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3.8 兰亭集序
合集下载
优化指导 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件:3-8(人教必修3)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动词,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3.发百 发.发 闾.左 百谪 中戍 动渔词阳,动 发词射,征发,派遣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动词,开放 主人忘归客不发. 动词,出发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 4.兵草木皆兵.名词,士兵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名词,军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副词,尽 5.胜沛此日公所出不谓江胜战花.杯红胜.杓于胜.,朝火不廷动能名词辞词,,动超胜词过利, 承 受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6.罪王宋无何罪罪..岁之,有斯名天词下,之罪民过至焉动词,归咎、归罪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名词,过失、过错 请以.战喻 介词,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劝学》所倡导的仍是儒家所言的学 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学习才能 丰富自己,只有不间断地努力才 能超越自己。贾谊乃汉赋名家, 其渊博的学识、丰富的想象、纵 横的笔力,在《过秦论》中可见 一斑。《过秦论》气势恢弘,开 合自如,叙事说理言之有据、掷 地有声。韩愈的《师说》运笔如 椽,一扫前人奢靡颓弱之文风, 笔力刚劲鲜明,所言“从师”之 理震撼当世,越百代而成先声。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比喻论证 [点击文本]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为说服梁惠王,举例提到“五
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以此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喻说梁惠王要使民“加多”,必须实施仁政。这就是比喻 论证。 [技法点拨] 比喻论证就是运用比较熟悉、比较容易理解的具体事物打比 方,来论证人们比较生疏、难以理解的抽象道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孟子著有《孟子》一书。有《孟子》七篇传世,为儒家经典 之一。《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是孔子学说的发展。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 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富于鼓动性的风格,有纵横 家、雄辩家气概;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 是非。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2.4 《诗经》两首
①
[赏析]《河广》是《诗经》中的短诗之一, 仅仅八句,就概括地写出了思乡游子的 形象和他欲归不得的迫切心情。以突兀 而来的发问和奇特夸张的答语构成全 诗,来抒发客旅之人不可遏制的思乡之 情,是《河广》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 诗中的主人公为什么面对黄河,会断然 生发“一苇杭之”的奇想?那是因为在他 的内心,正升腾着无可按抑的归乡之情。 接着的“跂予望之”“曾不容刀”“曾不崇 朝”,以急不可耐的思乡奇情,推涌出一波 又一波石破天惊的奇思:故乡可望,黄河 可渡,归乡就在朝暮!神来之笔令人拍案 叫绝。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蚩 蚩 . 垝垣 .. 桑葚 . 咥 其笑矣 . 靡盬 . 氓 之蚩蚩 . 氓 流氓 . 靡 室靡家 . 靡 靡 费 . 读音 chī guǐ yuán shèn xì gǔ méng máng mǐ mí 加点字 愆 期 . 尔卜尔筮 . 隰 则有泮 . 犭严狁 . 骙 骙 . 淇水汤 汤 . 汤 金城汤 池 . 帷裳 . 裳 衣裳 . 读音 qiān shì xí xiǎn yǔn kuí shāng tāng cháng shɑng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诗经》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 近500年间的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其中《氓》是春秋时卫国的一 首民歌。郑、卫一带风俗淳朴浪漫,桑间濮上、城隅河畔,青年男 女幽期密约、投桃报李,并常以诗歌互表衷肠,是生活中常见的现 象。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知能整合4
考点内引外联
写作步步推进
考点直击
真题演练
这段文字的主干是“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正 像……一样”是修饰部分,“即……简单事实”是同位语,冒号以后的 文字是在解说马克思所发现的规律,用的是多重复句。很显然这一 段讲的是:马克思发现了历史规律,即物质决定意识。我们通过分 析关联词语,研究逻辑推理过程,就可以理清这个复句的思路和层 次了。复句的第一层用了“首先必须……然后才能……”构成条件 关系来表达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观点;第二层用“所以”“从而”来揭 示“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 济发展阶段”这一因果关系,阐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第 三层,则用“……而不是……”这一表示对比的联合复句阐述必须由 经济基础来解释上层建筑,而不是由上层建筑来解释经济基础。可 见这三层之间第一层是第二、三层推理的出发点,第二层既是第一 层的推论,又是第三层的依据。
考点内引外联写作步步推进源自技法指津例文借鉴写作练习
一、移花接木法。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改造、拼接、更换,将几 个人的特点融于一个人,或将几件事的情节剪辑组合为一件事,或 将发生在不同时段性质相同甚至相反的事剪辑到一个相对集中的 时间内,使人物与事件更具典型性。 二、添枝加叶法。真实的事件本身简单、平淡,或只是一个轮廓、 梗概,可以以此为基本框架,展开想象,补充细节,使人物形象血肉丰 满,使事情具体、曲折、生动。首先,要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展开 想象;其次,应该在原材料的主干上丰富细节、展现形象;切忌离开 材料节外生枝地喧宾夺主,从而导致失去真实性。
江苏考生 推开庄子的门,他不在。 本想与他交谈,可惜,他不在。我漫步于草庐旁,落叶已积了八层。 他真的在这里住过吗,还是让他的智慧随着自己的身影飘走了? “不,我可以证明他在这儿住过。”循声望去,原来是池中探出头的 鱼。“我是他笔下快乐的鱼,他从未想过自己是怎么知道惠施是快 乐的,但他知道我是快乐的。他现在的确不在这儿,但是你可以在 任何地方找到他。他可能在清风中与你交谈,也可能在这碧波里映 出你的真实,你的心灵。他多半融入了你的心中。”鱼摇动着尾巴, 游远了。我站起身来,这可以照透人之心灵的碧波,不就是庄子的 智慧吗?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课件:1.1 我的回忆(节选)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1 .孙中山从一个改良主义者而毅然投身革命,反清复国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其一 ,改良主义道路行不通,上书请愿没有回音,到巡抚衙门请愿 申诉被定为造反。 现实让孙中山认识到,腐朽无能的清政府不会接受改良主 义道路,救中国只能靠武装斗争。其二,按照“天命无常”的观点,一个政权不 热爱人民就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这是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一个重 要原因。其三,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对孙中山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也是他走 上反清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全文几乎都在描述孙中山艰难的逃亡经历,为什么文章结尾处作者 会说“我的生命现已无足轻重”? 提示:因为作者在逃亡过程中一面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一面宣传适合 于拯救中国的民主思想,使这种思想在国民中逐渐扩大,从而被越来越多的 人接受。 作者从来没有顾惜过个人生命,当他看到革命者的队伍逐渐扩大的 时候 ,他才欣慰地感到自己身上的重担减轻了,个人生命也就无所谓了。
第一单元 精魂动天
-1-
课
序 题
1
2
3
者 学习目标 ①了解回忆录与一般传记、自传的区别及回忆录 的特点。 ②了解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中心的方法及平 我的回 孙中山 和的语言风格。 忆(节选) ③在了解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了解孙中山 的人生轨迹和内心情感世界,从中获得有益的人 生启示。 ①了解评传的特点。 ②了解本文围绕中心叙述传主事迹的方法;理解 《新青 本文传主自述、传主亲友的评述穿插其中的写 年》时代 曹聚仁 法。 的鲁迅 ③学习鲁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的大 无畏精神和救民众于水火的高尚品格。 ①掌握本文引用大量事实材料并饱含作者浓烈 居里夫 艾 的主观情感的写法。 人传(节 芙· 居 ②学习居里夫人荣辱不惊的高尚人格和对科学 选) 里 执着追求的精神。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知能整合1
考点内引外联
写作步步推进
考点直击
真题演练
3.情景交融法。 “情景交融法”指作者在描写景物时,将写景和抒情自然地融合在 一起,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抓住了月色 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中的景物特征来写,在写景之中流露出一 种不满现实,幻想超越现实的既有淡淡的哀愁,又有淡淡的喜悦的 心情。内心的“不宁静”和环境的“静美”相辅相成,轻淡朦胧的景色 和淡淡的喜悦、哀愁紧紧地融为一体。 4.情景相异法。 “情景相异法”指作者描绘的景和抒发的情似乎是相异的,或景美 情悲,或景丑情美,然而却是一种自然的反衬,辩证的统一,能够更深 刻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茅盾的《风景谈》,写沙漠风光的单调、平 板,反衬了人类活动创造“风景”的庄严、妩媚;石洞雨景画面,写了 一个沉闷的雨天,在寂寞荒山的原始洞里,一对青年男女促膝读书 的情景,自然界的贫乏,却反衬了人的精神生活的高尚。
考点内引外联
写作步步推进
考点直击
真题演练
(2015· 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纸上故乡 邓 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 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 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 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 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 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考点内引外联
写作步步推进
考点直击
真题演练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 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 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 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到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 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 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 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 的思想里了。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1.1 荷塘月色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2.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为什么作者却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都写到了“妻”? 提示:文中的“妻”,既是结构的需要,也是表现手法的需要,还是作 者“不宁静”情感的显示。 参考答案:
结 文章对“妻”的叙写只有两处:一处在开头,“妻在屋里拍着闰 观 构 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另一处在结尾,“轻轻地推门进去, 点 照 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这两处描写,前后呼应, 1 应 首尾相合。 文中两处对妻子的描写,意在对比反衬作者的苦闷之深而 对 又孤寂至极,连朝夕相处的妻子也难以理解他的苦闷。 开头 观 比 交代这种情绪基调,结尾处强化、 延展这种内心深处不可解 点 反 2 脱的寂寥。“妻”是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将作者的孤独无奈反 衬 衬到了极点。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5.在文章的第六段,作者写了荷塘周围“树”的景色,选用了一些叠 字叠词。试结合具体语境,简要分析这些词语的妙处。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重重、阴阴、 隐隐约约
参考答案: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 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 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渲染了夜色的浓重气氛。
第一单元 现代散文阅读
-1-
课 序 1
题 目 作 者 学 习 目 标 荷塘月 朱自 色 清 故都的 郁达 秋 夫 1.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和文章的行文思路。 2.鉴赏文章的写景之美,品味文章典雅清丽、 准确生动的语言。 1.把握文中的景物特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 深深眷恋的情感。 2.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掌握以 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1.把握文章的抒情线索,理解作者在文章中 寄托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章语言,学习文章用拟人的手法来 写景状物的写法。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课件:第2单元 诗的唐朝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3 .抓整体,理解内容 一抓关键词。古人作诗填词,很讲究选词炼字,可以说流传至今的名家 名篇,每一首诗歌都是字斟句酌。有些古诗,诗人往往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 感情取向,抓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感情的基调。如晁补 之的《吴松道中二首(其二)》中“孤舟”一词,可推知作者的漂泊、思乡、孤 寂之情。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 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可由诗句中“折柳”推知送别之意,由“故园情”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二抓诗句。准确理解诗句中字词的含义后,就要全面理解诗句的含义, 否则,如果孤立地理解几个关键词,没有把字词与句子联系起来,也没有把句 子与句子联系起来,那么,也就谈不上能正确全面地理解诗句的含义,就会顾 此失彼。 三抓题材。不同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思乡怀旧诗歌表 达的是思念故乡、亲人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送别诗写 离愁别绪,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咏史诗则借古人写己情,如苏轼 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多阅读古诗,熟悉了古诗的题材,便于把握诗歌 的思想感情。
【旁批】
②此段外貌描写 很传神,将母爱的 光辉反射了出来。
③母爱的发酵,这 一段抒情很动人, 这是母爱的真情 感动了作者。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古人说“诗言志”,本单元所学习的唐代诗歌名作,都熔铸了作者深沉炽烈的 思想感情。下面这篇文章就具备这一特点,我们以此为例,分析写作这类文 章时应注意的问题。
【范文】 昏黄的路灯下 从教室里明亮的灯光中回过神来,把自己裹在大大的 羽绒服里,围巾、护膝、手套、口罩全都弄好,然后迎 接那冬天的洗礼。 尽管回家的路上风不大,但还是习惯性地打了个喷嚏。 一想到家里的温暖心里就委屈,明明家里有车,父亲为 什么不来接我?住得很近的高二学姐们都是早送晚接, 老天爷就一定要降大任于我,让我独自享受空旷的街 道、明亮的路灯以及呼啸的北风吗?① 不知不觉,离家近了…… 然后我用足力气蹬上最后一个坡,“ 邻邻——”母亲的 声音从风中传来,不会听错了吧? 我转过头,刹那间愣住了。 【旁批】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课件:4.11 鸿门宴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 .注字音
加点字 飨 士卒 . 鲰 生 . 卮 酒 . 玉玦 . 樊哙 . 瞋 目 . 参 读音 xiǎng zōu zhī jué kuài chēn 参 乘 cān . 人参 . shēn 加点字 目眦 . 彘 肩 . 刀俎 . 靳 强 . 芷 阳 . 杯杓 . 间 间 行 . 坊间 . 读音 zì zhì zǔ jì n zhǐ sháo jiàn jiān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文白对照
目标一了解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1 .课文第一段就将双方激烈的矛盾冲突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一段写了 哪两件事?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矛盾展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 言 ”,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2 .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 归山 ”,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莫不由此而生。 3 .“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 起来 ,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将故事推向高潮。
11
鸿门宴
-4-
【优化指导】2016-2017高中英语 Module 1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Section Ⅱ Grammar课件
Ⅰ
Ⅱ
③Frightened and guilty,Maggie put the book on the shelf she had secretly placed in her schoolbag. 翻译: 成分: 答案:③玛吉非常恐惧地,内疚地,把偷偷放在书包里的书,放回到 书架上。状语 ④If the text is too difficult to understand,the student will find it boring. 翻译: 成分: 答案:④如果这篇课文太难懂,学生将会感到厌倦。宾语补足语
Ⅰ
Ⅱ
8.
exciting
令人兴奋的
frightening 令人害怕的
excited 兴奋的 frightened 9. 怕的 interested 感兴趣的 11. moved pleased 高兴的 13. surprised 的 tired 感到劳累 感动的
害
interesting 10. 令人感 兴趣的 moving 令人感动的 12. pleasing 令人高兴的
Ⅰ
Ⅱ
6.以here,there开头,通常用go,come的一般现在时表示即将发生的 动作。 完成句子 comes the bus ①Here ! 汽车来了! ②There goes the bell ! 铃响了!
Ⅰ
Ⅱ
二、现在进行时 1.现在进行时表示说话时或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动作。时间状语 有:now,at present,at the present time,It is five o’clock in the morning,listen,hurry up,look或what are you doing等提示语。 语法填空 ①It’s three o’clock in the afternoon;children are playing (play) on the playground. is waiting ②Hurry up!The guide (wait) for us there.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3.10 游褒禅山记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目标二】 领悟作者“深思而慎取”“尽吾志”的思想及其意义 1.文章的第一、二段记叙游山的经过,这与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有 联系吗?联系在哪里? 参考答案:第一、二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这部分是后面 议论的基础。由“其见愈奇”而产生“乐”;由“不得极夫游之乐”而产 生“悔”,于是引发下面的感慨议论。 2.在第四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引发出 来的? 参考答案: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 而慎取”。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 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 “深而思慎取”的结论。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此余之所得也(名词,收获) (4)得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动词,能够)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动词,得到)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然 然视其左右(连词,表转折) 然则将军之仇报(代词,这样) 沛公默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目标一】 学习本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1.第一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参考答案:写仆碑及碑上的文字,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充分体 现了作者“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 取”观点的依据。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2.第二段从内容上看是记游,作者游了前洞与后洞,这两个洞各有 怎样的特点?为什么详写“后洞”?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2.5 离骚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Hale Waihona Puke 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修姱 . 謇 . 蕙 纟襄 .
·
读音 kuā jiǎn huì xiāng zhuó chà chì zhì jì
加点字 革几羁 .
·
读音 jī jī suì chǎi miǎn kè gāo jí
朝谇 . 揽茝 . 偭 规矩 . 溘 死 . 兰皋 . 岌 岌 .
蕙纟襄、揽茝 蛾眉 绳墨 制芰荷、集芙蓉、高余冠、长余佩 芳菲菲
参考答案:“蕙纟襄”“揽茝”比喻品行高洁;“蛾眉”比喻美好的德 行;“绳墨”比喻准绳、法度;“制芰荷”“集芙蓉”“高余冠”“长余佩”比 喻修养品德;“芳菲菲”比喻品德更加高洁。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2.识通假 (1)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2)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3)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 (4)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5)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显著)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5.课文节选的两节,可以视为诗人的“述怀”和“反省”,其中有许多 抒情性的诗句能表现诗人的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请根据提示,摘 录原句填空。
① ② ③ ④ ⑤ 心忧天下,情系百姓 效法先圣,正道直行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坚持真理,至死不悔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课件:2.6 琵琶行(并序)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 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 唐代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 要地位。 2 .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主张 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 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因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而得名。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6 .明句式 (1)送客湓浦口(省略句) (2)使快弹数曲(省略句) 7 .积名句 (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 难。 (2)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5)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 识! (6)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 听。 (7)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5 .分古今 (1)明年 秋(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 (2)因为长句 ,歌以赠之(古义:于是作/七言诗。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 字数多、结构复杂的句子) (3)曲终收拨当心 画(古义:对着琵琶的中心。今义:小心,留神) .. (4)整顿 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收拾。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 使不健 .. 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5)老大 嫁作商人妇(古义:年纪大了。今义:排行第一的人) .. (6)梦啼妆泪红阑干 (古义:纵横的样子。今义:用竹、金属、砖等制成的 .. 拦挡物) (7)暮去朝来颜色 故(古义:容貌。今义:色彩) .. (8)又闻此语重唧唧 (古义:叹息声。今义:低声交谈或虫鸣,或自语) .. (9)如听仙乐耳暂 明(古义:忽然,一下子。今义:暂时、暂且) .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4.12 我有一个梦想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理性之二:反对暴力,注意方法。当他义正词严地讲明局势后,口 气一转,面对25万示威群众,语重心长、平等亲切地作了最冷静客 观的劝告和提醒:“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斗争时必须 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 议蜕变为暴力行动。”他以清醒的法律意识和机智的思维判断告 诫同胞们,要保持理智。 理性之三:渴望平等,展望前景。满怀激情的马丁· 路德· 金带着对 未来民主平等生活的期盼,描绘了他心中的梦:“我梦想有一天,这个 国家会奋起,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他用一连串结构成分类 似的句子“我梦想有一天……”将演讲的主旨层层深入,引领听众在 反复吟诵中体味内涵,感悟作者一颗对黑人民权运动的拳拳之心。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3.演讲的第七至十六段主要讲了怎样实现梦想。结合文章内容 和下面的提示,完成表格内容。
方式 策略 态度 ① ② ③
参考答案:①采用非暴力手段;②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 目的;③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4.结合有关文段的内容,简要说明马丁· 路德· 金为什么要主张采 用非暴力手段。 参考答案:“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 之杯痛饮”,因为暴力只能加剧敌对和仇恨,而无法赢得自由和平等。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政府:不守诺言 为什么要“梦想” 黑人:被歧视奴役 情势:非常急迫 方法:非暴力 怎样实现“梦想” 策略:团结白人 态度:坚决彻底 政治上:平等的选举权 “我”有哪些“梦想” 文化上:受教育的权利 经济上:改变贫困状况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课件:2.5 杜甫诗四首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4 .律诗:近体诗的一种,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 四句为 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 句要讲究对仗。分七言、五言两种,分别称七律、五律。
2 .通假字 禾生陇 亩无东西(“陇”通“垄”,田埂) .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3 .明词义 (1)哭声直上干 云霄(冲) . (2)行人但云 点行频(只说) .. (3)禾生陇亩无东西 (不分东西,指行列不整齐) ... (4)况复 秦兵耐苦战(更何况) .. (5)役夫敢 申恨(岂敢,怎么敢) . (6)新鬼烦冤 旧鬼哭(烦躁愤懑) .. (7)吴楚东南坼 ,乾坤 日夜浮(坼:裂开。乾坤:天地) . .. (8)戎马 关山北,凭轩涕泗 流(戎马:军马,借指战争。涕:眼泪。泗:鼻涕) .. .. (9)渚 清沙白鸟飞回(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 (10)万里悲秋常作客 (旅居在外,这里指流落他乡) ..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登岳阳楼》 本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诗人于十二月从湖北 沿江出峡,后颠沛流离到湖南岳州一带,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 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诗人登上岳阳楼,观赏洞庭湖,感慨万千。他 把对自己一生的伤感,对国事的担忧,全都熔铸在洞庭湖苍茫雄阔的意境里。 《登高》 此诗是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作。夔州在长江 之滨。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地方割据势力又乘势而起,相 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 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 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 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旅夜书怀》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五月,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 堂,乘舟东下,途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下了这首诗。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 地运用比喻、映衬、对比等表现手法,极大地丰富了诗的意境,增强了感染 力。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1.3 囚绿记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囚绿记》是现代散文家、翻译家陆蠡先生的一篇托物言志的 散文。写于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上海正成为“孤岛”时期。 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1月上海沦陷,一部分 爱国的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坚持抗日文学活动。 当时陆蠡内心压抑而痛苦,他在“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想起一 年前暂住北平时,与窗外的一株常春藤“交往”的故事:当时,在北平, 居住在阴暗潮湿房间里的陆蠡怀着“过于抑郁的心情”,自然对富有 生命力、充满生机的绿色常春藤无比眷恋,于是曾将常春藤从窗外 牵进阴暗潮湿的房间,囚系住它,但是后来发现,被囚在室内的常春 藤“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作者由此想到了我们多 灾多难而又坚忍不拔的中华民族。因此,写下了这篇富有象征意义 的咏赞常春藤的文章。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类文悦读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每课一法
微写作
③我们走着走着,不知从哪里来的一枚树叶,飘坠在我们的脚前。 那样轻,怕跌碎的样子。要不是四周是那么静寂,我准不会注意。 但我注意到了,我捡了起来,我恍若看到这不是一片树叶,分明是一 张日历,一张被不可见的手扯下来的日历。这上面写着的是一个无 形的字:“秋。”“秋!”我微喟一声。“秋,秋”,我的思想躲在我的影子 里和答我。我感到有点迟暮了,好像这个字代表一段逝去的光阴。 “逝去的光阴”,我的思想如刁钻的精灵,摸着了我的心思。 ④光阴要逝去么?却借落叶通知我。我岂不曾拥有过大量的光阴, 这年青人唯一的财产,一如富贾之子拥有巨资?我曾是光阴富有者。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4.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文脉图解
参考答案:
观点 论证方法 表达效果 前半部分作者用触目惊心的事例阐述了当时社 举例、 会做官心热的现实,分析了当时北大不重学术、 抱定 正反 汲汲于名利的状况。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一部分 宗旨 对比 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学与不学两种不 论证 同的结果。 作者先指出当时北京社会的现实状况,然后说明 砥砺 分析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希望大学生能不为流俗所染, 德行 论证 以身作则。 作者先阐明了教授职员是为学生学习便利,故应 敬爱 举例 以诚相待,同学之间也应相互亲爱,然后以自己在 师友 论证 德国的经历加以论证。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3.在“抱定宗旨”部分,演讲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阐述自己观点的?
首先 其次 最后 ① ② ③
参考答案:①阐明大学的性质,指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 ②指出北大现状,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之思想;③从反面阐述 宗旨不彰的后果是误己、误人、误国。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4-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赏析]这是陆游写给儿子的一首劝学诗。 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 尽全力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 事业。 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 问勤奋用功、 孜孜不倦的态度,既生动又形 象。 诗的后两句,特别强调了只有经过亲身 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 际本领。 这两句诗饱含哲理,成了古今治学 的名言。
首 页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2.7 诗三首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譬 如 . 呦 呦鹿鸣 . 契 阔谈 . 羁 鸟 . 当 解 对酒当 歌 . 安步当 车 . 解 忧 . 押解 . 读音 pì yōu qì jī dāng dàng jiě jiè 荫 加点字 子衿 . 阡陌 .. 匝 . 暧 暧 . 露 朝露 . 露 脸 . 树荫 . 荫 庇 . 读音 jīn qiān mò zā ài lù lòu yīn yì n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5.分古今
例句 同心 几何 沉吟 存 依依 同心 而离居 .. 人生几何 .. 沉吟 至今 .. 枉用相存 . 依依 墟里烟 .. 古义 感情深厚 多少 沉思,深思,这 里指对贤才的 思念和倾慕 问候,怀念 轻柔而缓慢地 飘升 今义 齐心 几何学 ①低声吟咏(文辞、 诗句等); ②(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 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保存,存在 ①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②形容留恋,不忍分离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东汉以后,文人开始仿制乐府,至建安,此风渐盛,这些乐府诗体制 较为自由,多为长篇,如曹操存诗二十一首皆为乐府诗。曹操的诗 一扫两汉以歌功颂德为主旨的腐朽诗风,而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 其中绝大部分或描述丧乱时代兵祸的惨状,或书写对苦难人民的深 切同情,或表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与宏伟抱负。 生活在东晋后期的陶渊明是两晋诗坛的殿军。在士节不振、玄 风煽炽的时代环境之下,陶渊明以其特立独行的高洁品格和旷逸清 真、质直淳朴的诗风,跻身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列。魏晋以来的诗 歌创作至此达到一个高峰。陶渊明的诗歌内容与东晋时期的社会 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时门阀世族把持特权,社会黑暗,官场腐败。 故而诗人抛弃官场,毅然走入清新的大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终期于尽(动词,至、及) (3)期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名词,日期)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名词,一周年) 一觞一咏(副词,一边……一边……) (4)一 俯仰一世(数词,表数量)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作一样)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副词,一旦)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2.文章的第三段转入议论,议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作者的感情是 怎样由“乐”转“痛”的? 参考答案: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作者由“信可乐也”的感觉, 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忽然感到“不知老之将至”,因此感 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 3.统观文章的第三段,作者从哪四个方面感受到了人生之“痛”?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目标一】 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1.从文章内容上看,第一、二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作者为什 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① ② ③ ④
参考答案:①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聚会的 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③聚会时的活动高雅有趣,“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④聚会时天气 晴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所以 游目骋 .. 所以 用来…… 怀 怀抱 或取诸怀抱 .. 胸怀抱负 亦将有感于 这次集会的诗 斯文 斯文 文 ..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6.明句式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词结构后置) (2)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 (3)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4)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
学法提示 1.提纲挈领,抓住关键语句。山水游记类散文往往通过议论性语 句,借景抒情,借事说理,寄托作者的理想或政治抱负。阅读这类文 章,就要留意文中画龙点睛、揭示主旨的语句,抓住这类语句,就能 化繁为简,纲举目张。 2.分析景语,体会情景关系。山水游记写景状物是必不可少的,但 写景状物的目的是抒情,景与情往往融合在一起。景与情的关系一 般是:先写景后抒情,或者边写景边抒情,有时情景交融,景语即情语。 3.关注形象,揣摩写作意图。山水游记既注重客观景物的描绘,也 讲究作品中自我形象的塑造。凡优秀的作品,不但客观景物生动, 而且作者自我形象鲜明。因此,关注作品中作者表现出来的自我形 象,也是捕捉作品写作意图的捷径。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如何对待生与死,这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人认为,王羲 之的生死观也值得商榷,因为他只看到了生与死,长寿与短命,而没 有看到生命的质量和活着的意义。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谈谈你 对生与死的认识。 提示:生命的价值,不取决于生命的长度,而取决于生命的质量,这 是我们今人的观点;但在王羲之那个时代,批驳等生死、齐彭殇有 其现实基础和时代意义。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目标二】 体会文章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表现手法 1.《兰亭集序》是一篇序文,它与通常的序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作为诗集序,本文除了具备一般书序介绍写作缘由、 成书过程和本书意义外,最大的不同是文章由事及理,从一次宴会 上升到对生死的思考。 2.全文共四段,从表达方式上看,第一、二段和第三、四段有什么 不同? 参考答案:第一、二段以描写为主,借景抒情;第三、四段以议论 为主,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3.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感有何关系? 参考答案:突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景物清新明朗,生 机盎然。是“乐”的重要方面,也是引发“痛”的主要原因。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东晋时期,受政治和玄学的影响,士人们不关心现实,他们寄情山 水,谈玄论道,放浪形骸。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是传统的“修禊日”(古人于三月 上旬巳日,在溪水边洗濯,祓除不祥。后来发展为暮春之初在水边 宴饮嬉游,祓除不祥的意义反而退居其次)。王羲之和当时许多名 士聚于兰亭,举行“修禊”活动,这次兰亭聚会名流云集,规模宏大,与 会者达四十余人。聚会的目的主要是欣赏山水,饮酒赋诗。为了增 加趣味,他们沿溪流而坐,采取流觞赋诗的方法,流觞所至,即席赋诗。 作诗的规矩当是每人作四、五言诗各一首。此次聚会,王羲之、谢 安、孙绰等11人成四、五言诗各一首;郗昙等15人各成诗一首;谢 瑰、卞迪等16人诗不成,罚酒三巨觥。共成诗37首,编为《兰亭 集》。王羲之当场写成了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 序》。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Biblioteka 文白对译参考答案:
观 点 1 观 点 2 赞同王羲之的看法。 道家“一死生”“齐彭殇”,完全否定死与生的 区别,只是自欺欺人的虚妄之言。王羲之能对此提出否定,是正 确的,他也因此感到人生短暂之悲,主张不应清谈虚度人生。他 的观点是积极的,他希望人们珍视生命,有所作为。 王羲之的观点有不足。正因为人生匆匆,我们才必须“只争朝 夕”;正因为人生苦短,我们才刻意追求生命的永恒;正因为“痛 死”,我们才“乐生”。但乐生不等于怕死,有时要宁可站着死,不 能跪着生。王羲之过于看重生命的长度而没有强调生命的意 义。
参考答案:①俯仰一世(生命短暂) ②不知老之将至(人生无常) ③情随事迁(美好消逝) 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光阴易逝)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4.“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参考答案:作者认为不管人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 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 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 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 谈玄理之意。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2.识通假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3.解多义
修禊事也(动词,举行,做) 茂林修竹(形容词,高的) (1)修 况修短随化(形容词,寿命长)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形容词,修洁) 退将复修吾初服(动词,整理)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名词,思想情趣) (2)致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动词,导致)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动词,得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动词,招致)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列坐其次(名词,旁边) (5)次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名词,次序)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动词,有序地排列)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在排列上次一等)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助词,的) (6)之 不知老之将至(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到达)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助词,的)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5.分古今
例句 古义 今义 认为 ①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 事项);②次要的地位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①动词,抱在怀里;②名词,胸 前 ①名词,文化或文人;②形容 词,文雅 引以为 流觞 .. 以为 把……作为 曲水 其次 列坐其次 .. 它的旁边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
-1-
课 序 题 目
8
9
10
作 者 学 习 目 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 句式。 兰亭集 王羲 2.把握作者由“乐”到“悲”再到“痛”的思想 序 之 感情及发展变化。 3.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 法。 1.了解“赋”的有关知识。 苏 赤壁赋 2.把握文章的内容与情感。 轼 3.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手法。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 句式。 游褒禅 王安 2.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 山记 石 应的写法。 3.领悟作者“深思而慎取”“尽吾志”的思 想,明白其借鉴意义。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癸 丑 . 激湍 . 形骸 . 虚诞 . 稽 趣 会稽 . 稽 首 . 趣 舍万殊 . 趣 味 . 读音 guǐ tuān hái dàn jī qǐ qū qù 加点字 修禊 事 . 流觞 曲水 . 嗟 悼 . 彭殇 . 兴 作 兴 怀 . 兴 趣 . 妄作 . 作 坊 . 读音 xì shāng jiē shāng xīng xì ng zuò zuō
8 兰亭集序
-4-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兰亭诗六首(其三) [晋]王羲之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