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世界近现代科技和文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近代科学与文化》是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近代科技革命以及对应的科学理论和文化成果,包括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以及这些科学理论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材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部分自然科学知识,对于一些科学概念和理论有基本的了解。

但是,对于近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学生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科学的发展,并理解科学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近代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认识重要科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历史角度分析科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社会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近代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重要科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2.难点:科学理论对社会的影响,学生对科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近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过程,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代表人物;2.案例分析法:分析重要科学理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让学生从具体案例中理解科学的价值;3.讨论法:分组讨论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科学问题。

六. 教学准备2.相关参考资料;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近代科学发展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近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理论的产生背景。

3.操练(15分钟)教师分析重要科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让学生理解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历史教案:近现代世界科技发展历程

历史教案:近现代世界科技发展历程

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世界科技和文艺单元宏观概览第51讲近现代世界科技发展历程课时名片课标要求:(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3)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4)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5)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考纲明示:(1)经典力学。

(2)相对论和量子论.(3)进化论。

(4)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5)现代信息技术.[主干知识理一理]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拨云见日想一想]1.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标志吗?试答提示:否。

近代自然科学革命首先从天文学领域开始,哥白尼“日心说”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牛顿力学体系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2.图示经典力学.试答提示:3.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吗?试答提示: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

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第一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吗?试答提示:否。

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第一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5.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的问题上有何分歧?其分歧的根源何在?试答提示:(1)分歧:根据达尔文及其拥护者的理论,人类是自然界演化的产物,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而宗教神学则认为人是由神创造的。

二、生物学的发展三、从蒸汽机到互联网1.从“蒸汽革命"到“电气革命”2.信息技术的发展(2)产生分歧的根源:根源在于科技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从世界观方面说,宗教是建立在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而科学是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的。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贝多芬等人的成就,初步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材分析《近代科学与文化》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中第3课(全册第7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世界近代科学与文化成就,由“科学家”、“文学巨匠”、和“音乐美术大师”三部分构成。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梵高……这些历史人物,了解那个时代的科学文化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成熟的历史学习方法,抽象思维能力大幅提升。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成就,在教学时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通过图片展示,从历史角度欣赏近代名画,提高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四、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28—32页自主梳理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贝多芬、梵高的艺术成就。

(历史解释)2.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积极作用。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通过对著名科学、文化代表人物生活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树立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梳理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贝多芬、梵高的艺术成就。

2.教学难点: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积极作用。

六、教法与学法:问题导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归纳法七、评价任务教学活动1评价教学目标1教学活动2评价教学目标2教学活动2、3、4、5评价教学目标3八、课型:新授课九、教学技术和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十、课时安排:1课时十一、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出示九上历史课本目录和九下历史课本目录,教师讲述在世界近代,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强国的行业,在此期间,近代科学文化也进一步走向繁荣,涌现了一大批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

世界历史(九下)知识提纲: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世界历史(九下)知识提纲: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基本知识】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兴起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后)2、革命标志: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3、革命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4、开始国家:美国5、生物工程的核心:基因工程(克隆技术)6、第三次技术革命兴起的原因(1)二战后,军用技术转为民用;(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并取得突破;(3)科学技术社会化,成为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社会保证;(4)国家是科学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涌现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3、新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积极影响:(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3)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4)改变社会生活结构,给人类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2、消极影响: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更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

【综合探究】(1)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2)推动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我们如何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挑战?(1)从国家发展角度: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为科技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②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③重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

④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2)从个人角度: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勇于开拓,才能适应经济知识时代的挑战。

②从身边做起,把握全球化发展机遇,积极投身到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

4、材料:在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三百年里,中国曾丧失了三次发展的重大机遇。

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

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世界科技和文艺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世界科技和文艺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世界科技和文艺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单元知识整合(一)宏观体系构建(二)专题知识总结一、15~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二、蒸汽机发明、电气技术应用和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蒸汽机发明和电气技术应用的共同作用(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瓦特蒸汽机出现后,机器生产在几乎所有工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发电机的发明及其他电气技术的应用,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工业得以迅速发展。

(2)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改变: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强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社会上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3)社会面貌、人类生活巨变:蒸汽机出现以后,形成了新的工业城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面貌和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同时机器的应用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产生负面影响。

2.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2)积极影响: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传统产业对互联网的依赖;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化。

(3)消极影响:网络成瘾;网络犯罪;信息垃圾;人际关系淡化等。

三、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文学和艺术(美术、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1.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上的进步导致技术的进步;政治上大多数国家的资产阶级尚无力推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王权的庇护以发展自己,而国王要依靠资产阶级来削弱贵族势力,并推行重商主义扶持资产阶级,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造成了文学艺术的封建色彩。

欧洲文学艺术流行的是古典主义潮流,它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律性、追求完美和谐的形式。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加紧进行,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壮大起来;18世纪末法国在革命时代的到来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确立后,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

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近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知识汇总【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近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知识汇总【复习提纲】
4.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爱迪生
美国
1.现代工业生产的动力和能源要求
科学新发现的推动(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法拉第)
电灯等
1.掀起第二次工业革命;
2.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
3.资本主义确立全球优势;
4.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人类社会推进了电力时代。
爱因斯坦
德国、美国
2.改变了人类思维和看待世界的角度
3.带来了新技术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近现代世界文学艺术
文化流派
代表作
时代背景
特点
古典主义(17C—19C初)
文学
莫里哀《伪君子》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期);
2.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君主政体民族国家的建立)
3.启蒙运动
1.构思广阔,形式宏大;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
5.19世纪后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1.注重细节描写;
2.真实再现典型;
3.剖析社会本质、批判现实
美术
米勒《拾穗者》《播种者》;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音乐
印象派(19C中——20C初)
文学
1.两次工业革命;新的科技成果(光学、色彩学)的启发
2.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对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的不满;对原有艺术清规戒律的不满
1.17—19世纪牛顿经典力学日趋完善和成熟。
2.19世纪末,物理学上出现了新发现,无法用经典物理学来解释。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
相对论
解决领域:宏观世界
内容:狭义相对论(1905年)和广义相对论(1916年)
基本原理和基本观念: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相对时空观、四维时空观、弯曲时空观。

高中历史??期末复习教案:世界近代史复习教案人教版

高中历史??期末复习教案:世界近代史复习教案人教版

高中历史期末复习教案:世界近代史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中历史期末复习:世界近代史复习教案人教版(4课时)一、世界近代史知识体系(一)科技革命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手工工场时代(16-18世纪):工业化的准备阶段(1)世界近代史始于16世纪以16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根据的是生产力标准。

世界近代史指的是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

虽然早在14和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到16世纪才形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诸如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宗教改革的兴起尼德兰革命等,都是这一世界性潮流的具体表现。

再者,正是从16世纪开始,世界才改变各个国家和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始联为一个整体。

(2)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手工工场时代经济发展中的主流首先从农业看,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封建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动摇。

英、法的农奴制在14、15世纪已经瓦解,货币地租盛行,农业商品化进程加快,都是其具体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发展起来。

英国出现圈地运动,租地资本家办起的牧场和农场,成为典型的农业资本主义经济。

法国的富农经济则是一种小农式的资本主义经济。

普鲁士的容克农庄也成为有着浓重色彩的资本主义农场。

16-18世纪,手工工场在西欧有了迅速的发展。

英国的呢绒业最为典型。

海外贸易长足进步,海外贸易垄断公司(如东印度公司)陆续建立。

18世纪,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手工工场最发达的国家。

这一时期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尚未完全分开。

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金融资本占有首要地位,是16-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两大特点。

2.蒸汽时代(19世纪初至六七十年代):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工业化的开始(1)英国工业革命及其扩展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向工厂大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使人类开始脱离长久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万向工业化、技术化、城市化的工业社会。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世界主流思想和科技教案川教版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世界主流思想和科技教案川教版
(二)近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二、典型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近代科学诞生的几千年当中,人类的活动基本上遵循这样一个模式:生产、技术、科学,也就是说凭经验进行生产,在漫长的生产过程当中,提炼出技术,然后在改进技术的过程当中产生科学。这是一个凭经验办事的过程,所以走了不少的弯路和错路。
瓦特没有重走人类几千年走过的弯路,为了对旧式蒸汽机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瓦特曾钻研过力学、数学、化学,做过系统的实验并仔细计算过气缸的热效能。为什么瓦特会使用这样一种以前的工匠们根本不会想到的方式来进行发明创造?他对于生产、技术、科学三者关系的认知从何而来?在瓦特研制蒸汽机之前的一个世纪里,正是欧洲历史上一个科学鼎盛的时期。从17世纪中期开始,近代科学在一批巨人的推动下产生。在这批科学巨人当中排在最中心位置的是一位妇孺皆知的人,他就是艾萨克·牛顿。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2)工业革命的发展,引起了三大社会进步潮流,请分别各举一例。
(3)结合你对材料中“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句话的理解,谈谈科学家对科学技术、社会进步的作用。
2、完成综合训练一份‘
三、
个案调整
学生主体活动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世界主流思想和科技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一、知识点
(一)古代科技文化
1.古代文字与文学
(1)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2)文学:《荷马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俄底浦斯王》《天方夜谭》。
2.古代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

近代科学与文化历史教案

近代科学与文化历史教案

近代科学与文化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掌握牛顿、爱因斯坦等重要科学家的贡献。

2. 使学生认识到近代文化发展的背景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文化历史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近代科学的起源与发展哥白尼、伽利略等天文学家的贡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 近代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纺织机等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内燃机、电话等发明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3. 近代文化思潮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宗教改革等启蒙运动:理性主义、自由平等观念等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等4. 近代重要历史事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5. 近代中国的科学与文化洋务运动:近代科技引进与自主研发戊戌变法:文化改革与启蒙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民生思潮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重要科学理论、文化思潮及历史事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文化成果。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4. 参观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历史博物馆等,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发言、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考试成绩:试卷考核,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近代科学与文化历史教程。

2. 参考书籍:关于近代科学与文化历史的专著、论文等。

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视频资料等。

4. 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

六、教学步骤1. 导言:介绍近代科学与文化历史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

2. 课程内容讲解:分别讲解第一至第五章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近代科学与文化历史的发展脉络。

3.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增强课堂氛围。

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教案 第六章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教案 第六章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教案第六章现代科学技
术和文化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教案 第六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教案
 第一节科学技术教案
 第二节学术思潮和教育教案
 第三节文学艺术教案
 第一节科学技术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出现的条件和内容;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

 二、要求学生认识
 1.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实践所证实的真理。

 2.第三次的科学革命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世界性浪潮中,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引导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影响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

近代的科学和文化的历史教案

近代的科学和文化的历史教案

【精品文档】近代的科学和文化的历史教案(整理版)第一章:近代科学的兴起1.1 科学革命的概念与背景1.2 哥白尼与日心说1.3 伽利略与实验科学1.4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第二章:启蒙时代与科学精神2.1 启蒙时代的背景与意义2.2 伏尔泰与启蒙思想2.3 科学方法的普及与科学社团的兴起2.4 科学对传统观念的挑战第三章: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3.1 工业革命的背景与影响3.2 瓦特与蒸汽机3.3 纺织工业的革新3.4 钢铁工业的发展与化学工业的诞生第四章:生物学与医学的突破4.1 进化论的诞生4.2 达尔文与《物种起源》4.3 细胞学说的建立4.4 医学的进步与疫苗接种第五章:近代文化的繁荣5.1 浪漫主义运动5.2 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与雨果5.3 音乐大师:贝多芬与莫扎特5.4 艺术巨匠:达芬奇与毕加索第六章:地理大发现与新世界的联系6.1 航海技术的发展6.2 哥伦布与新大陆的发现6.3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6.4 新世界的贸易与文化交流第七章:科技战争与和平的挑战7.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科技的运用7.2 原子弹与第二次世界大战7.3 冷战与科技竞赛7.4 和平利用原子能与核不扩散条约第八章:现代哲学与思想变迁8.2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8.3 存在主义与人文主义8.4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第九章:信息技术与数字时代9.1 计算机的诞生与互联网的普及9.2 的发展与应用9.3 社交媒体与信息传播9.4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第十章:全球化的科学与文化10.1 全球化背景下的科学交流10.2 跨国文化合作与多元文化的交融10.3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0.4 未来展望:科学文化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科学革命的概念与背景科学革命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需要关注其背景,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维变革和对古典文化的复兴,以及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和科学方法的革新。

重点环节二:启蒙时代的背景与意义启蒙时代是近代科学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关注其背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以及伏尔泰、卢梭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和影响。

历史近代的科学和文化课堂的教案

历史近代的科学和文化课堂的教案

历史近代的科学和文化课堂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掌握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理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近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

2.难点:近代科学技术成就与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视频3.相关阅读材料四、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一组近代科技发明图片,如蒸汽机、电话、电灯等。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思考这些发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授课(1)近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其影响。

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其影响。

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

(2)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分析近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介绍近代文化的主要成就,如文学、艺术、哲学等。

分析近代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3.案例分析(1)以蒸汽机为例,分析其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2)以电话为例,分析其对通信方式变革的影响。

(3)以电灯为例,分析其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4.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思考: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有哪些积极影响?(2)引导学生思考:近代文化的发展对现代社会有哪些影响?(2)拓展:探讨未来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趋势。

五、课后作业1.列举近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2.分析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谈谈自己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看法。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相关知识?2.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教学方式、课堂互动等?一、近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1.第一次工业革命(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2)主要发明:蒸汽机、纺织机等(3)影响: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变了生产方式,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主要发明:电力、电话、电灯等(3)影响: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加速了工业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变革

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变革

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变革【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变革】一、导论二、近代科技与文化的背景2.1 工业革命2.2 进入信息时代三、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变革3.1 科学的进步与影响3.2 工业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3.3 现代教育对科技与文化的塑造3.4 媒体与文化的变革3.5 近代科技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四、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影响4.1 社会生活的变革4.2 艺术与文学的发展4.3 思想观念的改变五、结论【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变革】导论自工业革命以来,近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革,并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变革,并分析其对社会、艺术、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

近代科技与文化的背景2.1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近代科技与文化变革的重要背景之一。

蒸汽机、纺织机械等工业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使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调整。

2.2 进入信息时代进入信息时代是近代科技与文化变革的新特征。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处理与存储能力大幅提升,人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

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变革3.1 科学的进步与影响近代科技的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科学方法的不断完善,促进了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推动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这种科学的进步与认识的拓展,也对传统文化的观念和思想产生了冲击与反思。

3.2 工业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传统文化的冲击。

机械化生产取代了手工业生产,工人阶级的兴起与社会结构的变动,不可避免地对传统文化形成了挑战。

这种冲突也迫使人们转变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

3.3 现代教育对科技与文化的塑造现代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为科技与文化的变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教育,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运用科技,同时也接受新的文化价值观念的熏陶和影响。

3.4 媒体与文化的变革媒体的崛起与发展,使信息传播更加广泛和迅速。

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普及,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也对各种文化形式的诞生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推荐精选】2017年中考历史 世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复习教案

【推荐精选】2017年中考历史 世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复习教案
①开始的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②主要领域: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
③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国际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的社会。
④特点:(1)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革命;
二、中考真题
1.“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爱你。”快乐男生陈楚生这首歌风靡大江南北,湖南卫视打造的“超女快男”借助电视和网络等现代媒体迅速影响全国,请问电视和网络技术属于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A.第一次科技革命B.第二次科技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以上都不是
2.右边的这幅名画是西班牙哪位著名画家的作品()
2 .2017命题趋势
根据近年长沙中考命题特点和规律预计:重点单元;应通过专题复习进行重点复习。
教学反思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1、美国作家德莱塞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揭露和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
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1937年为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作的《格尔尼卡》,是20世纪艺术中的珍品。
美国的好莱坞是世界著名的影城,奥斯卡奖是世界最有名的电影奖。
世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科目
历史年级Leabharlann 初三班级时间
年月日
课题:世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教学目标
识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始时间、主要领域
德莱塞的著名文学作品
毕加索的名画
美国的好莱坞是世界最著名的影城,奥斯卡奖是世界影响最大的电影奖
教材分析
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现史 第八单元 世界近现代的科技与思想文化教案 新人教版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现史 第八单元 世界近现代的科技与思想文化教案 新人教版

世界近现代的科技与思想文化【复习目标】本主题在复习时,可以按照时间段,分成近代、现代两部分,进行对文化进行分类整理。

从整理的基础知识来看好像是彼此孤立的,但是实质上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它们之间彼此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因此在复习中注意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知识点梳理】一、世界近代文化(1)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启蒙思想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意义和影响: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以及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也促进了传播这些思想的国家的思想解放。

(2)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①牛顿: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

其成就:天文学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数学上创建了微积分,力学上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名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②达尔文: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出版,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③爱因斯坦: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

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相对论还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有杰出的科学家。

科学家善于思考、谦虚好学、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这些崇高品格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17讲 世界近现代的科技与文艺学案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17讲 世界近现代的科技与文艺学案

世界近现代的科技与文艺【高频考点1 相对论】高考真题示例1(2011·广东卷)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

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 )A.日心说 B.量子论C.经典力学 D.相对论解析:D。

从“宇宙新理论”说明是有关宇宙的宏观认识,而量子论是属于微观世界的认识,故排除B项;从“牛顿观念的破产”说明此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经典力学,故排除A、C项。

选择D项。

D【解题技巧指导】注意选择题中的限制性条件选择题限制性条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等。

就时间限制而言,如本题的1919年;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辛亥革命时期等。

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

领域限定如本题的“宇宙理论”“牛顿理论破产”。

【教材知识回顾】【高频考点2 进化论】高考真题示例2(2011·重庆卷)李时珍认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及遗传方面的认识。

与其持相近观点的欧洲科学家是( )A.哈维 B.拉瓦锡C.道尔顿 D.拉马克解析:D。

根据所学可知哈维提出血液循环学说;拉瓦锡提出质量守恒定律;道尔顿提出原子论;拉马克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故和李时珍生物进化观点相近的欧洲科学家是拉马克。

D【教材知识回顾】【高频考点3 三次科技革命】高考真题示例3(2011·安徽卷)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

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D解析:D。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现史 第八单元 世界近现代的科技与思想文化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现史 第八单元 世界近现代的科技与思想文化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世界近现代的科技与思想文化【复习目标】本主题在复习时,可以按照时间段,分成近代、现代两部分,进行对文化进行分类整理。

从整理的基础知识来看好像是彼此孤立的,但是实质上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它们之间彼此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因此在复习中注意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知识点梳理】一、世界近代文化(1)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启蒙思想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意义和影响: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以及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也促进了传播这些思想的国家的思想解放。

(2)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①牛顿: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

其成就:天文学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数学上创建了微积分,力学上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名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②达尔文: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出版,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③爱因斯坦: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

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相对论还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有杰出的科学家。

科学家善于思考、谦虚好学、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这些崇高品格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世界近现代科技和文化教学设计
Outline of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World Hi story: teaching design of modern world scienc e and technology and culture
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世界近现代科技和
文化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
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
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本教案根
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
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
1、定义: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
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
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国际互
联网是全世界由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

3、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
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它是利用生物有机
体或其组成部分发展新工艺、新产品,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
品和服务。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这次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
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
过程。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

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2)科技进步使人类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
(3)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二、近代科技与文化
1、18世纪,法国出现了一批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

2、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力学方面。

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就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理;在数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微积分的创建。

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