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与地坛高中一年级教案-高一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通过学生自读和教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并且肯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汲取。

1、理解、体会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品尝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理清文章思路和构造。

2、传达怎样的简单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争论与指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自读课)。

学生活动设计:预习:1、阅读《我与地坛》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质疑,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朗读精选的局部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音乐《命运交响曲》,此曲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抗争苦难的激情。

贝多芬也正因此坚韧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这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篇表达抗争命运挑战艰辛的文章《我与地坛》,史铁生。

(多媒体,像)二、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文章仅仅写了我、地坛吗?(还写了母亲,多媒体)现在请同学们搜寻文章,快速找出文中第一次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其次局部的开头一句:当年我总是单独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多媒体显示)三、朗读、分析、评价(一)第一局部1.当年我总是单独跑到地坛去,是跑着去地坛的吗?文章中如何叙说的?(它等待我诞生双腿)2.单独去地坛时,可不是挂着这般绚烂的笑容,找出文中描写第一次去地坛的句子。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自己的身影)当时他的内心感受怎样?找出关键词句。

(失魂落魄、观察自己的影子百无聊赖,孤独,颓废,残废自伤)3.于是我们经常能在地坛,夕阳下,月光下,看到那个凄惨伤感的身影,找一找总是4.总是到地坛去,这说明地坛与之间肯定有着什么灵犀相通之处。

由憔悴自怜、萎靡颓废走向笑容如阳光般绚烂,地坛又起了什么作用呢?先找一找地坛的特点,概括。

(荒凉,不衰败,坦然)朗读写荒凉的句子:四百多年来拘束坦荡分析对这种环境的情感。

可是不衰败,照旧有生气,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蜂儿片刻不息,渺小卑微的生物尚且活得很好,这又告知我们什么?(生命来到世界就是一种漂亮,活,义无反顾)坦然:地坛不管天气怎样,不管态度怎样,都坦然安卧,由此,悟出了什么了启迪?笔下的地坛历经四百多年的变化,虽然从前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但她以坚韧的生命力依旧安静地存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荒凉但不衰败的事实,对于一个曾为生死问题苦苦思考的残疾青年来说,确定有所启发。

《我与地坛》教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教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教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与地坛》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史铁生的写作风格和文章主旨。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体会作者对地坛的深厚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散文作品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母爱的珍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我与地坛》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史铁生的写作风格和文章主旨。

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体会作者对地坛的深厚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感受作者对母爱的深情怀念。

2. 学会鉴赏散文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作者史铁生,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我与地坛》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标记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共同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

4.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巩固课堂所学。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提醒学生注意难点内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我与地坛》,加深对作者写作风格和文章主旨的理解。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选取一篇散文作品进行鉴赏,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情感教学:以情感人,以情促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对散文作品的鉴赏能力。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4篇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4篇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4篇《我与地坛》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体味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的美。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3、领会作家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作家简介2、朗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3、欣赏文章第一部分进入古园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古园,古园是怎样的古园呢?(师生共同诵读:“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我”又是怎样的“我”呢?(师生共同诵读:“两条腿残废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去……”)“我”眼中“荒芜并不衰败”的古园(师生共同诵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我”在古园中的沉思(师生共同诵读:“一个人,出生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沉思”时的古园(师生共同诵读:“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教案(精选13篇)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教案(精选13篇)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重点: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

教学步骤: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导语: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

曾有的年少轻狂,所有的豪情壮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楼,他一度痛不欲生。

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的一家小厂,每天在那里画彩蛋。

再后来,他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为他欢呼时,他一直倔强的昂着头,但委屈的泪水却忍不住流淌下来。

这个人就是史铁生,今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走出当时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抓住关键,整体把握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还写了母亲。

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在第八自然段“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第一部分我与地坛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

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我与地坛》优秀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我与地坛》优秀教案(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体悟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并感受到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2、掌握散文的阅读理解。

3、回忆性散文的片段写作,注意内心描写。

教学重难点:体悟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并感受到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教学方法:情境感悟式和问题研讨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全文较长,教科书只选了一、二两个部分。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的中心是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

作者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流变,超越了个体生命中有限的必然,把自己的沉思带入到了生命全体的融会之中。

二、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第一部分,写地坛,着重写地坛给“我”的启迪。

第1至4自然段,写“我”与地坛的缘分。

第5至7自然段,写“我”在地坛的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写母亲,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

第1至3自然段,写“我”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第4至10自然段,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

“我”的创作取得了成功,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

三、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颓废、迷惘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主旨大意、识别作者的写作意图;(2)用已学句型完成故事叙述;(3)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

1.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会感受文化意蕴和探究文化之美;(2)领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层含义;(3)培养责任感,爱护环境。

2. 教学重点、难点2.1 重点(1)理解文章主旨大意;(2)通过阅读探究中国传统文化。

2.2 难点(1)感受文化意蕴;(2)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3. 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1)了解地坛的历史文化背景;(2)学习地坛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3.2 教学方法(1)课前导入——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2)阅读文本,分析文本结构,理解文章大意;(3)开展小组讨论,展开分享和互动;(4)开展主题讲解,强化教学内容;(5)完成阅读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4. 教学流程与时间安排4.1 整体流程活动环节计时安排(分钟)具体内容1. 课前导入 10 分钟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2. 阅读文本 20 分钟阅读、分析文本结构3. 小组讨论 15 分钟展开分享和互动4. 主题讲解 10 分钟强化教学内容5. 阅读理解 15 分钟完成阅读理解4.2 详细活动安排1. 课前导入(10分钟)老师展示关于地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地坛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

2. 阅读文本(20分钟)学生分别阅读《我与地坛》一文,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分析文本结构,理解文章的大意。

3. 小组讨论(15分钟)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的文化内涵,并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互动。

4. 主题讲解(10分钟)老师就地坛及其中概念、方位等进行主题讲解,并强化教学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坛及其中涵义的价值。

高中二册11课我与地坛-教学教案-高一语文教案

高中二册11课我与地坛-教学教案-高一语文教案

高中二册11课我与地坛-教学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学习重点和基本要求:一、通过层次结构的分析把握文章的总体思路。

二、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写法。

作者介绍: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

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

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作者曾这样解释过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

”这可以看作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查生字、词,并注音:1、宿命():2、坍圮():3、玉砌雕栏():4、亘古不变():5、颓墙:6、肆意():7、隽():8、恪守():9、捋():10、熨帖:()11、撅():12、猝():13、狼藉():14、日没():15、():第一课时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明确:第一部分,前两小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中间三节,写“我”在“失魂落魄”中走进园子百无聊赖,却又无所事事。

最后两节,写“我”冷静下来,专心致志地想到死和生:死是容易的,但关键是怎样活的问题。

园子中的一切在撞击着我的心灵与情感,并从中找寻到活下去的勇气。

第二部分,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

第一节为过渡段。

第二至三节写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让我们看到一个坚韧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第四至第九节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

“我”创作取得成功,而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

《我与地坛》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我与地坛》,使学生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对地坛的深厚感情。

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地坛景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发现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启发学生珍惜生活,热爱生命。

4.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感悟作者对地坛的深厚感情。

2. 分析并欣赏作者细腻的描绘地坛景物的方法。

3. 从文本中发现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情感的技巧。

2.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和感悟生命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3.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地坛对作者的特殊意义。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3. 文本分析:分析并欣赏作者描绘地坛景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4. 感悟生活:从文本中发现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生活、热爱生命的重要性。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地坛公园,让学生亲身感受地坛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2. 邀请当地的文化人士或者历史老师,为学生讲述地坛的过去与现在,增进学生对地坛的了解。

七、课堂练习1. 请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一段课文,进行朗读,并分享自己对该段文字的感悟。

2. 请学生尝试运用作者的写作手法,描绘自己身边的某个场所或者景物,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生活中感悟生命的作文。

2. 推荐学生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如《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等,并写下阅读感悟。

《我与地坛》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与地坛的故事。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特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与地坛的故事。

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对地坛的深厚感情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2. 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2. 采用朗读、复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采用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景观,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作者与地坛的故事,感受作者对地坛的感情。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有哪些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引导学生欣赏作者的表达技巧。

4. 朗读与复述:让学生朗读课文,并进行复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5. 写作练习:布置一道以“我与某地”为主题的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写作能力的培养。

7.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写作练习等。

《我与地坛》教案 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教案 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与地坛》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史铁生的写作风格和文章主题。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手法。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珍惜亲情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我与地坛》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史铁生的写作风格和文章主题。

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体会作者对亲情的感悟。

2.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与地坛》。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让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字障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如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主题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分析欣赏:(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欣赏作者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手法,如细腻的描绘、真挚的情感等。

5. 写作练习:(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写一篇关于家乡或亲人的作文。

(2)挑选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

五、课后作业2. 分析并欣赏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3. 结合课文内容,运用表达技巧,写一篇关于家乡或亲人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复述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我与地坛》,让学生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2. 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感,理解课文的大意。

2.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掌握字形。

3. 文章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4. 象征手法探讨: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手法,如地坛的象征意义,母爱的象征意义等。

5. 主题思想讨论: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感。

3.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掌握字形。

4. 文章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5. 象征手法探讨: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手法,如地坛的象征意义,母爱的象征意义等。

6. 主题思想讨论: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态度。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及写作能力。

3. 读后感交流: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了解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程度。

4. 象征手法解析文章:评价学生对文章象征手法的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交流表达能力。

我与地坛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我与地坛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我与地坛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2.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体会课文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刻画。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2.深入挖掘课文中的哲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以及他的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地坛有什么了解?它对作者有什么特殊意义?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概括各段主要内容。

3.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荒芜”、“沉静”等,理解其内涵。

三、课文解析1.解析课文第一段,分析作者对地坛的描述,感受地坛的荒凉与神秘。

2.解析课文第二段,分析作者与母亲的互动,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关爱与付出。

3.解析课文第三段,分析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四、课文赏析1.赏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如“园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长路,路的两旁种着银杏树,树冠遮天,路面铺满厚厚的落叶”等,体会其意境美。

2.赏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地坛象征着生命的轮回,母亲象征着关爱与付出”等,理解其深层含义。

3.赏析课文中的哲理,如“生命就像这园中的草木,无论经历多少苦难,都要顽强地生长”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五、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作者情感的感受。

2.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哲理,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课后作业七、教学反思1.在解析课文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在赏析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相信学生们对《我与地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

《我与地坛》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与地坛》的背景。

2. 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培养阅读散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1. 掌握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 理解散文的特点及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1. 体会作者通过地坛这一载体表达的人生感悟。

2. 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关于史铁生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的资料。

2. 学生预习课文《我与地坛》。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与地坛》的背景。

2. 讲解散文的特点及阅读方法。

3. 学生分享预习心得,讨论对散文的理解。

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我与地坛》。

第二章:作品分析教学目标:1. 分析《我与地坛》的结构特点。

2. 理解作者通过地坛这一载体表达的人生感悟。

教学重点:1. 分析散文的结构特点。

2.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学难点:1. 深入体会作者对地坛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关于散文结构特点的资料。

2. 学生预习课文《我与地坛》。

教学过程:1. 分析《我与地坛》的结构特点。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通过地坛表达的人生感悟。

3. 学生分享对作者人生感悟的理解,讨论散文的审美价值。

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我与地坛》。

第三章:情感体验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地坛的深厚情感。

2. 培养学生对散文情感表达的敏感度。

教学重点:1. 感受作者对地坛的深厚情感。

2.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作者对地坛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散文情感表达的敏感度。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关于情感表达的资料。

2. 学生预习课文《我与地坛》。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地坛的深厚情感。

2. 讲解情感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分享对作者情感表达的理解,讨论散文情感表达的特点。

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我与地坛》是一部由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编写的散文集,于2002年5月首次出版。

该散文集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我与地坛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我与地坛》教案[教学目的]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掌控课文内容。

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判,鉴戒吸取。

1、知道、品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知道母爱。

3、知道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品味作者沉寂、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转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前听音乐。

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简介贝多芬: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形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大胆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大胆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

他曾这样说明他的名字:“血汗倾注过的地方不容抛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犹豫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我与地坛》浏览练习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合适收藏。

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没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

它们是一片模糊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期望与失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

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一《我与地坛》教学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一《我与地坛》教学案
1.【答案】B【解析】“圮”应读pǐ;C.“骤”应读zhòu;D.“窥”应读kūi。
2.【答案】C【解析】A.苍—沧;B.滕—藤;D.暮—慕。
3.【答案】B【解析】A项,“身临其境”指亲自到了那个境地。此处应用“设身处地”。C项,“亘古不变”指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此处应改为“亘古未有”。D项,“出神入化”形容技艺极其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D.窥看(ɡuī)宿命(sù)捋须(lǚ)玉砌雕栏(qì)
2. 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历尽苍桑 弥漫 雕琢 落寞
B.野草荒滕 炫耀 嘈杂 清晰
C.心神恍惚 安详 车辙 荒僻
D.专心致志 坐落 羡暮 琉璃
3.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应该身临其境为群众着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并以此作为干事创业的根本动力。
6.【答案】D【解析】A项,“作者在本文中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错误,文中有不少细节描写;B项,“衬托出个体生命的高贵”说法错误,应为“衬托出个体的微不足道”;D项,“地坛既是一般的人文景观”说法错误,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地坛在文中“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
【分区三】学习目标:熟读课文。
(二)文本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第三次描写地坛景物是在第7段。无论是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这些景象充满生机。作者获得的启示:时间是永恒不变的,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要活出精彩,要热爱生活。
【分区五】学习目标:分析生死观点,领悟生命价值
充满生命的激情
园子虽任人肆意雕琢却未改变本色,所以“我”也不应因为残疾,而改变生命的本色,即便身处逆境也要热爱生命,活出精彩。

《我与地坛》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我与地坛》的基本内容,掌握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3)提高学生对散文作品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散文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哲理思考人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母爱的深切怀念,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顽强拼搏。

(2)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我与地坛》的基本内容及其创作背景。

2. 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3. 课文中所体现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2. 课文中所体现的哲理思考和生命观。

3. 将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创作背景和象征手法等。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心理描写和哲理思考,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标记不理解的地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讲解分析:针对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心理描写和哲理思考进行讲解和分析。

5. 案例分析:结合课文内容,选取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熟练掌握课文《我与地坛》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我与地坛》教案 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教案 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评价文章。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地坛的热爱之情,理解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结构和主题思想的把握。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的运用。

3. 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和探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与家乡有关的课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简介地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发学生对地坛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3)探讨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3)提醒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短文,要求用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收集有关地坛的资料,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我与地坛》教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教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教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我与地坛》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地坛景物及自己的内心世界。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我与地坛》的主题思想、情节内容、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地坛的深厚感情,以及从中体现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进行详细解读。

3. 利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我与地坛》及相关背景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创作背景。

1.2 提问:“地坛”在你的印象中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引导学生分享对地坛的认知和感受。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与地坛》,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2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目。

3. 课堂讲解3.1 讲解课文《我与地坛》的主题思想,分析作者对地坛的深厚感情。

3.2 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描绘景物、塑造人物形象等。

3.3 讲解课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人生智慧。

4. 小组讨论4.1 学生分组讨论:你认为课文《我与地坛》中最令人感动的片段是哪个?为什么?4.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观点。

5. 课堂小结5.2 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某个地方的感悟文章。

6. 课后反思6.1 教师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6.2 学生课后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查漏补缺。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选择一个具有历史意义或自然风光的地方,让学生亲身感受并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

2. 邀请当地的文化人士或历史老师,为学生讲解地方的历史文化背景,加深学生对地方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我与地坛高中一年级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颓废、迷惘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

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

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

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

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

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

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

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两句话有什么区别?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

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

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⑴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第二课时一、导入二、体味母亲的“苦”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

(检查预习)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

但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

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

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

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

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

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三、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

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⑴“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

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

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

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

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

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

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

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

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

(轻声齐读划线部分)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

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

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

“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

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四、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

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

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五、作业1、阅读《课外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并且抄写第三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全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12.《宽容》序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进行赏析性阅读――找到切入点,进行深入探讨。

2、透过本文主旨,进行创造人格的熏陶,培养对新事物理解、宽容的态度。

3、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能正确、全面、透彻的看待问题。

二、难点:此篇序言很特别,像散文诗,又像是寓言。

以丰富的想像和联想虚构的故事中包蕴着怎样的深刻意味,学生不容易做到透彻理解。

三、资料:四、教学程序:(一)课前利用早自习听课文录音,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

(二)阅读此类文章的切入点:1、问题讨论式深入课文,把握形象――学会就文本本身对以下形象作分析:无知山谷、守旧老人、村民、漫游者。

(1)无知山谷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形象意义何在?封闭、保守、陈旧、破败,没有生气,没有希望。

就的一切被迷信着,被维系着。

新的一切被排斥着,被残害着。

它象征一切保守的思想、观念、意识,一切封闭的制度、秩序、状态,一切陈旧的传统、法则、定律。

(2)守旧老人是怎样的人?形象意义何在?是无知山谷里律法的执行者,是陈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是实施所有传统对一切革新的镇压的代表,是无知山谷里权威与权力的象征。

(3)村民们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在无知山谷里死守者愚昧的人群。

他们迷信过去,死守律法,胆怯麻木,自欺欺人,要求低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他们甘心受制于守旧老人,对新事物不理解,不支持,而是助纣为虐,对漫游者加以迫害。

(4)教师范读写漫游者回到无知山谷至被处死的几段,学生讨论:漫游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形象意义何在?是第一个“吃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