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水景艺术手法在中西方传统园林中的表现及差异
中西传统园林水艺术比较
导言在造园历史上,中国传统园林较早对西方园林产生过影响,因而,在欧洲,很早就有关于中国园林西传的记载。
欧洲人第一次知道中国园林大约可以追溯到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3?),他在游记里对南宋宫殿花园的赞美引起了西方人对中国园林的注意。
随着西方传教士和使节的到来,中国园林通过他们的游记与回忆录越来越多的被西方人了解与认识。
例如:十六世纪末,与利马窦同来中国的神父金尼阁(Nicolas Trigaut/Trigault)记载他们在中国活动的《基督徒中国布教记》;1655年出版的意大利传教士卫区国神父(Martino Martini)的《中华新图》(Novus Atlas Sienensis);1655年,荷属东印度公司使节随员纽浩夫(Johan Nieuhoff)的记事报告;1668年,葡萄牙人安文思神父(R.P.Gabriel de Magail Lans)的《中华新记》(Nouvelle Relation de la Chine,法译本1690年出版);法国耶稣会士李明(Louise le Comte)写的《中国现状新志》(Nouveaux mémoires sur l’état présent de la Chine,1796);意大利传教士马笃礼(Matteo Ripa)在清宫当了十三年画师后的回忆录;1735年,法国人杜赫德神父(Jean Baptiste Du Halde)编纂的《中华帝国通志》(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historique,chronologique,politique,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英国第一任赴华大使马卡尼随员巴罗的《中国游记》(Travels in China,1804);1747年问世的《传教士书简》中收编的耶稣会士法国画家王致诚神父写给达索(M.d’ Assaut)的信件等等,这些回忆录都或多或少地描绘了中国园林的景致,赞美了中国园林的魅力。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摘要: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园林在各自思想、文化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独有的形态。
西方信奉“天人对立”,崇尚改造自然的思想,在线条的运用上崇奉直线,以直线几何图案为美。
因此在西方的造园活动中,几何化的规整构图形式是其艺术表现的必然。
而中国则信奉“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在线条的运用中崇尚曲线美,只有曲线的变化才能反映出自然界不规则性的内在美。
因而在中国园林艺术表现上,以迂回曲折的线条变化,融入自然的美感。
虽然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各自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体系,独具风格、各具特色,但他们毕竟是世界园林文化的一部分,他们都具有园林艺术的共同特征。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正文: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或者改造天然的山水地貌,人工跌山理水,结合观赏植物的栽培以及建筑的配置,从而构建了一个供人们游览、休息和居住的环境。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方式的一种物质载体,也是一种文化审美享受的对象。
世界上各个名族都有对自然美德审美要求,但只有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素质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自己的园林创作。
杨鸿勋在《江南园林论》中说:“园林史被人类征服的大自然的缩写。
用造园艺术的手段加工再现的自然风景,是理想化的、蓄以人类生活情趣的园林景象,它潜在地给人以劳动战胜自然地欣慰,而更为直接地给人以如吟诗、读画得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
”园林艺术是表达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直接、联系最紧密的一种物质手段和精神创作。
对于中西方园林的分析,更有利于把握园林艺术的共性,使它们相互取长补短,使得中西方园林艺术在更多方面交流、融合。
1、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差异中西方所处的不同地域环境之下,不同的文化历史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园林艺术风格。
中西方艺术风格不同,最根本的源头是中西方人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西方规则式园林追求的是的是秩序与控制,是一种人工化的自然;中国自然式园林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是自然的拟人化。
中西造园水法异同与各自艺术特色初探
中西造园水法异同与各自艺术特色初探摘要:水景作为园林设计中的元素从古至今在园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园林水景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传统方面入手,对东、西方水景的相应类型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园林水景;园林理水;艺术特色;1. 中西造园水法异同中西方园林都十分重视水体的利用和水景的创造,但其处理手法不同,这主要是东西方文化渊源所致。
总体上讲,东方园林中水景的创造重视意境,手法是“人工中见自然”。
例如,我国古典园林就要求具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因此水要以“环湾见长”,越幽越深越有不尽之意,这与英国自然式风景园中的睡眠单纯追求自然野趣,如画的风景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
另一方面,东方园林水景崇尚自然山水的模仿,在理水中尽力模仿自然中的静水(湖塘、池沼)、动水(溪涧、瀑布、涌泉)和各种自然水景要素(湖岛、汀渚)等,而西方园林水景偏重视视觉效果,讲究几何格局和气势,处处显露着人工造景的痕迹,是一种“人工中见人工”的手法。
不同的文化底蕴影响了东西方对水景的欣赏与认同程度。
东方文化偏重于“求静”,追求返朴归真和淡中求趣的意境,这种思想贯穿中国历史,在江南私家园林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极力在喧闹的城市中寻找一处宁静的处所来修心养性。
而西方文化是一种强烈的求动、求变的文化。
而且意大利的造园师为增加游憩的功能,还设计出了水风琴、水剧场、机关水嬉等新奇玩意,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水的动势。
2.中国园林理水的艺术特色2.1 中国古代园林理水的文化传统中国的园林理水概括地说,由引大自然(江河湖海)的水入园到挖池堆山,创造铜龙吐水、自雨亭、人工瀑布以及形声结合的动态水景,并赋以文化性的曲水流觞,造型的象征性和观赏的哲理性直到清代大水法的引进等,都说明中国古代园林的理水形式上虽然不及今日西方那么多样,同时多数是以湖、池、泉、溪、潭的静态水景为主,但又能做到静中有动,对理水的认识与欣赏,却是极为深刻而有智慧的。
这也是中国园林理水迥异于西方的特色。
试论中西造园水法的异同(一)
试论中西造园水法的异同(一)【论文关键词】:中西;造园水法;异同【论文摘要】:中西方历史发展和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生活习惯、饮食、建筑风格等等,文章就中西造园水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使两者的特点在互衬之下更加鲜明,并进而探讨了中西造园水法在当代的融合及未来趋向。
1.中西造园水法历史比较水在我国早期庭园构成上就占据主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水体形式丰富,景致多变;(2)水体在园林中所占面积较大,又称“巨浸”。
隋唐时期,园林水景处理往往规模很大,例如洛阳西苑,不仅有“一池三山”的大湖,周围又有若干小湖,并以“龙鳞渠”环绕串联,形成规模宏大、复杂多变的水系。
宋、元以后,园林水体面积越来越小,但变化增多了,宋代重石之风大盛,如宋?周密《吴兴园林记》所述:“池南竖太湖三大石,各高数丈,秀润奇峭,有名于时,……募工移植,所费十倍于石,可谓石妖矣。
”从此中国园林山水并称,所谓“水以石为面”、“水得山而媚”、“无石则水无形,无态,……若无水,则岩不显,岸无形”。
水和山石的相互依存关系构成中国传统水法的重要特点。
明清以来,私家园林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文人士大夫的意趣与造园结合更紧密,为追求自然,一方面,利用天然水面与泉水成景;另一方面,巧于因借、以小喻大,以简喻繁的手法丰富起来,其极至是缸荷、碗莲的出现,真可以说集天地自然于一壶。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园林水法在水形和岸形处理上主要走的是一条模仿自然之路(近代岭南园林出现一些几何处理的水景)。
相比中国园林水法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西方园林水法却以意大利水法、法国水法、英国水法为三个阶段的典型。
意大利台地园建造在真山真水之中,所以又称别墅园。
意大利园的突出成就在于因地制宜的水处理手法,如意大利最著名的两个水景园是朗特别墅和艾斯塔别墅。
朗特别墅模仿了水流涓集成河,奔腾跌宕,汇流入海的全过程,它抽象地模仿自然,把阿拉伯园中水渠的做法引进之后,加入许多鬼斧神工的变化,例如水的跌落、水扶梯(链式瀑布)、喷泉等等来人工地再现了这个过程。
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
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中西园林在不同的文化中产生发展,因而拥有着对方没有的独特风格,所以双方都有着园林艺术上的差异性,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一中西相比,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他的必然性,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充满了偶然性。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
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
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
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二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
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认识事物多借助于直接的体认,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
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诗词、绘画,力求含蓄、深沉、虚幻,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会,浑然一体,而无明晰可言。
相反,处处使人感到朦胧、含混。
在说入世与出世,在诸多西方园林著作中,经常提及上帝为亚当、夏娃建造的伊甸园。
《圣经》中所描绘的伊甸园和中国人所幻想的仙山琼阁异曲同工。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方园林逐渐摆脱了幻想而一步一步贴近了现实。
法国的古典园林最为明显了。
王公贵族的园林中经常宴请宾客、开舞会、演戏剧,从而使园林变成了一个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露天广厦,丝毫见不到天国乐园的超脱尘世的幻觉,一步一步走到世俗中来。
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三总体风格的差异由于中国园林追求的是意境美,追求“境生于象外”的艺术境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主张酷爱自然,提倡自然之美、朴素之美,强调自然、自由、自我的思想, 反对一切清规戒律,要在自然的无限空间中得以自我心灵的抒发和满足,所表达的是“物与神游,思与境谐”的审美意识。
大自然之美中西方山水的异同探究
大自然之美中西方山水的异同探究大自然之美:中西方山水的异同探究一、引言大自然的美丽令人陶醉,山水作为大自然的代表之一,吸引着中西方人民的目光。
中西方文化因地域与历史差异,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山水风景。
本文将针对中西方山水的异同进行探究,以揭示不同文化对于大自然的理解与表达方式。
二、中式山水的特点中式山水以“山水画”的形式广为人知,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深厚的哲学意蕴:中式山水画注重意境的表达,追求“不以形似而写神似”,通过山水的形象来传递思想与情感。
画中山水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2. 反映自然之神韵:中式山水画追求“写意”,强调自然景观的神韵与气势。
山水画中常见的层峦叠嶂、奇峰怪石,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雄奇。
3. 追求虚实相间的景深感:中式山水画通过运用“前景、中景与远景”的概念来凸显景深感,让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虚实结合的手法,给予画作更多的变化与韵味。
三、西方山水的特点与中式山水画相比,西方山水更倾向于写实与细腻的表现方式。
以下是西方山水画的特点:1. 追求真实的描绘:西方山水画注重对自然景观的真实描绘,致力于还原自然之美。
绘画技巧上,西方山水画经常运用透视法与明暗对比,以增强画面的真实感。
2. 强调细节与细腻的技法:西方山水画追求细节的精确表达,注重色彩的丰富与细腻的层次感。
通过精心雕琢的技法,营造出浓郁的氛围与情感。
3. 注重自然的壮美与浩渺:西方山水画常常体现出景物的宏伟与浩渺感,营造出一种广袤、开阔的氛围。
画中的山脉、河流或瀑布,常常以庞大的形象展现自然之力。
四、中西方山水的异同对比中西方山水在表现手法与审美取向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以下是中西方山水的异同之处:1. 表达方式的差异:中式山水注重表达内在的思想与情感,追求山水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突出意境与神韵;而西方山水则更注重对现实世界的还原,追求真实与细腻的描绘。
2. 集中与分散的视觉效果:中式山水画常常通过虚实结合来创造出深度与层次感,画面中的景物以点、面、线的组合来达到集中的视觉效果;而西方山水画则更注重画面的整体布局,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观者的视线在画面上自由流动。
中西方风景园林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论述
中西方风景园林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论述
中西方风景园林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理念的不同
中式园林注重自然,强调自然元素的采用,尊重山川、水流、石头等原有的地形地貌,注重素雅、静谧、疏朗的感觉,强调“人在自然中”的感受。
而西式园林强调对景观的组织和安排,更注重人工修饰的效果,常常会采用几何图形、雕塑等技法,突出人文主题,强调“自然服务于人”的理念。
二、造园手法的不同
中式园林注重隐逸、深邃的感觉,常采用“透景进深”的构思方式,通过建筑、结构
等手法营造出秀美、诗意的境界。
西式园林则注重规则、对称的感觉,强调整体美感和直观性,因此常使用几何图形、
剪形等手法来布置景境。
三、运用的元素不同
中式园林运用的元素主要有山石、水、植物等,其主要功能是增强景观的自然感、古
朴感、清幽感等。
西式园林则注重雕塑、建筑等人工造型元素的应用,常常会用到楼阁、亭台、雕塑、
喷泉等,通过对园林构件的处理打造出一个规则美感的场景。
中西方园林构景要素对比分析
中西方园林构景要素对比分析园林是人类创造的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它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追求。
中西方园林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园林形式,它们在构景要素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西方园林的构景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它们背后的文化特点。
首先,中西方园林的布局方式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在中式园林中,布局强调朴素和自然之美。
它通常采用曲径通幽的方式,将园林划分为多个景观区域,每个区域之间通过曲折的小径相连接。
园林中常见的元素如亭台楼阁和假山也呼应了山水之间的自然之美。
这种布局方式充分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和谐统一的追求。
相比之下,西式园林的布局则更加对称和规则。
它通常采用几何形状的设计,如直线、圆形和方形。
园林中的建筑和景观被精确地安排在对称的位置,营造出一种有序和平衡的感觉。
这种布局方式反映了西方人追求秩序和稳定的价值观。
其次,中西方园林的植物选择也有所不同。
在中式园林中,常见的植物包括竹子、松树、梅花等。
这些植物被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具有高尚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式园林常常借助植物来表达情感和主题,如松树象征着坚韧和长寿,梅花则代表着坚强和自立。
而在西式园林中,草坪和花坛是常见的植物选择。
草坪的绿色和平整营造出开放和宽敞的氛围,而花坛中的各种花卉则给人以色彩丰富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这种植物选择体现了西方人欣赏花草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感的追求。
此外,在中西方园林中,水景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式园林中的水景往往是小型的水池或小河,通过石桥或假山与其他景观相连接。
这种水景给人以静谧和宁静的感觉。
与之相反,西式园林中的水景通常是大型的喷泉或人工湖泊,通过喷水或船只等装饰物增添了活力和动感。
总的来说,中西方园林的构景要素差异明显,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偏好和价值观。
中式园林强调朴素和自然之美,借助布局和植物选择来表达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和谐统一的追求。
西式园林则更加注重对称和规则,通过几何形状的布局和丰富多样的植物选择来展现人们对秩序和稳定的追求。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差异对比分析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差异对比分析孟佳利(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摘要:在世界艺术文化各式各样的语言中,园林设计作为其中一种较为与众不同的审美存在,所反映出来的是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甚至于不同思想的艺术文化背景,它们各自拥有着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形式。
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著名园林中,具体举例说明并比较中国古典式山水园林和西方古典主义园林之间的对比差异,并对差异背后的原因、历史背景、美学思想和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西方古典园林;差异;造园手法与中国的古典园林相比,西方的园林设计则是截然不同的,园中几乎看不到丝毫自然的痕迹,因为西方人自古就崇尚“形式美”,认为自然生长的事物不够完美,只有在人类的加工之后才称得上美丽,并且艺术家们将这种形式美运用在了各个领域之中,所以在西方的园林中,本应该是自由生长的花、草、树木都有着明显的人为印记,都被统一修剪为各式的形状。
观光者在进入每一处西方的园林中,都能够清楚地见识到整齐划一的人工设计。
以法国的凡尔赛宫花园为例,一进入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园艺师修剪整齐的灌木与乔木,紧接着由有秩序的植物方阵所构成的迷宫花园,甚至连草坪的设计都是方方正正的各种几何形状,园林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充分地展现了西方人的“人为改造自然”。
1.2总体布局的比较中西方古典园林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在一座园林中尤为突出的景观主体是什么,景观小品和主景虽为一体,但是主景决定了整个园林的基调与意境,也是园林的灵魂所在。
在中国的众多古典园林中,主景当然是自然山水,那么造园者在设计总体布局时自然而然会将山水这一要素构思在整个景观画面的主要位置,用其他的花、草和建筑来衬托山水,烘托氛围。
这也与当时的人们喜爱“自然美”有很大关系,园林毕竟是一个属于人为设计的独立环境,但是要在这种环境下凸显“自然美”,造园者就必须将“人工美”融入进“自然美”之中,这也就是为何我国有着数量不少的园林都是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拥有极佳的观赏感受。
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的差异
从中国部分园林与凡尔赛宫的比较分析中西园林审美情趣的差异园林艺术创作实际上是按一定的功能和审美需要将山水植物建筑进行有机组合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而风格迥异,西方园林以法国古典主义为代表,特点是整齐、规则、对称,常以轴线做引导,东方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特点是不对称,以曲线做引导,成为自然式山水园,风格多样。
中西园林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人工美与自然美西方园林体现人工美,用人工方法改变自然状态,不仅布局对称,花草也修剪得方正,呈现规则的几何图案。
中国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无规律可循,花草树木结尾自然原貌,人工建筑也顺应自然,与自然交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从中西方园林理水方式也可见端倪,拿颐和园及凡尔赛宫比较,颐和园追求水体的自然形态,不强调几何形式,曲折婉转,似尽无尽。
凡尔赛宫的水景采用规则的处理来演绎恢弘的气势,显示浓厚的人工趣味。
形式美与意境美凡尔赛宫轴线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体现出了西方造园对借助理念将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的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了黄金律,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通过人体美来论证形式美。
中国古代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自魏晋以来,由于文人和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伸手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诗画追求意境,使中国造园一开始就有浓厚的情感色彩,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意境通过“悟”获得,而“悟”是一种情感活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
出世与入世《圣经》中所描绘的伊甸园和中国人心中的仙山琼阁有异曲同工之妙,但随历史发展,西方园林从幻想走向现实,路易十四就在凡尔赛宫中园林中宴请宾客,表演戏剧,使得园中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天国乐园的超脱不再,一步步迈入世俗,成为“众乐园”中国对神仙的仰慕由来已久,秦汉帝王“开池筑岛”,与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称“一池三山”,魏晋以后,政治斗争、社会分裂,士大夫阶层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滋生“出世”思想。
浅析中西方传统园林水景艺术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传统园林水景艺术的差异陈素馨(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南昌,江西)摘要由于水景具备的独特魅力以及人类亲水的天性使然,自古以来,人类就热衷于将水景植入日常居住、游玩场所。
明袁中郎谓:"水突然而趋,忽然而折,天回云昏,顷刻不知其千里,细则为罗谷,旋则为虎眼,注则为天坤,立则为岳玉;矫而为龙,喷而为雾,吸而为风,怒而为霆,疾徐舒蹙,奔跃万状。
"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中西方对园林水景艺术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宗教观和审美观,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理水观念和水景创作形式。
任何文明、艺术都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无论是表现方式还是审美态度。
这种历史积淀将一直成为一种张力,有意识无意识的影响着以后的发展。
而传统水景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和表现手法,更是现代城市水景设计者们创作的的素材和灵感的来源之一。
本文将分析中西方水景理法的差异,探索不同文化水景造园艺术的不同。
关键词传统园林水景中西艺术性差异性引言世界各民族在各自漫长的造园活动中,充分汲取各自文化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造园艺术形式,其中有两种园林风格最典型,也最引人注目。
它们是:在西方,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园林;在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再现自然山水式的园林。
由于两地强烈的文化差异,导致风格迥异的造园艺术。
对中西方两种园林在构图法则与立意、造园要素、造园手法以及两地思想等作比较,以达到了解两种风格园林的目的。
深刻体会中西方古典园林内在的规律性和总体特征,进一步认识到现代园林设计与古典园林之间的联系,为将来的园林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未来的景观设计将是一个多元化、功能化、艺术化的设计作品,我们要从中外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和经验中吸取学习。
本文将从中西方思想、中西古典园林空间布局、中西方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三个方面来分别阐述中西方传龙园林水景艺术的特点,辨别它们的差异性。
1中西方思想的差异性1.1哲学思想首先,在中国造园哲学中,寻求园林意境与人的审美心情的完美相契合,因此中国造园哲学是温情拟人化的。
论述中西方古典园林并剖析对比差异
论述中西方园林并加以剖析对比以中西方古典园林为例摘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园林景观艺术和园林文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凝聚着文明的精华,体现着社会的发展,反应着朝代的兴衰。
可以说,集艺术、技术。
文化于一身的园林景观与园林文化,集中反应着人类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精神状态、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以及对于理想家园的畅想。
因此,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的造园,其园林景观都寄托着当时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与理想,其物质内容与精神需求合二为一,是当时人们追求的理想家园。
前言:纵观东西方的园林构景要素。
总的归纳起来,不外乎山、水、植物、建筑四个基本要素,这些都是物质要素,但其内容和组合方式都是由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及文化审美思想所制约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景观的构景呢荣和组成方式也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朴而趋精致,各地区与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又使园林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总体来讲,大致分为规整式和风景式两类。
规整式园林往往具有明确的轴线与几何对位关系,重在体现园林景观的人工图案之美,表现出一种由人力所控制的、有序的景观。
而风景式园林景观的造景特点与规整式相反,自由灵动,呈现着一种自然美的风韵,特别是一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以对大自然风景的描摹和提炼,形成特有的自然风景式园林景观。
这两种不同的园林景观邢台,有着各自深厚的文化背景,其园林景观的构成形式可以说是各自文化背景的具体体现,在其各自的园林造景过程中,更加集中地反应了东西方文化的哲学、美学、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上的根本差异。
关键词:风景园林中国园林西方园林古典园林园林的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自古以来,人们对眼前的世界总不大满足,因而有所向往,向往一个理想的地方,这地方最完美的,就生化成为宗教里的天堂。
中国与西欧造园水景处理异同初探
中国与西欧造园水景处理异同初探摘要:通过论述中国与西欧造园水景处理表现形式及艺术表现特点,分析其造园水景处理差异形成的原因,为现代园林设计活动中水景处理提供可循的有益经验。
关键词:中国园林;欧洲园林;水景处理;造园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中国传统造园术中水是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
据中国史载,园林水景几乎是伴随着造园术的产生而一直延续至今,它的诞生可追述到中国古代园林萌芽期商周年代。
《诗经·大雅》有写道“王在灵沼,于韧鱼跃”,即描述了周文王在水边活动的场景,我们认为这片水域便是当时的游玩场所,具备了水景的基本特征。
西方造园术是个相对中国传统造园术的宽泛外延,我们可以认为除中国园林体系外的欧洲园林及伊斯兰园林两大体系合称为西方园林。
而本文将重点论述欧洲造园与中国传统造园里边对水景观处理的比较,欧洲文明无论从历史、艺术、科学还是影响范围来说都更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1水景的表现形式1.1中国传统园林水法表现中国传统造园术中对水景的处理形式较多样,无论是场地、形态、组成元素都体现了这个特征。
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湖、塘、池、溪、涧、潭、湾、渊、滩、渠、泉等,主要构成元素除了水,还有山、石的硬质元素,亭台楼榭的人造元素,甚至还有花木虫鸟这些动植物元素。
而终结中国传统园林水景的共性则是它的形态多为模仿天然形成的水系,不去有意刻画人为的作用。
1.2欧洲园林水法表现欧洲造园水法按它的三个造园风格阶段分为:意大利台地园造园水法;法国规整式宫廷园造园水法;英国自然风致园造园水法。
意大利台地式花园,水景依意大利常见的丘陵台地而建,顺台地落差分阶段布置,水流表现形式多样;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法式园林水景表现为大水面,静水面,水池规则对称等特点,宗教人物雕塑也是法式园林造园水法的常用题材;英国自然风致园中的水景表现得更有自然气息,一片小湖,一条水溪,伴随着木质的走廊或垂钓平台,它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古典造园的影响。
中西方传统园林理水的比较研究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271中西方传统园林理水的比较研究◎侯凤武 张媛摘要:本文以实例的方式着重对中西方传统园林的理水形态以及手法进行阐述,进一步分析了理水的演变规律及造成差异性的本质。
希望现代园林在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的同时,学习西方理水中的科学方法,加入时代特色,能够对我国当代园林理水的营造起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理水;传统园林;比较一、中西方传统园林理水的发展脉络中国园林起源于囿、台和园圃。
台最初是以观天、通神为主要功能的,到春秋战国时期,离宫也称为台,游赏地位开始逐渐提高。
秦汉时期的“兰池宫”开始挖池堆岛,是秦始皇对于仙境的追求,而后发展到汉代便有了一池三山的理水形式。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园林的转折期,私家园林兴盛,理水技巧有了很大的提升,叠山置石,曲水流觞。
到了隋唐时期达到了全盛,理水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山石结合。
明清时期的理水艺术已经具备非常完整的体系了,以水作全园的创作主体,山水结合,形成了自然山水园的体系。
西方园林起源于圣林,园圃和乐园。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园林理水一开始以功能性为主,兼具一定的观赏性,后期开始逐渐变为观赏游乐型。
中世纪的园林理水多为中心设置喷泉,做装饰用。
伊斯兰园林中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缺水的原因,少跌水和喷泉,以水渠和细水柱为主,且多用于划分空间。
意大利园林的水景设计以动水为主,结合其独特的台地园的地形,利用场地高差形成喷泉、跌水、水链等极具动势的水景,在空间中形成层次感。
而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以静水为主,给人深远平静的氛围,达到规则式园林发展的顶峰。
二、中西方传统园林理水手法上的异同(一)中国传统园林的理水手法分析——以寄畅园为例(1)整体布局:在中国传统自然式园林中,水是园林创作的主体,配合叠山置石,形成自然山水格局,水体的布局决定了整体园林的景观特征。
寄畅园中的山、水、建筑是以平行的形式展开的,站在建筑一侧任意的看过去,水都是画面中的一部分,是名副其实的山水长卷,形成了“平行展开,隔水相望”的模式。
中国传统自然式园林与西方传统规则式园林理水的比较研究
3、探讨中国传统自然式园林与西方传统规则式园林理水的发展趋势以及未 来可能的方向
西方传统规则式园林理水的主要类型包括喷泉、瀑布、湖泊、河流等。这些 水体在园林中多采用几何形态,强调对称和平衡。例如,法国凡尔赛宫的喷泉广 场和德国慕尼黑公园的湖泊景色,都以其严谨的几何构图和壮观的水景而闻名于 世。
3、西方传统规则式园林理水的 艺术手法
西方传统规则式园林理水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对称、平衡、透视等。对称是 指将水面按照对称轴线进行布局,如法国巴黎的卢森堡公园;平衡是指通过水体 的几何构图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如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透视 是指利用透视原理来增加水体的深度感,如意大利罗马的纳沃纳广场。
2、中国传统自然式园林理水的 类型及其特点
中国传统自然式园林理水的主要类型包括河湖、溪涧、池沼等。这些水体在 园林中往往采用自然形态,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例如,通 过模拟自然界的山水意境,将溪流、瀑布、喷泉等水景与地形、植物、建筑等元 素相互映衬,达到“景中有水,水中有景”的境界。
谢谢观看
研究结果
1、水景设计:传统岭南园林注重水景的设计,运用瀑布、溪流、池塘等多 种水体形式,创造出灵动且多变的景观效果。同时,注重水的动态和静态的结合, 以及水与山、建筑、植物等元素的协调统一。
2、水质处理:岭南园林对水质处理尤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保 持水体的纯净。如运用植物净化、建立水景生态系统等方法,实现水质的自然净 化与生态维护。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比较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比较张文洁B110301230世界上古典园林造园方式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大致分为中国古典园林跟西方古典园林两大类。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哲学追求纯粹的自然之美,融入诗画之美,感悟深厚意境。
西方古典园林造园哲学则强调“秩序和控制”,注重人工改造,追求几何规则之美。
一.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共性由于客观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民族审美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致使中西方不仅在园林艺术和园林美学思想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其表现形式上也各不相同,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却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
虽然中西园林属于不同的园林体系,但它们同属于与建筑和绘画艺术相关联的艺术门类,因此,在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中西方古典园林都是通过典型形象来反映现实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并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影响人们的情绪、陶冶人们的情操。
因而,中西方园林都具有世界园林文化之共性。
1.中西方园林艺术都是人们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
将人类的哲学思想、精神情趣、情感意识融入园林的各个方面。
2.中西方园林艺术都是有生命的物质空间,从园林的构成来看,中西园林艺术均通过建筑、山水、花草、树木等物质要素来表现。
3.中西方园林文化都是与功能相结合的科学文化。
中西方园林在考虑文化艺术性的同时,均将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甚至是实用价值等多方面的要求放在重要的位置,做到文化艺术性与功能性的高度统一。
4.中西方园林文化都具有综合性。
一方面体现在具有空间的多维性,另一方面又体现在具有极强的兼容性。
各门艺术彼此渗透、融会贯通形成一个能够统辖全局的综合艺术。
二.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差异比较园林艺术与其它艺术一样,中西方亦具有各自的特征和风格。
中国园林是再现自然的“山水式”园林,崇尚自然、追求意境和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是一种既摹绘自然又超越自然的园林文化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来源于道家学说,强调“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与交融
中西方园林存在着差异,也存在着共性。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园林的差异与共性进行分析,探讨未来园林的发展趋势。
一、溯源与文化内涵的不同造成的中西方园林的差异(一)溯源的差异中西方园林艺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化、经济、政治、思想的载体。
园林艺术是人类几千年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提升生活环境的过程。
由于中西方园林溯源不同,所以其表现手法有所差异。
中华文明起源于自然环境优美的长江、黄河流域,所以中式园林的设计多是效仿自然、探索自然的形式之美。
西方园林起源于尼罗河文明,尼罗河流域没有中国那样丰富的地貌,但定期泛滥的尼罗河造就了大量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耕地。
人们将方形的耕地划分成若干格,所以以几何美学为核心的西方园林也由此诞生。
(二)艺术层面的差异从艺术作品上看,中国艺术比较突出的特点表现就是注重意境,讲究情景交融。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通过散点透视和大量留白展现出了深远的意境,欣赏中国山水画非常需要欣赏者的想象力,一幅山水画在浓墨与留白之间给人无尽遐想。
山水画更是画师情绪的载体,体现了文人墨客超脱世俗、归隐田园、宁静自然的情绪状态。
中国园林在设计上也讲究情景交融,很多时候人在观景时会自然而然地与景色融为一体。
园中的小径通幽则给人以无限遐想,让人流连忘返。
西方艺术从诞生初期就注重写实、细致入微。
在西方,无论是雕塑还是油画在初期都更注重写实,通过对画作的细节刻画体现人物或者景物最真实的一面。
早期的雕刻艺术家们也十分看重雕塑的比例关系与空间关系,准确地营造出雕塑的体态之美,所以透视学也诞生于西方。
由此可见,西式园林中严谨的比例关系与空间关系正是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因此西方园林设计整体布局工整,细节之处十分精巧。
(三)文学层面的差异中国古诗词可以用寥寥数词描绘出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便给人无限意境,寄托了作者的愁苦之情。
很多西方人无法理解为什么由几个名词组合而成的诗句能有如此丰富的含义,因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多是理性化的,很难理解中国古诗文的奥妙。
从理水方式看东西方造园差异
or tt es,ti bas i o w t i S en ed he ch act i is on t ar ertc s
of t e w at h er body i el he di er t culu es t f s .T f en f t r phi oph d sgn concepti ex es ed n l os y an de i s pr s i t e e tan e tbeh n t o di e en t es h as d w s i d he t f r tsyl w f ofgar den ear scl l y.
这 些水 景都 能使人 感 到平和 ,安静 ,心境 旷达。
除 了液体 的形态 ,水体 还 有在特 殊 温度 下 的固定 状态— — 结冰 ,如 颐和 园万寿 山南 面 的昆 明湖 ,
在寒 冷 冬天 形成 的冰 面 ,更别 有一 番景 象 了。
其 详 细地描 绘 了水体 的多种 情态 。 园林 用 水大 致 可 以分为 两种 ,对于 中小型 庭院 ,尤 其是 小 园 , 多 以集 中用水 的办 法 ,建筑环 列 四周 ,从 而形 成
古今 中 外 ,园林 中 的水 体 、 山地、 绿化 、构 筑物 被 称为传 统造 园的 四大要 素 ,其 中水体 又 以 它独 特 多变 的形 式 ,发挥 着重 要作 用 ,营造 着丰
富 的 园林 景 观 。
“ ” ,因血脉 形体 得 以 “ 立 生” ,有 生命 、能 立 起 的 形体 因之 而有 主。 可见水 能 充分 表达 ,体 现
动 态 水 体 形 态 颇 多 ,往 往 结 合 其 他 景 观 设 置 ,如 涓涓 溪流 、飞 瀑 ,叠泉 、花 样 喷泉 等。再 者 ,水 之动 态 ,带来 另 外一个 直接 的 效果便 是声 音 。潺 潺流 水 ,叮 咚悦 耳 :花 样 喷泉 起伏 变化 之
浅析中西园林美学之间的差异
浅析中西园林美学之间的差异摘要∶世界园林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园林风格。
中国园林和西园林艺术,无论是整体形象、风景内涵,还是风格情调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但在这众多的园林风相中,主要分出中国、西亚和古希腊三大园林派别。
而西亚和古希腊园,由于长期借鉴和融合而形成风格相近的园林,即泛指西方园林。
中国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
对照比较中西园林的差异从中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对研究中西园林美学是非常有益的。
关键词∶美学,中西,园林,差异,之间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艺术,无论是整体形象、风景内涵,还是风格情调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对照比较中西园林的差异从中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对研究中西园林美学是非常有益的。
一、西方园林艺术的概述世界园林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园林风格。
但在这众多的园林风相中,主要分出中国、西亚和古希腊三大园林派别。
中国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
而西亚代表中东、地中海沿岸的埃及、伊拉克、叙利亚、伊朗等;古希腊代表欧洲南部地中海地区的国家。
三大派别经过历史的发展,形成了很多亚流派。
不过从整体风格而言,中国包括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形成风格相近的东方园林。
而西亚和古希腊园林,由于长期借鉴、和融合而形成风格相近的园林,即泛指西方园林。
二、中西园林艺术的不同表现西方园林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国林风格特点的园林艺术形式。
这种园林艺术形式有其独到的特点,同时也是世界园林中的一颗明珠。
(一)西方园林表现西方园林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园林平面布局为规则式。
园林的平面布局多严格规则地对称,有明显的中轴线,还有纵横相交的轴线或副轴线。
中轴线与园中的主要建筑的中轴线一致。
轴线由因路水呢、阶梯、水阶梯等组成,其间布置小水池、喷泉、雕像、园亭等。
轴线两侧对称地布置花坛、树坛、排列整齐的树木、绿篱等。
其次是以建筑作为园林中的主体。
这主要表现在园林中的建筑中轴线与园林平面的中轴线相一致,也可以说是建筑中轴线的延长。
中西方古典园林中理水方式的比较
园林与景观设计 2021年11月第18卷总第408期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179中西方古典园林中理水方式的比较陈芃序1,张德顺2,孙 烨3(1.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 3.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江苏盐城 224005)摘要:水乃生命之源,一直为古今中外的造园家所青睐,无论园林的地域、规模、风格如何不同,水在其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地理气候、思想观念、哲学基础的差异,中西方古典园林在理水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以拙政园与埃斯特庄园为例,分析比较了中西方古典园林水体布局、形态以及意趣表达中的差异,为中国园林理水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理水;中西方;古典园林;比较[中图分类号]TU986.4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892/ki.csjz.2021.31.41Comparison of Waterscape Design Method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GardensChen Pengxu 1, Zhang Deshun 2, Sun Ye 3(1.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2.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3.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Yancheng Polytechnic College, Yancheng Jiangsu 224005, China)Abstract: Water is the source of life and has been favored by gardeners all over the world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No matter how different the gardens are in region, scale or style, they all have a special preference for the creation of waterscape, and wat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m.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geography, climate, ideas and philosophical basis, the way of water design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gardens are also different. This paper takes Humble Administrator ’s Garden and Villa D 'Este as an example,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water layout, form and interest expres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gardens, 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scape design in Chinese gardens. Key words: waterscape design;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gardens; comparison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追求人与自然的相融,讲究写意造境和“宛自天开”的效果,而西方人追求的是战胜自然的人工美,强调理性和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水景艺术手法在中西方传统园林中的表现及差异
作者:李佳利李永帅赵佳欣张迪妮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年第04期
摘要:水景这一艺术表现手法一直以来都极具特殊的魅力,很大程度上都体现了人类亲水的天性。
自古以来,水就作为中国园林的典型元素,并且在中西方园林中都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在几百年甚至于几千年间的历史变革中,水景艺术在中西方的园林理念中都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因此也形成了不大相同的审美与创作形式。
文章通过分析中西方水景艺术手法的表现及差异,探索不同文化水景造园艺术的不同。
关键词:历史文化;水景;造园艺术;中西方园林;表现手法
水景,顾名思义就是指因水得景、因水成景。
不论中国还是西方都在有意识的邻水建园,依山建园,之后就逐渐发展成为将自然水源引入园中。
所以水体在园林中的运用也就越来越广泛,其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与灵活化,其本身也从视觉层面上升到美学与精神层面上。
不同的国家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在造园中它们处处体现着自己的文化特色,在西方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园林,在东方则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重现自然山水式的园林。
由于两地强烈的文化差异,导致风格迥异的造园艺术。
本文将从中西方思想、中西古典园林空间布局应用、中西方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三个方面来分别阐述中西方传统园林水景艺术的特点,辨别它们的差异性。
一、水景在中西方园林中的应用
(一)水景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
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独具一格的一种园林要素,在古代它被称为园林中的“血液”或是“灵魂”。
在中国园林中把水景归结为三个字赏、游、乐,大块的水景具有一种空气的流动性以及空间的延展性,一小片碧水映着蓝天也可以带给观赏者视线的无限延伸,通过感官从而扩大了一定的空间感。
无论是主景、配景,都会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水旁植物的姿态、色彩在水中形成的倒影都增强了水景一定的美感。
不同的水体构筑物可以产生各具特色的形态,水环绕建筑物可以产生“流水周于舍下”的水乡情趣,亭榭浮于水面,仿若神阁仙境,而小品、雕塑立于水中央,就可让诗人借景抒情。
中国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园,“一池三山”“山水相依”是中国园林的基本规律。
从颐和园的昆明湖到不知名的小园子里的水景,有水的园林总能让人体会无尽的韵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以水显胜的园子数不胜数。
皇家园林中的颐和园、圆明园,私家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公共园林中的曲江芙蓉苑都是以水景凸显它们一定的特殊韵味,对于中国古典园林而言水是构成园林景观、增添园林美景的重要元素,这样一方面体现了水在园子里的灵性,另一方面又表现了中国式园林独特的自然式造园法则。
(二)水景在西方园林中的应用
如果说中国传统园林注重水与植物的结合,并在这种结合中体现水之美,文化韵味。
那么西方园林在水景的应用中主要就是体现水本身的美感或者是用水来弱化建筑的形式。
西方园林中水体的运用具体到各国风格又有所不同,意大利台地园中的水体比较注重动势,因为其特有的山地为这种形式提供了一定的优势;法国园林大都坐落在无尽头的林荫道或者是一览无余的平坦地带,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大多使用静水,以其面积大、宏达的气魄与静谧取胜,形成了优雅、从容的风格。
平静的水面就像是明镜一样反射建筑、树木、云、天等一切周围的景色,在西方的园林中这样的水面又称为“水镜”,这样的水镜都会从透视与投影关系上进行精心推敲,用来确保周围的景色及主体建筑能够在视角范围内完整地倒映水里,这在西方园林中成为了一种特有的表现手法。
二、水景在中西方园林中的差异
(一)中西方园林水景分类差异
中国园林在传统造园中对水景的处理形式较为繁复,无论是从选址、形态、构成元素上都体现出了这一特征。
一般来说中国园林水景主要有湖、池、溪、泉等诸多表现形式,主要的构成元素除了水、山、石的硬质景观外,亭台楼榭的人造元素也是缺一不可,甚至于还会有一些花木虫鸟等动植物构成。
所以中国传统园林水景的共性就是天然性、自然性。
在造园表现中,大多数的形态都是模仿天然形成的,不会有刻意的人为行为,水景也是像自然田间所形成的。
而欧洲造园水景根据它园林的阶段大概有三个风格:意大利台地园水法,法国规则式造园水法,英国自然风造园水法。
意大利台地式花园,水体一般都是依当地常见的丘陵台地而建,水体有一定的落差,其表现形式多样;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大都是大又静的水面,水体呈规则式,宗教人物的雕塑与周围的主景观在水面形成倒影;而英国自然式则是最有自然气息的,小湖水溪与木质走廊的构成,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影响。
(二)中西方园林水景处理手法差异
在水体的处理手法上,中国园林中总是带着一种安静的气质,因为其在烘托气氛的方式上并不强调气势磅礴,更多的是通过用细水长流的姿态进一步来反衬整个环境中一份清幽的氛
围。
中国传统园林会通过模仿自然山水重现自然,把自然中的水景形态通过重新排列组合,在有限的空间里表现大环境,从而也是天人合一寄情于景的体现。
西方古典园林水体处理手法则是以台地园及勒诺特尔式两种园子为主。
意大利境内多丘陵,其庭院都会顺着台地布置,水景大都以对称式出现,由于地形的错落,在每个阶段又会有各不相同的表现形式,这样使水的处理方式丰富多变,水通过水槽或是隐蔽的管道自上而下,可以利用水压形成优美的喷泉,这个手法也是台地园水景中极具有特色的形式。
另一个勒诺特尔式园林则因为法国的严格苛刻而使规则几何图形在园林构景中成了一定的表现原则,在布局上讲究对称,构图缜密,不追求台地园中高低错落的水体形式,此外因为它的水面较大,更多的体现了宁静幽雅又大气磅礴的气势。
三、中西方水景艺术手法差异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水这个物质给人们带了宁静、平和或者说流动的喧泄。
中西方对于水景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水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为植物、动物提供一处居所,也为观赏园子的人们提供一片宁静致远的平和。
在中国园林中顺应自然、天人合一显得尤为重要,设计者要依照地理形势来处理水景,营造意境,这是中国园林之于西方园林中最大的区别。
而西方园林中则强调人文理念,强调要按照几何图形来建造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建筑,通过一定的规则式与倒影来体现其庄严优雅的态度。
二者虽然文化背景、艺术理念、手法不同,但人类对于园林艺术,造园手法的探究方向是一致的,所以中西方对于水景改造的热爱和对艺术美的追求是相通的,大家都有对于人与自然相同的感受,都想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从中外著名的园林设计中不难看出,依水景观用它独特的观赏特性和美学在表达着属于它自己的美,它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容易与周围景物构成一道和谐的风景线,同时它又灵活赋予变化,拥有丰富的外在形式。
水景在园林中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表达了设计者对于整个园林的意图,水景自身特点和所处在园林中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整个园林的顺势方向,中西方水景在处理手法的不同上却又处处表现出相同的意味。
设计是不分国度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应该有着对于艺术相同的感受。
参考文献:
[1]朱钩珍.园林水景的传承理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李胜.浅谈东西方对水景的认识[J].技术与市场,2006,(01):52-54.
[4]余毅敏.中国与西欧造园水景处理异同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2,(02):94-95.
作者单位: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