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合作社多元化发展的法律探析

合集下载

浅谈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L u n y u a n近年来,随着国内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有效带动了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和专业化合作,在农村出现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内部运作机制不规范,随意性较大。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创建、轻规范"的问题,虽有规范的《章程》,但是大多流于形式。

一是大部分合作社管理水平不高,民主意识差,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虽健全,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二是财务管理等内部制度不健全,利益关系不紧密。

大部分合作社对成员不进行利润二次分配,缺乏合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致使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2.组织化程度不高,总体实力较弱。

就归朝情况看,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带动能力不强。

近9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合作的初级阶段,产销衔接不够紧密,重盈利轻服务,社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待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3.宣传力度不够。

一些基层干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登记管理条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国家赋予农民经济合作社组织以法人资格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一些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策理解上有偏差,对合作社的性质和运行机制不够了解,有种种疑问和顾虑;偏远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的市场意识还不够强,合作经营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加之受我省农业生产周期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时间短的影响,示范引导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步伐。

4.合作社经营者缺乏运营知识。

由于大部分合作社的创办者是乡村干部,或是农村的一些能人,虽有一方面的专长,但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缺乏合作组织的知识和经验,缺乏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市场营销和对外交往的知识能力,参与者也缺乏必要的合作、经营、管理知识,因此在合作社实际运作中,大部分仅仅停留在生产环节和技术方面的简单合作,对于如何将成员组织起来生产同一标准的产品,以及如何将合作社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以及如何使合作社自身发展壮大等问题考虑较少。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型升级的思考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型升级的思考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型升级的思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的方向。

农民进入市场后的专业化和组织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快速增长,已进入了一个量质并举,规范提升的新阶段。

要从加强规范建设、提升服务带动能力和推动联合发展等方面着力,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型升级。

标签:农民;合作社;转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的方向,并为农村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供经济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农民进入市场后的专业化和组织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课题。

本课题通过对盐城实践的调研剖析,试图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因素,探索化解制约因素的办法,为促进新形势下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型发展,建设高水平的农村小康社会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盐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效盐城市是全国农业大市。

近年来,盐城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措施来抓,强化政策扶持,搞好典型示范,合作内容不断丰富,经营机制不断创新,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一)数量不断增加。

2007 年-2012年六年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达663家、547家、1387家、1022家、1258家和1180家,六年每年平均增加1009家。

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6926家,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数达170.73万户,占乡村总农户的93%,基本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村全覆盖和主导产业全覆盖。

同时,积极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织。

全市9个县(市、区)均建立了苏合农产品销售合作联社,在城市社区开设直销店13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到30家。

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成因与对策

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成因与对策

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成因与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农村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成因和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1.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支持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法规文件,明确了农业合作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2.农业发展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生产资料的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正是符合这一需求的集约化、专业化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3.农民主体意识的觉醒随着信息的传播和农村居民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认识到集体合作生产的优势,纷纷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加大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力度。

4.社会资本的介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通过投资加盟或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更新和农业经营的规模化。

1.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2.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明确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保障合作社的正常运转。

3.加强合作社间的交流与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可以通过联合采购、联合销售等形式进行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分享市场信息和技术,促进各合作社之间的共同发展。

4.积极开展金融合作可以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降低农业生产的融资成本,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成因与对策

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成因与对策

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成因与对策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村合作社作为农民组织形式的重要一环,发挥着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升级等多方面的作用。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规范、混乱的现象,这不仅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给农民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成因分析1.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到土地、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如果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机制,就容易导致合作社内部乱象丛生,甚至出现非法集资、挪用资金等问题。

2.农民组织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地区存在着农民组织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一些地区的农民组织基础薄弱,缺乏组织能力和管理经验,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受到限制。

3.缺乏专业化的人才支持目前,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团队能力有限,缺乏专业化的人才支持。

这就导致合作社在运营、技术、市场开拓等方面存在困难,无法实现良性发展。

二、对策建议1.加强政府监管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注册登记、资金、土地使用等方面进行监管,减少乱象的发生。

2.组织培训,提高农民组织能力加强对农民组织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组织的组织能力和管理经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向规范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

3.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吸引专业人才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相关培训和扶持政策,提升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支持能力。

4.加强信息共享与合作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信息共享,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合作与联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5.推动合作社多元化发展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多元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等增值服务项目,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三、结论要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关键在于加强政府监管,提高农民组织能力,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信息共享与合作,并推动合作社多元化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案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案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案,致力于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发展概述农民专业合作社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通过农民之间的合作与合资,共同发展农业生产、销售和加工,实现资源整合与利用的最优化。

它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多种就业机会,还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核心理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理念是"共同发展、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通过共同出资、共同劳动、共同管理,以及因公平分配利益,实现了农民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双赢,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升级。

四、成立条件为了使农民专业合作社顺利成立并发展壮大,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 农民内部的自愿性参与和共识:农民需要明确自己的发展需求和合作方式,并在共同认可下积极参与合作社的成立。

2. 法律和政策的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合作社的立案和发展提供便利。

3. 资金和技术支持:合作社需要获得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五、发展路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可以分为初期阶段、壮大阶段和巩固阶段:1. 初期阶段:成立合作社,确定经营范围,吸引农民参与,建立资金和技术支持体系。

2. 壮大阶段:增加产销规模,拓展市场渠道,提升农产品牌信誉度,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3. 巩固阶段:培养农民经营管理能力,加强内外部合作,建立科学的社员激励机制。

六、盈利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种:1. 经营型:通过生产农产品、经营农资销售等方式获得利润。

2. 农产品加工型:通过加工农产品,提高附加值,增加收入。

3. 服务型:提供农业生产咨询、外包务劳务等服务,获得服务费用。

七、社会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品质,还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合作社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带动了农民就业和农业产业发展。

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成因与对策

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成因与对策

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成因与对策当前,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点。

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不规范发展、管理混乱等问题,制约了其发展速度和效益。

有必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行引导。

1. 政策导向不明确。

在之前的一段时间内,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不够到位,导致部分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缓慢,甚至面临破产。

政策的不明确也给地方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时制定相对的合作社政策造成了不容乐观的环境。

2. 经营管理不规范。

由于一些农民缺乏经营管理的知识和经验,导致农民合作社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管理混乱、财务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合作社的长期发展。

3. 资金短缺。

一些农民合作社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在资金上遇到经营难题,从而影响了合作社的规范发展。

4. 缺乏创新能力。

由于一些农民缺乏创新能力,导致合作社无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5. 社员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一些农民缺乏经营合作社的经验和知识,导致参与合作社的社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形成团结一致的合作力量。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对策1. 完善政策支持。

应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合作社在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切实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 加强培训教育。

要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社员的培训,提高其经营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其合作社的经营能力,提高合作社的综合素质。

3. 强化市场意识。

要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社员的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引导合作社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 加强资金支持。

针对农民合作社的资金支持力度,增加对合作社的财务支持和资本投入,解决其在资金上的短缺问题。

5. 完善管理体制。

建立合理、科学、规范的经营管理体制,完善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合作社的经营效率,规范合作社的经营行为。

略论我国农民合作社的改革变迁与发展

略论我国农民合作社的改革变迁与发展

略论我国农民合作社的改革变迁与发展摘要: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前进的,历经多次改革与变迁,文章针对新时期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与方法。

我国的农民合作社必将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新的活力。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发展;变迁1我国农民合作社概况农村合作社,产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它是为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在自然乡村范围内,由农民自愿联合,将其各自所有的生产资料投入集体所有,由集体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农民进行集体劳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农业社会主义经济组织。

现在世界农业发展大体分为大农经济、小农经济等,根据多国情况还可划分出细农经济,这是比小农经济还落后的经济,在发展中国家以及落后国家还大量存在,这种经济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怎样把分散的细小农经济组织起来,形成农村合作发展,是当前严峻问题。

2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主要过程新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至今仍处于很不发达的状态。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客观必然性深植于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挑战和任务。

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它带来的良好的经济效应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接受并适应这种生产模式,农民合作社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在我国也造福了很多农户,但是它的发展还需近一步的改善和推动。

1978年到1983年,农村实行改革的政策,以农户为主体的各类合作社不断涌现,农村出现了多种形式的联合体。

特别是农户之间的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各种专业户、专业村不断涌现,农民对技术、生产服务的需要多样化,一批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应运而生。

这类以农户、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社、协会,被称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统一农产品规格、提高农产品质量、开展农产品加工储藏、开拓农产品国内外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显示了强劲的生命力。

这是传统合作社迟缓的改革转型时期。

新形势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探析

新形势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探析

新形势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探析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前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重要亮点,正在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

鄞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合作社的发展正处于发育和扩展阶段,本文旨在通过对鄞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践的分析,探讨新形势下怎样准确把握合作社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并如何以提质增效为主要目标进行循序引导。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1 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发展现状据统计,目前鄞州区依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合作社已达302家,其中在农林局备案登记的有161家,共有社员4099人,合计注册资本金7132万元,参与农户8039户,联结基地226733亩,其中核心基地114718亩。

同时合作社规范化程度也在逐年提升,目前为止全区有区级规范化以上合作社86家,其中市级示范性合作社16家,省级示范性合作社9家,全国示范性合作社1家。

从总体上看,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实现了量的增长,同时也有了质的提高。

从产业分类情况来看,合作社产业门类日益丰富。

161家合作社涉及种植、粮机、渔业养殖、林业、畜禽、服务等农业各个产业,其中种植类合作社72家,占总数45%,主要种植各类水果和蔬菜;粮机合作社34家,占总数21%;渔业合作社19家,占总数12%;林业合作社16家,占总数10%;畜禽类合作社13家,占总数8%;服务类合作社7家,占总数4%。

通过几年发展,部分合作社的内在实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呈现跨区域发展趋势。

如针对我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现状,为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效率,部分合作社实施了走出去战略,在异地建立合作社基地。

如瞻岐滨海蔬菜合作社在上虞、台州建立了3000亩雪菜种植基地,创宁粮机在杭州湾开辟了5500亩粮食种植基地,姜山农乐果蔬在上海崇明岛建立了350亩西瓜种植基地。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鄞州区正处于农业转型增效的关键时期,怎样引导一家一户的小农业进入大市场,强化农产品品牌意识,提高市场话语权,合作社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村集体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分析

农村集体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分析

农村集体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分析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化发展模式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出发,分析多元化发展模式的内涵和特点,探讨其优势和挑战,最后给出相关建议。

1.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农村集体经济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农村集体经济仍以农业生产和土地经营为主,缺乏多样化的经济产业和运营模式,面临着产业单一、可持续性差等问题。

2. 多元化发展模式的内涵多元化发展模式是指农村集体经济通过拓展产业链、增加经营范围、培育新兴产业等方式,使经济结构更加多样化。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农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减少农民的风险暴露。

3. 多元化发展模式的特点多元化发展模式的特点是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优势,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

4. 多元化发展模式的优势多元化发展模式可以提高农村经济的盈利能力和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它还能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5. 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挑战多元化发展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农民缺乏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加强培训和支持。

其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模小、组织弱,需要加强协作机制和经验分享。

6. 促进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措施为了促进多元化发展模式,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提供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同时,可以鼓励农民参与合作社、农业产业园区等集体经济组织,提高其组织建设和运营能力。

7. 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培育新兴产业是实施多元化发展模式的关键。

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可以为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

政府应加强对新兴产业的引导和支持,提供创业孵化器、科技研发基地等创新平台。

8. 加强合作机制和协同发展多元化发展模式需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合作和协同发展。

政府可以推动建立农产品供应链、农业产业链等合作机制,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协同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与经营策略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与经营策略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与经营策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它通过整合农民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增加农户收入,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是指合作社如何组织和运营的模式,它涉及到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农业生产组织和农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传统合作社模式传统的农民合作社模式是指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共同经营农田和农产品销售等经济活动。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基于农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通过共同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 产业链合作社模式产业链合作社是基于某一特定农业产业形成的合作社,它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通过整合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合作社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服务型合作社模式服务型合作社是通过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支持和服务等各种服务来获取利润的合作社。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服务为核心,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来吸引农户参与合作社,并从服务中获取收益。

4. 联合经营合作社模式联合经营合作社是指农户将自己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合并在一起,通过集体经营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实现资源整合和规模化经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效益。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策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策略是指合作社为实现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经营措施和方法。

在制定经营策略时,合作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适宜的农产品合作社应根据当地的农业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农产品。

同时还要考虑到农产品的品质要求和生产成本,确保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建立科学的生产管理体系合作社需要建立科学的生产管理体系,包括农业技术咨询、生产计划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成因与对策

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成因与对策

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成因与对策1. 引言1.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村合作组织形式之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新型经济组织。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农村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逐年增加,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从农业生产到农产品加工再到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成为了推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一些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某些地区,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

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规范管理、提升组织能力、拓展营销渠道、加强成员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内容结束】1.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由于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组织,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缺乏市场开发和营销能力,无法有效推广自己的产品,导致销售困难,盈利能力不明显。

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和监督,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财务管理不规范、内部管理混乱、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容易造成资金流失和资源浪费。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组织内部人员关系紧张,合作意愿不强,影响了合作社的协同发展。

2. 正文2.1 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成因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措施,这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供销合作社关于社有企业改革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供销合作社关于社有企业改革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供销合作社关于社有企业改革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供销社关于报送社有企业发展情况材料的通知精神,对“十二五”时期、特别是2016年以来**县供销社社有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分析,并就下一步工作如何推进作了认真安排。

现将我社社有企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一、社有企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县供销合作社成立于1984年8月。

2016年底,全县供销合作社4家社有企业全面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任务。

其中农资日杂公司(现称农资日杂有限责任公司)、南疆商场(现称南疆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供销批发部(现称广源民贸有限责任公司)3个企业改制重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土产公司依法实行破产。

目前,在职员工25人,退休员工46人。

(一)农资日杂有限责任公司。

以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和烟花火炮及食盐批零兼营为主营业务,担负着全县八乡一镇和元阳、金平等周边县部分村寨所需农用物资的调运、储存、供应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农资配送中心平台切实做好物资配送工作,有效发挥了龙头企业作用。

公司现有在职员工12个,股东21个(其中退休员工8个)员工持股总额1685000元,其中:资产配股1005000元,个人现金股680000元,员工配股比例为1:。

县供销社持股总额840000元,持股比例%。

公司注册资本为2525000元。

以债权形式留存企业社有资产948744元。

2016年经营总额6878万元,实现利润11万元,员工工资总额51万元,上缴国家税金总额21万元,社会贡献总额82万元。

拥有总资产203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51万元,流动资产1481万元;所有者权益315万元;负债总额1717万元,负债率%。

(二)广源民贸有限责任公司。

以资产出租和经营旅馆服务业为主。

公司现有在职员工6人,股东10个(其中退休员工5个),员工持股总额610000元,其中:资产配股250000元,个人现金股360000元;县供销社没有持股。

公司的注册资本为610000元。

2016年经营总额863万元,实现利润2万元,员工工资总额12万元,上缴国家税金总额2万元,社会贡献总额14万元。

农村工作中的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与规范

农村工作中的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与规范

农村工作中的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与规范农村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在中国农村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与规范对合作社的长期发展和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十个方面分析农民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与规范。

1. 成立和发展过程农民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是农村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在成立初期,合作社的注册和组织架构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

随着时间的推移,合作社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营方式,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

2. 农民参与度的提高农民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与规范需要不断提高农民的参与度。

通过建立健全的民主管理机制,确保农民在合作社的决策过程中有话语权和表决权。

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合作社的日常经营管理,提高合作社的执行力和效率。

3. 经营战略的制定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与规范需要有清晰的经营战略。

合作社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明确自己的经营定位和发展方向。

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经营计划和预算,合理分配资源,提高经营效益。

4. 资金管理与监督农民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与规范需要严格的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

合作社应建立健全的资金流转制度和账务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合法。

加强对成员资金的监督和管理,防范资金风险和内部腐败问题。

5. 人才引进和培养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与规范需要引进和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通过聘请专业经营管理人员,提高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同时,培养合作社成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

6. 创新与技术支持农民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与规范需要通过创新和技术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

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鼓励合作社成员不断创新,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和市场。

7. 资源整合与利益共享农民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与规范需要通过资源整合和利益共享来推动发展。

合作社应该积极整合成员间的资源和资金,实现优势互补和规模效益。

同时,公平、合理地分配经营收益,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够分享合作社的发展成果。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与农村经济转型研究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与农村经济转型研究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与农村经济转型研究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农民合作社成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升级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分十个小节展开论述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与农村经济转型的关系,并对其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合作社的意义与历史背景合作社是一种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并共同经营的经济组织形式。

它的出现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满足了农民对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的需求。

合作社的发展起源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经营模式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二、农民合作社的类型与特点农民合作社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业务范围可以分为农特产品合作社、农业生产资料合作社等。

合作社的特点是前期需要进行适当的资本投入,但是后期能够实现成本分担和利润共享。

三、农民合作社的优势与发展前景农民合作社相比于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有诸多优势,比如能够实现生产要素集约化和规模效应,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等。

同时,随着农村经济转型的推进,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广阔。

四、政府对农民合作社的政策支持政府在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提供财政补贴,政府增加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动力,并提升了其在农村经济转型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五、农民合作社的经验与教训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经验和教训。

例如,在合作社成立初期需要加强组织建设和培训,提高农民对合作社的认知和参与度。

此外,合作社的内部管理也需要规范和完善,以确保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六、农村经济转型对农民合作社的要求农村经济转型对农民合作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合作社需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完善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质量;同时也需要积极引进现代科技和管理经验,提升合作社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七、农民合作社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民合作社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促进。

合作社可以通过创新模式和改革经营方式,推动农产品优质化、品牌化和多元化;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为合作社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

农业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农业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农业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农村改革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当前农村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农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被广泛地运用于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本文将从农业合作社的定义与特点、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的方式和效果以及面临的挑战几个方面来探讨农业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

一、农业合作社的定义与特点农业合作社是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个人自愿组成的,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

它与传统的家庭农场和大型农企相比,有着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农业合作社具有组织化和规模化的优势。

合作社通过集中资源、共享服务、组织农民进行联合经营,可以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农业合作社能够提供全程服务和增加附加值。

合作社通过向农民提供生产指导、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全程服务,帮助农民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可以在销售环节增加附加值,提高收益。

最后,农业合作社具有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机制。

合作社通过内部的风险分担机制,减少农民的单一风险,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

同时,由于所有成员共同参与经营,各成员能够分享农业经营的收益,实现利益共享。

二、农业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的方式和效果农业合作社在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合作社通过整合农民资源、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经营和特色种植,能够促进传统农业向高效、高品质、绿色、有机的农业转型,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其次,农业合作社推动农村经济的产业多元化发展。

合作社通过引入新的农业产业或者与其他产业进行深度合作,能够在传统农业之外发展农村旅游、农村电商、农村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布局。

再次,农业合作社促进农村农民素质的提升。

合作社通过提供技术培训、管理指导、合作学习等方式,使农民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为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与治理机制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与治理机制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与治理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是指在农村地区由农民自愿组成的,以共同经营、共同负责、共同受益为原则的经济组织。

合作社是农民群体参与现代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重要方式,对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合作社的发展方向与治理机制。

一、发展方向1.多元化发展:合作社应不断拓展经营领域,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包括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农产品电商等多个领域。

这样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2.标准化发展:合作社应按照现代农业生产的标准要求,加强农产品品质控制、安全检测和质量认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同时,合作社要加强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

3.网络化发展:合作社应积极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和拓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销售渠道。

通过电商平台,合作社可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市场曝光度,提高销售额。

二、治理机制1.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地位:合作社应通过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实行民主管理和决策。

合作社应成立理事会或代表大会,决策重大事项,由合作社成员直接参与,增加民主参与度,确保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2.强化组织建设:合作社应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合作社要建立健全正式会员制度和入股制度,确保农民有权参与决策和分享经济收益。

同时,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管理人员和资金的监管。

3.提供公共服务:合作社应为农民提供多项公共服务,包括技术培训、市场信息、金融支持等。

合作社可以与政府部门、农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资源支持,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好地发展起来。

4.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引进专业管理人才,提高组织运营的管理水平。

专业管理人才可以提供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支持,帮助合作社提高效益和竞争力。

农民合作社实现村集体收入多元化增长的利器

农民合作社实现村集体收入多元化增长的利器

农民合作社实现村集体收入多元化增长的利器农民合作社是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一种,它以农民自愿参与、互利共赢为原则,通过集体合作经营的方式,实现农民集体经济收入的多元化增长。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农民合作社实现村集体收入多元化增长的利器。

一、农业产业多元化农民合作社实现村集体收入多元化的第一个利器是农业产业多元化。

传统农业模式下,农民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单一的农产品,一旦市场行情不好,农民的收入将受到严重影响。

而农民合作社通过组织农民共同投资,开展多样化的农业产业经营,例如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等,能够降低农民的经济风险,提高村集体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农产品品牌化农民合作社实现村集体收入多元化的第二个利器是农产品品牌化。

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和管理,农民可以集中资源,实施统一的品牌战略,打造属于自己的农产品品牌。

农产品品牌的建立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销售利润,进一步推动村集体收入的增长。

同时,农产品品牌的建立还可以提升农村形象和名声,促进乡村旅游和农产品的远销,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产业链延伸农民合作社实现村集体收入多元化的第三个利器是产业链延伸。

传统农业只是一种初级生产活动,农产品的附加值有限,利润空间有限。

而农民合作社通过引进农产品深加工、物流配送、营销推广等环节,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不断拓宽农产品的销售领域和利润空间。

产业链延伸能够提高农村产业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实现村集体收入的多元化增长。

四、科技创新引领农民合作社实现村集体收入多元化的第四个利器是科技创新引领。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科技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民合作社通过与科研院所、大学等合作,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农民合作社还能够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技术手段推广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村集体收入。

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机制研究

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机制研究

A Study on Growth Mechanism of Farmer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in Transitional Period 作者: 黄胜忠[1]
作者机构: [1]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重庆401120
出版物刊名: 经济问题
主题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生性;外生性;悖论
摘要:作为'弱者'的小农通过联合来维护其自身利益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初衷,然而,实践中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赖于生产和运销大户、农村基层组织、供销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少数处于相对'强势'地位的非小农群体,这是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悖论'。

借鉴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过程进行系统分析,以揭示其成长的内在机理。

农村经济多元化的管理方案分析

农村经济多元化的管理方案分析

农村经济多元化的管理方案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也在不断转型升级,农村经济的多元化成为了当前发展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管理农村经济多元化,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回答,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经济多元化的管理方案。

一、发展农村产业多元化农村经济的多元化不仅仅是农民的收入来源多样化,而且涉及到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我们应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产业多元化。

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农村旅游等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来源和经济效益。

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农村经济多元化需要土地资源的流动和配置。

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确保土地流转的公平、合法和有序。

同时,建立土地交易市场,提供土地流转的信息服务,以便农民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土地流转过程中。

三、提供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多元化需要金融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贷款产品,为农民提供低息贷款,支持他们的创业和发展。

同时,加强对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组织的金融支持,提高其发展农业产业的能力。

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农村经济多元化不仅仅是发展农业产业,也包括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

政府可以通过培训农民的就业技能,引导农民参与其他行业的就业,例如制造业、服务业等。

同时,也可以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就业,促进农民的收入增加。

五、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

政府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包括道路、供水、电力等,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六、加强农技推广和技术培训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需要技术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技术服务和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

七、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为了推进农村经济多元化,需要优化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

政府可以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为农村经济的多元化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 合作社 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增强 市场竞争力及解 决市
社 法明确 了农 民专业合作社 的法人地位 , 从一定 程度解 决 了 理论上一些争 论 。但 实践 中 , 同属合作 社 , 由于登记 的形 式 不同, 其法 律主体的性 质不 同 , 所承 担法律 责任 的方 式也 就 不同。另外 , 合作社由于法律属性存在 的争议也 使其在 享受 国家优惠政策方 面仍存在 着矛盾甚至 冲突 , 从 而也无法 享受
要体现于实现政府 和社会 之 间的 良性 互动 及构 建和谐 社会
的保障 、 促进作 用上 。当前 , 我 国在推 动和谐 社会 的构 建及 社会管理体制 的创新 中 , 政府应重视并充 分发挥合作社 的力 量, 通 过引导 、 支持合作社 的发展 , 在提 高农 民生活 质量与水 平及创造安居乐 业的 生活 和工作 环境 中起 到桥 梁作 用 。最
农业 现代化在社会转 型的背景框架 中, 正 一步步从 传统迈 向
现代。 中央 以“ 三农 ” 为 主题连 续 1 4年所发 布 的一号 文件 , 足 以说明国家 对 “ 三农 ” 问题 的重视 。同时 , “ 三农 ” 问题也


合作社多元化发展之表现形式
( 一) 合作 社功能的多元化
( S u m N o . 1 1 6 )
转 型期 合作 社 多 元化 发 展 的 法 律 探 析
黄东梅
( 渭南 师范 学 院 经 济与 管理 学 院 , 陕 西 渭南 7 1 4 0 0 0 )
摘要: 伴 随市场 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公 民社会的推进 , 中国农业现 代化进 入 经济体制 的转 型期 , 合 作社作 为重要 的社会 组
有 助于催生新型经营体制 的创新 。依赖 于这 种路径选 择 , 农 民对合作社 的内容 、 形 式及 层次 等方 面的要 求呈 多样 化 , 推 动 了合作社多元 化发 展。除 了以农 产 品生产 和产业 开发 经
营为纽 带的专业合作社 以外 , 还涌现 了大量 以服务 为导 向的
对于正处于转型期 的中国社会 改革 来说 , 合作社 以其特 有的功能扮演着 极为 特殊 的角 色。首先 , 在政 治领域 , 现代
发展 奠定法理基础 。
关键词 : 合 作社 ; 法人属性 ; 多元化 ; 法律 思考
中图分类号 : D 9 2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7 9 6 6 ( 2 0 1 5 ) 0 5— 0 0 6 3 —0 3
随着我 国市场经济体制 的完善 和公 民社 会的推进 , 中国
创办, 也有 涉农 部门 、 村集体 、 龙头企 业领办 。合作 内涵 已经 由专业合作走 向服 务合作 、 金融合 作 、 股份合 作 等。然 而与 合作社多元发展不相 协 调的却 是合 作社 的法 律性 质在 我国 当前法律框架上 还存 在着 巨大 的争议 。虽然农 民专 业合 作
则是培育 良好公 民素质 不可 缺少 的基本 条件 。因此合作 社 是教育和培养公 民及公 民意识 的最好 学校 , 其原则 与价值的 深人人心 , 也有 利于人 们形成 良好 的道德 风 尚 , 使 之成 为政 治体制改革 的精 神支 柱 。其 次 , 合 作社存 在 的社会 价值 , 主
2 0 1 5年第 5期 ( 总第 1 1 6期 )
黑 龙 江 省 政 法 管理 干 部 学院 学报
No . 5 2 0 1 5
J o u ma l o f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 C a d r e C o l l e g e o f P o l i t i c s A n d L a w
家庭农场发展 的动力机 制研 究” ( 1 4 S K Z D1 3 )
到法律应该赋予 的公平 。鉴于以上事实 , 本文 对合作社 多元
场失灵这两方面 。合 作社 通过 节省成 本 以集体 的力量 发挥
其规模效应 , 在 提供 服务 、 传递市场 经济信息 的同时 , 从某种
发展的事实从理论和 实践层 面进行梳理 , 通过合 作社法人 属
性分析研究 , 对其发展提 出法律思考 。
程度上使农 民规 避市 场风 险有 了一定 的防 范措施 。合 作社
在解决 “ 市 场失灵” 方 面也发 挥 了独特 的作 用。针对市 场 自
发产生却又无法避免 的经济垄 断以及对小农 盘剥等现 象 , 民
间开始 以 自救行动缓解市场失灵 问题 。于是 , 处于 弱势地位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5 —1 0 0 基金项 目: 渭 南 师 院 研 究生 专项 “ 转 型 期 合 作 社 的 多元 性 及 其 法律 地位 研 究 ” ( 1 2 Y K Z 0 3 8 ) ; 渭 南师 范 学 院 校 级 项 目“ 秦 东
政治文明需要 的 是公 民而非 臣民。合作 社 “自助 、 平等、 民 主、 公平 ” 的价值理念及“自主性 、 民主 管理 、 关心社 区” 等原
合 作社 , 如信用 合作社 、 劳务合作社 、 民间工艺 文化 品开发 合 作社。其主体既有一般农户联 合组 建 、 农 村能人 和专业 大户
织并在 政治 、 社会 和经济等领域发挥其独特 的价值 功能 , 并愈 来愈呈现 出多元化发展 趋势。虽然《 农 民专业合作社 法》 已实施
多年 , 但 面对合 作社 多元化的发展 态势 , 这部单行法显然 已经不 能涵盖各 类型的合作社 , 同时 , 学界 大 多倾 向于从 单一 角度对
单 一类型的合作社的 法律 问题进行评述及 分析 , 而对我 国合 作社 多元化发展 问题 及其 法律地位 的研 究却仍 处在 探 索期 。 因 此, 应 以合作社 的多元化 发展 为契机 , 对其法人 属性展 开论证 , 并在 立法 实践的基础 上提 出法律思考 , 从 而为合作社的 多元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