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特岗教育学名词解释归纳一

合集下载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教育学名词解释1、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来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广义的教育,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教育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4、心理起源说:美国心理学家孟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5、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的主张,他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6、劳动起源说:马克思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7、终身教育:指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以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由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

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8、个体的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人,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9、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又身心成熟机制决定。

孟子、威尔逊、弗洛伊德等是内发论的典型代表。

10、外铄论(环境决定论):它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教育学考试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学考试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第一章1学科。

234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5①宏观(教育科学):以教育活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②中观(单独学科):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③微观(师范类院校专业基础课程):是以广义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第二章6、个体的先天性素质——指个体在出生前机体所具有的一切与生俱来的特质。

7、遗传——就是亲代的性状通过遗传物质,即通过以细胞染色体为载体的基因传给后代的一种生物现象。

89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民族文化。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区机构、家庭亲友、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关场所、民俗习惯、社会风气和思潮等,)而其本质是文化。

10的层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以及教育横向系统的类别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

1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的是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

12、教育的人的制约性——即教育活动的实施要以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变化为前提,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是教育的根本特性之一。

第三章13教育系统预期环境(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之间的一种本质或必然的联系。

14、教育的结构规律——是表征各种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组合方式和结构形式的规律15、教育的发展规律——是揭示教育系统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或教育系统从一个系列的相互作用转化为另一个系列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16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的根本性准则。

17、人道性原则——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珍重学生的生命、学生的幸福,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力,使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充满仁爱、人道精神和生命的意义。

18、个性原则——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并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个性。

19、创造性原则——主要指在教育过程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1.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的学科,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方面。

2. 教学设计:规划教学活动的过程,包括设定教学目标、露出课程框架、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等。

3. 教学方法:指用于开展教育活动的技巧和方式,包括问答法、讲授法、讨论法、研究性学习法等。

4. 学习者:指参与学习活动的个体,如学生、学者等。

5. 学习理论:研究学习过程及其机制的学术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

6. 教育评估:评估教育活动、教育成果和教育质量的过程,旨在提供改进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的信息。

7. 教育指导:通过为学习者提供建议和帮助,帮助其发展学习技能、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

8. 教学评估:评估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活动和效果,包括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学习成果等。

9. 教育管理:指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制定计划、组织资源、协调教育活动、监督和评估教育活动的过程。

10. 教育政策:指制定、实施和评估教育发展各项计划、政策、法规的过程。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版)-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版)-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版)-心理学名词解释一、教育学名词解释1. 教育学(Education):教育学是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研究和探讨教育的学科,包括教育的目标、原理、方法和效果等方面。

2.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与心理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探索影响研究和教学过程的心理学因素。

3. 研究(Learning):研究是指通过获取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从而导致行为、思维或态度的相对持久的改变。

4. 教学(Teaching):教学是为了促使研究发生而进行的指导和引导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5. 教育目标(Educational Goals):教育目标是对教育过程中所期望达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目标的描述,可以包括认知、情感、社会和生活技能等方面。

二、心理学名词解释1. 心理学(Psychology):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包括感知、思维、情感、记忆、研究等方面的研究。

2.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记忆和知觉等认知能力的学科。

3.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包括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等阶段。

4.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情感和思维等方面的影响,探索社会关系和群体行为。

5. 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 Psychology):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的人格特质、态度和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以上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中常见术语的简要解释。

如需更详细的解释或其他相关内容,请提供具体要求。

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1、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2、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等。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者: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3、受教育者: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4、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

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是教育活动的中介5、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也称教育的本体功能。

6、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7、教育学: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2、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3、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和行为方式为方式,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2、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教育学名词解释大全

教育学名词解释大全

教育学知识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1《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1《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特岗教师-教育学名词解释归纳(一)

特岗教师-教育学名词解释归纳(一)

特岗教育学名词解释归纳(一)各省市的特岗题型中,名词解释都将是影响学生成败的关键。

所以中公讲师对教育学的相关名词加以总结、概括: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2017吉林省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归纳

2017吉林省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归纳

2017吉林省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归纳通过最新吉林特岗教师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7年吉林教招将于4月份左右出公告,笔试科目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吉林特岗教师考试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各省市的特岗题型中,名词解释都将是影响学生成败的关键。

所以中公讲师对教育学的相关名词加以总结、概括: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特岗教师考试中学教育学纲要及名词解释、解答题汇总

特岗教师考试中学教育学纲要及名词解释、解答题汇总

中学<教育学考试大纲>纲要整理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P1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P4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1)●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P5礼、乐、射、御、书、数。

以礼、乐为中心(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增为师”、“以(书)吏为师” P7(3)●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7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4)●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7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P8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近代教育的特点P9(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7、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P10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P11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11 孔子(公元前551——479)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教育:作为名词的“教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等方面。

学校文化: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个体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学生家长、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也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学校的关系等。

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科逻辑而编排的课程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现象的学科,涉及多个领域和概念。

下面是一些教育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1. 教育:教育是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和影响他人的行为和思维,以达到特定目标的过程。

它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传递和习得。

2.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的学科。

它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和教育管理学等分支学科。

3. 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目的和预期结果。

它可以涉及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教育目标应当具有明确性、可测量性、可操作性和可达成性。

4. 教学法:教学法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策略。

它涉及教学目标的设定、内容的组织、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评价和反馈等方面。

5.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的过程。

它可以包括课堂测验、作业评分、学生表现评价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等。

6.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解释和理解。

它涉及认知、行为和社会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和作用。

7.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机制。

它探讨学习、记忆、思维、动机和情感等方面在教育中的应用。

8. 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研究组织和管理教育机构和教育系统的原则和方法。

它涉及领导、计划、组织、决策、资源管理和质量评估等方面。

9. 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政府和相关机构制定和实施的关于教育的规划和措施。

它涉及教育目标、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改革和教育评估等方面。

10. 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价值观。

它涉及教育的目的、价值、意义和道德问题等方面。

以上是教育学中的一些常见名词的解释。

教育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这些名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不同的研究者和学者可能对这些名词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特岗教师名词

特岗教师名词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得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教育中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时所依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教育现象:是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教育规律:指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本身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提出的总的要求。

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学年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人性:亦称人格,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和独特性。

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对含有各个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

角色: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履行一定社会职责的行为模式。

教师的人格特征: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良好的个性品质特征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综合及进程安排,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课程目标: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教学: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教育学名词解释与重点整理

教育学名词解释与重点整理

教育学名词解释与重点整理名词解释: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广义的教育:凡是存有目的地加深人的科学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进一步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存有非政府的或是并无非政府的,系统的或是零散的,都就是教育。

它包含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的各种存有目的的影响。

狭义的教育:指的是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教育,还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什么就是环境:环境泛指个体存活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发展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

人的生存环境十分复杂,根据其性质可以分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

】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教育制度:就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行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非政府运转的规则,它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就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非政府:二就是教育机构与非政府有赖存有与运转的规则,例如有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学校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课程:就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科学知识经验和预期的自学活动方式形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有。

从育人目标的角度,课程就是一种培育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角度,课程就是一种适宜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相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鼓励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科学知识体系及其以获取的路径。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的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在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的个性。

特岗考试必备

特岗考试必备

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货| 特岗教育学名词解释归纳一
特岗题型中,名词解释将是影响学生成败的关键。

下面是对教育学的相关名词的总结、概括:
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6、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1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18、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19、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0、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1、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

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22、心理断乳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23、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4、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

25、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26、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27、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8、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29、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30、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31、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32、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

33、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34、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35、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36、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37、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考试大论坛38、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

39、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40、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

41、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可安排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

42、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43、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44、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45、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