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的起源和演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7. 磁场强度也是多种多样的。中子星的磁场强度为1012-1013G。 白矮星为107G;太阳普遍磁场也有几高斯,有的恒星磁场更小。 8. 自转角速度一本来说早型星较大、晚型星较小。自转速度一 般为几十-几百公里每秒,唯有中子星达几千公里每秒。 9. 恒星的物理特性多种多样,但质量差异不显著,最多只有上 千倍之差。 10. 除了正常的恒星以外,氦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大量特殊类型的 恒星,如脉动变星、新星、超新星、脉冲星等。多样种类的恒 星,为恒星演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是恒星演化学的观测基础 和依据。 11. 近年来研究恒星的一个重要资料是证明了恒星的年龄是多种 多样的。球状星团的年龄在109-1010年,疏散星团的年龄一般 小于109年;星协的年龄为105 年左右,一些抛射物质的不稳定星位108年。对于光度很大的O 型星、B型星,年龄一般为108年。
金牛座T星
SchoBiblioteka Baidu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当恒星中心温度继续增高到700万度时, 氢聚变为氦的核反应开 始,并放出大量的能量,使压力增高到与引力完全平衡,这时恒 星停止收缩,处于严格的流体力学平衡状态。恒星演化进入以内 部氢核聚变为氦核作为主要能源的那个阶段称为主星序阶段,或 叫作主序阶段,主序星和主序后星的结构是不同的。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在快收缩过程中,星云内部的温度逐渐增高,压力不断增大,当压力增到 近似与引力相等时,开始建立平衡结构,这时星云由快收缩过程转化为慢收 缩过程。
在慢收缩阶段,主要能源仍然是收缩时释放的引力势能,在慢收缩的末期, 当中心温度升到80万度以上时,内部开始出现热核反应,这种热核反应成为 这一阶段除了引力收缩以外的另一种能源,最先出现的是下列反应: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决定恒星特性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恒星的初始质量和化学组成。由观测可知, 恒星形成要有一定的质量,一般恒星的质量范围是0.1太阳质量~60太阳质量。 质量太低,若小于0.08太阳质量的天体,靠自身引力不能压缩它的中心区达到 热核反应并自身发可见光,如太阳系的木星有红外辐射源,就不能称恒星。大 于60太阳质量的天体,由自身引力压缩,中心很快达到高温,辐射压大大超 过物质压,很不稳定,目前还未发现。
疏散星团
球状星团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2. 恒星的化学组成也是一个重要资料。观测正米昂恒星的化学组成差别 很小。恒星中最丰富的元素是氢,其次是氦,重元素的含量远小于氢和 氦的含量。 3. 恒星的光度弥散很大。绝对星等有的亮到-9m,有的微弱到19.6m,即 恒星的光度相差可达两千八百亿倍之巨。 4. 恒星的直径有比太阳大千倍的红巨星,也有仅仅是太阳万分之一的中 子星。 5. 恒星密度差异惊人。白矮星为107g/cm3左右,中子星内部为 1014g/cm3;而一些巨星,超巨星密度只有10-9g/cm3。 6. 表面温度有的不到一千度,有的却超过10万度。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不同质量的恒星,收缩的时间不同,质量等于太阳的恒星,慢收缩阶段长约 7500万年,15 M⊙的恒星,约6万年,0.2 M⊙的恒星,则长达17亿年。
引力收缩阶段为主序前阶段。星际云收缩为原恒星。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慢收缩阶段,星际云已完全转化为恒星,物质不再是透明的。内部的结构越 靠近中心,温度和密度都越高。该阶段主要是红光,恒星表面温度为3000 ℃左右。这时能量转移已不是对流,而主要是靠辐射了。观测到的一种金牛 座T型变星就是出于这种慢收缩阶段的年轻恒星,在H-R图上这类变星位于 主星序下半段的上面区域内。银河系内这种变星是很多的,目前已发现的有 1500多个。如果质量在0.3M ⊙-3M ⊙范围内的恒星,慢收缩阶段多半以金 牛座T型变星的形态出现。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快收阶段是从星际云向恒星过渡的阶段。开始收缩时,星际云的温度很低, 密度也低,引力占压倒优势,收缩很快,物质几乎是向中心部分自由降落, 在几万年到上百万年时间内,密度就增加十几个数量级,直到内部温度逐 渐升高,使得大气微粒热运动所产生的气体压力,辐射压力,湍流压力, 自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等与引力不可 相比。在快收缩阶段,恒星的能源是收 缩时释放的引力势能,不存在平衡结构。
第八章 天体的起源和演化
一 恒星的演化
恒星的主要观测特征: 1. H-R图式恒星演化的重要资料。从H-R图上可以看出,90%以上的恒星集 中在主星序,其它星序的恒星是很少的。除了由”单个恒星”所绘出的H-R图 外,天文学家还绘出了星团的H-R图。疏散星团的H-R图和球状星团的H-R 图差别很大。这些差异,下面将会支出是反映了星团的年龄,也就是反映 了处于不同演化阶段的恒星,。
分析恒星光球的谱线可以获悉恒星的化学组成大部分星最初含有70%氢, 28%为氦,其它为重元素,但重元素的比例差别很大。富重元素的星称为星族 I,认为是晚期形成的;贫重元素的星叫星族II,认为是早期形成的。
同自然界一切事物一样,恒星也有生老病死。恒星也经历着从发生、发展 到衰亡的过程。恒星演化问题的基本认识是20世纪后半叶天文学的最大成就 之一。概括地说,恒星的一生大体上是这样度过的:星云→分子云→球状体→ 原恒星→年轻的恒星→中年恒星→老年恒星→衰老和死亡。总的来说,恒星在 引力作用下"诞生",也在引力作用下"死亡"。
3H+1H → 3 He+ γ 温度升高到300万度左右,又出现了下列核反应: 7Li+1H → 24He+γ 当温度再增至350万度时,就出现: 9Be+1H → 6 Li+4He+γ 和其他一些涉及H、Li、Be、B等轻元素的核反应。由于这些元素含量 低,而且反应不是循环式的,因此,在反应过程中轻元素的核很快就消耗完 了,所以这类核反应只能在短时期内供应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