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文化生活》复习提纲1
《文化生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⒈文化的含义、特点、形式⑴文化的含义:①从本质上看,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从范围上看,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⑵文化的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文化素养是后天逐步培养得来的;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⑶文化的形式:①从静态看,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②从动态看,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⒉文化的作用(注意:双重性;对谁有作用)⑴总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⑵文化对政治、经济的作用: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⑶文化对综合国力的作用:文化越老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⑷文化对人:先进的、优秀的、健康的文化塑造人生,它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后的、腐朽的、反动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⒊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⑴相互影响:①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⑵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一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一第二单元复习提纲篇一:20XX年最新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一二单元复习资料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一、货币的本质(P4)1.商品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本质:一般等价物(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P5)1.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A 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B 形式:观念上的货币(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形式: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2.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注意区分: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区别流通手段:商品买卖中,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支付在同一时间内完成。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支付手段:是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或延期支付,或提前预支。
债务的清偿、支付赋税和支付工资。
3.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了怎样的挑战?要使自己的商品能够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 三、纸币(P7)1.货币的发展:金银货币——铸币——不足值的铸币——纸币——电子货币2.纸币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的。
(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期末快到了,里考试时间也所剩不多,大家赶快学习起来吧。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一、鸦片战争1、背景:国际背景: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虎门海滩------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影响: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2、经过: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于广东省------------结束于江苏省南京)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清政府战败求和3、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内容:(1)割地:香港岛(2)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3)赔款:2100万银元(4)关税: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地位: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原因?客观: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主观: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武器落后、闭关锁国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6、民族英雄:林则徐二、魏源编著《海国图志》1、主要内容: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情况。
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意:学习外国的长处,抵御外国的侵略。
)(缺点:魏源主张学习的是西方的军事科学技术,没有涉及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层面,因而有局限性。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第一次被攻陷1、原因:英法(不满足鸦片战争已经获得的成果)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1860年3、主凶:英法4、帮凶:美俄二、列强的罪行英法:火烧圆明园(1860.10)沙俄:强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1858年签订的《瑷珲条约》割占领土最多)二、中国人民的抗争1、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太平天国起义:1851年洪秀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洋枪队:青浦大捷、慈溪大捷(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美国人)2、左宗棠收复新疆(1)背景:新疆危机------浩罕国阿古柏入侵新疆;英俄支持阿古柏;俄国出兵侵占伊犁(2)海防与塞防之争海防----李鸿章塞防:左宗棠(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1、史前时代是指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
那时代人们主要依靠石制工具和木制工具,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
2、人工取火的成功,农耕、畜牧的文明,定居生活的实现,是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
第一课、人类相揖别(P4)1、从猿到人转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古人类学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研究发现,高级生物是由低级生物进化而来。
3、古人类学家把直立行走看作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重要标志。
4、人类特有的本领是制造工具。
如果人类诞生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至今有二三百万年历史。
5、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叫元谋人,距今170万年。
6、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不同点:(1)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18000年(2)北京人还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山顶洞人已经和现代人基本一样;(3)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4)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开始人工取火;(5)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P10)1、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可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2、约一万年前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3、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区别:(1)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
(2)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生;新石器时代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3)旧石器时代过群居生活;新石器时代过定居生活;(4)新石器时代还发明了陶器。
4、对比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文化特点的异同:相同点: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都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过定居生活。
不同点:(1)生活时间不同。
半坡遗址距今五、六千年;河姆渡遗址距今七千年;(2)生活区域不同。
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一、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①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②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光荣的义务。
)2、公民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①公民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②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④不断改善公共管理,创建文明祥和的新社区;⑤有力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
第二单元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一、民主选举直接选举——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
缺点:成本较高,组织技术难度大。
间接选举——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缺点:使选民与侯选人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
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
差额选举——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
缺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公民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二、民主决策三、民主管理1、农村的村民委员会(1)含义: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七年级道法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重点笔记)
七年级道法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重点笔记)1.1中学序曲1、为什么说中学生活是我们的新起点?①我们有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②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中学时代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意义?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③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
④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超越自我。
⑤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重新塑造一个“我”。
3、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①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要求。
②集体生活:涵养我们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兴趣平台;各种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③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每天都有做“最好的我”的生命冲动。
4、我们应如何塑造新的自我?①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②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③越来越上进,敢于表达,超越自我5、我们应该如何积极面对中学生活?①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②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好学习时间③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爱集体④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全面发展,提升自我⑤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生命价值1.2少年有梦1、梦想的含义是什么?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2、为什么青少年要有梦想?/青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②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梦想能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③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④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我们应当成为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七年级历史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历史科中考总复习提纲七年(上册)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远古人类一、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1、元谋人:生存年代最早,迄今170万年。
2、北京人: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
3、共同点:①使用打制工具的天然材料,②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懂得使用火。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一、北方的农耕文化1、生活状况及特点:①种植粟、黍等旱地作物,②学会了喂养家畜,(饲养猪、狗等家畜,用鱼叉或鱼钩捕鱼,用纺轮制作麻布,制造彩绘陶器)③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屋。
2、西安半坡的原始聚落遗址,是北方农耕文化的代表。
二、南方的农耕文化3、生活状况及特点①种植水稻作物,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②建造干栏式房屋(对后世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有所启发)。
③饲养猪、狗等家畜,还能驾船和使用多种工具捕鱼;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原始的纺织技术。
三、南、北方农耕文化的共同点和不同点4、共同点:①都会制作磨制石器和陶器,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②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5、不同点:①种植作物的不同,②居住方式的不同。
第3课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炎帝和黄帝部落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干。
二、炎帝和黄帝因此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4课从“公天下”到“家天下”一、禅让的传说1、尧、舜、禹,2、这种以原始民主方式推荐首领的惯例,史称“禅让”。
二、启建立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
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一、夏商周的更替1、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史称“上古三代”(BC21--BC771)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商朝二、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分封制:①目的: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②方式:“授民授疆土”③应尽义务:A、镇守疆土,B、出兵勤王,C、交纳贡赋,D、定期朝见周王述职。
④历史作用:对拓展周的统治,加强周王室的权力起了重要作用。
初一上学期政治(山东人民出版社)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课:生命最宝贵(多彩的生命世界)问题:为什么说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答:1.在自然界中,生命以其丰富多彩的形态存在着.2.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为有了生命才如此生动和精彩.问题:为什么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答:1.人类和其他生命均以自己独特的形式生活着,以自己独特的价值存在着.2.众多生命构成一个共存共荣,息息相关的生命大系统.3.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否则,将会危及自身的生存.问题:人的生命有什么独特性?答:1.人具有无穷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2.没有哪一种生命能够如此改变自己的命运.3.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外貌、性格、兴趣、意志等方面,而且在人生道路上,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等方面也呈现出多样性.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独特的自我?答:1.更珍爱自己的生命.2.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第一单元第一课:生命最宝贵(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问题:为什么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答: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只有生命存在,才能享有受教育、劳动、休息、参与政治生活等多种权利,才有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并在为他人、为社会的贡献中实现生命的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问题:生命是一个怎样的过程?答:生命是一个充满了无限快乐的过程,当然,生命也会有一些烦恼、困难和痛苦.它们构成了多彩的人生,丰富着我们的人生体验.问题: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生命?答: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我们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2.我们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无论遇到怎样的危机和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3.我们在珍惜、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第一单元第二课: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热爱生活从点滴做起)问题:为什么要创造和奉献?答:1.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2.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能为他人带来欢乐和幸福,为社会做出奉献,他的生命就有价值.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要求.3.创造和奉献不仅仅是一种付出,它也会充实人们的生活,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价值、帮助他人和造福他人的欢乐.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问题:我们怎样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答:1.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2.从日常的点滴小事做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3.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第一单元第二课: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迈好青春第一步)问题:为什么说青春是一个人的重要时期?答: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青春时节,朝气蓬勃,斗志昂扬,是充满激情活力的美好时光.问题:我们怎样让青春更美丽?答:1.要树立远大的理想.2.要珍惜美好的时光,不要浪费时间.3.要努力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我.4.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第二单元第三课: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新生活新起点)问题:怎样适应新生活?答:1.及时调整,提高适应能力,从心理上认可和接受,及时分析原因,调整心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调节,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环境.2.目标是方向,也是动力.确立适合自己的新的目标,是我们在新环境成长的需要.3.加强对自我的管理,克服依赖心理.在学习上做到自主,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生活上做到自理、自立,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第二单元第三课: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新集体新面貌)问题:什么是良好的班集体?答:1.良好的班集体,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有严明的纪律.3.有融洽的同学关系.4.有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问题:良好班集体有什么作用?答:1.有利于我们良好品德的形成.2.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3.有利于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问题:怎样融入新的班集体?答:1.与同学融洽相处:①做到主动、热情、真诚.②能平等待人、尊重他人.③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学间的竞争与合作.④和全班同学广泛交往而不只是和个别同学来往.2.遵守纪律和各项规定.3.树立主人翁意识.第二单元第三课: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新自我新认识)问题: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我?答: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即使伟人、名人也不例外.每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长处,也有短处.2.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明己之长,知己之短,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有利于发掘自身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从而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 问题:两种错误的认识方法和危害?答:1.如果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甚至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就会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不思进取.2.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容易灰心丧气,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弃.问题: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自己?答:1.正视事实,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2.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3.采用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途径.问题: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途径有哪些?答:1.自我观察.2.可以在与他人的接触、交流和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认识自我.3.可以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正确认识自己.问题: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答:应冷静、客观地分析,做到既尊重事实,又善于听取和采纳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第二单元第四课:知识让人生更明亮(学习———成才的阶梯)问题:学习的重要性?答:1.学习可以使我们明辨是非美丑,塑造健康人格,培养高尚品德,正确把握人生之舵.2.学习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3.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具备求知的能力、做事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和生存的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二单元第四课:知识让人生更明亮(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问题:为什么说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答:1.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教育能为人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受教育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是每个人自身生存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3.教育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从国家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问题:怎样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答:1.要坚持使自己受到规定年限的教育.2.要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3.我们要在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积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第二单元第四课:知识让人生更明亮(学会学习)问题: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答:学会学习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问题:怎样学会学习?答:1.转变学习方式.①我们要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探究式的学习.2.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①掌握了学习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②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好的学习方法,应该符合认知规律,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摸索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方法.③再聪明的人,再好的学习方法,也都需要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才能学与所成.学习不是应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和积累.成功,永远属于那些踏踏实实付出汗水的人.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学好问、专心致志、严格执行学习计划、认真思考、劳逸结合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问题:好的学习习惯有什么作用?答:可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会让我们受益终生.第三单元第五课:友情伴我同行(播种友情)问题:为什么生活需要友情?答:1.友情是我们特别渴求的一种心理需要,是我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2.友情能使我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相互激励,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更快地进步和发展.3.友情给我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欢乐.问题:闭锁心理的危害?答:任由其发展下去,会影响与同学、朋友的正常交往,容易形成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孤僻性格,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问题:如何获得真挚的友情?答:1.消除闭锁心理,敞开心扉,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交往.培养热情、开放的性格.2.我们在积极寻找友情的过程中,应注意慎交友,努力做到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第三单元第五课:友情伴我同行(让友谊之树长青)问题:怎样让友谊之树长青?答:1.遵守交友三原则平等·尊重·真诚.①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是建立和发展友情的前提.我们在与同学、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应平等相待.②尊重朋友就是尊重朋友的自尊心,不说伤害朋友自尊心的话,不做伤害朋友自尊心的事.③朋友相交,贵在真诚.朋友之间要用真心去交流和沟通,不能对人虚情假意,对朋友要言而有信,做到“一诺千金”.2.理解·宽容.①对得朋友不能求全责备,对朋友某些方面的过失,要吃谅解和宽容的态度,不斤斤计较,要允许朋友有不同意见,对朋友的合理意见,要虚心接受;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②朋友之间的理解、宽容,并不是可以不讲原则,建立真正的友谊必须以分清正确与错误、正义与邪恶为前提.3.关爱·帮助.①同学、朋友遇到困难和不幸时,我们应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所能给予热情的帮助.②从来想不到去主动帮助、关心、支持他人,这就很难寻求到知心朋友,发展真挚的友情.第三单元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我爱我师)问题:为什么要尊敬老师?答:1.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他们用渊博的学士和创造性的劳动,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给我们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引导我们学会学习.2.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老师教我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引导我们走好人生之路.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帮助.3.老师的爱是“超凡脱俗”的,是无私的.这种爱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促进每一个学子不断的实现自己的追求,到达成功的彼岸.4.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为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和传播、继承和发扬发挥了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老是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的工程师”,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问题:我们怎样尊重老师?答:1.尊敬老师最重要的是尊重老师的劳动.我们要了解、体谅老师的工作特点和辛苦,尊重老师的劳动.2.我们应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正确对待老师提出的要求,真诚地接受老师的批评,使自己不断进步.3.尊敬老师,还要对老师有礼貌,这也是对老师敬爱之情的自然流露.第三单元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我和老师交朋友)问题:我们怎样和老师相处?答:1.我们与老师共同在学校中生活,需要创建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2.我们要主动、热情、诚恳地与老师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向老师倾诉烦恼,袒露心扉,寻求帮助,就能得到老师更多的理解和帮助,使自己快乐地学习,更快的进步.3.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①当我们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发生矛盾时,要学会冷静思考,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坦诚交流,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比如,根据当时的情况,向老师作出解释,说明情况;也可以书面形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不能不分场合与老师顶撞;不能对老师不理不睬,背后议论老师;不能对老师产生嫉恨心里,更不能采取消极态度与老师对抗.②通过恰当方式解除互相间的误解或矛盾,师生关系才会更融洽.4.任何人一生都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老师也不例外.当发现老师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时,可以且应该给老师指出来,这也是爱老师的表现,但态度要诚恳,方式要恰当.第四单元第七课:做自尊自信的人(做人要自尊)问题:自尊的表现形式?答: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它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其次表现为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问题:为什么要做自尊自信的人?答:1.自尊的人积极向上.2.自尊的人赢得他人尊重.3.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问题:怎样赢得自尊?答: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不能做出有损人格的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作出有损国格的事情,并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2.真正树立起自尊,赢得他人的尊重,是要靠自我努力、发展提高自己来实现的.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执著追求、勤奋学习,努力在各方面提高自己、完善自我.3.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劳动,对他人有礼貌,不做伤害他人自尊心的事;要欣赏他人,善待他人,从内心接纳他人.第四单元第七课:做自尊自信的人(成功需自信)问题:为什么要充满自信?答:1.自信是成功的基石.2.成功离不开勇敢,勇敢需要自信.3.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自强不息的力量.4.自信可以挖掘自身的潜能.问题:怎样充满自信?答:1.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发现这些优势,便找到了成功的“支点”.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不要过多关注自己的缺点和劣势,这样才能增强自信心.2.自信是成功的产儿,没有成功的体验,就不会有自信.成功的生活经历,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喜悦,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也会使我们逐渐自信起来,我们要在生活中积累成功.3.要树立真正的自信,就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想办法加以克服和弥补,使之变弱为强.4.树立自信必须克服自卑.第四单元第八课:走自立自强之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问题:什么是自立?答:1.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它包括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独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自己的事业.问题:为什么要自立?答:1.自立的过程是我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2.自立才能走向自强.只有自立,才能克服依赖心理,培养自强的精神,选择自强之路;才能根据社会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本领,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成为一个强者.问题:怎样自立?答:自立,就是要克服依赖性.2.独立思考,自主作出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作出决定,既包括日常的学习、工作以及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也包括在遇到重大问题时的抉择.能否独立地作出决定,是一个人是否做到自立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独立思考,尝试独立作出决定.当然,独立的作出决定,并不意味着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相反,他人的意见是我们自主作出决定的重要参考.3.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自立的基本途径就是积极实践和锻炼.只有在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第四单元第八课:走自立自强之路(描绘自强人生)问题:自强的表现?答: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而是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这才是自强的重要表现.问题:为什么要自强?答:1.一个自强的人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不断地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并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积极进取,哪怕是在前进的路上遇到了重重阻力和艰难险阻,他也能凭借坚强的意志去克服,不达目的不罢休.2.一个人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需要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倍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问题:怎样自强?答:1.要自强,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为人生的目标执着追求,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2.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自强的人不是没有缺点的人,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要自强,必须战胜自我,超越自我.3.在磨砺中走向自强.一个人走向自强的过程,是不断磨砺自己的过程.我们应从小事做起,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中锻炼自己.第四单元第九课:风雨中我在成长(生活中的风风雨雨)问题:什么是挫折?答:当受到多种阻碍和干扰而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时,便是遇到了挫折.问题:为什么说人生难免有挫折?答: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每个人又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人生难免有挫折,人们也正是在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问题:为什么挫折是把双刃剑?答:1.消极作用:挫折往往会给人带来痛苦、打击和压力,使人的愿望难以实现,使人急躁、烦闷、不安.挫折会消磨人的斗志,使人一蹶不振,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2.积极作用:对于强者来说,挫折则能磨练意志,使人变得更坚强;激发斗志,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吃一堑.长一智”,使人变得更加聪明.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第四单元第九课:风雨中我在成长(挫而不折积极进取)问题:挫折的做法.答:1.一蹶不振.2.只凭一腔热血蛮干,结果是屡遭失败.3.转败为胜,愈挫愈勇.问题:怎样战胜挫折?答:1.直面挫折,不畏不惧.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和决心.2.冷静分析,从容应对.①正确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找到应对挫折的办法.②找到原因后,有针对性地对自己进行调整.③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振奋精神,鼓起战胜挫折的勇气,树立信心,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3.自我疏导,自我排解.当我们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一味地自责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一块绊脚石,我们要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4.主动寻求帮助.遇到挫折时不要闷在心里,应该找朋友倾诉,或告诉家长和老师.请求他们的帮助.使自己找到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5.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我们要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挫而不折,不断前进;要突破习惯性思维障碍,积极寻找新方法、新途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取得成功.第四单元第十课:宝剑锋从磨砺出(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障)问题:坚强意志的表现?答:一个人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为独立性、果断性、自制力、坚定性等几方面.1.独立性强的人往往不屈服于周围人的压力,不随波逐流,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的作出决定,执行决定.2.果断性强的人善于对问题情境租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洞察问题的是非,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迅速地作出决定,及时投入行动.3.自制力强的人,行为不易受外界影响,能自己管住自己.4.坚定性强的人在行动过程中表现出不怕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品质.问题:为什么要选择坚强?答:1.坚强的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①能自觉制止违背目的的行动,抵制住各种不良诱惑,甚至不惜忍受巨大的痛苦和牺牲.②具备了坚强的意志,有利于我们将自己做出的正确选择坚持到底,从而保证自己人生目标的实现.2.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①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②具有坚强的意志,能够在行动中自觉、果断、坚韧、自制,始终目标如一,不怕挫折,排除干扰,顽强奋斗,直至成功.③坚强意志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3.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坚强的意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只有具备了坚强的意志,自觉约束自己,长期坚持不懈,才能逐步养成.第四单元第十课:宝剑锋从磨砺出(在生活中磨炼自己)问题:怎样在生活中磨炼自己?答:1.树立明确的目标.①人生因为有了目标,才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②人生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磨砺意志的过程.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专注、执着于自己的目标,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2.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①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并非都是有趣的,一些事情往往是在做了之后才体会到它的意义,才会产生兴趣.②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更能靠意志力,这恰恰是考验和锻炼意志的好机会.3.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①要磨练坚强的意志,就要学会约束和管理自己.②可以尝试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③然后严格执行这个计划,坚持下去.④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请求家长、老师、同学的监督和帮助.4.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①磨练坚强意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②从小事做起,还会增强磨砺意志的信心和决心.。
朗读训练教案:《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
朗读训练教案:《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文化饮食一、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从唐朝时期的“食为民之天”到如今的“舌尖上的中国”,就能看出饮食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在其饮食文化中得以体现。
二、西方饮食文化西方饮食文化也有其独特之处。
它的基础是希腊和罗马古典思想,同时它也跨越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通常,西方饮食文化与礼仪、社会方面有关。
现代西方饮食文化则更加关注健康、环保等方面,如素食主义、清真食品等。
三、饮食文化的意义饮食文化作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意义。
饮食文化不仅影响着人们的饮食习惯、身体健康,更涉及到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
饮食文化反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和地理背景,是集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
文化传统一、中华文化传统中华文化传统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代表了中国的文和智慧。
它包括了诗、书、画、刻、术、书法、戏曲、音乐等等。
这些传统的文化形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之一。
二、西方文化传统西方文化传统通过由古典时期开始的希腊和罗马文化,向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发展演变而来。
西方文化传统主要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历史和地理背景也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文化传统的意义文化传统在当前的世界上仍然非常重要,它是一种连接人们的纽带,能够构筑并保持着某种特定的社会、国家或文化的身份和认同。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传统具有着更加广泛的意义,能够保持并促进各民族、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多元共存。
文化节日一、中华文化节日中华文化节日经过了千年的发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些节日不仅仅是庆祝特定事件的时间,更是彰显着中国文化独特性的载体。
中华文化节日包括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
二、西方文化节日西方文化节日同样有其独特性,舞龙、放炮、赏花观灯等活动与西方节日不同。
西方节日更多涉及到宗教、传统等方面,诸如圣诞节、万圣节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五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五单元复习提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五单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复习目标】1、识记本单元出现的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及重点词语的意义。
2、掌握新闻文体知识和本单的文学文化常识。
3、结合所学课文,理解并运用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的方法。
4、深化对战争这一人类特殊生存状态的理解,培养和平、爱国等高尚情操【课前准备】复习本单元的要点1、生字、词语2、文学常识3、新闻的结构、要素及语言特点4、课文知识梳理。
【复习过程】一、复习基础知识:(一)词汇积累(要求从音、形、意三个方面掌握)鄂(è)豫(yù)绥(suí)靖(jìnɡ) 锐不可当( ) 聿yù溃退负隅顽抗阻遏(a) 歼灭提防转弯抹( )角瓦砾(lì)地窖(jiào 鞠(jū)躬(ɡōnɡ) 寒噤(jìn)仄(zè)歪张皇失措疟子拂晓颤巍巍纳粹瞥( )见缀满赃(zāng)物箱箧(qiè)肃穆荒谬(miù)悼念蜿蜒恍惚憧憬制裁(cái )健忘响彻云霄富丽堂皇(二)文学常识1、新闻的一般知识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高二备考复习提纲(文化生活全部)
高二政治复习提纲【范围:文化生活】编写:赵长荣时间:2013.9.28——请同学们结合提纲,有计划地对以下问题加以排查、巩固。
该提纲请妥善保存,有效期:48个月。
1.★★文化的含义、特点是什么?【课本6-7页,或学案相关内容。
】2.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哪些方面的作用?【课本8-22页,或学案相关内容。
】3.★★如何理解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课本10页】4.★★如何理解文化和政治相互交融?【课本11页】5. ★★文化是怎样影响人的?(途径、表现、特点。
)【课本13-16页,结合课本和上课的例子理解、掌握。
】6.★★★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课本18-21页】7.★★★★庆祝民族节日、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什么?【课本29-30页】8. ★★★★★为什么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怎样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本31-33页】9. ★★★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哪些?【课本34-35页,注意“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传播的方式”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10.★★传统文化的四种基本形式是什么?【课本39-41页,熟悉课本上的例子。
】11.★★★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课本42页,注意有三个: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相对稳定性的内涵是什么?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有什么意义?——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12.★★★如何对待(继承)传统文化?【课本43-44页,(1)要立足于实践。
(2)正确态度是……,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4)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13.★★★★影像文化发展的因素?【课本44-45页,注意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理解、判断。
七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第一课珍惜新起点1、新学校,新同学 P4_6⑴初中生活新体验:这里的“新”主要包括新的校园,新的老师和同学,新的班集体,新的学习天地等等。
⑵珍视新友谊:新的班级,我们应该主动结交新的朋友,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
⑶与新朋友结伴成长:我们应该和谐相处,共同进步,让充满青春气息的初中生活充满阳光。
2、创建新集体 P7_9⑴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新的班集体应该有严明的纪律,强大的凝聚力,应该成为每个成员为之自豪的集体。
每个班级成员都要形成为新的班级建设添砖加瓦的共同目标,让良好的班集体成为大家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
⑵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一方面,每个班级成员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
另一方面,新集体又需要把一个个的个性鲜明的同学拧成一股绳。
每一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奉献给集体,并且发挥出的光和热。
⑶团结协作,互助前行:团结协作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建设一个美好的集体,才能充分展示每个同学的聪明才智。
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1、学习新天地 P11_17⑴初中学习新特点:初中学习与小学相比主要有任务不同,课程数量增多,涉及的知识面更广、更深。
初中学习新特点主要是对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更高,不仅要掌握知识本身,还要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⑵做学习的管理者:①学会自主学习;②提高学习效率;③科学安排时间。
⑶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合自己的方式的。
同时,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要学会尽量去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
2、享受学习 P18_21⑴学习中的苦与乐: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我们要正确看待学习生活中的苦与乐,学会苦中作乐,明白苦尽甘来的道理,应该对学习始终充满饱满的热情,不留遗憾。
我们还要了解到世界上还有很多少年儿童因各种原因失去了上学的机会。
享有学习的权利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位于云南元谋的 元谋人,距今约 170万年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会不会制造工具3、北京人距今约 70—20万 年,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 劳动 起了决定作用。
5、元谋和北京人使用 天然火 ,山顶洞人懂得 人工取火 并已经掌握了 磨光 和钻孔技术;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6、河姆渡人 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 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7、河姆渡人栽培 水稻 ,半坡人种 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8、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 私有财产 和 贫富分化 。
9、农耕和医药的始祖是 炎帝 ,号称“神农氏”。
10、 嫘祖 发明养蚕抽丝的方法。
11、黄河流域的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13、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14、汤灭夏,建立商朝, 盘庚迁殷 后,商朝统治稳定。
15、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 牧野之战 灭商,建立周朝,定都 镐京。
16、西周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受封诸候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定期朝觐、纳贡,治理封国,战时出兵作战。
通过分封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17、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国家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暴君末代君主夏前2070年禹阳城夏桀夏桀商前1600年汤亳商纣商纣西周前1046年武王镐京周厉王周幽王18、商朝人刻写在 龟甲 或 兽骨 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是从 商朝 开始的。
铸刻在 青铜器 上的文字叫 金文 或 钟鼎文 。
19、商周是青铜器鼎盛时期。
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 司母戊鼎 (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和 四羊方尊 。
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政治(上)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1.1 我与社会1、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P4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的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5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几种主要的社会会关系:P5①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②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③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1.2 在社会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原因?P7① 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P73、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P8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P85、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阶段特征:侵略与反抗(共5课)第1课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1、鸦片战争前夕,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的输入,使中国白银外流、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人民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道光帝命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者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3、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中国的禁烟运动。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驱使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打开中国市场也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4、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②赔款2100万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列强向中国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5、鸦片战争的影响:①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中,英法联军是主凶,美俄两国是帮凶。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这场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领导人:洪秀全,是农民阶级的代表。
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做为太平天国的首都。
运动的目标:推翻清王朝。
运动过程中进行了北伐和西征。
李秀成率军打击了华尔的“洋枪队”。
1862年,在慈溪战役中,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1864年,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下下失败。
第3课收复新疆1、19世纪60至70年代,想争夺新疆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是英国和俄国。
文化生活知识复习提纲
文化生活复习提纲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文化的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c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b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影响综合国力(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文化在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4、文化塑造人生(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4)文化对人生的塑造作用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寿二中高中2013级《文化生活》一轮复习提纲【全书体系】:•《文化生活》教材内容介绍•(一)文化的一般理论(第一、二单元)•第一单元是什么:文化概念的界定(文化与政治、经济)•第二单元为什么: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文化的传播、继承、创新)•(二)中华文化(第三、四单元)•第三单元怎么看:把握的文化核心价值(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第四单元怎么办: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生活》整体结构: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知识结构图】: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一、考点解读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2、文化的形式3、文化的社会作用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5、文化与综合国力6、聚焦文化竞争力二、考点讲解1、内涵(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2、特点3、文化的形式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讲解:它既不是指广义的文化,也不是指狭义的文化)。
文化在实际运用中的多义性:①“大文化”(广义):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与“文明”含义相近);②“中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精神文明”); ③“小文化”(狭义):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2、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物质活动、物质载体:书籍、艺术品、历史文物、人们的社会行为等)。
注意: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3、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
文化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1、文化的社会作用(二)文化对社会的影响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3、文化与综合国力1、文化的社会作用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的实质)②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③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
①经济是基础,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
③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的。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B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第一,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第二,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第三,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第一,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第二,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与综合国力(1)我国为什么要提高文化软实力?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知识扩展】:(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①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②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维护社会稳定;③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⑤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2)【政治生活角度】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①发展文化产业,是政府履行文化职能的体现,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②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有利于党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持党的先进性。
③共同的民族文化是共同心理素质的主要表现,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
④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
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3)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①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放宽市场准入。
②把市场调节同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促进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开发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④调节和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4)【文化生活角度】:如何提升文化竞争力(如何加强文化建设)?•(1)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3)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
•(4)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繁荣文化市场。
•(5)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又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一切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
(5)中国文化为何能在世界各地赢得尊重与喝彩?第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魅力独特,能吸引世界各国人民.第二,中国文化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渗透力。
(如唐代文化圈的形成。
)第三,世界各地的华人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第四,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渐扩大,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第五,中国文化包含着能够与世界文化融为一体的因素.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考点解读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4、优秀文化与人的成长的关系二、考点讲解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但是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不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不同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不同,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也不同。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形成。
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一定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体现各种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注意:文化素养的表现。
(1)文化素养的高低,可以从待人接物、为人处事上表现出来,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文化品味的高低。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文化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实际上也就是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人们的思维,也正是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的表现。
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人们从事文化活动,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许多是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思想道德修养。
这些文化影响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又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
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