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童年》66

合集下载

《童年》名著阅读指导教案

《童年》名著阅读指导教案

《童年》名著阅读指导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精彩片段的赏析,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通过不同朗读方法,分析小说中几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3.让学生感受阿廖沙的不幸童年,了解他在苦难中成长的经历,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坚强的人。

重点:通过精彩片段的赏析,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难点:让学生如何从作品中感悟到小主人公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经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歌曲《童年》。

每位同学都有过幸福的童年,今天让我们走进阿廖沙的“童年”,真情体会特殊的在苦难中成长的童年。

二、作者作品:作者是一位苏联作家,他一生写了无数的作品,为世界文坛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生答:高尔基。

(补充)高尔基: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社会文学的创始人。

列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过渡:《童年》是高尔基以“苦难”为主题的作品,作品以他自己3岁到10岁之间的童年生活为原型,小说写了主人公阿廖沙在悲惨黑暗的童年生活中经历苦难和磨练成长起来的故事。

三、整体感知:学生快速阅读课后名著导读精彩片段,说说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或情节。

学生自由回答。

过渡:下面我给同学们推荐精彩片段深入了解阿廖沙经历了哪些苦难又心酸的童年生活。

四、精彩片段:(一)“深重的苦难”1.齐读片段一《一起生活了50年后分家》问题: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外祖父?(吝啬自私)这种性格体现在哪些事情上?小结:通过以上片段的赏析我们看到了一个贪婪吝啬的外祖父,也看到了一件件和他有关的家庭丑事。

过渡:有人说在外祖父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许多的弱点和不足。

再看片段二《我失去了知觉》2.一生朗读片段二《我失去了知觉》问题:通过语段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外祖父?他是如何对待家人的?并从语段中找出依据。

知道外祖父毒打我的原因吗?(残忍粗暴,不顾亲情,蛮横无理,丧尽天良等)过渡:难道阿廖沙的童年生活中仅仅只耳闻目睹了这些事情吗?不,不是!请看:就让我们用朗读来读出阿廖沙那些痛心疾首的伤心经历吧!3..男女生分别朗读片段三《各种不可思议的故事场景》问题:读了这些不可思议又让人义愤填膺的故事场景,以及对外祖父这一家之主所作所为的了解,我们感觉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你能用一两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吗?问题:读着这一桩桩丑事,一幕幕悲剧,让我不由地疑惑重重:为什么都是一家人却将亲人变成仇人,让本应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是一个人如此,还是每个人都如此,是一个家庭这样,还是每个家庭都这样呢?阿廖沙在自编的儿歌这样唱:在我们大门口,无数孤儿和老头,哀号乞讨,到处奔走……我们将看到的是怎样的一个现实社会呢?小结:阿廖沙的悲剧经历不仅仅是来自这个小市民家庭的愚昧无知和自私自利,更是和腐朽衰败的旧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童年》阅读指导

《童年》阅读指导

高 尔

高尔基(1868―1936年)伟大的无产阶级 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原名阿列克谢 ・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 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今 高尔基城)。代表作:《母亲》《海燕之 歌》 《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 学》。他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 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 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他当 过学徒、搬运工和面包师。人间的苦难, 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 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 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 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品味《童年》, 分析人物
汇 报 交

1.讲讲阿廖沙经历了哪些苦难? 2.在如此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 中,阿廖沙没有被压垮,反而成长为 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哪些人 对阿廖沙的成长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你能选择书中的一个人物,简单说说 他(她)的故事吗? 3.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分别是什 么样的人?请用这样的格式说一说: 文中有关人物描写的句子+这段话 (这句话)的描写方法+性格特征
作业超市:
1、仔细观察你身边的老师或同学, 抓住他的外貌或语言特点加以描写,写 出人物特点,表达出你对这个人的感情。 2、给课本98---101页精彩片段作批 注。
别让童年的欢乐就这样 默默地走掉,让我们一起用 心捧起童年的雨滴,一起用 双手挽留童年的风,珍惜生 活!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你认为描写得最 精彩的部分,从头发、声音、眼睛、动 作和微笑几个方面,选择一至两句进行 批注。 ⑴自己朗读,作批注; ⑵小组合作,轮流汇报批注的成果; ⑶小组选出精彩的批注,准备汇报;
1.头发: 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 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黑的,泛着蓝光。

高尔基《童年》阅读指导

高尔基《童年》阅读指导

《童年》阅读指导教学设计学情:中学生正是形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可是七年级学生自入学以来更多的是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网络,课外阅读量并没有增加,近300平米的图书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应的阅读环境,但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没有激发,阅读方法没有掌握,所以,培养学生长期阅读的习惯,学会阅读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童年,作为一个七年级孩子可谓是刚刚走过来,对比自己的童年,体会高尔基笔下的童年,光明与黑暗的对比,幸福与痛苦的折射,同学们能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指导目标:1.浏览目录,掌握《童年》这部著作的结构。

2.初步学着阅读整本书,在三周的阅读课中读完《童年》全册,了解各章节的主要写作内容。

在此过程中我们要以各种方式来激发阅读兴趣。

3.在两周时间内完成第二次阅读,勾画其中的精彩片段,重点的人物描写或环境描写片段等进行赏析。

4.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畅谈阅读收获,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面。

重难点:1.通读整本书,引导学生在通读之后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第二遍阅读。

2.品味人物形象,做好卡片或批注等。

3.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读中悟,悟中析,理解作品的现实意义。

自由中学到知识,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刚刚迈出童年生活的我们一定还保存着很多美好的童年回忆,可高尔基笔下的《童年》却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在苦难中长大,在邪恶中学会善良的主人公阿廖沙。

在走入《童年》作品之前,我们先交流一下看法,如果你拿到了一本童年,你打算怎么去阅读呢?二、阅读前准备:1.从图书馆或书架上借阅高尔基《童年》一书。

2.初步了解高尔基,了解《童年》的写作背景。

走进作者: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生于俄国中部的尼日尼•诺夫戈罗德城,幼年时期父亲就去世了,勤劳善良的母亲因无法养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过童年。

他只上过三年学,十一岁就走向社会,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童年》梳理人物关系阅读指导策略与方法

《童年》梳理人物关系阅读指导策略与方法

《童年》梳理人物关系阅读指导策略与方法
《童年》梳理人物关系阅读指导策略与方法如下:
1、梳理人物关系:在阅读《童年》时,可以引导学生梳理小说中的人物关系,通过绘制人物关系图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关注情节:在梳理人物关系的过程中,要关注情节的发展,特别是情节背后所塑造的性格各异的人物。

通过分析情节,可以让学生对人物性格有更深入的理解。

3、评价人物形象: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通过分析人物的行为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可以探寻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

4、讨论交流: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看法。

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更全面的理解。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童年》整本书阅读指导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童年》整本书阅读指导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童年》 整本书阅读指导
1.填一填。 (1)《童年》讲述的是 阿廖沙 (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生动地再现了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 俄国 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2)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 外祖父 。 (3)为了鼓励阿廖沙把字母表都认全,外祖父用 五个戈比 作为鼓励。 (4)阿廖沙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是 好事情 ,这个绰号是因为每次叫他吃 饭或喝茶时,他总是回答一句 好事情 而得来的。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 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1.短文中的“我”是文学名著《童年》中的 阿廖沙 。 2.选文中表现出了“我”怎样的性格特征?在苦难中,“我”逐渐成长为一个 怎样的人?(结合整部作品回答) 选文中表现出了“我”懂事能干的性格特征。在苦难中,“我”逐渐成长为一个 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3.选文中的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她是一个慈祥能干、热爱生活、宽厚善良的人。 4.结合小说内容说说“我”捡旧货帮外祖母挣钱的原因? 因为外祖父和外祖母分家了,他把外祖母的财物都拿走了。
2.选一选。
(1)在阿廖沙遭到外祖父毒打时,他伸出胳膊去遮挡,在阿廖沙养伤期间,他
亲切地探望。他生性乐观、朴实,是外祖父家的工人,名字叫( D )。
A.格里戈里
B.米哈伊尔
C.雅科夫
D.小茨冈
(2)( B )是阿廖沙的终身朋友,也是他最知心的人。
A.外祖父
B.外祖母
C.继父
D.“好事情”
(3)外祖父的童年是很悲苦的,他从事的行染坊的学徒
B.水手
C.纤夫
D.驳船的工头
(4)( A )身上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他唯利是图,薄情寡义,然而在内心深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童年》阅读指导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童年》阅读指导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这渠道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便捷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请记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板书
概括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
导入
走进图书馆,徜徉在书本中,你会发现阅读是如此美妙,它能够穿越时空,今天我就以《童年》为例,学习一种阅读方法:批注式阅读
激情导入
作者及背景介绍
先取得阅读通行证
出示多媒体
每组出一个代表用一句话介绍作者,内容不允许重复。
了解作者
概括式阅读
出示多媒体讲解要求:语言简练、概括,叙述生动流利。
按照阅读任务分工,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讲解两章的故事情节。
课题
阅读悦读生活丰富——批注式阅读《童年》




知识

技能
1、掌握从作者、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色等方面概括式阅读经典小说的方法
2.学习批注式阅读精读文章方法,欣赏经典小说中的语言魅力。
过程与方法
批注式阅读、小组合作式交流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读名著悟人生,体验阅读的快乐。
教学
重点
难点
学习批注式阅读精读文章方法
回顾概括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
多媒体展示
批注式阅读有关知识:
1、批注:在阅读过程中,圈圈点点,心有所感,笔墨追录,三言两语,生动传神。
2、批注的形式:
“眉批”,即批在书头上;
“旁批”,即批在句子旁;
“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
3、批注式阅Hale Waihona Puke 方法:赏析语言评点人物
生发感想
剖析写法
质疑问难……
二、教师示范批注式阅读

高尔基《童年》阅读指导

高尔基《童年》阅读指导
读书或者旅行,身体或灵魂一 定要有一个在路上!
学习目标:
1、有效进行名著阅读,掌握阅读名著的基本 方法。 2、品评经典,浸润书香,培养学生良好的口 头表达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者介绍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
高尔基,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享有 “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艺 术最杰出的代表”的世界声誉。 高尔基代表作:自传体三部曲《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 亲》
所以有人说:在外祖父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许 多的弱点和不足。
思考:
1.假如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会 怎么样? 2.在这个除了争吵就是打架的环境里
阿廖沙小小的心灵并没有被玷污,你 觉得他是怎样的孩子?
总结童年,珍惜拥有
阿廖沙在恶劣的环境中,还成为了一个 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这 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对比高尔基的 童年后我们也发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是多么可贵,希望大家珍惜拥有的一切。
一、交流读书方法:
一本书中有很多故事可以“选读” 对于只需了解的内容可以“速读” 好的段落语句可以“精读” 名言警句可以摘抄积累等
研读: (一) 齐读片段一《一起生活了50年后分家》 问题: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外祖父? 这种性格体现在哪些事情上?
小结:通过以上片段的赏析我们看到了一个贪婪吝 啬的外祖父,也看到了一件件和他有关的家庭丑事。
主要内容
《童年》是高尔基以“苦难”为主题的作品, 作品以他3岁到10岁之间的童年生活为原型, 写了主人公阿廖沙在悲惨黑暗的童年生活 中经历苦难和磨炼成长起来的故事。
人物形象
阿廖沙
“我”在黑暗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环境中仍 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 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 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阅读指导《童年》66

阅读指导《童年》66

阅读指导《童年》66名著《童年》阅读指导教案教学重点:1.引导认识名著阅读的通读法和品读法,掌握名著阅读的基本技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通过讨论认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教学难点:认识名著阅读的品读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畅谈童年,激情导入1、有人说童年是蓝色的因为它值得回忆;有人说童年是红色的因为它美丽;也有人说童年是白色的因为它纯洁——你呢?你觉得童年是什么样的呢?2、请同学用简洁的话说说自己的童年是怎样的?3、导语:前段时间,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一本书,这本书就叫《童年》。

它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内容包括了高尔基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片断。

作者着力刻画了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板书:阿廖沙、外祖母、外祖父)。

二、品读《童年》,分析人物1.讲讲阿廖沙经历了哪些苦难?2.在如此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中,阿廖沙没有被压垮,反而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哪些人对阿廖沙的成长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你能选择书中的一个人物,简单说说他(她)的故事吗?3.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分别是什么样的人?请用这样的格式说一说:文中有关人物描写的句子+这段话(这句话)的描写方法+性格特征课前我已经布置同学们对这三位人物进行初步的分析,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

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重点理解书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教师随机板书:《童年》阿廖沙坚强、正直……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祖母善良、能干……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外祖父凶狠、贪婪……侧面描写二、名著阅读方法的介绍(一)、通读法→总览整本名著1.说说看我的读书方法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调控,分层提问)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整理归纳:通读法→总览整本名著:浏览、跳读,把握大意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童年》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童年》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童年》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童年》的热情。

2. 帮助学生理解《童年》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导入与阅读指导a. 介绍《童年》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b. 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c.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及技巧d. 分发阅读材料,学生自主阅读2. 第二课时:人物形象分析a. 讨论阿廖沙的性格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b. 分析其他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及其与阿廖沙的关系c.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3. 第三课时:主题思想探讨a.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和人文关怀b. 讨论作品表达的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c.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和交流4. 第四课时:阅读感悟与反思a. 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得b.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c. 讨论如何将作品中的正能量应用到现实生活中5. 第五课时:总结与拓展a.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阅读成果b. 推荐与《童年》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视野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采用互动交流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进行评价。

2. 学生对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分析能力,通过课堂分享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 学生阅读感悟的深度,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反思报告进行评价。

4.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通过课后阅读记录和阅读心得进行评价。

《童年》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童年》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童年》阅读指导教学设计一、内容简析《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个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理解,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童年》是高尔基积一生童年生活之素材而写成的一部小说,充满童趣。

它用儿童纯真无邪的眼光,通过思考和感悟,抒发童年的欢乐和初涉人生的艰难苦楚。

比如,他始终记得父亲下葬时被活活埋入墓穴的一只小蛤蟆;他喜欢在雪地上观察小鸟,喜欢在花园里营造自己的一角;他常常在夏夜的星空下沉思和阅读《安徒生童话》,并由此不时感到惊喜和感悟,等等。

《童年》在艺术上使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使用的方法去描写。

作品主要以儿童的视角观察描写生活,使"童年"丰富生动,充满童趣;另一方面,作家又间或以成人的视角评点生活,使笔下的文字含义更清晰深刻,更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童年》取材于作家的自身经历,不过它又不是作家早年生活的简单再现。

它一方面真实描写了阿廖沙的成长过程和他的所见所闻,大量使用翔实材料;同时,又使用典型化的手法,努力挖掘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并对它们实行提炼加工,使之能够反映生活的本质。

在《童年》中,人物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而成为某一类人的代表;外祖父的家已不是一个一般的家庭,而是旧俄时代由沉重的劳动、家长制手工业生产关系和无聊的生活造就的小市民社会的缩影。

正如作者白己所言:"我不是在讲我白己,而是在讲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

在这儿,普通的俄国人曾生活过,而且现在还在生活着。

"同时,在"充满种种畜生般的坏事的土壤上胜利地生长着鲜明、健康、富有创造性的东西"--人民的美好品质,他们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它能"唤起我们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那就是光明的、人道的生活必然复生。

《童年》整本书阅读指导

《童年》整本书阅读指导

《童年》整本书阅读课堂设计一、内容简析《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描述了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在外祖父家度过的童年岁月。

在年幼的阿廖沙眼里,成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丑陋与无情;母亲在感染霍乱而死的父亲遗体旁声下的小弟弟夭折了;外祖父家里,舅舅们整日为了家产争吵斗殴、愚弄弱者,家里强壮的男性欺负殴打女人、毒打儿童;同时在这个家里,小阿廖沙始终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受到外祖母讲故事的熏陶。

外祖母的形象在阿廖沙暗淡的童年岁月里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带给了小阿列克谢一生的爱和感激。

二、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整本书,课内外结合,读完整本书。

2、了解全书作者、全书内容,熟悉、掌握其中的精彩片断。

3、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1、老师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童年》这本书相关资料:作者介绍,小说背景等。

2、请学生提出疑问或者对阅读整本书的想法。

3、了解了书的大概,看来同学们一定都对书中的主人公阿廖沙很感兴趣。

课前,老师认真读了这本书,选取了一个章节,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阅读第十二章,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1)、同学们拿出节选,静静读一读。

(2)、通过这一章的阅读,你了解到文中的主人公阿廖沙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3)、生交流,师相机点拨提炼阿廖沙勇敢、善良、热爱书籍、热爱生活的人物形象。

4、老师总结:同学们都读的很认真,说得很好。

除了这些事,阿廖沙的成长中还经历了很多的磨难,最终成为了一个健康坚强的小伙子。

除此之外,小说还向我们展示了一群性格各异的人物。

请同学们在课后走进整部小说,静静品味。

《童年》阅读指导17页PPT

《童年》阅读指导17页PPT
《童年》阅读指导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

《童年》阅读指导

《童年》阅读指导

《童年》阅读指导一、阅读目标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速读名著,能多角度解读名著。

2.精读与你产生共鸣的篇章,感悟名著带给你的生活智慧学习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3、从名著阅读中,开拓视野,感悟人生,卓拔精神。

二、作者简介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年3月28日(儒略历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是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的笔名,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政治活动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代表作品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海燕》等。

1927年10月22日苏联科学院决定就高尔基开始写作35周年授予他无产阶级作家的称号。

当他此后不久回到苏联后他受到了许多荣誉:他被授予列宁勋章,成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员。

苏联全国庆祝他的60岁生日,许多单位以他命名。

他的诞生地被改名为高尔基市。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因肺炎逝世。

三、作品简介《童年》,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作品。

小说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该书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童年生活,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四、故事梗概阿廖沙三岁时,父亲因病而去世了,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

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诺弗哥罗德城。

外祖父年轻时是一个纤夫,后来开染坊成了小业主。

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

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

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

阿廖沙一进外祖父家就不喜欢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着敌意。

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知觉,并得了一场大病。

从此,阿廖沙就开始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周围的人们,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难以忍受。

《童年》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童年》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童年》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童年》,让学生了解高尔基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丰富课余生活。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童年》是苏联著名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

2. 故事情节概括: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阿廖沙的成长历程,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揭示了社会黑暗面,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人物形象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深入了解作品主题。

4. 作品主题探讨:讨论小说中所表现的人性与道德观念,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阅读方法指导:教授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童年》,了解作品背景,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品主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与道德观念,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童年》的作者和高尔基童年时期的生活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童年》一书,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关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

4. 作品分析:针对学生阅读中的疑问,进行作品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 阅读方法指导:总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授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五、课后作业2. 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趣的故事情节,进行详细描述,展现你的阅读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童年》阅读指导教案教学重点:1.引导认识名著阅读的通读法和品读法,掌握名著阅读的基本技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通过讨论认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教学难点:认识名著阅读的品读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畅谈童年,激情导入1、有人说童年是蓝色的因为它值得回忆;有人说童年是红色的因为它美丽;也有人说童年是白色的因为它纯洁——你呢?你觉得童年是什么样的呢?2、请同学用简洁的话说说自己的童年是怎样的?3、导语:前段时间,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一本书,这本书就叫《童年》。

它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内容包括了高尔基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片断。

作者着力刻画了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板书:阿廖沙、外祖母、外祖父)。

二、品读《童年》,分析人物1.讲讲阿廖沙经历了哪些苦难?2.在如此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中,阿廖沙没有被压垮,反而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哪些人对阿廖沙的成长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你能选择书中的一个人物,简单说说他(她)的故事吗?3.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分别是什么样的人?请用这样的格式说一说:文中有关人物描写的句子+这段话(这句话)的描写方法+性格特征课前我已经布置同学们对这三位人物进行初步的分析,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

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重点理解书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教师随机板书:《童年》阿廖沙坚强、正直……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祖母善良、能干……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外祖父凶狠、贪婪……侧面描写二、名著阅读方法的介绍(一)、通读法→总览整本名著1.说说看我的读书方法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调控,分层提问)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整理归纳:通读法→总览整本名著:浏览、跳读,把握大意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③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罗列基本脉络提纲。

④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可以在阅读课上或课后质疑研讨。

(二)品读法→经典片段如果说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是一杯好茶,那么我们刚才的通读法只是看到了文学作品这杯好茶的形与色。

要真正品出这杯好茶的味道,我们就必须要借助作品阅读的第二种方法——品读法。

1.品读法的含义(1分钟)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散文:品语言诗歌:品意境小说:品人物2、读经典片段,品精彩人物: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两个舅舅忽的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龀着牙,哆嗦着。

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了样儿,说:“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清净,分吧!”“住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喊着,两眼直放光。

真怪,别看他个子小,叫起来却震耳朵。

母亲从桌子旁站起来,慢慢的走到窗口,背转身去不看大家。

米哈伊尔舅舅忽然扬起手对着他弟弟的脸就是一下;弟弟大吼一声,揪住了他,两个人在地板上滚开了,发出一片喘息、呻吟、辱骂的声音。

孩子们都哭了,怀孕的纳塔利亚舅母拚命的喊叫,我的母亲把她拖走了,快乐的麻脸保姆叶夫根尼亚把孩子们撵出了厨房,椅子都弄倒了,年轻的宽肩膀的学徒“小茨冈”骑在米哈伊尔舅舅背上,格里戈里师傅,这个秃顶、大胡子、戴黑眼镜的人,却平心静气地用毛巾捆着舅舅的手。

舅舅伸长了脖子,稀疏的黑胡子摩擦着地板,呼呼地喘得可怕。

外祖父绕着桌子乱跑,悲哀地嚎叫:“亲兄弟!亲骨肉!嗨,你们这些人啊……”(1)阅读以上片断,感知文段的主要内容。

在这些人物描写中,哪个人物的刻画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学生阅读并发言,老师给以引导和总结)<7分钟〉(2)窥一斑而见全豹两个舅舅是整个文段的中心,也是作者刻画得最精彩的人物。

请用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找出关于两个舅舅的描写的语句。

思考:①对两个舅舅的刻画分别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其中最突出的是哪种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最突出)②圈出动作描写中一系列的动词,品出最精彩的三个词语:动词:站、探、叫、吼、哆嗦、扬、揪、滚、伸、摩擦、喘“扬”“揪”“滚”→自私、市侩、冷漠、贪婪、无情无义、你死我活(3)总结:品读法的核心(2分钟)品读法的核心是要找出文本中的关键句、语句中的关键词,对关键词句从形象性、表达技巧、内涵等方面进行赏析。

读法指导:批注笔记法:在阅读时把文章要旨、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

主要形式有3种:1、“眉批”,即批在书头上。

2、“旁批”,即批在句子旁;3、“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批注内容大体可以归纳为4类:❖ 1、注释: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把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写在书本的空白处。

❖ 2、提要:用精炼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记在段落旁边。

❖ 3、批语:随手写下读书时产生的各种感想、见解和疑问。

❖ 4、警语:在重要段落或主要论点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批注上“注意!”“重点”等字样。

3、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我发现许多同学都知道要抓住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来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对人物进行分析。

4、举例说明。

(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随机举一个例子,启发学生)三、对比童年,感悟生活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看完这本书后,你觉得高尔基的童年是怎样的呢?把大家的童年与高尔基的童年比一比,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四、总结童年,珍惜拥有是啊,阿廖沙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但没受不好风气的影响,最后还成为了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对比高尔基的童年后我们也发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可贵,希望大家珍惜拥有的一切。

五、感悟童年。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想在课后为自己布置点什么作业呢?总结: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别让童年的欢乐就这样默默地走掉,让我们一起用心捧起童年的雨滴,一起用双手挽留童年的风,珍惜生活!四、总结:一部好的影视作品的诞生,离不开导演和演员对文学作品的精心品读。

可以说,没有好的读书习惯也就没有我们今天喜闻乐见的精彩的电视电影作品。

所以,我们不能只要视觉的享受而放弃书籍的熏陶,我们不但要好读书,更要读好书,掌握好的读书方法,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的享受。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在书海的遨游中快乐的成长吧!五、拓展阅读推荐:《在人间》、《我的大学》《童年》阅读课教学案例【教学准备】:1、初步了解高尔基,了解《童年》故事情节和写作背景。

2、通读《童年》,理清故事梗概和主要内容。

3、品读《童年》经典片段,对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的形象做个性化的解读与分析。

【教学尝试】:1、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描写方法等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2、指导学生在阅读小说中采取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方法。

3、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教学步骤】:一、畅谈童年,激情导入1、有人说童年是蓝色的因为它值得回忆;有人说童年是红色的因为它美丽;也有人说童年是白色的因为它纯洁——你呢?你觉得童年是什么样的呢?2.请同学用简洁的话说说自己的童年是怎样的?3.导语:有这样一本书就叫《童年》。

它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内容包括了高尔基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片断。

二、了解作者高尔基高尔基(1868―1936年)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今高尔基城)。

代表作:《母亲》《海燕之歌》《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他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

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

他当过学徒、搬运工和面包师。

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

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三、品读《童年》,分析人物寒假里,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一本书,这本书就叫《童年》。

它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内容包括了高尔基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片断。

作者着力刻画了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生齐答: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课前我已经布置同学们对这三位人物进行初步的分析,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

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重点理解书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教师随机板书:《童年》阿廖沙坚强、正直……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祖母善良、能干……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外祖父凶狠、贪婪……侧面描写二、名著阅读方法的介绍(一)、通读法→总览整本名著1.说说看我的读书方法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调控,分层提问)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整理归纳:通读法→总览整本名著:浏览、跳读,把握大意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③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罗列基本脉络提纲。

④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可以在阅读课上或课后质疑研讨。

(二)品读法→经典片段如果说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是一杯好茶,那么我们刚才的通读法只是看到了文学作品这杯好茶的形与色。

要真正品出这杯好茶的味道,我们就必须要借助作品阅读的第二种方法——品读法。

1.品读法的含义(1分钟)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散文:品语言诗歌:品意境小说:品人物()批注笔记法:在阅读时把文章要旨、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

主要形式有3种:1、“眉批”,即批在书头上。

2、“旁批”,即批在句子旁;3、“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三、品读《童年》经典片段,解读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的形象。

(30分钟)第一阶段:教师问题引导下的人物形象分析。

(20分钟)师:课前我已经布置同学们对这三位人物进行初步的分析,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

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重点理解书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师:谁来说说,这三位人物中你对谁的印象比较深?生1:我对阿廖沙的外祖父印象比较深刻。

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残暴的人。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你能举个例子吗?(细节的圈点勾画)生1:我是从他经常打人看出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