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引入诗词”叙事模式之理论突围
叙事视角在中学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尝试性运用——以李商隐《马嵬》组诗为例
叙事视角在中学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尝试性运用——以李商隐《马嵬》组诗为例摘要:叙事学的运用在中学课堂多体现在小说和戏剧教学,本文尝试以李商隐叙事性组诗《马嵬》为例,将叙事学中的叙事视角理论运用于中国古代诗歌教学,以此为古代诗歌教学寻求更多的解读思路。
同时简要概述近些年古代诗歌叙事性方面取得的新近研究成果,为该解读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叙事学;叙事视角;古代诗歌;事境一、叙事视角在中国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传统中学诗歌教学当中,除了叙事特征极其明显的几首,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杜甫的《石壕吏》,以及“乐府双壁”《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等几首外,其他的诗歌多以“诗言志”为教学目标,采取传统教学手段,通过知人论世或者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诗歌的字眼、意象、句式等进行分析,来深入品读作者在诗歌中所要传达的情感。
而这种教学方式本身,其源头或许来在于自古到今我们一直将诗歌作为诗人抒发内心情绪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研究诗歌时似乎存在一个默认的前提,即诗句中所有的元素都是为情感服务而存在的,哪怕叙事性极强的诗歌,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课堂实际学习,都立足于对情感本身的发现和探讨,对叙事艺术几乎完全忽略了。
似乎诗词专注抒情,而叙事则成为了古典小说戏剧的专长。
[1]但是,文学文本的艺术性表达必然不是绝对的,传统诗歌确实在抒情领域力量强大,但这不是我们忽视其中包含的叙事技法的理由。
此前有学者对诗歌的叙事学传统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上海大学董乃斌教授于2010年在《古典诗词研究的叙事视角》中对古典诗歌的叙事传统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北京师范大学周剑之副教授于2015年在“中国古典诗歌叙事传统研究”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中提出了从“事境”研究唐宋诗歌的新角度。
但这些研究成果在中学教学中尚未见到深入探讨,更遑论有效运用。
而实际上,如果我们将一些具有叙事特质的诗歌置于叙事学的研究范围,会发现诸多诗歌会有全新的意味的生发。
古代叙事文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叙事文学的发展历程古代叙事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叙事的形式讲述故事,传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叙事文学体裁。
古代叙事文学最早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神话传说。
在那个时代,人们通过神话来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起源,神话中的故事充满了神秘和想象力。
《山海经》、《封神演义》等作品都是古代神话传说的代表,它们以叙事的方式描述了神仙、妖魔和英雄的故事,展现了古代人们对于世界的探索和想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叙事文学逐渐从神话传说转向历史叙事。
战国时期的《史记》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以史官的身份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通过叙事的方式展现了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史记》的出现标志着古代叙事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历史成为了叙事文学的重要题材。
在隋唐时期,古代叙事文学达到了一个高峰。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以长篇叙事诗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长恨歌》和《白头吟》。
《长恨歌》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华和人物的悲欢离合。
《白头吟》则以李白的一生为主线,通过叙事的方式展现了李白的豪情壮志和人生的坎坷。
这些作品不仅在叙事手法上有所突破,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
宋代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作品以小说为主。
《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作品成为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叙事技巧,塑造了一批才华横溢的英雄人物和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
它们不仅具有娱乐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价值观。
古代叙事文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丰富多样的过程,它经历了从神话传说到历史叙事,再到小说的演变。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叙事手法和题材选择,但都以叙事的形式展现了人们对于世界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虚实笔法及其理论
间”等内容的虚实笔法理论。
53 回故事的主角。金圣叹将《水浒传》视为传记之书,“《水浒传》一个
一“以实传虚”
人出来,分明便是一篇列传”,第 51—53 回显然就是为公孙胜立传,
清人邹一桂《小山画谱》说:“人言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 故写高廉、李逵、罗真人,虽详细备至,却都是虚写,目的是要引出公
上堆下笑来”。潘金莲毒杀武大,“跳上床来,骑在武大身上,把手紧紧 [5]虚写,对实写内容加以映衬,使实写内容若隐若现,故事情节妙趣无
地按住被角”,如此的行动,刻画得潘金莲狠毒无比。潘金莲激打孙雪 穷,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不仅如此,实事虚写还是一种使叙事
娥,小说叙述了她如何生事、如何调唆、如何激将西门庆,将她的“恃 不琐碎、不死板的“避难”技巧。脂砚斋就指出,《红楼梦》中对大观园
传》、《三国演义》、《金瓶梅》、《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以丰富的 上的前略后详、前实后虚格局。小说在对李逵的叙写上着以浓墨重
实践给我们以明证,古代小说评点家亦深为关注小说叙事虚实笔法, 彩,其实也是一种避实取虚的衬染法,其本意并不在李逵,而是以李
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以实传虚”、 “避实取虚”、“虚实相 逵衬罗真人,以罗真人衬公孙胜,因此,公孙胜才是《水浒传》第 51—
虚实相间的叙事笔法还能避免雷同、板滞,使叙事前后不相犯。 脂砚斋以为,《红楼梦》中对宝、黛相见和宝、钗相见的叙述,一实写, 一虚写,一详写,一略写,就没有丝毫的雷同。《红楼梦》第 3 回林黛玉 进贾府,处处详写、实写。整个一回的篇幅叙述了林黛玉十余件事迹: 乘轿入荣国府—— —见贾母—— —拜见大舅母、二舅母、珠大嫂子—— —厮 认迎、探、惜三姊妹— ——笑言“不足之症”— ——见凤姐—— —拜见大舅舅 (不见)— ——拜见二舅舅(亦不见)—— —听王夫人谈宝玉—— —在贾母处 吃饭— ——初见宝玉—— —再见宝玉—— —宝玉摔玉—— —在贾母房中碧纱 厨内安歇等,在这样的详叙中,黛玉的灵心巧性、心思过人、自然风流 体态、极奇极痴等,无不跃然纸上。而第 4 回写宝钗入贾府,则只在贾 雨村乱判葫芦案中顺带叙出:“王氏……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 名宝钗,生得肌肤莹润,举止娴雅”, “宝钗日与黛玉迎春姊妹等一处, 或看书下棋,或作针黹,倒也十分乐业。”写宝钗的美,宝钗与黛玉等 姊妹见面,都是作者抽象化的表述或概略,是略写、虚写,与前回写黛 玉直接、正面的描写迥然不同,故脂砚斋称赞道:“写宝钗只如此,更 妙!”“金玉相见,却如此写,虚虚实实,总不相犯。”[11]第 5 回又接写黛 玉,而“今写黛玉神妙之至,何也?因写黛玉实是写宝钗,非真有意去 写黛玉,几乎被作者瞒过。”[12]黛玉实写,宝钗虚写,一实一虚、一详一 略,相间成趣。写黛玉又实是写宝钗,反之写宝钗也是写黛玉,实生
古代文学的叙事技巧
古代文学的叙事技巧古代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叙事技巧,让读者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
古代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将读者带入一个个奇妙的世界,让人流连忘返。
本文将探讨古代文学中的叙事技巧,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首先,古代文学作品常常采用描写细节的方式来展现故事情节。
通过对人物、环境和事件的精细描绘,作者能够创造出生动的场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例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对贾府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繁华而复杂的家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纷争和矛盾。
这种描写细节的方式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其次,古代文学作品常常运用倒叙的叙事手法,通过回忆和闪回的方式来展示故事的发展。
这种叙事方式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关注故事的细节和发展。
例如,在《西游记》中,作者吴承恩通过唐僧等人的回忆,揭示了孙悟空的前世身份和他与妖魔的恩怨,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悬念和戏剧性。
这种倒叙的叙事方式不仅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也能够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古代文学作品还常常采用多线叙事的方式,通过交织不同的故事线索来展示故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种叙事方式能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猜测和推理,增加阅读的乐趣。
例如,在《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通过描写108位英雄的故事,展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世界,让读者感受到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命运。
这种多线叙事的方式不仅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也能够使故事更加丰富和生动。
古代文学作品还常常运用讽刺和幽默的手法来叙述故事,以此来揭示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弱点。
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的讽刺和夸张,作者能够使读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思考和反思。
例如,在《儒林外史》中,作者吴敬梓通过对当时文人士大夫的描写,讽刺了他们的虚伪和功利心态,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这种讽刺和幽默的手法不仅能够使作品更具深度,也能够使读者更好地思考社会和人性的问题。
古代文学作品还常常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来叙述故事,以此来传达深刻的哲理和思想。
从“穿插”到“互文”——《聊斋志异》对“以诗词入小说”叙事传统的开拓
2020年10月第36卷㊀第5期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JiangsuSecondNormalUniversityOct.2020Vol.36㊀No.5从 穿插 到 互文 ∗«聊斋志异»对 以诗词入小说 叙事传统的开拓方弘毅(东南大学艺术学院ꎬ江苏南京㊀211189)㊀㊀[摘㊀要]㊀在«聊斋»以前ꎬ中国古典短篇小说就有在散文化的叙述中穿插诗词韵语辅助㊁补充或推进叙事ꎬ完善人物形象的深厚传统ꎮ«聊斋»在汉魏六朝小说㊁唐传奇㊁宋元话本三大历史形态逐步发展成熟的小说叙事与诗词韵语穿插模式的关系程式基础上ꎬ进一步丰富艺术创造ꎬ以灵活多样的 脱化 笔法ꎬ巧妙地将诗词与小说叙事熔于一炉ꎮ一改以往小说与诗词间机械的穿插ꎬ将小说的叙事性与诗词的抒情性互相打通ꎬ借此把作者自身的精神取向蕴含于小说人物塑造之中ꎮ«聊斋»真正打破了诗㊁稗两种文体分进的传统程式ꎬ极大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水准ꎮ[关键词]㊀«聊斋»ꎻ㊀诗词ꎻ㊀小说ꎻ㊀开拓[中图分类号]㊀I207.41[文献标识码]㊀A[文章编号]㊀1671-1696(2020)05-0045-06㊀㊀就文体而言ꎬ小说长于叙事ꎬ以无韵的散文为主ꎻ诗词侧重抒情ꎬ强调韵律ꎮ而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从发端就形成了 以诗词入小说 的传统ꎬ如陈寅恪所言: 诗笔即谓诗之笔法ꎬ指韵文而言 [1]5ꎮ因此ꎬ要准确理解古典短篇小说与诗歌的关系ꎬ首先必须从诗歌在小说叙事结构中的功能以及韵散结合方式的差异入手进行梳理ꎬ进而分析作品的诗性内涵与艺术价值ꎮ本文认为ꎬ从古典短篇小说与诗词的关系而言ꎬ可分为四种历史形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㊁唐传奇㊁宋元话本和以«聊斋»为代表的清代文人小说ꎮ前三种历史形态中ꎬ韵散结合的方式以 穿插 为主ꎬ模式较为机械ꎬ而作为清代文人短篇小说扛鼎之作的«聊斋»将诗词与小说两种文体相互融合ꎬ具有鲜明的 互文性 ꎮ不仅灵活而娴熟的运用 诗笔 ꎬ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才能ꎬ而且彰显出独特的人性价值和丰富的诗性气质ꎬ造就了中国古典短篇小说创作的崭新高峰ꎮ㊀㊀一㊁«聊斋»以前古典短篇小说 以诗词入小说 主要历史形态从现存的作品看ꎬ古典短篇小说在先秦两汉时期已经出现并具备一定规模ꎬ但其作为独立文体成熟的标志当是汉魏六朝笔记小说的出现ꎮ«文心雕龙»有言: 无韵者笔也ꎬ有韵者文也 [2]655ꎬ可见所谓 笔记小说 主要是以散文笔法进行叙事ꎬ但又多以 曰 其诗曰 作诗曰 «诗»云 等引出诗词韵语辅助行文ꎮ其来源及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ꎬ以诗词抒发主要人物情感ꎬ推进情节发展ꎬ丰富人物形象ꎮ笔记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以 粗陈梗概 的语言记述人物逸事ꎬ情节结构比较简单ꎬ人物形象亦较为单薄ꎬ于文中穿插诗词可看作是对叙事的补充ꎮ例如«搜神记»中描写韩重悼亡之时ꎬ巧妙穿插了紫玉公主的自诉诗: 故见鄙姿ꎬ逢君辉光ꎬ身远心近ꎬ何当誓忘 [3]190ꎬ寥寥数语ꎬ微言大义之中突出了紫玉∗[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中华艺术精神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传承发展研究 (项目编号:16JZD030)ꎮ[收稿日期]2020-05-07[作者简介]方弘毅ꎬ男ꎬ江苏扬州人ꎬ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ꎮ公主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形象ꎬ烘托出强烈的感伤氛围ꎬ使得主要人物更加生动鲜活ꎬ成为整篇作品中的一个亮点ꎮ其次ꎬ直接引用«诗经»或俗语对情节加以佐证ꎬ揭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ꎬ说明人物的某种特征ꎮ从文体上看ꎬ这种引用一方面是受当时文风的影响ꎬ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抒发人物情感ꎬ突出作品内涵的作用ꎮ应当指出的是ꎬ汉魏六朝小说中不论是引用古诗俗语抒情叙事还是穿插原创诗词韵语表现人物情感都十分契合人物形象ꎬ符合情节发展的需要且多是以小说人物的口吻脱出ꎬ显得十分自然得体ꎬ可以断定是作者深思熟虑之后的艺术创造ꎮ总体而言ꎬ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中穿插诗词韵语数量不多ꎬ也远未形成固定的模式ꎬ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唐传奇兴起之前ꎮ从古典短篇小说发展的脉络考察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与唐传奇源出一脉ꎬ但与汉魏六朝小说搜集整理与集体创作杂陈的状况迥异ꎬ唐传奇不仅在文体上更加成熟而且多出自文人的个体创作ꎬ因此唐代的短篇小说创作实现了作品数量和质量上的飞跃ꎮ其中ꎬ质量上的飞跃主要体现在唐传奇在结构安排上更加精巧ꎬ情节描写有了较强的虚构性㊁故事性ꎬ人物塑造也更加个性化ꎮ较之汉魏六朝小说ꎬ唐传奇穿插诗词的数量大为增加ꎬ结构上也开始形成固定的程式:首先ꎬ几乎绝大部分唐传奇作品都插入㊁引用或截取了诗词ꎬ有些传奇作品则是直接取材于诗歌而写成的ꎮ例如«飞烟传»中共出现了七首完整的诗词作品ꎬ«长恨传»等作品多取材于文人诗歌或乐府ꎮ其次ꎬ在结构布置上传奇中的诗词多出现在情节发展的高潮部分ꎬ多为主要人物表明心志㊁烘托情感之用ꎻ也有出于作品和情节完整需要的诗词穿插ꎬ如描写送别㊁宴饮酬答等特定场景时通常会安排诗词作品ꎻ或以诗词承接下文ꎬ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ꎮ这些安排一方面体现了唐代文人以作诗词炫才明志的文化风尚ꎬ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唐传奇融 史才㊁诗笔㊁议论 一体的文类特征ꎮ最后ꎬ唐传奇的诗词穿插较之汉魏六朝笔记小说更加灵活ꎬ不再是笔记式的可有可无的元素ꎬ而是融于整篇作品叙事之中推进故事发展的有意为之的设计ꎮ宋元时期话本小说的出现标志着短篇小说中诗词韵语的穿插有了可遵循的成法ꎮ 话本 是以说书底本为基础加工而成的ꎬ因而在诗词穿插的按照说书人叙述故事的顺序ꎬ话本当中的诗词有了固定的位置和相应的功能: 篇首诗 一般篇首出现ꎬ多数引用古诗起到引出作品主题的作用ꎬ也有概括作品主题和价值取向的自作诗ꎮ 篇首诗 作为整篇作品的引子ꎬ在结构上引领全文ꎬ称之为入话 ꎮ 分回诗 出现在故事情节转折之处ꎬ具有总结前文ꎬ承接后续情节的功能ꎬ从而为故事的发展留下悬念ꎬ引发观者兴趣ꎮ在整篇话本的末尾通常会出现 收场诗 ꎬ总结全文ꎬ抒发作者感受ꎮ除此三种固定模式之外ꎬ宋元话本中还存在根据说书节奏或情节发展的需要于文中其他位置插入诗词的情况ꎮ以 三言 二拍 和«清平山堂话本»中保存的话本作品来看ꎬ这类情况通常出现在对客观情况的描绘㊁对故事背景或主要人物特征的必要交代或以旁观者的视角对情节发表议论之时ꎬ自作诗词㊁引用俗语旧作皆有ꎬ带有一定程式化色彩ꎬ如介绍女子外貌时通常以含有 桃红 香肌 玉肌 等词汇的诗句形容或以 嫦娥 织女 等形象比喻ꎬ并没有太多个性化的描绘ꎮ总体而言ꎬ宋元话本中的诗词插入继承和发展了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与唐传奇的功能模式ꎬ又有适合自身需要的发展ꎮ一方面ꎬ宋元话本发扬了以诗词写人㊁议论㊁抒情㊁状景的传统ꎬ以彰显话本艺术 讲得字真不俗ꎬ记问渊源甚广耳 [4]199的追求ꎻ另一方面ꎬ话本的诗词穿插较之前两种形态更加随意和自由ꎬ与笔记小说简略的叙述和传奇小说中立的叙事不同ꎬ 说话 过程中艺人必须以 全知者 的身份把握㊁操控故事情节的发展ꎬ于是穿插诗词便成为驾驭上下文关系ꎬ在叙述过程中灵活随机抒发说书人议论ꎬ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式ꎮ总之ꎬ通过对上述三种古典短篇小说发展的主要历史形态中诗词穿插的运用经历了数量上的由少及多ꎬ方式上由简到繁ꎬ功能结构上的由机械单一到灵活多样的漫长过程ꎮ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与唐传奇以文言为主ꎬ作者或整理者都是文人ꎬ诗歌的文辞典雅ꎬ不论叙事㊁议论㊁抒情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ꎻ宋元话本为白话文偏多ꎬ是说书人的集体创作或改变ꎬ虽然其中大多能与故事情节交融映衬ꎬ其中不乏构思精巧的作品ꎬ但在文辞上不免陈词滥调ꎬ水平参差ꎮ不论如何ꎬ前人的这些丰厚探索为«聊斋»进一步开拓 以诗词入小说 的崭新艺术境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ꎬ提供了极富价㊀㊀二㊁«聊斋» 诗稗互文 艺术境界的开拓与创造在清代之前的小说和诗词创作中ꎬ就历来存在同一文本中共时性前后文互相渗用㊁互为依托㊁互相补充或不同文本中历时性的同题异作对某一相同题材进行演绎的情况ꎮ这种手法可称之为 互文性 ꎬ如将诗词韵语插入小说ꎮ«聊斋»在创作上的一大贡献就是丰富和发展了小说与诗词的 互文性 [5]ꎬ其中诸多作品都能够技巧娴熟地交融众法ꎬ真正实现了跨越诗词㊁小说两种文体间多维度的功能互用与互化ꎮ«聊斋»对古诗词的运用之所以能达到如此之高的艺术境界ꎬ与作者蒲松龄对前人诗词广泛㊁深厚的积累㊁勤奋的学习和较高的诗词创作才能有着莫大的关系ꎮ对于明清时期的读书人来说ꎬ不专心于八股时文而钟情于诗词不仅是不务正业的旁门左道ꎬ而且其自身也将时刻处于科举应试与专心兴趣的矛盾与纠结之中ꎮ蒲松龄也是如此ꎬ一方面举业功名于四书五经之外的 不令旁及 ꎬ八股制艺也强调 尤不可带词赋气 这些陈规无不时刻束缚着明清读书人之 诗笔 ꎻ另一方面ꎬ自幼喜好诗歌且 观书如月ꎬ运笔成风 的郢中诗社盟主少年科场得意的蒲松龄却纵情于 嘉宾宴会ꎬ把盏吟思ꎬ胜地互逢 的 朝夕吟咏 [6]27ꎮ尽管也曾有过 憎命文章真是孽ꎬ耽情词赋亦成魔 [5]的矛盾ꎬ但蒲松龄一生始终没有放弃对诗词的研习ꎬ即使在科场失意之后仍旧 肆力于诗歌古文辞 ꎬ对此他曾写诗表露心迹: 客久浮名心易冷ꎬ愁中诗酒戒难持 [6]1602ꎬ甚至在内心深处将对诗词学习与创作置于小说创作之上: 狐鬼事业属他辈ꎬ屈宋文章自我曹 [6]1687ꎮ综合蒲松龄的诗词创作来看ꎬ当时出于三个方面的动机:首先ꎬ是出于自身的狂热爱好ꎬ将诗词研习视为科举的 补业 ꎻ其次ꎬ借诗词曲赋以炫才ꎬ这一点从«聊斋志异»中大量的诗词曲赋以及«聊斋诗集»的大量创作上可以得到证实ꎮ蒲松龄少有文名ꎬ诗词曲赋颇为时人称道ꎬ所谓: 少年与邑李希梅及余从伯父历友㊁视旋诸先生结为郢中诗社ꎬ以风雅道义相劘切ꎬ始终一节无少间 [6]3446ꎮ清代除科举之外ꎬ亦开 博学鸿儒 ꎬ举荐 文词卓绝之人 ꎬ由此分析蒲松龄以诗词曲赋炫才有可能是想借诗词技艺功名ꎻ最后ꎬ在科场屡屡失意之后借诗词抒发胸中愤懑ꎬ并将诗词曲赋通通介入«聊斋志异»的创作ꎬ达到 借稗传文 的目的ꎮ总之ꎬ蒲松龄在诗词上的勤奋研习和横溢才华并没有给他带来功名ꎬ却为«聊斋»增添了无限光彩ꎮ㊀㊀1. 以故为新 脱化前人诗词入小说«聊斋» 以诗词入小说 方面最大的特色在于其中作品不仅有大量的诗词穿插ꎬ更擅于将前人诗词的内容及意趣巧妙地脱化入小说叙事之中ꎮ所谓 脱化 [7]其方式应当包括:前文论述过的对前人诗词的引用和穿插ꎬ用于新的情境ꎻ借鉴与暗示性的衍用前人诗词的情境㊁本事ꎻ隐喻㊁暗喻㊁暗示性的点化前人意境ꎬ进行再创作ꎮ对«聊斋»中的脱化笔法已经有了非常详尽的研究ꎬ本文重点论述的是«聊斋»以前人诗词之 意 融入小说创作ꎬ并彰显出崭新意境的艺术手法ꎮ 脱化 最早起于诗法ꎬ显见于宋诗 夺胎换骨 点化 脱换 之法ꎬ蒲松龄将其广泛运用于«聊斋»创作通汇百家而不留痕迹ꎮ«聊斋»擅长将前人诗词意象化入小说ꎬ以创造更为丰厚的新意象ꎮ其中以恣肆浪漫者为最多ꎮ正如王渔洋所说: 料应厌作人间语ꎬ爱听秋坟鬼唱歌 [8]285ꎬ«聊斋»擅长写鬼ꎬ营造秋天的萧索氛围ꎬ因此多化入李贺㊁屈原㊁杜甫等人诗歌中秋天的意象ꎬ如 白杨 枫林 萧萧 等ꎮ此类意象不仅在«公孙九娘»«连锁»«林四娘»有巧妙地运用ꎬ而且亦多见于蒲松龄自己的诗歌作品ꎮ«聊斋»最杰出的艺术创造在于衍用前人诗意ꎬ作为叙事的开端或故事的场景ꎮ如小说«宦娘»就是对«关雎»«棠棣»相关诗意的衍用ꎮ小说以 琴瑟友之 如鼓琴瑟 之诗意展开情节叙述ꎬ描写精通琴艺的温如春得遇知音良工ꎬ并在女鬼宦娘的努力下终成眷属的故事ꎮ满纸浸润着宦娘㊁良工与温如春三人琴瑟和谐的互相爱慕ꎬ女鬼宦娘虽为温如春的知音却奈何为鬼不得与之结缘ꎬ她转而成功撮合良工与温如春结合ꎮ小说结尾写宦娘 出门遂没 ꎬ可谓意味无穷ꎬ既有宦娘思心上人而不得的遗憾ꎬ又有其对有情人的美好祝愿ꎬ此篇的情节设置当是作者创作时心境的写照ꎬ又与原诗意境高度契合ꎬ堪称绝妙ꎮ又如«荷花三娘子»一篇写三娘子由花化人ꎬ由人为石ꎬ又因与宗湘若的至情所感ꎬ再次夺胎为人ꎮ此篇的情节直接化用于陆游诗句 花若解语应多事ꎬ石不能言最可人 的意境写照ꎮ此外ꎬ«婴宁»«小翠»«瞳人语»等篇目中皆有化用诗词意境ꎬ作为小说情节场景的情况ꎮ㊀㊀2.诗稗意象的关联与互用蒲松龄不仅有深厚的诗词积累ꎬ自己创作的诗词也颇具水准ꎮ«聊斋»当中不仅保留了大量蒲松龄的诗词创作ꎬ还大量存在小说情节叙事与诗词内容互相化用㊁互用的情况ꎮ对此ꎬ有研究成果已经从题材㊁意象的关联性维度将蒲松龄的诗词创作与小说创作进行了比较ꎬ并认为二者间存在互文的情况ꎮ本文认为ꎬ机械地将蒲松龄诗词与小说中的某几个意象提取出来对比研究ꎬ强制阐释其间的互文关系显然太过局限ꎬ但是蒲松龄创作的诗词与小说的确有诸多意象互用㊁文辞相似之处ꎮ总的来说ꎬ不论诗词小说其笔下女子多妩媚绮丽㊁空灵多姿ꎬ其诗词«梦幻八十韵»«西施三叠»等作品可谓: 缠绵艳丽ꎬ如登临春㊁结绮ꎬ非复人间闺闼 [9]468ꎻ在«绛妃»«公孙九娘»«小翠»«胡四姐»«青凤»«巧娘»等诸多小说作品中也有大量相同或类似意象频频呈现ꎮ如 拈带 俯首 嫣笑 哀曼 等描摹女性情态的意象ꎬ又如 垂鬓 倾鬓 罗裙 绣鞋 等描绘女性穿着打扮的意象ꎬ在蒲松龄的诗词和小说创作中便时常共用ꎬ相得益彰ꎮ还有一些小说中直接描绘与诗词相关的情节且栩栩如生ꎬ当时取自作者鲜活的生活体验ꎮ如«白秋练»中数次详细的叙说了主人公吟诗派遣心郁的经历ꎬ在«聊斋诗集»中也多见类似诗作ꎬ如«为青霞选唐人绝句百首»«听顾青霞吟诗»«伤顾青霞»等作品ꎮ当然ꎬ也会出现诗词与小说呈现直接互文关系的情况ꎬ如«林四娘»中详尽描写林四娘与陈宝钥度曲吟唱ꎬ先极言其乐ꎬ转而又 亡国之音哀以思 意绪苦痛 哀乐对比ꎬ跌宕起伏间写尽离别的感伤ꎬ在«连锁»«书痴»等小说作品中也有大量笔墨描写女子的才情与离别的感伤ꎮ该题材在蒲松龄诗词中也颇为多见ꎬ«赠妓»«树百宴歌妓善琵琶戏赠»之类写歌妓音乐才华的诗词ꎬ从情感方式到所用意象都与上述小说中的情节相一致ꎻ诗歌«试后示篪㊁笏㊁筠»中说阅卷之人 心盲 目瞽 与小说«司文郎»中和尚的叹语高度一致ꎻ蒲松龄还擅长将诗歌意象与小说意象相融㊁相契:如«丐仙»中: 中有花树摇曳ꎬ开落不一ꎻ又有白禽似雪ꎬ往来句舸于其上 [8]1707充满了诗情㊁诗意ꎬ«聊斋志异»中多数作品均有这种以诗化韵语直接入小说的情况ꎮ因此可以认为ꎬ这些小说中相关情节的描写是诗词所表达情绪㊁主旨的延展㊁演绎与㊀㊀3.诗词与小说文体功能的转换与整合蒲松龄是一位情感丰富㊁长于诗词的小说家ꎬ这几种身份在其创作实践中时常互相跨越㊁互相转换ꎮ他不仅实现了诗词㊁小说之意象互用㊁文辞相通㊁题材共用㊁语言相融ꎬ而且还将二者的文体功能互相转换与整合ꎬ从而达到抒情叙事交相辉映ꎬ亦真亦幻的艺术至境ꎮ对此ꎬ陈寅恪曾做如下评价: 清初淄川蒲留仙松龄聊斋志异所纪诸狐女ꎬ大都妍质清言ꎬ风流放诞ꎬ盖留仙以齐鲁之文士ꎬ不满其社会环境之限制ꎬ遂发遐思ꎬ聊托灵怪以写其理想中之女性耳ꎮ实则自明季吴越胜流观之ꎬ此辈狐女ꎬ乃真实之人ꎬ且为篱壁间物ꎬ不待寓意游戏之文ꎬ于梦寐中以求之也ꎮ [10]75这段话精辟地指出了小说与现实的关系说明«聊斋»中之狐鬼塑造不仅直接取材于现实中的人和事ꎬ而且还寄托着作者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情感ꎮ蒲松龄以跨越多个角色的 易性 视角写 闺情 ꎬ将自我的情感状态融入小说叙事ꎮ«连城»的男主人公 乔生 向女主人公连城求爱时的赠诗即是蒲松龄的诗作«闺情呈孙给谏»的前四句ꎮ显然ꎬ 乔生 就是蒲松龄的化身ꎻ«宦娘»中写到良工在听琴过程中对温如春心生倾慕ꎬ宦娘对此亦悲亦喜ꎬ凝成一阙«惜余春词»吐尽求爱不得的闺怨ꎬ这首词是推进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ꎬ起到承接叙事结构的重要作用ꎬ写尽思慕ꎬ凄婉柔美ꎬ经查证此词是作者由«惜余春慢 春怨»原文移入ꎬ记录的是蒲松龄 男子作闺音 的真实情愫ꎮ作者将自身精神诉求㊁情感取向化入笔下人物ꎬ于婉转曲折间借助丰富多彩㊁性格生动的不同人物类型抒发自己不同阶段的喜怒哀乐ꎬ在真幻跨越间穿插自如ꎬ得心应手ꎬ自然流露ꎮ一般而言ꎬ诗词抒发的是创作主体的真情实感ꎬ而小说需要创作主体以 他者 视角完成叙事ꎮ«聊斋»的高明之处恰在于通过 易性 创作㊁移入己作等方式将自己的真知灼见㊁款款深情化入小说中的角色ꎬ于叙事过程中自然吐露ꎻ在小说叙事之中根据角色特点㊁情节场景融注入对应风格诗词ꎬ传情达意ꎬ能够使人物塑造更加鲜活ꎬ故事结构更加紧凑ꎬ场景转换更加自然ꎬ便于读者 参与 到故事当中ꎬ获得切身的情感体验ꎮ蒲松龄根据对小说中人物和故事的期待在诗词㊁小说文体功能间自如跨越ꎬ目的是将自身感受融入小说ꎬ所谓: 幻境之妙ꎬ十倍天真 ꎬ 千幻并作ꎬ皆人心所[11]100说从情节到人物都充满了至情与匠心ꎬ蒲松龄不拘一格地将古今不同类型的小说人物类型熔于一炉ꎬ重新整合ꎬ抒发自我ꎮ例如ꎬ«嫦娥»围绕 极我之乐ꎬ消我之灾ꎬ长我之生ꎬ而不我之死 [8]1609写尽人间感悟㊁悲欢离合ꎮ小说在人物设置上别具一格ꎬ以仙女嫦娥ꎬ凡夫宗子美和狐妖颠当三位主人公的爱情㊁际遇展开叙事ꎬ充满奇幻又感人至深ꎮ«聊斋»以真情寓奇幻ꎬ以实感托于小说人物㊁叙事ꎬ将自己置于小说之外ꎬ又不时地介于故事之中ꎬ转换自如ꎬ技巧纯熟精湛ꎬ是明清之前几种短篇小说形态所不能企及的ꎮ㊀㊀三㊁«聊斋»的诗性张力及其 诗笔 文化增殖前文所述之 诗笔 ꎬ大多指涉诗词与小说相融合㊁相互文的形式结构与艺术技巧层面ꎬ而诗性则主要指作者创作作品时的意境创造与主体情感投射ꎬ也就是作者借助作品自我性情抒发的方式ꎬ诗性内涵的丰厚与否决定了作品的精神含量ꎬ与 诗笔 指向的艺术表现特征互为表里ꎮ通常ꎬ一部成功的小说除了娴熟而新意迭出的艺术技巧而外ꎬ还需要以核心价值内涵与独特的生活体验注入作品ꎬ如此ꎬ 诗笔 才会产生文化增殖ꎮ反之ꎬ如果失去了独特㊁丰厚的诗性内涵支撑ꎬ即使艺术技巧再纯熟ꎬ作品也必将流于空洞ꎬ迷失价值ꎮ就核心价值而言ꎬ«聊斋»有着与大多数明清时期文人戏曲㊁小说相一致的两个方面:一方面ꎬ是非科举出生的文人借戏曲小说的创作 传文 传诗 ꎬ以获得认同与精神上的满足ꎻ另一方面ꎬ宣泄自我价值的独特性与宿命间的悲剧性冲突ꎮ于是乎ꎬ蒲松龄的情感好恶㊁思想意识便成为«聊斋»贯穿始终的控制人物命运㊁故事走向㊁情节结构的主宰ꎮ对于符合自我价值的形象ꎬ多寓之以美好的情感㊁加以积极的褒扬ꎻ而对于厌恶憎恨的事物则予以戏谑㊁讽刺㊁甚至以 异史氏 的名义直接鞭笞ꎮ首先ꎬ以情感好恶为区分标准ꎬ«聊斋»当中的人物有着鲜明的两个阵营:反面人物多是生活中让作者感到义愤的贪官墨吏㊁教官学官㊁见利忘义的小人等ꎻ美好的温情往往寄托于一切有灵性的生命ꎬ不论是天仙地骨㊁花妖狐媚㊁花草动物在蒲松龄笔下都有情有义ꎮ总的说来ꎬ蒲松龄对小说中与自己遭际相似的贫苦百姓与落魄之人总是无限同情ꎬ把一切善意的期许寄于其身ꎬ如«邢子仪»«瑞云»«乐仲»«仇大娘»«蕙芳»等作品无不如此ꎬ其中的小人物总是被各种机缘巧合㊁神仙眷属所青睐ꎮ«蕙芳»中落魄的小商贩马生意外邂逅了仙女蕙芳的爱恋ꎬ得以 顿更旧业ꎬ门户一新 ꎬ作者借此褒扬 木讷笃诚 的价值取向ꎬ也可以看作是对美好命运降临的期待ꎮ其次ꎬ作品当中的神仙妖媚多充满包容博爱的情怀ꎬ凡人则总是充满贪婪ꎬ但最终却多被作者宽恕和温煦ꎮ«小翠»«神女»«红玉»«霍女»无不如此ꎬ劫富济贫的狐妖霍女与生计无着的穷书生黄生相爱ꎬ在霍女得到巨富公子侧目之后ꎬ与黄生同谋千金卖生后二人得金而去ꎬ霍女虽对黄生颇深ꎬ为了黄生能生儿育女ꎬ甘愿牺牲自己ꎬ为黄生促成新姻缘ꎮ«聊斋»诸多作品中对落魄书生㊁小贩无原则的宽宥ꎻ对人性贪婪的暴露㊁对世间种种不公的鞭笞ꎬ都源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体悟ꎬ这些经验体悟融入作品之后ꎬ便构成了«聊斋»诗性精神的内涵 著我 与 发愤 ꎮ现实中饱尝失意的蒲松龄ꎬ为 著我 转而 沉冥抑塞ꎬ托志幽遐 [6]6:«叶生»«王子安»«考弊司»等作品中久试不第的穷书生形象是蒲松龄五十余年科举生涯的真实写照ꎻ蒲松龄常年担任私塾先生㊁幕僚糊口ꎬ阅尽了世态炎凉ꎬ经历了种种酸甜苦辣ꎬ他始终狂放不羁ꎬ耽于幻想ꎬ胸无城府ꎬ至诚而有性情ꎮ凡此种种ꎬ皆入«聊斋志异»ꎮ因此ꎬ在小说里我们能看到如其大嫂般的悍妇ꎬ如顾青霞般擅于吟咏的妍女ꎬ如其妻子刘氏那样 默若痴 的平凡女子ꎻ也能看到疏狂寂寞的私塾先生ꎬ如王子服㊁冯生㊁耿去病这样天真烂漫的 痴子 ꎬ如«酒友»«酒虫»«王六郎»中的酒痴ꎮ这些人物㊁情节都鲜活反映了 病骨支离 ㊁穷困颠沛中蒲松龄本人的真实经历㊁思考与期许ꎮ 著我 是为了 发愤 :«席方平»«梦狼»«三生»«潍水狐»等篇目以 死而复死ꎬ生而复生 的虚幻世界中循环往复宣泄义愤ꎬ对昏聩的教官㊁学官盘剥书生的怨愤ꎻ对妻子㊁岳父等刻薄势利亲戚的咒骂都跃然纸上ꎮ在循环往复的泄愤之后ꎬ作者通常将其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愿景寄托于小说的虚幻之中:«贾奉雉»中主人公因为厌恶科举而求仙ꎬ又因为眷恋人间被逐返ꎬ在物是人非的境遇中将科举的黄粱重演一遍ꎬ而后登仙而去ꎮ在叙事结构上与之类似的篇目还有«考城隍»«马介甫»«续黄粱»ꎬ这类小说多有所本ꎬ再加以夸张的藻饰ꎬ以主观宣泄为目的安排情节发展ꎬ通篇充溢 著我 与 发愤 意识ꎬ跌宕起伏ꎮ。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共5篇)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共5篇)第一篇: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由山东大学王平副教授主持的项目“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其最终成果是《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
该项目研究的目的是要运用叙述学的理论全面分析、探讨、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小说在叙事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及其理论渊源。
在第一章“绪论”中,首先对叙述学理论的研究对象、理论主张和理论层面做了简单的辨析。
其次简述了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最后论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叙述者”按照叙述者在古代小说中的演变分为四节。
第一节“史官式叙述者”,认为早期志怪和志人小说的叙述者以“史官”的标准限定自己,遵循着历史的叙述法则,具体表现为三个特征。
第二节“传奇式叙述者”,首先论述了六朝之后文言小说作者、叙述者与小说中人物关系的两种类型。
其次分析了作者所讲述的内容多于叙述者的情形,最后分析了作者、叙述者与读者的关系。
第三节“说话式叙述者”,按照白话小说发展的进程分别论述了宋元话本、拟话本和明代四大奇书叙述者的特征。
第四节“《红楼梦》的叙述者”,认为《醒世姻缘传》、《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叙述者与四大奇书有着明显的不同,并通过分析《红楼梦》叙述者的特点,说明了这一类型叙述者的普遍特征。
第三章“叙事角度”根据叙事学的理论和中国古代小说的实际,将叙事角度分为六种类型。
第一节“中立型全知视角”,认为魏晋六朝时期的小说基本上属于这种类型,这种叙事视角与当时的小说观念密切相关。
第二节“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指出唐传奇和《聊斋志异》中的部分篇章以及《痴婆子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第三节“戏剧式叙事视角”,论述了话本小说中的某些公案类作品在运用这种叙事视角时的特点。
第四节“编辑型全知视角”,指出这是古代白话小说最为常见的叙事视角之一,这种叙事视角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中的表现略有不同。
第五节“多重选择全知视角”,是指叙述者虽然仍运用全知视角,但却采取不断改变的内在角度,同时叙述者的介入也大大减少,最典型的作品便是《儒林外史》。
古代文学中的叙事技巧与手法
古代文学中的叙事技巧与手法叙事是文学作品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叙事,作家可以将故事情节展开,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
在古代文学中,叙事技巧与手法的运用尤为精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沉浸于故事的世界之中。
首先,古代文学中常用的一种叙事技巧是借物言志。
这种手法通过对物象的描写和运用,来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比如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对宝玉房间的描写,展示了他内心的纷乱和矛盾。
房间中的摆设、书籍、画像等都成为了宝玉内心世界的投射,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情感状态。
其次,古代文学中常用的叙事手法是倒叙和顺叙的结合运用。
倒叙是指将故事情节按照时间的倒序进行叙述,而顺叙则是按照时间的正序进行叙述。
这种结合运用可以使故事更加有层次感和悬念,增加读者的阅读乐趣。
例如,在《西游记》中,作者吴承恩巧妙地运用了倒叙和顺叙的手法,将孙悟空的前世、师徒四人的相遇以及后来的历险经历交织在一起,使得故事更加丰满有趣。
另外,古代文学中还常常使用对话的方式来进行叙事。
对话是人物之间交流的一种形式,通过对话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观念和情感变化。
在《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通过对话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每个人物的个性和命运。
比如,梁山泊的英雄们经常在一起聚会喝酒,他们之间的对话既体现了他们的豪情壮志,又揭示了他们的内心矛盾和挣扎。
此外,古代文学中还常常使用描写手法来进行叙事。
描写是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感受和情感。
在《红楼梦》中,作者通过对花草树木、宫殿楼阁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大观园的繁华和富丽,同时也透露出其中蕴含的虚幻和脆弱。
这种描写手法不仅可以让读者对故事情节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还能够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古代文学中的叙事技巧与手法丰富多样,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借物言志、倒叙和顺叙的结合运用、对话和描写等手法都能够让作品更加生动、真实地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古代文学的叙事手法
古代文学的叙事手法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吸引着读者。
在古代文学中,叙事手法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达形式,通过巧妙的叙述方式,使作品更加生动、传神。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古代文学的叙事手法。
首先,古代文学常采用的一种叙事手法是借物抒情。
这种手法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的描写,将人物的情感内心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里的“轻罗小扇扑流萤”和“天阶夜色凉如水”都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杜牧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其次,古代文学中还常常运用对比手法来进行叙事。
通过对比,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明代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
贾宝玉温文尔雅,善良聪慧,而林黛玉则独立自主,聪明机智。
通过对比两个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作者塑造了两个鲜明的形象,使读者对他们的印象更加深刻。
古代文学中还常常使用回忆手法来进行叙事。
通过回忆过去的经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得以展开。
例如,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回忆起自己在花果山的成长经历,这一段回忆不仅使读者了解了孙悟空的背景,还为后续的情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回忆手法使作品更加具有层次感和深度,读者可以通过回忆来了解人物的成长和变化。
古代文学中还常常运用插叙手法来进行叙事。
插叙是将故事中的某一情节或人物背景单独拎出来叙述,以丰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例如,元曲《西华山》中,作者通过插叙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韩湘子的成长经历和求学之路,这一插叙不仅使故事更加完整,还使读者对主人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古代文学的叙事手法丰富多样,通过借物抒情、对比、回忆和插叙等手法,使作品更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这些叙事手法不仅为作品增添了趣味和艺术性,还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
古代文学如何突破时空限制
古代文学如何突破时空限制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思想,更承载了古代社会的历史和记忆。
然而,在古代没有现代通讯工具的时代,人们之间的距离很远,信息传递非常困难,所以古代文学如何突破时空限制,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古代文学如何通过文学形式和表达手法,打破时空限制,使作品能够生动地传递给后人。
一、口头传承和书面传世古代文学作品最早是通过口头传承的形式传播的。
在古代社会,文化艺术交流多以口头传承为主,这使得文学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了限制。
然而,为了保留珍贵的文学作品,人们开始将其记录下来,形成书面传世的方式。
通过书面传世,作品得以跨越时空的限制,流传至今。
二、象征与隐喻的运用古代文学作品常常使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以达到超越时空的表达效果。
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角色,都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代表着人性的某种情感和境遇。
通过这种手法,古代文学作品赋予了作品更加深远的内涵和意义,使得作品能够在不同的时代和背景下被读者所理解。
三、史诗和神话古代文学中的史诗和神话是突破时空限制的重要手段。
史诗是古代民族和国家的集体记忆,它们以崇高的形式讲述了英雄事迹、战争纪实和民族历史。
史诗能够把过去的事情记录下来,并通过口头传承和书面记载的方式传递给后人,使得古代的英雄事迹能够被后世所知晓。
神话则是古代人们对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解释和想象。
神话中的神灵、神兽和传说人物给古代文学作品增添了神秘和超自然的色彩,使得作品能够超越现实的时空限制,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敬畏和想象。
四、跨文化的交流与影响古代文学作品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也是突破时空限制的一种方式。
在古代,中国与周边的国家和民族有着频繁的交流,这不仅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也拓宽了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
比如佛教的传入使得中国古代文学与印度文学产生了交流和影响,佛教故事和思想渗透到了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使得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具有了更为广阔的意义和内涵。
《三顾茅庐》教学精微设计
㊀2021年第2期㊀总第55期㊀ʌ课堂聚焦·特设专栏:三层级阅读教学微课设计(之六)ɔ‘三顾茅庐“教学精微设计汪晓春(南京市共青团路中学,江苏南京㊀210012)ʌ摘㊀要ɔ‘三顾茅庐“一文的阅读提示要求学生讨论诸葛亮㊁张飞㊁关羽各自的性格特点㊂研究者以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通过对文中刻画人物方法的分析,初步了解中国古典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层层铺垫,烘云托月;夸张手法,传奇色彩;诗词点睛,古典韵味㊂在不同文本的比较阅读中,提高学生对古典小说的欣赏能力㊂ʌ关键词ɔ‘三顾茅庐“;三层级解读理论;中国古典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ʌ作者简介ɔ汪晓春,一级教师,南京市雨花区学科带头人,南京市薛城名师工作室核心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㊂ʌ基金项目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 十三五 规划一般课题(BHA17015)一㊁教学内容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三顾茅庐“㊂二㊁学习目标1 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㊂2 初步了解中国古典小说的基本特点,提高对古典小说的赏析能力㊂三㊁三层设计(一)释义层:请阅读选文,说一说文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㊂ʌ思考路径ɔ1 从正面描写角度思考,如外貌描写㊁语言描写等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诸葛亮出场的外貌描写了解他潇洒儒雅的气质;从诸葛亮与刘备对天下形势的一番畅谈看出诸葛亮能言善辩㊁胸怀韬略㊁料事如神㊁智慧过人的特点㊂2 从侧面衬托角度分析人物诸葛亮出场前,作者用刘备㊁关羽㊁张飞的言行反复渲染㊁对比烘托㊂与关羽㊁张飞的轻视不同,刘备称呼诸葛亮为 大贤 ,态度上十分谦恭,如 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 玄德徐步而入 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 童子欲报 且勿惊动 又立了一个时辰 等,这些举止都侧面暗示了诸葛亮非同一般的才能㊂ʌ设计意图ɔ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以学生自读为主㊂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学生对这个人物的初始印象很深刻㊂释义层的设计,关键点是 从文中 读出诸葛亮的形象特点 即跳出诸葛亮作为历史人物这一局限,将其作为文学形象去考量㊂通过初读文章,学生从小说塑造人物方法的角度把握人物形象,完成文本的释义层㊂(二)解码层:作者是如何在 三顾茅庐 的故事中展开对诸葛亮的刻画的?ʌ思考路径ɔ1 层层铺垫,烘云托月古典小说塑造人物,常常在人物正式出场前进行层层铺垫㊁反复渲染,使人物形象在反复渲染中若隐若现㊂如在诸葛亮出场前,刘备就称呼其为 大贤 ,又说了一句 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 汝何太无礼 ,刘备以姜子牙隐喻诸葛亮,可见刘备的胸襟抱负及其对诸葛亮的重视㊂但是,关羽㊁张飞的态度则不同,关羽说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张飞说 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 ,更是在后来大怒并放言 这先生如何傲慢! 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㊂关张二人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考量诸葛亮,而刘备从政治利益的高㊀2021年第2期㊀总第55期㊀度看待诸葛亮,所以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㊂这一对比既表现了刘备礼贤下士的风范,又暗示了诸葛亮此人非同一般㊂2 夸张手法,传奇色彩‘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特点之一是传奇色彩浓郁,尤其是对诸葛亮的形象塑造,近乎神话㊂如写诸葛亮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纱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慨 对诸葛亮的描写有强烈的色彩性,不同于‘三国演义“中对关羽出场的红绿鲜艳对比,诸葛亮的色彩以肃静的黑白为主,突出其智慧与温和的性格特征㊂其中人物出场时身着鹤氅㊁手拿羽扇,略带道教色彩的表现形式,是作者吸收民间表达方式,突出诸葛亮飘然欲仙㊁儒雅飘逸㊁淡定从容[1]的形象,也表现了他卓尔不群㊁潇洒脱俗的神仙气质㊂再如对天下形势的谈论: 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久后必归将军㊂ 诸葛亮的剖析一语中的㊁精辟到位㊂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这一夸张的手法将诸葛亮的才智渲染到近乎神仙的地步㊂3 诗词点睛,古典韵味中国古典小说,常常引入诗词以暗示情节㊁渲染气氛㊁塑造人物㊂选文‘三顾茅庐“穿插了三首诗词㊂其一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㊂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㊂其二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㊂其三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㊂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㊂第一首为诸葛亮出场时的自吟诗㊂诸葛亮一再考验刘备,甚至在其第三次拜访时迟睡不醒㊂由此可见,他并非政治上的投机者,而是一位 自比于管仲㊁乐毅 的㊁有政治理想的君子㊂其自信洒脱㊁隐士风流的特点,都通过这首诗表现了出来㊂第二首出现在刘备与诸葛亮密谈之后㊂这既是对前面故事发展的一个收束总结,也是对后文诸葛亮为蜀汉政权立下汗马功劳一系列情节的铺垫㊂第三首诗出现在诸葛亮临行前与仆人道别时,表现了他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这也为‘三国演义“ 星落五丈原 的情节埋下伏笔,赋予了人物悲剧色彩㊂ʌ设计意图ɔ 三顾茅庐 是历史上君臣遇合的一段佳话,‘三国演义“是如何塑造诸葛亮的形象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根据古典小说的文本特质,抓住古典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㊂从对人物形象的浅层认知上升到根据文本特质对塑造人物形象方法的深入了解㊂笔者这一设计旨在引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由‘三顾茅庐“选文拓展到对‘三国演义“相关章节的阅读㊂(三)评鉴层:‘三顾茅庐“不厌其烦地写刘备拜访诸葛亮的过程,而在‘隆中对“中,却只有五个字 凡三往,乃见 ㊂为什么两者会有如此大的不同?ʌ思考路径ɔ教师可从两个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㊂一是出处不同㊂‘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根据史料演绎的小说,具有文学性,文笔生动㊂‘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三国志“是史书,具有真实性,文笔简洁㊂二是写作目的不同㊂‘三顾茅庐“除了表现诸葛亮,还要突出刘备礼贤下士的风范,所以不厌其烦地描写拜访的过程㊂‘隆中对“重在表现诸葛亮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所以详写 对 的内容,而拜访过程用 凡三往,乃见 一句略过㊂ʌ设计意图ɔ比较‘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的异同之处,势必要关注二者的文体差异㊂不同的文本特质,其语言风格与审美价值均有区别㊂这个问题的提出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㊂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既不能只看这一篇,也不能只看这一类,而要用联系的眼光进行比较甄别㊂只有这样,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切实提升㊂四㊁设计审思与追问‘三顾茅庐“的阅读提示要求学生讨论诸葛亮㊁张飞㊁关羽各自的性格特点㊂其中,最难的是对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把握㊂因为诸葛亮是 三顾茅庐 故事中的关键人物,对他的描写,手法丰富㊁角度多元,充分体现了古典小说的写作特点㊂对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适度分析,能带动学生了解阅读古典小说的一般方法,激发学生阅读(下转第46页)㊀2021年第2期㊀总第55期㊀ 为什么在家学习? 在家怎样学习? 如何学习有更好的效果? 等问题㊂写一写诗歌或颁奖词,聚焦 最美逆行者 ,借助优美的文字来赞美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表达自己最真切的情感㊂写一写想象作文,以‘口罩的自述“为题,结合 抗疫 背景发挥想象,把口罩的经历写下来;提供疫情背景下的几组人物,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展开想象,创编 抗疫 故事;以 2049年的一天,我和孩子谈起那场灾难 为话题,抓住几个关键词,试着用第二人称来写这篇文章 学生完成第一次习作并与同伴分享交流后,根据教师的点评建议,还可以展开线下二次习作㊂五㊁共振策略 通过多种方式,丰富创意读写 云评价在学生运用文字创意表达形成相应的作品后,教师应运用共振策略,通过多种方式实施评价㊁分享,从常规的自评㊁互评㊁师评到富有创意的展示评价,以实现更大范围和更大强度的 同频共振 ㊂学生自评㊁同伴互评㊁教师点评,都能为 同频共振 创造良好的条件㊂如利用班级群㊁班级圈分享展示同类作品,在班级学生中形成 同频共振 ;通过多群联播㊁教师点评,在同年级学生中形成 同频共振 ;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㊁童真语文工作室公众号发布学生作品,可以是某一个学生的专刊,可以是某一个班级的专栏,也可以是某一类创意习作的展览,使 同频共振 扩展到更大的范围㊂在为逆行者写颁奖词的创意习作中,有写给钟南山㊁李兰娟等个体人物的颁奖词,也有写给白衣天使㊁人民子弟兵等群体人物的颁奖词㊂一名学生写给钟南山的颁奖词为: 在这病毒肆虐的时刻,他安排了满满当当的行程去救治更多的病人,把 医者仁心 体现得淋漓尽致㊂他用满腔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医学,拯救民众㊂84岁的他向世人诠释了什么叫老当益壮,什么是民族脊梁㊂ 这些童言版的 感动中国 人物颁奖词具有强大的情感力量,能引发学生更强的 同频共振 ㊂同时,还可以创新作品呈现的方式,鼓励学生用图画㊁书法㊁音频㊁视频等方式来展示作品㊂危机,也是契机,生活,就是教育㊂教师要善于将生活的情境转化为课程资源,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智慧㊂ 抗疫 背景下,教学要汇聚向上㊁向善㊁向美的中国力量,让学生更深入地去感知 抗疫 ,在 抗疫 的大课堂里收获进步和成长,使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㊂(责任编辑:马龙珠)(上接第31页)‘三国演义“相关情节的兴趣,从而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㊂自读课文以学生自主阅读和探讨为主,但并非放任学生进行毫无章法的阅读㊂教师应适时指给学生思考阅读的方向,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达成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㊂如释义层,提醒学生要从文中找依据来分析人物,这就是要求学生回归语文课的本质,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㊂解码层重在引导学生 去蔽 因为对诸葛亮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并不难,学生基本上一望即知,难点在于了解古典小说塑造人物的基本方法㊂解码层三方面的分析涉及到古典小说的情节构思㊁表现手法㊁语言特色三方面的特点㊂例如,古典小说经常采用 韵散结合 的语言形式,在叙事时常常穿插诗词㊂对此,教师的适时引导就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并发现古诗词在文中的独特效果㊂这篇课文的阅读提示里特别提到了‘三国志㊃蜀书㊃诸葛亮传“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一句话㊂其实质是要求学生关注到文本之间的差异㊂‘三国演义“是根据史料演绎的小说,小说不是史实,是可以虚构和改编的㊂评鉴层问题的设置,重在提醒学生在阅读古典名著的时候,要注意文本特质㊂不同的文本,叙述方式㊁语言风格等都会有明显差异㊂这涉及两种不同文体的鉴别和欣赏,目的是培养学生欣赏古典小说的审美能力㊂参考文献:[1]桑思源.人乎?神乎?:‘三国演义“中关羽和诸葛亮形象的相似性[J].文教资料,2017(10):3-5,50.(责任编辑:蒋素利)。
“诗”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功能
作者: 李万钧
作者机构: 福建师大中文系
出版物刊名: 文史哲
页码: 90-97页
主题词: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诗”;《金瓶梅》;神话结构;中国小说;情感结构
摘要: 西方小说由诗发展而来,而中国小说极少用诗去写,但有以诗入小说的传统。
诗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功能是发展多变的:《三国演义》的诗多用于评论;《水浒传》的诗多用于描写;《金瓶梅》中多用曲辞,多写市井生活;而《红楼梦》中的诗则起着结构小说的重要作用。
以诗入小说,是中国小说的独特民族形式。
试论金圣叹的叙事理论【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试论金圣叹的叙事理论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一、前言部分金圣叹(1608—1661)名人瑞,字圣叹,生活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大转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他对《水浒》、《西厢》这类白话文学作品赞赏有加,将之与《庄子》、《离骚》、《史记》、《杜诗》、合称为“六才子书”。
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以诗文为主,自明代以后,随着小说、戏曲的发展也产生了关于叙事文学的理论,以金圣叹的小说、剧本评点影响最大。
《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是金圣叹重要的文学批评成果,他通过三篇序言,一篇假托古本《水浒传》序,《读第五才子书法》以及正文部分每回的回前总评、夹批、眉批和对正文做出的部分删改,体现了其小说理论观点。
金圣叹的评点是我国白话小说发展的高峰,他对小说的叙事艺术非常重视,提出许多有创造性的、独到的见解,他富有创新的评点肯定了《水浒传》的艺术价值,提出了一系列叙事理论,提高了小说的地位,在我国当代白话小说理论和传播上都有不可忽视的贡献,研究金圣叹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圣叹的文学理论在中国古代文论特别是小说理论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争论。
有褒之者如廖燕在其《金圣叹先生传》中称金圣叹评点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乃千百年来始开生面者,文章秘诀,悉为发掘。
①《天下才子必读书》序中其好友说“圣叹固非浅识寡学者之能窥其涯者也。
圣叹异人也,学最博,才最大,识最超,笔最快。
”①有站在道德的立场上贬之者,如陆文衡说他“伤风败化之尤也”。
②鲁迅曾评价“他抬起小说传奇来,和《左传》《杜诗》并列,实不过拾了袁宏道辈的唾余,而且经他一批,原作的诚实之处,往往化为笑谈,布局行文,也都被硬拖到八股的作法上。
”③胡适《水浒传考证》高度评价了金圣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说金圣叹“是十七世纪的一个大怪杰”,称赞其小说具有“何等眼光,何等丹气”,但对其文论的具体内容则评价为:“不但有八股选家气,还有理学先生气。
”②对金圣叹的争论主要在于他的评点是否具有理论价值。
中国本土特色小说叙事理论研究的典范之作
中国本土特色小说叙事理论研究的典范之作小说是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作为文学形式的一种,小说以其叙事性强、创造性强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受众和表现力。
中国本土特色小说在受到外来文学作品的冲击和影响的也在保持本土文化传统和特色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和发展,形成独特的叙事理论和审美观。
本文将研究中国本土特色小说叙事理论的典范之作,分析其在叙事技巧、文学表现和文化传承方面的特色和价值。
一、叙事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中国本土特色小说叙事理论的典范之作首先体现在其对叙事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古代小说在叙事方面有着丰富的传统和经验,如《红楼梦》、《水浒传》等作品都是叙事艺术的典范,对后世的叙事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当代,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学的发展,中国本土特色小说在叙事方面也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叙事理论。
中国本土特色小说叙事理论的典范之作在叙事技巧上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通过对叙事时间、叙述视角、叙述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使得小说的叙事方式更加多样化和复合化。
部分作家将叙事时间设置为非线性叙事,通过回溯和闪回的手法,将故事情节交织在一起,使得小说的叙事更具有层次感和张力。
一些作家在叙述视角上进行了大胆尝试,采用了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交叉叙事等多种叙述视角,使得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得以深入展现。
而在叙述结构上,一些作家也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采用了分段叙事、碎片叙事等方式,使得小说的叙事更加灵活和多变。
叙事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不仅使得中国本土特色小说在叙事技巧上日臻成熟,更重要的是为小说的艺术表现和文化传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间。
中国本土特色小说所具有的叙事理论的典范之作,不仅是对叙事技巧的创新和突破,更是对叙事艺术的思考和追求,以及对本土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的探索。
二、文学表现的独特性和丰富性中国本土特色小说叙事理论的典范之作在文学表现方面具有独特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
在叙事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本土特色小说在文学表现方面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的审美风格和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
论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文体获得与理论确认从殷芸到欧阳修
作者: 郝敬[1]
作者机构: [1]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出版物刊名: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67-179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6期
主题词: 杂传;殷芸《小说》;欧阳修;刘知几;《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
摘要:中国古代小说经历了由说理向叙事的转变,由此确立了小说的叙事性文体特性并得到理论确认.在这个过程中,殷芸和欧阳修是两个标志性的节点.殷芸《小说》并非学界通常认为的"志人"或"轶事"类小说,其价值也不仅局限于作为现存第一部以"小说"命名、汇集各类题材的小说通选集.殷芸《小说》大量征引史部、子部与集部各类作品,以记言类作品为多,符合"以言说理、以事说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小说观念在北宋之前的实际发展情况;同时,殷芸《小说》大量采用以"杂传"为主要代表的史部作品,揭开了欧阳修对小说观念"退史入子"重大理论突破的序幕.欧阳修吸收唐宋以来史家对"采小说入史"的思辨成果,在编修《崇文总目》与《新唐书·艺文志》时,将原属史部杂传类的一些作品及作品集退入子部小说类,将"虚诞怪妄"之说清除出史学书写,同时为小说观念在宋代的嬗变引入了积极因素,不仅增添了虚构和叙事的特征,更为小说取得了以叙事为主要表现体式的独立文体特性,初步完成了叙事性小说体系的理论建构.。
诗词韵语在古典小说中的多维叙事功能
The Multi-dimensional Narrative Function of Classical Poetry and Rhythnical Prose in Ancient
Novels
作者: 周进芳
作者机构: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版物刊名: 明清小说研究
页码: 26-37页
主题词: 诗词;韵语;古典小说;文体功能;叙事策略;叙事方式;叙事结构;叙事频率;叙事语法
摘要:诗词的文体功能主要不是叙事.但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大量存在着诗词韵语,它们是不是游离于小说叙事之外的冗笔赘词呢?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分别从叙事策略、叙事方式、叙事结构、叙事频率和叙事语法诸侧面,探究了诗词韵语在古典小说中的多维功能.。
古典小说艺术技法三题
古典小说艺术技法三题
范胜田
【期刊名称】《阅读与写作》
【年(卷),期】2001(000)006
【摘要】间色法间色法,是中国国画传统技法之一。
它是指画面上的颜色调和、搭配。
古时,以青、黄、赤、白、黑五色为正色,两正色相合为间色。
现在是称赤、黄、白三原色,中间之色为间色。
诗画同源,小说与诗、画的关系也极为密切,好多技法是相通的。
据此,脂砚斋第一次把这种国画技法,引入小说评点。
当然,此种技法在小说创作中被运用,理当早于此了。
【总页数】2页(P5-6)
【作者】范胜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
【相关文献】
1.叙事伦理:重识古典小说的一条新路径——读《中国古典小说叙事伦理研究》 [J], 李珍珍
2.古典小说艺术技法三题 [J], 范胜田
3.古典小说艺术技法三题 [J], 范胜田;
4.古典小说发展速度三题 [J], 王瑞功
5.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翻译与海外传播——评《“中学西传”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翻译(1735-1911)——以英语世界为中心》 [J], 马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文学史叙事模式分析
我国文学史叙事模式分析一、暗合———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似离实合欲清晰准确客观地梳理出历代文学前后继承的线索,梳理者视角的选择和转换决定着其能否最大程度地接近文学发生、发展、演进的历史原貌。
我们古人对文学史的认识、发掘是相当有自知之明的,因为在19世纪之前,中国文学史只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里蕴藏的一个点。
本人认为,文学史撰述初期的文学史叙事模式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中国文学史的叙事模式的表层为学习、模仿日本,而深层则仍然延续着来自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整体、宏阔的文化视野(如政治、哲学和历史等方面)。
日本的文学史和有关中国文学史的著作又深受西方体系化、理论化的影响,叙述者以一个全知全能者自居,自信能将纷繁复杂的不一定存在必然联系的文学事件、现象一一连接,从而演绎出一部类似八股文“起承转合”式的有固定模式的文学史发生、发展、演进的框架体系。
其次,中国文学史早期叙事模式发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化大背景之下。
现在,学者们普遍认为,怀疑批判精神绝不是至五四时期方才出现,在魏晋时期、明代末年同样表现突出。
不管怎样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其怀疑批判精神是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绝不是也源自西方。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背景的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欲挣脱传统之束缚,进入一个新的叙事模式中,但因为其精神与中国古代文论接续得如此紧密,欲离实合,或似离实合。
再次,重经术、重考证的中国传统学术牵制着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的慎重前行。
有学者指出:“从试图写出中国文学史的最早那一批人开始,人们就确认了在传统的目录、史传、诗词文话、选本与新的文学史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文学史正是这些本土学术的洋亲戚”、“所以,依傍传统的文学批评来写文学史,得的正是近水楼台的便宜。
”[2]总之,上个世纪初学人开始撰著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其叙事模式表面上具备体系化、理论化而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点、悟式”的叙事模式大相径庭,加之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了中国文学史在提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怀疑批判精神实质后欠缺细致的爬梳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工作,所以,得出了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离异的结论。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清)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题库第十六章隋及初唐诗歌一、名词解释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2、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
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
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
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4、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
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5、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
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
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论述题1、为什么诗歌在唐代取得了高度的成就?参考答案:第一,一批庶族寒士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政治生活中最活跃的新生力量。
使文学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二,“以诗赋取士”,有力地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文化教育,使整个社会的文化得到普及;第三,科举制度造成的漫游之风,开阔了文人的视野,也有利于文学修养和文学技巧的提高;第四,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与合流,使文人的思想大为活跃,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和审美情趣;第五,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对外来文化精华的广泛吸收,各种艺术门类的互相渗透,促进了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
叙事理论在历史与文学研究中的应用
叙事理论在历史与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叙事理论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理论框架,不仅在文学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在历史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叙事理论在历史与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两个领域中的意义和贡献。
叙事理论简介叙事理论起源于文学批评领域,强调故事背后的结构、语言和意义。
它认为每个故事都是通过特定的叙事方式来构建和传达的,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价值观和社会背景。
叙事理论关注人类如何通过叙述来理解世界,如何通过故事来建构身份认同和文化记忆。
叙事与历史在历史研究中,叙事理论帮助历史学家审视历史故事的构建过程,揭示其中的权力关系、意识形态和表述方式。
历史并非客观纪录的简单堆积,而是经过选择、加工和再现的产物。
借助叙事理论,历史学家可以深入分析不同史料之间的联系和冲突,揭示历史故事背后隐藏的权力争斗和话语权较量。
历史叙事的建构历史叙事往往被视为一种权力的表达方式。
通过选择性地呈现、强调或忽略某些事件和人物,历史学家对过去进行了解读和解释,塑造了特定的历史形象。
叙事理论呼吁人们审视并挑战这种权力话语,探究历史知识如何被建构、传播和接受。
多元视角下的历史解读叙事理论还提倡多元视角下的历史解读,认为历史并非单一、统一的线性进程,而是由多重、交织的故事构成。
不同社会群体、文化传统以及个体经验都对历史事件有着不同的诠释和反思。
通过将这些多元视角融合进历史叙事中,可以更全面、客观地呈现过去,并避免单一主义和唯一解读的陷阱。
叙事与文学在文学研究领域,叙事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其创作与传播过程中也充满着各种复杂的叙事策略和符号系统。
故事结构与意义文学作品的故事结构不仅仅是事件发展的排列组合,更是作者通过特定方式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情感氛围,并传达主题意义。
利用叙事理论分析文本中的线索、转折点和反讽手法,有助于揭示故事背后隐藏的深层逻辑和象征含义。
叙事声音与效果除了故事情节之外,文学作品中也包含丰富多样的叙事声音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小说“引入诗词”叙事模式之理论突围——读梁冬丽《话本小说与诗词关系研究》
张国荣
洋洋洒洒33万余字之学术专著《话本小说与诗词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版),乃是百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梁冬丽先生当年博士学位论文修改后之结晶。
我以为,梁冬丽先生于读博期间,潜心开展此项文学基础理论研究,其难度无疑颇大,因为它牵扯到诸多方面之知识结构。
应该说,小说引入诗词,本在我国古典小说研究领域中是一个老生常谈之话题。
然以往学界之研究,大多集中在评判古典小说(文言抑或白话小说)叙事中“引入诗词”手法之优劣,以及诗词在小说叙事中所发挥之独特美学效应这一浅层面上,却少围绕小说体制这一中心展开论述,全面纵向、多维视角地考察古典小说与“引入诗词”间之关系,以还原小说叙事与韵文体诗词二者之间由“疏离”走向“融合”之原生态流程。
可喜的是,梁冬丽博士以自己深厚之学养、扎实之功夫和敏锐之学术触觉,毅然走一条与前贤迥异之学术路径,在继承前贤研究之基础上,慧眼独具,别出心裁地以中国古典小说中最具代表性之宋、元、明话本小说(包括拟话本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并以话本小说与诗词间之“离合”关系为聚焦点,“力图在二者‘关系’的研究中,寻释前人未曾涉及的、有关话本小说引入诗词的文体生成的原生
态流程,并由此为起点,洞察该流程的演化、变异、流播、回归等一系列文体发展的自身逻辑。
”(见沈家庄先生为该书所作之“序”)处处彰显出其在该课题研究中之理论创新。
此种理性创新,概而言之,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以话本小说体制形成、演化为中心,多维度追根溯源并全方位地探寻小说引入诗词之“离合”关系。
论著开篇(即第一章第一节“话本小说体制前源的诗词引入”),作者从先秦散文叙事“引诗”现象谈起,指出上古“散诗合一”之文学现象是“从诗歌偶入子史之书开始”的。
其文本表现有二:一是《左传》记载其时朝廷举凡有“外交活动时”都要赋《诗》;二是一些历史人物在某种特定场合、氛围下都会情不自禁“作歌抒情”,并以《尚书·皋陶漠》、《穆天子传》之所载为证。
然上古史书、笔记一类之“引诗”,只是“纪实”,而非作家有意为之,其只能说明古时叙事文体“引入诗词”之“初始状态”,对完善文体、彰显文体特征不起任何作用。
显然,这一论断,意在说明在话本小说之体制尚未确立之前,小说与诗词二者“离”(疏离)之关系,显然,如此论述对读者了解我国文体形成初始阶段之真实状态大有助益。
紧接着,作者又从“合”之视角,通过论析汉代刘向《列女传》、司马迁《史记》篇末运用“颂”、“太史公曰”等一类具有“赞”体性质文体形式之功用与意义,肯定了此类“赞”体文对形成话本小说首尾“有诗为证”形式“有开始指导意义。
”此外,
作者还由唐代史家刘知己《史通·序例》之一段话,重申了古代史传类文“序例”之“定式”乃是话本篇首“诗词入话,头回机制的前锋”和“话本小说篇首诗词故事的组合方式形成的先导”这一事实。
在此基础上,最后作者方指出唐代变文“散韵结合”之体制乃是话本小说体制形成之直接渊源。
而话本小说“诗”与“事”结合方式是受本事诗、诗话一类之启发与影响的,如此就令人信服地彰显出古典小说“引诗为证”之文本前源。
尔后,随着历史之发展,话本小说之体制亦在成熟发展中不断发生变异与演化。
首先是话本小说“有诗为证”体制特征日趋“程式化”与“规范化”,其次是明末清初拟话本体制日渐“中篇化”与“笔记化”,由此导致话本小说引入诗词之程式发生结构性改变:小说诗词引入量减少,作家自撰诗词增多、套语亦相对减少等等。
就这样,全篇处处以话本小说体制形成、演化作为论述中心,既多维度、多层次观照话本小说体制由确立、形成到发展、成熟、变异、演化之过程,又聚焦、透视中国古典诗歌与后起之叙事文学之间相互浸透、影响与包容之“合”(融合)关系。
从中充分表现出作者敢于超越前贤、独辟蹊径、思维缜密之学术品格。
其二,以话本小说叙事方式为重点,全面透视“诗入叙事”(亦即“诗入小说”)这一传统学理现象。
在这方面,以第三章“话本小说叙事方式与诗词的引入”和第四章“话本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与诗词的引入”最有代表性。
前者开篇引言部分先转述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先生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
变》一文中关于叙事学研究中出现几种“理论模式”之原话,顺理成章地指出话本小说正采用了“以人物故事情节发展为中心”之叙事模式,这就为下文论析古典诗歌浸透小说叙事、与小说互相融合提供了契机与“基点”。
接下便就“抒情性诗赋”如何融入叙事性小说进行有说服力之论析,肯定了自古及今诗歌、小说两种文体相互影响、浸透、融合之事实。
万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娓娓道来之论笔并未仅仅停留在对古典小说叙事中“引诗”之传统作过多论述、剖析上,而是紧扣论题中心,分别举出雅化之赋体文学常被小说家引入、民间俗词与文人曲子词常被小说家化用,以及诗词曲赋中那些“艳情与体貌描写”之类内容亦常被小说家借鉴、引用之具体实例,以考辩、说明抒情文学融入叙事性小说乃是个自古就存在之文学现象。
由此增强了课题研究之意义;后者则从话本小说叙事模式转变之视角,论析话本小说在叙事视角转型时引入诗词之迥异:“宋元话本,为说话念诵需要,以评议型诗词为主;清中叶以后,拟话本小说为满足抒写编创者人生理想、发表对社会现状不满的需要,以引入俗化了的议论型诗词为主。
”此外,话本小说作者为了“补史征实”之需要,在叙述中反而又增加引入“用于议论的诗词。
”在这里,作者在论述论述时,亦以“史”为线索来加以疏理话本小说引入诗词之叙事现象,这就使论述更令人信服而收到新人耳目之功效。
其三,以作家编创方式为难点,全面疏理宋元话本、明清拟话本与作家独创话本与引入诗词之关系。
如在第二章“话本小说
编创方式与诗词的引入”中,作者亦注意在“史”之视域下,用动态观点对不同时期话本小说之编创方式进行严密视照与爬梳。
比方对处于“改编期”之宋元话本,其引入诗词一般都存有“程式化”(即所谓“套来套去”、“为读者所共知”)弊端,然对此亦不能一概否定,而应顾及其长处;对处于“由改编向独创过渡期”之明末拟话本小说,其引入诗词一般都呈现“整饬化”特色,即随着小说体制之改造、完善,引入诗词亦随之作相应调整、“增补”、或“删减”,尽量做到“整齐划一,成为一种较高层次的程式”;对处于“独创期”之明末清初话本小说,其引入诗词一般都要做到“个性化”、即以表达作者修改特征之议论诗词为主。
据此,话本小说编创者要注意根据不同时期小说叙事引入诗词之实际及读者(听众)之需求,不断确立、改变自己之编创方式,做到因时而异,如此方能创作出读者欢迎、影响力强之话本小说精品。
诚然,作者亦指出在话本小说编创中,“编创方式与引入诗词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流动的线性过程。
”我以为,如此论述,是完全符合我国话本小说发展历史实际的。
其四,在论述话本小说文本变易特殊性之同时,注意运用社会历史文化心理与受众接受心理去观照文化消费市场,对话本小说编创、传播、欣赏与续存所起之决定性作用。
比方在第五章中,作者明确指出:话本小说之传世与一般通俗文学(如章回小说)要靠“续书”、“仿作”不同,它靠的是“以选本为主,兼及改编、海外翻案”等形式,如“三言”、“二拍”即仗赖冯梦龙、凌蒙初
整理、编辑、模拟与创作,方得以在它们即将散失殆尽之时重新繁荣,明末以降,一直在我国和世界流传。
可见创编、累积过程对繁荣话本小说之重要性。
鉴于作者对所论对象,做到正反考察、客观真实,故所提出之问题与所下之结论,既言之有据、下笔成理,又格外显得平实而又不乏新见。
总之,该论著注意从话本小说文体特征、小说叙事方式、作家创编方式与作品流播方式诸视角,全面客观且令人信服地纵论话本小说与引入诗词之间“离合”关系。
我以为,倘非含辛茹苦夜以继日博览群籍、于博观约取中练就敏锐学术思维和纵横捭阖笔力、并谙熟古典小说发展之历史者,何能如梁冬丽先生得心应手、驾驭课题、振笔成文!
(作者:百色学院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