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撞击”在双人舞作品编创过程中的运用
双人舞编创法——撞击、透视
双人舞编导技法——撞击法与透视动作发展轨迹一1. 以撞击法为突破口,透视动作发展的轨迹,依照人物内心的情感线驾驭动作发展的趋向。
如果说“中国舞韵律”以及“人物内心情感线”是编双人舞的“软件”,那么,“撞击法”以及“透视动作发展轨迹”可谓是“硬件。
“撞击法”以及“透视动作发展轨迹”是实用的部分也是双人舞编导技巧。
我们选用的步骤以及我教学生编双人舞的步骤是这样的:先采用“撞击法”及“透视动作发展之轨迹法”创出自己双人舞的基本技术动作,再综合音乐以及人物内心情感编排舞段。
2.撞击法:“撞击法”是让两位演员远距离面对面往一块奔跑,在撞击并接触的一刹那立刻停住;停住的时候要自然,不要连接过多动作,要体会速度、力度。
速度及力度产生一种下意识的接触点,“撞击法”就是寻找双人舞的接触点。
是找新把位。
编导通过感知撞击时的力度、速度,寻找到自然的动力根源,按照自然的动力根源确立合乎动力规律的把位,同时编导要有支点、发力点的动作力学的感觉,合理并巧妙地安排双人舞技术。
根据自然的动力根源,根据新的发力点、支点安排的把位往往是鲜活的、自然的、有流动可能的;甚至也是独特的。
我认为“撞击法”是一个突破口,可以由此打开编导的动作思路。
舞蹈的流动性很重要,不要撞击之后两个人直接倒地,后面没有延续没有发展。
根据新的发力点、支点安排的把位往往是鲜活的、自然的、有流动可能的;甚至也是独特的。
二1.透视动作发展轨迹:“透视动作发展轨迹”是把“撞击法”中得来的合理的新把位连贯下来,连贯到两至三个动作,然后再把动作倒回来做一遍;速度可以慢一点,一直要回到撞击的那一刹那。
就是说从动作的ABC原路回成CBA,如放像机把图像倒过来检索一样这就是对动作发展轨迹的“透视法”。
2.通过对动作轨迹的透视,编导了解了动作的趋向并有了动作进一步发展的主意,这样就可以接下去,从ABC做到DEFG.当编导不清楚如何往下进展时,可以始终用“透视动作法” 把动作沿原路回归到撞击的那一刹那。
浅谈双人舞编创中的常用技法和运用
浅谈双人舞编创中的常用技法和运用作者:李萍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9期【摘要】舞蹈编导技法是每一个舞蹈编导者所应掌握的一门编舞技术,双人舞编舞技法是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如何掌握和运用好双人舞编舞技法,对舞蹈创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舞蹈编导;双人舞;技法;运用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舞蹈编导”无法教授,但却有规律可循。
这个所谓的“规律”即是常说的“编舞技法”。
舞蹈编导技法是每一个舞蹈编导者所应掌握的一门编舞技术,双人舞编舞技法是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如何掌握和运用好双人舞编舞技法,对舞蹈创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双人舞的表现形式双人舞,由两个人共同表演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
多用来表现人物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现人物的关系。
也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构完整的独立的舞蹈作品;另一类为大型舞剧和舞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剧中的双人舞,类似歌剧中的重唱或话剧中的对话,是塑造人物和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古典芭蕾中的双人舞,大多是表现爱情的,并有一套固定的程式:首先,是男女主人公在一起合舞;其次,由男、女各跳一段独舞;最后,两人再合在一起共舞。
在男、女单独的舞蹈中,多是技巧性的表演,在合舞中一般都要使用托举技巧。
双人舞要求两个舞蹈者在情感、动作、舞蹈造型方面配合默契,和谐一致。
我们所见过的结构完整的独立的双人舞作品很多,如《两棵树》《牧歌》《咱爸咱妈》《漫漫草地》《萋萋长亭》《望穿秋水》《红色恋人》《同行》《走出荒原》《凌空飘》《出走》《永远有多远》《七步》等等,而我们所见的大型舞剧中也有很多优秀的双人舞在其舞剧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优秀民族舞剧《阿炳》第一幕《知》中,阿炳和琴妹在江南茶坊相会,在相识相知中产生爱慕之情,欢快地跳起了一段双人舞,以表达深深的爱意。
这些优秀的双人舞除了演员表演精湛、技艺高超及音乐感人外,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编导、好的创作思维和好的编舞技巧,以至于使作品更好地感染观众。
浅析舞蹈编创与舞蹈技巧——以《天鹅湖》双人舞舞蹈表演为例
浅析舞蹈编创与舞蹈技巧——以《天鹅湖》双人舞舞蹈表演为例《天鹅湖》是一部在全世界范围内备受观众喜爱的芭蕾舞剧,首演于1877年3月4日,尽管首演时并未受到关注和成功,后来经历多次改编和芭蕾舞者的精彩演绎,《天鹅湖》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佳作。
《天鹅湖》的剧情和音乐是舞蹈编创和舞蹈表演很好的基石,《天鹅湖》的故事情节充满了浪漫、悲剧和幻想的元素,故事中的爱情、背叛、善恶对抗等主题具有普遍性,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一个富有深度和哲学内涵的艺术品。
《天鹅湖》的音乐是由俄国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创作,难忘的旋律、精妙的节奏和丰富的情感,一直以来备受赞誉。
因为剧情和音乐的难得,在近150年里,不同的编导和芭蕾舞者不断为这部作品注入新的艺术生命,特别是经由马里乌斯·彼得帕和利奥波德·伊万诺夫的改编,加上一代代芭蕾舞者在舞蹈技术和舞蹈表达上的不断突破,代表人物有加林娜·乌兰诺娃、康斯坦丁·谢尔盖耶夫、尤丽娅·马哈莉娜、安德里斯·利耶帕、斯维特拉娜·扎哈洛娃和罗伯特·波莱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这部作品逐渐在艺术爱好者中赢得了声誉,从而吸引了更多人关注《天鹅湖》。
《天鹅湖》是一个引人瞩目的典范,分析《天鹅湖》中《白天鹅双人舞》的舞蹈编创与舞蹈表演,并探究“技艺”在表演中的相互关系,对于如何更好地继续创作有艺术价值的舞蹈作品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天鹅湖》双人舞舞蹈编创分析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双人舞在整个舞剧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第二幕的《白天鹅双人舞》是最著名的,讲述了王子西奥德尔与天鹅公主奥德特初次相遇的情景,音乐和舞蹈共同勾勒出一场动人的爱情故事,通过芭蕾舞者优美的动作更呈现出高度的艺术审美。
经过不同舞蹈编导的精心创作特别是马里乌斯·彼得帕和利奥波德·伊万诺夫的多次改编,使《白天鹅双人舞》演变成舞剧中最感人、最巅峰之作。
舞蹈编导中双人舞的技法与创作研究与创新——编舞体系创作的闫子
观众 的视觉真实性 。只要观众 的视觉真实是合理的 ,那么舞 态 和造型都可以称之为 “ 阳性 动 作 ” 的表 现 。 既 然是 存 在 的 , 那么就是合理 的。 那 么 我 们将 力 量 作 用 到 动 作 的 媒介 — — 身 体 上 ,就 又 形 蹈 力 量 的 运 用 就 是 存 在 的 , 成 了一 个打破和重组的过程 ,就形 成了动作 的连接 ,完成了 双人舞 中动作 的创作 。当然在 双人舞 中动作 的创作是需要 两
二 、双人舞的把位创作
把位是双人舞 中较有特色的创作 ,单 指两人在 身体接触 个 相 互 发生 关 系 的 ,而这 样 的关 系 必须 要 有 力量 的 配 合 ,保 的前提下 ,产生的视觉真实 ”。所谓 的 “ 视觉真实 ” ,是从观众 的 用 了 体 育 竞 技 项 目中 的 “ 托举 ” 一 词 ,是 指 一 人 把 另 一 人 托 角度来达到 的一种视觉 真实感 ,无论我们 的打破 和重组是 由 到 空 中再 回到 地 面 的 一 系 列 动 作 的 统 称 。 而在 舞 蹈 中这 样 的 什 么样 的力 量来 源呈 现 的 ,但 是 给 观 众 的感 觉 必 须 是 真 实 , 系列 动 作统 称 为 把 位 动 作 。
【 关键词 】舞蹈编 导;双入 舞;技法;创作 特点;创新
中图分类号 :J 7 1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一 O 1 2 5 ( 2 0 1 5 ) 0 7 一 O 1 5 7 — 0 2
舞 蹈 编 导 作 为 舞 蹈 理 论 与 实 践 结 合 最 为 紧 密 的 一 门 学
一
在 双人 舞 中 ,把 位 动作 一 般 可 以很 好 地 体 现 双 人 作 品 当 ( 二 )力 量 的 运 用 。力 量 点 和力 量 的效 果 :任 何 力 量 作 中 的 “ 亮 点 ”部 分 ,更 是 双 人 舞 作 品 中情 感 及 动 作 发 现 高 潮 用到身体上 , 让其产生动作 , 都需要 身体接受这个力 量的点 , 的最 好 表 现之 一 。也 是 双 人 舞 编 创 相 对 独 舞 编 创 的一 个 新 的 然 后 打 破 和 重 组 的过 程 ,也 就 是 这 个 力 量 在 身 体 上 产 生 的效 知识 点 和创 作 点 。好 的双 人 舞 把 位 动 作 会 让 观 众 在 惊 叹 中体
双人舞理论与创作技法漫谈
借 用音 乐 中的 慢 板或 柔 板 段落 或 乐 曲 一般 在 部 音 乐作 品 的慢 板 时候 较 为适 台 双人 舞
为形 式 的时 候
在 整 个作 品 以双 人 舞
是静 止 的 美 的是 现 实运 动 的。 随 着时 代 的发 展 我 们 越 来越 广 泛 的 发挥 自己 的创 新能 力 冲破 思 想的 守 旧束 缚
具 有 戏 剧 性 为 了 拓 宽 双 人 舞 表 现 的 题 材 类 型 随 着 戏 剧 - 的 加 强 双 人 关 系 就 变 的 ; 突 而 富 有 矛 盾 。 加 强 矛 盾 性 眭 中
意 向 即 除 了 对造 型 本身 所 具有 的 含 义舞 蹈 编导 不 是孤 立 的舞 蹈 而 舞 蹈一 定 注 意从 博 大精 深 的文 化 艺术 中 汲取 养
人 舞 编导 要 站在 传 统 的基 础 上 吸 收新 思 想与 新观 念 保
持 审 美 意 识 的 传 承 性 而 发 展 有 生 命 力 的 舞 蹈 艺 术 创 作 实 践 理 论 和 方 法 舞 蹈 要 找 到 自 身 的 音 乐 性 并 得 以 回 归 ( ) 情 双 人 舞 一 抒
◎ 乐 舞 音
Q &117/0 8 Q4‘ 2 15 1 g e1 13 9 &O k 5 563…9 1 4 6 4 41 5 I 8 w , E B
一
09 @ ^ ’3 …
…
双人舞理论与创作技法漫谈
文 \ 赵蓉
摘 蔓:以双人舞理论基础为切八点,从双人舞的审美观八手,通过训练挂法拓展专业视野,这
的 怎 样 编 创 好 双 人 舞 是 一 个 难 点 也 是 重 点 。 学 习 双 人 舞 理 论 尤 其 是 创 作 技 法 对 于 今 后 的 学 习 与 应 用 起 到 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我 们 应 了 解 不 同 地 区 不 同 地 域 文 化 特 征 提 高 文 化 审 美 与 舞 蹈 审 美 结 合 双 人 舞 理 论 与 技 法 从 而 使 双 人 舞 的编 创 技 法 能 够 在 编创 过 程 中 得 到淋 漓 尽 致 的运 用
浅析双人舞编导技法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浅析双人舞编导技法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作者:吴婵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年第09期【摘要】编舞是一种艺术,一种舞蹈的创作艺术。
双人舞编导是舞蹈创作中的闪光点。
一個双人舞蹈作品的产生,要求编导选择合适的舞蹈创作题材,经过艺术构思,抓住双人舞编导的基本技法,找到合适的舞蹈动作,最后通过具体的舞蹈形象和舞蹈语言,把编导所要表达的情感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双人舞涉及到矛盾冲突,不是故事的情节冲突,而是动作的思绪冲突。
在舞蹈创作中运用双人舞编导技法是为了更好的完成舞蹈,是动作更加细致,情感更为丰富。
【关键词】双人舞;编导;舞蹈创作一、雙人舞编导技法之一——撞击法在双人舞编导过程中,双人撞击法是双人编导技法的最重要编舞技法之一,所呈现的双人动作是千变万化的。
撞击是两人各立一方,迎面加速奔跑,撞击相遇,撞击之后,刹那间戛然而止,停在接触位置上。
撞击是在接触处之后,一刹那停住,成自然状态,不要连接许多动作,要体会力度及速给你一种下意识的接触点。
有时也是在演员的形体动律中反射出来,要准确而迅速地捉住,那种情况在演员精神状态和体力以及自我感觉很好的时候最容易出现。
撞击法就是寻找双人舞的接触点,找新把位,通过感知撞击时的力度、速度启发我们寻到自然的力的起源,按照自然的动力起源确立合乎动力规律的把位,编导要通过支点、发力点的动作力学的感觉,合理并巧妙安排双人技术,根据自然的动力起源,新的发力点、支点安排的把位往往是鲜活的、自然的、有流动可能的,甚至是独特的。
我认为撞击是力度与速度的变化,是力点与支点的寻觅,同时它也是新把位的结合部。
所以撞击法是突破口,从而打开编导“动”的思路。
编舞也是与自己心灵撞击的一种对话方式。
1.撞击动作的力度撞击结合着速度,没有速度就没有力度,是速度所引发的质的变化。
力度不仅是外在的,而且是身心结合、内外结合的。
把力量传给身体的一部分,为了使舞蹈动作更有光彩,通过动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力量的增加,使舞姿动作获得源自身体内部的力。
双人舞编创技法总结与感受作文
双人舞编创技法总结与感受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双人舞编创技法总结与感受》。
双人舞可有意思啦!在学习双人舞编创技法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好多东西,也有了很多感受。
浅谈角色代入在舞蹈编创中的功能及运用
I Yin Yue Wu Dao-音乐舞蹈■—浅谈角色代入在舞蹈编创中的功能及运用张梦毅云南艺术学院摘要:舞蹈是什么?它是通过舞者的肢体动作来向观众传达情感的一种高级的艺术活动。
演员作为舞蹈的直接传达者,要清楚在进行舞蹈活动中所表演的角色绝不是“自己",而是故事中的舞台所塑造的角色。
因此在表演时,舞蹈演员要准确把握角色并将整个角色呈现在舞台上。
舞台表演是一种需要丰富经验的艺术,而舞台角色的塑造是舞蹈表演的基础。
关键词:角色代入舞蹈编创人物塑造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3-0053-03相信书迷在看书的时候常常会把自己代入到书里的某一角色中,并幻想着自己的生活就是那么的美好,或是那么的悲惨,这就与演员入戏太深是一个道理。
在《我就是演员》这样竞演类综艺节目中就有很好地诠释,即在节目中演员通过演技作为第一视角进行对决,最后凭实力获得导师认可后可以与导师在影视化这一环节里进行演技切磋,共同成长。
在演技对决中胜出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通过角色代入法来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舞蹈亦如此,角色代入法能让舞蹈编导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所创作的角色在舞台上选择了怎样的表演方式,同时也能让观众清楚地认识到这个角色会对剧情产生怎样的推动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引入“角色代入”的理念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举措,既能引导学生准确的抓住人物的形象特征,又能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从而易于学生理解人物形象,融入更为真实的情绪情感,最终准确表达出作品的文化内涵。
而这种代入式的编创,是舞蹈编导艺术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在进行编创时,必须不断尝试将自己代入到角色和其所处的场景环境中,然后发自内心的去感受和理解角色所拥有的情怀、气质。
如果只是为了编创而编创,便会失去内心的真实表演且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
一、概念论述(一)角色代入的内涵角色代入原本是戏剧训练的理念,但是作者认为的角色代入是角色扮演的虚拟方式,是人以虚拟身份获得的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行为。
浅谈双人舞技法的训练内容
浅谈双人舞技法的训练内容作者:雍飏鹤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2010年第11期摘要:在舞蹈编导教育系统化的今天,规范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训练体系是构建舞蹈编导教育体系的关键。
在舞蹈编导的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双人舞的编舞技法。
关于建立科学系统的双人舞蹈编导技法的训练内容,是双人舞编导的关键。
本论文中着重谈到的就是双人舞编导技法训练的内容。
关键词:双人舞编导技法“时、空、力”的练习1 双人舞编舞技法的重要性在人类还没有语言和文字等媒介手段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肢体语言了,这种肢体语言最后形成了“舞之、蹈之”。
“舞”作为原始社会的主要活动仍扮演着重要角色,直至今天人们语言中的许多概念仍旧保存着这方面的信息。
舞蹈是精神层面的艺术感知和体验,而双人舞在舞蹈世界里有着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表现以及塑造形象的能力。
因此双人舞在舞蹈世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双人舞技法”是学习舞蹈创作过程中应掌握的舞蹈编创技法工具。
“双人舞”的编创就必然需要相关技法的支持。
2 双人舞技法中“时、空、力”的训练内容“时间”、“空间”、“力量”是编舞技术的支撑,是构成舞蹈的基础,如何掌握好此基础将成为编舞技法训练内容的重要课题。
2.1 时间时间,指的是人体动作在空间所占的时值,通常有快速、慢速和中速之分。
不同的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不同运动体现出来。
节奏有规律的变化在舞蹈中有强化主题的作用,使动作的质感和表现力得以改变。
双人舞练习时,时间的变化要有逻辑性,不能刻意寻求自己所想表现的内容。
双人舞技法中运用对“原型”时间进行变化(即节奏和速度的变化),进行多种可能的探索,可以产生不一样的视觉对比。
课堂练习:同步,舞伴可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的动作,快慢是可以不平均的,而动作是相同的,他们之间会出现节奏性的不同,从而表达作品的情感,因为动作时间的不同会引起情感的不同。
2.2 空间空间,是一个三维的立方体,能无限地扩展和压缩。
舞蹈编排知识:编排舞蹈故事中的情感冲击
舞蹈编排知识:编排舞蹈故事中的情感冲击舞蹈编排是舞蹈创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在舞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舞蹈编排中,一个好的故事情节不仅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还能让观众对舞者的表演产生更深层的认识和共情,进而产生更加强烈的情感冲击。
因此,编排舞蹈故事中的情感冲击不仅有利于提高舞蹈的艺术价值,还能够影响观众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达到更加艺术化和感染力的效果。
首先,情感冲击在舞蹈编排中的意义情感是舞蹈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是表现心理状态和情感状态的手段和载体。
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需要具备优美的舞姿和动作,还需要具有感染力强而准确的情感表达。
情感可以通过舞者表情、动作、肢体语言等多种元素表达,情感冲击则是通过巧妙地编排情节,让观众在感官、情感、心理等多个方面受到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情感冲击是一种强烈的感受,它能够使人在不知不觉间体验到各种情感,并且对舞蹈表演产生一定的认同感和共鸣感。
其次,如何编排舞蹈故事中的情感冲击在编排舞蹈故事中的情感冲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合的主题和情节编排舞蹈故事中的情感冲击首先要从主题和情节入手。
选择一个具备特殊情感意义的主题和情节,能够使观众更加专注和认同。
同时,在编排舞蹈故事的情节时,也要注意情节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2.贴切的表现舞蹈元素和情感在舞蹈的编排中,舞者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应该具有特定的情感表达,并且与故事情节相符合。
因此,在编排舞蹈故事中的情感冲击时,需要理解舞蹈元素和情感之間的内在联系,让舞者的舞姿和情绪表达更加贴切和有效。
3.节奏与韵律的安排舞蹈是一种运动和节奏的艺术,好的节奏和韵律安排不仅可以让观众更加容易入戏,更可以在情感冲击的时候增加其冲击力。
因此,应当注意音乐与故事情节的相互配合,让音乐与舞蹈动作和情感表达相呼应,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最后,编排舞蹈故事中的情感冲击的效果通过编排舞蹈故事中的情感冲击,舞蹈能够构建起完整的情感体系,使得观众在欣赏舞蹈表演的时候能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认同感。
双人舞编创技法总结与感受作文
双人舞编创技法总结与感受作文
在编双人舞的时候,真的让我感受到了舞蹈的魔力。
你得仔细观察每个舞者的身体,了解他们的特点和强项。
当两个人开始一起跳舞,那种默契,真的就像琴弦上的旋律,既有和谐的部分,也有各自独特的小调。
双人舞啊,真不是一个人的事,它得靠两个人互相信任,互相理解。
说到技法,我可是玩了一把“混搭”。
现代舞的自由和古典芭蕾的规范,我全都给整进去了。
现代舞让舞者能自由发挥,而古典芭蕾则保证了舞蹈的优雅和流畅。
这种结合让我发现,舞蹈的世界真的是无边无际的,每次创作都是一次新的探索。
编舞的时候,最让我感动的是舞者之间的那种情感交流。
有时候,他们只是对视一眼,我就能感觉到那种深情;有时候,一个简单的牵手,就像是在说,“我们在一起,啥都不怕。
”这种情感,真的让我坚信舞蹈就是一种语言,一种能够打动人心的语言。
不过话说回来,编双人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得让两个舞者配合默契,得深入理解舞蹈的内涵,还得不停地排练、修改。
这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挫折,但每次克服困难,我都觉得自己离梦想更
近了一步。
总的来说,编双人舞就像是一次冒险,充满了挑战和惊喜。
它让我更加爱上了舞蹈,也让我更加珍惜与舞者之间的合作。
双人舞编导技法资料
双人舞编导技法资料一、舞蹈创意和创作1.把握主题:双人舞作品通常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表达的情感。
编导需要全面理解主题,并通过音乐、动作、表情等创作手段来呈现。
2.寻找独特的创意:在创作舞蹈动作时,编导应尝试与众不同的创意,例如反转、位移、对比等,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3.运用动作元素:编导应在创作中寻找和使用不同的动作元素,如旋转、跳跃、转身、倒地等,以丰富舞蹈的表现力。
二、舞蹈排练和表达1.创造合适的空间:编导需要为双人舞作品选择一合适的排练空间,以满足舞者的动作需求,并能够创造出主题所要求的情绪氛围。
2.强调情感表达:双人舞作品的情感表达非常重要。
编导需要指导舞者在动作中表现出主题所要求的情感,如爱、悲伤、喜悦等。
3.注意细节和配合:编导应关注舞者之间的配合与呼应,以及每个动作的细节处理。
这些细节和配合关系到舞蹈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观众的感受。
三、双人舞技巧和变化1.设计对称动作:编导可以设计一些对称的动作,让舞者同时进行类似或相反的动作,以增强舞蹈的整体美感。
2.创造合作和对抗:编导可以设计舞蹈动作中的合作和对抗部分。
这样的设计可以展示舞者之间的情感互动和冲突。
3.设计技巧性动作:编导可以引入一些技巧性的动作,如抛、接、平衡等,以提升舞蹈作品的技术水平和观赏性。
四、音乐和服装选取1.选择适合的音乐:编导应选择适合主题和情感表达的音乐,并掌握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变化,以便设计合适的舞蹈动作。
2.设计合适的服装:编导需要根据舞蹈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要求,选择适合的服装。
服装的颜色、材质和设计都会对舞蹈的形象和氛围产生影响。
五、表情和身体语言1.注重舞者表情:舞蹈表演不仅仅是动作的完美呈现,还需要舞者通过面部表情来传达情感。
编导应关注舞者的表情,并指导他们根据主题和情感要求来调整面部表情。
2.使用身体语言:编导可以引导舞者通过身体的姿势、动作和姿态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使用身体语言可以增强舞蹈作品的沟通力和表现力。
碰碰舞作品分析报告
碰碰舞作品分析报告碰碰舞是一种结合了舞蹈、击打和身体碰撞的表演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对一部碰碰舞作品进行分析,以探讨其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这部碰碰舞作品以身体的碰撞和击打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肢体的动作和节奏感传递出强烈的节奏感和冲击力。
舞者们运用身体的力量和速度,在空间中不断穿梭、碰撞和旋转,以展现出独特的舞蹈美感和情感张力。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舞者们的身体动作和演技非常精准和协调。
他们通过精确的身体控制和节奏感,展现出对舞台空间的完全掌控和驾驭。
舞者们的动作时而柔和流畅,时而犀利有力,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此外,作品中的音乐选择和声音效果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与舞者们的动作紧密结合,相互呼应和互动。
音乐的高潮和低潮与舞者们的动作变化相得益彰,进一步增强了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在情感表达方面,这部作品展现了一种强烈的冲突和对抗。
舞者们的身体碰撞和击打彰显出一种力量和能量的释放,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抗拒和挣扎。
他们通过身体的碰撞和摩擦,表达出对生活中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抵抗和反抗。
此外,作品的整体结构和编排也非常精心。
舞者们的动作呈现出一种递进式的变化,从缓慢到快速,从柔和到激烈,将观众引入一个情感的高潮和冲击力的顶点。
整个作品的节奏感和紧张氛围让观众陷入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感动。
综上所述,这部碰碰舞作品通过碰撞和击打的肢体动作,展现出独特的舞蹈美感和情感张力。
舞者们的精准动作和协调配合,音乐和声音效果的运用,以及情感的表达和作品的整体结构,都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充满力量和能量的表演。
碰碰舞作品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也为我们对舞蹈和表演艺术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双人舞编创技法总结与感受1000字
双人舞编创技法总结与感受1000字在一个双人舞蹈作品里面,对于作品演员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编创与形体训练研究》这本中,有一套关于舞蹈训练的基本原则。
我选用了其中的“全面锻炼原则”来帮助我训练演员对舞蹈动作的把控和形态的把握。
严格的要求演员做到用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柔韧性的结合,提高素质练习。
一个好的作品需要好的舞蹈演员通过表演去演绎出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
而一个编导不止要教演员作品的舞蹈动作,还需要耐心并仔细的告诉演员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排练的过程中,通过双人舞的配合训练,一些调度的配合、动作的整齐度等等,通过这样的练习增加他们两个人在跳舞时的默契度。
因为在花灯的许多幺妹舞蹈动作里会出现一些扭胯顺拐的动作,所以让一个男生做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还有对女生害羞的内心情绪表现,对于一个男生的角色反串,我们是需要花大量时间来交流处理的。
经过多次交流后我们也运用到了情绪特点的练习,我们通过对动作的规范和对作品细致的要求,慢慢的训练出我所想要的目标。
这次我第一次接触到自己家乡本土民间传统艺术来去编创双人舞,早在大学第三年编创作品的时候就想做自己家乡的民间舞蹈文化,但是感觉到自己对平江花灯的文化研究不够深入,所以想让自己在丰富更多的花灯文化以后再来进行作品的编创。
我不断的去到平江花灯传承人姚占楷老师的花灯之家,我们不断地交流,有时姚老师和其他的花灯爱好者也会当场即兴一段。
在和老师们的交流过程中我们谈到,平江花灯从一个小众的民间艺术到现在,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挖掘,从农村里的坝坝表演,到如今慢慢走向更多更大的舞台,平江花灯正在慢慢被大众所熟知,而在姚老师有一次和我的交流中他谈到,现在的平江花灯在慢慢的发展着,很多的编导在编创出花灯舞蹈作品时忽略掉了花灯本土传统的表演形式,现在所呈现出来的一些平江花灯舞蹈作品都会存在表演形式大众化的现象,没有了他本身独特的味道。
他还谈起许多中国舞蹈艺术家在看完一些作品后都向他反应了这一现象。
从时、空、力分析双人舞接触点的发展和运用
从时、空、力分析双人舞接触点的发展和运用【内容摘要】时间、空间、力是一切宇宙现象的组成和表现元素,舞蹈艺术也不过如此。
文章通过对时间、空间、力在舞蹈技术、技法上的运用分析,来探索双人舞接触“点”上的无限运用可能。
【关键词】双人舞接触法接触点运用技法是一个宽泛、抽象的范畴,任何对舞蹈内容和形式的处理经提炼都可以上升到技法的范畴。
在双人舞中对内容的表达上,不外乎两人一致对内或对外又或两种交替变换的关系。
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其形式的表达都是靠二人视觉关系的累加完成的。
这种视觉关系包括身体的接触与不接触,而接触必定存在一个或多个接触点。
一、接触点上时间的持续与切割双人舞接触技法的运用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更好地组织二人身体的接触关系。
一种技法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在时间上、空间上去呈现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往刚开始学习接触法的时候,只知道二人身体接触了就算是接触法,并没有去深入摸索。
接触并没有在时间上去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对时间这一大的概念没有弄懂。
“滴水石穿”“铁杵磨针”讲的就是一个时间的概念。
对于元素的运用,不是硬要去寻找新的若干元素去完成形式,而是通过现有元素不断的发展变化去丰富形式(也就是所说的“不要说多话,而是就一个问题去多说话”)。
我们往往不能发现已有元素的可发展和可变化性,在编排上“走马观花”,其实已经有很多,但没有一个个深入下去,这就是对于“时间”的认识不够深刻。
在双人舞接触点上,同样也需要对时间的处理,特别是在把接触上升到一种技术的时候。
(一)接触点上时间的持续接触点上时间的持续,即要在接触点上形成一个时间的量化。
“接触点时间的持续”可能是一个接触点的时间量化,也可能是多个接触点在不停的变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时间量化。
如二人的身体接触结构在一个或是多个接触点时,不妨多给些时间或是在这些接触点上多组织一些句子,甚至可以把它整理扩大到一个小的段落,这样传递给观众的感知就扩大了、增强了。
舞蹈是视觉的艺术,时间是完成视觉的重要因素之一。
舞蹈编导运用的舞蹈技巧与训练(二)双人舞
舞蹈编导运用的舞蹈技巧与训练(二)双人舞双人舞的技法与训练1、双人接触造型。
A包括单一接触点、多接触点、接触面,以及接触点与接触面的结合。
B表现不同情感的接触造型。
2、双人即兴舞。
包括双人分离的即兴舞,双人接触的即兴舞,借助空间任何事物的即兴舞,有特定要求的双人即兴舞等等。
3、镜面的双人舞。
指两个人的动作完全相反,就象照镜子一样。
4、双人相连的舞蹈。
两人之间始终存在某一处或多处的接触,并用舞蹈的形式去表现。
基本手段如下:A手手相连B胯胯相连C胸背相连E脚脚相连F手肩相连G头头相连H脚膝相连I头肘相连J手背相连K肘胯相连L头肩相连M胸膝相连N手腕与鼻头相连5、影子练习。
A倒影法。
一人桌平面(即水平方向),一人门平面(即垂直方向),两人的动作如同水中倒影一般。
在倒影法的即兴训练时,通常是门平面的人为主动者,水平面的人跟着模仿动作。
但是到创作时,就不存在谁主动谁被动了,那时两人合作完成的练习,双人关系是应灵活互换的。
B影仿法。
其实就是不完全模仿,变化模仿。
在即兴舞时,一人主动完成一个舞蹈动作,另一人用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或是全身去变化模仿第一人的全身或是身体某一部分。
也叫遥控法。
6、双人相距的技法,即两人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在保持这个距离的情况下用舞蹈来表现。
常用的相距如下:A面面相距10公分B胸背相距一尺C手鼻相距10公分D头肩相距10公分E腹肘相距10公分F背背相距10公分G膝脚相距10公分7、缠绕与脱离,即一人用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缠绕另一人的身体一部分或全身,另一人则朝各种不同的方向或不同的空间进行脱离。
一般缠绕者主动方,脱离者为被动方。
8、流动线条法。
双人从舞台的某角往对角线舞蹈,在过程中要不断变化接触点且动作流畅。
9、复合托举,即在一人不落地的情况下把至少两个托举动作结合起来,以增加托举的难度。
10、空间对比的托举,即一人从地面(一度空间)动作通过一次力的作用,直接到达空中(三度空间),形成托举造型。
双人舞编舞技法卡农心得体会
双人舞编舞技法卡农心得体会双人舞主动与被动中“力”的逻辑关系是双人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坏节。
在双人舞的编创过程中,有助于运动轨迹的合理化运行,是双人接触中重要的处理手段和规则,关系着整个舞蹈作品的发展,也深层次地体现出双人舞技术层面的艺术魅力。
双人舞中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这一呼一应的关系体现着双人舞中的美,并通过“力”的巧妙运用,呈现出“力”所带来的独特视觉感受,也正所谓双人舞的独特之美。
双人舞的概念:双人舞是由两位演员合作表演,互为对照物、结构完整、有独立思想内容、有鲜明主题的舞蹈作品。
在双人舞构思中,需要把人物的深厚情感和生动形象与演员的丰富想象力和精湛的技术技巧结合统一,才能塑造出更具生命力与美感的舞蹈形象。
默契:科学家说,默契是一种感应,是两个生命互和撞击时闪烁出的瑰丽火花,是自然界中最神奇、最美妙的现象。
心理学家说,默契是内心深处一种最好的约定,不必用言语传递就能够表达心迹,不需要用心来指引也能够相互会意。
诗人说,默契本身是一种美丽,自然的默契展示了形式美的无穷无尽,夫妻的默契昭示了人性美的无比绚丽,而朋友的默契却是人类最美好情感的一个延伸。
”双人舞默契主要表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表达人物内心思想情感的交流方面,舞者在有默契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完成作品。
要运用双人舞编导技法(撞击法、透视动作运动轨迹、缠绕、影子等)去检验动作的合理性,探索双人动作在特定形式中运动的轨迹,挖掘双人动作在空间发挥的可能性、造型设计的可视性。
同时按照舞蹈情节的发展,利用双人舞编导技法去提炼和加工舞蹈动作,使感情更加的丰富,能够更好的突出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从双人舞的角度来讲,默契是在舞台上的两个舞蹈演员所表现给观众的--种状态,他们呈现出一个统一体,互相连接,彼此的心灵和动作都是融洽的。
舞者用流畅、巧妙的动作,造型与技巧连接等肢体形态,加之内心的情感展现着双人舞的魅力所在。
论碰撞与交融(一)
论碰撞与交融(一)摘要:储望华先生改编的钢琴曲《二泉映月》把钢琴和二胡两种截然不同的乐器所表现的音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中西方音乐的碰撞和交融,使它的艺术定位达到空前的高度。
研究和发展民族器乐与钢琴以及世界音乐的结合对创造我国的新音乐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碰撞;交融;《二泉映月》;艺术定位自幼习琴,一路沿着拜尔、巴赫、车尔尼……走过来,听的、唱的、弹的、想的全是欧洲大师们的音乐,已经习惯用欧洲音乐审美标准去衡量音乐水平的高低,曾经一度小瞧过自己本民族的器乐作品,也包括中国钢琴作品。
随着高等师范钢琴教学的不断深入,使用中国钢琴曲的机率大幅度增加,在接触了大量优秀中国钢琴作品的同时也使自己对其渐渐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近几年,在“欧洲音乐中心”、“后殖民文化现象”的批评声中,高师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中国钢琴教学的发展方向和高师钢琴的出路。
作曲家黎英海先生曾说过:“中国的音乐教育,无论专业音乐院校,还是中、小学以及业余音乐教育,都应把中国自己的音乐放在重要而恰当的位置上,让孩子们自习乐之初就开始接触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进而对中国音乐有个基本的、感性的认识,而且还要有美好的感受。
……中国钢琴曲末得到应有的重视。
……推广普及中国音乐,应该是每个音乐教师(包括钢琴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1〕钢琴家鲍蕙荞老师也讲到:“本民族演奏家不去演绎自己民族的作品,其它民族的演奏家也很难做得那么好。
……因为我是中国人,我才会理解这些作品,尽管这些作品还在一个发展阶段,但你一定要用中国人的审美观点去理解,去把它们推出来。
”〔2〕在我所学习和弹奏过的中国钢琴作品里,也不乏有让人回味、印象深刻之作,储望华先生改编的《二泉映月》,便是其中之一。
乐曲所具备鲜明的民族特点、流畅优美的旋律以及深沉压抑的气韵都让人百听不厌,越听越喜欢。
笔者认为通过对该乐曲进一步的分析解读,并且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作为一个演奏者在加深中国钢琴文献风格的理解,掌握其特殊弹奏技巧并展示民族精华内涵过程中理应首当其冲做到的重要步骤。
双人打斗动作舞蹈教案
双人打斗动作舞蹈教案教案标题:双人打斗动作舞蹈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双人打斗动作舞蹈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2. 学生能够通过舞蹈表达双人打斗的情节和动作,展示出良好的舞台表现力。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合作完成双人动作舞蹈的编排和表演。
教学内容:1. 身体热身:包括拉伸、关节活动和基本舞蹈动作练习,以准备学生的身体状态。
2. 基本动作技巧:教授双人打斗动作舞蹈中常用的基本动作技巧,如踢腿、拳击、跳跃等。
3. 动作组合练习:将基本动作技巧组合成连贯的动作序列,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动作的流畅性和协调性。
4. 情节编排:引导学生思考并编排双人打斗舞蹈的情节,包括起承转合、高潮和结尾等部分,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和戏剧性。
5. 舞台表演:让学生在舞台上进行双人打斗动作舞蹈的表演,展示他们所学的技巧和编排,并鼓励他们展示个人风格和创造力。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段精彩的双人打斗动作舞蹈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 身体热身:指导学生进行全身热身运动,包括拉伸、关节活动和基本舞蹈动作练习,以准备身体。
3. 基本动作技巧教学:逐个教授双人打斗动作舞蹈中常用的基本动作技巧,让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掌握。
4. 动作组合练习:将基本动作技巧组合成连贯的动作序列,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以提高动作的流畅性和协调性。
5. 情节编排:引导学生思考并编排双人打斗舞蹈的情节,包括起承转合、高潮和结尾等部分,鼓励学生展示创造力。
6. 舞台表演:让学生在舞台上进行双人打斗动作舞蹈的表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编排和个人风格进行展示。
7. 总结:回顾整个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动作技巧和动作连贯性,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2. 评估学生在舞台表演中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3. 收集学生对于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反馈意见,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撞击”在双人舞作品编创过程中的运用作者:解宇宁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10期【摘要】中国的舞蹈家们在创作现当代双人舞作品时,对“撞击”手段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动作编创和作品立意两个过程中。
本文以研究编导在双人动作开发过程中的“撞击”为前提,分析中国舞蹈编导在编创双人舞动作过程之中,编导的主客体“撞击”所产生的作品题材选定,重点剖析在“撞击”过程中,舞蹈作品的“意”与动作两者相互融合、互为推进的过程,旨在使编创出作品立意更深刻、舞蹈语言更准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双人舞作品。
【关键词】撞击;双人舞;动作;立意【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纵观30年间中国的现当代双人舞作品和双人舞编创相关的专著,可见中国的舞蹈编导、舞蹈评论家、舞蹈的理论家以及舞蹈的教育家们在这30年间,为了中国双人舞的发展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做了一定的尝试。
舞蹈编导们在编创作品的同时,在继承传统的情况下,也在不断寻求突破。
在文艺作品要表现中国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文学艺术氛围之下,现当代双人舞作品本身也要适应文化的氛围。
故而,中国的舞蹈编导们在进行编创立意、动作编创并最终使得这些动作以舞蹈语言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过程中,其呈现的方式与结果也必须是紧贴当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
文章中在对“撞击”这一手段进行界定并逐步进行概念明确的基础上,研究“撞击”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既可以帮助舞蹈编创的实践者更有效地探寻双人舞编创的方法和感觉,也可以保证舞蹈编导能够编创出响应时代号召的双人舞蹈作品,同时也为解决编导在双人舞动作开发以及作品立意的编创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和难题,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与技法保障。
一、概念界定(一)双人舞作品的范围选定作为舞蹈艺术的重要表演形式之一,双人舞的呈现方式一般分为双人舞蹈小品和舞剧中的双人舞部分两大类。
其中,前者所呈现的舞蹈作品本身是具有完整性的,其结构也是相对完整的;后者主要是指在舞剧中呈现的双人舞蹈片段,这些片段之所以在舞剧作品中呈现,就是因为它在舞剧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这些双人部分或是可以表现舞剧中的两两人物关系、或是起到塑造舞剧中的人物性格特点的作用,或者起到进一步推进舞剧的故事情节的作用。
由于舞剧中的双人舞往往是以一个舞段的形式呈现的,它既可以是贴合舞剧情感推进的情绪性舞段,也可以是为推进故事情节所设计的情节性舞段,或者是为表现双人关系所展现的调度及动作舞蹈片段。
在舞蹈编导进行情绪性舞段的编排设计过程之中,编创者的创作宗旨是要使双人舞部分的动作贴合舞剧中角色本身的情绪推进,是这个舞段符合舞剧的主要情感基调。
然而,情绪性舞段自身是没有深刻的立意的,這种舞段单独拿出来呈现的时候就是不完整的。
本文研究的双人舞应该指双人舞蹈小品,它以完整的故事结构、明确的立意、明确的动作质感,成为本课题中研究双人舞编创“撞击”手段应用的主体。
“撞击法”在双人舞编创过程的技法应用,是张建民在《中国双人舞编创教程》一书中提出的,他强调这本书是为了给中国现当代双人舞编创提供理论的支撑,所以,要分析的双人舞作品的范围应该是本书出版之后的中国近三十年间,并且具有完整结构的双人舞蹈小品。
结合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徐梦对近三十年间中国双人舞作品的研究成果已知,1988年至今,中国现当代双人舞的题材可以概述为表达情感交织、展示两两关系、体现生活情趣、弘扬民族精神四个方面。
根据上述要求,表达以上四种主题的双人舞小品各举两例如下,文章将在这八部双人舞小品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并以作品《唤》和《师徒春秋》为例做具体分析:(二)“撞击”的概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正是由于国人心中这种根深蒂固的儒家礼教思想。
30年前的中国双人舞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
近30年间,舞蹈教育家张建民、舞蹈评论家胡尔岩以及著名舞蹈编导肖苏华等人,都在努力地从理论的角度去探索中国的双人舞编创该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的问题,在这一系列的讨论中,“撞击”一词也被反复提起,事实上,在很多中国编导们编创的现当代双人舞作品中也都体现了“撞击”这一个完整的过程,它们分别提出的“对抗”“融合”“接触”“撞击发生”“形式与内容的撞击”,这些技法以及思维上的双人舞编创的方式与方法,实际上都不约而同地暗含着“撞击”一词,“对抗”是一种“撞击”后弹开的视觉呈现,“接触”是一种寻找接触点的“撞击”,这与“撞击发生”异曲同工,“形式与内容”的撞击是一种编导主体与客体的“撞击”,这几种“撞击”不是一个个分离的点,而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编创过程。
所以,撞击不仅仅是一种原发动因,也不仅仅是选材标准,更不能只将它作为一种“动势”产生的前提。
1.字典含义撞击即打击、冲撞,指运动物体与别的物体猛然碰上的动势。
2.双人动作编创过程中的“撞击”理解了物理学中对撞击一词的界定,在双人舞动作开发层面的撞击实际上就是两位编创实践者身体之间的打击与冲撞。
这种情况下的“撞击”可以有以下两种表现:其一,身体相撞后弹开,产生了双人对抗的造型与双人对抗的动势,以及双人对抗的动作路线;其二,身体相撞后,不弹开,两人在身体接触的瞬间立刻停住,寻找到双人舞的接触点,通过感知撞击时的力度、速度,找到自然的动力起源,产生顺势或者和谐的双人造型、双人身体运动的动势,以及和谐的运动路线。
以上两种均是由“撞击”所产生的动作呈现。
至此,在双人动作层面的撞击得以完成。
3.双人舞作品题材选定过程中的“撞击”编导在双人舞动作技法层面对“撞击”手段的应用的过程及其原理,使得编导更多地关注对于双人舞动作素材的累积。
事实上,胡尔岩认为舞蹈编导进行编创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编创动作的过程,这其中也暗含着一个编导在自身的动作素材储存、以及生活情景储存的基础上,这两者组成的编导内在的表象系统,同编导所处的客观生活环境的“撞击”。
如果说动作表象系统和生活情景表象系统都是编导进行编创的地基的话,那么在双人舞作品立意过程中的“撞击”,直接导致的就是编导创作动机的产生,也就是所谓作品题材的选定过程。
因此,编导在作品立意时的“撞击”就是指当某些生活情景,以及已有的动作表象同艺术家的主体结构发生撞击时,被编导的主体结构所接受、所容纳,并由此诱发出创作冲动的心理反应,主客体相“撞击”的结果便是编导对作品题材的选定。
二、两次“撞击”的发展与变化编导在双人舞作品中进行两次“撞击”的过程,事实上就是编导在编创双人舞的过程中,在动作素材积累的基础上,运用舞蹈创编的专业方法与手段,把编导内心的所立的“意”转换成为舞台上直接可见的、具有审美特性的双人舞成品舞蹈。
这个转换过程的最后结果便是将双人舞作品题材确定,并在舞蹈题材与专业手段的多次相互选择、相互提炼、相互融合、相互交织,题材深化为舞蹈作品所表达的核心精神,也就是作品的最终“立意”的结果。
最终使得双人舞蹈的动作与内容成为相融合的一个整体,使得观众既能在视觉上接受作品的双人舞动作,与此同时也能够接受双人舞作品本身所表达的“意”。
(一)“撞击”产生“形”明确双人动作开发过程中“撞击”的含义,有助于对双人舞动作的形成、发展以及变化过程做进一步的剖析。
这里的“形”不包括结构,只包含双人动作。
在双人身体的碰撞之后所产生的接触点以及力的偏移,具体呈现的可以是一种承接的态势,即一人承接另一人的人体重量;也可以是一种悬挂的态势,即两人的重心重量相互结合所产生的运动力学视觉现象;或是支撑平衡的动作态势,支撑平衡的状态下,两位舞者的重心与重量对等,由此产生的是一种和谐的视觉形象。
在一次碰撞之后有了双人的接触点,再以此为基础去调整二人的重心、重量因素去完成一个又一个动作呈现。
这种动作的视觉呈现便是编导在舞蹈创作中所产生的动作素材基础,也就是双人舞编创中由撞击引发的双人舞动作。
(二)“撞击”兼赋“意”所谓“炼意”,也叫做“形由意托”,这个“意”指的是作品的立意,也就是在把先在的动作形式做为素材进行改造重组,为我所用的过程中,逐步将舞蹈的题材转变为具有时代精神、具有心理内容指向的立意。
在双人舞的编创过程中,动作层面的“撞击”所产生的动作素材积累与编导所处的客观生活情景对编导冲击的双重作用下,编导对双人作品题材选定后所进行作品立意的过程,就是编导在创作中进行立意层面“撞击”的过程。
这一过程使得编导创作出的双人舞作品既具有编导的主体意识与鲜明的个性色彩,也使得编导成为自由驾驭素材的主人,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人文色彩。
(三)“形”“意”互炼两次“撞击”的过程实际上是辩证联系的,上文总结出的“撞击”,一方面指的是双人身体相互“撞击”所产生的力点,也对双人舞动作的开发具有启发作用;另一方面指由“撞击”所产生的创作冲动,在编导对双人舞蹈作品选材并进一步立意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前者决定了双人舞蹈作品动作的丰富性与冲击性,后者则决定了双人舞蹈作品形象的厚度以及其寓意的深度。
舞蹈编导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技术与心理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编导内心感情同编导对外在世界认知的渗透,也伴随着编创者自我赏析与其对美的审视能力这两者的相互交织。
这一心理过程既可以是编导在客观生活情景之中,通过自身的感知对某些生活现象的感触,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意向是朦胧的、不明晰的;或者是在不模糊的意向之下,编创者脑海中又闪现出一些具体形象不确定的动态造型。
双人舞蹈的动作思维,要一直贯穿于舞蹈作品产生的过程之中,即编导必须要使动作能够符合人物的关系(恋人、敌人、亲人、师生等),或是使动作能够承载喜、怒、哀、乐四种情绪。
如此,作品的立意与动作两者就是在这样一个互相提炼的过程中,在“形”“意”互炼中逐步准确,最终形成既成熟同时又具有表意性功能的双人舞动作,此时双人舞的舞蹈语言已经形成。
三、“撞击”在双人舞编创中的实际运用(一)“撞击”思维在双人舞蹈作品中的体现要想进一步论证“撞击”这一手段在舞蹈编创过程中进行运用的可行性,也要从双人舞作品本身出发,从双人舞的动作、立意两方面去剖析舞蹈作品本身对“撞击”思维具体体现。
以作品《唤》为例,在这一个双人舞作品中,舞蹈的主题就是以双人“撞击”随后呈现动作的反向抗衡状态来展现的。
这种对抗正体现着双人编创过程中双人的“撞击”所产生的对抗态势的动作呈现。
作品还以摔,踹,跳,甩,推,冲,作为作品中动作力的效果的主要呈现,经过演员相互身体的碰撞之后,所产生的不同的“力”,随之引发一系列接触点的形成。
所谓接触点,就是指在双人身体碰撞的过程中所导致的力的转换,演员在力的转换过程中感受运动的力度和轨迹,此时,若其中一位出现失重或是偏移,另外的演员就必须要借推、拉的动势去调整双人的重心,如此两人的动作才能统一并且和谐。
以上就是在这部作品中所呈现的撞击思维视野下的“形”。
再来看作品《唤》中所蕴含的“意”的部分,主要是看这部作品的主题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