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中提高学生德育实效性

合集下载

德育中的实践锻炼法

德育中的实践锻炼法

德育中的实践锻炼法
在德育教育中,实践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践锻炼,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也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德育素养。

下面介绍几种德育中的实践锻炼法。

1. 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亲身体验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现实,从而进一步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乐于助人的快乐,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同时也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3. 学科实践: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发挥主体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活动实践: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拓宽视野,增加社交经验,提高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之,德育中的实践锻炼法是非常多样化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目的进行选择和设计。

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魅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德育素养。

- 1 -。

在体验感悟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论文

在体验感悟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论文

在体验感悟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摘要:为更好地推进德育工作取得实效,本文立足于学生实际提出了体验感悟式教育方法,它把德育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符合学生认识特点,易于学生接受。

就此阐述了体验感悟的内涵、体验感情式教育建立的心理学依据及实施策略,以提高德育效能性。

关键词:体验感悟德育引导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b)-0233-01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21世纪对德育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含和更高的要求,德育工作旨在使受教育者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研究新的德育途径与方法。

结合新形势下学生的认识特点,围绕德育工作,我们提出了体验感悟式教育方法。

体验感悟式教育就是引导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活动的主角,在教育活动的实践中获得各种经历,引导学生在经历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追求成功、学会发展。

它的本质是实践育人,关键是教师在活动中的科学引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获得感悟体验,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

体验感悟,我认为这也应该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1 体验感悟教育的内涵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去认识它,带给人的体验是不一样的,人的认识带有主观能动性。

体验就是让人在经历中去感受生活的苦乐、人间的冷暖、行为的美丑,唤起各种积极情感感觉和认识。

体验是把“经历”转化为思想品德的中介,有什么体验就可能形成什么思想、态度乃至品德,我们通过经历教育就是要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的积极正向体验。

在新时期德育工作中,我们就是要摆脱原有德育工作的老套路,结合现在学生的发展特点,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各种活动作为人生经历来开发,创造经历情境,强化经历作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体验感悟教育就是让学生从经历中获得道德认识,诱发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产生道德行为,从而实现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整合。

2 体验感悟教育的心理学依据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在20世纪初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强调的就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感悟理解知识,这种思想成为了现代教育发展中课堂教学的一种有利补充形式,被保留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教育的一条途径。

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教育长廊
如何提 高学校德育工作 的实效性
苑 海 燕
(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 中心中学 山东・ 265 ) 滨州 565
中图分类号 : 3 G6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7 9 ( 0 9 2 - 9 _ 1 1 7 — 8 4 2 0 )3 0 1 o
摘 要 由于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从上到下, 社会各方面都非
常重视 , 绝大 多数在第一线的教师和德育工作者都在 努力工作 , 积 极探 索, 出现 了许 多成功的经验 , 取得 了不少 可喜 的成绩。但不容 置疑的是 , 我们的德育工作还有许 多薄弱环节需 要加 强, 有许多 还 认识问题需要解决 , 还有许多规律 需要我们去探索。
3 重 视 学 生心 理 健 康 教 育
谨, 踏实勤奋 , 那么必 然能带出一批治学严谨的教师 。用 良好 的校 风去感染 、 熏陶学生, 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的一个重要方 面。
总之 , 注意了以上几 个方面 , 大胆实践 , 积极探索 , 就一定 能把
学校的德 育工作搞好。 责任编辑 秦艾桢
矸 缸 又 i 9 C 1
境非常优美 , 它本身就是教育资源 , 具有育人功能。因此 , 要重视卫 生 , 视绿化 , 重 尽量美化 , 它是在熏陶 、 感染学生 , 是在育人 。 3重视舆论文化建设 。在建设舆论环境时 , ) 一定要坚持正面教 育为主的原则 , 使学生 听到的 、 看到的主要是正 面材料与现象 , 不要 全是清一 色的阴暗 面, 否则会使学生失去对 社会 的信心 , 而影 响到 学生 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 甚至会走上 ̄l邪道 。无论是学生读 的报 ' - J 刊 , 是学校 的黑板报 、 还 壁报与宣传栏 , 还是 广播 站的广播 , 都要坚 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另外 , 学校的舆论文化建设要注重从 学生 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出发 , 让他们喜 闻乐见 , 愿意接受 。

如何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良好的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涵盖了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领域,内容丰富,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反应了学生的现实生活。

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如何将品德与生活联系,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呢?一、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这就需要学生必须通过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来实现。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活动的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期思考、体验、感知,使所学知识内化于心,真正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为此,我通过表演、调查、辩论、聊天等多种方式,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需要它以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学生的情感教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探路》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在校园外走一圈,了解校园周围的地形路况。

在课上,我再出示有关校园周围的平面图和自己拍摄的校园周围的录像,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校外探路时的注意事项,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能画出校外的路线图吗?在你探路沿路都经过什么地方?有哪些标志性建筑物?一层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路线和见闻,通过学生的表述,画路线图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完成了。

探索道德实践方法 提高德育体验效果

探索道德实践方法 提高德育体验效果

c 、
是我们 开展德育科研 的初衷 . 也是归宿 。
( 志瑾 , 苏省 如 东 中 学 ,2 4 0 樊 江 260 )


维普资讯
德 育 天 地
A J o u rn a I o f R e s e a rc h i n
和 内化 , 展 受 教 育 者 的思 想 、 治 、 制 和 道 德 等 发 政 法 素 质 的 系 统 活 动 过 程 。 里 士 多 德 曾说 过 : 年 人 学 亚 青
究道德实践方法 , 以提高道德体验 的实效 。


实践 主 体 化
道 德实践 的 目的是 让学生 得到具体 的体验 , 而 真正的参与是获得体验的最佳途径 。如何在有限的
行 政 的关 系 、加 强 中 学 党组 织 自身 建 设 与 全 面 推
20 0 6年 第 8期
育—— 让校 园洒满七彩 阳光》 《 在 江苏 教育》 发表 , 并
在 全 国素 质 教 育 会 议 上 做 书 面 交 流 ,被 收 入 中央 教
科所沦 文汇编。
将 德 育 的科 研 成 果 转 化 为 现 实 的 教 育 资 源 , 这
道 德 实 践 活 动 中 让 学 生 获 得 更 多 的 体 验 ? 最 好 的办
习道德和善的课程之所以魅力不佳 , 是由于“ 他们对 生活 尚无实践经验 ,而道理却是来 自生活经验并说
明生 活 经 验 ” 。 学 校 教 育 中人 们 也 经 常 认 为 德 育 的 在
法是使学生成为实践 的主人 ,让他们深深地参 与其
德 育 工 作 经 验 的 文 章 《 注 学 生 发 展 构 建 生 态德 关
青年学生党校办学体制及育人功能研究”和市级重 点科研课题 “ 中学党组织在素质教育 中的地位和作 用研究 ” 两个德育课题研究任务 。五年来 , 围绕两个 课 题 , 校开展形式 多样 的德育科研 活动 , 学 取得 了阶 段性 成果 。 全体 党员教 师 以“ 中学党组织 在素质教 育 中的地位 与作用 的研究 ” 为载体 , 紧紧 围绕在 深化 教 育 改 革 和 全 面 实 施 素质 教 育 的 过 程 中 ,中学 党 组 织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可以使学生在乐趣中获得良好的成长和发展。

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提升学生课程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是小学德育工作者和教育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一般的德育教育是以课堂为基础的,因此往往难以贯穿教育的全过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则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可以使德育教育更加全面、有效地发挥作用。

1、发挥实践教育的作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包括团队合作、项目设计、实际操作等。

通过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和理解人生道理及道德规范。

比如,组织学生参与义教或慰问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助人为乐”的情感,激发出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爱心。

2、运用语言教育促进德育渗透在德育教育中,语言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鼓励学生通过口头表达、文字表述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加深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例如,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写下对活动的感受或制作相关的手抄报等,以此促进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和思考。

3、提升学生品德修养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可以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活动项目,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

例如,设计项目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发扬孝敬父母、爱护环境等美德。

还可以让学生分组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互助和协作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团队意识和道德情感。

二、加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德育教育在具体实行中,需要加强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管理和关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针对具体情况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控制所选的课程内容,确保活动的目的充分发挥。

活动特定目标需要明确、具体,比如“体验实际生活,锻炼交际能力”的多元素拼图;同时也要有具体的步骤安排和措施。

为了实现课程目的,还应考虑到活动场地、资源、时间限制等因素,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参加条件。

在体验中成长——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效性探究

在体验中成长——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效性探究

在体验中成长——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效性探究一、引言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如何通过班会课来有效推进德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作为一种全新的德育方式,以其独特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效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基本原理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模拟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体验的德育教学形式。

其基本原理包括:1. 学生主体性原则: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体验。

2. 情感体验原则:通过创设情境和模拟体验,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道德情感,增强道德情操。

3. 情感激发原则: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加深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践案例以“诚信”的主题为例,介绍一起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践案例。

1. 情境创设教师组织学生们参与“诚信小岛”的游戏,将诚信的重要性贯穿始终。

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到“失去诚信”的后果,从而激发对于诚信的认同。

2. 学生互动学生们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诚信”的内涵和实践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互相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3. 角色扮演学生们以“诚信英雄”为主题,进行角色扮演。

他们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体验到了诚信所带来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四、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效性分析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在实践中体现出了一定的实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和主动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主体性。

2. 强化情感教育:通过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学生在体验中享受到情感的沟通和启发,增强了道德情操。

3. 促进学业发展: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使学生在德育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业成绩和综合能力。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总体特点是()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总体特点是()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总体特点是()一、总则《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总体特点是“以人为本,注重实践,突出重点,促进发展”。

本指南旨在指导全国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公民。

德育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注重学生品德修养,强化德育实践,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基本原则1. 德育为先:把德育放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2. 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立德树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4. 注重实践:将德育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成长,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5. 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时期,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突出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6. 促进发展: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激发学生潜能,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7. 家校社会协同:加强家校合作,发挥社会德育资源作用,形成德育工作合力。

8. 常态化、长效化: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确保德育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遵循以上基本原则,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三、德育目标1. 总体目标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德育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公民素养的个体;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形成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心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劳动观念,促进其全面发展。

2. 学段目标(1)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的品质。

在体验中成长——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践研究

在体验中成长——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践研究

XIAOXUE SHIDAI ·2019年第20期(下转40页)37【摘要】对班级实施管理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教师都是以班会课的形式开展上述工作。

班会课充分体现出学生民主生活的状态,作为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基础,教师应重视以体验式主题形式开展班会课工作。

本文围绕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实践和研究展开讨论,让学生在体验式主题班会中激发参与兴趣,有效提高班会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体验;德育教育;实践研究一、选择合适的主题二、确定合适的形式若在特殊的节日,如国庆节,教师组织学生以实践式为主题开展班会教学工作,将团结共进作为班会的主题,以歌曲《我们是一家人》作为班会的开始歌曲,然后教师向学生讲述班级内团结的故事,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团结共进的意义,并加入新中国成立所经历的事情,重点体现中华民族团结不屈的奋斗精神。

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团结就是力量的精髓,最后组织学生对《拼搏》这首诗歌进行朗诵。

在不同环节运用不同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在诗歌朗诵中体会团结共进的精神内涵。

三、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例如,以“关注生命、热爱生命”为主题的体验式班会中,教师以认识生命来之不易为认知目标,以珍爱生命为情感目标,以增强学生应对挫折的勇气,培养笑对困难、挑战挫折的乐观精神为行为目标。

班会开始前,学生齐唱《明天会更好》,歌唱演唱完毕后向学生展示与生命有关的画面,让学生从内心上有感而发,对生命产生敬畏和热爱之情。

最后,教师总结此次班会,通过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使学生产生面对挫折、战胜挫折的勇气,这次班会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价值。

四、根据组织内容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在体验中成长———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践研究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莲花山小学陈少媚辅导点津·教之道·XIAOXUE SHIDAI ·2019年第20期(上接37页)五、实施积极的评价措施例如,以“我们都应有一颗感恩的心”为主题的班会,教师以了解父母之爱、师生之情以及朋友之情为教学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父母、教师、同学之间的感情,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应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感恩关爱你成长的人。

在体验中内化心灵 抓实有效德育——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实验小学体验德育实践与研究浅探

在体验中内化心灵 抓实有效德育——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实验小学体验德育实践与研究浅探
从 而 达 到 我 们 的 育 人 目标 ,即做 一个 “ 思 想 自 由 ,行 为 规 矩 ” 的 学 生 。


在 班 级 文 化 中立 规
所 谓 班 级 文 化 ,就 是 指 在 班 主任 的 指 导 下 ,班级 师 生 通 过 教 育 、教 学 与 管 理 活动 ,
创设和 形成 的精神财 富 、文化氛 围以及 承载这 些精神 财富 、文化氛 围的活动形式 和物 质形态 。一个 良好 的班 级文化氛 围 ,能激发学生 无数 的感动和 无穷的力量 ,教会 他们 有益 的知识 ,培养他们 潜在的能 力 ,有利于学生 的成长 。在现代 教育中 ,教师 必须重 视和 有意识地去发挥 学生的作用 ,建 设良好的班级 文化 氛 围。学 生在 班级这个大 家庭 中 ,感到温暖 ,得 到关爱。学生 又是班 级的主人 ,只有班级 中的每一个个体发挥 填作 用 ,唤 醒他们内在 的动力 ,班级 才会 有凝聚力和 向心力 ,所 以湖 北省武汉市矫 口区实 验小学 ( 以下简称 我校 )的每一个班级 ,都能充分发挥 学生 的自主性 ,积极创建 良好 的班级文化 ,让每一个学生都 参与班级 文化创建 ,形成 良好的班风 。 1 . 愿景 、公约大家定 。班级 愿景是学 生和 教师对班级发 展的共 同愿望和期待 ,是
“ 鱼 ”一样 的进步和快 乐。

着 ,她希望孩 子们能像 蝴蝶一样破 茧而 出 自食其 力 ,所以和 同学 们一起讨论 出班级特
色为 “ 蝴蝶 ” 。
二 、在 《 漫画德育 》体 验 中践行
1 . 《 漫画 德育 》的诞 生。我们心 中的学 生应该是 : 思想 自由 ,行 为规矩 。然而在校 园 中却时常会 看见一 些学生疯打吵 闹等 不文明行 为。难道告别 不好的 习惯 ,教师没 有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提高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提高

+ 。 + + . + . +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 早在 十九世纪就提 出:体验是最好 的老师 ”作 为思 “ 。
想 品德 课 教 师 来 说 , 计 教 学 过 程 时 , 站 在 学 生 的角 度 考 虑 , 闻 不 如 目睹 , 设 要 耳 目
睹不如亲身体验 ,我们要创造条件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相关 的实践 活 动 , 导 学 生 在 实 践 中 思 考 , 体 验 、 悟 中提 高 。 果 忽 视 这 些 关 键 的 认 知 过 引 在 感 如 程, 将结论生硬地塞给学生 , 结果将事与愿违 。
解 抽 象 的 宪 法 内 容 , 结 果 看 , 像 教 学 任 务 已经 完 成 , 生 已 经 知 道 宪 法 的 从 好 学
个特 征 , 但实际上学生很难理解 和认 同宪法 的特 征和内容 。 与此 同时 , 一些 教师
虽然能从引导学生获取 直接经验 人手 , 但却忽视了对学 生直接经 验的提升 , 使教 学 中的学生体验流于形式 。 还有一些教师虽然有这方 面的意识 , 由于对教学 中 但 如何帮助学生体验 了解较 少 , 没有引导学生对 自己的体验感悟进行反思 , 没有让 生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
因此 , 师 在 思 想 品德 教 学 中 要 以个 体 体 验 为 载 体 , 活 动 为 中 介 , 导 学 教 以 引
在 主观心理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 ,建立起 为学生所认 同和接受 的规 范和价值

让 学 生 在 获 得 相应 的知 识 和技 能 的 同时 , 会 学 习并 形 成 正 确 的价 值 观 和 高 学
2 1 .1{ 蛳蛾 趣 指 崩 0 0 ( 0 导



在体验与感悟中实施德育

在体验与感悟中实施德育

在体验与感悟中实施德育作者:尚桂萍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年第03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如何抓住机遇,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的育人功效,是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都应思考的问题。

在德育的方式上,我们近几年探索的做法是“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亲身感受道德知识,激发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态度,锻炼道德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重德育置首位,探索德育模式今天的小学生是未来的执政者和接班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他们踏入社会前接受德育,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是当务之急。

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学校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必须立足于主动建设,既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坚持以人为本,寓枯燥的说教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探索德育的新模式。

二、按年段定目标,建立德育体系小学生年龄小,对道德的认识、理解,光凭课堂上单纯、空洞的说教,那只能是徒劳无益。

用体验增强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

用体验增强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

用体验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摘要:体验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教育情境和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经历并启动全部心智去感受、关注、参与、领悟,通过体验和内省实现自我学习,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内化过程。

下面归纳出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进行体验教育的五种类型:生活体验、实验体验、情境体验、阅读体验和角色体验,并就五种类型分别作了简述及列举了相应的教学片段加以说明。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活体验;实验体验;情境体验;角色体验一个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练都需要在生活中得到;如果没有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没有对现实问题的亲身体验,必将会导致思想品德学科教育教学的知行脱节。

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体验课,是推进新课程的重要措施。

一、良好品质来自于生活的体验有人这样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品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

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不管他愿不愿意,由于生活体验的不同,总要形成一定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经形成,它就制约着人的整个生活历程,赋予生活不同的意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人不惜牺牲自已的生命去抢救落水儿童;有人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宁肯放弃流光溢彩的大城市生活,扎根边疆,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有人看重金钱;有人以友谊为重;有人安于现状;有人则奋发开创事业。

因此,生活造就品质,品质影响命运。

品质“既要在生活中体验,也要在体验中培养”,品质是在培养中慢慢形成的,体验是在一点一滴中感受出来的,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品质,尤其是在这个年龄阶段。

学生们处于人生中的春天,很多品质都很容易培养起来,但是也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

提升学校德育实效

提升学校德育实效

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生的品德修养、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社会变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学校德育实效的提升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要注重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育人理念,倡导勤奋、诚信、团结、守法的校风,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还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尊重和关爱,从而获得健康的成长。

提升学校德育实效需要强化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成长需求,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教育方法上,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主题教育、情感教育、体验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全面的德育教育。

提升学校德育实效需要强化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体,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直接关系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学校应加强对德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他们的德育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

学校要激励和支持优秀的德育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使德育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提升学校德育实效需要积极建设家校合作机制。

家庭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社会环境,学校要注重与家庭的联系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家校沟通和合作,促进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增强思想品德课德育实效性

增强思想品德课德育实效性

浅谈增强思想品德课德育的实效性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这门课程最基础的目标就是帮助初中学生提升道德素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

长期以来,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法简单粗暴,单纯的说教灌输,只重视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忽视了其德育功能。

造成学生只重视考试成绩,对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品质的内化没有足够的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个体享用价值根本没有体现出来。

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低效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科学施教,注重社会实践,促进学生道德内化,提高学生素质。

一、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人地位和主动精神。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品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才能将客观的教育影响,内化为自身发展和成长因素,从而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品德的形成转化为自觉行动,把“家长要……”“老师要……”变成“我自己要……”“我必须要……”“我喜欢要……”,对道德的学习,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渴望和需求,而且达到孜孜以求并成为自身的一种享受,这样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教育才能收到实效。

二、立足小课堂,加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1、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

中学思想品德课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形式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学生道德学习的导引,是学生通向道德世界的桥梁。

课改后的思想品德教材内容新颖,形式活泼,为思想品德教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教师应认真备好每节课,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教材“吃透”,不能把教材上一框框的内容变为一条条的提纲搬到黑板上。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材料应多样化,如影像、歌曲、幽默、小品、故事、时事新闻、名言警句等,还有现代化的教学课件的运用。

同时教师要善于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把教材实际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典故、历史故事、当前的国情、新闻、时事、英雄模范事迹等典型的事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教材才能由此变“活”起来。

体验让德育更精彩

体验让德育更精彩
为 自己 的 行 为准 则 。 在 小 学 德 育 中 ,我 们 要 以 小 学 生 的 认 知 发 展水 平 和 特 点 为 基
三 、在校本课程中体验
校 本 课 程 是 学 校 根 据 国 家 制 定 的 教 育 目的 ,在 分 析 本 校 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础 ,坚 持知 与行 相 统 一 的 原 则 。而 让 学 生 知 与 行相 统 一 的有 效 途 部 环 境 和 本 校 内 部 环 境 的 基础 上 ,针 对 本 校 、本 年 级 或 本班 级特 径 就是 进行 实践 教 育 、体 验 教 育 。 让 他 们 在 自主活 动 中体 验 、感 定 的 学 生 群 体 ,编 制 、 实施 和 评 价 的课 程 。从 定 义 上 理 解 ,我们
德育更具实效性。
关 键 词 体 验 德育 时效性
孩 子 的 成 长 需 要 我 们 去 引 领 。作 为 教 育 者 我 们 不 仅 要 教 好 解 交通 指 挥 手 势 , 穿 着防 真 的 小 交营服 ,到 交誓 队去 参观 , 了解 书 ,更 要 育 好 人 。 “ ” 需 要 我 们 去 培 植 、 孕 育 、去 创 设 环 境 , 育
DE U UXNY I Y Y I U 德育与心育
体验让德育更精彩
一 马一宁 江苏省连 云港市院前小学 2 2 4 202
摘 要 “ 需要 我们 去培植 、孕育、去创设环境 ,给 学生以体 验和感受 ,让 学生健康 的成长。 良好道德 的形成不仅是让 育 学 生认知 ,更重要的是让 学生去体验 ,去 内化成 自己的一种 内在 需要。这样才 能将道德 深植 于孩子的心 田,才 能使 我们 的
交警叔 叔 的 工作 。 节假 日跟 着 交警 叔 叔 到指 挥 现 场 , 协助 交誓 叔

体验教育对提高高校德育有效性的探析

体验教育对提高高校德育有效性的探析

2012年第04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4,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280期)Total No .280收稿日期:2011—12—15作者简介:韩雅楠(1983—),女,河南平顶山人,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辅导员,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体验教育对提高高校德育有效性的探析韩雅楠(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22)摘要:高校德育的低效化是近年来学者们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

体验教育的引入对于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意义。

它能够克服传统教育在知行脱节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并且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与学校、教师、社会的互动与对话,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使德育成为具有生活化的教育。

关键词:德育;体验教育;互动;生活化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4—0039—02体验教育通过情境创设、师生互动,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有机结合,从单向灌输到体验式双向互动,从课堂教学到课外体验,实现教与学、师与生、内与外、知与行的和谐统一。

[1]一、传统高校德育的局限性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是一种知性德育,它过于强调道德的教授性,说服性,注重对学生的灌输而忽视教育结果的效用,在整个教育环节中缺少体验的过程。

传统高校德育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居高临下的灌输性。

德育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进行道德宣讲、理论灌输,不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无法真正接近学生,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对于价值观的接收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内化并形成统一的正确的价值体系。

(二)脱离实践的理论性。

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和以说理灌输为核心的道德教育,过多地强调概念、判断、推理、原则的掌握,却忽视了个体情感、体验、领悟、想象等心理过程。

缺乏对学生的心理、人格、品德的持久地塑造和影响,而这些空泛的道德说教不利于学生主体德性人格的形成。

以体验为核心加强学生思想品德

以体验为核心加强学生思想品德

以体验为核心加强学生思想品德俗话说:“看到的记忆不深,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亲身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德育新课程体验型学习,要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真实生活,儿童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童眼看世界”,亲身去实践、体验和感悟。

在实践中,体验贯穿孩子成长的全过程,使其丰富的道德情感如清泉般源源不断架起认知与行为之间的桥梁,使德育落到实处。

1在实践中体验感受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巩固深化,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

当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认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行为训练,给予他们自觉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深化感悟,迅速成长。

1.1校园实践学生大多的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因此,学校是体验教育的重要基地。

学校里有着大量的体验岗位,如红领巾广播电台、常规监督岗、队报编辑部、护绿小队、光荣升旗手等。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理想选择一个体验的岗位,利用课余时间扮演好这一岗位上角色,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培养了责任感,提高了综合的实践能力。

1.2家庭实践家庭是步入社会的起点,是学生生活的又一重要领域,引导孩子开展正确的家庭实践活动也很关键。

现阶段的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是众星捧月,处处呵护有加,许多孩子生活的自理能力很差,更别提体谅父母、做家务了。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开展了“送妈妈一个惊喜”“今天我当家”等活动,鼓励学生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关爱家人。

1.3社会实践少年儿童是未来的社会主力军,因此,要尽可能地让他们理解成人的世界,尽可能地带领他们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

我们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在老师的带领下,组织学生开展了擦皮鞋、卖报、参观工厂、到敬老院为老人送温暖、组建绿色环保小卫队等生活实践,引导他们走进社会,接触三百六十行的劳动者,了解各行业的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让队员们感受劳动的光荣,挣钱的艰辛,增强队员们的责任感、环保意识和爱国热情等,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社会实践活动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社会实践活动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社会实践活动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与社会互动的机会,从而促进德育教育的实施。

本文将探讨社会实践活动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首先,社会实践活动在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强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

他们可以亲眼目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从而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此外,社会实践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通过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学会倾听、沟通和协调,培养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其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德育教育应该注重方法的选择。

首先,学校应该合理设置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目标。

活动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相适应,既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学校应该合理安排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活动时间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业负担,避免对学习造成过大的干扰。

活动地点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社会机构或社区,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最后,学校应该合理安排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方式。

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参观、实地调研、志愿者活动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活动方式可以是个人活动、小组活动或全班活动,以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德育教育还需要注重评估和反思。

在活动结束后,学校应该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估和反思。

评估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以了解学生对活动的认知和体验。

反思可以通过班级会议、写作业等方式进行,以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家或社会工作者来评估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并提供改进建议和意见。

综上所述,社会实践活动在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体验中提高学生德育实效性
作者:钟春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9年第02期
在中学阶段深入扎实地实施体验道德教育是孩子成长教育中重要的方面,它可以充分发挥中学生参与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中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克服中学道德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

一、中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几个误区
1政治思想方面———理想信念的意识淡薄。

现在中学生厌学状况较为普遍,即使一些较为优秀的学生对学习也存在厌烦的感觉,辍学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现象除了与现代教育体制中的一些不适宜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制度有关外,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意识薄,缺乏进取精神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2人生价值观方面——盲目崇拜,拜金主义严重。

中学生是一个极易受到影响的群体,他们的心理不够成熟,社会阅历浅,缺少判断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

中学生的追星、崇尚暴力现象都与他们盲目崇拜、拜金思想有一定的关系。

现在,在学生中,有一些道德品质有偏差、不良行为较多的学生却成了一些追随、仿效的榜样。

当前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总体来说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但我们也应看到认为应把金钱作为人生最重要目标的学生也占相当一部分,他们在公与私、个人与集体关系问题上,价值观存在着向个人价值倾斜的倾向。

许多学生对参加集体活动缺乏应有的热情,甚至有的同学不愿意担任干部、团员,不愿意参加组织生活,唯恐影响自己学业;对“大公无私”的观点难以接受,主张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兼容,索取与奉献并重。

另外,很多学生否认劳动最光荣,他们不热爱劳动,轻视体力劳动乃至害怕、逃避艰苦劳动;贪图轻松、舒适生活,盲目追求和祟拜港台歌星、偶像,热衷于谈情说爱的电影、电视,迷恋上网,精神萎靡不振,无心向学,人生理想、奋斗目标抛之脑后。

3道德品质方面——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提速,青少年青春期明显提前,中学生的生理发育基本成熟。

但他们的性心理却处于幼稚时期,性生理和性心理成熟的时间差,造成中学生在处理两新关系上存在严重偏差,加之中学生进入第二次断乳期,独立意识增强,但在家又是独生子女,缺少同龄人间的交流,使中学生与异性交往与我国学校教育要求相差很远,甚至出现乱交友的现象。

网友在中学生中已经十分普遍,网友莨莠不齐,对中学生健康成长构成极大的威胁。

大多数同学都具有基本的文明修养,都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以诚待人,爱护环境卫生,爱护市政设施,热心公益、遵守纪律。

但是现实中,有一部分学生在语言文明方面还做得不够,举手投足不够文明雅观,把所谓的“不拘小节”当成优点,时时处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
谦让,私心也较重,总是享乐为先而免谈节俭。

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和良好的家庭环境,导致我们城镇学生勤俭精神不足,吃要好的,穿要名牌,整天零食不断,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在承担责任、关心他人、勤俭节约、自我管理等方面明显存在道德缺失的情况。

许多中学生能明辨道德是非,但不要求自己付诸实践,往往强调“人人为我”,而较少想到“我为人人”,缺乏应有的道德责任感。

独生子女在家被视为掌上明珠,凡事均以他们为中心,他们个人私欲强,缺乏应有的同情心、合作意识和公德意识,尊老爱幼、互相尊重在许多学生那里已成为一纸空谈。

在学校表现为集体观念淡薄、团队意识差,这已成为他们成长中的负面因素。

自私、排他人已在学生中占很大比例,这些都对学校教育工作带来—定困难。

4心理品质方面——平等意识增强,但心理脆弱。

当今的中学生已不在把老师奉若神明、言听计从,他们在许多时候表现出与老师平等的强烈愿望。

但由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挫折的经历,使他们在自己愿望得不到满足时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往往与老师、学校作对,造成心态扭曲,表现出心里较为脆弱的一面,这些也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绝大多数学生有乐观豁达的良好心态,有自控能力,能正确处理学习与娱乐的矛盾,对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有信心,希望能为民族、为国家争光,有较强的成才欲望。

但近年来,离异家庭、特困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很多学生还存在社会交际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有攻击行为、有抑郁性症状等问题。

他们追求新知,刻苦学习,渴望成才,但遇到困难和挫折很容易消沉;他们要求独立,不愿意成人干预,但在经济、生活诸方面对家庭依赖性很大;他们憧憬未来,充满自信,但缺乏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和坚强意志。

现在的孩子存在严重的逆反心理。

学生的逆反有时是合理的,比如对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体育锻炼时间过少的问题、学校强调各科平均发展而反对偏科的问题等等。

而有些逆反实际上是学生内心深处的自以为是,比如过分地强调自我个性,过分地爱挑老师的毛病等等。

三、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为使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应采取如下教育策略才能对学生成长产生实效性即:体验教育、学科德育、班主任德育、团委、学生会德育、社会实践德育基地、课外活动、心理干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具体实施:
1学校体验教育很关键,对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起到很明显的效果。

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是体验培训阶段,在体验班上岗前都要进行一次专门行为礼仪培训教育。

通过培训,孩子们会以高度的责任感、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

二是上岗体验阶段,通过一周的体验,孩子们懂得在今后学习生活中,自己应如何去严格要求自己。

三是体验总结阶段,通过总结同学们真正懂得成绩来之不易,需要珍惜。

四是反思阶段,通过集中反思同学们将取长补短,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足。

2针对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中学生一日常规》,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纪律秩序实施时间化管理。

3制定《学生礼仪常规》,不定期检查学生衣着仪表发型卫生等,监督学生不文明行为。

4制定家长委员会的实施方案,分年级建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5定期开展家长学校培训班,定期请校外辅导员、优秀毕业生、少年犯来校作报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成长足迹等方面进行教育。

6建立校内外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基地劳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让学生接触社会,接受教育。

7大型活动保证安全是前提,预案设定是保证,流程详尽是根本,有效实施是目的。

多少次的大型活动因为有了这样的考虑,我们都胜券在握、凯旋而归。

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和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另外在实施德育内容系歹懒育的同时,学校还开展经常性和独立性活动,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确定八个主题教育:
一是爱国主义教育,认真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规范升旗仪式,每年清明、“七·一”、中秋节、国庆、“一二·九”分别开展祭扫烈士墓、颂歌献给党、爱祖国、爱家乡主题活动,营造一种爱国主义氛围,感染、熏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是法制教育,每学期都对学生进行刑法、未成年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等教育,同时学校政治、历史教师每学期都举办1—2次专题讲座。

三是理想纪律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

四是礼仪道德教育,“礼仪廉耻,国之四维”。

我校明确要求校园内师生见面都要相互问好,同学之间更要友好相处。

校岗位体验班坚持每天课间巡视,制止课间追打、随地乱扔果皮纸屑、吃零食等不文明现象;举办了以“养成文明言行,倡导文明新风”、“倡导道德规范,建设绿色校园”为主题的各种活动。

五是倡导和组织了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

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组织同学开展了征文比赛、足球篮球排球比赛等活动,开展了廊板报、间操、卫生、晚自习纪律等联检活动。

六是强化心理辅导。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的作用,解决好学生的早恋、抑郁症、耐挫力低等心理问题,使学生摆脱各种心理缺陷和问题的困扰,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品质。

七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

我校成立了校园文化以教导处、美术组为主体领导小组,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措施,营造了高格调、高水平、高质量的校园育人环境。

八是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