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1草原2_1-5

合集下载

1《草原》(课件)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1《草原》(课件)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老舍
你读出了什 么?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老舍,原名舒庆春,中
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 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 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初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
我会读
绿毯 线条 柔美 惊叹 回味 乐趣
•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读měnɡ时,用于与“蒙古”相关的的词中。
měnɡ
内蒙古
多音字
měng
蒙古包
měng
蒙古族
mēng
欺骗。 蒙骗
méng
覆盖。 蒙上一层纸
méng
启蒙
开导蒙昧, 使之明白 事理。
学写字
点击生字,观看生字视频
tǎn bō
lí shang
毯 玻璃 裳

fǔ shāo wēi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 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 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们 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 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蒙古族同胞用自己的民族美食盛情款待汉 族同胞,充分表现了他们的热情好客。
• 这时候,鄂温克族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 ,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 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 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 心的微笑。
➢ 这样的深情厚谊,让作者不由得发出感叹: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从这句诗想开去,联系生活经验, 想象一下“我们”与蒙古族人民依依 惜别的画面,完成下面的小练笔。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精美PPT课件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精美PPT课件

总结概括
这篇文章要多读,有感情地读,读出其中的美感和情感。在 读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置身于老舍先生笔下的大草原中,那里的 美无处不在,天美、地美、牛羊美,人美、歌美、舞蹈美……但 是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写于五六十年前,今天的大草原又是怎样 的呢?如果有机会,希望同学们能亲自去大草原看一看!
能力提升
小练笔:写一写家乡的某处景物。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中心句:高度评价蒙汉两个民族的友谊天长地久。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
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 风光和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与同学交流。
草原是蒙古族同胞的家园,课文前面写了草原的风光美,后面写 了人情美。风光美和人情美都表现了作者对草原的赞美和依恋,整篇 课文都是围绕着“草原”来展开的,因此以“草原”为题。
总结概括
《草原》这篇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 民热情好客、远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风光美和 蒙古族人民迎客待客的人情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草原上 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 感动。民族团结互助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同学们,让我们为中华 民族团结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比喻:把河和穿着各色的衣裳的男女老少分别比作带子、彩虹。
品读课文,感受热情
小讨论:和原句对比读,哪句话给你印象更为深刻?
走了许久,远 远地望见了一条河。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 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突出了河的特点
品读课文,感受热情
为什么说“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优秀PPT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优秀PPT课件

1.“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都是描写绿 的,其中,一__碧__千__里__描写绿的范围,翠__色__欲__流__描 写绿的形态。
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比__喻_修辞手法,“无 边的绿毯”是指_草__原_,“白色的大花”是指_羊__群_。
3.写小丘的线条“柔美”,作者联想到了只 用绿色_渲__染_,不用墨线勾__勒__的中国画。
课外作业
1.课外收集蒙古族的风俗民情。(包括 服饰、饮食、舞蹈、文化等)
2.你都去过哪些地方?选择一个让你印 象深刻的地方,写一写。
1.草原
第1课时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彩虹、鞭 子、境界等词语。(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重点)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 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难点)
4.文中“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 _____指__小__丘__柔__缓__得__没__有__明__显__的__界__限__,__颜__色__ _青__翠__,__似__在__流__动__,__富__有__生__机__。____________
(二)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 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 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 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 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 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 互助。
特点? 空气 清鲜
天空 明朗
小丘 绿的、翠色欲流
羊群 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 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羊群 ——白色的大花 比喻
草原 ——绿毯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单元第1课《草原》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单元第1课《草原》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单元第1课《草原》重要知识点归纳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的学习之旅中,我们首先踏入了第一单元的精彩篇章,开篇之作便是老舍先生的《草原》。

本文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引领我们走进了一个辽阔、美丽而又充满民族风情的草原世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梳理并归纳这篇课文的重要知识点。

一、课文主题与文学体裁课文主题:本文描绘了作者初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动人情景,展现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民族团结的美好画面。

文学体裁:散文。

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所见所感。

二、作者信息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著称,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三、重点字词1.生字:●毯(tǎn):毛毯,毯子,指铺设的地面装饰物。

●渲(xuàn):渲染,中国画技法之一,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勒(lè):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2.多音字:●行(háng, xíng):在此文中“一行行”读作háng,表示成行的东西;而“行走”则读作xíng,表示走动。

3.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辽阔—广阔,热情—热烈●反义词:热情—冷漠,清晰—模糊四、修辞手法1.比喻:如“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将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草原上的美景。

2.拟人:文中虽未直接出现典型的拟人句,但通过对草原、天空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力和情感色彩。

3.排比: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通过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五、经典语句与段落1.经典语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草原课件 (1)_2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草原课件 (1)_2
主客相互敬酒,齐声歌唱,淋漓尽致地表达 了“蒙汉情谊深,民族大团结”这一主题。
深 话别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 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 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 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
泼水节期间人们清早起 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 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 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 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 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 续3至7天。
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 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
朗读指导:
本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 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 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情景交融,无论 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 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如第1自然段写 的是作者第一次看到草原的美景和亲身感受, 朗读时语气亲切愉快,语调活泼跳跃,读出陶 醉、情不自禁之感。
摔跤
套马
跳舞
层次梳理
草原美景
草 原
热情好客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热情迎客 亲切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景色美 草蒙原汉一一荷人派片花花美情香共景深美舞
人情美
主旨归纳
《草原》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 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通过优美生动的 语言先描写了草原秀丽的景色,再按照事情发展顺序, 依次描绘了“迎客—相见—款待—话别”的场景,赞 美了蒙汉两族人民的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抒发了作 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热 迎客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1草原课件 (1)_2_1-5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1草原课件 (1)_2_1-5

我们跟着作者领略了草原的辽阔及秀美,那奇丽的景色真是既令人惊叹,又叫人舒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大家想不想知道草原上的人怎么样的?
初草原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反复
用两个“一百五十里”,运用反
复的手法,突出强调了草原的辽阔。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洒脱:(言谈、举止、
风格)自然;不拘束。

本文形容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静寂
比喻、感叹句
将河比作“明如玻璃的带子”,写出了河的清澈和弯曲回旋的特点。

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感叹号表达了作者见到河时的惊喜之情。

明如玻璃带子的河。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详细知识考点梳理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详细知识考点梳理

语文六年级上册详细知识考点1《草原》1.《草原》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龙须沟》草原迷人的景色主要体现在景色美和人情美。

课文第1自然段自上而下描写了草原美丽的景色,第2至5自然段主要通过蒙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体现蒙族同胞的人情美。

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可爱的草原充满向往与喜爱之情。

2.同音字:fǔ腐.败、辅.导、斧.头、俯.视3.多音字:勒lè勾勒、勒索lēi勒紧、勒脖子巧记:勒(lè)索者把他的钱榨得一干二净,他只能勒(lēi)紧裤腰带过日子。

蒙mēng蒙骗、蒙头转向méng蒙混、启蒙měng蒙古族、蒙古包巧记:骗子把受害人骗得蒙(mēng)头转向,被警察抓住了还花言巧语,企图蒙(méng)混过关。

4.三个表示“绿”的词语中,翠色欲流表示绿的程度深;一碧千里表示绿的范围广;万古长青表示绿的时间长。

5.一词多义:渲(xuàn)染①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例: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②比喻夸大地形容。

例:这只是一件小事,用不着这样大肆渲染。

6.形容草原辽阔的词语:一碧千里、一望无际、广袤无垠、一马平川7.“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8.“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句话直接写草原的景色,突出了草原的碧绿、辽阔,小丘的线条柔美。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这句话写了作者的感受。

这样写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

其好处就是景中含情,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情浓烈。

9.“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就这样分别?夕阳西下,大家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互相倾诉着离别之情。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1-5课)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1-5课)

⼈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课⽂(1-5课)《语⽂六年级上册》是2019年⼈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由教育部组织编写,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课⽂(1-5课),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课⽂(1-5课)第⼀单元1 草原2 丁⾹结3 古诗词三⾸宿建德江六⽉⼆⼗七⽇望湖楼醉书西江⽉·夜⾏黄沙道中4_ 花之歌第⼆单元5 七律·长征1《草原》⽼舍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的天⽐别处的更可爱,空⽓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歌⼀曲,表⽰我满⼼的愉快。

在天底下,⼀碧千⾥,⽽并不茫茫。

四⾯都有⼩丘,平地是绿的,⼩丘也是绿的。

⽺群⼀会⼉上了⼩丘,⼀会⼉⼜下来,⾛在哪⾥都像给⽆边的绿毯绣上了⽩⾊的⼤花。

那些⼩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绿⾊渲染,不⽤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欲流,轻轻流⼊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惊叹,⼜叫⼈舒服,既愿久⽴四望,⼜想坐下低吟⼀⾸奇丽的⼩诗。

在这境界⾥,连骏马和⼤⽜都有时候静⽴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了⼀百五⼗⾥,才到达⽬的地。

⼀百五⼗⾥全是草原。

再⾛⼀百五⼗⾥,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车⼗分洒脱,只要⽅向不错,怎么⾛都可以。

初⼊草原,听不见⼀点⼉声⾳,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鸟。

⾛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河!⽜⽺多了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丘上出现了⼀群马,马上的男⼥⽼少穿着各⾊的⾐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来到⼏⼗⾥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们⽴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

车跟着马飞过⼩丘,看见了⼏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很多,都是从⼏⼗⾥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
《草原》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由老舍先生所写。

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的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蒙汉两族人民深厚感情的赞扬。

在《草原》这篇文章中,老舍先生通过细腻清新的语言,将初入草原的所见所闻以及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文章第一段描绘了明朗的天空、四面的小丘、移动的羊群、欲流的翠色、静立的骏马和大牛等元素,构成了一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

第二段则描绘了陈巴尔虎旗的主人们迎接远方来客的情景,而第三段则描绘了作者到达目的地后,主人热情接待客人,主客联欢和话别的情形。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感受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同时,可以借助有关草原的图片、资料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感受草原的美景。

总之,《草原》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生字词、感受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第1课《草原》课件-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1课《草原》课件-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比喻,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 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运用比喻有许多好处:
①可以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的 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②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③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 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草原
会写字
毯 陈 裳虹 蹄腐稍 微
近义词
渲染——烘托 热闹——喧闹 明朗——晴朗 拘束——拘谨 奇丽——瑰丽 疾驰——飞驰 回味——品味 境界——境地
反义词
迂回——径直 洒脱——拘谨
拘束——自然 羞涩——大方
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本文写了“我”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 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主客穿插。主客动作穿插着写,让我们感受到他 们之间心意相通,情深意切。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谁来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 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 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从_迎___客__、__联__欢__到_话___别__,处处洋溢着“_蒙__汉___情__深”;千 里草原,到处都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不忍分别。
3.疾风知劲草( ④ ) 4.疾苦 ( ①)
二、仿写句子。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 们飞过来。
穿着一身大红衣裳的妹妹,像一朵红云向远 方跑去。
课后 作业
1.查找有关描写草原的文章,读一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第一单元课文知识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第一单元课文知识

单元课文知识梳理第1课:《草原》1.课题解读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因其境内有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面积约9.3万平方千米。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是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

2.课文重点理解(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理解:直接抒情一个“可爱”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草原那辽阔、明朗的天空,“清鲜”“明朗”是作者第一次看到草原时的感受,这让他无比愉悦,所以他想高歌一曲。

作者由景生情,直接表达了自己初见草原的惊喜、赞之情,这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写法。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理解:中心句这句话是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碧”形容草很绿。

“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

“一”是“全”的意思。

总起来说就是,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的望不到边的草。

这句话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并不茫茫”的原因可联系下文理解,因为“四面都有小丘”,有羊群,所以放眼望去,目之所及,虽然哪里都是绿的,但并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

(3)“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表达了作者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仿写比喻句: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就像一座彩桥架在上空。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理解:拟人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

在作者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

这种拟人的修辞方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5)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草原》优质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草原》优质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草原》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草原》这一课中深入探讨。

该文选自老舍先生同名散文,主要描述作者对草原美景赞美和对草原人民深情厚谊。

教学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大意,领略作者情感,掌握重点词汇,学习描写自然风光和表达思想感情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提高欣赏美、表达美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团结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作者对草原热爱和赞美之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优美词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词汇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激发学生对草原向往之情。

2. 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3. 精讲课文:分析课文结构,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草原热爱和赞美。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身处草原,如何表达对草原喜爱。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一句抒情句子,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词汇和句式,写一段描述草原文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草原》2. 重点词汇: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蒙古包3. 描述方法:抒情、描写、叙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以“我心中草原”为主题作文。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对草原向往和感悟,运用课文中词汇和句式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朗读、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草原美,但在引导学生运用课文词汇和句式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草原文章,提高对草原认识和热爱。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草原,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草原,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草原,课堂笔记一、课文背景《草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

老舍(1899 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这篇文章写于1961年,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人民生活艰苦。

老舍先生本是满族人,他的故乡就在草原附近,他对草原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写这篇文章,一方面是表达自己对草原的热爱与思念;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描写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力量。

二、生字词1. 生字毯(tǎn):半包围结构,“毛”字旁。

本义是厚实有毛绒的织品。

文中“毛毯”“绿毯”都是这个字,形容草原像一块巨大的绿色毛毯。

陈(chén):左右结构,“阝”字旁。

有排列、摆设、旧的等意思。

如“陈列”“陈旧”,文中“陈巴尔虎旗”是地名。

裳(shang):上下结构,“衣”字底。

在“衣裳”这个词里读轻声,它还有一个读音“cháng”,如“霓裳”。

虹(hóng):左右结构,“虫”字旁。

指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色圆弧。

文中“彩虹”描绘出草原上美丽的景象。

蹄(tí):左右结构,“足”字旁。

指马、牛、羊等动物的脚。

如“马蹄”“蹄子”。

腐(fǔ):半包围结构,“广”字头。

有腐烂、腐朽的意思。

例如“腐败”“腐乳”,文中“豆腐”是常见食物。

稍(shāo):左右结构,“禾”字旁。

有略微、稍微的意思。

如“稍等”“稍息”。

微(wēi):左中右结构,“彳”旁。

有细小、轻微等意思。

文中“微笑”“微风”都是用了这个字。

2. 词语清鲜:清新、洁净。

草原的空气是那么清鲜,没有城市里的污浊。

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草原一碧千里,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柔美:柔和而优美。

草原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文中“只用绿色渲染”生动地写出了草原的碧绿与广阔。

六年级语文上册 草原2_1-5

六年级语文上册  草原2_1-5

我会写裳微毯腐

虹蹄半包围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
多音字
蒙:蒙古蒙骗启蒙
好:好客好像
行:行走银行
měng mēng
méng
hào hǎo xíng háng
送词语回家(1)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

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2)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

(3)回旋,盘绕。

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4)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境界迂回拘束洒脱
学习第一段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激动自豪
期待已久的愿望终于
实现的喜悦
自读感悟
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这一段中描写草原的语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天空空气小丘平地
天辰注册。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1草原课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1草原课件
本段的中心句,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写出了景色的动态美。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 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 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
比作白色的大花。
“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草
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风光美
人情美
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 向我们介绍了草原?
内蒙古草原 美丽的自然风光。
蒙古人民 的热情好客。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毯 陈裳 虹蹄腐
左右 结构
半包围结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 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 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 一样。
主客双方虽然语言不同,但心情是一样的激 动和热烈,从中感受到深厚的民族情谊。
语文要素
阅读方法解密: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运用:本文第2自然段迎客情景的描写,运用了形象生 动的比喻修辞,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迎接客人的经历,边 读边想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现场气氛的热闹和蒙古 同胞的热情。
助读资料我先看
蒙古包: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 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 做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 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 其顶部有支架并盖有篷布,以呈天幕状。 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上面盖着四方块的 羊毛毡,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 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shāo wēi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1草原1_1-5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1草原1_1-5

新课导入
你知道我国最著名
的四大草原吗?它们分
布在哪里呢?
资料袋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

这里被人们盛赞为北国碧玉,人间天堂。

锡林郭勒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境内。

锡林郭勒系蒙古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河,其中草原的野生动物有很多,而且还有国家级保护动物,比如黄羊、隼等。

伊犁草原中最出名的是那拉提草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东部。

“那拉提”意为“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这里地域广阔、水草丰美。

那曲高寒草原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因高寒著称。

因为鲜有人为干扰,所以草原的自然面貌保存得较好。

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课堂笔记知识解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课堂笔记知识解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课堂笔记知识解析一、主要内容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人民热情欢迎、款待的情景。

二、段落大纲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写作者初到草原时高兴的心情和看到的草原美景。

第二部分(2—5):写草原人民身着盛装热情欢迎和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三、词句赏析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赏析:作者连用两个“那么”写出了草原空气清鲜、天空明朗的特点,所以说“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初到草原是喜悦的心情。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赏析:这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

3.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赏析: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生动地展现了草原的广阔、碧绿和羊群散落其间的美景。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轻轻流入云际。

赏析:“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会惊叹,并产生舒服之感,因此,既愿久立欣赏,又想吟诵诗篇。

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赏析:“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

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

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

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6.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赏析:短短几个句子,“一百五十里”出现了三次,意在表现草原的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跟着作者领略了草原的辽阔及秀美,那奇丽的景色真是既令人惊叹,又叫人舒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大家想不想知道草原上的人怎么样的?
初草原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反复
用两个“一百五十里”,运用反
复的手法,突出强调了草原的辽阔。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洒脱:(言谈、举止、
风格)自然;不拘束。

本文形容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静寂
比喻、感叹句
将河比作“明如玻璃的带子”,写出了河的清澈和弯曲回旋的特点。

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感叹号表达了作者见到河时的惊喜之情。

明如玻璃带子的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