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90年代以来陕西文学批评的多元化态势_李春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2—09—26

作者简介:李春燕(1968—),女,陕西榆林人,文学博士,西安工程大学副教授。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1JK0241);西安工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资助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K148)。

试论90年代以来陕西文学批评的多元化态势

李春燕1,张雪艳

2

(1、西安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陕西西安710048;2、西安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陕西西安710032)

要:对传统批评模式的反思,可以追溯到笔耕文学研究组1982年举行的贾平凹近作座谈会,座谈会

显示出文学批评观念最初的裂变。进入90年代,文学批评阵地《小说评论》的巩固及文学批评队伍的壮大为多元批评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在陕西文学批评格局中有社会历史批评、印象主义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历史美学批评、地域文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文化诗学批评等模式,构成陕西文学批评多种模式并存、风格纷呈的态势。若与京沪等地先锋文学批评相比,陕西文学批评明显滞后,缺乏具有现代批评意识引领文学创作的文学批评。

关键词:90年代;陕西文学批评;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871(2013)01-0034-05新时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陕西文坛佳作连连,1993年“陕军东征”轰动京城内外。在陕西无论声名鹊起的老作家,还是刚入道的新作家的作品,显示出创造的活力,

带给文坛奇异的兴奋点和强大的冲击波。在对创作的持续追踪中,评论界也格外热闹,

世纪末爆发在陕西的文坛大地震,波云诡谲,蔚为奇观,

关于作家作品的批评、关于批评的反批评犬牙交错,令人感到陕西文学整体上在挣脱传统的束缚,进行着痛苦而艰难的蜕变。

陕西文学批评如同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经历了缓慢的历史演进。80年代之前,沿着“文革”前“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批评模式进行,重在社会政治批评;80年代,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批评依然占据主流地位,但随着思想的解放和文学观念的更新,现实主义传统批评中杂糅了现代主义的异音;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从批评的理论基点、方法、风格等多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深入探索,逐渐打破单一的传统现实主义话语批评模式,基本形成以现实主义理论和社会历史学批评为核心,同时容纳了其它批评理论

与批评模式的多元批评态势。

对传统现实主义批评模式最初的反思,可以回溯到80年代初期。1982年2月10日至13日,笔耕文学研究组召开贾平凹近作座谈会。大会围绕贾平凹1981年的新作《晚唱》、《好了歌》、《二月杏》等讨论激烈,

费秉勋是贾平凹研究专家,他指出惯有的现实主义批评原则无法分析贾平凹文学创作,要换个角度来看贾平凹。他认为贾平凹创作“属于‘表现’艺术的中国古典艺术体系传神写照的创作方法。主要特点一是重在写神,不求形似;二是作品中流动充溢着作家的艺术气韵。

”[1]

艺术表现说把住了贾平凹创作的突变,其批评观突破当时盛行的艺术再现说。费秉勋凭着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方面深厚的积淀,认为贾平凹“用中国古典艺术的美学精神,改造了‘五四’以来新小说的基本形式,同时吸收外国现代流派的手法而成的。

”[2]的确,对鬼才贾平凹“如

果硬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去套贾平凹的作品,自然是套不上的。

”[3]

显然,费秉勋的文学批评理念

溢出了传统现实主义批评范畴,其批评观念抵牾于

2013年1月第23卷第1期榆林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ULIN UNIVERSITY Jan.2013Vol.23No.1

传统现实主义批评理念,也分野于社会政治宣判式的文学大批评。这种批评观念不仅限于费秉勋,李健民在《探索中的深化与不足———评贾平凹近期小说创作》中也有类似的表达①。这就是说,80年代笔耕文学研究组的组员意识到,惯用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武器已经错位于眼前生机勃勃的文学创作。

文学批评的标准及方法有其终结性和适用性,作家的生活体验与文学体验,如同流动不居的河水不可能恒定不变,多样性的文学创作决定了文学批评不存在恒定的理论。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是80年代波及全国的“文化热”历史背景,在活跃的“文化热”背景下,1985年3月厦门召开全国文学批评方法讨论会。之后,扬州、武汉、深圳等各地展开文学批评观念及方法的研讨,批评观念的变革成为文学发展的潮流。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陕西文学批评的变化势在必行。总体来看,80年代陕西文学批评依然在传统现实主义批评范畴内进行,变化停留于个别局部,尽管触及具体文学现象研究时,研究视角明显地游移于传统的文学批评范畴,然而这种批评视角的游移表明文学批评理念内核在发生着微妙的裂变,而文学批评格局性的变革有待于文学阵地、文学批评队伍等诸多条件的成熟。

1985年1月在陕西省作家协会和中国小说学会的主办下,《小说评论》在西安创刊,它是全国唯一的专事小说研究的杂志。随着刊物的顺利发行,《小说评论》周围很快荟萃了一大批致力于小说批评及文学研究的省内外学者:胡采、阎纲、张韧、缪俊杰、蒙万夫、吴亮、白烨、肖云儒、陈孝英、曾镇南、何镇邦、费秉勋、刘再复、乐黛云、肖云儒、刘建军、王愚、雷达、何西来、季红真、蔡葵、刑小利、贺绍俊、周政保、吴秀明、畅广元、李健民、邰尚贤、李星、徐岱、孙豹隐、管卫中、李运抟、赵俊贤、王仲生、李国平、朱寨、秦兆阳、宋遂良、南帆、李昺、李洁非、周海波、丁帆、仵埂、郜元宝、韩鲁华、孟繁华、鲁枢元、温儒敏、王彬彬、孙绍振等等,他们及时评述当代小说创作、发表小说理论研究成果,很快《小说评论》杂志成为陕西小说批评研究的重要阵地。90年代,陕西文学的批评队伍由两部分人员构成,一是活跃在80年代文坛上的笔耕文学组成员,二是来自学院的一批中青年学者,他们以饱满的热情与良好的知识结构为文坛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批老中青三代批评者依托《小说评论》、《延河》文学月刊,从批评的理论基点、方法、风格等多方面展开多维的探索。

陕西文学批评格局性的变动在90年代。长篇小说《白鹿原》、《废都》的面世,在当代陕西文学史上是界碑性的事件。陈忠实、贾平凹等作家对传统经典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超越,引发了文学批评界对传统批评模式的深层反思与话语策反。90年代文学批评阵地《小说评论》的成长以及陕西文学批评队伍的壮大,表明文学批评多元化发展条件已经具备。

在90年代以来的文学批评结构中,除了传统的社会历史学批评外,还有深受社会历史批评学影响又独具理论视角和批评方法的其他批评模式,如印象主义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历史美学批评、地域文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文化诗学批评等,形成了陕西文学批评多种模式并存、风格纷呈的局面。这种多元化的文学批评模式,根本改变了陕西文学批评单调的文学地图,文学批评逐渐走向多维发展的空间。

印象主义批评模式最初来自法国,批评者重视对批评对象的主观感受以及由此生发的对作品意旨的理解和发挥。笔耕文学研究组不少人驾轻就熟印象主义批评模式,他们的文章标题就以“有感”、“印象”、“漫谈”命名,行文不断出现“感到”、“似乎”、“恐怕”、“使你”等字眼,如肖云儒的《贺抒玉小说印象》、王愚的《贾平凹创作漫谈》。文本中批评者的阅读感受与印象随处可见,王愚这样评价贾平凹:“读贾平凹的作品,会使你情不自禁地去这丛山环绕、流水淙淙的山区,热爱山区生活中正在成长中的新一代,而这种热爱常常会激发你对我们整个生活、整个人民的深挚而又亲切的感情,这也就是贾平凹的贡献。”[4]王愚将个人的感受和情感浇注于批评对象,其批评散发出生命的激情和才情。笔耕文学

·

53

·

李春燕,张雪艳:试论90年代以来陕西文学批评的多元化态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