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深描”

合集下载

从《史记》厚翻译看译者主体性——以倪豪士英译本为例

从《史记》厚翻译看译者主体性——以倪豪士英译本为例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11期总第607期从《史记》厚翻译看译者主体性摘 要:厚翻译需要通过注释和相应的修饰将文本定位在丰富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中,在该翻译策略指导下,译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丰富文化语境。

本文以倪豪士(Nienhauser)团队英译《史记》为例,探讨了《史记》厚翻译过程中体现的译者主体性,表明倪译本正文和辅文呈现史学性与兼顾文学性的特点,以期促进译者主体性多视角研究,为典籍外译工作带来新的启示。

关键词:厚翻译;译者主体性;倪豪士;《史记》英译作者简介:付荣荣(1997-),女,河南安阳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高云峰(1968-),男,四川双流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师教育,语言测试,ESP教学与翻译。

一、引言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翻译理论研究由语言学视角转向文化学视角,学术界对翻译行为、翻译动机、翻译决策、翻译方法和社会文化语境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译者发挥的创造性作用,译者主体地位逐步得到确立。

翻译理论研究形成了从“原著中心论”到“译者主体性”的转向。

陈大亮明确否定原作者是翻译主体,并表明译者是翻译主体,作者是创作主体,读者是接受主体。

因此,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其主体性的发挥自然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史记》英译本研究也是如此,研究者越来越关注译者主体性。

目前,《史记》英译本各具特色,但关注度较高的版本分别是华兹生译本、倪豪士团队译本和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译本。

经过对比研究华译本、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译本和倪译本发现,倪译本最大的特色在于坚持最大限度地忠实原著,包含大量详细注解,注重文学性与史学性,同时也尽可能兼顾可读性。

二、厚翻译与译者主体性美籍非裔翻译学者阿皮亚(Appiah)认为,从语言哲学方面来看,翻译时,我们最感兴趣的不是意义,在许多情况下,正如谚语翻译一样,获得正确意义甚至不是理解的第一步。

论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

论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

论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译者。

应该是整个翻译过程中活跃的因素。

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对原文的理解还是对原文的翻译都必须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却往往忽视了译者这一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并且认为译者应是“隐身的”。

但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理论界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的研究逐渐受到译论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译者——“隐身”观点翻译是一门涉及到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工作。

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译者是中介体,起着沟通两者的作用。

传统译论认为,译者应对作者负责,对读者负责,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创作的文本进行的复制。

因此,原作者和原作品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而译者则赋予各种各样的地位卑微的角色。

在翻译理论的研究过程中,那些传统的议论在二元认识论哲学的影响下,作者中心论和原作中心论的理论占据了统治地位。

而早期的语文学可以说是其代表。

语文学派着眼于原文文学的特征。

译者主要从事经典文献的翻译,尤其在《圣经》的翻译上,对译者来说,这类文体的原文都是上帝的“金口预言”,其中每个词和词序,甚至个别字母和标点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他们都有某种特殊的含义,在翻译时对原文敬若神明。

不敢做丝毫改动尽可能逐字译出,从而导致了在翻译实践中直译,死译占据主导地位,译者却得到了及其低下的地位。

20世纪初期,以索绪尔维代表的结构主义者的翻译观认为,语言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与客观世界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要理解语言的意义,“忠实”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把原著作为一个一成不变的客体来看,认为文本的意义是语言通过规律预先设定的,其意义是具有确定性的,而且任何人只要按照语言规则去解读,都应该获得相同的理解。

由此可见,结构主义翻译观把翻译活动当作一种复制过程,一种机械的语言转换过程。

这样一来,在传统翻译理论中忽视译者形象,用一个“信”字取消了翻译主体在译本中存在的价值,译者只能拜倒在原作者脚下,认真地做一个奴仆,亦步亦趋地跟着原作走,脚步不能有丝毫的失真或走样。

外国名著的译本原来有这么多作文

外国名著的译本原来有这么多作文

外国名著的译本原来有这么多作文我现在读书越发有了一根筋的毛病,一心要读最好的书读有好装帧好排版的书,读有好序好后记的书,读内容即算不够独特却至少有一点不平庸思想的书,读文字风格独特又精致典雅的书,或至少书中有几条必须记住的重要注释。

这些要求多少对靠出版混碗饭吃的作家和编辑们有点强人所难,甚至不够厚道,象罗嗦的妇人强拉扯着急上毛坑的乡长评理根本就属子虚乌有的那点事。

最近我对一些外国文学名著的不同译本发生了兴趣,这样的兴趣几乎就是一根筋毛病的自然延伸。

实话实说,我根本不懂外文,仅凭不同译本的几段文字来比较中文译本的优劣,这尤其象一个搞不清状况的人,读者千万不可当真,权当是一个神经病人的自娱自乐。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著名的代表作,一部媲美海明威老人与海的小篇幅长篇小说,或者说一部大篇幅中篇小说,在中国已经有许多译本。

以我见识,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已经有五个译本:上海译文版巫宁坤译本、港台乔志高译本(译名大亨小传)、人民文学版的姚乃强译本、南海出版公司的“新经典文库”邓若虚译本、天津人民出版社的李继宏译本。

或许缘份没到吧,我没有收藏姚译本和李译本,此处免谈。

巫译在大陆深入人心,最近才被乔译逼到了时间的悬岩边,而乔译在港台风行多年,两个译本可谓各有千秋。

巫译严谨却也相对老得几乎不能下床走动,乔译典雅却又暗藏了点花痴的私货,邓译看起来似乎文字更精准,更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却好象是对几个译本用中文综合打磨一遍后的产品,缺少那么一点独家贯穿文字间的灵气。

相比较而言,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巫宁坤译本,毕竟姜还是老的辣,而我也已经老了,追不上时尚了。

外国文学爱好者都在抱怨,许多新译本不如旧译本读来更有感觉,这可能是人都有怀旧潜意识,但也可能指现在的译者中外文的修养不够,特别是中文表达的文学性欠缺,所以译文生硬与肤浅,不能领略文学的幽微妙处。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译文风格的不同,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译本阅读,比如红与黑,不同风格的译本多,各取所需就好。

《《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对比分析》

《《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对比分析》

《《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对比分析》篇一《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译者风格对比分析一、引言《骆驼祥子》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内涵吸引了众多翻译家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以揭示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和特点。

二、原文与译本简介《骆驼祥子》的英译本分别为霍克斯(David Hawkes)和米德(Diana Yeh)的译本。

霍克斯的译本较为广泛地被接受,而米德译本则以其独特的翻译风格和视角赢得了读者的关注。

三、译者风格对比分析1. 霍克斯译本霍克斯的译本在翻译过程中注重传达原文的意境和情感色彩,对原文的描绘和叙述进行了较为忠实的再现。

在语言运用上,霍克斯的翻译风格较为平实,用词简洁明了,注重传达原文的信息,使得译文易于理解。

在处理文化元素时,霍克斯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尽量使译文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2. 米德译本相比之下,米德在翻译过程中更注重传达原文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米德的用词更为细腻,常常采用较为复杂的句式和词汇来传达原文的情感和氛围。

此外,米德在处理文化元素时采用了异化翻译策略,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使得译文更具有异国情调。

四、分析维度与发现在对比分析两个译本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词汇选择:霍克斯的用词较为平实,而米德则更注重用词的细腻与优美。

在描绘人物、场景等方面,米德的译本更为生动形象。

2. 句式结构:霍克斯的句子结构较为简洁明了,而米德则更倾向于使用复杂的句式来传达原文的意境。

这种差异在描绘情感、氛围等方面尤为明显。

3. 文化元素处理:霍克斯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使得译文更易于被英语读者接受;而米德则更注重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

这种差异在处理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时尤为突出。

4. 翻译策略:霍克斯的翻译策略更为注重传达信息,使得译文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易懂性;而米德则更注重传达原文的意境美和韵律美,使得译文更具有艺术性。

译者的角色:从“镜”到“灯”

译者的角色:从“镜”到“灯”

译者的角色:从“镜”到“灯”来源:[本站]浏览:[ 23]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曾将两个关于心灵的隐喻放到了一起:一个把心灵比作“镜”,是外界事物的客观反映者;一个把心灵比作“灯”,是一种发光体,也是它所感知的事物的一部分。

艾氏将之用以描画西方思想史流脉,可谓妙矣,而若将这对譬喻运用于翻译史上的译者角色的定位,似乎同样不失其神韵。

长久以来,翻译和译者的地位低微,中外皆然,且看赋予译者的譬喻,便知一二。

无论是“仆人”、“带着镣铐的舞者”、“翻译机器”,还是“舌人”、“影子”,其主导思想都遵循着“忠实性”原则。

翻译的好坏,就在于这面“镜子”能否准确反射出原作的“图像”,译者只是载读者驶向原作的舟车。

中国的翻译传统中,将翻译者称为“寄”、“象”、“舌人”等,莫不有寄托于主体的客体的含义。

据钱锺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说:“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

”无怪刘禹锡说“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

西方传统里,翻译一道同样罕见正视。

英国桂冠诗人的约翰·德莱顿在1697年翻译出版的维吉尔的叙事长诗《埃涅阿斯纪》(Aeneid)的献词中说:“……然而我们只是奴仆,是在别人庄园里辛苦劳作的苦工;我们打理着葡萄园,但葡萄酒却是属于主人的。

……”,从而催生了西方译论中著名的“主仆说”。

延续同样的思路,法人巴丢(Charles Batteux)也认为原作者是主人,译者是仆人,语气之强犹如译学右派,译者只能紧跟原作者忠实地再现和反映原作的思想及风格,不能僭越仆人的身份进行创作,否则就会落得鸠摩罗什所辛辣讽刺的境地:“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译者的“镜子”角色,在20世纪初期的结构主义者那里发挥到了极致。

结构主义认为文本就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客体,文本的意义是语言通过规律预先设定的,那么译者所要做的,就是“忠实”地把作者预先设定在语言内部的固定而唯一的意义挖掘出来,达到与原作的“等值”。

描述翻译理论

描述翻译理论

描述翻译研究的发展:描述翻译研究的思想发轫于上个世纪50年代。

1953年,约翰·麦克法兰(JohnMacFarlane)1972年,霍尔姆斯( James Holmes)在其论文《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中提出了令翻译研究界振聋发聩的翻译研究图谱,并在其中确立了“描述”性研究在翻译研究中的中心地位。

而在图里(Gideon Toury)发表了系统勾画描述翻译研究方法论和研究重点及框架的《描述翻译学及其他》一书之后,描述性翻译研究逐渐开始了对长期以来占据翻译研究中心地位的规范性研究的“抢班夺权”,“描述”成为了翻译研究中的新趋向。

詹姆斯·霍尔姆斯詹姆斯·霍尔姆斯 (1924-1986)是美籍荷兰学者,英-荷诗歌的杰出翻译家,长期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工作。

他的主要论文都收在他去世后人们为他整理的集子《文学翻译和翻译学论文集》(1988)里。

其论著《翻译研究的名与实》(1972)被认为是翻译研究派的成立宣言,是翻译研究派的奠基之作。

主要对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名称、性质、研究领域、问题置以及学科范围提出了创建性意见。

他还提出了翻译研究这一新领域涉及的范围及结构模式,认为该研究方法是以经验为依据的实践,研究的对象是在某一特定文化中出现的译文。

他最终认为“Translation stududies”(翻译学)是术语中最适合的名称。

性质:实证学科研究范围:面向产品的研究面向功能的研究描述翻学(d escruotuve traslation studies, DTS)纯翻译研究面向过程的研究理论翻译研究终极目标普遍翻译理论(theoretical translation studies,ThTs)翻译教学应用翻译研究翻译政策翻译批评特定媒介理论特定区域理论特定层次理论部分翻译理论构成普遍翻译理论特定文类(或语类的)理论特定时代的理论特定问题的理论描述翻译学:描述现实生活中翻译这一特殊现象;理论翻译研究,运用描述翻译研究的结果,结合有关领域和学科的信息,推演出原则、理论、模式,以解释和预测翻译现象。

“译者的隐身”到“译者的彰显”——从海明威《雨中的猫》的翻译看归化异化策略的选择

“译者的隐身”到“译者的彰显”——从海明威《雨中的猫》的翻译看归化异化策略的选择

上 是 “ 者 的 隐 身” 但 是 在 翻 译 的 过程 和 译 文 的 内容 上 却 使 译 者 的 角 色 得 到 了彰 显 。 译 ,
关键词 :《 雨中的猫》 ;韦Fra bibliotek 蒂;归化 ; 异化 ;译者的角 色
中 图分 类号 : 09 H 5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0820 (060 .010 10.24 20 )40 6— 4
维普资讯
第 l 9卷 第 4期 20 06年 1 2月
北 京航 空航 天 大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unl f ei nvrt o e nuc adA tnu c(oi c ne E io ) ora o B i gU i sy f r ats n soatsSc l i cs dtn j n e i A o i r i aS e i
Ab t a t sr c :Dr wig o h o siaig a oeg ii gta sain te r rp s d b wr n e Ve ui h atce a n n te d me t tn nd frinzn r n lt h o y p o e y La e c n t,te ril c o o atmpst x lr h rn ltr Srl y c mp rn n n lsn h rgn ltx fHe n wa SCa n t e Ran t e t o e po et eta sao ’ e b o a g a d a ay ig te o ia e to mig y’ ti h i o i i a d i r n ltdv rin b oYo g f m h e p cie o rn lt n.Th ril on so tta oYo ga o td n t ta sae eso y Ca n r t e p r e tv fta sa i s o s o eatcep it u h tCa n d pe fr iniig srtg n ta saig He n wa SCa nt eRanS st ie po n n et h r n ltr Sr l n t o eg zn tae y i r n lt mig y’ ti h i Oa o gv rmie c o teta sao ’ oei he n fr 、T e w ie fti ril x e me t t o siaig sr tg n t n ltn h s a so ti h i h t o m h rtro h sa ce e p r nswi d me tc t tae i r saigt oe p r fCa n te Ran ta t i h n y a t we e rn e e no Chn s y Ca n b sn oeg zn tae .F n l r e d rd it ie e b o Yo g yu igfr iniig sr tg y ial y,te w ie onso tta lh u h d — h rtrp it u h tat o g o metc tn tae a a e “h rn ltr S ivsblt” i h om .i c n a s ie p o n nc o teta sao ’ siaig sr tg c n c us teta sao ’ n iiii y y n t efr t a lo gv r mie et h rn ltr Sr l n te ta ltn r c s n hec ntn fte ta sae e in. e i h rnsaig p o e sa d t o e to rn ltd v r o o h s Ke y wor ds:Ca n t i ti heRan;Ve ui o siain;frinz to n t;d me tc to o eg ia in;ta sao ’ oe rn ltr Sr l

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

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

Origin 2
• 接下来是准备期。到了60 年代,捷克和斯洛 伐克的一些研究者,如列维(JǐvíLevy) 、米科 (FrantiÍek Miko) 和波波维奇(Anton Popovic) ,响应麦克法兰的号召,共同努力探 寻新的方法使翻译研究系统化。他们所提 出的理论构架与后来多元系统理论有很多 相似之处。
Disadvantages of Prescriptive
studies
• 它总认为自己的标准是唯一正确的,并想把它的应用范围 推广到天下所有的翻译上去(如奈达之于动态对等论), 或者总有别的什么人想这样去做(如后人之于严复的信达 雅论)。然而它却没有看到或是不愿意承认世界上实际存 在着各种各样的翻译,其中有符合这种规范性标准的,但 是,同时也有不少翻译是不符合这种标准或者不完全符合 这种标准的。规范性翻译标准的另一个不足是,它把自己 局限在语言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把翻译仅仅看作是一种语 言艺术。而不太考虑文化的大环境。即使涉及到了文化, 最终的目标还是落在了具体的翻译技巧上,过分专注于翻 译技巧的钻研。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规范性的翻译研 究总是脱离不开直译、意译之争。
Example 1
•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作品《尤利西斯》出 了两个中译本。我们的评论家,从规范的 角度出发,分析哪个是直译,哪个是意译, 哪个好哪个不好。而描写翻译学派却说, 出了两个译本是件大好事,充分反映出中 国真的开放了。
Achievement
• 描写学派的功劳在于给予各种各样的翻译以正确的定位。 避免了由于规范性的翻译标准而造成的概念上的困惑以及 无谓而又无止无休的争论。描写翻译学派对翻译有两个基 本的认识。一个是翻译的“不完整性” (partiality ), 就是说你不可能把原文百分之百统统翻到译文中去。在这 个基础上导出描写学派的另一个认识,即任何翻译都经过 了译者程度不等的摆布(manipulation),因此同一个原 文会在不同的译者手里,会在不同的的时代出现许多不同 的译文。这儿要特别强调的是,描写翻译学派并不想完全 推翻传统的规范性的翻译标准。他们是想解构 (deconstruct) 传统的翻译理论, 也就是对传统的翻译 理论当中的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提出批评,而不是想摧毁 (destroy)传统的翻译理论。

_ThickTranslation_研究20年_回顾与展望_李红霞

_ThickTranslation_研究20年_回顾与展望_李红霞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15No.2[基金项目]2012年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提升项目“跨文化语用学翻译研究”(项目编号:SKQNYB11029)的部分研究成果,同时是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语言技术体系研究”(14WYB015)的部分成果。

[收稿日期]2014-10-09[作者简介]李红霞,西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张政,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技术。

“Thick Translation ”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李红霞(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西北师范大学,兰州730070)张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摘要]“Thick Translation ”自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翻译界学者的普遍关注。

本文探究了该术语产生的渊源及其对翻译界产生的影响,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近20年来有关“Thick Translation ”所做的一些前期研究,探讨了该术语在国内的翻译类型、前期研究特点,分析了其在国内外翻译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向,以期为当代中国译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Thick Translation ;翻译类型;特点;发展与动向[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358(2015)02-0034-06“Thick Translation ”作为一种翻译策略和翻译研究方法,一经提出,就被广泛运用到翻译研究中。

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非美文化研究中心翻译学者克瓦米·安东尼·阿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h )在Callaloo 上撰文“Thick Translation ”,首次提出这个新术语。

根据阿皮亚的解释,“Thick Translation ”是“通过注释和伴随的注解,将文本置于一个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的语境中”①(1993:817)。

《《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对比分析》范文

《《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对比分析》范文

《《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对比分析》篇一《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译者风格对比分析一、引言《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由老舍所著。

自其问世以来,这部作品在国内外文学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语言特色使得不同译者对其翻译时所展现出的译者风格各有不同。

本文将针对《骆驼祥子》的两个英译本进行译者风格的对比分析,以探讨各自翻译风格的特点及对作品文化内涵的传递效果。

二、正文(一)译本介绍《骆驼祥子》的英译本一为“Enderby 译本”,一为“金陵鱼译本”。

Enderby 译本以其忠实于原著、对细节的把握和对原作情感氛围的再现而著称;而金陵鱼译本则以其流畅的行文、生动的语言和较为贴近现代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而受到好评。

(二)译者风格对比1. 忠实度与流畅度Enderby 译本在翻译过程中更加注重忠实度,力图将原作的内容和风格尽可能完整地传递给英语读者。

译本在处理词汇和文化方面更为细致,甚至在一些情况下会采用脚注或解释性文字来帮助读者理解。

而金陵鱼译本则更注重流畅度,尽量使译文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并使其自然流畅。

2. 语言特点Enderby 译本在语言表达上更为正式、客观,使得原作中的情感色彩得以保留。

而金陵鱼译本则更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来传达原作的情感氛围。

此外,金陵鱼译本在处理对话时,更加注重对话的语气和语调,使得译文更具表现力。

3. 文化信息的处理在处理文化信息时,Enderby 译本更为谨慎,尽量保留原作中的文化元素,并通过注释或解释来帮助读者理解。

而金陵鱼译本则更多地运用了直译加解释的方法,使得译文更易于理解。

在面对文化差异较大的内容时,金陵鱼译本通常采用解释性文字来填补原文的文化背景,以使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三)翻译风格对作品文化内涵的传递效果两种译本的翻译风格各有千秋,对作品文化内涵的传递效果也有所不同。

Enderby 译本在保持忠实度的同时,能够较好地传递原作的文化内涵,使得英语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当代西方学者的中医翻译与中医“他我”形象的构建和传播

当代西方学者的中医翻译与中医“他我”形象的构建和传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第43卷第1期□2021年1月VOL.43 NO.1□JAN.2021当代西方学者的中医翻译与中医“他我”形象的构建和传播*□蒋辰雪,严暄暄[摘 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汉学家、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成为海外中医研究的主力军,他们翻译的中医典籍对中医海外形象的构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对医史学家文树德的《难经》英译本和医学人类学家许小丽的“诊籍”英译本的描述性文本分析,探究西方学者翻译作品构建出的中医形象及其成因,发现译文通过深度描写,以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还原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医本来面目,重现了中医自我形象;同时译文又从人类学和语言训诂、历史考证的角度重塑出中医他者形象,两者重合为中医在西方社会的“他我”形象。

这一形象的产生与译者的学者身份和译者主体性的彰显密不可分。

西方学者经由译作构建出的中医“他我”形象是时代前进的必然产物,有助于从“他者”的角度审视“自我”,将会为中医带来更加多元化立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 中医翻译;形象构建;译者身份;中医人类学[作者简介] 蒋辰雪,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江苏南京,邮编:210023.严暄暄,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湖南长沙,邮编:410208.[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179(2021)01-0063-07一、问题的提出自17世纪开启中医西传的漫漫历程以来,西方传教士、中医生和海外华人为中医的翻译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当代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汉学家、史学家、人类学家投身于中医研究,随之诞生了不少中医翻译作品,《难经》《黄帝内经》《扁鹊仓公列传》《脾胃论》等相继被西方学者译成英文,其中个别经典如《黄帝内经》还出现了多个英译本。

美丽新世界好的译本

美丽新世界好的译本

美丽新世界好的译本
关于《美丽新世界》的好的译本,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美丽新世界》是英国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于1932年出版的一部
科幻小说,讲述了一个极度理性化、工业化和消费主义的未来世界。

由于这部小说的深刻内涵和复杂的语言表达,不同的译本可能会呈
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理解。

因此,选择一个好的译本需要考虑译者的
翻译水平、对原著的理解以及译本的流畅程度等因素。

在选择好的译本时,首先要考虑译者的翻译水平。

一位优秀的
译者应该具备深厚的英语功底和对原著深刻的理解,能够准确地把
握原著的语言风格和内涵,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

因此,可以通
过查阅译者的简介和其他作品来评估译者的翻译水平。

其次,对于《美丽新世界》这样一部充满哲学思考和社会批判
的作品,译者对原著的理解也至关重要。

优秀的译者应该能够理解
原著中所包含的深层意义,并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对原著思想内涵的
忠实呈现。

最后,译本的流畅程度也是选择好的译本的重要考量因素。


部好的译本不仅要忠实于原著,还应该在目标语言中具有良好的可
读性和流畅度,让读者能够沉浸其中,领略原著的魅力。

综上所述,选择一部好的《美丽新世界》译本需要综合考虑译者的翻译水平、对原著的理解以及译本的流畅程度等因素。

希望你能找到一部符合你期待的优秀译本,从中领略到《美丽新世界》的独特魅力。

《鼻子》文浩若翻译的特点

《鼻子》文浩若翻译的特点

《鼻子》文浩若翻译的特点
《鼻子》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的一部小说,而非文浩若(Franz Kafka)的作品。

因此,以下为《鼻子》这部小说被译为中文的一般特点:
1.语言精确:由于原文使用了俄国的语言风格,中文翻译通常会力求
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2.故事节奏:高尔基的作品通常以紧凑而有节奏感的叙事方式呈现,
翻译会尽力保持这种紧凑和流畅的节奏。

3.文化转换:由于作品产生于不同的文化环境,翻译常常需要对特定
的文化背景和习俗进行转换,以便让中文读者更好地理解。

4.重塑主题:高尔基的作品经常涉及社会和人性问题,其中的主题和
意义可能需要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调整和解释,以适应中文读者的理解。

5.语调适应:由于中文和俄文有不同的语法和语调,翻译者通常会努
力在中文中恰当地表达俄文中的语调和情感。

总之,中文翻译《鼻子》时会尽力保留原作的语言特点和情感,同时
调整以适应中文读者的理解和阅读体验。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译本的比较赏析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译本的比较赏析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译本的比较赏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经典作品之一,该小说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哈克贝利·费恩的冒险故事,也探讨了种族、社会和人性的问题。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中译本中,不同译者对原文的翻译和呈现方式有所不同,下面将对几种不同的中译本进行比较赏析。

郭沫若译本以其简练、流畅的翻译风格备受读者喜爱。

郭沫若的翻译语言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

他注重保持原著的幽默和对白的生动性,推陈出新地使用语言技巧,使译文更贴近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郭沫若也注意了对原作风格的还原,准确地传达了原著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与之比较,艾根译本则更加忠于原著的风格和细节描写。

艾根在翻译中更注重对原文的准确度和细腻度。

他通过对一些特定词汇的选择和对语句结构的重组,使译文更接近于原文的表达方式。

艾根的译本给人一种“原汁原味”的感觉,读者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原著的独特魅力。

陆修静译本在保持原著风格的同时也注重对当代读者的理解和接纳。

陆修静的译文追求准确的翻译,但同时也加入了一些当下流行的用语和表达方式,使译文更富有现代感。

她注重对对白的翻译,尤其是对不同角色之间语言特点的捕捉,让读者更好地体验到原著中人物个性的丰富性。

每个译本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郭沫若译本通俗易读,适合大众阅读;艾根译本准确忠实,更贴近原著;陆修静译本富有现代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读者选择哪个译本,应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和口味来决定。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中译本都力图在保持原著精神的同时与当代读者产生共鸣。

无论是喜欢郭沫若的流畅文字,还是喜欢艾根的忠实再现,又或是喜欢陆修静的现代感,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译本,享受这个经典故事带来的乐趣。

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

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

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摘要:该书是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Lawernce Venuti)的一本代表作。

作者在书中只追溯了以通顺为目标的“本土化”(domestication)翻译理论以及作者所赞成的“异化”(foreignization)翻译理论的由来和发展。

作者写本书的目的是呼吁对现存占主导地位的本土化翻译理论发起挑战,倡导革新。

关键词:翻译;异化翻译;劳伦斯?韦努蒂一、引言异化翻译理论长期存在但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韦努蒂是异化翻译的倡导者。

这部作品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隐身”,粗略的建立了自己的理论,探讨了传统翻译理论及其目前的影响;第二章“标准”,追溯了自十七世纪以来在英语国家中刮起的以“通顺”为标准的翻译理论旋风,探究了徳南姆(John Denham)等作家的作品;第三章“国家”,试图重建“异化翻译理论”传统。

该理论的奠基人有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弗朗西斯?纽曼(Francis Newman)和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作者认为该理论能够用来对抗目前正处于主导地位的“本土化”翻译理论;第四章“异化”,举出了一个将异化翻译理论用于实践的人物——意大利作家兼翻译家塔尔凯蒂(Iginio Ugo Tarchetti),异化理论是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行为,它与边缘化的语言学以及本国的文学价值建立联系,并以此来挑战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理论;第五章“边缘”,展示了反对“本土化”“通顺”“语言透明”的现代主义者,包括庞德(Ezra Pound)保罗?布莱克本(Paul Blackburn);第六章“相合”,作者通过自己对同时代米兰籍诗人德安吉利斯(Milo De Angelis)作品的翻译为例,为我们展现了另一位传统翻译理论的挑战者——作者本人;第七章“采取抵抗”,嘱咐译者应异化其译本,使异化翻译成为“文化抵制”的手段。

二、该书的主要理论(一)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翻译理论。

译者的风格和译者的修养

译者的风格和译者的修养

译文:
a) 一个孩子像我那样跟长辈吵了架,像我那样让自己的 愤怒无控制地发作一通,事后总不免要后悔,总不免 会感到反作用带来的沮丧。一块石楠丛生的荒地着了 火,活跃、闪亮、肆虐,正好作为我咒骂和威胁里德 太太时心情的恰当象征;而这一块荒地,在烈火熄灭 以后,变成一片烧毁的焦土,这又正好恰当地象征了 我事后的心境。我默默地反省了一个钟头,已经觉得 自己的行为是疯狂的,觉得自己那种被人恨而又恨别 人的处境是很可悲的。(祝庆英)
中文水平在外译汉中有着决定性意义。可以这 样说,在理解原文都准确的前提下,中文的功力 往往决定译文的高下。“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 紧的是训练语感。”(叶圣陶)
1. He tantalized (逗弄)them with withheld information.
2)较好的中文表达能力
参考译文:
b) 一个孩子像我这样跟长辈吵嘴,像我这样毫无顾忌 地发泄自己的怒气,事后必定要感到悔恨和寒心。 我在控诉和恐吓里德太太时,内心恰如一片点燃了 的荒野,火光闪耀,来势凶猛,但经过半小时的沉 默和反思,深感自己行为的疯狂和自己恨人又被人 嫉恨的处境的悲凉时,我内心的这片荒地,便已灰 飞烟灭,留下的只有黑色的焦土了。(黄源深)
4)一定的翻译经验
参考译文:
“在人生黄金时代,劳力的价值在于能免除
过度的劳心。”
5)较高的译德
目前情况下,这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在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思想的支配下,不 负责任的乱译、误译,甚至无视法律的抄 袭,都屡有发生,以致译界不得不大声疾 呼:译者要讲究译德。
谢谢!
五、译者的修养
1)较强的外语理解能力; 打好扎实的外语基本功,提高阅读理解能 力。“理解能力”也包括理解句子的内涵 (其中有些句子看似简单。) 1. He said with a quiet precision.

从英译《荷塘月色》看译者的翻译美学思想

从英译《荷塘月色》看译者的翻译美学思想

从英译《荷塘月色》看译者的翻译美学思想
《荷塘月色》是晚清文学家袁枚的一首诗,袁枚以其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的荷塘月色,把荷塘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流连忘返。

译者在翻译《荷塘月色》时,要把袁枚的诗歌中的美感和情感表达出来,这就要求译者有良好的翻译美学思想。

首先,译者要坚持原文的精神,尽量保留原文的美感和情感,使译文的美感和情感与原文相近。

其次,译者要注重语言的细节,尽量使译文的语言细腻、优美,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原文的美感和情感。

此外,译者还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尽量使译文的语言准确,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原文的内容。

总之,译者在翻译《荷塘月色》时,要坚持原文的精神,注重语言的细节和准确性,尽量使译文的美感和情感与原文相近,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原文的内容,从而体现出译者的翻译美学思想。

“深度描写”下的地方特色美食英译研究——以云南美食为例

“深度描写”下的地方特色美食英译研究——以云南美食为例

2332020年25期总第517期ENGLISH ON CAMPUS“深度描写”下的地方特色美食英译研究——以云南美食为例文/马梦晨 孙兴文译语读者传递美食最朴素的信息,不给译语读者留下任何理解障碍。

比如:夫妻肺片(Pork Lungs in Chili Sauce)、三色中卷(Squid Rolls Stuffed with Bean, Ham and Egg Yolk),等等。

而“意译+注释”一般用于艺术性极高的美食名称翻译。

“在菜肴命名时,人们还常常抛开菜肴的具体内容,而采用一种优美或是诙谐的名称来命名使得菜肴的艺术感染力大大增强,因此我们常常采取意译加注法来传递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例如,佛跳墙:Fotiaoqiang—Steamed Abalone with Shark’s Fin and Fish Maw in Broth (Lured by its delicious aroma even the Buddha jumped over the wall to eat this dish)。

总的来说,上述美食翻译都以向目标语读者介绍食品的烹饪方式和选用的主要食材为重点,一方面未将美食看作文化的载体,另一方面没有通过美食传递文化。

即使“意译+注释”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美食名称上文化的流失,但实际上这种努力也是有限的。

为了更好地借助美食传播文化,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三、“深度描写”与“深度翻译”在关于对“抽动眼皮”的描述中,英国分析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首次提出了“深度描写”这一术语。

之后,美国人类学家克里福德·格尔茨在其著作《深描:迈向文化的阐释理论》中借用赖尔四种“抽动眼皮”的例子阐释他对“深描”的理解并提出将“深度描写”作为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抽动眼皮”的例子包括:无意间抽动眼皮,向朋友眨眼示意,对眨眼示意的恶作剧模仿,小丑在舞台上表演眨眼示意来。

“浅描”是相对于“深描”而言的,关注行为本身。

评《好人难寻》屠珍译本中的得与失

评《好人难寻》屠珍译本中的得与失

2542020年11期总第503期ENGLISH ON CAMPUS评《好人难寻》屠珍译本中的得与失文/李云龙眼,以此体现出贝雷对老奶奶的冷漠以及对整个旅行感到厌烦的态度。

例二原著:In case of an accident, anyone seeing her dead on the highway would know at once that she was a lady.译文:万一发生意外,过往行人看见她暴死在公路上,谁都一眼就能辨认出她是一位高贵夫人。

在原著中,这是在对老奶奶的衣着进行描写后补充的说明,其中“lady”本身就隐含着有得体的、高贵的这一潜层信息。

如果仅直译为“夫人”,则译文就失去了这一潜层信息。

这一潜层信息对理解老奶奶的人物特点十分重要,老奶奶自认是一位来自“文明社会”的现代人,她从未意识到生活的荒谬,她总是沾沾自喜,并相信自己能把握生活的本质(刘娜,2017:26)。

因此,若不显化隐含信息,就难以帮助读者理解老奶奶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无法为突出小说主题做好铺垫。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译者在还原人物刻画时,巧妙运用增译来显化人物性格,突出冷漠主题。

在原著中,存在三个主题,分别是偏见、冷漠和救赎。

而冷漠主题本身就是为救赎主题服务的,为小说结尾的救赎主题做铺垫。

因此,译者在译文中着手于人物刻画这一角度,采用显化手段来凸显原文中暗含着的信息,降低了信息度,显著提高了译文的读者可接受性,让中文读者能更方便地去领悟救赎主题。

因而,这一手法是十分合理的。

三、文化意向之所失该小说中隐含的文化意向主要体现在地理名称设定上,通过地理名称与文化意向形成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而翻译需要对源语文本进行全方位解读,无疑,互文性理论可以起到其他理论不可替代的作用(曹山柯,2012(4):91-95.)。

因而后文将从互文性维度来看待译文中的文化意向之所失。

在原著中随处可见作者奥康纳的道德伦理观,这也成为《好人难寻》这部小说的翻译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亦称“厚语境化”,是指翻译文本中,添加各种注释、评 注和长篇序言,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 以促使被文字遮蔽的意义与翻译者的意图相融合。翻译的 目的是创造出一个新的文本,并使其对另一种文化群体起到 与原文本对该文本的文化群体一样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翻 译方法,因此深度翻译可以使得文化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得以 彰显,并使他者文化和边缘文学发出自己的声音。 根据阿皮亚的深度翻译概念,英国翻译理论家西奥・赫 曼斯在《作为深度翻译的跨文化翻译研究》的文章中,对深度 描写以及深度翻译的理论和实践做了进一步的阐发。一个 文本从一种语言和文化被翻译到另一种语言和文化时,通常 的结果是意义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消减。翻译过程中原文意 义的缺失,如文化意象的传达,可以通过在翻译文本前添加 详细的前言,在文中或文后列举大量的注释,为读者提供一 个文化和历史的语境。这不失为一个尽可能准确理解文本 意义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阐释人类学与翻译之间的共通点进行分析,从而 阐发出深度翻译这一翻译方法,对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新
searching for the true meaning of correlation,i.e.hidden beneath the surface”grammar of culture",become the important topic of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Since translation is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pretation of anthropological theories of common point.This paper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thropological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and depth description of the ethnography method set out,discussed in translation
所具有的理解和阐释的特性与解释人类学理论的共通点. 本文旨在从阐释人类学的文化的阐释及深度描写的民族志 方法出发.探讨在翻译中应该如何对待文化他者.如何进行
文化阐释.传真文化。
关键词
阐释人类学
深度描述
深度翻译
Xi
屏障,“从本地人的观点出发”,解释当地人的文化。格尔兹 这么多年致力于“钻进土著人的脑中”,去解释他们自己的 文化,从而寻求一种相近的体验,达到跨文化的理解。 格尔兹认为“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制的 意义之网,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 是一种探求意义的阐释科学”。格尔兹认为文化是一种语境, 只有通过“深度描述”,所有的社会事件、行为、制度和过程才 能在文化的语境中得到有意义的阐释。格尔兹关于文化作 为一个符号系统的观点,以及关于文化人类学是“对阐释之 阐释”的观点,对于与文化有关的其他社会科学都具有十分 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与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翻 译,更是具有共通之处。
的道路。我们认识到,在翻译中译者必须具有包容他者的情 怀,而通过深度翻译这种翻译方法,阐释源语言文本中丰富 的语言的文化语境,重现源语言的意义之网,对翻译研究具 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I王铭铭.格尔兹的解释人类学们激学与研究,1999(4):34.
【2】2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9.
【3】金元浦.在“深描”之前叨.
【4]王铭铭.格尔兹的解释人类学叨教学与研究,1999(4):34.
【5]5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9.
【6】App
ia,Kwame
Anthony.Thick
translation[A].Venu2ti,Lawrence.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410004,Changsha,Hu’nan, China
当前全球化环境下翻译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越 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学者对翻译文化层面的跨文化 传播进行了阐释,如: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 活动,其本质是传。翻译正经历着一种转折:从属于语言学 层面的字面诠释逐步转向文化层面的阐释和再现。 在文化阐释中,作为阐释者的民族志调查者怎样去排除
3结语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对大学英语教 学具有启示意义,为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实践证明, 分层教学以学生为本,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同一教学层 次学生的程度达到相对统一,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 这一教学模式还注重情感因素,学生有了切合实际的学习 目标,乐于接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心 理障碍,降低情感焦虑度,提高学习效果。笔者相信,只要广 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善于思考总结,不断完善分 班体系,一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分层教学的优势。
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处理时,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民 族志成为一种具有深度的描写,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具 备理解异域文化的真诚愿望,克服“西方文化优越论”,放弃 同化别人的企图。作为“传播者”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 该以一种通达的态度对待他者文化,摒弃民族中心主义和 各种偏见,尊重他者、尊重原作、尊重原语文化,充分考虑词 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与语言个性,充分理解词语所蕴含的 独特的文化意味,尽可能结合原文的文化背景,保持原文的 语言风格、语言形式及艺术特色。保持原语文化的差异性, 进行文化传真,通过翻译使不同的文化问得到交流。 借用了格尔兹解释人类学中“深度描述”的观念,美国翻 译理论家夸梅・阿皮亚提出了“深度翻译”的概念。所谓深度
should be how to deal wit}l cultural othemess.how to carry out th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fax culture. Key words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in-depth description;in- depth translation
1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类学
19世纪以来,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式是通过对所研究
的文化现象和事物进行田野调查,从而撰写民族志对其进
行描述。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爆发了民族志表述危机,使 这一方法受到根本性的挑战和质疑。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 家克利福德・格尔兹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阐释人类学这 一概念。其实一直以来人类学的宗旨就是要打破异文化的
(上接第117页) 来,造成所谓“好生受压抑,差生受打击”的尴尬局面。 分层教学比较科学地划分了大学英语学习者语言水平 的等级,将学生编入相应的级别学习。这样一来,同一层次 班级中的绝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相近,即有相近的…i’,这 样教师就有可能为绝大部分学生提供可理解性的输入 “i+l”。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所教授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调 控教学话语,用学生可理解的课堂语言组织教学,传授知 识,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2.2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降低学生的情感过滤 在以往“一刀切”的自然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参 差不齐。当“差生”发觉自己无法跟进教师的英文授课,难以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时很可能产生焦虑情绪,甚至是对英语 课堂的抵触心理,变得被动、消极甚至厌学。分层教学有效 地解决了这一问题。c层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分层教学提供 了一个相对平衡的学习空间,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 们在相对平等的环境下学习、竞争,为提高其学习兴趣、增 强自信心奠定了基础。同时,教师始终是调动学生情感因素 的主导。对于B层或c层学生,教师要善于发掘他们的长 处。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歌舞、小品、相声等精彩表演,尽可 能给予他们展示才能的机会,继而肯定他们的智商和能力, 并帮助其分析英语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自控能力差,惰性较 强,懒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当,不重视 理解,不懂得自学等。如果能“知疾乐医”,对症下药,及时克 服不足,定能迎头赶上。在说理过程中,教师如果能体现对 学生的绝对信任和信心,必然能在他们的心理上引起强烈 的震撼,有效地消除他们的自卑情绪,帮助树立自信心,形 成语言习得的动机。诚然,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因 为这种“激发态”的情绪是短暂而不稳定的。为了能让学生
2深度描写到深度翻译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语 言与文化是一个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语言与文化是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sha
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文化 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没有语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 也只有能反映文化才有意义。因此译者在面对文本时就好 比人类学的民族志学者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文化复合体,
【2】2
形成心理定势,需要反复多次的强化,并在日后的教学实践 中始终保持对学生的热情和信心。相对而言,那些基本功扎 实,有一定英语水平的学生被分在A班,并被设定较高的学 习起点,他们的心理需求及承受能力与教师的“供给”得以 平衡,有效地避免了“吃不饱”的现象。而且,能进入A层学 习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这无疑大大增强 了他们学好英语的动机和自信心。
London:Roufledge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1.NewYork and
Taylor&Francis
Group.2005,
[7]孙宁宁.翻译研究的文化人类学纬度:深度翻译【A】.上海翻译,2010.
编辑孙静
扣扣和扣扣扣扣扣和和扣扣+叶扣扣扣扣和扣扣和扣扣扣+叶扣扣扣扣扣扣扣和扣扣扣扣扣扣扣和和扣和扣
On the Translator's’’in-Depth Description”//Xu Abstract In cultural interpretation,as raph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