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化学苏教版选修5:4-1 卤代烃

合集下载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 专题4第一单元 卤代烃 课件(44张)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 专题4第一单元 卤代烃 课件(44张)

4.增长碳链或构成碳环 如卤代烃能与多种金属作用,生成金属有机化合物,其中格氏 试剂是金属有机化合物中最重要的一类化合物,是有机合成中 非常重要的试剂之一,它是卤代烷在乙醚的存在下与金属镁作 用,生成的有机镁化物,再与活泼的卤代烃反应,生成更长碳 链的烃。
RX + Mg 无―水―乙→醚 RMgX , CH2CHCH2Cl +
实质

—X被—OH取代
键的变 化
C—X与C—H断裂形成 C===C或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与H—X
C—X断裂形成 C—OH键
消去反应
水解反应
卤代烃
含有—X的卤代 烃绝大多数都
可以水解
主要产物
烯烃或炔烃

特别提醒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
卤代烃中的卤元素与碳之间是以共价键相连,必须将—X转 化成X-,方可用AgNO3来检验。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步 骤:(1)取少量卤代烃加入试管中;(2)加入NaOH溶液;(3)加 热;(4)冷却;(5)加入稀HNO3酸化;(6)加入AgNO3溶液。根 据生成AgX沉淀的颜色进行判断“X”的种类;此法不能确定 “F”的存在且仅限于含一种“X”的鉴定。
(1)七氟丙烷:结构简式为CF3CHFCF3,熔点为-131 ℃,沸 点为-16.4 ℃,是一种不导电、挥发性强的气体灭火剂。 (2)氯乙烯:结构简式为_H__2C__=_=_=_C__H_C__l ,熔点为-153.8 ℃, 沸点为-13.4 ℃,主要用于制备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简称 PVC,可用于制造农用薄膜、管材、电线电缆的绝缘层等。 (3)四氟乙烯:结构简式为_C__F_2=__=_=_C_F__2 主要用于制聚四氟乙 烯。聚四氟乙烯人称“塑料王”,可制作耐腐蚀的管、容 器、阀门等;耐高温、耐低温,可制作不粘锅、消毒垫等。

高二化学选修5(苏教版)同步导学案:4-1_卤代烃

高二化学选修5(苏教版)同步导学案:4-1_卤代烃

第一单元卤代烃智能定位1.了解卤代烃的分类。

2.了解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掌握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应用。

4.掌握消去反应的特点,能熟练判断有机反应的情景切入涂改液作为一种办公用品,使用面越来越广,不少中小学生常用它来修改作业。

殊不知,经常接触涂改液,会引起慢性中毒,损害身体健康。

所以,要尽量少用涂改液,尤其是中小学生。

若是在非用不可时,则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涂改液中的氯代物(即卤代烃)有哪些性质?结构如何?自主研习一、卤代烃1.概念烃分子中的被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

常见烃的衍生物有------、-----、-----、-----、----、----等。

所含官能团包括卤素原子(—X)、硝基()、羟基()、醛基()、羧基()、氨基()、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等。

2.分类①按分子中卤原子个数分:和.②按所含卤原子种类分:、、.③按烃基种类分:和.④按是否含苯环分:和 .二、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用途(1) 、灭火剂、、麻醉剂、合成有机物。

(2) 是人类合成得到的第一种有机农药。

2.危害(1)氟氯代烃——造成“”的罪魁祸首。

(2)在环境中比较,不易被微生物。

三、卤代烃的性质1.物理性质(1)状态常温下除、、等少数为气体外,其余为液体或固体。

(2)沸点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它们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

(3)密度除脂肪烃的 或 外,液态卤代烃密度一般比水 。

(4)溶解性水中: ,有机溶剂中: ,某些卤代烃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氯仿(化学式为CHCl 3)和四氯化碳等。

2.化学性质(1)CH 3CH 2CH 2Br方程式:CH 3CH 2CH 2Br+NaOH反应类型:CH 3CH 2CH 2Br方程式:CH 3CH 2CH 2Br+NaOH反应类型:(2)消去反应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 生成 化合物(含双键或叁键)的反应。

【合作探究】1、如图:在1-溴丙烷消去反应实验中:① KMnO 4酸性溶液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在气体通入KMnO 4酸性溶液前加一个盛有水的试管?起什么作用?②除KMnO 4酸性溶液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丙烯?此时还有必要将气体先通入水中吗2、如何检验卤代烃中的卤族元素?请简要描述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专题四 第一单元 卤代烃 课件 (共34张PPT)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专题四 第一单元 卤代烃 课件 (共34张PPT)

DDT的分子结构模型及其在某地区土壤中的残留
DDT ( 1,1-二〔对氯苯基〕-2,2,2-三氯乙烷 )
化学
CCl3 Cl C H Cl
杀虫性能强,有触杀和胃毒杀虫作用,对温血动物毒
性低,过去一直作为重要的杀虫剂得到广泛使用。
米勒1939年发现并合 成了高效有机杀虫剂 P.H.米勒 (瑞士化学家) DDT,于1948年获得诺 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比较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化学
碱、水、取代 水解反应
反应物 溴乙烷和NaOH 水 加热
碱、醇、消去
消去反应
溴乙烷和NaOH 乙醇 加热
反应条件
生成物 结论
乙醇、NaBr
乙烯、溴化钠、水
溴乙烷和NaOH在不同溶剂中发生不同类型 的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
“无醇生醇,有醇生烯”
灵活应用(课堂习题)
+
NaOH


2-氯丁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时产物唯一吗?
★札依采夫规则
化学
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 消除的氢原子主要来自含氢原 子较少的相邻碳原子上。
试写出3—溴—3—甲基己烷消去HBr后 可能得到的产物的结构简式。
化学
在实验室要分别鉴定氯酸钾晶体和1-氯丙烷中的氯元
素,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探究一
化学
①.大试管中加入5mL溴乙烷. ②.加入10mL 10% 的NaOH水溶液,观察现象 充分振荡,加热.观察现象 ③.取大试管中少量剩余物于另一试管中, 加入稀HNO3酸化. ④.滴加AgNO3溶液.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溶液由分层到不分层,滴加酸化的硝酸 银溶液后产生淡黄色沉淀。
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3、取反应后的少量剩余物于一试 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滴加硝酸 银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4第一单元卤代烃作业含解析(1)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4第一单元卤代烃作业含解析(1)

第一单元卤代烃练习1.一种新型的灭火剂叫“1211”,其分子式是CF2ClBr。

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数目(末尾的“0”可略去)。

按此原则,对下列几种新型灭火剂的命名不正确的是( )。

A.CF3Br—1301 B.CF2Br2—122C.C2F4Cl2—242 D.C2ClBr3—20132.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备1,2-二溴乙烷,下列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CH3CH2Br CH3CH2OH CH2===CH2CH2BrCH2BrB.CH3CH2Br CH2BrCH2BrC.CH3CH2Br CH2===CH2CH3CH2Br CH2BrC H2BrD.CH3CH2Br CH2===CH2CH2BrCH2Br3.已知有机物CH3—CH===CH-Cl,下列反应中: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褪色,⑤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⑥与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该有机物能发生的是().A.以上反应均可发生B.只有⑦不能发生C.只有⑥不能发生D.只有②不能发生4.已知CH3CH2Br+2Na+CH3CH2Br―→CH3CH2CH2CH3+2NaBr。

下列有机物发生这种反应可生成X,若X与环丙烷互为同系物,则能生成X的是()。

A.CH3CH2CH2ClB.CH3CHBrCH(CH3)CH2BrC.CH3CH2CH2CH2BrD.CH3CH2Br5.《斯德哥尔摩公约》禁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是DDT,其结构简式为,有关DDT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属于芳香烃B.分子中至少可以有23个原子共面C.分子式为C14H8Cl5D.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5 mol H2加成6.分子式为C7H15Cl的某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时,得到三种烯烃,则该卤代烃的结构可能是()。

A.B.C.D.7.由2-溴丙烷为原料制取1,2-丙二醇,需要经过的反应为()。

2020苏教版化学选修5 (江苏专版)专题4 第1单元 卤代烃

2020苏教版化学选修5 (江苏专版)专题4 第1单元 卤代烃

第一单元 卤代烃 [课标要求]1.以1­溴丙烷为例了解卤代烃的性质。

2.理解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及其反应条件。

3.掌握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认识卤代烃 (1)概念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

(2)分类①按烃基结构的不同:卤代烷烃、卤代烯烃、卤代芳香烃等。

②按取代卤原子的不同: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等。

③按取代卤原子的多少:一卤代烃、多卤代烃。

(3)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用途:用作溶剂、农药、制冷剂、灭火剂等。

②危害:氟氯代烃(俗称氟利昂)能破坏大气臭氧层。

2.卤代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①除CH 3Cl 、CH 3CH 2Cl 、CH 2===CHCl 常温下是气体外,其他大部分为液体,且密度比水大。

1.消去反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有机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2.卤代烃在强碱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

在强碱醇溶液中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烃。

3.检验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方法:卤代烃的性质②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醚、苯、环己烷等有机溶剂。

③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沸点随碳原子数增多而升高。

(2) 化学性质 ①实验探究a .概念: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生成不饱和化合物(含双键或叁键)的反应。

b .反应条件: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

c .1­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3CH 2CH 2Br +KOH ――→醇△CH 3CH===CH 2↑+KBr +H 2O 。

③水解反应a .反应条件:与强碱的水溶液共热。

b .1­溴丙烷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2CH 2Br +KOH ――→水△CH 3CH 2CH 2OH +KBr 。

c .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1.1­溴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强碱(如KOH)的水溶液,加热。

2.1­溴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相比,其反应条件有何差异?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提示:1­溴丙烷的水解反应是以水为溶剂,而消去反应则是以乙醇为溶剂,溶剂的共同作用是溶解KOH ,使反应易进行。

学生用选修5:专题4第一单元卤代烃

学生用选修5:专题4第一单元卤代烃

第一单元卤代烃[选考要求]1.卤代烃的分类方法(a)2.卤代烃的物理性质(a)3.卤代烃的化学性质(c)4.消去反应(b)5.卤代烃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a)1.消去反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有机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2.卤代烃在强碱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

在强碱醇溶液中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烃。

3.检验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方法:卤代烃的性质1.认识卤代烃(1)概念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

(2)分类①按烃基结构的不同:卤代烷烃、卤代烯烃、卤代芳香烃等。

②按取代卤原子的不同: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等。

③按取代卤原子的多少:一卤代烃、多卤代烃。

(3)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用途:用作溶剂、农药、制冷剂、灭火剂等。

②危害:氟氯代烃(俗称氟利昂)能破坏大气臭氧层。

2.卤代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①除CH 3Cl 、CH 3CH 2Cl 、CH 2===CHCl 常温下是气体外,其他大部分为液体,且密度比水大。

②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醚、苯、环己烷等有机溶剂。

③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沸点随碳原子数增多而升高。

(2) 化学性质 ①实验探究②消去反应a .概念: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生成不饱和化合物(含双键或叁键)的反应。

b .反应条件: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

c .1-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 2CH 2Br +KOH ――→醇△CH 3CH===CH 2↑+KBr +H 2O 。

③水解反应a .反应条件:与强碱的水溶液共热。

b .1-溴丙烷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2CH 2Br +KOH ――→水△CH 3CH 2CH 2OH +KBr 。

c .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1.1-溴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2.1-溴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相比,其反应条件有何差异?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3.1-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实质是什么?1.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比较2.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 R —X ――――――→加NaOH 水溶液△ ―――――――→加稀硝酸酸化(中和过量的NaOH )R —OHNaX――――――→加AgNO 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卤素原子为氯原子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卤素原子为溴原子若产生黄色沉淀,则卤素原子为碘原子1.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2.为了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有以下操作,顺序合理的是()①加AgNO3溶液②加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蒸馏水⑤加硝酸至溶液显酸性A.②①③⑤B.②④⑤③C.②③⑤①D.②①⑤③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发生许多反应,例如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等,从而转化成其他类型的化合物。

高一化学苏教版选修五课件:专题4 第一单元 卤代烃(73张PPT)

高一化学苏教版选修五课件:专题4 第一单元 卤代烃(73张PPT)

提示:乙炔。
[必记结论] 1.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1)状态: 常温下除一氯甲烷、氯乙烷、氯乙 烯等少数为气体外,其余为液体或固体。 (2)沸点: 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它们的沸点 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
(3)密度: 除脂肪烃的一氟代物和一氯代物 外,液态卤代烃密度一般比水大。 (4)溶解性: 卤代烃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 某些卤代烃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如二氯 甲烷、氯仿(CHCl3)和四氯化碳等。
4.请以溴乙烷为原料设计合成乙二醇 (HOCH2CH2OH) 的方案,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 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解析:以溴乙烷为原料合成乙二醇的方法为: CH3CH2Br CH2Br CH2===CH2 CH2Br —
HOCH2CH2OH
答案:第一步:CH3CH2Br+NaOH CH2===CH2↑+NaBr 消去反应 第 二 步 : CH2===CH2 + Br2 ― → CH2Br—CH2Br
提示:溴乙烷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 是溴原子;乙烯和 HBr 经加成反应可制 得溴乙烷。
3 .如何通过实验证明溶液中含有 X-(X 代表 Cl、Br、I)?
提示:取少量溶液于洁净试管中, 滴入几滴用硝酸酸化的 AgNO3 溶液,观 察沉淀的颜色
[课堂互动区]
[新知探究] 探究 1 什么是卤代烃? CF2Cl2 属
c.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成功体验] 3. 1­溴丙烷、 2溴丙烷分别与 NaOH 的乙醇溶液共热,则两反应( )
A.产物相同,反应类型相同 B.产物不同,反应类型不同 C.碳氢键断裂的位置相同 D.碳溴键断裂的位置相同
解析:选 A 二者均发生消去反应, 产物均为 CH3—CH===CH2,但 C—H、 C—Br 键断裂的位置不相同。

2021-2022年高中化学 专题4 第一单元 卤代烃教案 苏教版选修5

2021-2022年高中化学 专题4 第一单元 卤代烃教案 苏教版选修5

2021年高中化学专题4 第一单元卤代烃教案苏教版选修5●课标要求1.认识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性质及其应用。

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卤代烃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课标解读1.理解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消去反应及其应用。

2.了解卤代烃的分类及其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教学地位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起到桥梁作用,理解其性质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每年的高考题均有涉及。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氟利昂作为氟氯烃物质中的一类,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极难被分解、不可燃、无毒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

清洁溶剂、制冷剂、保温材料、喷雾剂、发泡剂等中都使用了氟利昂。

氟利昂在使用中被排放到大气后,其稳定性决定它将长时间滞留于此达数十年到一百年。

由于氟利昂不能在对流层中自然消除,当其缓慢地从对流层流向平流层,在那里被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后分解,分解后产生的氯原子就会破坏臭氧层。

氟利昂作为卤代烃中的一种,除了会破坏臭氧层外,还有什么性质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卤代烃的相关知识吧。

●教学流程设计安排学生课前阅读P60~64相关教材内容,完成【课前自主导学】中的内容。

⇒步骤1:导入新课,分析本课教学地位和重要性。

⇒步骤2:对【思考交流】要强调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在水中不能电离出X-,要检验X-先水解再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步骤3:对【探究1】要讲清水解和消去反应的条件和原理的不同,同时引导和强调卤代烃消去反应的结构应具备什么条件。

然后引导点拨【例1】,最后让学生完成【变式训练1】,教师给予点评。

对【教师备课资源】可选择补加。

⇓步骤6:6至7分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教师明确答案并给予适当点评或纠错。

⇐步骤5:回顾本课堂所讲,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课堂小结】。

⇐步骤4:对【探究2】教师结合【例2】讲清在有机合成中卤代烃的桥梁作用。

然后学生间讨论完成【变式训练2】教师答疑和点评。

【课堂设计】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课件专题4 第一单元 卤代烃

【课堂设计】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课件专题4 第一单元 卤代烃

1.在烃分子中引入—X原子有以下两种途径: (1)烃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
①CH3CH3+Cl2― ― →CH3CH2Cl+HCl;
光照
(2)不饱和烃与卤素单质、卤化氢等的加成反应:
2.卤代烃: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
(1)根据分子里所含卤素原子种类的不同,卤代烃可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
碘代烃;根据分子中卤素原子数目的不同,卤代烃可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2)常温下,卤代烃中除一氯甲烷、氯乙烷、氯乙烯等少数为气体外,大多数为 液体或固体。卤代烃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某些卤代烃本身就是 很好的有机溶剂。 (3)通常情况下,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它们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除脂 肪烃的一氟代物和一氯代物等部分卤代烃外,液态卤代烃的密度一般比水大。
(1)1溴丙烷与KOH的乙醇溶液共热时,1溴丙烷分子中的C—Br键及相邻C原子上
的C—H键断裂,生成碳碳双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乙醇 CH3CH2CH2Br+KOH——→CH3—CH==CH2↑+KBr+H2O △
(2)消去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生成
不饱和化合物(含双键或叁键)的反应。
活学活用
1.有关溴乙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溴乙烷中滴入 AgNO3 溶液,立即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B.溴乙烷不溶于水,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C.溴乙烷与 NaOH 的醇溶液反应,可生成乙醇 D.溴乙烷通常用溴与乙烷直接反应来制取 (B )
I
CH3CH2Br中的溴不 能与AgNO3发生反应 CH3CH2Br与NaOH醇 溶液反应生成乙烯
溴与CH3CH3的反应产 物有多种,不能用来制 备CH3CH2Br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课件:4.1 卤代烃 1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课件:4.1 卤代烃 1

1、物理性质
阅读教材62页卤代烃的性质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卤代烃一般为_____________ 少数 液体或固体 如一氯甲烷 , 氯乙烷 , 氯乙烯 为气体
升 高 (2)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随碳原子个数增加,熔沸点—— 大 (3)液态卤代烃的密度一般比水——
(4)卤代烃 不 溶于水, 易 溶于有机溶剂
上述物质从结构上可以看成是
烃的衍生物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 子团所取代而衍变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 机物. 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官能团
常见官能团
双键 叁键 卤原子 硝基 磺酸基 羟基 醛基 羧基
C=C、C≡C、 -X、-NO2、-SO3H、 -OH、-CHO、-COOH 烯 烃
n
化学史话
发“错”的诺贝尔 奖
瑞士化学家保尔· 赫尔曼· 米勒,1939年9月, 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
Cl
2 Cl
+ Cl3CCH(OH)2
H2SO4
CH Cl
CCl3
DDT
DDT通过食物链在动物和人体内富集
专家经过检验发现,有机氯农药随着食物链的不断 积累,危害在不断增加。湖水中含DDT 0.000002ppm,湖泥中含量为0.014ppm,水中的小 虾含有0.041ppm,鳟鱼、石斑鱼含有 3~6ppm,而 海鸥体内则含有99ppm。进一步的试验表明,如果以 含有 7~8ppm的DDT残余的干草喂奶牛,牛奶的DDT 含量就会达到大约3ppm,制成奶油后,又会增加65% 。到60年代末期,几乎在所有地球上的生物体内, 都可以找到相当数量的 DDT残留物。连生活在南极 的企鹅和海豹的体内都有DDT的残留物,有人估计, 自然环境中已积存了10亿镑的DDT。

高中化学 4-1 卤代烃同步教案 苏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 4-1 卤代烃同步教案 苏教版选修5

专题四烃的衍生物本专题内容与必修教材中的有机化学部分的内容紧密联系,并且进行了强化拓展。

本专题所介绍的五大类烃的含氧衍生物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物质,有机合成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及本专题涉及的内容包括: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卤代烃的性质;醇的性质和应用;酚的性质和应用;基团间的相互影响;醛的性质和应用;羧酸的性质和应用;重要有机物之间的本专题涉及的实验有:卤代烃和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反应;探究卤代烃取代反应的产物;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与氢卤酸的反应;乙醇的脱水反应;探究苯酚的物理性质;验证苯酚的酸性;苯酚与溴水的反应;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乙醛被银氨溶液氧化的实验探究;乙醛被[专题重点]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苯酚的结构及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醛的结[专题难点]卤代烃的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苯酚的化学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醛的化1.重视官能团的作用。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不同的官能团会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要注意对不同反应类型的反应机理的掌握。

各单元在介绍衍生物性质时,结合具体实例,通过对物质结构的分析、实验和事实验证等措施,对这种关系进行论证。

这样前后呼应,使官能团的作用体现于整个专题的始终,官能团、反应类型成为本专题知识的主题或者说是串连成本专题知识的一条潜在的主线,化学中要充分认识各种官能团的特性、含该官能团的化合2.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

要通过实验探究化学知识及其规律,在实验中培养实验能力、观察3.发散思维,以点带面。

在学习了每一类物质中最典型或最具有实际意义的化合物之后,要简要地对同类物质进行分析,讨论它们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掌握各类烃的4.强化练习、巩固创新。

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确定的计算也是本专题的学习难点,要在弄清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强化练习,通过练习达到思维正确、书写规范的基本要5.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衔接和渗透。

学习过程中不要把知识孤立起来,而要与前后的相第一单元1.2.3.4.涂改液作为一种办公用品,使用面越来越广,不少中小学生常用它来修改作业。

2020-2021学年化学苏教版选修5课时作业:4-1 卤代烃

2020-2021学年化学苏教版选修5课时作业:4-1 卤代烃

课时作业11卤代烃一、选择题1.下表为部分一氯代烷的结构简式和一些数据:A.物质①②③⑤互为同系物B.一氯代烷同分异构体的沸点随着支链的增多而趋于升高C.一氯代烷的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而趋于升高D.一氯代烷的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而趋于减小解析:物质①②③⑤同属于饱和烷烃的一氯代物,结构相似,且分子组成上依次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故互为同系物,A项正确;由⑤⑥⑦三组数据可知,一氯代烷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沸点越低,B项错误;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一氯代烷的沸点呈升高趋势,相对密度呈减小趋势,C、D项正确。

2.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正确的是(C)A.所有卤代烃都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液体B.所有卤代烃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C.所有卤代烃都含有卤原子,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解析:卤代烃不一定都是液体,如一氯甲烷是气体,故A错误;卤素原子所在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的卤代烃才可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所有卤代烃都含有卤素原子,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C正确;烯烃通过加成反应也可制得卤代烃,故D错误。

3.2-氯丁烷常用于有机合成等,有关2-氯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C)A.分子式为C4H8Cl2B.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C.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D.与氢氧化钠、乙醇在加热条件下的消去反应有机产物只有一种解析:2-氯丁烷分子中含有一个氯原子,分子式为C4H9Cl,故A错误;2-氯丁烷不会电离出氯离子,不会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B错误;2-氯丁烷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故C正确;2-氯丁烷发生消去反应可以生成两种烯烃:1-丁烯和2-丁烯,故D错误。

4.下列反应:(Ⅰ)1-溴丙烷与2-溴丙烷分别和氢氧化钠醇溶液混合加热;(Ⅱ)1-溴丙烷与2-溴丙烷分别和氢氧化钠水溶液混合加热,关于反应中生成的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Ⅰ)和(Ⅱ)产物均不同B.(Ⅰ)和(Ⅱ)产物均相同C.(Ⅰ)产物相同,(Ⅱ)产物不同D.(Ⅰ)产物不同,(Ⅱ)产物相同解析:1-溴丙烷与2-溴丙烷分别和氢氧化钠醇溶液混合加热,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CH3CH===CH2;1-溴丙烷与2-溴丙烷分别和氢氧化钠水溶液混合加热,均发生取代反应,分别生成1-丙醇和2-丙醇,故选C。

2020-2021学年化学苏教版选修5学案:4.1 卤代烃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化学苏教版选修5学案:4.1 卤代烃 Word版含解析

专题4烃的衍生物本专题内容为烃的衍生物,是在烃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在烃分子上引入一些新的官能团而衍生出的一系列物质。

由于引入的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不同,从而形成了各类烃的衍生物,从而使不同类型的烃的衍生物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本专题是有机化学学习的延伸和提高,使有机化学的学习更系统化,更实用,更接近于生活,在有机反应类型上也更完善,更综合,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专题内容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系统介绍了烃的衍生物之一——卤代烃的性质及应用;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醇和酚的性质及应用,以及醇类和酚类的区别与联系;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醛类和羧酸类物质的性质及应用,同时介绍了酯类的制备。

学习重点:1.烃的几种衍生物的分子结构、通式。

2.卤代烃、醇、酚、醛、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消去反应的原理。

学习难点:1.各种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2.利用烃和烃的衍生物的性质进行有机合成。

本专题是有机化学知识重点和难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学好本专题关键是学好代表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然后由点到面,认识一类有机物的通性;通过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探究或观察与思考,加深对有机物的反应原理等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基本思想指导本专题的学习;由官能团的结构特点,预测和记忆有机物的性质;根据基团间的相互影响,理解有机物的特殊性质;掌握好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是顺利解答有机推断题和有机合成题的保证。

第一单元的学习中,要充分利用卤代烃在不同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实验,通过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获取感性认识;认识有机物不同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多面性”。

第二单元的学习中,要积极参加乙醇和苯酚性质的实验探究,获取对醇类和苯酚性质的认识和探究过程的体验;通过对醇与酚的结构和性质的差异的比较分析,认识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第三单元学习中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醛基的强还原性的同时,认识银氨溶液和新制Cu(OH)2悬浊液的制备以及反应条件的控制。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卤代烃》【创新教案】2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卤代烃》【创新教案】2

4.1《卤代烃》教学目标1.了解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重要意义。

2.通过对卤代烃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破坏的讨论,初步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3.通过对溴乙烷主要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习卤代烃的一般性质,了解卤代烃的用途。

4.认识消去反应的特点,能判断有机反应是否属于消去反应。

教学重难点重点: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取代反应?写出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什么叫加成反应?写出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什么叫官能团?二、情景切入涂改液作为一种办公用品,使用面越来越广,不少中小学生常用它来修改作业。

殊不知,经常接触涂改液,会引起慢性中毒,损害身体健康。

所以,要尽量少用涂改液,尤其是中小学生。

若是在非用不可时,则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涂改液中的氯代物(即卤代烃)有哪些性质?结构如何?三、学生活动根据《导学案》自学教材P61-P64内容,完成导学案基础部分四、知识讲解有机物的分类:根据官能团不同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一、卤代烃1、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得到的一类烃的衍生物叫卤代烃。

官能团:卤素原子(—X)2、通式:饱和一卤代烃(C n H2n+1X)3、卤代烃的分类1)按卤素原子种类分: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等2)按卤素原子数目分:一卤代烃、多卤代烃3)根据烃基结构分:卤代烷烃、卤代烯烃、卤代芳香烃等4、物理性质:(1)状态:常温下除一氯甲烷、氯乙烷、氯乙烯等少数为气体外,其余为液体或固体。

(2)沸点: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它们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

(3)密度:除脂肪烃的一氟代物或一氯代物外,液态卤代烃密度一般比水大。

(4)溶解性:水中:不溶,有机溶剂中:能溶,某些卤代烃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氯仿(化学式为CHCl3)和四氯化碳等。

5、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含有卤素原子的有机物大多是由人工合成得到的,卤代烃用途十分广泛,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疑难拓展:专题4 第一单元 卤代烃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疑难拓展:专题4 第一单元  卤代烃

第一单元卤代烃疑难拓展拓展点一卤代烃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的比较(以CH3CH2Br为例)拓展点二在烃分子中引入卤原子的方法卤素原子的引入是改变分子性能的第一步反应,在有机合成和有机推断题中起着桥梁作用。

在烃分子中引入卤原子,一般可由下列两条途径实现:1、烃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如:CH3CH3+ Cl2错误!HCl +CH3CH2Cl(还有其他氯代乙烷)+Br2+ HBr↑2、不饱和烃与卤素单质、卤化氢的加成反应,如:CH2=CHCH3+Br2错误!CH2BrCHBrCH3CH2=CHCH3+HBr错误!CH2BrCH2CH3CH2=CHCH3+HBr错误!CH3CHBrCH3CH≡CH+Br2错误!CHBr=CHBrCHBr=CHBr+Br2错误!CHBr2CHBr2CH≡CH+HCl错误!CH2=CHCl拓展点三卤代烃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1、在有机合成中,利用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能够形成不饱和键,得到烯烃、炔烃等。

如:CH3CH2BrCH2=CH2错误!2、形成碳碳单键(C-C)、碳氧单键(C—O)等、利用卤代烃的取代反应能够形成碳碳单键(C—C)、碳氧单键(C—O)等。

实际上,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取代反应都能够看作带负电的基团取代了卤素原子(也可看作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如:3、制备格林试剂卤代烃能与金属反应,形成金属有机化合物,其中最广泛应用的是有机镁化合物(格氏试剂)。

烃基卤化镁与其他物质(如卤代烃、水、醛、二氧化碳、卤化氢等)反应能够实现碳链的增长,得到烃、醇、羧酸、酮、胺等多种有机化合物。

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如下:拓展点四卤代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除了分析烃基的碳架异构外,还要分析官能团的位置异构,尤其是对多个官能团,还应分析各个官能团的相对位置关系。

1、一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1)依照同一化学环境的氢是等效的(对称轴法)去分析、书写如正丁烷分子:1CH32CH23CH24CH3,其中1与4、2与3号碳上的氢是等效的,因此正丁烷的一卤代烃同分异构体有2种;异丁烷分子:(1CH3)22CH3CH3,其中1、3号碳上的氢是等效的,因此异丁烷的一卤代烃同分异构体有2种、(2)C5H11Cl分子中存在着“碳链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两种异构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了解卤代烃的分类、结构特点、一般通性和用途。 2.掌握溴乙烷的化学性质,能够由溴乙烷的性质迁移得到 卤代烃的性质。(重、难点) 3.理解卤代烃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取代)的区别。(重、难 点) 4.了解氟利昂对环境的不良作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01课前自主学习 03随堂基础巩固
02课堂互动探究 课时作业
1.卤代烃 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 卤素原子 到的化合物。它的官能团为 -X 。
取代后所得
2.卤代烃的分类
(1)根据分子中所含卤素的不同,可分为
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

(2)根据分子中所含烃基的不同,可分为 饱和卤代烃 和 不饱和卤代烃 。
(3)根据分子中卤素原子的数目不同,可分为 一卤代烃
的趋势,这是卤素原子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的缘故。
烃基相同卤原子不同的卤代烃中,密度和沸点最低的是 氟代烃 。
4.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1)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
(2)水解(取代)反应——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
卤素原子是卤代烃的官能团,由于 F、Cl、Br、I 的非金属 性比碳强,所以 C—X 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偏向卤素原子,形成一 个极性较强的共价键。C—X 键容易断裂,在化学反应中卤素原 子易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专题4
烃的衍生物
本专题内容为烃的衍生物,是在烃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化 学反应在烃分子上引入一些新的官能团而衍生出的一系列物 质。由于引入的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不同,从而形成了各类烃 的衍生物,从而使不同类型的烃的衍生物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质。
本专题是有机化学学习的延伸和提高,使有机化学的学习 更系统化,更实用,更接近于生活,在有机反应类型上也更完 善,更综合,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 下良好的基础。
(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规律 ①没有邻位碳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 CH3Br。
3.卤代烃的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的区别
1.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条件在反反应的条件:NaOH 水溶液、加 热。
①NaOH 的作用是与水解产生的 HX 发生中和反应,减小 生成物的浓度,使平衡右移,促使反应进行完全。②加热的目 的是提高反应速率且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也有利于平衡 右移。
本专题内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系统介绍了烃的衍生物 之一——卤代烃的性质及应用;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醇和酚的 性质及应用,以及醇类和酚类的区别与联系;第三部分主要介 绍了醛类和羧酸类物质的性质及应用,同时介绍了酯类的制备。
学习重点: 1.烃的几种衍生物的分子结构、通式。 2.卤代烃、醇、酚、醛、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消去反应的原理。 学习难点: 1.各种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2.利用烃和烃的衍生物的性质进行有机合成。
和 多卤代烃 。
3.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1)溶解性:卤代烃都 不溶于 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2)沸点:卤代烃的沸点随烃基的增大呈现 递增 的趋 势,且较相应的烷烃 高 。这是因为 C—X 键具有极性, 增大了分子间作用力的缘故。同一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 多,沸点 越低 。
(3)密度:一卤代烷的密度较相应的烷烃大,但一氯代烷的 密度都比水的小。在同系物中,密度随烃基的增大而呈现 递减
第一单元的学习中,要充分利用卤代烃在不同条件下发生 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实验,通过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获取感性 认识;认识有机物不同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多面性”。
第二单元的学习中,要积极参加乙醇和苯酚性质的实验探 究,获取对醇类和苯酚性质的认识和探究过程的体验;通过对 醇与酚的结构和性质的差异的比较分析,认识有机物分子中基 团间的相互影响。
本专题是有机化学知识重点和难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学好本专题关键是学好代表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然后由点到 面,认识一类有机物的通性;通过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探究或观 察与思考,加深对有机物的反应原理等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 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基本思想指导本专题的 学习;由官能团的结构特点,预测和记忆有机物的性质;根据 基团间的相互影响,理解有机物的特殊性质;掌握好重要有机 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是顺利解答有机推断题和有机合成题 的保证。
一、溴乙烷 1.溴乙烷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1)分子式为 C2H5Br ;结构简式为 CH3CH2Br ,结构
式为
,官能团为 —Br 。
(2)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液体,沸点为 38.4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 大 。
2.溴乙烷的化学性质:由于 卤素原子 的作用,使溴 乙烷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能发生许多化学反应:
三、卤代烃与环境污染
有些多卤代烃,如氟氯代烷(商品名为氟利昂),是含氟和 氯的烷烃衍生物,它的 化学性质稳定、无毒 ,具有
不燃烧、易挥发、易液化 等特点,被广泛用作 制冷剂、灭火剂、溶剂 等。但是,含氯、溴的氟代烷
可对臭氧产生破坏作用,形成臭氧空洞,危及地球上的生物。
探究点一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
(1)水解反应 C2H5—Br+H—OH―Na△―O→HC2H5—OH+HBr 注意:水解反应条件为 NaOH 水溶液、加热 。由于可发 生反应 NaOH+HBr===NaBr+H2O,所以此反应还可以写成: C2H5Br+NaOH―水―△→C2H5OH+NaBr。
(2)消去反应
二、卤代烃的分类及性质
第三单元学习中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醛基的强还原性的同 时,认识银氨溶液和新制 Cu(OH)2 悬浊液的制备以及反应条件 的控制。要充分了解甲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对健康的危害。 对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机理要通过实验,观看多媒体演 示,老师讲解,练习应用等多角度认识。
第一单元 卤代烃
涂改液是中小学生广泛使用的一种学习用品,它给同学们 的学习带来了方便,但同学们知道它的成分吗?大部分涂改液 中含有卤代烃,如三氯甲烷、三氯乙烷等,这就是本节将要学 到的内容。卤代烃都有毒,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 在学习了本节内容之后,同学们要正确使用涂改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