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改进释疑解析素材新版鲁教版20200914245
2016_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二氧化碳性质的考查释疑解析素材新版鲁教版201
二氧化碳性质的考查例1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进行探究。
现请你一同参与:[提出问题] 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小雪:在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用一支玻璃导管插入水中吹气,结果未发现明显的现象。
小宁:在试管中加入2 mL澄清石灰水,放在空气中静置了一会,然后用玻璃导管向试管中的溶液吹气,观察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解释与结论] 根据他们的方案和实验,小雪方案中的实验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小宁认为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呼出的气体能使其变浑浊,所以。
[评价与反思] 小雪的方案若继续实验,也能得到小宁同样的结论。
请你设计方案:(要求写出实验操作及产生的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根据题意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人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小雪方案中二氧化碳与水会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若要证明碳酸的存在可考虑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若发现溶液变红,也能得到小宁同样的结论。
答案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二氧化碳+水→碳酸呼吸作用有二氧化碳产生向所得溶液中滴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例2 九年级(8)班同学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通过上述实验活动,你获知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请归纳:(1)。
(2)。
(3)。
(4)。
解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
由于二氧化碳的性质需从实验中分析得出,这就要求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领会实验设计意图,同时注意全面分析和归纳问题。
收集二氧化碳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释疑解析:第6单元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改进
动手动脑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改进
如果仅仅是验证课本上的实验,总感觉到没有新鲜感。
但是在探究中有许多改进甚至创新实验却让我们回味无穷,让我们在快乐中掌握了新方法。
下面,我们就一起分享一些二氧化碳的改进实验来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吧!
1. 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
在一个大烧杯里有红、蓝两只彩色气球(如图1所示),红色
气球内充有CO 2,蓝色气球内充有空气,两只气球在杯底。
将一瓶CO 2
气体缓缓地倾倒入大烧杯中,发现其中的一只气球竟浮起来,用手
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会上浮,十分有趣。
请你想一想,
什么颜色的气球会浮起来了,原因是什么? 2. 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
如图3,在燃烧杯中放入梯形铁皮架,往两个阶梯上固定
两根小蜡烛,将蜡烛点燃,然后将二氧化碳气体沿着漏斗或硬
纸板往烧杯慢慢地倾倒下去,发现处于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继
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后,上面的蜡烛也接着熄灭,现象十分明
显。
使用漏斗或硬纸板,能很好地防止二氧化碳气体刚倒出来
就扩散开,而先接触到上面的蜡烛,使上面的蜡烛先熄灭的尴尬局面。
3.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
找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在烧杯内壁上滴加澄清的石灰水(大小
适合而不至于烧杯倒扣时流下),然后点燃一根蜡烛,将烧杯倒扣在
蜡烛的火焰上(如图4),发现内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现象较为明显。
澄清
石
图图图。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解析版)--九年级化学期末考点(鲁教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考点精讲】考点一、燃烧与灭火(1)定义: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跟氧气充分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三者同时具备才可以燃烧。
(3)促进燃烧的方法: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燃烧分类:①充分燃烧:氧气充足;②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
例如:(1)乙炔:(2)碳:氧气充足,化学方程式:C+O 2CO 2 ;氧气不充足2C+O 22CO ;(CO 中毒:与血红蛋白结合,失去运氧能力)2、灭火原理:破坏燃烧所需的条件,(只要破坏其中一个燃烧条件,就可灭火)。
方法:①隔绝氧气(如沙土覆盖); ②移走可燃物(如关闭煤气阀门); 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3、爆炸(1)分类:①物理爆炸:如气球吹爆、爆胎、锅炉爆炸等;②化学爆炸:燃放鞭炮、甲烷爆炸等。
(2)化学爆炸的条件:①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②遇明火燃烧;③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
典例1 【2020云南】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乙炔 充分燃烧不充分燃烧 条件 氧气充足 氧气不充足现象 蓝色火焰、放热 黄色火焰、放热、浓烈黑烟 生成物 二氧化碳和水 一氧化碳(或炭黑)、水 方程式2C 2H 2+5O 22H 2O+4CO 2 2C 2H 2+3O 22H 2O+4CO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答案】C【解析】A、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帽盖灭,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用水浇灭,会有触电的危险,错误,不符合题意。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正确,符合题意。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 到实验室去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研究报告素材 (新版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研究报告一、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器材: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带胶皮的导秋、烧杯、矿泉水瓶。
实验药品:稀盐酸、石灰石(碳酸钙)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C a CO3+2HCl2= C a Cl2+H2o实验步骤:1、按照要求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单装置组装好;2、将导管通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在试管中用药匙装入4勺大理石,并倒入约10mL稀盐酸,体积不超过度管体积的三分之一;4、收集:塞上橡皮塞,将导管通入软塑料瓶中,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取出导管,盖好瓶盖。
5、验满:将点燃的火柴放到瓶口,若火柴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潢。
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实验器材:烧杯实验药品:适量水、收集到的一矿泉水瓶二氧化碳实验步骤:将矿泉水瓶瓶口打开,迅速倒入约窖的水,然后迅速盖上瓶盖;充分振荡并观察。
实验观察:塑料瓶变扃现象分析:水中溶解二氧化碳,里面气压变小,所以塑料瓶变扃。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易深于水。
补充说明:1、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证明了它的密度比空气小。
三、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器材:酒精灯、火素材、试管两支、试管夹、试管架、试近刷等实验药品:澄清石灰水、矿泉水瓶中溶有CO2的水、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1、向长工管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通入CO2气体并观察2、取适量矿泉水瓶中溶液有CO2的水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振荡并观察;然后用试管夹夹持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加热后,深液变紫。
实验结论:1、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CO2+ C a(OH)2= C a CO3↓+H2O2、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面碳酸,碳酸能使紫色有蕊试液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而碳酸又会重新分解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O3△=CO2+H2O。
鲁教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必背)一、燃烧与灭火1、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3、灭火的方法:(1)隔绝氧气(2)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3)移走可燃物易错点:物质的着火点是不能降低的,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
二、促进物质燃烧的方法1、(1)氧气不充足(不充分燃烧)产生黑烟、一氧化碳和水(2)氧气充足(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3)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的优缺点充分燃烧能充分利用资源,放热多;不充分燃烧浪费资源,放热少2、促进燃烧的方法(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3、一氧化碳中毒及其预防(1)一氧化碳的产生点燃点燃高温C+O2 ====CO2(碳充分燃烧) 2C+O2====2CO (碳不充分燃烧) C+CO2====2CO(2)中毒的原因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吸入人体,便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减弱。
(一氧化碳有毒,是化学性质)(3)预防: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有效的排气。
三、爆炸是如何发生的1、爆炸: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失,气体体积受热膨胀。
2、分类物理爆炸:气球爆炸、锅炉爆炸、轮胎爆炸化学爆炸:火药爆炸、瓦斯爆炸、氢气燃烧爆炸3、易燃易爆物及图标一、化石燃料的燃烧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新型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
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知识点成分或概念要点归纳能源利用说明化石燃料煤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煤的气化、焦化、液化,属于化学变化分解的产物有焦炭、煤焦油和煤气石油混合物,主要含碳、氢元素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产品为汽油、煤油等天然气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燃料的充分燃烧1.节约能源2.减少对环境污染充分燃烧的条件:有适当过量的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三、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初中化学_九年级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讲评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燃烧与燃料》讲评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对燃烧与灭火、能源利用、二氧化碳制取及性质进行巩固。
2、引导学生剖析错因,提高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方法和规律。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答题策略的训练,培养规范答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剖析错因,提高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方法和规律。
并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学生课前准备:根据试卷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复习教材,查阅相关资料。
1.知道试卷中考到了哪些知识点,自己已掌握了哪些,还有哪些尚未真正掌握;2.在失误的问题上,哪些是记忆失误,哪些是理解性失误,哪些是方法不当或粗心大意所致;3.这次考试中哪些知识是自己的最大障碍,其原因是什么;4.准备重点听老师评讲哪些知识,自己将如何做好补救工作。
学生课外延续:1.改正错题,并分析自己在考试过程中出错的原因。
2.统计得失分率。
学生分析本人卷面的得失分情况,对自己掌握某些知识点的情况作简要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制定对策;统计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丢分,算出比率,引起学生的重视,并提出改进措施。
比如学生对属于理解和运用一些知识点方面存在问题的,要求学生有所针对性进行知识的再认识,通过复习教材、适量练习,巩固自己掌握的知识体系;对于因时间不够、考试心理紧张、马虎等非智力因素影响学生答题效果而造成的丢分(如“正确”和“不正确”的选择时学生的不认真、不仔细而造成的丢分),则要求学生把平时练习当作考试,做到认真审题时的“眼到”、“手到”和“心到”,解题过程中的细心仔细,解题后检查的一丝不苟等等,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因非智力因素影响学生答题效果而造成的丢分。
要求学生写试卷分析,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完成这样的作业,反思且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方法,总结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发现自身优势或认清自身不足,避免学生处于一种模模糊糊的学习状态而没有及时地反思与总结。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 解读二氧化碳的制取释疑解析素材 (新版)鲁教版
解读二氧化碳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初中化学要求熟练掌握的知识,也是学业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现将有关内容归纳梳理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药品实验室选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1. 不选用粉末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是因为粉末状大理石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不便于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2.不选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是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3. 不选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是因为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混入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造成制取的气体不纯。
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二、实验装置1. 发生装置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了选用何种发生装置。
实验室可选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装置相同(如下图所示)。
B C D上述四个装置图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中B 装置相对于A 装置的优点是便于随时加入稀盐酸;C 装置相对于B 装置的优点是能够控制稀盐酸用量和反应速率;D 装置相对于C 装置的优点是能够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2. 收集装置气体的性质(密度、溶解性、是否与空气成分反应)决定了气体的收集方式。
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易溶于水,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右图所示)。
收集时,应将导气管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排净瓶内空气,使制得的二氧化碳较纯净。
收集氧气也可用此装置。
三、检验及验满1.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
一般不用燃着的木条验证二氧化碳,因为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很多,如氮气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改进和创新说课课件
【不足之处】所需二氧化碳较多,实 验步骤繁琐,不利于学生学习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利用生活废旧品自制验证二氧化碳性质装置
课前兴趣小组活动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自制作品展示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四、实验创新
改进实验 万能装置
一个塑料瓶和一个棒棒冰的废 弃物的组合装置能进行多个CO2 的性质实验,简化了实验操作, 节约了药品,充分体现了“绿色 化学”的主题思想,更让学生体 会到了“变废为宝”的意义!
2.通过和学生一起 做教具,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
(2)教学目标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1.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 2.树立“环境保 护””的意识。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一、教材分析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CO2的探 究实验认识CO2 性质,形成性质 决定用途的化学 思想.
二氧化碳与水 化学反应原理 及科学探究能 力的培养。
我的反思: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我 侧重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让学生自 我感知,学会分享与合作,我将这片‘舞台 ’让给学生,让他们尽情的发挥和表演,而 我则扮演他们的学习合作伙伴,为他们获取 知识提供服务,我相信协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将会增强他们在社会中的竞争力,自主探究 获取知识的方法将使他们受用终生!我想这 才是实验教学、实验创新的最终目标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改进后的优点
(1)装置一改蜡烛在烧杯中熄灭的现象改成了在仪器外熄灭, 更能让学生体会无形的二氧化碳似水一样的流动性,形成思 维的转换,培养创新意识。
(2)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成功率高。
(3) 二氧化碳的多个性质合为一体,一气呵成,两分钟就可 以解决问题,给老师和同学们赢得了更多的上课时间。
2022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二氧化碳性质的考查释疑解析素材新版鲁教版
二氧化碳性质的考查例1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进行探究。
现请你一同参与:[提出问题] 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小雪:在试管中加入2 mL蒸馏水,用一支玻璃导管插入水中吹气,结果未发现明显的现象。
小宁:在试管中加入2 mL澄清石灰水,放在空气中静置了一会,然后用玻璃导管向试管中的溶液吹气,观察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解释与结论] 根据他们的方案和实验,小雪方案中的实验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小宁认为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呼出的气体能使其变浑浊,所以。
[评价与反思] 小雪的方案若继续实验,也能得到小宁同样的结论。
请你设计方案:(要求写出实验操作及产生的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根据题意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人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小雪方案中二氧化碳与水会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若要证明碳酸的存在可考虑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若发现溶液变红,也能得到小宁同样的结论。
答案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二氧化碳+水→碳酸呼吸作用有二氧化碳产生向所得溶液中滴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例2 九年级(8)班同学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通过上述实验活动,你获知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请归纳:(1)。
(2)。
(3)。
(4)。
解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
由于二氧化碳的性质需从实验中分析得出,这就要求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领会实验设计意图,同时注意全面分析和归纳问题。
收集二氧化碳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2016_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例析二氧化碳的制取释疑解析素材新版鲁教版201
例析二氧化碳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常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出现,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内容。
命题常以知识应用、方法探究为主线,充分体现“新”、“活”、“精”的特点。
下面通过典型例题加以说明,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例题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填“c端”或“d端”)通入。
解析(1) 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装置A中发生的是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 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在生活中可用于灭火。
(3)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进入集气瓶后会沉在瓶的底部,所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应从c端通入,才能将瓶中空气排出。
变式题比较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下图所列出的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对二氧化碳的制取进行研究。
(1)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和。
(2)要得到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在D装置中加入浓硫酸作干燥剂,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字母)。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NaCO3 Na2CO3++H2O+CO2↑;NH4HCO3 NH3↑+ H2O+CO2↑。
乙同学选择加热碳酸氢钠的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则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字母)。
他不选择加热碳酸氢铵制取二氧化碳的理由是。
解析本题所选实验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侧重考查同学们对实验基础知识的掌握。
(1)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
初中化学_九上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回顾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促进燃烧的方法等知识点,能解决与燃烧相关的实际问题,树立安全用火的意识。
2、回顾煤、石油的综合利用,体会化学在资源利用、能源开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通过O2与CO2的实验室制法比较,明确实验室制气体的思路,学会组装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能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4、通过CO与CO2的比较,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复习重点、难点】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达到促进燃烧和灭火的目的、二氧化碳性质用途及实验室制法【复习流程】【复习过程】《燃烧与燃料》单元复习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新课内容的学习已对本单元有了大概的了解。
他们已知道了燃烧条件、灭火原理、化石燃料及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等,但这些知识是零散的,知识点间的联系与知识网络的建构还是模糊的,比如,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及促进燃烧的方法等。
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过渡引出新知识,可以使知识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新知识的顺利建构。
所以,本节复习燃烧燃料时尽量与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对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建立整体有序的认知结构;同时,要拓宽知识面,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发展变化观和化学的价值观等观念。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对比进行性质的复习,从宏观到微观,帮助学生理解性质不同的原因,发展学生的元素观、微粒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学生对于药品原理、装置选择已不陌生,但为什么这样选择?实验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如何恰当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这些还需要在复习时进一步的明确与强化。
《燃烧与燃料》单元复习效果分析通过复习,学生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促进燃烧的方法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能控制化学反应的进行,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促进燃烧的进行,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释疑解析素材鲁教版(new)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方法1:如图1 所示,向纸袋里倾倒二氧化碳,盛装二氧化碳气体的一端下沉。
方法2:如图2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火焰后熄灭。
方法3:向气球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将其放在空气中,气球迅速向下落。
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方法方法1:取一软饮料瓶,装满二氧化碳气体,再向里面倒入一定量的水,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瓶子变瘪了。
方法2:将盛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水里,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液面上升.以上实验中,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瓶内或试管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软饮料瓶变瘪或使试管内的水面上升,这些实验均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三、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方法: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如下图)。
第一朵喷上稀醋酸,纸花变红;第二朵喷上水,纸花不变色;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纸花不变色;第四朵纸花喷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纸花变红。
图1 图2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后变红,说明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第二、第三朵纸花不变色,说明水和二氧化碳气体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第四朵纸花变红,说明纸花变红与二氧化碳和水相互作用的产物有关,根据第一朵纸花变红,推知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一定生成酸,反应原理为CO2+H2O==H2CO3,从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知识拓展若将第四朵变红纸花取出,小心地用吹风机烘干,发现红色纸花又变成了紫色。
说明生成的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散逸到空气中,所以纸花由红色变成紫色,反应原理为H2CO3===H2O+CO2↑。
四、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方法1:把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膜。
方法2:将人体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上述两个反应的原理为:CO2+Ca(OH)2== CaCO3↓+H2O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改进
如果仅仅是验证课本上的实验,总感觉到没有新鲜感。
但是在探究中有许多改进甚至创新实验却让我们回味无穷,让我们在快乐中掌握了新方法。
下面,我们就一起分享一些二氧化碳的改进实验来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吧!
1. 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
在一个大烧杯里有红、蓝两只彩色气球(如图1所示),红色
气球内充有CO2,蓝色气球内充有空气,两只气球在杯底。
将一瓶CO2
气体缓缓地倾倒入大烧杯中,发现其中的一只气球竟浮起来,用手
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会上浮,十分有趣。
请你想一想,
什么颜色的气球会浮起来了,原因是什么?
2. 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
如图3,在燃烧杯中放入梯形铁皮架,往两个阶梯上固定
两根小蜡烛,将蜡烛点燃,然后将二氧化碳气体沿着漏斗或硬
纸板往烧杯慢慢地倾倒下去,发现处于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继
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后,上面的蜡烛也接着熄灭,现象十分明
显。
使用漏斗或硬纸板,能很好地防止二氧化碳气体刚倒出来
就扩散开,而先接触到上面的蜡烛,使上面的蜡烛先熄灭的尴
尬局面。
3.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
找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在烧杯内壁上滴加澄清的石灰水(大小
适合而不至于烧杯倒扣时流下),然后点燃一根蜡烛,将烧杯倒扣在
蜡烛的火焰上(如图4),发现内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现象较为明显。
澄
清
石
图图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