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心理学概念部分
发展心理学考点知识部分梳理
发展心理学考点知识部分梳理1、广义的心理发展包括: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个体的心理发展。
2、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包括: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
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包括: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4、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包括:遗传和环境的关系,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心理发展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关系,不同心理机能是否存在关键期。
5、横断研究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可以使研究工作降低成本。
6、横断研究的缺点在于: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的过程,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7、纵向研究的优点在于: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连续变化的过程,便于揭示量表、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比较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中各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8、纵向研究的缺点在于:样本少而且在追踪过程中容易流失样本;由于时间较长,会因环境变迁而出现某些新的变量;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致重复效应。
9、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包括: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环境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
10、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包括: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强调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11、下列观点属于二因素论的有: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可以相加,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可以相乘,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是各自发挥作用的。
12、在遗传和环境的关系上持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施太伦,昊伟士。
13、下列观点中属于相互作用论的有: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重点概念归纳
发展心理学重点概念归纳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不同阶段中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学科。
它探讨了个体在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是如何发展的。
以下
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些重点概念:
1. 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是发展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人类从出生
到死亡的整个发展过程。
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是持续而有
序的,有特定的阶段和任务需要完成。
2. 基因和环境
基因和环境对个体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基因决定了个体的遗
传特征和潜力,而环境则影响着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经验
和教育。
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个体的发展轨迹。
3. 跨文化发展
跨文化发展是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发展的领域。
它关注不
同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跨文化发展研究帮
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以及文化对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
4. 跨学科研究
发展心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它与许多其他学科相互交叉。
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等学科都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有
所贡献。
跨学科研究让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个体发展的复
杂性。
5. 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是谁的理解和接受。
在发展心理学中,
自我认同被认为是个体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它与性别、文化和社
会角色等因素密切相关。
以上只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些重点概念,该学科还涉及到许多其
他重要的理念和理论。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
解个体发展的过程和机制。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 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 教学的作用: 1、决定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 2、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 内化学说
工具理论 语言符号系统
♦ 对教学的影响
1、学习者是自主积极的“学徒式学习 者”。 2、学生的学习是受背景影响的。 3、教学应向学生提供挑战性认知任务和 支架。 4、教学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
♦ Student:I throw it-box. ♦ Teacher:You threw the box? ♦ Student:No,I threw in the box. ♦ Teacher:What did you throw in the box? ♦ Student:My----I pait? ♦ Teacher:Your painting. ♦ Student:Painting? ♦ Teacher:You know----Painting. ♦ Student:Yes,Painting. ♦ Teacher:You threw your painting in the box? ♦ Student:Yes,I threw my painting in the box.
环境和教育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不断产主 和解决推动了个体的心理发展。 ♦ 2、在这一矛盾中,环境和教育起着决定性的 作用。 ♦ 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必须成为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时才能促进个体 心理的发展。 ♦ 4、这个矛盾在个体生存的整个时期内是一直 存在的,特别是在儿童时期更为活跃,成年以 后,由于心理发展已趋于成熟,其作用虽然存 在,但已相对减弱。
(二)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 人格发展的心理社会理论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60.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的自我评价和判断,它直接影响教师对其教学活动的自我监视和调控。
61.测量:根据某种法则给客观事物或事件的某种属性指派数字或符号的过程。
62.常模参照测验和准则参照测验是(根据解释测验结果的方式),即每名学生的测验分数参照哪种标准进行解释来区分的。
18.超常儿童:通常主要指智能明显超过同年龄儿童一般发展水平的儿童,也只很早就表现出音乐、书法、绘画等方面杰出的特殊才能的儿童
19.适应性能力:一个人处理日常生活及其在环境中求生存的能力
20.学习:凭借经验在主体上产生的比较持久的能力和倾向的变化
21.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51.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组成。
前者是人们追求成功和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如自我满足、自豪)的倾向性;后者是人们避免失败和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如羞耻、耻辱)的倾向性。
两者相互冲突。个体可同时拥有这两种动机,但是其水平不一定相等。
52.奥苏泊尔认为成就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组成。
31.认知结构:是头脑里的知识结构
32.(发现法)布鲁纳首创
33.奥苏伯尔强调接受学习
34.观察学习: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刺激时反应极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
35.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
36.人的活动动机来自于过去别人和自己在类似行为上受到的强化,包括替代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第一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总论:探讨本学科的历史发展、确定 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并阐明本学科 进行科学研究的路线和方法等问题。
主要包括:学习理论、学习心理、知 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教学心理、 教学的设计及其成效的考核与评估、 教师心理
11
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 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实践性原则 (四)综合创造性原则
12
一、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 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 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它 是最常用的设计方式。
二、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 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 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44
(三)阐明了教学与发展与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思想(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
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 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 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 斯基把两种水平之 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 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 水平与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 间的 差异。”
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这种横断与 纵向的交叉研究。
13
1、教育心理实验 是自然实验法的一种重要形式。旨在探讨在改变教育
教学过程影响下的心理活动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 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优点:与自然实验一样 缺点:不如实验室控制严格,进行因果分析不太容易 等
14
2、观察法 这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使用观察法要注意: (1)在观察前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周详的计划 (2)观察中记录要详细、准确、客观、尽量避免
教育发展心理学
教育发展心理学教育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教育环境中发展的科学,旨在了解和促进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教育发展心理学以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关注教育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探讨如何优化教育实践以促进个体的全面成长。
一、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所经历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教育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环境,教育发展心理学致力于探索个体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发展过程。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教育者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并采取合适的教育措施。
二、教育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 儿童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理论是教育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福格尔的情感发展理论等。
这些理论不仅解释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步骤和规律,也为教育者提供了指导儿童教育的参考依据。
2. 学习理论:教育发展心理学还研究了学习的心理机制和过程,探讨了学习的影响因素和方法。
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多种学习理论,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学习者的认知和行为,也可以指导教育实践中的教学策略和教材设计。
三、教育发展心理学的应用教育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实际教育工作中,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帮助。
1. 个体差异的教育:教育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在心理发展上的差异,如智力差异、学习障碍等。
通过了解和分析这些差异,教育者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2. 教育策略与方法:教育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以指导教育者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例如,利用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采用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等。
3. 学校心理服务:教育发展心理学还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研究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发展,为学校提供心理服务和心理咨询。
早期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87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大纲
87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大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心理发展及其与教育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教育如何促进个体心理发展。
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个体心理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其研究任务包括揭示心理发展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等。
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实质是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变化。
心理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生物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等。
三、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
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包括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形式运算期等。
认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教育要适应个体认知发展的阶段特点,以促进个体认知发展。
四、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情绪发展和社會性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另一方面。
情绪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斯宾塞的依恋理论等。
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米德的社会化理论、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等。
情绪与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教育要关注个体情绪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培养个体良好的情绪和人际关系。
五、个性与性格发展个性是个体在心理特征上的总体表现。
个性的基本概念包括性格、气质、智力等。
性格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等。
个性与性格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教育要关注个体个性和性格发展,培养个体良好的性格特征。
六、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评价理论。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
教学理论包括传统的教学理论、现代的教学理论等。
评价理论包括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课程评价理论等。
发展心理学概述
发展心理学概述引言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不同阶段的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学科。
它涉及广泛的领域,包括儿童发展、青少年发展、成年发展和老年发展等。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生理、认知、情感、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本文将概述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和实践应用。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心理学关注个体在时间上的变化,主要研究人类从婴儿期到成年期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发展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包括:1. 发展发展是指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所经历的变化。
发展可以分为身体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了解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模式和机制。
2. 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两种观点。
连续性观点认为发展是平稳和连续的过程,个体在不同阶段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而阶段性观点认为发展是由一系列离散的阶段所组成的,每个阶段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
3. 自然与社会因素发展心理学研究中认为发展是由自然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自然因素包括基因、生理发育和生物学过程,而社会因素则包括家庭、学校、同伴和文化等环境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主要依据一些基本理论来解释和预测个体的发展。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理论: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理论认为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
他提出了四个发展阶段: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这一理论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2. 爱因斯坦的社会发展理论爱因斯坦的理论强调了社会互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他提出了“近发展区域”这个概念,指出个体在与能力比自己强的人互动时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3.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发展是通过社会和文化交互来实现的,个体通过与更有经验的人互动,逐渐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发展心理学的实践应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着广泛的实践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婴幼儿教育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为婴幼儿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病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测验法:是指以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得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调查法:是已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收集被试各种有关材料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由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工作者和教师合作进行的。
个案法: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
心理发展:广义:是指心理的种系发展,它既包含从动物的心理到人的心理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也包括个体从出生到衰老过程中心理论的发生和变化的过程。
狭义:是指一个人生命全过程中心里的发生与变化的过程。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感知觉:是感觉与知觉的统称,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它是在感觉基础上,对事物多种属性和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地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属于认知过程的高级阶段。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惊醒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言语:是指人们以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流的活动。
人格:又称为个性,它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发展心理学重点内容
发展心理学第一节概述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成长、成熟、学习。
心理发展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心理的种系发展。
2、心理的种族发展。
3、个体心理发展。
以上三个方面合起来指的是对心理发展的广义理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发生,二是发展。
发生指的是心理“从无到有”,发展指的是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
心理发展的性质: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
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
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心理发展的规律性包括: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两大重点问题:一是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二是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年龄特征、年龄阶段的根源。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一,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是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
第二,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
第三,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
第四,“关键期”问题。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横向研究设计: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又称为横向比较研究。
发展心理研究大多采用横向研究设计。
优点:具有适用性和时效性。
缺点:具有联结性和组群效应。
纵向研究设计:是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的长期的反复观测的设计方式,也称为纵向跟踪研究。
优点:能够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
能够提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缺点:时效性较差。
被试容易流失。
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皮亚杰率先用临床法研究儿童认知发展。
临床法就是观察法、实验法和谈话法的整合。
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的理论被称为遗传决定论,主要观点:第一,心理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
第二,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显现。
第三,环境(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而已。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重要概念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重要概念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是两个相互关联且不可分割的学科领域,它们深入研究了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原则和理论。
在教育实践中,这些学科概念被广泛运用,为教师、教育机构和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本文将介绍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几个重要概念,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研究了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是如何获取、组织和应用知识的。
其中包括行为主义学派的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知学派的信息加工理论和建构主义学派的建构主义理论。
这些理论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
2.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不可或缺的学科领域之一。
它研究了个体在生命周期内的心理和情感发展,以及如何影响其学习和行为。
发展心理学理论包括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等。
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发展特点,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课程和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3. 教学评估与测试教学评估和测试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环节。
它们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教学评估包括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主要是指通过课堂讨论、作业等方式实时监测学生学习情况,总结性评估则是通过考试、考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教育心理学与特殊教育教育心理学与特殊教育是教育学中的重要方向,它研究了异常儿童(如智力低下、自闭症等)的学习和发展问题,以及如何为这些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支持。
教育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关注儿童个体差异,提供适应性教育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教育心理咨询教育心理咨询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之一。
它为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行为、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教育心理咨询依托于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与个体的沟通和辅导来提供支持和解决方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1.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科的主干学科之一,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1.2横断研究设计: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研究,比较各个年龄的学生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1.3纵向研究设计:就是对同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观测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
1.4聚合式交叉设计:将横断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构成聚合式交叉设计。
1.5观察法: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行为表现、然后观察的结果。
1.6实验法: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1.7调查法:指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试或有关人员了解其某种心理活动的发生极其有关条件。
1.8问卷法:指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学生心理活动的数据资料的方法。
1.9测验法:指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学生心理或行为差异的方法。
1.10生态学运动:指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种强调在活生生的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中研究被试的心理特点的普遍倾向。
2.1人格:是一个人行为系统,即动作的总和。
它是后天形成的,是人的各种习惯系统的产物。
并且其中也有一些占优势的习惯系统。
2.2 同化: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工作。
2.3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2.4顺应:指内部图式改变,以适应环境现实。
2.5平衡:指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
2.6守恒:就是内化的、可逆的动作。
2.7假设-演绎推理: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先提出一系列的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验证,从而得到答案。
2.8命题推理:指不必一定按现实的或具体的资料做依据,只凭一个命题就可以进行的推理。
发展心理学概述范文
发展心理学概述范文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在不同生命阶段中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和发展。
它的研究对象是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整个生命周期。
发展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包括生物学影响、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认知发展、社会和情感发展等。
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生物学影响被认为是个体发展的基础。
遗传因素通过基因传递给个体,影响其身体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环境因素包括个体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及个体与其他人的互动。
这些因素对个体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研究表明父母对婴儿的照顾方式会影响其情感和社会发展。
在认知发展方面,发展心理学关注个体的思维和知觉的变化。
根据许多研究发现,婴儿在出生后的几年中会经历巨大的认知变化。
例如,亚当斯和洛克(Adams & Locke)的研究发现,婴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开始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兴趣,并且能够识别出他们的母亲。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能够学习语言,理解抽象概念和解决复杂问题。
发展心理学还涉及到一些其他的领域,如性别发展、道德发展和人格发展等。
性别发展研究探讨个体的性别身份形成的过程,以及人们在不同性别角色中的经验和行为差异。
道德发展研究探讨个体的道德意识和判断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和变化。
人格发展研究探讨个体的人格特征如何形成,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
教育心理学概念
教育心理学关键概念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它旨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过程,以便更好地指导和促进他们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涉及到多种概念,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和应用心理学原理在教育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
2. 关键概念2.1 学习学习是指个体通过经验获取新知识、技能或行为方式的过程。
它是教育过程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
学习可以通过观察、实践、记忆和反思等方式进行。
了解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以及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对于设计有效的教育方法至关重要。
2.2 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认知能力方面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逐渐变化和成熟的过程。
这一概念强调了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对信息处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不同需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策略。
2.3 社会情感发展社会情感发展是指个体在社交和情感方面从依赖到独立、从自我中心到他人关注逐渐变化和成长的过程。
这一概念强调了社交和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社会情感需求,提供支持和鼓励,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2.4 教育评估教育评估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系统收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它旨在了解学生的能力、兴趣、需求和进步,并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以便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教育评估可以包括课堂测验、作业评分、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
2.5 教育干预教育干预是指通过有目的地介入来改变学生的行为或提高其能力水平的过程。
它可以包括个体化的辅导、群体活动、课堂管理等多种形式。
教育干预旨在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发展潜能,并促进其整体成长。
3. 关键概念的重要性这些关键概念在教育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是教育的核心目标,了解学习的过程和机制有助于指导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认知发展和社会情感发展是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教育评估提供了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的方法,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资料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也称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原始人类的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主要指个体发展心理学。
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作者是陈鹏琴,写出著名的《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
4.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1、发展心理学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2、发展心理学可为医疗、文艺及社会工作等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二)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素质(三)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是指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以达到对其真理性的认识。
因此,坚持客观性原则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根本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所谓发展性原则是指坚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涉及的问题。
第一,要在思想上树立人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观点。
①不能用精致的观点来看待一个人心理发展的现状和水平;②在衡量和评价一个人心理发展水平时,标准和指标不能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要采用动态的、变化的指标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
第二,要坚持教育是促进一个人心理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
①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来促进一个人心理产生质的发展变化;②让学生在教育的影响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态度和经验对其心理发展的积极或消极作用。
(三)教育性原则;所谓教育性原则是指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要符合教育的要求,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含义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研究表明,学生心理发展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高级的心理是在低级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当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个体在各个年龄阶段在生理、认知、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特点有其独特性。
如青春期有青春期的特点,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特点。
(2)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与顺序性。
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例如,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抽象思维。
身体发展也遵循一定规律:首尾方向:人的头部先得到发展,然后是躯干和四肢;大小方向:大肌肉的发展先于小肌肉的发展。
(3)不平衡性心理发展速度不同,从发展到成熟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发展的高峰期所出现的年龄阶段也不尽相同,如人的神经系统发展较早,三四岁时脑重量已经达到成熟时的80%,9岁左右接近成人水平。
此外,人的心理机能有一定的关键期:1-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学中年级是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关键期。
个体也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到了小学5年级开始发育,而有的同学可能到初二才开始发育。
(4)差异性不同个体心理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顺序,但各种心理机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等因人而异。
如有的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英才,有人擅长逻辑运算,有人长于言辞。
二、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一)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心理发展阶段是指按一定的标准将个体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几个以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质的差异的确定时期。
由于人们持有不同的心理发展观,对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也就各不相同。
教育发展心理学概念部分(潘婷)
什么是“概念”?什么是“概念学习”?本学科的概念学习主要有哪些类型和内容?影响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习者的概念形成过程是怎样的?请用图示并举例说明。
⑴什么是“概念”?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
包括在每个概念下的事物一般都具有共同的属性或特性,比如"笔"虽然多种多样,但都是书写工具。
每个概念都包含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概念的内涵增加,它的外延就小了。
心理学通常以人们掌握概念的途径不同将概念分成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日常概念也叫模糊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它是在日常交往和个人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这类概念的内涵中有时包含着非本质特性,而忽略了本质特性。
科学概念也叫明确概念,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经过假设和检验逐渐形成的,对于个人则主要是在学习条件下获得的。
因此,科学概念的确切内涵可以用言语进行科学的解释。
当然,科学概念的内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概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⑵什么是“概念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加涅认为概念学习是学习运用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
教育心理学中“概念学习”:就是要理解某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概念学习有两种主要方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概念形成:学习者可以对同类事物的各种实例进行分析,对比它们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从而发现这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概念同化:学习者也可以利用原有概念来理解一个新概念的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⑶本学科的概念学习主要有哪些类型和内容?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参见《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一书中的“人文学科的基本概念”这一词条,对于人文学科触及最多的概念概括如下:●课文或艺术作品:内容;形式或结构、手段;观点或理论。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识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学科之一。
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3.从儿童心理发展到一生心理发展。
4.发展心理学的问世与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融合时期(20年代80世纪以来)2.领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发展心理学术语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3.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应用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与教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4.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演变过程:1.在中国的发展:(1)古代:第一,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上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
第二,年龄阶段上孔子提出“吾十有五,而志在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三,在学习问题上孔子提出“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观点。
第四,在教学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等观点。
第五,在作为教师问题上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观点。
(2)近现代:1924年廖世承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962年中国心理学会成立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1963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1978年中国心理学会建立了发展心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1984年建立了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2.国外的发展:(见识记2、3)(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综合应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一)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1、什么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它是研究个体心里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3》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应用学科之一,他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与教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教育心理学更注重解决教育实践领域内的各科具体的心理学问题.4》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学科的性质有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的学科。
5》综上所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具有多面性.即它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既是自然学科又是社会学科。
但从总体来看,它更是偏重于应用学科和社会学科。
3、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4、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的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的人是陈鹤琴。
《儿童心理之研究》是我国儿童心理学的一本开拓性和奠基性的著作。
同年,他又写了《家庭教育》一书,该书被誉为儿童心理学理论与教育事前结合的典范。
5、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在国外的发展1)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并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学的研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心理学思想基础。
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撰写并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
这本书的出版标志这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3》从儿童心理发展到一生心理发展: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1927年霍尔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一书,这本书是最早正是研究老年人心理学的著作。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目前,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时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是1903年的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为标志。
另一种观点以1877年俄罗斯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卡列杰夫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为标志.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探索心理学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2》探索学生学习的心里规律提高其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概念”?什么是“概念学习”?本学科的概念学习主要有哪些类型和内容?影响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习者的概念形成过程是怎样的?请用图示并举例说明。
⑴什么是“概念”?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
包括在每个概念下的事物一般都具有共同的属性或特性,比如"笔"虽然多种多样,但都是书写工具。
每个概念都包含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概念的内涵增加,它的外延就小了。
心理学通常以人们掌握概念的途径不同将概念分成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日常概念也叫模糊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它是在日常交往和个人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这类概念的内涵中有时包含着非本质特性,而忽略了本质特性。
科学概念也叫明确概念,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经过假设和检验逐渐形成的,对于个人则主要是在学习条件下获得的。
因此,科学概念的确切内涵可以用言语进行科学的解释。
当然,科学概念的内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概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⑵什么是“概念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加涅认为概念学习是学习运用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
教育心理学中“概念学习”:就是要理解某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概念学习有两种主要方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概念形成:学习者可以对同类事物的各种实例进行分析,对比它们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从而发现这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概念同化:学习者也可以利用原有概念来理解一个新概念的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⑶本学科的概念学习主要有哪些类型和内容?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参见《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一书中的“人文学科的基本概念”这一词条,对于人文学科触及最多的概念概括如下:●课文或艺术作品:内容;形式或结构、手段;观点或理论。
●作者(作家艺术家、作曲家):观点,目的(意图)。
●世界:文化、精神或情感因素。
●作用对象(观念、读者、听众);批判性评价,感受,理解,预见、效果。
而具体到语文这一门课程之中,概念又可分为语音、简易文字学、语法、标点符号、修辞辞格等几个方面。
参考《华文课程纲要》,语文基础知识具体分类如下:初中阶段教育发展心理学概念部分作业教育发展心理学概念部分作业高中阶段以上是华文教学纲要中提到的部分知识。
以下引用一位中学教师归纳的语文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教育发展心理学概念部分作业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⑷影响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习者的主观因素学习者的智力发展水平。
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皮亚杰的基础上将认知发展划为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抽象逻辑阶段。
一个班级的学生虽然年龄阶段相同,但不同的个体其三个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有的已经处在较高级的第三阶段,而有的可能还处在第二阶段,甚至是第一阶段。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不同的个体智力倾向是不同的,多元发展的。
就同一个体而言,在其不同的认知领域的智能和发展水平也是不平衡的。
所以对同样概念的学习就会表现出个体的差异,即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学习者的经验水平。
班级学习者已有的经验水平(前科学概念)是学习科学概念的基础,人们往往是根据亲身情感或实践体验来理解概念。
当然,对概念的学习会起积极作用的是那些合理因素占主导成分的前科学概念;而不合理因素占主导成分的前科学概念,是模糊的、不清晰的,对科学概念的学习毫无疑问会起障碍作用。
学习者的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不同的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时间或面对不同的概念学习情境时,会出现不同倾向的情感体验。
通过积极的体验,积极的情感态度出现时,思维活跃,精力集中,能选择最优的认知策略,使概念的学习达到到最佳状态,概念的建立快速、牢固;反之,当学习者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处于疲劳状态,则心理趋向消极,思维迟钝,精力不易集中,其效果可想而知。
学习者的认知策略。
不同学习者对同样的概念的学习,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会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有的所作出的学习决策是科学高效的,有的则是低效率的。
因此对同样概念的感知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尤其是那些不正确的学习策略,会影响概念的正确习得。
如类比不当:比如会将“借喻”与“借代”两种修辞辞格混淆。
再如,随意改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习者往往会根据自己原有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为夸张的修辞手法就只是夸大,而忽略了缩小的也是夸张……概念本身的客观原因研究表现,概念的关键特征越明显,学习者的体验越深,印象深刻,学习起来则越轻松,对科学概念的建立越容易;相反,无关特征或干教育发展心理学概念部分作业扰因素越突出,信息的提取越难,获得概念也越困难。
此外,概念是否有通俗易懂的典型的正例或反例,来佐证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
⑸学习者的概念形成过程是怎样的?概念学习的过程包括概念的获得和概念的运用两个环节,获得概念有两种形式,即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
概念的形成指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
概念的同化指将新概念纳入到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之中,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
概念的运用是指概念获得之后,就能在认知活动中发挥作用,并认知活动产生影响,它一般反映在知觉和思维两个水平上。
在知觉水平上运用概念是指运用已经获得的概念,帮助识别具体的同类事物并将其归入这一类型。
在思维水平上运用概念是指运用概念对事物进行判断,推理或将概念进行重新改组,以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
一些早期的探究者是根据简单的联想解释概念学习的,试图根据强化反应的原理来解释概念的形成。
如果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出某一个概念的例子,就给予强化;如果学生对刺激识别错了,则告诉他错了,学生就不会形成错误的联结。
通过一系列尝试,正确的反应与适宜的刺激就联结起来。
因而,学生的概念也就形成了。
假设—检验理论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学生是通过指出和检验各种假设来解决问题的,也就是说学生始终不断地对解决办法提出各种假设,并对之加以检验。
这一观点是布鲁纳提出的,他的主要目的是要发现人们使用哪一种程序来检验各种可能性。
布鲁纳的基本观点是: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等待各种刺激的出现以形成联想,而是积极主动的追究这一概念,通过一系列的假设——检验来发现这一概念。
学生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还会采取各种策略,以求加快发现这一概念的过程。
●范例理论认知心理学家罗斯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概念的特点而提出的。
对有些不具有明确的定义特征的概念,往往用具体的范例来代表概念。
他认为记忆中的种种概念,是以这些概念的具体例子来表示的,而不是以某些抽象的规则或一系列相关特征来表示的。
概念形成一般程序:呈现概念范例→提出概念假设→验证假设→分析概念获得的思维过程。
●概念同化的理论概念同化理论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中提出的,概念同化就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奥苏伯尔认为概念同化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概念同化的心理过程是在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然后找到知识与起固着点作用的观念的相同点,找到新旧知识的不同点,使新概念与原有概念之间有清教育发展心理学概念部分作业晰的区别,并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融会贯通,使知识不断系统化。
概念获得一般程序:呈现先行组织者→呈现新的学习任务→新旧知识整合协调→应用和解决问题。
以下是一些概念学习的流程图:过程感性体验思考探索导出概念应用反馈内容呈现感性材料创设教学情境步步设疑,讨论交流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总结交流结果抽取概念本质应用概念,内化巩固激励评价,转换创新方式描述、实验、提质疑、讨论、交汇报、总结、整模仿、练习、根据你的学习和教学经验,你认为在本学科概念学习中,学生们会出现哪些常见的“前概念”影响科学概念的学习?请查阅关于本学科概念教学中如何对待“前概念”的文章(尽可能查找不少于10篇)思考以下问题:前概念的内涵和特点;前概念对知识建构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前概念产生的原因;转变学生错误的**前概念的教学对策。
举例回答上述问题。
⑴前概念的内涵和特点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之前,头脑里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途径,从自身的实践中已形成了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看法,并在无形中教育发展心理学概念部分作业形成了对某些事物特定的看法和思维方式,且在头脑中沉淀下来,他们的这些看法和思维方式有时与正确的科学概念并无冲突,但有时则与正确的科学概念和思维方式大相径庭,我们把这些未经科学证明的看法与思维方式称之为“前概念”。
前概念的特点。
●历史性:前概念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是认识主体通过对自身经历、体验的感受和反思,所以具有一定的历史性。
●稳定性:前概念一经形成并沉淀于人们的头脑中,就具有稳定的结构,不易消解。
●自发性:学生大脑中的前概念,缘于学生长期、大量的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感知,这些经验在其大脑中逐渐深化,经过感觉、知觉、表象阶段最终形成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