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的文化人类学纬度深度翻译
深度翻译的文献综述
深度翻译的文献综述作者:刘东雪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6年第03期【摘要】深度翻译是翻译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其理论来源于文化人类学的深度描写理论。
本文探讨翻译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进而引出美国翻译理论家奈梅·阿皮亚的深度翻译这一概念,指出文化人类学观照下的深度翻译的实质是注释,深度翻译是对译文加脚注、译释和评注等的翻译策略。
深度翻译的研究对丰富翻译研究的理论话语,开阔翻译研究的理论视野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深度描写深度翻译注释文化人类学一、引言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的科学,或者也可以讲是从文化这个角度研究人的科学。
美国翻译理论家阿皮亚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下并受到了深度描写的启发,提出了“深度翻译”的概念。
深度翻译是翻译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对丰富翻译研究的理论话语,开阔翻译研究的理论视野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深度翻译的来源——深度描写1999年,文化人类学的解释学转向代表人物者克利福德·格尔兹提出了民族志的“深度描写”方法。
“深度描写”是人类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注重细节、强调阐释的研究方法,格尔兹提出文化不是一种引致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的力量;它是一种风俗的情景,在其中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得到可被人理解的——也就是说,深的——描述。
深度描写式的民族志感知、阐释行为之间的文化层次,建构一个分层化等的意义结构,解释“这些陌生的行为在那些陌生的地方所具有的自然的意义”。
“深度翻译”是对“深度描写”的借鉴,继承了后者对“语境”和“意图”的重视,并在当代文化相对主义的大背景下充分关注文化差异,对文化翻译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深度翻译的涵义在深度描写的基础上,美国理论家夸梅·阿皮亚创造出“thick translation”一词,中文译为“深度翻译”或“厚翻译”,具体做法指在翻译文本中,添加各种注释、评注和长篇序言,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以促使被文字遮蔽的意义与翻译者的意图相融合。
译者的“深描”
翻译,亦称“厚语境化”,是指翻译文本中,添加各种注释、评 注和长篇序言,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 以促使被文字遮蔽的意义与翻译者的意图相融合。翻译的 目的是创造出一个新的文本,并使其对另一种文化群体起到 与原文本对该文本的文化群体一样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翻 译方法,因此深度翻译可以使得文化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得以 彰显,并使他者文化和边缘文学发出自己的声音。 根据阿皮亚的深度翻译概念,英国翻译理论家西奥・赫 曼斯在《作为深度翻译的跨文化翻译研究》的文章中,对深度 描写以及深度翻译的理论和实践做了进一步的阐发。一个 文本从一种语言和文化被翻译到另一种语言和文化时,通常 的结果是意义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消减。翻译过程中原文意 义的缺失,如文化意象的传达,可以通过在翻译文本前添加 详细的前言,在文中或文后列举大量的注释,为读者提供一 个文化和历史的语境。这不失为一个尽可能准确理解文本 意义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阐释人类学与翻译之间的共通点进行分析,从而 阐发出深度翻译这一翻译方法,对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新
searching for the true meaning of correlation,i.e.hidden beneath the surface”grammar of culture",become the important topic of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Since translation is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pretation of anthropological theories of common point.This paper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thropological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and depth description of the ethnography method set out,discussed in translation
深度翻译与典籍英译的文化传递——以Arthur Waley《道德经》的翻译为例
了解 中 困 古 典 文 化 的 四 方 读 者 看 了这 个 翻 译 会 困 惑 不 解 ,
不 知 道 “v o r” “ v on s 。 “ v s s i fecl s , f esu d” o i i ae f et t ”是 指 哪
第 1 8卷
, I朗 V { 6 ’
琼 州学 院学报
J un l t o gh u1 iest o ra o Oi zo i v r v ’ n . n i
Vo . 1 . No 1 1 8 . F brll e a・ 2 ・ v. 01l , l
21年 2 0 1
深度 翻译 与 典 籍 英 译 的文 化 传 递
理 解 文 本 产 生 时 的 社 会 文 化 背 景 。 作 为 一 种 翻 译 方 法 ,深 度 翻 译 为 目 的 语 读 者 了解 源 语 文 化 提 供 了 一 条 新 的 路 径 , 那 就 是 在 翻 译 文 本 中列 举 各 种 注 释 和 评 注 ,尽 力 去 重 构 源 语 文 本 产 生 时 的 历 史 氛 围 ,帮 助 目 的 语 读 者 更 好 理 解 源 语
以 A tu a y 《 r r l 道德 h W e
王 丽
( 南 农 业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河南 郑 州 河 4 00 ) 5 0 2
的翻译 为例
摘
要 :本文 以 Atu l 《 r r e 道德经》 的翻译为 例 ,结 合深度翻译理论 ,解析深 度翻译策 略在 典籍 英译 中 h Wa y
() 第 六 十 章 : “ 大 国 ,若 烹 小 鲜 。 2 治 ”
深度翻译与古诗词英译中文化典故传递
深度翻译与古诗词英译中文化典故的传递摘要典故的运用在中国传统古诗词中随处可见。
如何在英译中传递出典故的文化内涵,深度翻译理论给了译者一条新的途径。
本文以《锦瑟》的英译为例,结合深度翻译理论,解析深度翻译策略在古诗词英译中对传递文化典故的意义。
关键词:深度翻译典故锦瑟古诗词英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近年来,国内翻译界对典籍英译的研究与探讨逐年增多。
如何在典籍英译中传递原文的文化典故成为典籍英译中的困境,亟待人们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法。
古诗词英译作为典籍英译的一部分,同样存在文化传递的困难与障碍。
有人说,诗是翻译中丢失的东西。
译诗难,译中国古诗更难。
既要把古诗词中深刻隽永的文化典故传递到译文中,又要保持原作的神韵,作为译者,不仅要对古诗词的文化典故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更要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才能完成文化典故的传递。
美国翻译理论家阿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提出了“深度翻译”(thick translation)的理论,对古诗词英译中文化典故的传递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以《锦瑟》的英译文为例,探讨深度翻译策略在古诗词英译中对传递其中深刻的文化典故的意义。
二深度翻译理论综述“深度翻译”这一概念源起于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clifford geertz)的“深度描写”(thick description)。
格尔兹认为,人类文化是一个符号系统,文化是一种语境,只有通过深度描述,所有的社会事件、行为、制度和过程才能在文化的语境中得到有意义的阐释。
文化人类学家应该自觉主动地对异质文化符号系统中任何一个细小的组成部分进行认真、详细的分析。
而由这种被称为“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结果,并不等同于这个文化本身,因为这种研究结果是建立在人类学家对异质文化种种表现的阐释之上的,而种种文化表象符号则是对其民族性的阐释。
深度描写“强调对文学文本的研究,必须将文本放置于文本产生的社会历史语境中,以当下的角度去研究文本形成中权利话语的作用,研究过去与现在、文本与历史之间的互涉关系。
翻译研究与文化人类学的共同视域
翻译研究与文化人类学的共同视域翻译研究和文化人类学都是以文化和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
作为语言转换媒介的翻译研究和研究文化与人性的文化人类学近年越来越多地被专家学者并置研究,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文化人类学的文学转向背景下,理论借鉴之风日盛。
二者的学术领域各是什么?研究方法有了哪些发展?互相如何借鉴?田野和文本的共同视域在哪里?本文试图浅析两者之间的交汇和分界。
一、学科属性1.科学与艺术语言的翻译几乎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文化的交流有赖于语言和思想的交流,有赖于翻译①。
人类学(anthropology)研究人和文化②,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
在很长一段时间,译本是否“忠实”和“准确”是评价翻译的唯一标准,翻译几原则制定翻译规范,翻译几分法将翻译分门别类;20世纪40—50年代,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使翻译系统化、科学化,机器翻译的发展模拟翻译过程,推进了研究的科学化进程;奈达1947年的《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科学”方法系统探讨《圣经》翻译问题被德国翻译理论家威尔斯认为是翻译科学研究质的飞跃,之后翻译研究的“语言科学”地位确立了下来。
但真的有所谓客观的翻译吗?一直与语言学理论线分庭抗礼的文艺学翻译理论传统甚至比前者还要古老,翻译被认为是一种文学艺术,翻译的重点是进行文学再创作,注重翻译的目的、风格、效果和文学特色等③。
而德里达的“延异”观解构了传统的“忠实观”,认为原文文本承载的意义不在原文本身,而在它的“他者”(译文或其他文本)那里,其“延异”翻译观意味着翻译不可能忠实地模仿或再现原有文本的印迹和意义,而是一个解构和重构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勒菲弗尔提出了“翻译即改写”的理论,赫曼斯也提出“文本由译者操纵”。
人类学有科学与人文两派之分。
科学论者认为人类学是科学,强调规则规范,重视对理论假说的检验和知识的历时积累。
人文论者则强调人类行动的意义和对意义的理解。
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民族志(ethnography)试图调节主客观的关系,做到不偏不倚。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翻译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交流的不断增强,多元文化的交融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强调一种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文化意识,认为翻译不只是一个单向的语言转换过程,还涉及到多种文化的交互和影响。
这种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作为一种相对于传统翻译研究而言的新视角,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翻译研究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其跨学科性。
它融合了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翻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致力于探索翻译行为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功能,了解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交互和互动。
这种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使得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二、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翻译实践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翻译实践意味着意译已经成为翻译过程中常见的翻译方式之一。
意译是为了更好地传达信息,以达成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而进行的一种转译或加工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翻译实践可以更好地体现文化多样性,弥补语言难以准确表达的不足。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翻译实践也强调翻译中的主体性。
每个翻译者都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背景的个体,需要在自己的经验和文化认知维度内进行翻译。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需要积极探索原文的多重文化意义,并将其传达给目标文化受众。
三、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翻译的难点和挑战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翻译处在一种强烈的文化碰撞和融合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难点和挑战。
其中,文化转换是一项困难而又必要的任务,译者需要适应文化之间的改变和挑战。
此外,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价值观的差异、信仰体系的差异等也是多元文化视角下翻译难点。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翻译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机器翻译技术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算法,将一种语言快速、准确的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但机器翻译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无法在翻译过程中准确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信息含义。
深度翻译的文献综述
- 240-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深度翻译的文献综述大连外国语大学/刘东雪【摘要】深度翻译是翻译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其理论来源于文化人类学的深度描写理论。
本文探讨翻译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进而引出美国翻译理论家奈梅•阿皮亚的深度翻译这一概念,指出文化人类学观照下的深度翻译的实质是注释,深度翻译是对译文加脚注、译释和评注等的翻译策略。
深度翻译的研究对丰富翻译研究的理论话语,开阔翻译研究的理论视野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深度描写 深度翻译 注释 文化人类学一、引言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的科学,或者也可以讲是从文化这个角度研究人的科学。
美国翻译理论家阿皮亚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下并受到了深度描写的启发,提出了“深度翻译”的概念。
深度翻译是翻译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对丰富翻译研究的理论话语,开阔翻译研究的理论视野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深度翻译的来源——深度描写1999年,文化人类学的解释学转向代表人物者克利福德•格尔兹提出了民族志的“深度描写”方法。
“深度描写”是人类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注重细节、强调阐释的研究方法,格尔兹提出文化不是一种引致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的力量;它是一种风俗的情景,在其中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得到可被人理解的——也就是说,深的——描述。
深度描写式的民族志感知、阐释行为之间的文化层次,建构一个分层化等的意义结构,解释“这些陌生的行为在那些陌生的地方所具有的自然的意义”。
“深度翻译”是对“深度描写”的借鉴,继承了后者对“语境”和“意图”的重视,并在当代文化相对主义的大背景下充分关注文化差异,对文化翻译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深度翻译的涵义在深度描写的基础上,美国理论家夸梅•阿皮亚创造出“thick translation”一词,中文译为“深度翻译”或“厚翻译”,具体做法指在翻译文本中,添加各种注释、评注和长篇序言,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以促使被文字遮蔽的意义与翻译者的意图相融合。
翻译研究的文化人类学维度:深度翻译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10N o .1[基金项目]本文系河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84/407227)的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09210222[作者简介]孙宁宁,南京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翻译研究的文化人类学纬度:深度翻译孙宁宁 (南京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摘要]本文结合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的深描理论,探讨翻译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进而引出美国翻译理论家奈梅・阿皮亚的深度翻译这一概念,指出文化人类学观照下的深度翻译的实质是译释,接着探讨了脚注、注释和评注等翻译策略,认为深度翻译给翻译研究以新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深描;交互文化性;深度翻译;翻译策略;译者[中图分类号]H 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9358(2010)01200142041 引言20世纪后期,以特有的核心范畴“文化”为媒介的人类学(叶舒宪,2003:2),给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人类语言学、文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新的学科蓬勃兴起,这也给了翻译研究以新的研究视角。
人类学的发生和发展促进了知识全球化的进程。
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非西方的文化传统。
人类学家从世界各个边缘地区为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地方性知识”的报告,他们广泛的田野作业经验将西方传统以外的知识和信息传播于世,其客观结果便是对于单一基准的欧洲中心主义知识观发起挑战,对自古希腊罗马以来确立的西方知识体系的普遍价值与合法性提出质疑,促成多元主义的文化思想新格局。
第二,人类学的文化相对主义原则要求一视同仁地看待世界各民族人民及其文化,消解各种形形色色的种族主义文化偏见和历史成见。
第三,人类学与以往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贵族化倾向针锋相对,更加关注所谓“精英文化”的对立面即“俗民文化”、“大众文化”和形形色色的“亚文化”群体,也就是和文化的“大传统”相对的“小传统”。
翻译研究的文化人类学纬度:深度翻译
翻译研究的文化人类学纬度:深度翻译
孙宁宁
【期刊名称】《上海翻译》
【年(卷),期】2010()1
【摘要】本文结合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的深描理论,探讨翻译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进而引出美国翻译理论家奈梅.阿皮亚的深度翻译这一概念,指出文化人类学观照下的深度翻译的实质是译释,接着探讨了脚注、注释和评注等翻译策略,认为深度翻译给翻译研究以新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总页数】4页(P14-17)
【关键词】深描;交互文化性;深度翻译;翻译策略;译者
【作者】孙宁宁
【作者单位】南京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深度描写、新历史主义及深度翻译——文化人类学视阈中的翻译研究 [J], 段峰
2.深度翻译理论在史料翻译中的应用研究——以桂林抗战文化城国际友人援华史料为例 [J], 黄晓林;唐莉玲
3.文化人类学对文化翻译的启示——"深度翻译"理论模式探索 [J], 章艳;胡卫平
4.文化人类学对文化翻译的启示——"深度翻译"理论模式探索 [J], 章艳;胡卫平
5.翻译的转喻学:跨越翻译研究、人类学和文化研究之间的学科鸿沟 [J], 班空·团;杨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翻译学的三个维度
翻译学的三个维度
翻译学的第一个维度是实践维度。
纵观中西方两千多年的翻译史,都是先有翻译实践活动,通常是口译在先,笔译随后。
翻译学的实践之维存在三层境界,第一层是翻译的技巧技能之境;第二层是翻译视野之境,达到此境的译者,可以凭借翻译过上小康生活,满足自己的社会与尊重需要;第三层是翻译人生之境,也是最高的境界,它会给译者带来顿悟与人生境界的满足与提升,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翻译学的第二个维度是其语言学维度。
不同的语言学翻译理论家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翻译的基本问题
展开深入的讨论,这一维度所认可的翻译基本问题,包括翻译的本质、过程、对象、主体、影响因素、基本矛盾、功能、译评、精神与使命等。
翻译学的第三个维度是其文学文化维度。
从古至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学文化名著的互译、互相借鉴、互通有无,丰富了全人类的文学文化成果。
不仅推动了民族语言的形成,甚至还更新了民族文学的样式,而且还形成了以其为中心的文化。
我国从汉代至宋末的佛经翻译,在对汉语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成为中国文化固有的底色。
明清之际传教士的科技翻译、晚清以降的文学社科翻译,更将中国推上近现代化的道路。
“深度翻译”与意义阐释:以梭罗《瓦尔登湖》的典故翻译为例
外语与外语教学 F O R E I G NL A N G U A G E SA N DT H E I RT E A C H I N G
77
“ 深度翻译 ”与意义阐释 : 以梭罗 《瓦尔登湖 》的典故翻译为例
根据阿皮亚的深度翻译概念 , 英国翻 译理论 家西奥 · 赫 曼斯 ( T h e oH e r m a n s , 2003) 在 《作为深度翻译的跨文化翻译研 究 》的文章中 , 对 深度 描写以 及深 度翻 译的理 论和 实践做 了 进一步的阐发 。 赫曼斯 ( 2009) 认为 , 深度翻 译的概念对 于翻 译实践和翻译研究 都具 有十 分重 要的 意义 。 赫 曼斯 首先 讨 论了约翰 · 琼斯 ( J o h nJ o n e s ) 对亚里士多德 《诗学 》中古 典悲 剧观的重新阐释和翻译 , 并强调 对于经典 著作中 重要概 念和 观念阐释的复杂性 : 跨文 化翻 译是 无止 境的 , 从 过去 一直 延 伸到未来 。 作为语言转换的翻译活 动 , 必 然涉及 跨时间 和跨 文化的阐释 , 同时 跨文 化的翻 译也 是一 个复 杂的 阐释 过程 。 ( H e r m a n s , 2003) 在赫曼斯看来 , 深度翻译从某 种意义 上可以 作为当 代翻 译批评的评判标准之一 。 同时作为 一种跨文 化翻译 的机制 , 深度翻译丰富翻译 研究 的语 汇和 内容 。 正 是因 为深 度翻 译 涉及的跨文化性和人类学阐释特性 , 我们 可以不 再依赖 哲学 阐释学中诸如 “视野 融合 ” ( f u s i o no f h o r i z o n s ) 等概 念来解 释 翻译过程中涉及 的语 言和文 化语 境问 题 。 赫曼 斯 ( 2009) 认 为 , 从翻译实践的角度而言 , 深度翻译说明了 完全的翻译 ( t o t a l t r a n s l a t i o n ) 是不 可能 的 , 也突 出了 译者 的主 体性 地 位 , 否 认了翻译是透明的或中性的描述 , 并将一 种叙事 语言带 进翻 译的描述之中 。 或者说 , 翻译不再 是 “某 一绝对的 、透明 和明 确的可译性视野 内 ” 语言之 间意 义转换 的问 题 ( 刘禾 , 2002: 21) 。 翻译 、理解和 描述在 跨语 际实 践中同 时起 到了 重要 作 用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理 解和 翻译 是紧 密地 联系 在一 起的 , 理解是翻译 , 翻译也是理解 。 赫曼斯认为 , 在 西方 翻译 史上 , 荷 兰人 文主 义者 伊拉 斯 谟( 1466 -1536 年 ) 翻译的 《圣经 · 新 约 》 可以作 为一种 典型 的深度翻译的例子 。 伊拉斯谟 1516 年翻 译出版 的希腊 语新 约版本中有大量的注释和对经文的 解读 , 对圣经 中的典 故和 术语出处作了详尽 的说 明和 解释 。 这 些注 释不 仅证 实了 对 于原文术语的深刻含义和解释的无 可穷尽性 , 更 证明了 翻译 本身的阐释特性 , 以及这种阐释 涉及的复 杂的语 境和历 史因 素。 ( H e r m a n s , 2003) 3. 《瓦尔登湖 》的 “ 深度 ” 毫无疑问 , 《瓦尔登湖 》现在已经成为美 国文学的经 典之 作 。 但在其最初出版之际 , 却 远没有如 此崇高 的声誉 。 梭罗 有生之年 , 只出 版过 两本书 。 《康科 德河 和梅里 麦克 河上 一 周 》( AWe e ko nt h e C o n c o r da n dM e r r i m a c kR i v e r s )最初出版于 1849 年 , 但在几年中一共 售出 了不到 200 册 。 1853 年 , 出 版 商将余下的 700 册书退还给了梭罗 。 梭罗在 1853 年 10 月 28 日的日记中以其 一贯 的幽 默风 格写 道 : “ 我现 在 有藏 书 900 册 , 其中 700 本是我自己写的 。”( H a r d i n g , 1970) 《瓦 尔登湖 》 按计划在 1850 年出版 , 但由 于第一本 书销路 不好 , 出版 商对 《瓦尔登湖 》的出版不太热心 。 在接下 来的近五 年中 , 梭 罗七 易其稿 , 最终于 1854 年 出版 。 《瓦尔登 湖 》 的命运 比 《一周 》 稍好 , 出版后的 5 年中售出了第一版的 2000 册 。 梭罗去世以 后 , 美国人逐渐发 现了 梭罗的 价值 , 尤 其是 20 世纪 60 年 代 以后 , 美国人对 梭罗 的评 价越 来越 高 。 1985 年 《美国 遗产 》
从“深度翻译”理论的角度谈《闲情偶寄》中的文化负载词
1引言《闲情偶寄》是一本生活美学著作,以其独到的休闲智慧和生活美学思想而闻名。
本书的内容涉及戏曲、建筑、古董、饮食、花草、医疗及养生等诸多生活美学方面的内容。
不过,此书作为古籍,含有大量的文化负载词。
这类词汇的优良英文翻译是保证《闲情偶寄》一书让更多人了解的基础。
本文以深度翻译理论为指导,采用了奈达对文化负载词的分类标准进行分析,结合笔者对该书籍选段的翻译实践,从而得出译者在翻译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组时,应灵活地运用深度翻译理论,如采用文内夹注、脚注或插图的方式去阐释文本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以帮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背后隐藏的意义,促进跨文化交流。
2深度翻译理论概述“深度翻译”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阿皮亚(Appiah)受阐释人类学的“深度描写(thick description)”所启发,在其论文Thick Trans-lation一文中提出的。
阿皮亚(1993:817)认为,“深度翻译”属于“‘学术’翻译”,它采用“注释与术语汇编的方式力图将译文置于丰厚的文化与语言背景之中”。
此后,英国学者西奥·赫曼斯(Theo Hermans)在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Studies as Thick Translation一文中正式将“深度翻译”这一概念引入了翻译研究领域。
阿皮亚认为,译入语文本中涵盖大量的注释、评注、脚注和图片等阐释性文本的材料,可让读者代入原文文本产生的时代,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从而引起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关注和兴趣,以使文化交流效果最大化。
文化是滋养语言的土壤,对于译者来说,翻译不单单是将一种语言的词句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体系,译文的文体还应体现原文产生的背景与风格。
因此,一个文本的文化内涵越丰富,翻译的难度就越大。
面对此境,多数译者使用副文本即脚注、文内夹注、插图及术语汇编等方式来支撑译本。
这类“译本+副文本”的形式即美国学者阿皮亚所谓的“深度翻译”,它较单纯的译本更“丰厚”,也更具有深度。
副文本理论视域下《史记》俄译本的“深度翻译”
副文本理论视域下《史记》俄译本的“深度翻译”作者:颉利丽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06期内容摘要:“深度翻译”是美国翻译理论家阿皮亚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提出的翻译术语。
本文以《史记》俄译本前三卷为研究对象,根据副文本理论梳理总结“深度翻译”的类型和具体实施方法,分析《史记》俄译本透显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副文本理论《史记》俄译本“深度翻译”《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皇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它既是一部中国历史巨著,也是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不朽之作,集史学研究价值与文学艺术价值于一身。
如何将这部承载着浓郁厚重的中国历史文化精髓的典籍进行合理译介,是国内外翻译界密切关注、不断探索的课题。
现存《史记》的外译本有:英、韩、日、德、法、俄、丹麦等译本,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是英译本,如:华译本、倪译本、杨译本,以“《史记》、翻译”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共检索到41篇文献,其中36篇以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仅有一篇概述了不同时期的《史记》俄译本及其特点。
本文借助副文本理论总结“深度翻译”的类型和实施方法,探究越特金俄译本中文化现象的翻译策略。
1.“深度翻译”在翻译研究领域,文化翻译已然成为一个备受青睐的话题。
文化翻译研究的是语言中的文化信息转换问题,要求译者具备敏锐的文化意识、充实的文化知识以及较强的文化阐释能力。
就这一点,文化翻译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具有相通之处。
文化人类学是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对他族文化进行描写阐释,文化翻译则是将一种语言文本的文化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
二者的任务都是最大程度地保留原语文化的特征,使其他文化承载者理解该文化。
因此,作为文化人类学研究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深度描写”对文化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最早提出“深度描写”这一概念的是英国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之后,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将其引入文化人类学研究,他认为,文化不是促进社会事件、行为、体制或过程产生的力量,而是它们得以被深度描写的语境。
试论翻译者的文化意识与维汉翻译
试论翻译者的文化意识与维汉翻译摘要: 本文简单地论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
本文认为:翻译者应具有文化意识,应对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翻译者的文化意识决定着翻译的质量,决定着不同民族的人们思想交流的效果。
关键词:翻译者;文化意识;翻译一、引言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使通晓不同语言的人能通过原文的重新表达而进行思想交流。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即原语)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即译语)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得到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与原文作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翻译要求译语要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所要传达的意义、方式及风格,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
二、文化与翻译的关系一个民族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的文化。
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着该文化的一切内容。
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根基,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信息的代码。
语言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反映了该语言社团认知世界的方法,记录了该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集中体现着该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信息。
语言与文化是一个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
没有语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也只有能反映文化才有意义。
因为翻译首先涉及的是意义,而词只有与文化相关联才有意义,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处理时,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
翻译是将一种文化环境里产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环境里,因此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翻译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个思维再创造的过程。
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与原则,“忠实和通顺”是两项基本要求。
阐释人类学视角下文化翻译的研究
间的相互转换 。也无疑是与翻译 研究 的主导范式是相契合的 。
二、 文化翻译转 向
2 0世纪 8 O年代开始 , 在翻译 的研究 领域 开始 盛行 翻译 的
文化转 向, 翻译研究 的文化范式 成为该领 域研究 的主导。全球 化的背景下 , 民族独立与后殖 民主 义所带来 的文化霸权 的统治
地位对于弱势文化所发起的挑战 , 翻译研究 文化转 向依然 是翻
儿、 孙子 、 孙女属于 同一个宗族 , 而对 于爷 爷这 一系统 而言 , 外
“ 译人 ” 读者 所熟悉 的语言 、 经验范畴 以及精神世界 。在吉 尔兹 的眼 中, 文化 翻译本身 就是一种 文化 实践 活动 , 翻译 已经 不再
局 限于纯粹的语言层 面上 的研究 , 而扩展到 了两种不 同文化 之
茨 将文化定 义 为 系统符 号 , 他借用 马克 思 ・韦伯 的 文化 的概
念, 认 为人类就是悬挂在 自己所编织 的一种 富有意义 的网上的
、
前 言
在全球化 、 信息 科学技 术等 因素 的影 响下 , 翻译 学借 鉴其 他学科学术资 源 , 已成为 了一种 大趋 势。众所 周知 , 人类 学 的
公、 外婆 、 外甥 、 外 孙属 于 另外 一个 宗族 。如果 只 是简 单 地直 译, 其背后深厚 的文化意蕴是否为 西方 读者 所 能理 解呢?如此 看来 , 这种简单 的直译 翻译方式显然是 行不通 的。所 以在翻译 之前译者 就应 该从“ 文化持有者的 内部视角” 出发 , 分析两种文 化质 的不 同 , 选择有效 的翻译策略 , 从而进行有效 的文化 阐释 。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下分析翻译的作用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下分析翻译的作用》摘要:显而易见,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翻译工程,没有文化分析、文化人类学研究无从谈起,不同民族的人们要互相沟通,进行交流,翻译也便是不同民族之间、不同语言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文化交流,可酌情采用不同视角,不拘一法,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采用变通的手段,进行翻译的再度创造【摘要】:文化人类学在跨文化研究的过程中,不得不借助一种特殊的工具——翻译。
这种翻译不只是文本翻译,而是一种涉及跨文化翻译的问题。
翻译在文化人类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研究,翻译的效果决定了对另一种文化认识与理解的程度。
因此,翻译的作用更为突显,与此同时,对译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翻译;作用文化人类学是以“ 文化” 这一关键性概念为主线发展出来的。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 [1]在文化人类学家眼中,所有这些可见的实际行为都不过是人类文化信息的物质载体。
文化人类学家关心的是隐藏于这些可见行为背后的抽象价值观、信仰与世界观。
[2]当然,文化人类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对于翻译有着相当大的依赖。
不仅如此,甚至可以说,文化人类学本身就是翻译科学,而且是跨文化的翻译学。
阿萨德指出,翻译是民族志学者所做的众多工作之一,目的是为了让读者能够理解陌生民族的信仰与实践。
跨文化翻译的核心问题始终贯穿着文化人类学和人种学各种理论方向的始终,它已经超出了语言翻译的范畴,这是与语言层面翻译研究的最大不同。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翻译是一种社会实践行为,同时也是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
它按照不同的社会文化关联性揭示了意义的多样性。
文本层面的翻译研究在这里也获得了扩充其研究范围的基础。
显而易见,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翻译工程,没有文化分析、文化人类学研究无从谈起。
[3] 随着翻译作用的愈来愈明显,“ 在新的世界形势下,人类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再主要是意识形态因素或经济因素。
深度翻译视域下典籍英译的文化传递--以理雅各《诗经》韵诗体英译本为例
第42卷第3期2021年3月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RBIV UNIVERSITYVcd02No.3Mar.2021[文章编号]1004—5856(2021303—4110—45深度翻译视域下典籍英译的文化传递----以理雅各《诗经》韵诗体英译本为例李雯璐(铜陵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铜陵244469)[摘要]在全球化趋势下,典籍英译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章在阿皮亚的深度翻译理论基础上,通过探析理雅各《诗经》韵诗体译本在“文本外”和“文本内”中文化元素的翻译策略,总结出合适的翻译方法,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更“深”、更“美”的层面上得到传递,以此为我国典籍英译的文化传递实践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深度翻译;《诗经》;文化[中图分类号JH315.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404-5856.2021.03.027典籍英译隶属特殊的翻译种类,具备一般翻译活动的共性,属于“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活动-0[1](1>1)在全球化趋势下,典籍英译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之一。
《诗经》是中华民族典籍作品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国内外的译本层出不穷。
英国传教士理雅各在971年、1876年和1877年三次对《诗经》进行翻译和修改,分别出版了散文体和韵诗体版本以及《东方圣书》。
22世纪后,涌现了一批以汉学家为主的译介主体,最著名的有英国汉学家韦利和瑞典汉学家高本汉。
22世纪6年代,许渊冲和汪榕培的《诗经》英译本问世,其翻译注重“传神达意”的“美”之感受。
可见,《诗经》翻译历史已有二百余年贝旦对其研究却是近二十年来的事。
本文从深度翻译的视域探究理雅各《诗经》韵诗体英译本(以下简称“理氏韵诗体译本”)的翻译策略,旨在为典籍英译提供启示,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
一、深度翻译理论概述深度翻译理论是美国翻译理论家阿皮亚在1993年提出的,它是指在翻译文本中,添加各种注释、评注和长篇序言,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以促进被文字遮蔽的意义与翻译者的意图相融合”2其实这种译法早已出现,只是未有定义。
深度翻译理论和方法
深度翻译理论和方法美国哲学家夸梅·安东尼·阿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h)在1993年提出了深度翻译理论(thick translation)。
自2005年起深度翻译理论在中国翻译和译学界产生影响。
本论文欲探究深度翻译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文化走出的大背景下探讨深度翻译在典籍翻译中的可行性。
1 引言美国哲学家夸梅·安东尼·阿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h)是加纳-英裔美籍哲学家、文化学家和小说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现任哲学教授。
他在1993年发表一篇题为《深度翻译》(thick translation)的论文,提出深度翻译的理论。
他的理论至今已有20多年,自2005年起深度翻译理论在中国翻译和译学界产生影响。
2深度翻译的概念深度翻译也叫增量翻译,所增加的源语和源文化的信息主要放在注释部分。
中国香港学者张佩瑶也指出,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是实现深度翻译的关键。
深度翻译是指以评注或附注的方式力图把译文置于深厚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中的翻译,在译本融入注释、说明、評论、等阐释性、解说性文字的一种翻译方法,该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文所诞生的丰富的文化、历史语境,布满阐释性文字的译本也借此得以深度语境化。
黄小芃(2014:72-76)认为“深度翻译”是译文页边和行间的附加评注的方式试图把译文置于丰富的源语言和源文化环境之中的翻译,目的是把译文置于丰富的源语言和源文化语境之中而且特别注重细节、语境和阐释,同时深度翻译是一种异化翻译。
Hermans 在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Studies as Thick Translation(2003)一文中,从“深度翻译”视角入手,列举了诸多使用深度翻译的典型译例。
法国文论家热奈特(Gérard Genette)提出的副文本理论与深度翻译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契合。
_ThickTranslation_研究20年_回顾与展望_李红霞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15No.2[基金项目]2012年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提升项目“跨文化语用学翻译研究”(项目编号:SKQNYB11029)的部分研究成果,同时是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语言技术体系研究”(14WYB015)的部分成果。
[收稿日期]2014-10-09[作者简介]李红霞,西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张政,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技术。
“Thick Translation ”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李红霞(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西北师范大学,兰州730070)张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摘要]“Thick Translation ”自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翻译界学者的普遍关注。
本文探究了该术语产生的渊源及其对翻译界产生的影响,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近20年来有关“Thick Translation ”所做的一些前期研究,探讨了该术语在国内的翻译类型、前期研究特点,分析了其在国内外翻译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向,以期为当代中国译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Thick Translation ;翻译类型;特点;发展与动向[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358(2015)02-0034-06“Thick Translation ”作为一种翻译策略和翻译研究方法,一经提出,就被广泛运用到翻译研究中。
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非美文化研究中心翻译学者克瓦米·安东尼·阿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h )在Callaloo 上撰文“Thick Translation ”,首次提出这个新术语。
根据阿皮亚的解释,“Thick Translation ”是“通过注释和伴随的注解,将文本置于一个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的语境中”①(1993:817)。
外国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和翻译研究进展
外国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和翻译研究进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外国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和翻译研究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这些研究不仅为文学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和发展。
本文将讨论外国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和翻译研究的进展。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文读者通过网络接触到外国文学和文化。
网络文学的兴起,也使更多的外国读者了解到中国的文学和文化。
这种互联互通的趋势,为外国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和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翻译的质量和传播的效果成为关注的焦点。
翻译研究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翻译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也成为翻译研究的关键。
从过去的表层翻译到深度翻译,通过词汇、语法、语言习惯、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考察,揭示出原文意义和特点。
同时,深入探讨译者的个人经历、语言知识广度深度以及对文化的了解程度,成为研究的热点。
因此,好的翻译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译者素养。
外国文学和文化的翻译对于中外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翻译过程中难免出现误解和歧义。
为尽可能还原原作品的意思,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当时的文化背景,特别是历史、宗教、风俗等方面。
这就要求翻译者具备深入了解原著背景的能力。
这样的翻译不仅传达了作品的意义,同时也具备文化解释的功能。
另一方面,外国文学和文化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外国文学和文化可以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和相互了解。
随着中国文化的崛起,外国文学和文化在中国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样化和深入。
许多研究探讨了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将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相映成趣,反思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外国文学和文化的研究中,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文学与历史、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日渐成为研究的主流。
因为文学作品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具体文本,通过交叉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化,同时也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因此,跨学科研究的出现,为外国文学和文化研究带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358(2010)0l一0014-04
1
引言
翻译学之间能够相互借鉴与影响。人类学以研究 “异文化”为特色,在方法论上具有“求异”的思维特 点。人类学家的理论建构主要是田野工作和文化比 较,而田野工作即人类学研究的具体实践的成果就 是民族志(ethnography),也即对一种当地文化的事 件和习俗的内部描写(夏建中,2003:330)。民族志 具有跨文化性,民族志的撰写是文化人类学对他族 文化进行阐释性描述的过程即翻译过程。美国翻译 理论家阿皮亚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提出了“深度翻 译”的概念。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纬度,探讨深度翻 译与传统翻译的不同及其相关的翻译策略,进而指 出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与启示。 2深度翻译及翻译策略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是把文化人类学从进化论转向解释学即文 化人类学的解释学转向的代表性人物。他在《文化 的解释》(The
即地方性知识的概念去重新探讨文化之源。他提出 文化不是一种引致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的力 量;它是一种风俗的情景,在其中社会事件史,提出了 “交互文化性”(Intercuhurality)概念。他提出交互 文化性暗含不信任与疑惑,而跨文化译者代表一定 的意识形态和学派,因而能够消解不信任与疑惑 (Pym,2007:186)。他认为译者不只属于目标语文 化或源语文化,而是属于这两种文化的重叠或交汇 部分,即“交互文化”或第三种文化。在多元文化并 存的大格局下,译者既是文化的协调者,又是文化的 创造者,其根本任务就是把文化异质性译介进译入 语文化,并被译入语文化所接受。 后现代哲学的语言家德勒兹(Gilles Deleuze)在 《差异与重复》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公式“他者=一种 可能的世界之表现”(叶舒宪,2003:31)。按照这个 他者公式,人类应努力学会容忍差异、尊重差异,并 尝试理解他者和欣赏他者。当代人类学在“地方性 知识”方面的论述同他的看法有着异曲同工的作 用。格尔茨在《地方性知识》一书中提出了文化文 本(culture
上海翻译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翻译研究的文化人类学纬度:深度翻译
孙宁宁
(南京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本文结合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的深描理论,探讨翻译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进而引出美国翻译 理论家奈梅・阿皮亚的深度翻译这一概念,指出文化人类学观照下的深度翻译的实质是译释,接着探讨了脚注、注释和 评注等翻译策略,认为深度翻译给翻译研究以新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深描;交互文化性;深度翻译;翻译策略;译者 [中图分类号]H
Interpretation
20世纪后期,以特有的核心范畴“文化”为媒介 的人类学(叶舒宪,2003:2),给人文社会科学的发 展带来了深远影响,人类语言学、文学人类学、文化 人类学等新的学科蓬勃兴起,这也给了翻译研究以 新的研究视角。人类学的发生和发展促进了知识全 球化的进程。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非西方的文化传统。 人类学家从世界各个边缘地区为我们提供前所未有 的“地方性知识”的报告,他们广泛的田野作业经验 将西方传统以外的知识和信息传播于世,其客观结 果便是对于单一基准的欧洲中心主义知识观发起挑 战,对自古希腊罗马以来确立的西方知识体系的普 遍价值与合法性提出质疑,促成多元主义的文化思 想新格局。第二,人类学的文化相对主义原则要求 一视同仁地看待世界各民族人民及其文化,消解各 种形形色色的种族主义文化偏见和历史成见。第 三,人类学与以往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贵族化倾向针 锋相对,更加关注所谓“精英文化”的对立面即“俗 民文化”、“大众文化”和形形色色的“亚文化”群体, 也就是和文化的“大传统”相对的“小传统”。这给 全球范围内的知识结构构架的重组和学科之间的科 际整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四,人类学的出现代 表着人类知识体系内部划分的一种危机和重新整合 的需要。人类学的核心术语“文化”正是这种知识 重新整合的有效概念工具(叶舒宪,2003:8-11)。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的科学,或者也可 以讲是从文化这个角度研究人的科学(夏建中, 2003:1)。对文化的共同关注,使得文化人类学与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84/407227)的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Et期】2009—10-22 [作者简介]孙宁宁,南京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万方数据
在《翻译史研究方法》(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
of Cultures)一书中提出
文化研究是一种解释行为的理论,所谓文化就是这 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web
of signifi.
cance),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 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韩莉译,格 尔茨著,2006:5)。他认为民族志的撰写是一种再 阐释,即阐释之阐释。通过再阐释,寻找文化表象之 下的文化意义的构建规律,从而真正理解和描述所 研究的文化。 在跨文化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身份正如 文化人类学中的民族志学者,是异质文化的调停者。 澳大利亚翻译理论家安东尼・皮姆(Anthony Pym)
as
度或过程得到可被人理解的——也就是说,深 的——描述(韩莉译,格尔茨著,2006:17—18)。
在《地方性知识》一书的序言中,格尔茨借用 translation一词表述了不同于语言学和文学艺术的 “翻译”的“译释”概念。他提出,“译释”一词并不 是简单地把别人认识事物的方式用我们自己的方式 重新安置一下,而是用他们本身的方法的逻辑展示, 将其用我们的方式来表达出来;这种知觉方式不似 一个天文学家去数星星,而更类似于一个批评家解 释一首诗时的情形,意味着使这些概念超越其原始 产生的具体文化背景而将其实质内容析出重新植入 人类概念然后标出其不同,这就是人类学所谓的
Anthony
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与探讨,因为翻译活动就是探究 如何将一种语言中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他从格莱斯的意义理论开始人手,接着谈到了塞尔 的意义理论,然后是深描理论。他认为,格尔茨提出 的深描理论使意义深度语境化,超越了格莱斯和塞 尔的意义理论。他提出,文学翻译旨在创造出一个 文本,其不仅和文学相关联,而且也和翻译文化的语 言传统相联系,就如同目标文本也和其文化传统相 关联。因此,翻译的目的是创造出一个新的文本,并 使其对另一种文化群体起到与原文本对该文本的文 化群体一样重要的作用。实际上,这就是对文学判 断的理解的一个部分,而这种理解总是意味着有关 某一文本的重要的新的解读的新事物和对新特性关 注的新理由(Appia,2005:397)。他认为,深度翻译 使译本语境化,因而读者能够获得译本产生的社会 文化语境,由此产生对他者文化的尊重,并抵制英语 文化的优越感。而译者通过各种注释和评注,重构 出源文文本产生时的历史语境,以帮助译语读者更 深入地理解源语文化。因此,深度翻译可以使得文 化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得以彰显,并使他者文化和边 缘文学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以为话语是行动的产 物,象行动一样,有其进行的原因。他以非洲文本在 美国学术界的翻译为例,谈及其被译介的目的:一是 继续根除种族主义的强烈愿望,与此同时是对女性主 义问题和妇女写作的探索;二是扩大美国想象的需 要。这种想象从经济和政治上控制了世界体系的许 多方面,超越了狭隘的美国范畴;三是发展世界其它 地区的观点。这些观点更加尊重他者的自治与独立, 它们不只是建立合法性的基础,更是美国的多元离散 观点的本土政治需要的写照(Appia,2005:399-400)。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家西奥・赫曼斯(Theo
“翻译”的主要内容,这也是——试想关于“家庭”、 “种性”、“市场”、“国家”之类的概念——人类学这
一学科之所以为人类学的最根本的东西(王海龙 译,格尔茨著,2000:11.14)。 他还指出,民族志的记述被认为有三个特色:首 先它是进行解释的记述;其次是指所解释的对象社 会性对话的过程;第三,解释是在那种对话尚未消失 之前试图将‘所说的内容’保留下来,使其成为可阅 读的文本。……第四,它是微观的研究(夏建中, 2003:330.332)。这样看来,所谓“深描”,就是从极 简单的动作或话语着手,追寻它所隐含的无限社会 内容,揭示其多层内涵,进而展示文化符号意义结构 的复杂社会基础和含义。如此做的目的,是建立一 门用来探索文化意义的解释人类学,其解释要达到 的要求,就是“深描”(汪民安,2007:286)。 格尔茨的“深描”将人类学变成一门“其进步不 以达成一致为标志,而以辩论的巧妙为标志”的科 学,使解释成为一种艺术性的活动。这一定程度上 是将文学批评引入人类学研究的结果,而这些观念 方法由人类学改造发挥之后又返回到新历史主义的 文学研究之中,使后者成为人类学‘厚描’方法的历 史学和一种旨在探寻其自身可能意义的文学理论的 混合产物,也使新历史主义与文化人类学成为彼此 的“深描”(汪民安,2007:287)。 在翻译的主体间性关系中,作为阐释主体的译 者的主体性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尤其在文学文 本的翻译中,强调对作品所赖以产生的大的社会文 化语境为重点,使译文读者通过文学的审美感知而 获得对他者文学的进一步了解和沟通。译者的任务
・1 5・
text)这一概念,认为文化文本如同文
学文本那样具有可解读的召唤性质,因而从文本中 寻找出来的意义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格尔茨称之为 “地方性知识”,即具有文化特质的地域性知识。 “地方性知识”命题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文化 人类学的知识观和方法论方面,由于它对正统学院 式思维的解构作用同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叙事的批 判、后殖民主义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批判是相互呼应 的,所以很自然地成为经历“后学”洗礼的知识分子 所认同的一种立场和倾向,成为挣脱欧洲中心主义 和白人优越论的一种契机,成为反思自身的偏执与 盲点的一种借镜(叶舒宪,2003:37)。而要获得地 方性知识,首先要转变传统心态和价值观,其次要遵 循人类学的文化相对主义原则,以避免在面对他者 时出现意识形态化的思想与偏见。 格尔茨认为,人类学者对异文化和当事人的观 点的了解有“经验接近”(experience—near)与“经验 远离”(experience.distant)的程度差异。前者指用当 事人的概念语言来贴切地描述该当事人的文化建 构;后者指用学术语言或我们自己的概念语言来描 述所研究的异文化。对当事人文化的全面描述关键 是“经验接近”与“经验远离”的并置。他还借用吉 尔伯特・赖尔的概念,提出民族志有“浅描”和“深 描”,而“深描”(thick description)特别关注的是揭 示行动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由此来解释行动的意义。 格尔茨认为应该用新的符号手段即深描和认知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