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文档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文档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意义深远。

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它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指导原则、根本方法、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认为,全人类解放的终极目标就是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每一个人的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纵观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是现实性、实践性和辩证批判性,理论内涵丰富而深刻。

一是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马克思指出:“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

”①他还指出:“实际上,我只有在有可以出卖的东西的时候才有私有财产,而我自己的特有性却是根本不能出卖的。

”②这表明人的个性是每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本质体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这种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既包括个人自身的生理与心理、体力与智力、文化与思想的内在的和谐发展,也包括个人身外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外在的协调发展。

二是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马克思认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③马克思的人的主体性思想把“人”提高到了历史最高高度,这一思想超越了以前历史上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找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逻辑支点。

人的主体性是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能动的、积极的、理智的主体功能属性的总和,人的主体性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受人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

人的主体性不仅仅体现在人在自我发展时的主体性,而且还体现在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性。

浅析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1. 引言1.1 引言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思想与政治相统一,着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素养和全面发展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此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理论。

马克思认为,思想和政治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而教育则是阶级斗争的重要阵地。

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符合无产阶级利益的新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强调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阶级斗争的必然性进行深入的教育和培养。

这种教育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使他们成为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理想的新一代建设者。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还倡导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己的阶级觉悟和斗争能力。

2.2 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识形态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

不同的意识形态会导致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意识形态塑造了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认知结构。

通过灌输特定的意识形态观念,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念,推动其思想觉醒和自我提升。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视角下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视角下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由发展 ; 同样 只有 个 人充 分 自由发 展 了 , 能达 到 人 的全 面 才
发展 。
条 件下 从事 生产 活 动 的 . 进而 能动 地表 现 出他 的独特 个性 的
人。 2人 的 价 值 .
二 、 校思 想政治教 育 与马克 思主 义人 学思 想的契 合点 高
1主 体 定 位 一 致 .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视角下的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于雪梅 郭代 习
( 昌航 空大学 南 江西南 昌 3 0 6 ) 3 0 3
[ 要 ] 马克思主义人 学是从哲学角度对人做 出的最高层 次思考 , 摘 蕴含 着个人与社会关 系的丰富 内涵。 时期 高校 思想政 治教 新
育 的 目标 就 是 通 过 以 大 学 生 为主 体 的 教 育 实 践 活动 . 以特 定的 价 值 取 向促 进 大 学 生的 自由、 面发 展 。这 与 马 克 思 主 义 人 学思 想的 终 全
通过 劳动 实践能 动地 改造社 会 。人 的价值 总是 在一 定 的社 会 生产关 系 中通过各 种 现实活 动来实 现 。社 会文 化环 境影 响着
个人 价值 的实 现 , 个人 价值 的定位 又与 一定 的社会 价 值 目标
相联 系 。
3人 的 自 由和 全 面发 展 .

马 克 思 主 义 人 学 思 想 的 内 涵
高 校思想 政 治教 育根本 上讲 的是人 的问题 , 是为 获得 它
个特 殊 的个体 。 并
更 好 地生 存 发展 而 进行 的 以当代 大 学 生 为 对象 的教 育 实 践
活动。 关注 的是 当代大 学生 的成长 、 才 问题 。 成 现代思 想政 治 教 育 本着 “ 以学生 为 本 , 一切 为 了学 生 、 了一 切 学 生 、 了 为 为 学 生 的一 切 ” 的理 念 把 大学 生 定位 为 教 育 的 主体 , 们 是 具 他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它是人类为获得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而 自我设 计 、 自我 发展 、 自我完善 的实践活动 。思想政 治教育特定的价 值取 向就是促进人在社会 中的生存和发展 , 就是发展
人、 促进 人 自身 完善 和幸 福 , 想政治 教育坚持 促进 思 人的 自由全面发展 , 凸显 了思想政治教育 目的发展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研 究
20 0 8年
切 自 的件 每人 自发是 煮的:展条”’个的由展一 由 人 发
20 0 8年 8 月
马克思主义人 学视角下 的思想政治教育
齐 敏 . 许 凤 华
( . 尔滨金 融 高等专科 学校 社科部 , 1哈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3 ; 5 0 0 2 黑龙 江农 垦农 业职 业技 术 学院 经 贸 系,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3 ) 5 4 1

要 : 的 问题 是 贯 穿马 克 思 主 义 学说 始 终 的重 要 线 索 , 想政 治 教 育 问题 从 根 本 上 讲 是 人 的 问题 , 一 契 合 点 人 思 这
把 马 克思 主 义 人 学 与 思 想政 治 教 育 紧密 联 系起 来 , 社 会 学 层 面 和 哲 学 本 体 论层 面 对 马 克 思主 义人 学思 想 中关 于 从 人 的本 质 特 性 作 了 简要 剖 析 , 以此 为基 点 , 现 实的 个人 、 并 把 实践 的 人 作 为现 代 思 想政 治教 育的 最 高 目的 促进 人 的 自由全 面 发展 的科 学的 逻 辑前 提 , 思 想政 治教 育 工作 进 行 更 为 深 刻 、 学 的探 讨 。 对 科 关键 词 : 克思 主 义人 学 ; 想政 治教 育 ; 实 的 个人 马 思 现
中图 分 类 号 : 6 1 G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9 4 (0 80 — 0 10 17 — 79 20 )4 0 9— 3

马克思人性观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人性观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人性观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对人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产品和创造者。

人的本质表现为人的劳动活动和社会实践,而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本质是自由、创造、奉献、团结和共产主义,人的价值不在于个人的私利和私欲,而在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还包括对人的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历史性的,人类不断地通过社会实践改变自己的本质和世界,实现自我解放和全面发展。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人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本质,而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彻底实现。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强调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强调人类团结奋斗、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

这种人性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结合作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

【字数:296】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政治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更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环节。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成为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有力保障。

在当今社会,诱惑和挑战层出不穷,学生思想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和影响。

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选文档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选文档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充盈着对人的现实科学的理解,深刻揭示了历史进程中人的生存发展的基本规律,实现着对现实人生的观照。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进程中一个新的生长点和当代形态,人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和依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市场取向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发展,也随着哲学从认识论向生存论的范式转向,时代呼唤着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

”[1] 因此,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角度看,去探讨具有属人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并将这一思想主动地贴近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将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带来重大变革。

一、人的存在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确立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出发点是人,但不是“那种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

“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的存在是“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是实践的存在。

马克思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3]以此为出发作为逻辑起点,也成为马克思主义观察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性方法。

马克思总是在人和历史的互动中,分析对人的不同阶段及其各自特征,从而展示出人具体的历史过程,把对人的认识又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对“现实的个人”赋予了历史性。

除此,人还是从事实践的人,人的存在是实践的存在。

现实的个人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不断与自然和他人交往,取得了实在的现实基础,形成了人所特有的生物属性,实现着人和自然、人和人的统一。

正是源于实践,人和社会才有了诞生和发展,也会最终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自由。

马克思主义人的存在理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人的现实性去理解,将现实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的开题报告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的开题报告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民群众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走向深入,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探索。

然而,当前大学生面临的社会转型、文化多元等新形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也日益显现,如教育方式和方法相对单一、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和参与等。

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进行研究,对解决当前的问题、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意义本研究期望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入手,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可以进行如下探讨:(1)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以提高教育实效性,明确教育目标和任务。

(2)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出发,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持。

(3)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理论素养等方面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进行探讨。

(1)采用文献法,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甄别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等相关理论。

(2)采用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意义、方法等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反应和反馈。

(3)采用访谈法,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访谈,了解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实施策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4. 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为: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处,为其改进和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探讨学生对思政课的反应、学习动机与满意度等基础问题,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数据支持;借鉴外国高校的思政教育经验、发展状况和成就,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学贯彻马克思主义始终,在当代渐渐凸显出来,是对人所做的高层次的思考。

马克思人学内涵十分丰富,其关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关注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文章从马克思人学理论基础入手,以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性、全面发展性为切入点,论述马克思主义人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06-02一、人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的相关阐述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的本质及其全面发展的一门科学理论体系。

从其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等,无不贯穿着对“人”的理论论述,其理论十分深刻,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人的本质”的界定马克思在现实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做了多向度的解读。

第一,人的实践本质。

实践活动的含义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它表明了“自由”和“自觉”是人的两种基本特性。

首先看人的“自由”特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逐渐摆脱了人群共同体的束缚,依靠自觉的能力来生存。

但是在现代社会,这种自由却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自主招生,自主择业,各种自主生存方式没有了计划经济的强制但也没有包办分配的稳定,在我看来这是因为经济发展的速度超过了人们自身能力增长造成的人们的不适感,所以发展自我的能力才是应对压力的办法。

人的另一特性“自觉”是指人的自我意识,自主寻求发展、理性把握发展的观念与状态。

自觉与自主都强调人的能动性,但自觉更突出觉悟和反思。

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照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探析

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照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探析
打上社会 的印记 ,受到人 的社会属性 的制约 和规定 ,
于人 的本 质 、 人的全面发展 以及 人的主体性学说分 别 从合规律性 、 目的性 、 能动性 三个方面 , 合 合 为思想政 治教育 “ 以可能” “ 以必要 ” 何 以实现 ” 何 、何 和“ 自身 的
社会化提供 了坚实 的人学理论基础 。
践对 象, 因此 , 马克思主义人 学理论是 马克思主 义理 论体 系中与 思想政 治教育联 系最直接 、 密切 的理 论 内容 , 最 其 中关于人 的本质的 学说 、 关于个人全 面发展 的 学说 以及 关于人 的主体性 学说 为思想政 治教 育社会 化“ 以可能” 何 、
“ 以必 须 ” “ 以 实现 ” 供 了合 规 律 性 、 目的性 和 合 能 动 性 的基 础 。 何 和 何 提 合
作者简介 : 宋劲松 (94 , , 17 一)女 湖南湘潭人 , 湖南科技 大学马克思主 义学院讲师 , 法学博士
4 0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研 究
2 1 年 01
会关 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 的社会
4人的本质是一切社 会关 系的 总和 。 . 这也决定 了 思想政 治教育社会化发展的趋势
关系, 其历史 性表现 为两种特点 , 即相对 稳定 性与绝
对变 动性 。这样 , 为反 映这些社会关 系的思想整合 作
从 历史唯物论的角度看 , 任何人都是生 活在一 定
马克思指 出 :人 作为人 类历史的前提 , “ 也是人类 历史 的产物和结果 。” ] 何具 体的人都具有 他所处 【壬 4 1 的历史 背景 的印记 , 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 人
关 系的总和 。”l _ 这是 马克思主义关 于人 的本 质 的经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马克思主义人学克 服了古代神本论人学思想 、近代人本论人学思 想把人神圣化和纯粹主体 化的缺 陷,从现实实践 的角度对人做 出了科 学 的分析 , 使得人们对人性本质问题 的探讨有 了一个正确的立足点 。 马 克思 主义人学视野 中的“ 是现实的人 、 人” 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思想政治 教育 的对象是大学生这一群体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运用于高
2 坚持“ . 1 以人为本” 的方法论原则 。 坚持“ 以人为本” 就是要 以学生 为本 。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 中坚持“ 以人为本” 就是坚持“ 以学生 为本 ” 。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 目标 , 从大学生 的根本利益 出发 , 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 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 质, 关注学生作为“ 现实的人” 的共性 和个性 的差异 , 每一个 学生视 为 将 教育 和培养的 目 , 注他们 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世 界 , 标 关 作到贴近学生生 活、 贴近学生思想实际 , 扎扎实实地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要充分 尊重 学生的主体地位 , 发挥其 主体 性作用 , 促使他们 通过 自己积极 “ 自 由自 觉活动” 能动地选择接受教育 的影 响 , , 同时也 主动 、 觉地进行 自 自 我教育 , 树立科 学的人生观 、 价值观 、 世界观。 坚持 “ 以人为本” 还要遵循 思想教育主 、 客体互动规律 , 达到教 育者 主体性 与受教 育者 主体性的统 教育者应 发挥 主体性作用 , 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加强改进思想政治 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引导学生综合素质 的提高 得同时尽量发 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促使学生 能够 以主体 的姿态积极参与思想教 育活动 , 自觉主动接受和开展 自我教育 , 按照社会要求塑造 自己健全的 人 格 和 良好 的思 想 品德 。 2 从人的现实性角度出发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 2 马克思 主义认 为人性 是历史的 、 具体 的 , 人都表现 出不 同的 、 每个 多姿 多彩的个性 。作为社会的分子 , 每个人也具有不 同的社会属性和时间 、 空间属性 。 在现实生活 中, 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 、 组织形式 、 就业方 式、 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 , 受此影响 , 大学生在思考问题时 , 往往 从对社会 的现实感性认知上得出 自己认为正确的思想和看法 ,因而在 广大青年学生 中存在众多的思想差异 。因此 , 要求在思想 教育 中既要注 重科 学理论的引导 , 又要 面对新时期 的社会现实 , 立足实际 , 针对青年 学生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 , 分清层次 , 运用 不同的方法 , 的放矢地 有 解决学生现实生活存在的各种 问题 。 2 从人 的本质属 性一社 会性出发 , 断优 化社会环境 , _ 3 不 创建 良好 的氛 围。 人的需要的多样性 、 实践 的丰富性 、 社会关 系的广泛性 , 决定了 人 的本质 内容的复杂性 ; , 的思想随着社会 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 同时 人 受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摘要】本文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引言部分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首先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历史演变,然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要求。

最后讨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机制。

结论部分提出了理论启示和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这一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变、现状分析、影响、要求、互动机制、理论启示、政策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其理论学科的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和影响关系,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历史演变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研究,对于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其学科建设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关键作用。

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其现状直接影响着国家长远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育研究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育研究
成果 。
97
始 就 比最灵 巧 的蜜 蜂 高 明 的地 方 , 是他 在 用 蜂 蜡 建 筑蜂房以前 , 已经 在 自己 的 头 脑 中把 它 建 成 了 。 ” “ 他 不 仅使 自然 物 发 生 形 式 变 化 , 同 时 他 还 在 自然
质、 性格 、 能力 、 智力等受遗传素质影响 ; 尽管从生物 学角度讲 , 人的遗传基因的排列具有一定 的规律性 , 可是这种排列组合又具有无 限丰富多彩的特征 , 所
当前 , 在 社会 转 型大 背景 下 , 随 着 国际 化 、 市 场
意 义上 的个 性 大 多 从 社 会 维 度 研 究 , 用 以表 述 “ 同
化 和现 代 化进 程 的加快 , 人 的个性 得 到张 扬发 展 , 鲜 明的个 性 特征 成为 人生 存 的重要 特色 。在 马 克思 主

马 克思 主 义人 学视 野下个 性 之 内涵
个 性作 为 承载 着人 的全 面发 展这 一深 邃而 凝重 命题 的概念 , 随着 社 会 的发展 和人 类研 究 的深 入 , 其 内涵 日渐 丰富 , 不 同 的 学科 对其 规 定 不 同。 社会 学
“ 当人 开始 生 产 自己 的 生 活 资 料 的时 候 , 这 一 步 是 由他们 的 肉体组 织 所 决 定 的 , 人 本 身 就开 始 把 自己 和 动物 区 别 开来 。 ” _ 3 J ( ”“ 最 蹩脚 的建 筑 师 从 一 开
义 人学 视 野下 , 人 的 全 面 发展 和 个 性 发 展 之 间 是 紧
种群体 中多数 成员 共 同具有 的心 理 特质 和性 格 特 点” 2 “ ; 伦 理 学 中 的个 性 则 大 多 从 道 德 视 域 出

浅析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人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奠定思想基础的教育活动。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注重培养人们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人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这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既要求教育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要求学生勤奋学习和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力量。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能动性。

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要求教育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要求学生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关注社会问题,并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自己。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思辨和批判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认为,思辨和批判的精神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对社会现象进行思辨和批判。

这种思辨和批判的教育方式,既要求教育者提供多元化的知识和思想资源,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也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内容。

马克思主义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让他们深刻理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K e r s: a im ;h ma i h o y;su e t nc l g sa du ie st s d oo ia n oiia d c t n y wo d M xs u nt t e r y t d n si ol e n nv r ie ;ie lgc l dp l c le u ai e i a t o
o o ia n o i c le u a i n,b p l i g M a x s h o y o u n t l g c la d p l ia d c to t y a p y n r it t e r f h ma i y,ma i ie h t a i n o x m z s t e mo i to f v
关 键词 : 马克思主义; 人学;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 号 : 8 A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号 :6210 (090—080 17—1120)2 1—3 0
Enl t nm e to a x s he r fhu a t i e gh n fM r itt o y o m niy o ole e i e l g c la d po iia d c to n c l g d o o ia n ltc le u a i n
马克 思 主义 人 学 理论 是 马克 思主 义关 于 人 的
校学生 , 从根 本上说 也就 是人 的 问题 。对人 的共 同
本 பைடு நூலகம் 、 的 价值 、 人 人道 主义 、 的全面发 展 问题 的科 人
学 理论 , 它是 从哲 学 的层面 对人 所做 的一种深 层 次 的思考 。马 克 思主 义 人 学理 论 认 为 : 是 “ 实 的 人 现
关 注这 一 逻 辑关 系 也使 马 克 思主 义 人学 理 论 与 高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人的主体性、价值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受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面对资源共享机制亟待完善、个性价值尚未得到重视、职业规划空间狭窄的问题。

对此,提出人的社会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中的作用;基于人的本质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的现实性;尊重个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的有效性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管理[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学风建设委托课题“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规划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

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人学理论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所谓人学理论,就是一门以人为研究核心的学说体系,重点研究人的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管理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的管理。

从现实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受到诸多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管理难度较大,问题层出不穷,如对队伍的社会性、主体性、个性等问题的忽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工作执行能力不强、工作效率低下、离职倾向严重等,这在一定程度深刻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实效性。

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必要引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内涵与本质从内容的角度讲,人类的起源、本质以及发展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的研究,向人类诠释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原则。

首先,马克思认为,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是抽象的人。

可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以“现实的人”为基础的。

其次,关于人的价值,马克思强调:人类是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而人类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些实践活动当中。

最后,马克思主义尊重人的价值,倡导人的个性解放,推崇人的全面发展,为相关理论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良好基础。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变 动性 。

“ 的社会 性 ” 求思想 政治教 育应 着眼 于引导 大 人 要
学生树立 正确 的价 值观
“ 人的本 质不是 单个 人所 固有 的抽象 物 ” ,从人 的存 在 来看 , 既有 自然 属性 , 人 又有 社 会属 性 , 成 为人 不是 由其 人 自然的属性 和生 物特征 决定 的 , 而是 由人 的社会关 系 、 由人 的社会性 决 定 的 ,人 的 自然 属性 仅 仅是 人成 为 人 的前提 。 “ 只有在社 会 中 , 的 自然 的存 在对他 说来 才是 他 的人 的存 人
其 才能 的手段 。也就是 说 ,只有在 集体 中才 能有个 人 的 自 由” “ , 一个 人 的发 展取 决 于和 他直 接 和 间接进 行交 往 的其
他 一 切 人 的发 展 ” 。 【 引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要 从 人 的 社 会 性 出 发 , 积 极 引 导 指 导 大 学 生 正 确 对 待 与 处 理 各 种 社 会 关 系 , 最 大 限 度 地 激 发
பைடு நூலகம்
学理论 既有深 刻 的理 论 内涵 , 又有 丰富 的实践 内容 , 高校 对 思想政 治教育具 有较 大的指导 作用和启 发意 义 。

人 的本 质是 发展 的 , 是静 止 的 、 不 永恒 不变 的 。马 克思 强调人 的本 质“ 在其 现实性 上 , 它是 一切社 会关 系的总 和” , 实 际上就 是 用一种 发 展 的眼 光来 看待 人 的本 质 的内涵 , 因 为社会 会变 , 社会 关系 会变 , 由社 会关 系综合 决定 的人 的本 质同样 会变 。马克思 主义 者是把 人 的本质 同一定 的社会 历 史 条件 具体 地联 系 起来 , 强调 人 的本 质 的具 体性 、 阶段性 、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马 克 思 主 义 人 学 视 域 下 对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思 考
张 阳
( 西师 范大 学 政 治 行 政 学 院 广
广西
桂林Βιβλιοθήκη 5 10 ) 4 0 6
中图分 类号 :8 A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9 5 (0 2o8 0 0 — 2 10 — 2X2 1) — 0 80
摘要 : 马克思主义人 学理论从哲学的层面对人所做 的 层思考 , 们开展大 学 思想政治教 育提供 了非常重要 的理论依 据 。 深 为我 生
本 文 从 马 克 思主 义 人 学思 想 角 度 分 析 了传 统 思 想政 治 教 育的 弊 端 。 以马 克 思 主 义 人 学为 指 导 , 强 大 学 生 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 实 增
效 性
关 键 字 : 克 思主 义 马
人 学 高校
思想 政 治教 育
马克 思 主 义 入 学 思 想 揭 示 了 人 的本 质 .并 以 此 为 基 础 发 展 利 . 会 应 当尊 重 他 人 的人 格 尊严 , 足他 的 正 当 需 要 。在 人 生 社 满 而 来 的人 的 价 值 理 论 , 们 自由 , 面 发 展 理 论 等 也 是 其 精 华 。 价 值 方 面 . 人 全 由于 主客 观 原 因 , 与 人 实 际上 并 不 平 等 . 同 时 . 人 但 两 思想 政 治 教 育 与 “ ” 切 相 关 . 主体 和 客 体 都 是 人 . 想 政 治 者 又 是 统一 的 。一 个人 只有 成 为 自由 自觉 的 劳动 主体 . 能创 造 人 密 其 思 才

的产 品 . 能 满 足 需要 l 才
二 、 统 思 想 政治 教 育 的误 区 传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摘要】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异化因素,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人的主体性和现实性,实现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兼顾好物质需要和精神满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和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人才。

人的价值理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精华,它强调人的主体性、现实性和价值取向,突出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对解决现实中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异化和增强其实效性意义重大。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人学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主要是研究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的基本原则的学问。

人的发展问题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最终目标是寻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人的本质。

这主要体现在人的现实性和社会性。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研究人的问题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基础。

人的本质是指人的社会特质,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即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凝固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发展着的。

二是人的价值。

人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双重属性,人的价值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通过各种现实活动来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定位又与一定社会价值目标相联系。

三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的理想和追求,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人类社会自由发展的基础在于个人得到普遍的全面发展,个人只有实现充分自由发展才能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具有全体性和普遍性,每一个个人的发展都不应影响其他人的发展。

可见,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人类人学理论的集成和精华,应成为研究人的问题的理论源泉和方法指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研究人的问题,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引导教育对象从现实出发进行更好地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调适、自我发展,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实现个人价值,并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浅析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和独特的理论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教育。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浅析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教育被看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了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着眼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主义主张对事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这种辩证思维方式也应用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

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批判思维,让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

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框架的塑造,还要注重学生的人格和道德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的人。

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即教育是面向社会发展的,服务于社会的人格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也要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际能力。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人全面发展理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马克思主义人全面发展理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浅议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关注。

如何使当代教育更着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在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浅谈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更好的指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目标,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并分析如何运用这一理论更好的指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主题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长期以来的执着追求。

人类历史告诉我们,未来社会的趋势不再是追求物质资料的生产率,而是注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作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包括使每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内容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人”指的是每个人,而所谓“全面发展”就是指每个人都能得到的“人”的平等发展、“人的本质内容”的完整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和“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主要由人的体力和智力构成的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21世纪最根本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而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要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赢得竞争的胜利,最关键的就是要靠教育。

而在教育工作中,不容忽视的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者:李晓桐
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14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研究人的哲学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首先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内涵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其次,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吸引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4-0129-02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石,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

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人学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分析其中蕴含的关于人的本质、现实性、主体性、发展实践等理论对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内涵与人学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内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首先,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在实践中融入社会生活,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与他人交往产生社会关系,成为社会中的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其次,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是被动的,而是表现出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人。

人在实践中的活动是作为个人的活动,是具有自主性的主体而不是某种工具和手段。

最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孤立的人的发展,而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指引下,依据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规律,尤其是遵循人在知、情、信、义、行等方面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人的实践性,以人为本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实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意识出现了多元化的特征,行为功利化、诚信缺失现象也随之出现。

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并且发挥其指导作用,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一)重视社会价值,忽视个人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指其作用于社会层面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是指教育对于个人所产生的内在价值。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很多时候还会放在社会价值层面,容易忽视或者否定个人价值。

对于个人价值的忽视有着许多历史的现实的因素。

首先,由于传统文化负面影响。

儒家虽然注重“人”,但是仅仅是着眼于人性的统一,而不是人的发展,这就形成了一种使教育对象在特定的人伦关系中定位的教育任务,在价值取向上以整体为最高的价值,个人只是实现整体秩序的工具与手段。

其次,受价值理念的影响。

长期以来教育实践一直禁锢于社会本位的片面的教育理念之中,认为只要社会发展了个人就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将社会整体利益置于个人之前,忽视了个人的发展与价值。

(二)强调教育者主导性,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由于社会的要求长期以来担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者和宣传者,在教育过程中有着强烈的主导性。

如果把教育者当作教育的唯一主体,忽视受教者的现实主体性,那么思想政治就变成教育者的独角戏。

实践证明,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多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所传输的思想品行、知识素养学生只能接受或者认同,这样学生就无形中忽视了自身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

(三)着重传递知识内容,缺乏实践锻炼
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以课堂形式开展,内容多以思想观点、理论体系的方式呈现。

单纯的知识传递现象几乎占据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课外实践锻炼活动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要内容。

课堂上的思想内容成为空洞的理论,受教育者在课堂上很难完全领悟到教师传递的思想修养的内容,长此以往受教育者本身难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更难以为社会、国家做贡献了。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立足人的本质,重视个人价值
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与工作对象,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

不仅要让受教育者具有较高政治素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的、高尚的人,更要从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出发,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受教育者实现个人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应该了解不同专业的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同的价值
观念,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的专业背景制定适合学生的教育内容,只有这样制定的教育内容才符合学生实际需求,贴合学生的生活,能够有效发挥教育的实效性。

(二)立足人的主体性、创新教育客体主体化模式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模式已经由教师主导灌输向受教育者的主体化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转变教育者是唯一主体的思想观念,确立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基调,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现实主体,实现受教育者客体主体化的转变。

首先,与学生平等相处。

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平实朴素的语言向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其次,教育者在发挥教育主导性的同时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者要将教育的模式转化为双向主体的对话模式,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发挥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

(三)立足人的实践性,提高教育实效性
马克思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只有体现在学生的行为上才最具有说服力。

首先,教学准备阶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实践性。

将教材中抽象化、理论化的内容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

在这一过程中,对教师的实践敏感有一定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社会发展前沿问题,而且需要了解不同专业、不同成长背景的学生们的思想状况和价值状况。

因此,教育者首先要将教材看成动态发展的教学内容,把教材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始终保持实践性思维。

其次,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基本上都是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

第一,小班制教学成为首选。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在数量上达不到科学的师生比,课堂人数较多,教育的效果就容易大打折扣。

第二,创设教学情境。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理论教学”中,只有创设出符合学生需要的“实践情境”才能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性。

教师在讲述课程内容时,应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实践场景,让学生深入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将会大大提升,易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总之,马克思主义人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指导。

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过度重视社会价值、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学缺乏实践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之路将会依然曲折漫长,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教育客体主体化模式,以实践思维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爱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钟维荣.试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孙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