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质量管理体系与产品可靠性的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与产品可靠性的关系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企业为持续提供符合顾客要求的产品和服务所采取的组织架构、责任、程序、流程和资源的集合。
而产品可靠性则指产品在特定条件下具备达到设计寿命周期内所要求的性能和可用性,即不会发生功能失效或故障的能力。
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可靠性密切相关,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关系。
首先,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能够对产品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控制,将质量要求固化为标准操作程序,并通过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来检测和监控产品的各项指标。
这些操作能够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变量、控制生产环节中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产品的缺陷和失效率,提高产品可靠性。
其次,产品的可靠性要求对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产品可靠性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备稳定的性能和可用性。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企业在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时需要采取措施,如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优化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强化产品测试等,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
同时,质量管理体系也需要充分考虑顾客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以保证产品能够持续满足顾客的可靠性要求。
再次,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可靠性都需要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不断追求卓越和优质的产品质量。
而产品的可靠性也需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流程改进来提升。
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可靠性的改进需要企业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并分析来自顾客、市场以及内部的质量问题和失效信息,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将其纳入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控制中。
综上所述,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的可靠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提升产品的可靠性,而产品的可靠性要求也对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双方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来实现相互促进和共同提升。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已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产品类型:服务(无形的)、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计量)。
硬件产品的特性:性能,可信度,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实践性。
工作质量:指企业生产经营中各项工作对过程,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保证程度质量管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质量的相互协调活动。
要点: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全部管理活动的总要组成部分,由最高管理者承担职责,与组织内每个成员相关。
涉及面很广,包括战略规划、资源分配等。
必须考虑经济因素朱兰质量观:a质量是一种适用性,侧重用户。
b质量三部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改进戴明质量观:质量管理十四要点,其核心:目标不变,持续改善和知识渊博。
戴明反应链:改进质量—成本降低—提高生产力—捕捉市场—业务稳定—提供工作和更多的工件田口玄一: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检验并是能提高产品质量克劳士比的质量观:克劳士比的质量管理的四项基本原则;1什么是质量2质量是怎么产生的3什么是工作标准(零缺陷)4怎样衡量质量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1质量检验阶段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4标准化质量管理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主要职能:通过严格检验来保证工序间和出厂的产品质量。
特点:1局限于事后检验,不能预防废品的产生2仅限于检验,缺乏系统优化,而产品出现问题,很难找出负责人3经济上不合理。
标准化工作: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质量管理的意义:1.质量是人们生活的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意识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导致人员伤亡。
2.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与质量有关,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竞争能力弱的企业必然会趋于消亡。
3.质量是效益的基础,产品能否销售出去,关键条件是产品的质量符合顾客的要求4.质量是国家民族素质、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的综合反映。
可靠性管理的名词解释
可靠性管理的名词解释可靠性管理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管理领域的概念,它旨在确保产品、系统或组织在预期的服务期间能够以一定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运行。
可靠性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质量管理、风险评估、问题解决和改进等,其主要目标是为了提高产品和系统的可靠性,减少故障率,增加使用寿命,并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
一、可靠性的定义可靠性可以理解为产品或系统在特定条件下完成特定功能的能力,即不出现失效或停止工作的概率。
可靠性管理是为了提高产品或系统在现实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可靠性管理强调的是在设计、生产、使用和维护的全过程中,不断寻找和改进相关因素,以减少故障和提高整体性能。
二、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管理质量管理是可靠性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它旨在确保产品或系统能够满足预期的特定要求和标准。
质量管理包括多种手段,如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评估和质量提升等。
可靠性管理与质量管理的关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手段,而可靠性管理则是质量管理的目标之一。
三、风险评估与可靠性管理风险评估是可靠性管理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产品或系统运行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和故障随时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识别、评估和控制这些潜在的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概率。
通过合理的风险评估和有效的管理,可靠性管理可以更好地保护产品和系统的可靠性和用户的安全。
四、问题解决与可靠性管理问题解决是可靠性管理的又一个重要环节。
在产品或系统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和故障。
问题解决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定位和解决问题的原因,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可靠性管理通过建立合理的问题解决机制和流程,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解决各种故障和问题,提高产品和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改进与可靠性管理可靠性管理强调持续改进的理念。
通过对产品和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可靠性)
改进效果评估和总结
01
总结
02
通过针对可靠性的改进,该品牌智能手机成功解决了通话质量
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关注用户反馈和市场动态,及时发现并解
03
决问题,是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
THANKS
感谢观看
考虑环境因素
评估产品在预期使用环境中的可靠性需求,包括温度、湿 度、振动等。
产品开发中的可靠性设计
冗余设计
通过增加备份或并联系统来提 高产品的可靠性。
简化设计
减少产品中组件的数量和复杂 性,降低故障风险。
容错设计
采用容错技术,如三取二冗余 ,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热设计
确保产品在预期温度范围内运 行,避免因过热而导致的故障
02
可靠性工程基础
可靠性预测
1 2
基于历史数据的预测
利用历史数据和统计方法,预测产品或系统的可 靠性。
基于失效物理模型的预测
根据产品或系统的失效物理模型,预测其可靠性。
3
基于仿真模型的预测
通过建立仿真模型,模拟产品或系统的运行环境, 预测其可靠性。
可靠性设计
冗余设计
通过增加额外的组件或系统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制定可靠性指标
在设计阶段,应制定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如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故障率等,以便 对产品进行量化的可靠性评估。
提高生产阶段的可靠性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
量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是提高产品可 靠性的基础,应选择质量稳定、 可靠的供应商,并对原材料进行 质量检验。
推行生产过程的标
准化
通过制定和执行标准化的工艺流 程、操作规程和检验标准,保证 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特性:广义性,相对性,时效性,经济性。
分类: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过程质量,工作质量。
特性: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需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分为真正质量特性和代用质量特性。
产品质量:产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服务:任何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基本或辅助活动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如何理解:是一个组织全部质量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管理职责应有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承担,质量与组织内的每一个成员有关,质量管理涉及面很广,质量管理中必须考虑经济因素。
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主体-回答由谁管的问题,管理客体-回答管什么的问题,组织目的-回答为何而管的问题,组织环境或条件-回答在什么情况下管的问题。
现代质量管的核心观点。
朱兰的观点: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核心侧重于用户需求,强调了产品或服务必须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目的。
戴明的观点:质量管理十四点;核心目标不变,持续改进和知识渊博。
克劳士比的观点:零缺陷;核心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和工作着都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目标而奋斗。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特点:局限于事后检查,仅限于检查,缺乏系统的优化,经济上不合理,他要求全部检查,费用高,2,系统质量控制阶段,特点:强调对生产制造过程的预防性控制,突出质量的防御性控制于事后检查相结合的工序管理,过分强调统计方法,护士组织管理和生产者能动性,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特点: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管理对象的全面性,方法多样性,经济效益的全面性,4标准化质量管理阶段,特点:过程控制技术,过程运行质量,事前预防寿命周期质量:一个产品的寿命总是有限的,她从摇篮到坟墓,再到转生称为产品的寿命周期循环。
在这个循环的各个阶段,都会有大量的质量活动,称为产品的寿命循环质量。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苏秦)课件1
零缺陷之父-克劳士比
克劳士比(Philip B. Crosby ) 1 质量即符合要求 2 质量的系统是预防 3 工作标准是零缺陷(第一次就把事情做 对)。 4 质量的衡量标准是“不符合要求的代价”。 “变革管理的六个阶段”(6C):领悟 、承 诺 、能力 、沟通 、改正 、坚持
2009-4-13 苏秦主编《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其他质量管理专家
费根堡姆(A.V. Feigenbaum) 费根堡姆的质量观可以在三个质量步骤中 得到体现: 1.质量第一 2.现代质量技术 3.组织承诺
2009-4-13 苏秦主编《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其他质量管理专家
石川馨 (Kaoru Ishikawa) 石川馨图:因果图又叫“石川馨图”,也称为 鱼刺图、特性要因图等。它是利用“头脑风 暴法”,集思广益,寻找影响质量、时间、 成本等问题的潜在因素,然后用图形形式 来表示的一种十分有用的方法,它揭示的 是质量特性波动与潜在原因的关系。 广义的质量概念
2009-4-13 苏秦主编《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机械工业出版社
我国的质量管理发展
1985年,原国家经委颁布了《工业企业全面 质量管理办法》,全面质量管理在全国被普 遍推广。 1992年我国颁布了GB/T19000—ISO9000系 列标准,等同采用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 际标准;1994年颁布了GB/T19000— ISO9000族系列标准;2000年原国家技术监 督局颁布了GB/T19000族标准等同采用2000 版ISO9000族标准。
2009-4-13 苏秦主编《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机械工业出版社
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
质量的全过程管理 产品质量是产品实现全过程 的结果。 在ISO质量标准中,将质量 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分为12 个阶段,用一个首尾相接的 环表示,称为质量环。 产品质量的全过程管理可以 概括为三个管理环节,质量 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复习资料
1、朱兰质量螺旋的意义:曲线是一条螺旋式上升的曲线,把全过程中各质量只能按逻辑顺序串联起来,用以表征产品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和规律性。
反映了产品质量形成的客观规律,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对现代质量管理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什么是两种质量?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综合产品质量和工序产品质量。
前者指包括本工序以及上道工序加工在内的总质量,称总质量。
后者指该工序本身的加工质量,称分质量。
总质量是由本工序的分质量以及上道工序的影响构成。
3、何谓过程能力?过程能力指数?过程性能指数?他们的作用各式什么?:过程能力:加工质量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
短期过程能力反映短期差异,长期过程能力反映长期差异。
过程能力指数:度量过程加工质量符合要求的规范,即企业满足顾客要求的指标。
过程性能指数:。
作用:反映质量可改进范围,评估过程,偏离稳态的稳定程度。
4、试说明早期失效,偶然失效与损耗失效的特征。
早期失效:故障发生概率较大,但失效率随时间增加而迅速下降。
偶然失效:失效是随机的,失效率基本是常数。
损耗失效:失效率迅速上升,直至报废。
4、什么是质量成本?构成项目包括哪些?质量成本又称为质量费用,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合格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合格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5、什么是DMAIC?D(界定)M(测量)A(分析)I(改进)C(控制).什么是PDCA?如何推动PDCA循环?答:计划-执行-检查-总结,推动PDCA循环关键在于总结过程,通过总结经验形成一定的标准制度或规定,使工作做的更好,才能促进质量水平提高。
7.简述抽检过程中的两种错误答:第一类错误:弃真错误,把合格品判为不合格品的概率错误。
第二类错误:纳伪错误,把不合格品判为合格品的概率错误。
8.简述百分比抽样法的不合理性。
答:在质量水平相同时,接收概率随批量大小不同而不同。
批量大接收概率小,批量小接收概率大,致使对大批量要求过严,小批量要求过宽。
全面质量管理的产品质量与可靠性
全面质量管理的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论,旨在通过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提高组织的整体质量水平。
在产品制造领域,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确保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对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影响,并介绍一些实践经验。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原则是以顾客为中心,追求持续改进。
它要求全员参与,从产品设计、制造到服务销售的全过程,都应该注重质量的控制与改进。
以下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1. 领导层的承诺与支持:领导层应明确质量目标,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并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
2. 全员参与:所有员工都应对质量负责,并参与到质量改进的过程中。
3. 流程管理:通过定义、优化和控制各项工作流程,确保产品在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4. 数据驱动决策:通过收集、分析和使用相关数据,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推动持续改进。
5.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地开展改进活动,解决问题、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
二、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在全面质量管理中,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在设计、制造、交付和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的程度。
产品可靠性则是指产品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故障或不出现性能衰退的能力。
质量和可靠性紧密相关,高质量的产品往往也具备较高的可靠性。
1.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产品质量受多个因素影响,其中包括设计、原材料、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等。
(1)设计:良好的产品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可制造性和可靠性,减少制造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
(2)原材料:选用合适的原材料和供应商,保证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制造过程:合理的制造工艺和严格的控制流程可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4)质量控制: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检测、测试和审查等手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 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方法提高产品可靠性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浅析可靠性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
浅析可靠性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摘要:本文从质量与可靠性的内涵着手,首先主要论述了可靠性、可靠性管理的内容、可靠性管理与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
最后得出结论:可靠性是保障质量的前提,没有可靠性就谈不上质量。
关键词:可靠性管理;质量;可靠性;质量管理引言: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曾经说过:质量是21世纪的核心。
这一论断已经得到世界各国质量管理专家和企业界的高度认同[1]。
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要从市场获得更多利润,就必须向市场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因此,质量是每个企业必须高度关注的主题。
从产品的角度来讲,任何产品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而设计制造的。
而可靠性是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保障产品的可靠性就是要预防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发生随机故障。
可靠性管理就是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将产品在整个寿命期内可靠性技术工作有效的组织并控制起来,调动各方面人员开展可靠性活动[1]。
可靠性管理活动贯穿于产品周期全过程,与质量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可靠性管理本身就是质量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组成部分。
1.可靠性管理1.1 什么是可靠性:对一种产品来讲,其质量特性是多种多样的。
通常把这些完成产品特定功能所需的特性称为质量特性。
此外,人们生活中的产品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质量特性--可靠性。
国家标准gb/t3187-94对可靠性作了明确的定义: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1]。
从可靠性的定义可以看出,可靠性有三个相关联的指标,即:规定的条件、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功能:(1) 规定的条件是指产品所处的环境条件、维护条件和适用条件等。
(2) 规定的时间是指产品的无故障时间。
(3)规定的功能是指产品所具备的使用效果。
例如,电视机的功能是呈现影视画面;汽车的功能是在人或物运动。
只有具备这三个要素才能谈及可靠性。
1.2 可靠性管理的内容:可靠性管理涉及企业技术、生产和管理的各个方面,以及与产品寿命相关的部门和个体。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复习资料及课后习题答案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复习资料及课后习题答案第⼀章现代质量管理概述1.什么是质量?如何理解质量的概念?质量:是指产品、体系或过程的⼀组固有特性满⾜顾客和其他相关⽅要求的能⼒(程度)。
理解:①质量可存在于各个领域或任何事物中。
②质量由⼀组固有特性组成。
③满⾜要求是指应满⾜明⽰的、通常是隐含的、或必须履⾏的需要和期望。
④质量的“动态性”。
⑤质量的“相对性”。
⑥⽐较质量的优劣时应在同⼀“等级”的基础上进⾏⽐较。
2.产品质量包括哪些?是指产品的⼀组固有特性满⾜要求的程度。
产品是过程的结果,它包括服务(如运输)、硬件(如机械零件)、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软件(如程序)或其组合。
3.何为⼴义质量?何为狭义质量?狭义质量:指的是仅仅从⽤户的⾓度去看质量,即性能、可信性、安全性、外观、经济性、可靠性、服务等。
⼴义质量:不仅从⽤户的⾓度去看质量,同时还应从社会的⾓度去理解,如是否环保等。
4.何为⼯作质量?产品质量、过程质量与⼯作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作质量:是指企业⽣产经营中各项⼯作对过程、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保证程度。
取决于⼈的素质,包括质量意识、责任⼼、业务⽔平等。
过程:是将输⼊转化为输出的⼀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过程质量:是指过程的固有特性满⾜要求的程度。
包括:规划过程质量、设计过程质量、制造过程质量、使⽤过程质量、报废处理过程质量等。
服务:是指为满⾜顾客的需要,供⽅和顾客之间接触的活动以及供⽅内部活动所产⽣的结果。
服务质量:是指服务的固有特性满⾜要求的程度。
服务的特性如:反应速度、服务能⼒、信誉、及时提供配件等。
5.质量⼯程发展各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①质量检验阶段(事后检验阶段)这⼀阶段的质量管理仅限于质量的检验,依靠检验挑出不合格品。
②统计质量控制阶段③全⾯质量管理阶段。
④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阶段。
6.何为寿命循环周期质量?⼀个产品的寿命总是有限的,它从“摇篮”到“坟墓”,再到“转⽣”,陈伟产品的寿命周期循环。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第10章-可靠性设计与分析资料
第一节 可靠性概述
二、 可靠性的评价尺度
衡量产品可靠性的指标很多,各指标之间有着 密切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有四个,即:
可靠度R (t)、 不可靠度(或称故障概率)F (t)、 故障率λ(t) 平均寿命
第一节 可靠性概述
1.可靠度R (t)
可把靠产性品指在标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F (t) = P (T≤t)
不可靠度具有下述性质:
F(t)
① 是非减函数;
② F(0)=0,F(∞)=1;
③ 0≤F(t)≤1.
第一节 可靠性概述
同样,不可靠度的估计值为:
F(t) N f (t) N f (t) N0 Ns (t)
Ns (t) N f (t) N0
N0
由于故障和不故障这两个事件是对立的,所以 R (t) + F (t) =1
R(t)
Ns (t)
Ns (t) N0 N f (t)
Ns (t) N f (t) N0
N0
第一节 可靠性概述
不可靠度F(t)
如果仍假定t为规定的工作时间,T为产品故障前 的时间,则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
内丧失规定的功能(即发生故障)的概率定义为不 可靠度(或称为故障概率),用F(t)表示:
4.可靠性增长 5.可靠寿命 6.平均寿命
平均寿命是指产品从投入运行到发生故障的平均工作时 间。
对于不维修产品又称失效前平均时间MTTF(Mean time to failure),
对于可维修产品而言,平均寿命指的是产品两次相邻故 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称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n
R S P(Ui ) Ri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第8章质量成本和质量绩效度量
第四节 质量信息管理
二、质量信息分析 (一)质量信息的内容 (1)产品符合性信息 (2)生产过程信息 (3)顾客满意信息 (4)采购信息
第四节 质量信息管理
第一节 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的特点
1、质量成本是客观存在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总是要发 生的。
2、质量成本只是针对制造过程的符合性质量而言的。 3、质量成本是那些与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密切相
关的费用。 4、质量成本并不包括制造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全部费用,
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5、在某些情况下,提高费用会降低损失。
第一节 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的指标体系
1)占基数比例指标 反映质量成本占各种基数的比例关系。
2)结构比例指标 反映质量成本内各主要项目占质量总成本的比例。
3)质量效益指标 反映可控成本增加而使结果成本降低的情况。
第一节 质量成本
(一)基数比例指标
是指质量成本于其它有关经济指标的比值指 标,用来反映质量工作水平的高低。
报告期内外损失成本与基准期相应差值
报告期预防成本与鉴定成本之和与基准期相应的差值
第一节 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分析法 1、指标分析法
对质量成本指标的实际发生值与上期的准指 标作出比较,了解其变动情况。 2、趋势分析
就是要掌握质量成本在一定时间期内的变动 趋势。 3、排列图分析
应用排列图原理对质量椐分析,以找影响质 量成本的主要因素。
质量成本核算
会计核算法。采用货币作为统一度量;采用设 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 本计算和分析、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专门方 法,对质量管理全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全面 和综合的记录和反映;严格地以审核无误的凭 证为依据,质量成本资料必须准确、完整,整 个核算过程与现行成本核算相类似。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A.递推化法B。
直接化法C.逻辑简化法D。
“割顶点法” 答案:D1。
对于有重复事件的故障树,为了应用模块分解法对其进行简化,可应用()达到目的。
A。
串联B。
表决C。
旁联D。
桥联答案:B2。
某系统包含3个单元,其最小割集为{1,2}、{1,3}和{2,3},则该系统为()模型。
A。
5/6λB.6/5λC.6/(5λ)D.5/(6λ)答案:D3。
假设表决器完全可靠的“三中取二”系统,其单元故障率均为λ,则其系统的MTBCF为()。
A.应由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实施B.应由可靠性专业人员实施C.应贯彻“谁设计、谁分析"的原则D。
应由领导指派专人负责实施答案:C4.对于可靠性设计分析工作来说,()。
A。
中间事件B。
未展开事件C。
底事件D。
“准底事件” 答案:D5.在故障树的模块化过程中,把原树中把分割出的模块用一个()代替,其概率即为此模块的概率.A.轻度的B.中等的C.致命的D.灾难的答案:C6.进行FMEA时,严酷度一般情况下可分为四级,通常规定其中Ⅱ类是()。
A.故障判据B.故障模式C.潜在故障D.严酷度答案:B7.什么既是FMECA的基础,同时也是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的基础?()A。
从产品设计、生产和使用角度发现各种缺陷与薄弱环节,从而提高产品可靠性水平B。
准确估计出产品的可靠性水平C。
为可靠性建模提供可信的依据D。
为故障树分析奠定基础答案:A8。
FMECA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即()。
A。
故障模式分析和危害性分析B.故障模式影响分析和危害性分析C。
故障影响分析和危害性分析D。
故障原因分析和危害性分析答案:B9。
FMECA包括()两个步骤。
A。
收集资料B.建树C.定性分析D。
定量计算答案:B10.FTA的基础及关键是()。
A.小B.等C。
大D.接近答案:B11.故障分布服从Weibull分布,则形状参数为()于1时故障率曲线呈水平直线。
A.0。
99993B.0。
99995C.0。
99998D。
工程师的质量与可靠性管理
工程师的质量与可靠性管理工程师在工程项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还需负责项目的质量与可靠性管理。
本文将探讨工程师在质量与可靠性管理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一、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工程项目的质量是项目成败的关键,而质量管理正是确保项目达到或超出客户期望的过程。
工程师在质量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工程师需要确保项目的设计与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确理解和应用相关标准,并在工程过程中遵循这些标准。
其次,工程师需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这包括建立质量控制计划、监督施工过程、开展质量检查和测试,并及时纠正和预防质量问题。
通过质量控制,工程师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的质量。
最后,工程师需要与项目团队和利益相关者密切合作,确保项目目标和质量要求的一致性。
他们需要认真倾听、尊重并解决相关方的需求和意见,以确保项目的质量得以满足。
二、可靠性管理的重要性可靠性是指产品或系统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够持续工作且不发生故障的能力。
在工程项目中,可靠性管理是确保项目交付可靠产品和系统的关键。
首先,工程师需要从设计阶段开始考虑可靠性。
他们需要分析和评估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并采取措施降低设计中的风险和问题。
通过在设计阶段注重可靠性,工程师可以减少项目后期的故障和维修。
其次,工程师需要选择和使用可靠的材料和设备。
他们需要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并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他们还需要对材料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最后,工程师需要建立健全的维护和保养计划。
他们需要提前规划和制定维护计划,并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工作。
通过及时保养和维护,工程师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确保项目的可靠性。
三、工程师应采取的措施为了有效管理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可靠性,工程师应采取以下措施:1. 确保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性:工程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最新的技术和行业标准,以提高工作能力和保持竞争力。
质量管理工具可靠性工程与
二、系统的可靠性预测
(一)系统与系统结构模型分类 纯并联系统 串联系统 工作贮备系统 系统 (并联冗余系统) r/n表决系统 并联系统 理想旁联系统 非工作贮备系统 (旁联系统) 非理想旁联系统
(一)指数分布 ƒ(t)=et (t>0) —失效率为常数是指数分布的重要特征值 1.可靠度和失效分布函数 R(t)=t et dt= et F(t)=1 R(t)= 1 et 2.平均寿命 t =0 et dt=
一、产品可靠性的概念
产品可靠性的概念
可靠度函数 —— 产品的失效分布函数: 显然: —— 可靠度R(t)可以用统计方法来估计。设有N个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开始使用。 令开始工作的时刻 t取为0,到指定时刻t时已发生失效数n(t), 亦即在此时刻尚能继续工作的产品数为N-n(t), 则可靠度的估计值(又称经验可靠度)为
n
1
2
n
例:由4个单元串联组成的系统,单元的可靠度分别为:RA=0.9 RB =0.8 RC=0.7 RD=0.6,求系统的可靠度 RS。 RS=0.90.80.70.6=0.3024 若系统各单元的失效时间服从指数分布,则单元的可靠度为: Ri(t)= eit RS(t)=Ri(t) = e[i]t 如果系统的失效率为S,则S=i=1/mi mi—单元i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为: MTBF=1/ 1/mi
04
系统性故障:由某一固有因素引起,以特定形式出现的
一、产品可靠性的概念
可靠性需要满足: 不发生故障 发生故障后能方便地、及时地修复,以保持良好功能状态能力,即要有良好的维修性。
维修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和恢复到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制造业的可靠性与质量管理
制造业的可靠性与质量管理在制造业中,可靠性与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方面,可靠性指产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持续正常运行的特性;另一方面,质量管理则是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制造业中可靠性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策略和实践。
1. 可靠性的重要性可靠性是制造业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使用大量的产品,包括汽车、家电、电子设备等,如果这些产品缺乏可靠性,将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和损失。
例如,一辆汽车的制动系统如果不可靠,可能导致交通事故;一台空气净化器如果不能持续正常工作,可能无法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
因此,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对于保障用户的生命安全和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2. 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质量管理是制造业中的核心要素之一。
通过质量管理,企业可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进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质量管理涉及到产品的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流程、装配工艺等各个环节。
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可以提前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可靠性与质量管理的策略为了提高制造业的可靠性和质量管理水平,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设计可靠性:在产品设计阶段注重可靠性要求,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使用寿命,从而提前预防潜在问题的发生。
(2) 风险评估与管理:对产品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分析潜在的故障点和失效模式,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降低故障风险。
(3) 强化供应链管理:建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可控,避免质量问题向上游传导。
(4) 实施全员质量控制:培养全员参与质量控制的意识,通过培训和激励机制,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
(5) 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通过收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实施持续改进的措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4. 实践案例为了更具体地理解可靠性与质量管理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下面以某汽车制造企业为例进行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于有重复事件的故障树,为了应用模块分解法对其进行简化,可应用()达到目的。
A.递推化法B.直接化法C.逻辑简化法D.“割顶点法”答案:D2.某系统包含3个单元,其最小割集为{1,2}、{1,3}和{2,3},则该系统为()模型。
A.串联B.表决C.旁联D.桥联答案:B3.假设表决器完全可靠的“三中取二”系统,其单元故障率均为λ,则其系统的MTBCF为()。
A.5/6λB.6/5λC.6/(5λ)D.5/(6λ)答案:D4.对于可靠性设计分析工作来说,()。
A.应由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实施B.应由可靠性专业人员实施C.应贯彻“谁设计、谁分析”的原则D.应由领导指派专人负责实施答案:C5.在故障树的模块化过程中,把原树中把分割出的模块用一个()代替,其概率即为此模块的概A.中间事件B.未展开事件C.底事件D.“准底事件”答案:D6.进行FMEA时,严酷度一般情况下可分为四级,通常规定其中Ⅱ类是()。
A.轻度的B.中等的C.致命的D.灾难的答案:C7.什么既是FMECA的基础,同时也是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的基础?()A.故障判据B.故障模式C.潜在故障D.严酷度答案:B8.FMECA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即()。
A.从产品设计、生产和使用角度发现各种缺陷与薄弱环节,从而提高产品可靠性水平B.准确估计出产品的可靠性水平C.为可靠性建模提供可信的依据D.为故障树分析奠定基础答案:A9.FMECA包括()两个步骤。
A.故障模式分析和危害性分析B.故障模式影响分析和危害性分析C.故障影响分析和危害性分析D.故障原因分析和危害性分析答案:B10.FTA的基础及关键是()。
A.收集资料B.建树C.定性分析D.定量计算答案:B11.故障分布服从Weibull分布,则形状参数为()于1时故障率曲线呈水平直线。
A.小B.等C.大D.接近答案:B12.某喷气式飞机有三台发动机,至少需要两台发动机正常才能安全起落和飞行,假定飞机故障仅A.0.99993B.0.99995C.0.99998D.0.99999答案:A13.可靠性框图“n中取r”表决模型在假设表决器完全可靠的情况下,当表决数r =()时等价A.0B.1C.rD.n答案:B14.可靠性框图“n中取r”表决模型在假设表决器完全可靠的情况下,当表决数r =()时等价A.0B.1C.rD.n答案:D15.采用()等措施,既可以提高基本可靠性,也可以提高任务可靠性。
A.增加冗余B.减少冗余C.桥联D.优良元器件答案:D16.产品的故障判据一般应根据()确定。
A.产品的可靠性指标B.产品的异常现象C.产品的不良后果D.每一规定性能参数和允许极限答案:D17.一般地,我们把()的目标值(或规定值)作为产品设计的目标,是产品设计的依据。
A.指标论证时B.设计定型时C.生产定型时D.成熟期答案:D18.常见的任务可靠性参数有()。
A.MTBFB.MTBMC.MFHBFD.MTBCF答案:D19.下列关于单调关联系统故障树的描述错误的是()。
A.系统中任一组成单元的状态发生变化,则系统结构函数的取值必定发生变化B.单调关联系统的逻辑关系仅由与、或门构成C.或门结构(串联系统)是单调关联系统可靠性的下限,与门结构(并联系统)是单调关联系统可D.系统中任一组成单元的状态由故障转为正常,不会使系统的状态由正常转为故障答案:A20.下列哪种可靠性预计方法不属于单元预计法?()A.相似产品法B.评分预计法C.元件计数法D.应力分析法答案:C21.在电子产品初步设计阶段,可靠性预计通常会选用()。
A.相似产品法B.元件计数法C.应力分析法D.评分预计法答案:B22.定性设计要求一般是在产品()过程中要求采取的可靠性设计措施。
A.论证B.使用C.生产D.研制答案:D23.在衡量某一后果事件的风险时,一般采用所谓()曲线进行。
A.浴盆B.法墨C.抛物D.Weibull分布答案:B24.一般在方案论证阶段选择使用的可靠性预计方法有()。
A.相似产品法B.专家评分法C.应力分析法答案:A25.为了尽量减少可靠性分配的重复次数,在规定的可靠性指标基础上,可考虑留出一定的余量。
A.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为可靠度0.97,而分配时按0.98进行B.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为故障率单位时间0.07,而分配时按0.08进行C.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为故障率单位时间0.07,而分配时按0.05进行D.某飞机的可靠性指标为平均故障间隔飞行小时3.7,而分配时按6.18进行答案:B26.固有可靠性是指()。
A.固化的可靠性指标B.基本可靠性C.产品整个寿命期的可靠性水平D.产品从设计到制造整个过程中所确定了的内在可靠性答案:D27.故障树T = (A∩B)∪(C∩D∩E)∪(F∩G)有()个最小割集。
A.7B.64C.12D.3答案:D28.下列关于机械产品可靠性正确的描述是()。
A.故障率通常不是常值B.通用性强C.标准化程度高D.早期故障现象严重答案:A29.下列参数属于基本可靠性参数的是()。
A.平均维修间隔时间B.完成任务的成功概率C.致命故障间的任务时间D.平均修复时间答案:A30.在进行可靠性设计时需要综合权衡完成规定功能和减少用户费用两个方面的需求,依此可以把A.基本可靠性参数与任务可靠性参数B.使用参数和合同参数C.可用性参数和可信性参数D.主要参数和辅助参数答案:A31.下列可靠性参数中反映保障资源费用的是()。
A.MTBFB.MTBMC.MTTRD.MTBR答案:D32.可靠性参数之间()。
A.是相互独立的B.存在着相关性C.是相互矛盾的D.关系无法确定答案:B33.可靠性的等分配法适用于()阶段。
A.指标论证B.方案论证C.工程研制D.研制各答案:B34.可靠性定量要求分为()。
A.寿命要求和成功概率要求B.最高要求和最低要求C.基本可靠性要求和任务可靠性要求D.阶段要求和总要求答案:C35.可靠性定量要求的制定包括()。
A.制定可靠性设计准则B.对定量描述产品可靠性参数的选择及其指标的确定C.制定可靠性工作合同D.建立可靠性参数体系答案:B36.下列工作不属于可靠性定性分析要求工作项目的是()。
A.FMECA的定量危害性矩阵分析B.FTA的重要度分析C.FTA顶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D.可靠性建模答案:D37.下列哪项不属于可靠性定性设计要求?()A.可靠性建模B.降额设计C.确定关键件和重要件D.热设计答案:A38.可靠性分配包括()。
A.基本可靠性分配和任务可靠性分配B.单元可靠性分配和系统可靠性分配C.可靠性定性分配和可靠性定量分配D.以上全部答案:A39.可靠性分配的关键在于()。
A.可靠性定量要求的制定B.要确定一个方法,通过它能得到合理的可靠性分配值的优化解C.尽早开展D.可靠性预计的准确性答案:B40.必须按()进行可靠性分配。
A.产品研制结束时的目标值(或规定值)B.产品研制结束时的门限值(或最低可接受值)C.成熟期的目标值(或规定值)D.成熟期的门限值(或最低可接受值)答案:C41.下列有关可靠性分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新技术产品应分配较高的可靠性指标B.可靠性分配应反复多次进行C.由于可靠性指标具有阶段性和增长性,因而可靠性分配的指标亦应随着研制阶段的进展而逐渐递D.对于涉及系统安全的关键产品不应分配过高的可靠性指标,以免延误研制进程答案:B42.本课程介绍的各种可靠性设计分析工作主要集中在()进行。
A.设计定型之前B.设计定型之后C.生产定型之前D.生产定型之后答案:A43.可靠性预计相似产品法()。
A.仅适用于研制初期的产品B.仅适用于非电类产品C.具有普适性,无条件适用于各种产品D.适用于各阶段、各类产品答案:D44.可靠性预计应在决策点之()做出。
A.前B.后C.中D.前后答案:A45.对于连续运转部件组成的系统,进行事件树分析()。
A.是不适于的B.必须区分各部件运转的先后次序C.必须找出共因事件D.各部件的顺序可以任意排列答案:D46.事件的风险定义为()。
A.事件链后果的发生概率B.事件的发生概率与其损失值之比C.故障率与损失率的乘积D.事件的发生概率与其损失值的乘积答案:D47.在考虑共因事件的一种事件树分析方法中,由于将共因事件显式地表示在事件树中,因此又称A.工程B.共因C.精确D.显答案:D48.事件树的后果事件是由初因事件和后续事件的()所构成的不同的结果。
A.发生概率B.发生C.不发生D.发生或不发生答案:D49.对于大多数系统,其寿命周期费用中的使用保障费用要()于研制和生产费用。
A.高B.接近C.低D.等答案:A50.下列哪项不是描述系统保持规定性能指标能力的特性?()A.可靠性B.维修性C.保障性D.经济性答案:D51.下列哪种说法描述了系统保持规定性能指标的能力?()A.发动机的输出功率B.发动机能连续工作1000小时并保证在此期间输出功率不低于1000千瓦C.航空发动机推重比D.涡扇发动机最大转速答案:B52.系统优化权衡的核心是()两个概念之间的权衡。
A.质量与可靠性B.性能与效能C.性能与费用D.效能与寿命周期费用答案:D53.下列因素中,()与效能无关。
A.可用性B.可信性C.寿命周期费用D.固有能力答案:C54.FMEA表中的严酷度类别指的是()影响的严重程度。
A.局部B.高一层次C.最终D.全面答案:C55.在进行FMEA之前,应首先规定FMEA从哪个产品层次开始到哪个产品层次结束,这种规定的FA.规定层次B.规范层次C.约定层次D.确定层次答案:C56.假定某飞机上无线电设备故障率为100万菲特,则其MTBF为()小时。
A.100B.1C.1000D.1000000答案:C57.故障服从指数分布的产品,若工作到MTBF时,其可靠度为()。
A.1/eB.eC.0.5D.0.618答案:A58.假定某飞机上无线电设备故障率为100万菲特,则该设备工作到5小时的可靠度为()。
A.0.9B.0.99C.0.995D.0.999答案:C59.有一寿命服从指数分布的产品,当工作时间等于产品MTBF的1/10时,产品的可靠度是()。
A.90.48%B.95%C.91%D.99%答案:A60.假定某飞机上无线电设备故障率为100万菲特,如果要求有99.9%的把握不出故障,其飞行时A.10B.1C.2.5D.5答案:B61.()都属于“规定时间”的范畴。
A.产品规定了的任务时间B.继电器的工作次数C.发动机的循环次数D.车辆的行驶里程答案:A|B|C|D62.除了可靠性外,维持产品规定性能指标的特性还有()。
A.安全性B.维修性C.测试性D.保障性答案:A|B|C|D63.由于产品故障机理的不同,产品的故障率随时间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