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整体阅读 赤壁之战练习(1)

合集下载

2020高考语文 名校文言文整体阅读专题训练1(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 名校文言文整体阅读专题训练1(含答案)

高2020届名校文言文整体阅读专题训练1(含答案)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1]隐处也。

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

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

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

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

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

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

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

巉岩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

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水流波动,势欲飞起。

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

意当日垂纶[2],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

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

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

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俱至,则鼻游之。

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

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

返坐舟中,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

日之.夕矣,舟泊前渚。

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

快矣哉,是游乎!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3]卧游五岳,孙兴公[4]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

客曰:“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选自清•郑日奎《游钓台记》,有删改)【注释】 [1]严先生:指严光,字子陵,东汉初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

刘秀做皇帝后,他改名换姓,隐居不仕。

后被刘秀觅得,召到京师洛阳,授以谏议大夫,固辞不受,归隐于富春山。

[2]垂纶:垂钓[3]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好游山水。

赤壁之战习题精选

赤壁之战习题精选

《赤壁之战》习题精选一、比一比,再组词。

率()瑜()谴()渡()滔()蟀()愉()遣()度()稻()眺()硫()缆()幔()苇()跳()流()览()慢()违()二、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散、将量、号、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调兵()将自不()力无心()战丢盔()甲不()其数以少()多赤()之战波浪汹()天()我也漫()彻地拈弓()箭一决()雄四、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了,高兴还来不及,哪儿想到防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照样子,将句子中画线部分换上一个成语。

例如:周瑜调动兵马,派遣将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

(调兵遣将)1.黄盖向周瑜提出“火攻”的建议是因为看到双方兵力悬殊,敌人多,我方兵力少,长期相持于己不利,曹操铁索连船,用火攻就能以少胜多。

()2.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原因在于:对自己的情况和对方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利用天时地利,发扬长处,避开短处。

()()六、抄写文中描写东南风的句子,说说作者反复写东南风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赤壁之战文言文阅读答案

赤壁之战文言文阅读答案

赤壁之战文言文阅读答案1. 赤壁之战高一文言文知识汇集一、通假字:1、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禽”通“擒”)2、五万兵难卒合(“卒”通“猝”)3、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4、雷鼓大震,北军大坏(“雷”通“擂”)5.进住夏口(“住”通“驻”)6.卿能办之者诚绝(“诚”通“请”)二、词类活用: 1、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形容词→名词,释为“老交情”) 2、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名词→动词,释为“礼遇,以礼相待”)3、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忧郁之计(名词作状语,释为“对外,对内”)4、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使动用法,释为“使……挫败”)5、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使动用法,释为“使……跟从”)6、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使动用法,释为“使……逃跑”)三、古今异义: 1、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古:恳切慰问今:热情周到 2、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古:中原地区今:中国大陆及台港澳 3、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古:态势形成今:形成、造成 4、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古:土地方圆今:地方、地区 5、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丈夫的配偶 6、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古:万一今:偶尔遇见 7、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侍之古:面北朝拜今:北面 8、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古:他实际上今:表话题转换 9、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古:不超过今:表转折关系 10、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古:刚刚一今:表年级或日期四、文言句式1、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倒装句,定语后置) 2、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倒装句,定语后置) 3、豫州今欲何至(倒装句,宾语前置)4、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倒装句,定语后置;判断句) 5、请奉命救于孙将军。

(倒装句,状语后置)五、文学常识 1、江表英豪咸归附之(长江以外,指江南地区)2、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会战的委婉说法)3、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上厕所的委婉说法)六.一词多义:1、鲁肃闻刘表卒(死亡)2、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士兵)3、五万兵难卒合(通“猝”,仓促) 1、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算) 2、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几个) 3、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量) 1、蒙冲斗舰乃以千数(甚至) 2、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是) 3、乃罢会(于是) 4、骑乃得过(才)。

《赤壁之战》复习题及答案

《赤壁之战》复习题及答案

《赤壁之战》复习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段,完成1~5题。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权即遣肃行。

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

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

”即共定交。

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对付)B、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攻克)(能够)C、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以礼相待)D、进住.鄂县之樊篱口(通“驻”,驻扎)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A、(鲁肃)言于.孙权曰(介词,对)与备会于.当阳长坂(介词,在)B、若据而.有之(连词,并且)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连词,因而)C、恐为.操所先行将为.人所并(介词,表被动)D、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连词,来)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介词,用来)3、下列句子全都表明鲁肃劝说刘备与孙权结好的一组是( B )①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②我,子瑜友也。

③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④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⑤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A、①④③B、①③⑤C、②④③D、③②①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孙权的谋士鲁肃最先提出联刘抗曹,他首先分析荆州的重要地位,接着分析了各派的情况,指出这种形势对孙权有利。

赤壁之战阅读试题及答案赤壁之战阅读题答案

赤壁之战阅读试题及答案赤壁之战阅读题答案

赤壁之战阅读试题及答案赤壁之战阅读题答案高中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赤壁之战》主备人:赵海燕贺会会审核人:赵宗生【教学目标】1.积累“卒、足、方、事”等实词,“乃、为”等虚词。

2.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

【教学流程】一、解释加点的字词:1.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2. 致殷勤之意()3. 当横行天下()4.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5. 邂逅不如意()6. 地方数千里()7. 北面而事之()8. 初一交战()9.鼎足之形成矣()10. 刘琮束手()11. 宜别图之()12. 此帝王之资也()13. 与曹有隙()14. 江表英雄咸归附之()15. 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16. 必蹶上将军。

()17. 近者奉辞伐罪()()18. 动以朝廷为辞()19.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20. 将兵与备并力逆曹()二、一词多义:足 1. 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 2. 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3. 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4. 鼎足之行成矣。

()5. 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6. 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事 1. 亦别图之 , 以济大事() 2. 慰劳其军中用事者()3. 肃宣权者 ,论天下事势() 4. 北而事之()方 1. 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 2. 操军方连船舰()3. 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4.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5. 挟天子以征四方()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卒 1. 鲁肃闻刘表卒() 2. 五万兵难卒合()次 1. 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

()2. 余船以次俱进()3. 次第岂无风雨?()乃 1.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 乃罢会。

()3.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4.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7、精思傅会,十年乃成()(09天津)8、乃不知有汉,无论魏()(11安徽)三、翻译句子:(20 分钟)1.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赤壁之战》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赤壁之战【1】司马光①初【2】,鲁肃【3】闻刘表【4】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5】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6】也。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7】,军中诸将,各有彼此【8】。

刘备天下枭雄【9】,与操有隙【10】,寄寓于表【11】,表恶其能【12】而不能用也。

若备与彼【13】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15】,以济大事。

肃请得奉命吊【16】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17】,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18】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如其克谐【19】,天下可定也。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20】。

”权即遣肃行。

【注释】【1】节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

由司马光等花了19年时间编成。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

赤壁,地名,在湖北蒲圻西北,一说嘉鱼东北,长江南岸。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夏县(现在山西省夏县)人。

北宋史学家。

【2】初:当初,原先,早先。

叙事中追溯以往之词。

【3】鲁肃:字子敬,孙权的重要谋士和将领。

【4】刘表:荆州(现在湖北、湖南一带)牧。

州牧是东汉后期一个州的长官。

【5】国:指孙权统治的地区。

【6】帝王之资:(开创)帝王事业的凭借。

资,凭借。

【7】二子不协:指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cónɡ)不和。

协,和睦。

【8】各有彼此:意思是有的拥护刘琦,有的拥护刘琮。

【9】枭(xiāo)雄:豪杰。

枭,骁勇、豪雄。

【10】与操有隙:跟曹操有仇。

汉献帝的亲信受密诏要杀曹操,刘备曾参与其事。

隙,嫌怨、感情上的裂痕。

【11】寄寓于表:指刘备当时率领所部人马暂时依附于刘表。

寄寓,寄居。

【12】恶(wù)其能:嫉妒他的才能。

【13】彼:他们,指原属刘表手下的人。

《赤壁》阅读答案练习附答案

《赤壁》阅读答案练习附答案

《赤壁》阅读答案练习附答案《赤壁》阅读答案练习附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赤壁》阅读练习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赤壁》阅读练习附答案篇1【原文】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问题】1.(2011·贵州铜仁)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2.(2011·贵州铜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3.(2008·四川成都)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答:【参考答案】1.写法:咏史诗;特点:借史实抒情。

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3.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

[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而"国破人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乏诗味(语意相近即可)。

《赤壁》阅读练习附答案篇2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阅读训练及答案1、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3、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之战练习题

赤壁之战练习题

赤壁之战练习题一、选择题1. 赤壁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三国D. 晋朝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关羽3. 赤壁之战的导火索是?A. 官渡之战B. 荆州之战C. 濡须口之战D. 汉中之战4. 赤壁之战中,周瑜采用了哪种战术大败曹操?A. 火攻B. 水攻C. 伏击D. 包围5. 赤壁之战后,曹操失去了哪一块重要根据地?A. 江东B. 荆州C. 汉中D. 许昌二、填空题1. 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____年。

2. 赤壁之战的主要战场位于今天的____省。

3.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被称为____军,孙刘联军被称为____军。

4. 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为周瑜献上了“____”之计。

5.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分别是____、____和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赤壁之战的背景。

2. 请列举赤壁之战中曹操军队的劣势。

3. 请简述赤壁之战对后世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试分析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2. 请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对赤壁之战中曹操、刘备、孙权三位主要人物的看法。

五、连线题1. 曹操 ______ 统帅2. 周瑜 ______ 统帅3. 诸葛亮 ______ 谋士4. 赵云 ______ 将领5. 黄盖 ______ 将领六、判断题1. 赤壁之战是曹操与刘备之间的战争。

()2.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数量远超孙刘联军。

()3. 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北方,再也没有机会统一天下。

()4.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

()5. 赤壁之战中,周瑜与诸葛亮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七、名词解释1. 连环计2. 东风3. 草船借箭4. 火烧赤壁5. 三江口八、阅读理解《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瑜等在南岸。

”1. 请简要概括这段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赤壁练习题及答案

赤壁练习题及答案

赤壁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赤壁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汉朝D. 明朝正确答案:C2. 赤壁之战的主要参战方是?A. 曹操与刘备B. 孙权与刘备C. 曹操与孙权D. 刘备与孙权正确答案:C3.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数量大约是多少?A. 十万B. 二十万C. 三十万D. 五十万正确答案:B4. 赤壁之战中,联军使用了哪种战术?A. 火攻B. 水攻C. 地攻D. 空攻正确答案:A5. 赤壁之战的结果是?A. 曹操胜利B. 联军胜利C. 双方平手D. 没有结果正确答案:B二、填空题6.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发生在公元________年。

答案:2087.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因________而遭受重创。

答案:火攻8. 赤壁之战后,曹操的势力范围被限制在了________地区。

答案:北方9. 赤壁之战中,联军的指挥官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周瑜诸葛亮10.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初步形成。

三、简答题11. 简述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

答案: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它不仅阻止了曹操的统一中国的企图,而且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此战之后,三国鼎立的格局逐渐形成,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赤壁之战中,联军为何能够以少胜多?答案:赤壁之战中,联军能够以少胜多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联军指挥官周瑜和诸葛亮的智谋,他们巧妙地利用了火攻战术;二是曹操军队远征疲惫,且不熟悉水战;三是曹操军队在船上连成一体,一旦火起,难以迅速疏散,导致损失惨重。

四、论述题13. 论述赤壁之战对三国时期政治格局的影响。

答案:赤壁之战对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曹操统一中国的梦想,使曹操的势力范围被限制在北方,无法进一步南下。

其次,赤壁之战后,孙权的江东势力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刘备也趁机夺取了荆州,为后来蜀汉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阅读试题及答案赤壁之战阅读题答案

赤壁之战阅读试题及答案赤壁之战阅读题答案

赤壁之战阅读试题及答案赤壁之战阅读题答案高中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赤壁之战》主备人:赵海燕贺会会审核人:赵宗生【教学目标】1. 积累“卒、足、方、事”等实词,“乃、为”等虚词。

2. 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

【教学流程】一、解释加点的字词: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2.致殷勤之意()3.当横行天下()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5.邂逅不如意()6.地方数千里()7.北面而事之() 8.初一交战()9.鼎足之形成矣() 10.刘琮束手()11. 宜别图之() 12.此帝王之资也()13. 与曹有隙() 14.江表英雄咸归附之()15.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 16.必蹶上将军。

()17.近者奉辞伐罪()() 18.动以朝廷为辞()19.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 20.将兵与备并力逆曹()二、一词多义:足 1.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 2.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3.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4.鼎足之行成矣。

()5.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6.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事 1.亦别图之, 以济大事() 2.慰劳其军中用事者()3.肃宣权者,论天下事势() 4.北而事之()方 1.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 2.操军方连船舰()3.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5.挟天子以征四方()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卒 1.鲁肃闻刘表卒() 2.五万兵难卒合()次 1.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

()2.余船以次俱进()3.次第岂无风雨?()乃 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乃罢会。

()3.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4.蒙冲斗舰乃以千数()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7、精思傅会,十年乃成()(09天津)8、乃不知有汉,无论魏()(11安徽)三、翻译句子:(20分钟)1.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复习题及答案

赤壁之战》复习题及答案

赤壁之战》复习题及答案只有XXX和XXX联合才能对抗XXX,最终实现天下安定。

B、XXX认为如果XXX投靠XXX,会被人并掉,所以建议XXX和XXX结盟,共同对付XXX。

C、XXX和XXX因为XXX和XXX的兄长是好友而结为朋友,这也为XXX和XXX的联合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D、XXX听从XXX的建议,前往鄂县之樊口,和XXX结盟,共同对付XXX,最终实现了天下安定的目标。

5、这段文言文主要讲述的是(A)A、XXX劝说XXX和XXX结盟,共同对付XXX,最终实现天下安定的故事。

B、XXX投靠XXX,但最终被人并掉,导致天下不安的故事。

C、XXX和XXX因为兄弟的关系结为朋友,为XXX和XXX的联合提供了帮助的故事。

D、XXX和XXX在鄂县之樊口的会面,商讨对付XXX的计划的故事。

这篇文章讲述了XXX建议XXX向XXX求援,并向XXX分析了当前形势,劝说他与XXX合作抗XXX。

6、XXX为什么建议XXX向XXX求援?因为当前形势十分紧急,需要XXX的帮助。

7、XXX向XXX分析了什么?他向XXX分析了当前局势,指出XXX已经平定了许多地方,包括荆州,现在他的势力非常强大,需要XXX和XXX合作才能对抗他。

8、XXX对XXX的建议是什么?他建议XXX要么与XXX合作,共同对抗XXX,要么自己北面而事之。

9、XXX对XXX的建议有何反应?他对XXX的建议非常赞同,并与他的群下一起商讨对策。

10、对于加点词语的解释,哪一项是不正确的?D、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机会)(关键)其手曰:“卿何不言?”XXX:“XXX,是欲并力而当XXX也。

今XXX将勇,若未可当,不如假道东吴,间道袭取荆州,以为后图。

”权大喜,遂从其计。

于是遣使往东吴求救,又遣使往荆州告急。

荆州刺史XXX,闻XXX来犯,亦遣使往东吴求救。

是时东吴XXX,亦欲取荆州。

未敢发兵。

及闻XXX已得荆州,乃大发兵,遣XXX为都督,XXX为副都督,XXX为先锋,XXX、XXX、XXX等为都督,统兵五万,由夏口径出,直指荆州。

赤壁之战练习题

赤壁之战练习题

赤壁之战练习题赤壁之战练习题赤壁之战,作为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是三国时期蜀汉与东吴联军对抗曹魏的一次重要战役。

这场战役以联军的胜利告终,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之一。

下面是一些关于赤壁之战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场战役。

1. 赤壁之战的背景是什么?请简要介绍。

赤壁之战的背景是曹魏与东吴、蜀汉之间的对抗。

曹魏是当时中国北方最强大的国家,而东吴和蜀汉则是南方的两个势力。

曹魏想要统一中国,于是派遣大军南下进攻东吴和蜀汉。

东吴和蜀汉为了自卫,决定联合起来对抗曹魏。

2. 赤壁之战的战场选择有何特殊意义?赤壁之战的战场选择有着特殊的意义。

赤壁位于长江中游,地势险要,江水湍急,形成了自然屏障。

联军选择在这里与曹魏展开战斗,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使得曹魏的水军无法发挥作用。

此外,赤壁附近的气候湿热,曹魏军队来自北方,对这样的环境不适应,也给了联军更大的优势。

3. 赤壁之战中使用的火攻战术有何特点?赤壁之战中,联军采用了火攻战术,这是一种以火焰为主要手段的战术。

联军在战前准备中,用草木和油脂制作了大量火箭和火药。

战斗中,联军引诱曹魏水军接近,然后发射火箭点燃敌船。

火势蔓延迅速,曹魏水军陷入混乱,最终溃败。

火攻战术的使用充分发挥了联军的火力优势,对曹魏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4. 赤壁之战的结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赤壁之战的结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这场战役使得曹魏无法统一中国,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

其次,赤壁之战展示了联军的战略智慧和勇气,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战例,并被后人所推崇。

最后,赤壁之战也成为文化艺术的重要题材,被广泛地传颂于诗词、小说和戏剧中。

5. 请简要介绍一位与赤壁之战相关的历史人物。

赤壁之战中,有一位历史人物备受瞩目,那就是东吴的名将周瑜。

周瑜是东吴的重要将领,他在赤壁之战中担任联军的主要指挥官之一。

周瑜善于用兵,他在战前策划了火攻战术,并在战斗中指挥有方,使得联军能够取得胜利。

赤壁练习题(打印版)

赤壁练习题(打印版)

赤壁练习题(打印版)# 赤壁练习题(打印版)## 一、填空题1.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____年。

2. 赤壁之战中,曹操率领的军队数量约为____万。

3. 赤壁之战的双方是____和____。

4. 赤壁之战中,周瑜使用了____计策,成功打败了曹操。

5. 赤壁之战后,曹操的势力范围主要在____地区。

## 二、选择题1. 赤壁之战发生在哪一年?A. 208年B. 209年C. 210年D. 211年2.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主要来自哪个地区?A. 江东B. 荆州C. 河北D. 蜀地3. 赤壁之战中,周瑜率领的军队主要来自哪个地区?A. 江东B. 荆州C. 河北D. 蜀地4. 赤壁之战中,曹操军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兵力不足B. 战术失误C. 疾病流行D. 火攻5.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三国?A. 魏国B. 蜀国C. 吴国D. 秦国## 三、简答题1. 请简述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

2. 赤壁之战中,周瑜和诸葛亮的合作是如何实现的?3.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四、论述题1. 结合赤壁之战,谈谈火攻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和影响。

2. 赤壁之战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有哪些?## 五、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记载:“瑜曰:‘今操船舰,连樯接舳,首尾相衔,可烧而走也。

’”> 材料二:《三国演义》中描述:“操军水寨,火光冲天,烟焰张天,人马烧死者无数。

”1. 材料一中的“瑜”指的是谁?他提出了什么战术?2. 材料二中描述的是哪一次战役的场景?这场战役对曹操军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答案:## 一、填空题1. 2082. 203. 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4. 火攻5. 黄河流域## 二、选择题1. A2. C3. A4. D5. D## 三、简答题1.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曹操统一中国的企图失败,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高中赤壁之战例题与讲解必修1 试题

高中赤壁之战例题与讲解必修1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之战问题导学1.在这种严峻形势下,鲁肃怎样劝说刘备与孙权结好?2.之战是弱HY战胜强HY的典范战例。

处于优势的曹HY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处于优势的孙刘联HY成功的原因是什么?3.本文是写之战的史实,为什么要详写HY决策,略写战况?自主探究之战是一次有决定意义的HY役,整个战役涉及孙、刘、曹三个方面,事件繁,人物多,作者在表达时为什么确定以孙权一方为主?本文突出了孙权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文法导析1.重点突出,使文章详略得当。

详写战前孙、刘联盟结合抗曹。

三方矛盾的焦点在孙权“战〞与“降〞的决策,所以对东吴写得多,曹操只是侧面略及而已。

这就有力地突出了战争成功的先决条件是正确分析形势采取正确策略。

2.以对话展开情节并使人物个性化。

同是劝孙权,鲁肃设身处地、推心置腹,表现出对主人的忠诚;诸葛亮擅长辞令,讲求语言的艺术效果;周瑜那么是斩钉截铁,直言快语,对孙权表示一片坦诚。

这些个性化的语言,皆由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处境所决定。

情节的展开,人物的个性化,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谈话来表现的。

这样做既使情节简练,又鲜明地展示了谈话人的性格特征,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使文章构造严谨。

“操HY不利,引次江北。

瑜等在南岸。

〞这就交代了双方驻兵的地理位置,为后文周瑜火烧曹营埋下了伏笔。

曹HY把船连起来,是曹操克制不习水战的措施,而这一点恰恰又是曹HY的致命弱点,使周瑜有机可乘。

这又为下文周瑜“火攻〞作了铺垫。

这样,不仅使文章曲折生动,构造严密,而且使人读起来感觉有趣、有味,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技法导练导练目的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请你用精练和个性化的对话描写一个片段,来展示说话人的性格特征,200字左右。

素材积淀话题集锦〔1〕司马光是宋朝史学家,主持编撰了资治通鉴,历时19年之久。

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取名“警枕〞,意在警告自己,切莫贪睡。

当他枕在这圆木上睡觉时,只要稍一辗转,“警枕〞就会翻滚,将他唤醒。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赤壁之战(1)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赤壁之战(1) Word版含答案.doc

文言文整体阅读:赤壁之战课后练习(1)1.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A.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灌水的南边有一条小溪,向东流人潇水。

)B.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大小官员都聚集在左丞相的府中,都想不出办法来。

)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对于他们自己呢,却耻于让老师教他们。

)D.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赵国强而燕国弱,而您又受到赵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

)2.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您要在朝廷上举行设有九个迎宾赞礼官吏的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玉。

)B.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陈涉于是就自立为王,国号为张楚。

)C.良乃入,具告沛公。

(张良竟然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了刘邦。

)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请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再进去(见项王)。

)3.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A.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

)B.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C.不出,火且尽。

(如果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D.吾攻赵,旦暮且下。

(我攻打赵国,明天傍晚就要攻下。

)4.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是因为齐国把土地送给秦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B.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C.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去年孟东野到你那边去,我捎信给你说……)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

)5.下面选项中加线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A.中绘殿阁,类兰若《促织》(似,像)B.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小石城山记》(类别)C.闭关读书,不杂非类《陆文学自传》(种类)D.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类推)6.下面句子中对“若”解释错误的一项是()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似,像)②若入前为寿(如果)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④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⑤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7.下面句子中对“审”解释错误的一项是()①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高中语文赤壁之战 同步练习1

高中语文赤壁之战 同步练习1

高中语文赤壁之战同步练习1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枭.雄(xiāo)旌麾.(huī)芟.夷(shān)B.会.稽(kuài)羸.兵(léi)轻骑.(jí)C.番.阳(bó)蹈藉.(jí)强弩.(nǔ)D.卒.合(cù)邂逅.(ɡòu)鲁缟.(ɡǎo)答案:A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2)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克:(3)备南走,肃径.迎之径:(4)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略:(5)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冒:(6)将兵与备并力逆.操逆:答案:(1)凭借(2)能够(3)直接(4)大致(5)鲁莽、轻率(6)迎击3.下列各句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将军禽操,宜在今日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③五万兵难卒合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⑤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⑥顷之,烟炎张天⑦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⑧雷鼓大震,北军大坏A.①④⑦B.②⑤⑧C.③④⑥D.②③⑧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B.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C.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D.成败..之机,在于今日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B.巨是凡人,偏在远郡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D.田横,齐之壮士耳答案:C6.把下面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通史,由北宋名臣、史学家司马光负责编纂。

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编辑的目的是。

(2)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

精兵法,善诗歌,他的《短歌行》和《龟虽寿》比较著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些诗句就是《短歌行》中的名句。

赤壁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答案

赤壁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答案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B. 属:劝酒C. 渺:微小D. 挟:抱持(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篇描绘了秋夜泛舟的宁静美景,为下文作铺垫。

B. 文中客人的观点是:曹操的失败是因为东风不与周郎便。

C.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和对长江的羡慕。

D. 文章最后作者提出了“托遗响于悲风”的观点。

(3)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答案】(1)A(2)B(3)①于是大家喝得非常高兴,拍着船舷唱起歌来。

②他本来是一代英雄,如今又在哪里呢?二、文言文阅读【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整体阅读:赤壁之战课后练习(1)
1.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灌水的南边有一条小溪,向东流人潇水。


B.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大小官员都聚集在左丞相的府中,都想不出办法来。


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对于他们自己呢,却耻于让老师教他们。


D.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赵国强而燕国弱,而您又受到赵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


2.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您要在朝廷上举行设有九个迎宾赞礼官吏的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玉。


B.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陈涉于是就自立为王,国号为张楚。


C.良乃入,具告沛公。

(张良竟然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了刘邦。


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请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再进去(见项王)。


3.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


B.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C.不出,火且尽。

(如果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D.吾攻赵,旦暮且下。

(我攻打赵国,明天傍晚就要攻下。


4.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是因为齐国把土地送给秦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B.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C.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去年孟东野到你那边去,我捎信给你说……)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


5.下面选项中加线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A.中绘殿阁,类兰若《促织》(似,像)
B.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小石城山记》(类别)
C.闭关读书,不杂非类《陆文学自传》(种类)
D.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类推)
6.下面句子中对“若”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似,像)②若入前为寿(如果)
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④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⑤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
7.下面句子中对“审”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①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明白觉察)
②不审于何得此绢。

/ 陛下连降三诏,召臣回朝,未审圣意为何(知道)
③审问之。

/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小心谨慎)
④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审时度势(详究考察)
⑤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通“審”,确实确切)
⑥审慎从事。

(谨慎慎重)
8.下面句子中对“是”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①觉今是而昨非(正确)②是又在六国下矣(与现代汉语相同)
③自信本是京城女(表示肯定判断)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
9.下面句子中对“书”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记下)②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书本)
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④家贫,无以致书以观(书籍,书)⑤拜送书于庭(国书)⑥举世唯知其书(书法、字体)
⑦《书》曰:“满招损,谦得益(特指《尚书》,泛指一切经书)
10.下面句子中对“孰”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谁)②寒暑和节,而五谷以孰(成熟)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谁,哪个)
④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哪一个更)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灌水的北边有一条小溪,向东流人潇水。

2.答案: C
解析:张良就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刘邦。

3.答案: D
解析:我攻打赵国,很快就要攻下。

4.答案: A
解析: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5.答案: B
解析: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像)
6.答案:②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实词辨析能力。

你。

7.答案:③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实词辨析能力。

仔细。

8.答案:②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实词辨析能力。

这个,这样,这些。

9.答案:②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实词辨析能力。

文字。

10.答案:①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实词辨析能力。

通“熟”,仔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