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高三历史毕业班综合测试试题(一)(含解析)
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文综历史一、单选题1.在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帝王、大臣等人的生平事迹为其拟定谥号,从战国时期起,“辨行迹、明善恶、寓褒贬”逐渐成为拟定谥号的规范。
这一规范主要是为了A.尊崇和颂扬先人B.缓和君臣关系C.惩恶劝善维护统治D.巩固儒学地位2.据记载,徐元庆之父被县尉所杀,后徐元庆杀县尉报父仇。
审案时武则天主张无罪释放徐元庆,而大臣陈子昂建议,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
在激烈的争论后,依陈子昂的意见做出最后的判决。
《新唐书》记载了8个类似的案件与争论。
这反映了当时A.专制皇权弱化B.宗法观念受到冲击C.地方吏治废弛D.注重礼法矛盾的调和3.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李贽则认为:“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据此可知A.王阳明挑战孔子的权威B.李贽反对孔子的思想C.两者都是对现实政治的叛逆D.两者的主张具有共性4.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5.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
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传统手工业的发展C.自然经济统治地位的丧失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6.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
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pdf
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40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孟子看来,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是A.人性本恶B.人性本善C.先贤思想D.礼乐制度2.西周宗法时代君主政治建立的基础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内外服制D.行省制度3.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
”冯友兰此处评价针对的是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4.康有为称严复的《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他如此推崇该书是因为A.该书符合革命派政治需要B.为维新变法寻找到了依据C.该书介绍了西方社会学说D.严复也主张推行维新变法5.历史学家齐思和《民族与种族》中说:“清季朝政日紊,外侮日急,革命志士兴起种族思想……”“种族思想”在孙中山早年革命思想中的体现是A.反对帝国主义B.创立民国政府C.驱除鞑虏专制D.实现五族共和6.下列文章中,最有可能在《民报》上发表的是A.梁启超《开明专制论》B.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C.陈独秀《文学革命论》D.鲁迅《狂人日记》7.在7—9世纪的264年里,它曾十几次派出使团到中国学习。
20世纪初,它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的主要国家。
“它”是A.朝鲜B.日本C.英国D.美国8.陈独秀称:“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他这样说的用意是提倡A.中体西用B.维新变法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9.下列史学家中以进化论史观为导向阐述中国历史演变的是A.司马迁B.司马光C.刘知幾D.梁启超10.被誉为“中国近代史料宝库”,历史最久、影响最广的中文报刊是A.《时报》B.《申报》C.《新报》D.《苏报》11.甲午战争后,在西方“群学”影响下,民间社团兴起。
广东省“六校联盟”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6届“六校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命题学校:东莞中学 2015,12,18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道法自然 C.主权在民D.以民为本25. 2015年10月,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木刻板。
由此可以说明A.韩国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B.李氏王朝是儒学的主要传承者C.印刷术最早由中国传入韩国D.儒家思想具有世界影响力26.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认为:“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知之何”。
为解决“前此选举”所带来的弊端,中国封建统治者推出的举措是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27.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
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收成下降时优桖农民。
这表明A.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古代商业政策较为灵活C.商人地位逐步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D.宋以后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28.中国古代曾出现内阁,近代英国形成内阁制。
二者都A.标志着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B.是法定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C.对君权构成了有效的制约 D.可参与国家的重大事务29.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意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
甚至英军在行进开战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
这样的记载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
材料反映了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B.中英贸易没有因战争而中止C.民众的反封建思想强烈 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30.“上师尧舜禹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广东省增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著名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死后安葬在巴黎的先贤祠,其棺木外形设计如图7,从正面看,庙门微微开启,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
对这一设计寓意最合理的理解是A.卢梭主张实行开明君主制B.卢梭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C.卢梭的思想成为法国社会的主流思想D.卢梭背叛了基督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卢梭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故A项错误;卢梭的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说明指引了光明和方向,照亮了未来道路,故B项正确;材料看不出卢梭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不能因为材料提及寺庙,就说卢梭背叛基督教,太过牵强,故D项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卢梭2.下列有关垄断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B.垄断资产阶级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政权C.促使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D.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调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低。
垄断组织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而不是根本调整,故D项说法正确,本题答案选D项。
ABC项是符合史实的。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包括哪些含义?A、殖民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B、殖民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C、殖民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联系所学,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殖民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所以正确的选项是B项,CDA项不符合题意。
2016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历史地理答案
2016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文科综合(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44分)1.B 2.C 3.D 4.B 5.A 6.C 7.C 8.D 9.D 10.C 11.A二、综合题(46分)36.(22分)(1)地处东非大裂谷地带,断裂(地堑)下陷(3分),形成辽阔、水深的塔朱拉湾(3分);塔朱拉湾深入大陆,风力较小(2分),港口波浪较小(2分)。
(2)距索马里近(2分);扼守亚丁湾进入红海的世界重要的航线上(2分);经济落后,港口基地建设成本低(2分)。
(3)吉布提国土面积小,经济落后,港口腹地小,铁路利于港口腹地的扩大(2分);本国经济落后,铁路建设利于邻国物资进出口中转,提升港口的吞吐量,成为东部非洲最大的港口(2分);提升港口业务、铁路在本国的经济地位。
(2分)。
37.(24分)(1)远离市场(2分);运输不便(2分)。
(2)接近市场(2分);劳动力成本低(2分);土地成本低(2分);物流成本较低(2分)。
(每点2分,答对其中3点,则可满6分)(3)地理过程:城市化、工业化过程(3分)。
判断依据:(1)产业:农业向工业转变(1分);(2)人口:从农民向工人转变(1分);(3)土地:从农用土向城镇用地转变(1分)。
(4)进城:从以成本低廉转向以品牌等较高附加值的服装产业转型,有利于容易吸纳人才(2分);有利于提升信息的通达度(2分);有利于提升品牌,产品升级、换代(2分);有利于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2分)。
留村:在扩大规模生产中,继续发挥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3分),如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物流成本较低;发挥产业集群的生产协作、基础设施等优势(3分);继续享受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扶持的优惠政策(2分),如用水、用电、税收等。
(注: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8分。
)2三、选做题(10分)42.(10分)旅游地理高铁开通前:(1)空间分布特点:大体呈现随距离增大而递减(2分),以中近距离为主(2分)。
广东省13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古代中国的经济)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13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古代中国的经济本资料收集整理了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湛江市、东莞市、珠海市、佛山市、潮州市、惠州市、茂名市、清远市、汕头市、韶关市、肇庆市等13个地级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调研考试、模拟考试的历史试题,分类汇编而成,是2016年普通高考二轮复习很不错的资料。
一、选择题1.(2016·珠海期末监测·25)宋朝以来的江南地区,城市里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
数百年后,该地区一些城镇拜财神习俗日益浓厚。
这表明当时的江南A.经济功能明显增强B.经济对社会的影响力上升C.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D.朝廷藉此强化财富思想2.(2016·珠海期末监测·26)明成祖时,徽商……或以捐纳的方式,谋取“功名”虚衔,以保护子孙后裔科举“光宗耀祖”。
清雍正时,废除贸易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
这说明A.富商大贾难成革新的力量B.功名是富商大贾最终目的C.海禁松弛仍有诸多的限制D.重农抑商的观念根深蒂固3.(2016·珠海期末监测·28)茶叶原产地是中国,开始作为奢侈品引入英国,一个世纪后,茶叶成为英国人必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甚至引发了北美独立战争,乃至鸦片战争。
这说明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B.世界贸易迅猛发展C.等级观念明显淡化D.茶叶贸易引发社会变革4. (2016·肇庆期末质检·25)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统治者的偏好C.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D.商品经济的发展5.(2016·湛江期末测试·27) 下表是清朝前期雍正到嘉庆年间土地与人口变化图。
据此,可以推知C.传统农业逐渐没落D.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失效6.(2016·深圳一调·24)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
广东省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广东省2016届高三第二次学科质量监测考试文科综合试卷2015.10.23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
春秋时,。
相礼,,演变为。
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
这反映出八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25.北宋真宗在位期间,宰相王旦曾言,都城开封“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
南宋高宗在位时,临安府有“珠子行人姓任者”,“其珠铺珠子,约十余万缗”。
这在—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A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B.已不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商业经济成为主流 D-政府重商政策已初见成效26.当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作出如下结论:“倘若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优越贡献,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过程,将不可能实现。
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能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
”材料认为四大发明A是西欧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 B改变了西欧社会发展的趋势C在西欧才开始发挥其应有价值 D.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27.明朝张居正实施考成法以后,内阁开始全面侵夺六部职权,尤其是人事权和兵权,百官进退亦基本由内阁操控,当时六部对阁权扩张极为不满,彼此攻讦不断。
这反映出A设置内阁不利于政局稳定 B阁部争权造成了社会动荡C当时的权力运作比较混乱. D.皇权日渐受到内阁的威胁28.有学者针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一个条款指出,“他们只要交纳5%的关税,就能通过条约口岸中的任何一个口岸,运进洋货或输出土产;他们只要再交纳进口税额的一半,作为子口税,就能把洋货运至内地和由内地运出土货”。
广东省2016届六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2016届六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六校分别为:广州二中、中山纪中、东莞中学、珠海一中、深圳实验、惠州一中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及学校名称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及答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和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吴光玲在《闽东传统民居的地理经济选择及文化内涵》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民居中,堂屋是住宅的主体,是宗法制家族的象征,是家族的礼制中心、教化中心。
据此推断,假如是在汉代,下图中有资格继承住宅堂屋的是()A.①B.②C.③D.④【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而①是长女,故A项错误;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而②是次女,故B项错误;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③是嫡长子,故C项正确;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④是次子,故D项错误。
【答案】C2.《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
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重农”的思想B.“靠天吃饭”的观念C.“不误农时”的思想D.“精耕细作”的特点3.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6届高三10月调研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6届高三调研测试文综历史试题2015.10.28一、选择题24.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
这反映出春秋时期()A.车战依然受到“礼”的约束B.车战只有贵族参与C.车战有形式化的倾向D.车战是主要的战斗形式【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解析】根据材料“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说明车战有礼有节,依然受到“礼”的约束,故A项正确;从材料“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说明车战是战争,战争不可能只有贵族参与,故B项错误;车战是战争,与形式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车战是主要的战斗形式,故D项错误。
【答案】A25.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即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初算缗钱”反映的是() A.完善税收制度B.增加财政收入C.抑制商业发展D.打击偷税漏税【考点】“重农抑商”政策【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征收对象只是工商业主、高利贷者,不能说明完善税收制度,故A项错误;增加财政收入是“初算缗钱”带来的一个结果,故B项错误;“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造成“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说明汉武帝采取抑制商业发展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偷税漏税现象,故D项错误。
【答案】C26.绅士是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确立之后,中国传统社会中所特具的一种人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下绅权和皇权是共存的。
宋代官爵恩泽出于皇帝,共存谈不上,共治也将就一下了。
元明清三代连共治也说不上,……绅权成为皇权的奴役了。
这说明()A.绅士权威的衰弱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绅权是皇权的重要补充D.绅权与皇权相互依存【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绅权和皇权关系的演变,不能说明绅士权威的衰弱,故A项错误;绅权和皇权关系从共存到共治再到奴役,说明皇权不断突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B 项正确;从材料“绅权成为皇权的奴役了”说明绅权不是皇权的重要补充,故C项错误;绅权和皇权关系从共存到共治再到奴役说明绅权与皇权并不是相互依存,故D项错误。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试题
2015广东高考广州增城调研考试历史试题12、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
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这表明当时:A、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C、市民阶层逐步扩大D、商税是宋代的重要财政收入13、山西人士孔祥熙认为,全世界最会理财的是犹太人,英国最会理财的是苏格兰人,而山西人就是中国的犹太人和苏格兰人。
其依据最可能是:A、上古三位帝王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南部建立都城B、山西是古代中国重要的农业、冶炼业、盐业基地C、山西人经营了数百年的票号,执中国金融之牛耳D、辛亥革命中,山西是北方最早易帜的省份之一14、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革命的火焰”是指:A、辛亥革命B、国民大革命C、土地革命D、解放战争15、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这条道路是指: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城市暴动的革命道路D、改革开放的道路16、1942年10月10日,蒋介石在重庆举行的国庆大会上宣布,美、英等国已“表示愿自动撤销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我国近百年来所受各国不平等条约之束缚,至此已可根本解除。
”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美、英等国愿意撤销不平等条约的原因是中国的崛起B、美、英等国愿意撤销不平等条约的目的是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维护反法西斯大局C、至此近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将被彻底废除D、中国至此将成为一个在国际上备受尊重的大国17、近代上海人的衣着出行有了巨大变化“几至无人不绸,无人不缎”,“不分贵贱,出必乘舆”。
据此我们可知A、近代上海人打破了以往在消费领域中的等级尊卑观念B、近代上海人已无贵贱之分C、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习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近代上海人生活富足18、开始于1914年的新一轮实业投资热,被史家认为是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
2016年广州一测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0318)
2016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第Ⅱ卷40.(25分)(1)作用:加强了南北交流,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促使运河沿岸市镇的兴起,工商业的繁荣;连通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9分)【补充答题要点】政治方面:巩固统治;维护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答“加强对南方的统治”,2分;答“巩固君主专制”, 1分)经济方面:运河沿岸市镇的兴起和繁荣;打通南北交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江南经济的开发;促进经济重心的南移;(答“南粮北运”,不给分)对外关系方面:推动中外交流。
(答“连通海上丝绸之路”,1分;答“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1分)【补充说明】本小题按角度赋分,每个角度3分;如答到“民族融合”、“文化繁荣”等,可赋1分。
本题满分不超过9分。
(2)19世纪中后期,中国大运河逐渐衰落。
(2分)原因:内忧外患,政府无力维护;铁路交通的兴起;海运的发展。
(6分)【补充答题要点】原因:国内政局动荡;列强入侵;清政府无力维护;近代交通的冲击;内忧外患;(每点2分,任写3点。
若照抄材料中“区域交通结构的改变”而没有具体说明,给1分。
本小问不超过6分)同一时期的苏伊士运河日渐繁忙。
(2分)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或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强殖民扩张,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重要(答出材料中的“把红海和地中海、印度洋和大西洋联结起来”,没有概括出“地理位置重要”的给1分)。
(6分)【补充说明】1、本题要求表述成句,不能只摆概念。
2、原因没有分开写,统统写在一起的,在原得分的基础上扣两分(“原因”总分不超过10分)。
3、审错题,题目答成中国大运河与苏伊士运河的不同的,即使原因有对的也不给分数。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广东省增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4月月考试题
2015-2016学年度4月月考卷一、选择题1.著名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死后安葬在巴黎的先贤祠,其棺木外形设计如图7,从正面看,庙门微微开启,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
对这一设计寓意最合理的理解是()A.卢梭主张实行开明君主制B.卢梭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C.卢梭的思想成为法国社会的主流思想D.卢梭背叛了基督教2.下列有关垄断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B.垄断资产阶级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政权C.促使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D.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调整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包括哪些含义?()A.殖民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B.殖民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C.殖民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4.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说:“一群不知道国家为何物的乡巴佬,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参考;更邪门的是,二百多年来,这部宪法没有改动一个字——如果遇到问题,美国人也仅仅搞个修正案来弥补。
天下奇事甚多,美国宪法却是奇迹中的奇迹。
”作者意在()A.说明美利坚民族缺乏创新精神B.肯定美国宪法相对稳定C.强调美国宪法存在明显的不足D.赞赏美国宪法非常完善5.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
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A.男尊女卑思想B.专制王权影响C.个人主义心理D.家族宗法观念6.“再过十一天,全人类就将告别旧千年,迎来新千年。
今天漂流海外四百多年的游子,终于重新跨进祖国温暖的家门。
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程中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步。
”上述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台湾光复B.解放海南岛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7.“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
广东省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广东省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6高一上·遵义期中)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A . 九品中正制、科举制B . 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C . 郡县制、监察制D . 三省六部制、监察制2. (2分)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暴政,主张“民本”。
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①伏尔泰②孟子③黄宗羲④韩非子A . ①②B . ②③④C . ①②③D . ①②③④3. (2分) (2017高一上·日喀则期中) 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A . 丞相B . 御史大夫C . 太尉D . 郡守4. (2分) (2017高一上·高明月考) 下图“獬豸”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它能辩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
下列古代官僚机构及官员带有“獬豸”功能的有()①御史大夫②刺史③枢密使④按察使司A . ①②③B . ①③④C . ①②④D . ②③④5. (2分)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
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A . 它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B . 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C . 机构运作程序合理D . 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官吏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6. (2分) (2017高二下·南京会考) “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位先生应该是()A . 董仲舒B . 朱熹C . 王阳明D . 顾炎武7. (2分) (2017高二下·宜昌期中) 1610年,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确凿证据。
广东省广州市2016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模)历史试卷(附答案)
2016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文科综合2016,3.17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在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帝王、大臣等人的生平事迹为其拟定谥号,从战国时期起,“辨行迹、明善恶、寓褒贬”逐渐成为拟定谥号的规范。
这一规范主要是为了A.尊崇和颂扬先人B.缓和君臣关系C.惩恶劝善维护统治D.巩固儒学地位25.据记载,徐元庆之父被县尉所杀,后徐元庆杀县尉报父仇。
审案时武则天主张无罪释放徐元庆,而大臣陈子昂建议,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
在激烈的争论后,依陈子昂的意见做出最后的判决。
《新唐书》记载了8个类似的案件与争论。
这反映了当时A.专制皇权弱化B.宗法观念受到冲击C.地方吏治废弛D.注重礼法矛盾的调和26.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李贽则认为“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孑L子而后足也。
”据此可知A-王阳明挑战孔子的权威B.李贽反对孔子的思想C.两者都是对现实政治的叛逆D.两者的主张具有共性27,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28.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
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传统手工业的发展C.自然经济统治地位的丧失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29.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
广东省增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综合测试(文综历史).doc
广东省增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综合测试历史部分一、选择题:12.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士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
该条约是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13.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叫;材料是:。
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C.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D.清朝封建统治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14.下列四幅图中最能反映出初中国近代化的最大成果的是A.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康有为、梁启超与光绪帝在百日维新期间C.1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太平天国遗址15.某中学几位学生在暑假进行社会调查时,在江西与湖南交界的一个山村,发现一座十分破烂的无人居住的土墙房子,墙上有几个暗红大字,斑驳模糊,第一、二字笔画残缺,第七个字已辨认不清:“丁到土豪,分田■。
”正当大伙为确定这些文字的来历而争论不休时,有一个同学又发现墙缝中夹着的一张发黄的照片(右图),由此他们得到的一致结论是A.北伐军留下的标语 B.八路军的战斗檄文C.红军斗争的见证 D.解放军留下的历史痕迹16.解放战争时期,报刊上的文章有人用了下列标题或副标题,用以描述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况的A.“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17.有人说孔子的作品“从未为中国人内心提供一个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切围绕权力转。
儒学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的哲学。
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
这种言论最早可能出现在A.明清之交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18.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19.右图为1851年英国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广东高考广州增城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2、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
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这表明当时:
A、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
C、市民阶层逐步扩大
D、商税是宋代的重要财政收入
13、山西人士孔祥熙认为,全世界最会理财的是犹太人,英国最会理财的是苏格兰人,而山西人就是中国的犹太人和苏格兰人。
其依据最可能是:
A、上古三位帝王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南部建立都城
B、山西是古代中国重要的农业、冶炼业、盐业基地
C、山西人经营了数百年的票号,执中国金融之牛耳
D、辛亥革命中,山西是北方最早易帜的省份之一
14、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革命的火焰”是指:
A、辛亥革命
B、国民大革命
C、土地革命
D、解放战争
15、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这条道路是指: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城市暴动的革命道路
D、改革开放的道路
16、1942年10月10日,蒋介石在重庆举行的国庆大会上宣布,美、英等国已“表示愿自动撤销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我国近百年来所受各国不平等条约之束缚,至此已可根本解除。
”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英等国愿意撤销不平等条约的原因是中国的崛起
B、美、英等国愿意撤销不平等条约的目的是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维护反法西斯大局
C、至此近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将被彻底废除
D、中国至此将成为一个在国际上备受尊重的大国
17、近代上海人的衣着出行有了巨大变化“几至无人不绸,无人不缎”,“不分贵贱,出必乘
舆”。
据此我们可知
A、近代上海人打破了以往在消费领域中的等级尊卑观念
B、近代上海人已无贵贱之分
C、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习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近代上海人生活富足
18、开始于1914年的新一轮实业投资热,被史家认为是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
以下对这次工业化浪潮出现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的影响
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五四运动的影响
19、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历史链条不是光滑平直的,而是有一个一个环节的,这些环节就是产生重大事件或历史转折的年份。
据此判断下面哪一年份可成为世界现代史线索中的重要环节
A、1500年
B、1840年
C、1911年
D、1917年
20、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托克维尔强调的是
A、美国联邦宪法的积极作用
B、美国联邦宪法与国情相适应,具有其独特性
C、美国联邦宪法只对美国有益,没有借鉴的价值
D、美国联邦宪法对美国而言是完美的
21、根据下图判断下列选项哪个是错误的:
A、50年代末人口迁移数量的突增与大跃进有关
B、60年代初人口迁移数量的突减与三年经济困难有关
C、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人口迁移数量的稳定主要是因为计划经济的限制
D、1984年以后人口迁移数量持续迅速增长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22、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
“点火”最有可能是指
A、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
B、落实对外开放的决策
C、贯彻对内改革的决策
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3、对图中所示时间轴解析正确的是:
A、地理大发现是全球化的开端,世贸组织的建立是全球化的终点
B、完整的展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
C、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D、只能体现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38、(2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发端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是东方文明的主体,中华文明以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为标志,率先以治理的“高端策略”摆脱了“低端策略”,即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这是东方文明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第一次赶超西方世界,并最终在隋唐时期领先世界,并为人类文明发展留下了重要的制度创新遗产。
材料二以公元11世纪的文艺复兴为标志,西方再次逐步“赶超”中华文明。
直到19世纪,西方开始统治世界。
西方的优势在于它在长期的赶超过程中形成了新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自19世纪开始,西方的治理体系不仅被视为有效的,而且还被视为普适的;不仅被视为富强之理,而且被称为正义之道。
材料三西方在21世纪将被中国赶超,西方所面临的危机不仅是经济危机,而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危机。
但是,中国也不能因自身经济的增长而沾沾自喜,因为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经济,来自军事、社会和环境生态,而且来自制度。
——以上材料均选自韩毓海《中华文明再次走向世界辉煌》(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先秦所谓治理的“低端策略”包涵哪些重要的制度?(2分)从秦到隋唐所谓治理的“高端策略”为人类文明发展留下了哪些重要的制度创新遗产?(4分)
(2)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成为那一时期西方文明的主体。
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是什么?(2分)这一支柱对近代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4分)
(3)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方再次逐步“赶超”中华文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试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列举所谓“普适的”“正义之道”的西方治理体系?(8分)
(4)根据材料三回答,西方在21世纪将被中国赶超的理由是什么?(2分)中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哪些?(2分)
39、(2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西方的社会发展并没有在1945年崩溃,这是因为西方的核心世界如今已经很强大了,即使是最大的战争也不能将其全部毁灭。
苏联已经重建了工业,这是德国所不及的,苏联的炸弹差点在美国国土爆炸。
与此相反的是,日本对中国开战所造成的破坏及美国对日本的破坏却将东方的核心区域彻底毁灭了。
其结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让西方的统治变得越来越强大。
毋庸置疑的是,西方的统治地位依旧存在,不过问题在于谁是领导者——苏联还是美国。
——【美】伊恩·莫里斯《西方将主宰多久》(1)材料中“西方的核心世界”指哪两个国家?(2分)它们在战争结束前不到20年的时间里,分别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如今已经很强大了”的,并简要评价之。
(12分)
(2)材料中“东方的核心区域”指哪两个国家?(2分)它们战后20多年没有官方正式交往,是什么事件直接促进了它们的建交?(2分)目前,影响它们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2分)
(3)战后为解决材料中“谁是领导者”的问题,它们彼此斗法,形成了怎样的局面?(2
分)最终结局如何?(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8、(26分)
(1)“低端策略”: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度)等。
(2分,任答两点即可)
“高端策略”: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郡县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均田制等。
(4分,任答4点即可)
(2)支柱:罗马法。
(2分)
影响:
①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②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4分)
(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2分)政治体系: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制度等。
(4分,任答两个即可)
经济体系:市场经济体制、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等。
(4分,任答两个即可)
(4)理由:经济危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危机。
(2分)
挑战:发展中面临来自经济、军事、社会、环境生态和制度等方面的挑战。
(2分)39、(26分)
(1)国家:苏联和美国。
(2分)
苏联途径:斯大林模式。
(2分)
评价:
①它开创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或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4分,任答两点即可)
美国途径:罗斯福新政。
(2分)
评价:
①减轻了危机对经济的破坏,促进了经济的恢复。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分,任答两点即可)(2)国家:中国和日本。
(2分)
事件:中美关系的改善。
(2分)
主要障碍:一是日本对侵华历史的认识问题;二是领土争端问题。
(2分,答具体史实,如钓鱼岛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教科书问题等也可)
(3)局面:“冷战”或美苏两极格局出现。
(2分,任答一个即可)
结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2分)目前,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