及文,图文对比,在想象对比中引发同学思索: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自然引出下面的教学。
2、鹿群变化的前后对比这部分教学活动,我按“数字比较,想象探究”的设想绽开。
通过对比朗读、引导同学比较一、三小节鹿群数量及生存的状态,想象变化的情景,体会灾难的严峻。
我请同学圈出文中关于鹿的变化的数字,4000——10万——6万——8000,不仅仅数字在变化,还有许多事物都发生了转变!狼死了!林毁了!本想爱护的鹿也挣扎在死亡线上!想象并沟通数字背后的故事:森林里一片枯黄,树木都剩下光秃秃的枝条,鹿群无精打采,饿死的饿死,病倒的病倒……由此同学对鹿群的变化一目了然,更加深刻地熟悉到了森林的死气沉沉和灾难的严峻性。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1 第四单元的课文文体丰富,四篇文章各不相同,有说明文,有演讲稿,有通讯,还有记叙文。
今天上午学习的正是这篇记叙文。
文章内容不难理解,放手自学,辅以体会写法品表达,感悟道理写体会,简简单单倒也其乐融融。
把握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练简洁概括,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一部分,学生容易讲太多旁枝末节造成语言上的罗嗦。
关注词句。
课文使用了很多四字词,写法上也很有特点。
“一命呜呼”“苟延残喘”“罪魁祸首”等词句的理解体会,标点符号如”宠儿”“自由王国”以及分号应用,引导学生积累,关注使用的效果。
复述故事。
由默读看书概括走出来,再盖上书本复述这个故事,培养学生说记的能力。
如果没有听过这个故事,请你为他人讲述,你会怎么说?所有的学生盖上书本,练习说听。
理解道理。
课文最后一段写得很清楚。
辅助以 7.8 自然的的图例,学生不难理解。
在此基础上,补充资料《蛇与庄稼》,对这个道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写写体会。
道理揭示,资料补充,读后有何感受呢?在课的最后环节,学生结合最后一段写自己的体会,有的说要尊重客观规律,有的说不能凭着自己的善恶判断去破坏生态,因为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都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有具体的故事了解,有读后的体会提炼。
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达成。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2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
主要讲述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的鹿群,人类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根据课文内容和略读科的要求 , 我做了以下设计 :首先是激趣引入主题。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根据平时对“鹿”和“狼”的了解,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对这两种动物的印象,为学习下文,改变对这两种动物的一般认识做好铺垫。
其次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通过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鹿和狼的故事》是胡勘平著作的一篇*,被选进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4课《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1*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事中寓理,道理浅显易懂,因此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理清结构,把握内容,为下面的探究作好准备。
然后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的进行自学,交流狼被杀后产生的后果,最后明理谈体会。
上完这节课,令我感受最深的有三点:1.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性地学习,务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这已成为现代社会教育的口号。
因此,我在本课中设置以下三个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1)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学习活动始终在一个自主的空间里进行。
课堂既给了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又使学生在感悟、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达到了学习目标。
(2)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
利用问题:简要讲述发生在凯巴伯森林中关于鹿和狼的故事,并说说你从中懂得一个什么道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自己去找答案,使学生在最大限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3)给学生一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创造。
在课前,我预先布置了让学生查找有关“自然界生物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故事”这样一个题目。
让学生在查阅有关书籍或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建立大信息容量语文课堂在本课中我努力建立大信息容量的语文课堂,充分整合多方面的课程资源,课内与课外结合,多角度演绎阐释主题,努力扩大学生阅读的量,提升阅读的质。
如开课导入时,我询问学生:“听过或看过有关鹿或狼的故事吗?在你印象中,鹿和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谈对鹿和狼的认识,并说几个有关狼的成语。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三小雷向华教学《鹿和狼的故事》这课,我注重培养学生大胆质疑、阅读感悟,采用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策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按我校打造高效课堂“三学三探”的教学模式教学,注重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培养。
由学生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
利用问题:简要讲述发生在凯巴伯森林中关于鹿和狼的故事,并说说你从中懂得一个什么道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自己去找答案,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再小组讨论,课上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情感朗读表达。
合作学习中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他人交往的合作精神,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2、注重阅读感悟“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以“读”贯穿始终让学生从“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在“读”中感悟情感。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对鹿和狼已有的认识与课文的描述产生矛盾,从而使学生对课文讲述的“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它们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这个道理的认识更加深刻。
既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结合单元的训练要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留给学生展开联想的空间不足,使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
如:鹿生活得很幸福时会说些什么?在苟延残喘时又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一匹狼,你会对总统或人类说些什么?“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将此次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困惑,作为今后尝试和改进的起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狼与鹿》的教学反思
《狼与鹿》的教学反思下面是作者整理的《狼与鹿》的教学反思(共含1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狼与鹿》的教学反思《狼和鹿》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和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自然界各事物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狼鹿共存,狼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
第二自然段写当地居民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
第三自然段写灾难逐渐降临到凯巴伯森林这片鹿的王国。
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做梦也没想到,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课文层次清楚,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
故事真实,说服力强,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向人们解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这篇课文计划三个课时完成,我上的是第二课时,采取了对比的教学方式,抓住三个对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阅读、探究,体会课文内容,明白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圆满地完成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一)森林变化的前后对比在复习导入之后,我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描写凯巴伯森林的句子,并用波浪线勾画出来。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很快学生找出描写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句子。
我相机出示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图片,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
然后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认识20多年后的凯巴伯森林。
(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而20多年后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真实的画面再现,图、文的鲜明对比给了学生强烈的冲击。
看得出,同学们的内心深处被触动了。
他们的朗读声中流露出了对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喜爱,还有对25年后荒凉的凯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
)在对比中引发学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0多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凤凰池学校谈红梅《鹿和狼的故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
讲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故事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
作者按“平衡——失衡——道理”的思路来构思全篇。
平衡——狼鹿共存,自然统一。
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鹿群嬉戏,恶狼出没,欢乐与危险同在,进攻与提防并存,组成了自然统一体。
失衡——狼被捕杀,灾难降临。
文章从两个方面展开叙写:一是人们组成狩猎队捕杀狼,消灭鹿群的天敌,枪声响了25年,狼被杀掉六千多只;二是鹿群从此大量繁殖,急速增长,造成严重饥荒和疾病流行,结局是森林遭到破坏,鹿群在毁灭。
最后得出保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势在必行的道理。
课文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
由事及理,对比分明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对比主要有三组:一是森林状态的前后对比;二是鹿群变化的前后对比;三是狼鹿异位的对比。
根据教材的特点,在考虑学情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感悟,从人们随意杀狼反而害鹿,破坏森林的事实中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考虑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设计的主要教学思路是:先从整体入手,再以三组对比为突破点,充分利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课文,在一幅幅鲜明画面,一个个具体数据的对比中体验明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来。
为此,我准备分二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精读比较,探究明理。
充分运用看、读、议、比中突破重点、难点,明白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下面我具体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及课后的一些反思:
一、复习导入
在这一环节,出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考虑,复习上堂课的学习内容,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设计了一个回答范围较为广泛的问题:“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20《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初步学习课文后,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自由畅谈初学收获。
(当这个问题提出后,一开始,同学们的反应并不热烈,但不一会儿,同学们的小手就都举起来了。
有复述课文的,有谈对狼或鹿新的认识的,从资料中了解到的信息的……同学们各抒己见,一下上公开课的紧张与拘束消失了大半,对上堂课的学习内容也有了一个较好的反馈。
但因为同学们要说的太多,而我又不忍心打断他们的发言,所以这一段花的时间偏长了一些。
)
二、精读比较,探究明理
这是引导学生由文明理的关键。
教学设计时,我紧扣三组对比,以此为突破,巧设衔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些对比的内在原由及联系,从而充分领悟文章难点: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一)森林状态的前后对比
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丰富的表象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在导入畅谈之后,我按“由图及文,引发思考”的设想,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请同学们看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图片,说一说: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是怎么样的呢?再让学生带着兴趣读第一小节,找出描写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句子赏读,接着问“你喜欢这样的森林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然后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认识25年后的凯巴伯森林。
由图及文,图文对照,在对比中引发学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追查原由的热情。
(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而25年后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真实的画面再现,图、文的鲜明对比给了学生强烈的冲击。
看得出,同学们的内心深处被触动了。
听,他们的朗读声中流露出了对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喜爱,还有对25年后荒凉的凯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
)
(二)寻找森林改变的根源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只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
刨根问底,凡事爱问个为什么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进行第一组对比后,我牢牢抓住同学们内心的疑惑,问:“同学们,看了这两幅图,读了这两句话,你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待学生提出疑虑,再请学生自主读文探究答案,明白:原来,人们恨透了狼,大量捕杀狼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
(果不其然,第一组对比出示后,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疑惑: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然后主动地寻求着森林改变的根源。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开始,思维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中,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
(三)鹿群变化的前后对比
这部分教学活动,我按“数字比较,深入探究”的设想展开。
主要,通过对比朗读、引导学生比较一、
三小节鹿群数量及生存的状态,想象变化的情景,体会灾难的严重。
(在鹿群变化的前后比较这一块,我请学生圈出文中关于鹿的变化的数字,思考并交流数字后面的故事。
多媒体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出示:四千只(活泼美丽)十万只(鹿的王国)四万只(饥饿疾病)八千只(病鹿)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再加入自己的丰富想象,展示对鹿群的变化一目了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灾难的严重。
)
(四)狼鹿异位的对比
第四小节是文章的难点,这个教学环节我按“由文悟理,提高认识”的设想主要设计请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联系文中的句子说话,领悟人称狼为“功臣”,称鹿为“大坏蛋”的原因。
进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通过一节课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所以文章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主动举手回答的同学能较好地将内部语言外化加以表达,而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更是我应该关注的对象。
)
三、扩展延伸
拓展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
从课本向相关材料的延伸,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所以最后,我和学生一起了解关于狼和鹿及生态平衡的相关内容。
在整个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过渡衔接较自然,所以三组对比各有侧重点但又并不孤立,学生探究森林状态的前后巨大变化;鹿群的巨大变化;狼鹿异位根源的热情很高涨。
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
另外,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我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个别读、齐读、赛读等),努力做到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
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
学生们在动情地朗读中,也始终保持着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他们围绕课文内容,一遍又一遍感受着森林、鹿群的变化,产生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
再有就是在《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从背景资料、拓展阅读中可以大量获取课文相关的资料,这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是老师教学的好帮手,它的运用,避免了老师繁琐地讲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