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面积1集体备课教案表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1)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1)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三角形的面积概念。

2.能够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计算的能力。

3.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步骤。

难点1.深入理解面积概念,将其应用到具体计算中。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案、板书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知识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图片或物体,引导学生讨论其面积计算方法,并引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第二步:概念讲解1.介绍三角形的面积定义。

2.解释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

第三步:示例演练1.通过具体的三角形示例,步骤性地演示面积计算过程。

2.分组让学生互相演练。

第四步:课堂练习1.布置几道三角形面积计算题目,并让学生独立完成。

2.收作业后,讲解答案并纠正错误。

第五步:拓展应用老师提出一个生活中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方法计算解决。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生通过实例演练和课堂练习掌握了基本计算步骤。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剩余题目。

2.搜索更多三角形面积计算相关题目,进行练习。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多加练习,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三角形面积》(教案)

《三角形面积》(教案)

《三角形面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了解三角形面积的基本性质。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勇于探究、发现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三角形面积的计算题目、黑板、彩笔、尺子、直角尺。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尺子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三角形图像来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并简要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学习主题(1)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观察、发现并总结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具体为:将三角形底边的长a与高h相乘,再将结果除以二即可得到三角形的面积。

公式为:S=1/2ah。

(2)应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实例讲解,例如:求某个三角形的面积等等。

(3)制作小柿子计算器将正方形划分成若干等分的小正方形,将小正方形某一条边上连续刻上数字0~9,再用直角尺将正方形划分成很多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并将直角尺移动使其两腰的交点停留在正方形的不同角上,这样就可以计算出不同大小的三角形的面积,因为三角形的底长和高都相应地变化着,但是他们的乘积不变,仍为原正方形面积的1/2。

3. 操作实践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计算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面积。

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这种探究和创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4. 综合评价在学生掌握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后,教师可以出一些应用题,考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这样的综合评价可以更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主要帮助学生通过计算三角形面积来深入理解三角形的特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三角形面积》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

《三角形面积》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

《三角形面积》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的概念,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学生分组活动材料3.小黑板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吗?2.学生回答:不知道。

3.老师引导: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二)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1.老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吗?2.学生回答: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3.老师引导:那我们能否用类似的方法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4.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应用三角形面积公式1.老师出示一些三角形图形,让学生计算它们的面积。

2.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回指导。

3.学生汇报计算结果,老师点评。

(四)巩固练习1.老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三角形问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回指导。

3.学生汇报解答过程,老师点评。

(五)拓展延伸1.老师出示一个不规则多边形,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将这个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计算它的面积吗?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六)课堂小结1.老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七)课后作业(1)计算下面三角形的面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的精神。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独立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但在解决不规则多边形面积问题时,部分学生还需加强引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角形的面积集体备课

三角形的面积集体备课

《三角形的面积》集体备课稿城关完小汪小兵一、备教材(一)教材分析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安排的,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可以用剪拼、平移、旋转的方法使原有的图形改变形状,所以本课我主要采用迁移和同化的理论,使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一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

教材的编排是引导学生动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摆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平行四边形,来求三角形的面积,教材中的插图给出了转化的操作过程,同时渗透了旋转和平移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

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推导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会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图形的拼摆,渗透图形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探索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根据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难点是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弄清楚为什么除以2。

(四)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二、备学生学学生已经有了运用转化的方法自己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经验,为本节课再次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索三角形的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探索,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三、备教法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本课的教学采用:1.发展迁移法。

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整理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体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思想。

公开课《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公开课《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教案:《三角形的面积》课程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学会使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和求解。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2.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1.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2.解决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三角形的模型或图片,计算器,教学PPT。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三角形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三角形的特征。

2.学生分享他们对三角形的认识和了解。

二、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矩形的面积公式,并提问: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3.教师引导学生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解释其推导过程。

三、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5分钟)1.教师给出一些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和求解。

2.学生独立完成问题,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教师给出一些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解答和讲解。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2.学生回答问题,并分享他们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和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

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一环节。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涉及到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推导过程。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需要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来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且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解释其推导过程。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性质,学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难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三角形的图片或示意图,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三角形有哪些形状?”“三角形有哪些性质?”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激发学生对三角形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性质(10分钟):通过示意图或实物,讲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三边,三顶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

然后再讲解一些三角形的性质,如:三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对应的底边相等等。

3.讲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想知道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时,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呢?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面积和底边、高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的一半。

4.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不规则的三角形实例,让学生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计算其面积。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的计算方法。

5.巩固练习(3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再次强调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7.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在课后可以留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1.三角形图片或示意图2.计算面积的实物,如纸片、尺子等3.练习题五、教学评价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小学数学教案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2.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应用三角形的面积。

3.学生能够使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算术问题。

教学重点:1.了解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学会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1.如何解决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问题。

2.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解决算术问题。

教学方法:1.示范2.小组讨论3.问题解决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课程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是很重要的,你们知道它的用途吗?2.引导思考可以防止我们在建筑、绘画和设计等方面出现错误,因为在这些方面,我们要经常计算出一些形状的面积。

第二步:教学知识1.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是可以用公式 S = (1/2)bh 来计算的,其中 h 是底边边垂直的高度,b 是底边的长度。

2.三角形的类型有些三角形比较特殊,需要单独计算。

例如,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S = (√3/4) a²,其中 a 是边长。

3.实际问题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应用于实际问题,例如,在购买地毯时,需要知道房间的面积,需要计算房间的面积,需要测量墙壁和地板的长度和宽度,并计算房间内的所有物体的面积。

第三步:教学实践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完成关于三角形面积的课本练习。

2.示范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教师应该向学生示范如何解决三角形面积的问题。

3.问题解决老师和学生一起识别课本上的难题,一起解决难题。

第四步: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面积的求解和应用,你们学了吗?接下来要掌握更多数学知识,希望你们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有一定的掌握,但在实际问题中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

下一步,我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问题,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分享。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

通过集体备课,我们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自主探究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学具:准备三角形卡片、剪刀、胶带等学具,方便学生实际操作。

3.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剪刀、胶带等工具制作三角形,并计算其面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角形的面积 (教案)

三角形的面积 (教案)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区分三角形的种类,并能够准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 学生能够应用三角形的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区分和判断不同种类的三角形,并学会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 学会应用三角形的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学生容易混淆各种三角形的种类,需要重点讲解区分。

2. 学生可能会困难于理解和运用三角形面积和长、宽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的面积知识,强调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三角形的面积。

2. 让学生看下图,让学生通过几何图形直观的理解所学知识,准备好图纸、铅笔、尺子等绘制器具,进行实际操作。

3. 教师介绍今天主要讲解的问题 - 三角形的面积。

二、讲解三角形的种类和面积计算方法1. 高度、底边(1)高度:从三角形一个内角顶点垂直向底边引一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三角形的高。

(2)底边:三角形的底边就是与高垂直的边2. 面积计算公式有底边和高,三角形面积可以用公式计算,即:三角形面积 = 底面 x 高 ÷ 2举例:三角形ABC底边AC=7cm,高BE=4cm,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解:设三角形ABC的面积为S,则用公式S=1/2(7cm ×4cm)= 14cm²。

注:底面和高的单位必须相同。

3. 讲解不同种类三角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方法(1)等边三角形特点:a. 三边长度相等。

b. 三个内角均为60度。

(2)等腰三角形特点:a. 至少拥有两条边长度相等。

b. 至少两个内角均为相等。

(3)直角三角形特点:a. 一个内角为90度。

b. 另外两个内角加起来的和为90度。

(4)一般三角形特点:a. 三边长度都不相等。

b. 三个内角总和为180度。

三、应用实验1. 让学生围绕“三角形求面积”这一基础核心,进行综合应用实践,通过手工模型、剪纸、计算、推理拓展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实际操作。

2.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公式,实际讲解底边和高可以被换成不同的数值,同时会计算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表.doc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表.doc
2、出示课本“做一做”
一种三角尺的形状如右图,它的面积是多少?
a、学生尝试完成。
b、交流做法和结
出示白板例题:如果红领巾的底是100㎝,高是33㎝,红领巾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练习第1题)
2、判断题
3、(课本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白板展示判断题:(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表
学校名称
松桂镇三庄小学
设计者
王玉峰
学科(版本)
数学(人教版)
年级
五年级
章节
第六单元第三节
课时
1课时
教学环境
交互式电子白板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知识、转化的数学思想,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动手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师:大家来看,你们已将三角形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那么,怎么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方法呢?下面我么进行第二次小组合作,根据你们转化的图形,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尝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我们看哪个组讨论的
师:好,同学们讨论的非常认真,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呢?
个平行四边生2、把两个三角形重合,找到相等的边,再把两个三角形反方向对齐,就可以拼出平行生生3、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生4、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还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生5、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师:好,同学们有这么学生小组合 生1:我们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以高,再除以2,就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了。

三角形的面积大班教案

三角形的面积大班教案

三角形的面积大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2. 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白板、黑板、彩色笔、直尺、三角板、剪刀、纸张、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幅三角形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猜测三角形的性质和特点。

2.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并提出具体的问题:“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顶点?”二、引入(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方法。

2. 学生分享后,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到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基本公式:面积 = 底边长 ×高 ÷ 2。

3. 教师解释每个变量的含义,并通过示例问题演示如何使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三、探究(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发放纸、直尺和三角板,让学生自行制作三角形,并测量其底边长和高。

2. 学生根据测量结果,使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学生将计算结果记录在纸上,并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三角形和计算的过程。

四、讲解(15分钟)1. 教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总结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 教师进一步解释和讲解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思路和方法,强调正确使用计算公式的关键点。

3. 教师通过多个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解决他们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拓展(20分钟)1. 教师提供更复杂的三角形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个别或小组进行讨论和思考,并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3. 教师和其他学生对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评价和讨论,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补充说明。

六、练习(20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题或作业,并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简单的批改,鼓励他们相互检查和讨论答案,并纠正他们可能存在的错误。

3. 教师对于常见错误进行解答和解释,巩固学生对于计算三角形面积方法的理解。

三角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备课表

三角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备课表
演示结果: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2、演示二:把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演示结果: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
3、公式推导: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2 =底×高
得出结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4、字母公式: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 = ah÷2
1、拼摆法。
(1)演示: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两个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上底加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
(2)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公式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
2、分割法。
(1)演示:把一个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
(2)梯形的面积等于分割成的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
3、割补法。
(1)演示:沿着梯形的中点剪开,把梯形分成两个小梯形,再把这两个小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
4、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 = ( a + b )×h÷2
重难

《三角形的面积》:
重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三角形的关系。
《梯形的面积》:
重点: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梯形面积公式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导过程。
教学要点
《三角形的面积》:
知识点一: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集体备课(1)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集体备课(1)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集体备课(1)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集体备课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16页的例4、例5和“试一试”“练一练”,第17页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准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水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和初步的推理水平。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使用公式准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

教学准备:课件、剪下数学书第127页的6个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下面四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例4。

2、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二、初步感知1.出示例4,明确题意。

补充:指导学生观察三角形图,并说说方格纸上画的三角形都是什么样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1)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吗?(2)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方法。

(3)反馈。

先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2,求出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提问:为什么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就能求出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呢?明确: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够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所以一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与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4)谈话:大家的想法都很好。

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呢?在什么情况下才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呢?下面我们来研究——(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三、动手操作,推导公式。

1、出示例5中的三角形。

①按角的特点分类,这几个三角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②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说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三角形的面积的教案

三角形的面积的教案

三角形的面积的教案教案:三角形的面积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三角形的面积,并能根据给定的三角形计算出其面积。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面积公式和几何知识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对几何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教科书、黑板、笔、直尺、量角器等。

2. 教学素材:三角形的图片、实物模型等。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叙述这些三角形的特征。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Step 2 学习新知1.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和思考,总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底边长度 ×高 / 2。

2. 教师用板书的形式呈现这个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解释各个元素的含义。

Step 3 讲授具体计算方法和实例1. 通过一个具体的三角形实例来演示计算面积的方法:已知三角形的底边长度为6 cm,高为4 cm,计算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2. 请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尝试自己计算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Step 4 强化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题,加深他们对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发现错误或疑问时及时纠正和解答。

Step 5 拓展应用1. 教师出示一些不规则形状的图形,要求学生找出由多个三角形组成的图形,并计算其总面积。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Step 6 总结归纳1. 教师对上述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和方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 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激发学生思考公式背后的几何意义和逻辑。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发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引导他们自主发现面积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通过实例演示和拓展应用,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知识的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六单元《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第六单元《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第六单元《三角形的面积》(教案)教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三角形的面积》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三角形面积的概念;2)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h)的计算;3)理解三角形底边及高的概念;4)理解什么是平行线、垂线,掌握用垂线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三角形面积的问题,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3.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善于发现和解决数学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三角形面积的概念及公式的计算;2)利用垂线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面积;2)如何灵活使用垂线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问答法、练习法四、教学步骤:1.导入1)引导学生看看三角形的图片,询问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有哪些特点?2)让学生手工制作出三角形,通过实操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知3)利用三角形图片的特点,让学生发现三角形面积大小和形态因素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发现公式:S=1/2×a×h2.重点讲解: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h)的计算1)讲解公式的来源和相关概念2)详细讲解公式计算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3)利用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加深对公式计算的理解。

3.应用扩展:利用垂线计算三角形的面积1)讲解垂线的定义和特点2)让学生通过实操和图示加深对垂线的理解和运用3)通过图示引导学生用垂线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让学生提高利用垂线的计算准确性和灵活性。

4.练习和巩固1)设计练习板块,让学生参与练习,增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不少于10道试题,涵盖书本上的所有知识点及所讲授知识的应用。

五、教学安排:1)时间分配:本课时长60分钟2)课程安排:1'复习和导入15' 讲授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h)的计算20' 示范和讲解利用垂线计算三角形的面积15' 练习和巩固3)教学用具:课件、黑板、三角形图片、直尺、圆规等。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表(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表(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表交互式电子口板1、运用已有的知识、转化的数学思想,推导出三角形的面 积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动手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形象 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经历三角形面积公武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 交流、推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的 悄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突破措施:三角形面积的知识基础是:三角形底和高的 认识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知识 的增长点是三角形面积公式。

这一知识是后面学生学习梯形 面积计算以及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

其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的 基础是在《比较图形的面积》和《地毯上的图形面积》两个 专题中蕴含的割补法、增补法(分割、平移、旋转),以及 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过程中蕴含的"根拯一定的条件和方法 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能力的增长点在于 利用旋转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以 及根据一定的条件(平分高或边)利用分割与旋转的方法将一 个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进一步体验“转化"的思想和方 法。

为此,教学时要以这些知识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逐层解学校名称 松桂镇三庄小学 设计者 王玉峰 学科(版本)数学(人教版) 年级 五年级章节第六单元第三节课时 1课时教学环境教学U 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突破措施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动手操作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本班有32为学生,思维活跃的有六人;有10个学生山于基 础差对数学不怎么感兴趣:其余同学虽然认真,但学得死板。

为了调动整个班的学习积极性,在本单元的教学,尤其是此 课时的教学中我采用“眼看,手动,心领悟”的教学方式, 引领他们一步步步入数学学习的殿堂。

教学流程图决疑难,真正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表(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表(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表
(多生自由总结)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对本课作出总结,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应用这些方法去研究解决问题。

要求三角形的
面积,关键是 找哪两个条 件?
师:我们分小组通过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交流,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 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我们学好数学是很有帮助的,相信同学们今后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下课。

生:三角形的底和高。

板书设计
底×高÷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长×宽÷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集体备课《三角形的面积》教案设计

集体备课《三角形的面积》教案设计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
教学
策略
引导探究式学习方法。
教学
准备
课件、每组准备三种类型三角形(每种类型准备2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红领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想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A周长B面积
(2)()的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面积相等B完全一样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A 10平方米B 40平方米
4.解决问题。
一块三角形地种西红柿,它的底长28米,高是20米,如果每平方米可收西红柿8千克,这块地可收西红柿多少千克?
师:现在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袋学具,内装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大小各异的几个任意三角形,你们可以利用这些图形进行操作研究,看哪一组能用这些学具找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红领巾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学生叙述推导过程。
生:可能也与底和高有关系。
预设3.学生没有推导出来。
生: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生: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生:S=ah÷2
生:ah是求和三角形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是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也就是三角形的面积。
学生独立解答。
订正答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想
二次备课
=100×33÷2
=3300÷2:

《三角形的面积》表格式教案

《三角形的面积》表格式教案
有办法验证吗?请同学们拿出你事先准备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跟小组里的同学摆一摆,拼一拼,看看能不能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一样,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
可能说边、底、高
猜想是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结合具体的图形,通过“猜一猜”,让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与底和高有关系。为下面的探究作好辅垫。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屏幕显示)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今天我们分小组通过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交流,用摆拼等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探究问题的方向,相信同学们今后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独立完成第1、2、3题
设计意图:练习分三个层次设计,第一层基本练习,旨在巩固、熟练公式;第二层设计实践应用,使学生对求三角形面积的条件加深理解;第三个层次,主要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逆向思维能力。
屏幕出示实验记录:
实 验 记 录
操作:我们是用( )拼成了( )。
讨论:拼成的新图形和原来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原三角形的底等于拼成的( )形的( );
原三角形的高等于拼成的( )形的( );
原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 )形的( )。
2、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和讨论并完成实验记录。
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操作和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困你是怎样拼的?
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拼补的方法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找出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角形面积教案

三角形面积教案

三角形面积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形面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能够根据给定的三角形边长和高求解三角形的面积。

3. 能够利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有关三角形面积的图片和实际问题。

2. 教师准备写字板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1. 展示一些有关三角形面积的图片,激发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认识和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吗?”二、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15分钟)1. 教师给出任意一个三角形ABC,并用实际尺寸画出它的示意图。

2. 通过分析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3. 教师提醒学生:“我们可以将三角形ABC划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从而计算出整个三角形的面积。

”4. 教师在写字板上或幻灯片上写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面积 = 底边长 ×高 / 2。

三、运用计算公式求解实际问题(20分钟)1.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求解。

例如:“一个田地的形状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条直角边长是5米,斜边长是13米,你能计算出这个田地的面积吗?”2. 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如何求解问题,并进行计算。

3. 学生展示自己的解答过程和结果,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评价和总结(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和解题方法。

2. 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学生进行练习并解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拓展延伸(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其他平面图形,如矩形、梯形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并与三角形的面积进行比较。

2. 学生讨论和思考,教师进行引导和解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和解题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其他平面图形进行比较,加深了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作业:
85页做一做和练习十六1题
板书设计: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例1……
三角形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100×33÷2=1650(cm)
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个性修改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师生配合比较好,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发:1.出示平行四边形
提问:(1)这是什么图形?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二)教学例1
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由学生独立解答.
2.订正答案(教师板书)
三、质疑调节
(一)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教师提问:
(1)要求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
(2)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四、反馈练习
(一)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画斜线的三角形的面积.
(1)由学生独立完成.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6.讨论:
(1)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
(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7、引导学生明确: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同时板书)
(二)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1.底是4.2米,高是2米;
2.底是3分米,高是1.3分米;
3.底是1.8米,高是.1.2米;
(三)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平方厘米。()
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
课题:三角形面积(复议稿)
课型:新授课主备教师:敖灿时间:2015年11月10日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知识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②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
(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指名演示)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突出旋转、平移)
教师提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5.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来拼.
(一)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1.拿出手里的平行四边形,想办法剪成两个三角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启发提问: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
(1)教师参与学生拼摆,个别加以指导(2)Leabharlann 示课件:拼摆图形(3)讨论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能帮助我们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为什么?
(2)底是2厘米,高是1.5厘米,求它的面积。
(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
3.既然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求它们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揭示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
二、指导探索
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同时板书)
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同时板书)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以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4)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