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研究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思考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就业市场需求矛盾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找工作难、找不到合适工作、就业质量低等问题。
与此一些企业反映出用人需求与高校毕业生水平存在差距,高校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对接不畅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势在必行。
这一机制旨在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机制、加强学生实习实践机会、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就业质量等一系列措施,实现高校招生、培养与就业的良性互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的提升,为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2 问题意识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建立,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和浪费。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不完善,成为制约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当前高校教育与社会用人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脱节。
高校的培养模式过于理论化,缺乏对实际就业市场的深入了解,无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导致毕业生无法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无法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指导和就业指导,无法有效地选择职业发展方向,导致就业质量不高。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需要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学生实习实践机会,开展更加有效的职业规划指导,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2. 正文2.1 建立高校与企业合作机制建立高校与企业合作机制是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联动机制研究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联动机制研究[摘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迫使各高校成立相应的就业指导机构,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机制,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最全面的信息和最优质的服务。
但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各高校清醒认识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理性思考解决问题的出路与办法,认真落实各项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职能联动机制[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4-0074-02根据多年从事学生工作所积累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指导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就业工作纵向、横向互动不足等问题,重要的是尽早建立教学、就业、招生、地方人才市场四方的联动机制,在前期工作中建立及时、准确并具有指导性的预警机制,在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形成良性的多方主体互动循环。
一、现阶段我国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自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就业竞争加剧,促使各个高校开始设立就业指导中心及信息网,通过提供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学习就业政策法规、组织就业招聘、安排社会实践等事务,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信息沟通的桥梁和情感互动的纽带,逐步解决个体局限性和市场盲目性之间的矛盾。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资金投入不足在我国大学中有专门设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其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对就业指导机构及人员给予资金上的投入和保障,要保障工作人员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而且能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项指导工作,以配合个别学生的就业需求。
(二)就业指导工作内容陈旧、实效性差如今各高校虽然都设立了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但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缺乏服务意识和系统性、一体化的职业知识教育,高校中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往往选择课堂授课,形式单一且内容陈旧,很难达到就业指导预期的理想效果。
(三)就业指导工作纵向互动不足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链条性、整体性的工作。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研究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研究发布时间:2022-09-01T02:37:01.321Z 来源:《教育学》2022年4月总第281期作者:于来李倩[导读] 高校招生工作、培养工作和就业工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闭环型”的完整的教育系统。
加强招生、培养、就业工作联动,是提高高校院校培养质量的必然需求,也是深化我国高考招生体制的必然需求。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100081摘要:高校招生工作、培养工作和就业工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闭环型”的完整的教育系统。
加强招生、培养、就业工作联动,是提高高校院校培养质量的必然需求,也是深化我国高考招生体制的必然需求。
关键词:招生培养就业高等教育一、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重要意义 “培养是核心,是根本,是学校的根本,是学校生存的根本。
”招生、培养和就业是高校培养的3个关键步骤,它们彼此联系、互相制约。
招生工作是培养人才的第一步,如何把优秀的学生引入进来,如何树立招生品牌和特色,确保充足优质的学生,将会对教育的素质产生重要的作用;教育和培训是人才的核心,它关系到大学的总体素质、学科专业建设、招生就业工作质量以及校友群体的长期发展。
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既是教育的“输出”,又是实现教育的“出路”,是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办学水平、社会声誉的一个重要考核手段。
建立“招、训、职”的工作联动,贯通“任督二脉”,使各环节、各要素有机衔接、互联互通,是高校院校的人才培育工作的内在需求和重要保证。
二、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工作联动机制的基本原则1.质量目标导向。
高素质的人才是大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建立“招收、培训、就业”的工作联动体系,必须以学生的素质和素质作为衡量指标。
立足于大学的办学目标,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着力解决人才发展互动与衔接不足问题,集中办学力量与办学资源,主动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条件保障度、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和结果满意度。
高校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研究①
高校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研究①摘要:大学生就业状况彰显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基于社会资本的新视角,高校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为基础,始终把适应社会需要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018-011 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联动的必要性分析面对就业“买方”市场,市场选择性逐渐增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创造并维护高校品牌、注重毕业生培养质量是大学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
第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就业市场的需要。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层次逐步提升,这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着学校品牌建设。
高校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教育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是鉴定一所学校品牌好坏的根本指标。
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又会直接影响学校生源。
第三,人才培养质量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起着关键作用。
大学期间积累的文化知识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将对后期职业生涯起着关键性的导向作用。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2 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联动实现途径假若将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作为两个主体,那么人才培养便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可利用的重要的社会资本。
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就业需求为人才培养方向提供了导向和标准,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就业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适应性的最佳路径。
2.1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就业市场需求在变,学生教育需求也在变,因此,对课内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调整变革是应时而动、应需而动、势在必行。
高校应根据市场需要对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适时调整,本着“拓宽专业口径、重视理论基础、注重实践创新、全面提高素质”的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大联动”
实 。 了解 决 这 一 问题 , 多论 者 从 不 难 已 成 不 争 事 个 要 素 相 互 作 用 的 系 统 , 研 究 就 业 的联 繁 荣 稳 定 、 民 的幸 福 安 康 、 族 的 伟大 复 大 要 人 民 都 国 动 机 制 , 要 把 握 这 是 一 个 五 要 素 “ 联 兴 , 取 决 于 国 家 创 新 能 力 的 提 升 ; 与 需 大 动 ” 机 制 。 的研 究 强调 的是 政 府 、 校 、 的 有 高 企业 的联 动 , 去或淡 化 了“ 场 ” “ 略 市 和 学 国 、 域 与 区域 、 业 与 企 业 之 间 的竞 争 , 区 企 占据 着 绝 对 主 导 权 的 是 创 新 能 力 。 创 新 而 能 力 的 比拼 最 终 归 结 为 人 才 的 争 夺 , 学 大 生 则 又 是 宝 贵 的 人 才 资 源 , 学 生 的 充 分 大 就 业 是 人 才 作 用 最 大 限 度 发 挥 的 前 提 之
学 术 论 坛
SPC &TC OOY CNE EH LG . E N
匪圆
大 学 生 就 业 联 动 机 制 的 “ 联 动 大
程光 耀 翟 建伟 ( 南科 技大 学材料 科 学与 工程学 院 河南洛 阳 河 4 10 ) 3 70 摘 要 : 进 大 学生就 业 的工作 是 实施人 才战略 的 系统 工程 。 系统要 素 包括政 府 . 促 其 高校 、 学生 , 位和 市 场五个 角色 , 别担 负着治 单 分 才 育 才 . 才 , 成 用才和 导 才 的 角 色分 工, 五个 角色 相互 作 用形 成一 个 大 学生就 业 工作 的“大联 动 ” 制 , 目标 责任 是 共 同促 进 大 学 机 其 生就 业 . 动 1 家人 才战略 的实施 。 学 生就 业“ 推 3 1 大 大联 动 ” 制 具 有战略 性 、 机 开放 性 , 律 性 , 约性 等特 征 , 实现 途 径之 一 就是 系 规 制 其
政校企合作促高校毕业生就业联动机制研究
③ 引 自河北 青 年报 《 未就 业 高校 毕业 生 可 回炉学 技
能》 , 2 0 1 3 — 0 7 — 1 3 .
近年来 , 河北经济高速增 长的内在动力 和支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9 — 1 2
J o u r n a l o f He b e i S o f t wa r e I n s t i t u t e
Vo l _ 1 5No. 4 De e . 201 3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0 2 2 ( 2 0 1 3 ) 0 4 . 0 0 1 7 . 4 0
近 2万人 ③, 就业 形势 严峻 。
在区域分布上 , 大量毕业 生集 中在 大中城市 竞 争 数 量 和增 量 有 限的 就业 岗位 , 县 以下 的基 层 岗位却无 人问津 , “ 无业 可就 ” 和“ 有业 不就” 状况 并存 。 在培养 与需求对接上 , 一方面 , 有些专业毕
业生供过 于求 , 造成毕业生结构性失 业 ; 另 一 方
民营企业 大多面临着内外需求不振 、 市场竞争加 剧、 企业订单不足而企业 成本 又不断提高等诸多
文献标志码 : A
中图分类 号: G 4 7 3 . 8
困难 和挑 战 。
( 二) 毕 业生 总量持 续增 加
就业 关乎个人生存和尊严 , 关乎社会和谐稳
定, 关乎 经 济健 康 发展 。 党 的十八 大 报告 指 出 : “ 就 业是 民生 之本 。 要贯 彻 劳动 者 自主就 业 、 市 场调 节 就业 、 政 府 促进 就 业 和鼓 励 创业 的方 针 , 实施 就 业
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闭环式管理机制研究①——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闭环式管理机制研究①———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陈小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18)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而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高校办学质量最直接的体现,但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重视招生源头,培养过程与就业工作之间的联动,即把好入口关、培养关和出口关,全力打造“招生、培养、就业”人才培养全链条联动闭环式管理体系。
一、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闭环管理的意义理念引领发展。
闭环管理是一种重要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将其运用于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种创新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招生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视招生工作,每年的生源争夺战愈演愈烈,为的是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
生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又影响学生的就业,良好的就业可以提升学校的口碑和影响力,又对高校的招生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招生、培养和就业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联动闭环式的有机体结构。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是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必然选择。
《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高校要建立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的有效机制,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是高校人才结构和培养质量的“晴雨表”,全面反映了招生培养环节的质量,有必要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联动闭环式管理体系。
二、招生、培养和就业之间联动闭环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招生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节在办学过程中,一些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却忽视了自己的办学特色,由于短视和急功近利,很多高校紧盯热门专业,导致不少新设专业不符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和条件。
尤其是一些文科类专业,其开设成本较低,各大高校“一哄而上”,这就容易在就业市场上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联动机制研究
( ) 业 指 导 工 作 纵 向 互 动 不足 三 就
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 职能单一 , 就业 指导和服
务领域有待进一步 的拓 展。在“ 让学生准备从 事任何一 种职业” 的工作理念指 导下 , 我们应该建立全程 化 、 多维
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就 业指导 工作是 一项 系统性 、 链条性 、 体性 的工 整
士 , 师 , 究 方 向 为 学 生管 理 。 讲 研
7 4
Unie st v rivEdu ai n c to
1 . 建立就业信 息平 台。当前 我们 就业信息 的收集 和
发 布处 于一个 消极 被动 的位置 , 大多数时候都 在等待用 人单位 向我们发 布就业信息 , 我们 再将这些信 息发布 给
[ 摘
要】 高等教 育的大众化迫使 各 高校成立相应的就业指导机构 , 建立完善的就 业指导机 制 , 为高校 大学生提供 最全 面的信
息和 最优质 的服务 。但严峻的就业形势, 需要 各高校 清醒认识 当前面临的诸 多问题 , 理性 思考解 决问题的 出路与办法 , 真落实各 认
项措 施 与 对 策 。
竞争力培养 , 建立健全 “ 以市场 为需求导 向、 以学生为服
如今 各高校虽然都设立 了就业 指导服务机构 , 就 但
业指导 体系建设相对落后 ,缺 乏服务 意识和 系统性 、 一
务对象 ” 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 。
( ) 二 明确 就 业 指 导 工 作 的 服 务 职 能
体化 的职业知识教育 , 高校 中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往 往 选 择课堂 授课 , 式单一 且 内容 陈 旧 , 难 达到就业 指 形 很
生和用 人单位双 向选择 的就业 指导 思想 ,但事实 上市
以提升就业质量为导向的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
以提升就业质量为导向的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在中国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中,提升就业质量应当成为主要的导向。
这是因为在当前就业市场中,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不仅仅考虑就业数量,而更应关注就业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环境,实现就业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高校应加强教育教学,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符的高质量人才。
高校应从零起点开始,从教育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
教育教学模式应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要贴近实际需求,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实践教学要落地生根,真实地与市场接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就业竞争力。
其次,高校应建立健全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推动产学研结合。
高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基地和实习岗位,提供给学生实习和实践的机会。
同时,高校还可以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共同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创新和科技的发展。
通过产学研结合,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市场的培养。
另外,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支持。
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服务部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实习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支持。
可以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高校还可以与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就业服务中心,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信息,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就业。
总之,以提升就业质量为导向的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需要高校本身加强教育教学,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符的高质量人才;需要与企业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支持;需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只有全方位、多维度地构建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才能提升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实现就业的高质量发展。
高校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研究
的活 动 。 【 】 2. 3 建 立 完善 就业 与培 养 、 招生 联 动机 制 , 实 现 良 性 互 动 招生是 入 口, 培 养是通 道 , 就 业 是 出 口, 三者 之 间 有 着 极 为 密切 的 关 联 。 高校 应 面 向国 家 战 略 需 求 和 行 业 需 求 , 调 整 专 业 设置, 建 立 就 业状 况 与招 生 计 划 、 专 业 设 置 挂 钩制 度 , 建立招生、 就业 双 向 沟 通 的信 息 通 过 双 向的 信 息沟 通 促 使 招 生 、 知 识 和 个人 综 合 素 质 的 提 高 将 对后 期职 业 反 馈 渠道 , 生 涯 起 着 关 键 性 的 导 向作 用 。 提 高 人 才 培 就 业 政 策 的 调 整 , 缩 小 社 会需 要 和 人 才 培 _ ] 积极 根 据 社会 需 求 和 国家 养 质量 就 是 对学 生 负 责 、 对家 长 负 责 、 对 社 养 之 间的 差 距 。 会负责 , 是高 校 义 不 容 辞 的 责 任 。 战略产业 发展 , 设 立 有 市 场 前 途 的 特 色 专 业, 对就 业 状 况不 理 想 的 部 分 专业 , 适 时 进 第二 ,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关 系 着 学 校 品 牌
的工作值得思考 : ( 1 ) 政府 应大力发展新兴 产业 , 尤 其 是 高科技新兴 产业 , 为 产 业 发 展 创 造 良好 的 保障 , 确 保 产 业 对 高 校 毕 业 生 的 。
摘 要: 大学生 就业状况彰显 高校人 才培养 质量 和办学效益 , 基于社会资本的新视 角, 高校应 坚持 以市场 为导 向, 以高质量 的人 才培养 为 基础, 始 终 把 适 应 社 会 需要 贯 穿 于人 才培 养 的 全 过 程 ,实现 人 才培 养 与 大 学 生 就 业 的 良 性 互 动 。 关键 词 : 人才培 养 大学生就业 联 动 机制 中图分 类号 : G4 21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 I 6 7 3 -9 7 9 5 ( 2 0 I 3 ) 0 3 ( a ) 一0 0 1 8 -0 1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研究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研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招生、培养和就业一直是学校和学生关注的重要议题。
为了更好地对接就业市场需求,促进学生就业,许多高校开始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机制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的实施方法。
首先,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对于学生的就业前景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开展课程设计等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同时,在招生时,高校可以根据就业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因此,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然而,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有效实施。
首先,高校和企业在合作中存在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
高校需要更加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企业也需要了解高校的培养目标和内容。
其次,部分高校的招生和培养机制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中,缺乏灵活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
最后,有些高校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能力有待提升,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辅导服务。
为了有效实施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高校和企业之间应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定期开展交流,加强彼此的了解和合作。
其次,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更加贴近企业需求。
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辅导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
总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可以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并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信息沟通不畅、传统模式过于僵化以及就业指导服务不足等问题。
通过建立沟通渠道、调整课程设计和加强就业指导,可以更好地实施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促进学生的就业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联动机制研究
张 志 红
( 河 北 软件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公 共 课 部 , 河北 保 定
摘 要 :当 前 ,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已成 为 人 们 普 遍 关 注 的 社 会 问题 , 要解 决这一问题 。 需要政府 、 企 业 和 高校 三 方 合 作. 构 建 一 套 完整 的 、 立体 式 的政 产 学 一体 的 大 学 生就 业联 动
一
过 政 府 人 事 部 门牵 线 搭 桥 , 使 高校 与用 人单 位 实 现 信 息 互 通 、 资源 共 享 。 ( 1 ) 形 成校 企 联 盟 ( 或校 企 理 事 会 ) 。 企 业 通 过设 立大 学 生 奖助学金 、 创新基金 , 以及开展与高 校合作办 学 。 加 大 对 人 才 培 养 的 介 入 力 度 ,增 强 大 学 生 培 养 与 社 会 需 求 的 匹 配 性 : 通 过建立 大学生联 合培养 基地 . 接 收大学 生到企业 实 习 , 激 活 企业 学 习 创 新 的 氛 围 , 为 选 拔 所 需 的人 才 提 供 机 会 。 高 校 充 分利 用企 业 资 源 改 善 办 学 条 件 。 调 整 培 养模 式 。 增 强 人 才 培 养
机制。
0 7 1 0 0 0 )
关键词: 政 产 学一 体
就 业 问题
联 动 机 制
高 校 毕业 生 就业 市场 是专 门 以 高校 毕 业 生 为 对象 的初 次 就业市场 . 是 高 校 毕 业 生就 业 制 度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部 分 。 高 校 学 生 的 就业 问题 已成 为 当 前 阻碍 中 国推 进 科 学 发 展 、 构建 和 谐 社 会 的难 点 问题 。为 此 , 我们要积极构建政府主管 、 用 人 单 位主导 、 高校主抓 、 学生主动 的高校就业模式 , 形 成 一 套 完 整 的、 立 体 式 的 政 产 学 一体 的大 学 生 就 业 联 动 机 制 。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难 原 因分 析 1 . 毕 业 生错 误 的 就 业 观 念 。 是一些大学 生的思想还停 留在精英 化时代 , 不 愿 正 视 现实 . 在 无 法 找 到 自 己理 想 工 作 的 情 况 下 , 放 弃 寻 找工 作 。 二 是 一 些 毕业 生 眼 光较 高 ,对 于一 些 中小 企 业 的招 聘 信 息 嗤 之 以鼻 。 三 是 一 些 高 校 生性 格 内 向 , 无 法 在 应 聘 时 表 现 自己 的 能 力 .导 致 失 去参 加工 作 的 机会 。 四是 一 些 大 学 生 过分 依 赖 他 人. 不 愿 自己去 找 工 作 。 从 而无 法得 到就 业 的 机会 。 正 是 因 为 这些就业观 . 导 致 高 校 毕业 生 的就 业 形 势 不 乐 观 。 2 . 劳 动 市场 供 不 应 求 。 市 场需 求决 定 了 高校 毕业 生 的 就业 方 向 , 随 着 国 家 高 校 的不断扩招 . 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 , 就业 竞 争 激烈 程 度 因此 水 涨 船 高 。此 外 , 经 济 体制 对 企 业 就 业 潜 力 产 生影 响 。为 了 加 快 G D P 的增长 . 国家 把 大 量 投 资 都 放 在 了附 加 值 更 高 、 需 要 劳 动 力 更 少 的 资 本 密集 型产 业 上 , 不 重 视 中小 企 业 的 发 展 , 而 中小 企 业 正 是 为 劳动 力 提 供 就 业 岗 位 的 重要 渠 道 。 3 . 专 业设 置 与 市场 需 求 不 对 口。 高 校 的 专业 设 置 与社 会 需 求 不 相 匹 配 ,导致 劳动 力 资 源 分配不平衡。 高 校 在设 置专 业 时 未 能 掌 握 市 场 动 向 , 以 致 部 分 专 业 和 课 程 与 市场 脱 节 , 造成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矛盾。 同 时 一 些 学 校 对 毕 业 生 的 就业 情 况不 够重 视 .在学 生 寻 找 工作 时 不 能给H { 针 对 性 的指 导 方 案 . 使 学 生 无 法 及 时 掌 握 就业 动 向 。 4 . 就 业政 策 不够 完善 。 为 了 发 展西 部 经 济 , 国家 提 出很 多 优 惠 政 策 . 吸 引 大学 生 到西部工作 , 支 援 西 部 建设 。 但 国 家在 毕 业 生 就 业 方 面 的 法 律 法 规 还 不 够 完善 .导 致一 些 企 业 在 招 聘 过程 中存 在性 别歧 视 和 户 籍 歧 视 等 问题 二、 政 产 学 三 方 联 动机 制构 建 高 校 毕 业 生 就业 联 动 机制 的 内 涵是 指 高 校 、 政府 、 企 业 等 主 体 以共 同 利 益 与 制 度 约 束 为 基 础 .以 提 升 大 学 生 就 业 竞 争 力、 实 现 大 学 生供 需 平 衡 为 导 向 , 共 同承担责任 , 加 强 优 势 整 合. 实 现互 利 共 赢 的一 种 合 作 过程 和方 式 。 其 内涵 有 以下 几 个 方 面的内容 : 一 是 利 益 共 同体 的重 构 。 在 此 构 架 下 , 高校 、 政 府、 企 业 在 高校 毕 业 生 就 业 中 目标 一 致 、 责任共担 、 利益 共 享 。 二是 就 业 工 作 实 现 高 校 、 政府 、 企业 的一体化整合 , 充 分 加 强 和发 挥 政 府 的 桥 梁 、 激励 与导向功能 , 促使各方利益与责任 的 有效连接 。 i 是通 过 联 动 实 现 大 学 生 就业 平 衡 。 高校 根 据 社 会 的需 求 , 主 动 调 整 学科 专业 结构 , 不 断 提 高 毕 业 生 的就 业 竞 争 力. 促 进 社会 积极 吸纳 大 学 生 。 1 . 责任 共 担 . 加 强三 大主 体 整 合 。 打造 政 产 学 “ 三位一体 ” 的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协 作 联 盟 , 通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作 者 简 介 :万庆生(197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农业大学招 生就业指导处副处长、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管理。
冷门的专业,缺乏长远眼光,导致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然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年一些基础学科、冷门专业几年后 可能成为国民经济急需和市场需求旺盛的“朝阳”专业,而 当年的热门专业可能成为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夕阳专 业”。因此,当前高校招生专业的设置缺乏科学性和动态 性,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就业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吸引高质量的生源,以高 学和学生工作的副院长、招生就业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
质量的生源促进人才质量的提高,使三者相互制约、相互 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对招生、培养、就业工作统一领
促进、相互渗透最终形成学校良性发展的“闭路”,从而实 导、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评价。其次,组建招生、培养、
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高校的 开拓等提供决策咨询,让社会上的专家参与到专业培养方
招生、培养、就业三项核心任务进行系统性思考,一体化统 案设计、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以及参与学生实习实训和
筹,打破招生、培养、就业各自为政的分离状态,加强招生、 就业指导等工作。最后,除了建立校级专门的招生、就业、
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状况来反馈招 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生,设置和调整招生专业,确定招生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及
3.3 建立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 首先,强化“一把
其发展变化趋势,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等,培养 手”工程,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凝聚各方面力量齐抓
存和发展的基础。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培养出满 联动 一方面,通过加强学科建设,突出特色学科和优势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实施方案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的提高,特制定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实施方案。
一、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1. 创新招生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确保学生就业前景。
2. 加强学生培养方案的实施,结合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建立健全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1. 加强就业指导力度,开展职业规划、就业技能培训等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就业意识。
2. 建立健全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就业选择。
3.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
三、加强用人单位与学校合作。
1. 拓展用人单位资源,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促进校园招聘和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
2. 加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
3. 建立用人单位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需求和评价,为学校调整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四、加强校友资源共享。
1. 建立校友资源库,加强校友与学校的联系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资源支持。
2. 开展校友企业实地参观和职业分享活动,搭建校友与学生的交流平台,促进校友资源共享和学生就业指导。
3. 加强校友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开展。
五、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
1.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对学生就业工作的政策倾斜力度,为学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2. 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六、总结。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促进高校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资源支持,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实现高校和社会的双赢。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完善目标
向 ,另 外 需 要 高 校 、 家 长 、 中学 、 教 育 主 管 部 门共 同 努 力 提 高 新 生 入 学 报 到 率 , 降 低 退 学 率 。 1 3 紧 跟社 会 发 展 . 高 校 招 生 、 培 养 、就 业联 动 机 制 以社 会 需 要 为 导 向 为 基 本理 念 。 因此 ,招 生工作 应根 据 不 同省 市或 区域 的 人 才 需求 特 点 ,主 动 寻 求 社会 市场 需求 ,制 定 科 学 的招 生 计 划 , 以便 按 需 培 养 人 才 。 首 先 ,根 据 近 几 年 的就 业 情 况 , 同时 预 计 几 年 后 社 会 需求 哪方 面 人 才 ,及 时 对招
1 特 色招 生
特 色 招 生 指 的 是 紧 跟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需 要 , 以 品 牌 专业 、 办 学 特 色 、 文化 底 蕴 等 学 校 影 响 力 来 提 高 生 源 质 量 ,进而 提 高培 养质 量 和就 业质 量 ,促 进大 学生 就 业 。
1 1 树立专业 品牌 . 学生在选择报考院校 时,根据 自己的成绩 ,综合考 虑 的有学校 条件 、城市环境等 因素 ,最主要的还是考虑
教学 园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 巴 程 耀 席 军 翟 陈 : 校 生 培 、业 动 制 完 标 九 光 慧 鑫 洁 高 招 、 养 就 联 机 的 善目
1 1
建立高校 内部的大学生就业联动机 制,则是促进大学生 就业工作 中高校亟待解决的 问题 。 目前 ,很 多高校都在
尝 试 、研 究 这 种 机 制 ,笔 者 认 为 这 一机 制 需要 进 一 步 完 善 , 而 完 善 目标 之 一 则 可 细 化为 建 立 “ 色 招 生 、精 心 特 培养 、服 务 就业 ”这 一 “ 联动 ”机 制 。 小 高校 招 生 、培 养 、就 业 三 者 之 间 的 内在 关 系 是 :招 生 、 培 养 和 就 业 是 高校 人 才 培 养 的三 部 曲 ,科 学 的招 生 方 法 是 人 才 培 养 的 前 提 , 先进 的培 养 模 式是 人 才 培 养 的 关 键 ,完 善 的 就业 服 务体 系 是 毕业 生 高 就 业 率 的保 障 ; 三 者 之 间又 是相 互 联 系 、 互相 影 响 、密 不 可 分 的 ,招 生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研究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进行研究,探讨了其概述、存在的问题、提升方法、建议和发展趋势。
研究发现当前就业指导体系存在指导内容单一、缺乏实践性和个性化等问题,建议加强实践教育、开展多元化就业指导和个性化服务以提升指导效果。
结论指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研究为学校提供了启示,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多元化就业指导模式,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好的支持。
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是当前和未来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研究、问题、提升、实施、建议、发展趋势、启示、未来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已经成为许多人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就业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
如何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仍存在不少问题,指导内容有限,指导方式单一,导致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
面对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亟待改进和完善。
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体系,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就业,提升他们的职业竞争力。
深入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探讨现有问题及解决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研究,为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建设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质量和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就业挑战,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通过研究,可以为高校提供可行的指导体系改进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促进高校与社会经济需求的对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浅谈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
浅谈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很多论者提到可以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联动机制,来促进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可以分为“大联动”机制和“小联动”机制两大类。
大学生就业“大联动”机制,是指大学生就业工作这一系统工程内各元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性联动机制。
大学生就业“小联动”机制,是指大学生就业工作这一系统工程中各元素内部需要建立的个体性联动机制。
作为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重点项目《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促进大学生就业》(编号:2009-JKGHAZ-0031)课题组成员,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大联动”机制的五大系统要素是政府、高校、学生、单位和市场,五大要素分别担负着治才、育才、成才、用才和导才的角色分工,其目标责任是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推动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这些[1]笔者已行文另述过)但这个大学生就业“大联动”机制的实现,其途径之一就是系统要素都需要建立内部的大学生就业“小联动”机制,即政府要建立“发展经济、政策保障、治理就业”的联动机制,高校要建立“特色招生、精心培养、服务就业”的联动机制,学生要建立“奋发学习、个性成才、理智就业”的联动机制,单位要建立“联合培养、创新发展、推动就业”的联动机制,市场要建立“完善体制、优化配置、支导就业”的联动机制。
只有各个要素建立促进就业的内部“小联动”机制,才能有力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1 政府:建立“发展经济、政策保障、治理就业”联动机制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推动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政府需要建立“发展经济、政策保障、治理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小联动”机制。
原因是:发展经济可以促进大学生人才就业,大学生人才就业反过来可以推动经济更快发展;政府只有实施合理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经济、行政、法律、社会等保障政策和优惠措施,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达到治理就业、促进发展的目标。
政府建立“发展经济、政策保障、治理就业”联动机制来促进就业,一是可以发展高科技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提高经济新的增长点,增加新的就业岗位;二是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高校进行专业设置、教学研究方面的改革,支持社会用人单位接收更多的大学生人才、不断创新发展,支持发展大学生就业中介机构、信息市场的完善;三是可以完善《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障法》等一系列有关就业的法律制度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措施激励政策,并加大实施力度;四是可以加强宏观调控,紧紧围绕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的实施,有针对性地吸引、调配和补充紧缺人才和重点人才,有效整合人才资源,引导市场发挥与国家政策导向一致的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作用;五是可以加大政府治理就业的力度,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导航作用。
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
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选拔与培养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在这个过程中,就业、招生与培养是三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环节。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必须构建一个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
二、就业导向1. 就业市场调研:通过对不同行业、地区和企业的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为招生和培养提供依据。
2. 就业信息反馈: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招生和培养提供改进方向。
三、招生改革1. 招生计划制定:根据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制定招生计划,确保招生规模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2. 招生宣传:加强招生宣传工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报考。
3. 录取方式改革:实行多元录取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考察,选拔具有潜力的优秀学生。
四、培养模式创新1. 课程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2.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3.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4. 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比赛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
五、联动机制的保障措施1.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为构建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2. 资源整合:高校应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3. 监督与评估: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对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4. 宣传与推广:加强对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社会对这一机制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人才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建立健全
一、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人才市场对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来说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毕业生求职困难、用人单位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势在必行。
二、人才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的意义1. 促进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紧密对接。
通过人才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2.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人才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可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使其更具竞争力,更容易融入社会。
3. 促进用人单位与高校密切合作。
通过建立联动机制,用人单位可以更好地参与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实践基地和就业机会,从而促进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三、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的途径和措施1. 完善教育体系,注重实践教学。
加大对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投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社会需求,增强就业能力。
2. 发挥各方优势,促进校企合作。
学校和用人单位可以共同设立实习基地、实验室、科研项目等,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实际工作,增强就业竞争力。
3. 加强用人单位需求调研。
学校应该积极了解各行各业的用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使教育更贴近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毕业生就业。
建立健全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毕业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就业信息发布、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四、加强政策支持,推动人才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的顺利实施1.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国家和地方应出台一系列支持高校和用人单位合作的政策,包括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引进政策等,激励各方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
2. 提高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
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校企合作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力度,鼓励学校和用人单位加强合作,推动人才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的顺利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卷第2期2008年6月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 HEJ I ANG UN I VERS I TY OF TECHNOLOGY (SOC I AL SC I E NCE ) Vol .7No .2June 2008文章编号:100624303(2008)022*******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研究励立庆1,王志军2(1.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筹),浙江杭州310032;2.浙江工业大学党委组织部,浙江杭州310032)摘要:本文在阐述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内涵特征和遵循原则的基础上,论述了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策略和实现途径,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提供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主要表现为社会对人才的有效需求与高校无效供给和社会有限需求与高校过多供给的矛盾[1]。
实践证明,试图从高校、政府或者企业等单方面的努力来解决这一矛盾,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必须解放思想,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建立高校、政府、企业联动的大学生就业机制,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促进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实现大学生的顺畅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内涵与特征(一)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内涵所谓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是指高校、政府、企业等主体以共同利益与制度约束为基础,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大学生供需平衡为导向,共同承担责任,加强优势整合,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过程和方式。
其内涵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形成利益共同体,高校、政府、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目标一致、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二是存在制度约束,通过法律、规定、规则等形式,达成高校、政府、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责、权、利的匹配。
三是实现高校、政府、企业一体化运作,充分发挥政府的桥梁、激励与导向功能,实现各方利益与责任的联接。
四是推动大学生就业平衡,推进高校根据社会、企业的需求,主动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社会、企业积极吸纳大学生,达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有效匹配。
(二)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特征1.开放性。
从总体看,高校习惯于按照自己的办学传统、学科结构、师资力量来培养大学生,企业过于信任依靠市场力量来寻求合适的人才,政府往往按照自身良好的愿望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干预。
由于高校、政府、企业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形成了自我封闭的孤立系统,从而很大程度上造成并加剧了当前高校人才的供需失衡。
高校、政府、企业必须打破自身闭环,畅通相互间的信息与物质交流渠道,增加相互间的信息对称性,相互借力、相互融合,形成由三者组成的大系统,从大系统的视角来谋求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同时,要促进大系统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形势与走势、社会舆论与中介机构、大学生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交流沟通,从而维持大学生就业的供求平衡,减少因外部环境的变动和不确定所带来的冲击。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励立庆(6),男,浙江慈溪人,讲师,硕士,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04-28:197- 第2期 励立庆,等: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研究 2.互动性。
高校、政府、企业之间要着眼长远共同利益、围绕彼此关切的问题展开促动与推动,形成良性互动。
高校要密切把握市场需求和政府导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上来,为社会、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
企业要充分关切高校现实和社会发展趋势,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人才上来,更加积极主动地吸纳大学生就业。
政府要高度重视高校与企业的内在需求和目标差异,注重对高校和企业的调研与沟通,根据国家战略和区域战略,出台有利于毕业生区域、行业、专业流向合理的导向性措施和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提供信息和服务,促进高校、企业共同遵循人才供求规律,优化大学生就业条件,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3.共赢性。
高校、政府、企业间根本目标一致、信息流动通畅、需求响应快速,呈现联动层次多元化、联动渠道多样化、联动组织柔性化、联动内容丰富化,各自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发挥,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得以有效实现,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通过大学生就业联动,高校对培养人才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办学,转变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率和就业层次,以及提升学校知名度上来。
企业能够快速、有效地找到适用人才,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政府在促进就业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中有效发挥协调者与推动者的角色,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二、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应遵循的原则(一)战略视野战略视野是指从全局、长远、根本的角度考虑问题、制定策略的思维方式,具有前瞻性认知、系统性运筹、务实性取舍的特征。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归结为国家创新系统之间的较量。
国家的繁荣与稳定、民族的成长与荣耀、人民的幸福与安康,无不从根本上取决于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
企业是国家创新系统的主体,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取决于人才队伍的素质与能力;高等教育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高等教育为国家创新系统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高校人才荟萃、知识密集,发挥着经济发展“加速器”、社会进步“助推器”和政府决策“思想库”的作用;政府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促进大学生培养与就业等方面负有统筹兼顾和把握方向、节奏、进程的重大责任。
高校、政府、企业加强联动,便于实现高校、政府、企业共同参与人才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充分运用,从而不断提升企业、区域和国家的创新实力。
(二)目标导向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高等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更加突出,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更加紧迫的任务,而目前最直接、最复杂、最突出的制约因素就是大学生不能充分合理地就业。
高校、政府、企业要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立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着眼于人才使用的价值和效益,积极创建企业为主体、高校为动力、政府为推手的大学生就业机制。
企业要积极参与大学生培养,增加对人才质量的话语权;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引进、培养和激励的机制,提高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与吸纳力。
高校要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办学定位,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激励大学生个性化成才,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政府要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为大学生最充分地参与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三)循序渐进任何新事物从酝酿产生到发展成熟都需要一个过程。
高校、政府、企业要着眼全局、把握趋势、统筹兼顾,按大学生就业的供需规律办事。
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高校、政府、企业逐步探索、不断磨合、实现整体功能协同一致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力避冒进。
首先要转变观念,倡导人才全社会共享、培养全社会承担的思想,形成高校、政府、企业共同关切大学生就业的氛围。
其次,要及时肯定与宣传在大学生就业中形成高校、企业、政府良性互动的案例,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以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引导大学生就业联动的不断推进。
其三,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理论研究,不断优化联动的内容、丰富联动的形式、完善联动的政策,形成大学生就业联动的长效机制。
191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7卷 三、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策略(一)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工作机制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是推动工作开展的基础。
建立以区域为单元,由政府牵头,高校主导,企业参与的大学生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高效、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联动决策机制,定期研究、研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重大问题,明确中长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战略构架,将培养与使用符合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共同使命和目标,转化为高校、政府、企业的具体任务,并制定落实措施。
联席会议由政府主持召开,办公室设在高校,定期对联动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接受社会监督与建议,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二)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责任机制高校、政府、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都负有一种战略责任、目标责任,既有实现自身当前利益的狭隘的责任,也有着眼长远和全局的宽泛的责任,都需要肩负整合的责任。
在联动机制中,既要充分体现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责任,发挥政府在推动大学生就业中平台搭建和组织协调的优势,凸显其强大的引导力和推动力;也要突出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上精准把握的责任;同时要有效发挥企业作为人才的直接使用者与受益者的能动作用,发挥其在推动大学生就业中市场、基地和资金优势。
只有明确与履行相关方的角色与责任,通过整合全社会力量,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条件,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利益机制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之所以建立,是由其内在的利益机制决定的。
对企业而言,有利于突破常规的人才甄选机制,选拔到符合自身需要的优秀人才,增加人员的匹配性和忠诚度;对高校而言,有利于充分挖掘和引入社会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社会化程度,缓解教育资源的压力;对政府而言,有利于在充分尊重市场的基础上,发挥积极的调控和导向作用。
总之,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建立,有利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改善,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人才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和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这是高校、政府、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共同目标和价值追求,是实现各方联动的根本利益联结点。
同时,通过法律、政策、制度等手段,来规定、引导和激励高校、政府、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履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是保障各主体担负各自责任、实现共同利益的必要途径。
四、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实现途径(一)加强主体整合,夯实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实现的基础1.加强高校整合。
首先要在高校内部实现就业与招生、培养、管理,以及凝练办学特色的联动,促进大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自觉适应市场需要。
其次要加强校校联合,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整合分散的力量形成品牌专业、品牌课程和品牌活动,为改善人才培养条件、实现人才有效供给创造条件。
2.形成校企联盟。
企业通过设立大学生奖助学金和创新基金,以及开展与高校合作办学,加大对人才培养的介入力度,增加大学生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性;通过建立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接收大学生到企业实习或者挂职锻炼,激活企业学习创新的氛围,为选拔所需的人才提供机会。
高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针对性。
3.开展校府合作。
政府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强化促进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职能,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