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燃料及其燃烧知识点总结.docx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7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7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第7单元知识点汇总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点燃2CO2+3H2O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⑵吸热反应:如一般条件为“高温”的反应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我爸爸告诉我,你现在翻的一页书都是将来要数的一张张钞票,所以不让你学习的人,就是在抢你的财富,不想要的都是傻子。

初三化学 知识点复习 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初三化学 知识点复习 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一燃烧及灭火【注意事项】可燃物由于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称为自燃。

(一些可燃物在空气中会发生缓慢氧化,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就会越聚越多,如果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就会发生自燃)1、词语中蕴藏的化学原理(1)煽风点火、风助火威——未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2)火上浇油、抱薪救火——增加可燃物(3)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清除可燃物)(5)杯水车薪——温度不能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2、电器设备或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能用水或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知识点二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爆炸包括两种:物理性爆炸(气球爆炸、轮胎爆炸)化学性爆炸(火药爆炸、煤矿瓦斯爆炸、天然气爆炸)知识点三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4,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实验室制取H2的原理:,H2作为高能清洁原料的原因:(1)H2本身无毒;(2)燃值高;(3)产物为水【巩固练习】1.关于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都是化学反应B、都发光C、都是放热反应D、都是化合反应2.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 )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C、厨房天然气管道着火——立即关闭气阀并轻轻开窗通风D、森林着火——在大火蔓延路线前砍掉树木,制造隔离带3.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D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4.某同学给危险品仓库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A )A、危险品着火时,只能用水灭火B、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C、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D、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5.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D )A、动植物呼吸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C、生石灰与水的反应D、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6.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蕴藏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错误的是(B )A、天然气是混合物B、石油是可再生资源C、石油是一种化工燃料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7. 家庭用煤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D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8. 2017年我国海域可燃冰开采取得重大突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1.燃烧的条件(控制变量法):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缺一不可
2.探究燃烧条件实验,烧杯中热水的作用:隔绝氧气,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探究燃烧的条件:酒精灯放置的位置:两者之间这样做的目的是:受热温度相同
4.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
5.充分燃烧的条件:①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6.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例如:灯帽盖灭酒精灯油锅着火锅盖盖灭酒精灯着火湿抹布盖灭灭火原理都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森林着火前方树木砍掉(设置隔离带)关闭燃气灶阀门灭火原理都是清除可燃物
高层建筑物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用嘴吹灭蜡烛灭火原理都是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7.例如:人要实,火要虚,这里面的虚就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将煤球变为蜂窝煤这一变化目的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7.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可再生能源,为混合物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
8.粉尘爆炸实验:鼓入大量空气的目的是:使面粉充满金属罐,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8.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9.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2CO2 + 3H2O。

人教版化学燃料和燃烧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化学燃料和燃烧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Designer :Mr. Liu课题一:燃烧与灭火1、 燃烧的定义: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变化2、 燃烧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环境温度要高于着火点)着火点:物质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是固定值,不可改变。

变化的是环境温度。

火柴的着火点比煤炭的着火点要低,容易着火。

物质的着火点各不相同。

同时满足:意味着只要三个条件缺一,就不会造成燃烧,起到灭火的作用。

风吹蜡烛熄灭是因为风带走热量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风吹森林大火,越吹越旺。

是因为带来更多的氧气。

※ “烧不坏的手绢”实验说明:着火燃烧的是手绢中的酒精。

酒精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让手绢上的水蒸发,而水蒸发是个吸热过程,这使得手绢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手绢能“安然无恙”。

3、 灭火的方法:⑴清除可燃物或是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如,煤气着火时,要将阀门关闭;森林着火,可设置隔离带;“釜底抽薪”。

⑵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如,盖锅盖来灭油锅中的火;用细沙扑灭实验室中酒精引起的火灾;二氧化碳密度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用二氧化碳来灭火比较常见。

⑶降低环境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

如,冷却剂:水、干冰等物质来降温。

火着火点 可燃物 与氧气接触4、加速可燃物的燃烧的方法: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氧气的浓度。

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氧气中能复燃是因为氧气浓度大。

小木条比木块容易燃烧是因为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

5、完全燃烧:燃烧快,放热量多,C、H元素转化成CO2和H2O。

(氧气充足)C+ O2 点燃CO2不完全燃烧:燃烧慢,放热少,C、H元素部分生成CO、C等。

(氧气不足)2C+ O2 点燃2CO 6、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

具有可燃性:2CO+ O2 点燃2CO2。

——大多是由燃料不完全燃烧、汽车尾气、煤气泄露等形成。

中毒机理: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降低了血红蛋白的载氧能力,使人体缺氧。

7、爆炸:在有限空间内,产生大量气体或气体受热急速膨胀,会形成爆炸。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
→CO
2
+ heat
2.增加可燃物的表面积:木条燃烧比木块燃烧快。

3.提高可燃物的温度:用火机点燃纸张。

4.添加助燃剂:酒精灯用酒精作为助燃剂。

注意: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是为了实验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尝试。

同时,安全第一,防火防盗,保护生命财产。

如果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7. 化石燃料是由古代动植物在地层下经过漫长的、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主要有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

它们所含元素不同,煤主要含有碳、氢、硫、氧等元素,石油主要含有硫、氧、氮等元素,而天然气主要含有甲烷等元素。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动植物尸体的腐烂。

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它是温室气体之一,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极
端气候事件等问题。

因此,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植被覆盖,开发绿色能源等都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措施。

九年级燃料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燃料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燃料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燃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了解燃料是九年级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燃料以及它们的应用。

下面将对九年级燃料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燃料的种类1.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是地壳中埋藏着的古植物、古动物遗体经过长期作用而形成的。

2.生物质燃料:如木材、秸秆等,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而成的物质。

3.核能燃料:如铀、钚等,是能够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释放巨大能量的物质。

4.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是能源的可再生来源,对环境影响小。

二、燃烧过程1.点燃温度:不同燃料的点燃温度不同,即开始燃烧的温度。

2.燃烧产物: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包括气体、固体和液体等。

3.助燃剂:在燃烧过程中起到促进燃烧的作用,如氧气、空气等。

4.火焰结构:火焰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局部氧化带、熔融带和可燃物质带。

三、燃料与环境1.燃料燃烧产生废气: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气体和颗粒物质,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2.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燃烧产生的废气会导致大气污染,加速气候变化以及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环保燃烧技术:在使用燃料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减少燃料的消耗和减少废气的产生,如提高燃烧效率、使用清洁能源等。

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能源效率:指能源利用的效果与投入的能源之比,能源效率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2.可持续发展: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影响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3.节约能源:倡导合理使用能源,通过科技手段减少能源消耗,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五、燃料的利用与开发1.燃料的利用价值:燃料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可以用于发电、加热、燃料汽车等方面。

2.燃料的开发:鼓励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能和风能等,以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

六、纠正燃料使用误区1.对燃料的正确认识:认识到燃料的有限性和环境影响,意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利用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利用 知识点总结

课题一燃烧和灭火一、燃烧及燃烧的条件1.实验7-1:在500ml的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块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用滤纸吸去表面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原因是没有与氧气接触。

②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③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原因是白磷是可燃物;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④通氧气后水中白磷能燃烧,原因是白磷与氧气接触。

2.定义: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3.燃烧的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不能改变的。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原理:破坏可燃物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方法:①隔离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

灭火器灭火原理适用范围干粉灭火器利用压缩的CO2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或磷酸铵盐)。

具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CO2灭火器在加压时将液态CO2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水基型灭火器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表面,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料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泡沫和水膜的双重作用,能快速、高效灭火,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如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三、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燃烧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燃烧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燃烧知识点总结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燃烧通常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该物质着火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的温度
可燃物与氧气/空气充分接触
二、
(一)二氧化碳与镁带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2Mg+CO2(点燃→)C+2MgO
现象:继续燃烧,生成白色和黑色固体
结论:具有剧烈发光发热现象的化学反应都是燃烧
(二)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2Na+Cl2(点燃→)2NaCl
现象:持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和白烟.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的反应
即A+BC→B+AC
火柴杆竖直之后为何会逐渐熄灭?
答:因为火柴杆的温度会达不到着火点
3、特殊的燃烧
自燃
白磷:少量白磷保存在冷水中(隔绝氧气)
缓慢氧化:积聚热量引发自然(缓慢氧化,不一定引发自燃例如:铁生锈、食物变质、人类衰老、橡胶老化)爆炸:可燃性气体、液体的蒸发或粉尘在空气中(必定有氧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点火或遇火星会爆炸H2,CO,CH4,C2H5OH,面粉
二、灭火与防火
1、灭火原理
降低火场温度
隔绝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化学燃烧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燃烧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燃烧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化学燃烧的基本概念1. 燃烧的定义燃烧是指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放出热和光的化学反应。

在燃烧过程中,物质被氧气氧化,放出大量能量,通常伴随着火焰、烟雾等现象。

2. 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是一种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因此燃烧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燃料、氧气和足够高的温度。

3. 燃料的分类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状态,燃料可以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4. 燃烧反应的方程式燃烧反应的方程式通常以通用化学式表示,例如:燃料+氧气→氧化产物+能量。

5. 燃烧产物燃烧产物通常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气态或固态的氧化物,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和光。

二、燃烧的热学特性1. 燃烧热效应燃烧是一种放热反应,是一种释放能量的化学反应。

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称为燃烧热,通常用单位质量的燃料所释放的热量来表示。

2. 燃烧热的计算燃烧热可以通过实验室测量或理论计算来确定。

测量方法通常采用燃烧热量计,而理论计算方法则利用燃烧反应的方程式和反应热的数据来计算。

3. 燃烧热和燃烧温度燃烧热和燃烧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常情况下,燃烧热越大的燃料,其燃烧温度也越高。

4. 燃烧热的应用燃烧热是衡量燃料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参数,也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用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通过燃烧热的计算和应用,可以对各种燃料的能源利用价值进行评估和比较。

三、燃烧的动力学特性1. 燃烧过程燃烧过程包括燃烧反应的开始、进行和结束三个阶段。

在开始阶段,燃料和氧气进行反应并产生初次燃烧;在进行阶段,燃料和氧气的供给能够维持燃烧反应进行;在结束阶段,燃料和氧气的供给减少,燃烧反应逐渐减弱并最终停止。

2. 燃烧速率燃烧速率是燃料与氧气反应形成燃烧产物的速度,通常使用质量或体积单位的反应物在单位时间内参与反应的量来表示。

3. 燃烧速率的影响因素燃烧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燃料的性质、氧气的浓度、温度、燃料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等。

(word版)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燃料及其燃烧》知识点,文档

(word版)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燃料及其燃烧》知识点,文档

第四单元燃料及其燃烧第一节燃烧与灭火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可燃物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反响,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

实验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4P5O点燃2PO白磷燃烧放热、白烟25结论证实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如上〕2Mg CO2镁和CO2反应点燃2MgOC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MgO〕和黑色固体〔C〕可燃物在特殊情况下,即使没有氧气参与,也可金属钠和2NaC l2氯气反响点燃2NaCl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以发生燃烧第二节碳4、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常见的同素异形体:氧气O2、臭氧O3石墨C、金刚石C、富勒烯〔足球烯〕 C60 白磷和红磷6、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性质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用途用碳素墨水稳定性――――书写正规档案复原性高温黑色变红色,生成的冶炼金属C+2CuO2气体使石灰水变浑2Cu+CO↑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点燃CO2发白光,放热,生成可燃性CO2使石灰水变浑浊的燃料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气体2C+O点燃2COCO:27、氧化复原反响:有氧得失的化学反响〔得氧还失氧氧〕氧化反响:物质得到氧的反响复原反响:物质失去氧的反响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被复原复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复原剂:金属单质、H2、C、CO〕,具有复原性,被氧化8、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物质物颜色无色无色理味道无味无味性状态气体气体质密度比空气略小比空气大溶解性难溶于水可溶于水其它――――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CO+HO→HCO和水反响不能反响223HCO→HO+CO↑2322和石灰水不能反响CO2Ca(OH)2CaCO3H2O反响检验二氧化碳2COO2点燃2CO2蓝色火焰,可燃性使化可燃性用前验纯可以灭火〔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学验纯度〕性COCuO CuCO2氧化性:质C CO2高温2CO实验现象:黑色变红色,生成〔吸热反响〕复原性气体使石灰水变浑实验现象:黑色粉末不断减少高温2MgCO2点燃2MgO CFe2O3+3CO2Fe+3CO2毒性和血液里的血红蛋白迅速结合无环有毒气体,会污染大气;所以温室效应保尾气必须处理〔燃烧或者收集〕9、石灰石、钟乳石、大理石、白垩――主要成分是CaCO,冰洲石是自然界中最纯洁的碳3酸钙晶体。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四章-燃烧与燃料》基本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四章-燃烧与燃料》基本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四章 燃烧与燃料》基本知识点总结1.燃烧的特点:发光、发热、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有氧气、温室达到着火点3.灭火的原理:撤离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到着火点以下4.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5.一氧化碳的化学物质:(1)可燃性:2CO+O 2 2CO 2 蓝色火焰 (2)毒性: 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 (3)还原性: CO+CuO Cu+CO 2黑色 红色6.碳完全与不完全燃烧C+O 2(充足) CO 22C+O 2(不足) 2CO7.爆炸的条件:可燃物极速燃烧,在有限空间气体膨胀8.手帕烧不着的原因:酒精燃烧使水蒸发,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到手帕着火点以下9.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0.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11.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有:元素种类、质量、原子种类、数目、质量。

“变”的有:物质种类、分子的种类。

“可能变的”有:分子数目12.化学方程式 4P+5O 2 P 2O 5的涵义①表示磷和氧气参加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②表示反应物中磷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中五氧化二磷分子的个数之比为:4:5:2 ③表示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质量比为31:40:7113.计算3g 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2Mg+O 2 2MgO28 803g xxg 80348 x=5g 答:3g 镁完全燃烧可生成5g 的氧化镁。

14.煤“工业的粮食” 石油“工业的血液”煤的干馏或炼焦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利用沸点的不同)15.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16.天燃气主要成份是甲烷CH 4点燃4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甲烷是无色无味气体ρ<ρ空难溶于水是沼气、坑气的主要成份高温17.烧煤时加水的原因: C+H2O CO+H2产生水煤气(CO+H2)燃烧更充分。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与灭火一、灭火的原理1.燃烧:(1)燃烧的现象:发光、发热,反应剧烈。

(2)燃烧的反应类型:,但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2.燃烧的条件:①②③燃烧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的现象。

3.灭火的原理:①.②.③.二、促进燃烧的方法:4.促进可燃物燃烧:(1),例如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

(2),例如煤制成蜂窝煤、粉成煤粉;微观解释5.乙炔燃烧方程式6.煤炉中一氧化碳的产生方程式(1)(2)7.促进燃烧的意义:三、爆炸是如何发生的8.爆炸发生的条件:9.爆炸极限:10.与燃烧、爆炸有关的消防标识11.控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和防止爆炸的目的。

第二节化石燃料及其应用一、化石燃料的燃烧12.化石燃料包括,其主要成分为。

还含有少量元素,燃烧时会转化为和,造成。

13.从石油中分离出燃料的过程称为,这一变化为得到的产品有。

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14.石油化工:以石油为原料,改变其中的分子大小,制造出许多化工产品,例如,这一变化为(变化类型),因此人们把石油称为。

15.煤的综合利用:、、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6.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二氧化碳是俗称。

干冰升华热,用途固体CO217.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方程式碳酸水溶液能使,但是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方程式(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方程式(3)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8.二氧化碳用途二、二氧化碳的制取1.药品:(或)和2.原理方程式:3.实验装置:选择依据:(1)发生装置:(2)收集方法:4.验满的方法:5.检验的方法:6.有关药品选择(1)不用碳酸钠原因(2)不用硫酸原因9.工业制取二氧化碳的方程式。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1、【燃烧】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条件】(缺一不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与充足的O 2接触; ③可燃物温度达到自身着火点。

3、【影响燃烧的因素】①可燃物的性质。

②可燃物与O 2的接触面积。

③O 2的浓度。

4、【促燃方法】①增大可燃物与O 2的接触面积。

例:工厂锅炉煤加工成粉末状、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②增大O 2的浓度。

(或加快空气流动)例:烧锅炉时用鼓风机不断向炉内鼓入空气、炼钢时不断向炉内鼓入富O 2空气Fe 在纯O 2种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而在空气中不能燃烧5、【爆炸】①原因: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在有限空间内急剧燃烧,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

化学爆炸四要素:可燃物、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在有限的空间内。

②分类: 注意:锅炉的爆炸是因为炉内循环不畅通,使热量聚积,导致气体膨胀,达到锅炉无法承受的高压,最后产生爆炸。

属于物理变化引起的。

6、【灭火原理】(一条即可)①移除可燃物。

例:森林失火,要迅速在距离火场不远处伐木,以形成隔离带②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例:高压水枪喷水灭火③隔绝空气(或O 2)。

例: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灭火器灭火7.【注意】: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例如镁条既可以在O 2中燃烧,也可以在N 2和CO 2中燃烧。

【实验探究题】1.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并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中考化学燃料及其应用专题复习,超详细知识点汇总.doc

中考化学燃料及其应用专题复习,超详细知识点汇总.doc

中考化学燃料及其应用专题复习,超详细知
识点汇总
中考化学燃料及其应用复习第一节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
定义: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燃烧的条件(本实验要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
【实验操作】a. 如右图(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b. 如右图(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乙醇的用途: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的燃料;重要的化工原料;制成车用乙醇汽油;制造消毒剂;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等。

车用乙醇汽油:车用乙醇汽油是将变形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

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好处:
①节省石油资源;
②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③促进农业生产。

氢气:见第三单元
其他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推荐】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实用word文档 (3页)

【推荐】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实用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化学知识点是同学们化学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化学网为大家整理了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一、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定义:燃烧通常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可燃物达到着火点(该物质着火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的温度可燃物与氧气/空气充分接触(一)二氧化碳与镁带的反应反应方程式:2Mg+CO2(点燃)C+2MgO现象结论:具有剧烈发光发热现象的化学反应都是燃烧(二)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反应方程式:2Na+Cl2(点燃)2NaCl现象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的反应即A+BCB+AC火柴杆竖直之后为何会逐渐熄灭?答:因为火柴杆的温度会达不到着火点3、特殊的燃烧自燃白磷:少量白磷保存在冷水中(隔绝氧气)缓慢氧化:积聚热量引发自然(缓慢氧化,不一定引发自燃例如:铁生锈、食物变质、人类衰老、橡胶老化)爆炸:可燃性气体、液体的蒸发或粉尘在空气中(必定有氧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点火或遇火星会爆炸H2,CO,CH4,C2H5OH,面粉二、灭火与防火1、灭火原理降低火场温度隔绝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2、常用灭火器水酸碱灭火器:化学方程式干粉灭火器:化学方程式STOP30灭火器:价格昂贵附:STOP30有多项优点胜过传统灭火器,它能彻底扑灭不同类型的火灾(例如因纸、油、溶剂和燃料引起的火灾),且可以安全地使用在最高达380伏特的电器用品上。

它是高度耐热的。

STOP30尺寸小巧,重量只725公克,高26公分(厘米),直径73公厘(毫米)。

STOP30于数秒内立即生效,使用者只需要摇晃罐子,取下卡笋,再按下去喷出泡沫。

STOP30 主要由含多价添加剂(阴离子及酸硷性兼备的张力活性剂、甘油及防腐剂)的水组成,以氮气推进, 该成分会形成快速覆盖火焰的泡沫。

初中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一、熄灭和灭火1、熄灭的条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到达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只需消弭熄灭条件的恣意一个即可〕〔1〕消弭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3、影响熄灭现象的要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沛熄灭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熄灭,气体体积迅速收缩而惹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能够发作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自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动力〕〔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煤熄灭排放的污染物:SO2、NO2〔惹起酸雨〕、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熄灭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3〕自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动力。

2、两种绿色动力: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复杂的无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无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扑灭CO2+2H2O 〔收回蓝色火焰〕〔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扑灭2CO2+3H2O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乙醇汽油:优点〔1〕浪费石油资源〔2〕增加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开展〔4〕乙醇可以再生3、化学反响中的能质变化〔1〕放热反响:如一切的熄灭〔2〕吸热反响:如C+CO2高温2CO4、新动力:氢动力、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1)优点:资源丰厚,放热量多,无污染。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燃烧燃料》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燃烧燃料》

的一轮月光透过窗,昏暗中察觉到一丝光影。一个人
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如下三种情况: 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可 燃物的充分燃烧,如工厂烧锅炉用的煤往往加工 成粉末状。 2.可以鼓入足量的空气使可燃物充分燃烧。
3.可燃物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 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例如在空气中加热铁 丝时,铁丝不会发生燃烧,如果在纯氧中加热铁 丝,它就会火星四射,剧烈燃烧。 可分为:化学,物理 (1)由燃烧引起的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氧化
老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供参考.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知识导学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 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燃烧现象是发光、发热并有新物质生成,是 化学反应,但发光、发热的未必都是燃烧。如灯 泡通电发光、发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 化。 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不仅带来环境污染而且 造成燃料浪费。所以要促进可燃物充分燃烧,促
的一轮月光透过窗,昏暗中察觉到一丝光影。一个人
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 成物也不需注明沉淀符号。 化学方程式的优点:不仅能表示反应物、生 成物和反应条件,还能体现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
系,体现在反应前后,每种原子的个数都相等,原
子的种类也不变。这是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领: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标明。
的一轮月光透过窗,昏暗中察觉到一丝光影。一个人
第三节化石燃料的利用 知识导学 三大化石燃料都是混合物,是不可再生的能 源,它们燃烧后能够提供某种形式的能量,如热 能、光能、电能等。
化石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也带来 了一定的危害,所以我们要合理开发和使用这些 化石能源。 燃料燃烧对空气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两点: 形成酸雨(主要由二氧化硫等气体造成);② 形成温室效应(主要由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docx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docx

第六章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一•燃烧的条件(重点)1 •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1)燃烧的现象:发光、发热,反应剧烈。

(2)燃烧的反应类型: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3)燃烧的反应物:常见的燃烧都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反应,但是,不是所有的燃烧都一定有氧气参加。

例如,镁就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点燃C+2MgO钠能在氯气中燃烧:2Na+ Cl 2 点燃2 NaCl(4)燃烧的反应条件:点燃(5)燃烧的分类及燃烧的产物注意:①“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又叫“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②要掌握含C H 0等元素的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即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燃烧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的现象。

二.灭火的原理:①•移走可燃物可燃物②.隔绝氧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1 •灭火原理实质就是破坏物质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即可灭火。

2.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1)移走可燃物可燃物: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管道煤气着火先关掉阀门,釜底抽薪等;(2)隔绝氧气:酒精灯用等冒盖灭,油锅着火用用锅盖盖灭,向着火的木柴上覆盖沙子,少量酒精燃烧用湿抹布盖灭等;(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用水等大量的冷却剂灭火,用嘴将灯吹熄,(4)用灭火器灭火:①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而引起的一般火灾,不能用于扑灭电器火灾;②干粉灭火器:除了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用于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③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的火灾。

3•二氧化碳与灭火(1)原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灭火器主要是用二氧化碳灭火,二氧化碳不能扑灭所有的火灾:如镁带燃烧就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4火灾处置、自救(1)火警电话:119(2)电器、管道煤气、天然气着火,首先要关闭电源或气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燃烧知识点总结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燃烧通常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该物质着火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的温度
可燃物与氧气/空气充分接触
二、
(一)二氧化碳与镁带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2Mg+CO2(点燃→)C+2MgO
现象:继续燃烧,生成白色和黑色固体
结论:具有剧烈发光发热现象的化学反应都是燃烧
(二)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2Na+Cl2(点燃→)2NaCl
现象:持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和白烟.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的反应
即A+BC→B+AC
火柴杆竖直之后为何会逐渐熄灭?
答:因为火柴杆的温度会达不到着火点
3、特殊的燃烧
自燃
白磷:少量白磷保存在冷水中(隔绝氧气)
缓慢氧化:积聚热量引发自然(缓慢氧化,不一定引发自燃例如:铁生锈、食物变质、人类衰老、橡胶老化)爆炸:可燃性气体、液体的蒸发或粉尘在空气中(必定有氧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点火或遇火星会爆炸H2,CO,CH4,C2H5OH,面粉
二、灭火与防火
1、灭火原理
降低火场温度
隔绝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