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模拟保护色形成的过程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实验原理
颜色本身没有保护作用,当置 于不同的背景下,颜色的作用才能 显现出来。生物的体色是生物的性 状,生物的不同体色是自然选择的 结果。
实验材料
各种颜色的大彩纸、小彩 纸和豆,flash动画。
实验过程
(一)提出问题 (二)作出假设 (三)制定并实施计划 (四)得出结论 (五)表达与交流
(四)得出结论:
保护色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五)表达与交流
将你的探究结果与其他同学交 流。你们得出的结论一致吗?
小结
保护色的形成原因:
保护色的形成是生物在与环境 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适应环境而 不断进化的结果。
小结 生物进化的原因: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
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 生存和繁衍。
生物的进化是一个漫长 而且永远不会停止的过程.
活动延伸
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模拟保护色形 成过程的室外实验。
冬天的雷鸟
夏天的雷鸟
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
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
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 猎物是十分有利的。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实验目的
• 1. 通过活动理解什么是保护色以及 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 2. 通过活动同时理解保护色的形成 过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假若每个幸存者都产生3个后代,而且体色与幸存 者相同,在每一个幸存者的下面各放同样颜色的小纸片 (豆)3个,将幸存者和它们的后代混合、重复上述实 验,每轮记录各种颜色的小纸片(豆)数量。
第六组利用电脑上的flash动画,轮流 进行“捕食”,最后做好结果的统计工作。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教学设计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初步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2、能力目标:掌握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培养科学的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
(2)尊重事实,对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
(3)学会组内的分工和合作,营造探究氛围。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初步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难点:掌握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培养科学的探究意识。
三、课型:探究实验课。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手段:卡纸、课本、课件等。
六、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幻灯片展示多组动物保护色的图片,提出以下问题:1、你见过图中类似的现象吗?2、具有保护色对于动物而言有什么作用?3、你还能举出哪些保护色的例子?4、如此多样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生:学生观看幻灯片;答:保护色;学生发言;学生举例;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认知的保护色形成过程。
师:今天我们就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幻灯片出示课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发言,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二、探究与实验(一)提出问题师:做探究实验,我们应遵循哪几大步骤?1、课件出示预习题,让学生预习课本。
(板书:六大步骤)2、幻灯片出示模拟实验要探究的问题。
3、我们能做出怎样的假设呢?生:1、学生回答;2、学生自学,预习课本;3、学生思考,尝试做出假设。
(设计意图:明确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二)作出假设师: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各小组做出的假设,并适时做出评价。
生:各小组发言,交流本组做出的假设。
(三)制定实验计划师:1、提出实验过程的学习要求(展示幻灯片),指导学生实验。
2、教师为学生提供准备的实验方案。
3、注意巡视,随时解答学生理解方案中的疑问。
4、发现并及时记录学生实验设计的创新思路和好方法,指导小组长组织组内交流共享。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改进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一、实验方案及步骤:1、选择一张彩色纸和五种颜色各16张的小纸片,其中之一和彩色纸的颜色相同。
2、提醒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捕食的小鸟”,小纸片是你的“猎物”,彩色纸的背景就是你的“生活环境”,提醒学生每转一次选取你看见的最显眼的纸片捕食,“注意”而不要“特意”寻找某种颜色的小纸片。
3、考虑到时间关系,第一代开始每种颜色数目为16个,然后每个幸存者只假设产生3个后代,,繁殖5代即可,实验结果比较理想。
4、数据统计表修改如图,并附一组学生实验数据.二、实验结果分析:1、在实验过程中,老师选取进度较快的一组,将实验数据展示在黑板上,最好是:第一、幸存最多小纸片与环境色一致,第二、三代逐渐累积增多,第三、其中有一种纸片最后为零或很少。
2、每个小组实验结果出来后,由小组长将结果登记在黑板上,这样能看到全班4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当于将这个实验重复了4次,结果更有说服力,即使个别组结果不同,也不妨碍得出正确的结论。
3、在实验过程中有不同结果,老师不能轻易以对、错加以评判,一定强调要求学生尊重实验结果,分析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师:你们把实验数据填表后填答手中的问卷。
师:我们的自然界是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和环境色是一致的呢?生:好像不是师:出示蛾蝶类标本,我们经常会看见一些昆虫有非常鲜亮的颜色,这种与保护色不一致的体色是不是不利于它们生存的呢?师:这些生物往往具有毒毛或者恶臭,让小鸟上当一次之后非常难受下次就再也不吃了。
这种也是动物对自身的一种保护,称警戒色。
看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有多种方式,我们在人类的生存竞争中也要具备更多的本领才能更好的生存。
师:从中你能简单的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吗?生: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师:对!请记住,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要遵循自然生存法则,那就是师生:适者生存!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感受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从中看出具有保护色的动物是一种有利变异,更容易生存下来。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报告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掌握生物进化的原因。
二、实验准备1、卡纸一张,用于模拟生物生存的环境。
2、彩色小纸片70张(5种颜色,各14张),模拟动物不同的体色。
3、3人一组,1人组长。
三、过程与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由于原来的不同体色变异的生物中具有与环境颜色相近的变异个体比较容易存活下来,而这样的个体一代代积累着这种变异,从而形成保护色。
3、制订并实施计划:(1)组长监督,其余组员扮演“捕食者”,“猎物”是小纸片。
(2)每次“捕食”完剩下14纸片(幸存者)。
(3)统计“幸存者”的颜色、数目。
(4)将幸存者及其假设产生的后代混合,重复实验,记录数目。
四、结果与结论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探究实验数据统计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纸片的颜色开始数目幸存数目开始数目幸存数目开始数目幸存数目开始数目幸存数目开始数目幸存数目蓝色961081171271314橙色9281827160绿色9392837390黄色9291716270红色9182715150(1)
第一代中,小纸片“幸存者”最多的是蓝色;第五代中,小纸片“幸存者”最多的是蓝色,这说明了背景颜色应为蓝色。
(2)比较第一代和第五代的“幸存者”,在群体中不再出现的颜色是橙色、绿色、黄色和红色,原因是这几种颜色在蓝色的“环境”中较为显眼,相比较蓝色而言,这几种不同于背景的颜色更容易被发现。
我得出的结论是: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由于原来的不同体色变异的生物中具有与环境颜色相近的变异个体比较容易存活下来,而这样的个体一代代积累着这种变异,从而形成保护色。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1.优秀。
2.强烈建议:各小组选用不同颜色的布来进行实验,最后全班进行综合统计和小结。
仪器损坏
处理情况
无
教学反思
1.在草地上可以用染色的泡沫塑料当作“猎物”,更接进自然的颜色。
2.各小组也可用不同颜色的布来进行实验,以比较结果。
备注
无
教师签名
谢永红
科代表签名
大沥中学生物分组实验记录表
二〇〇年月日
2每个捕食者转向有小纸片的彩色布料,取走第一眼注意到的小纸片。
3重复20次,记录“幸存者”中各种颜色的上纸片的数量。
4设每人“幸存者”生4人后代,即每个幸存者上加4块同色纸片,后充分混合。
5重复上面1-4步,重复5次,并记录每一次开始与结束时各颜色纸片数量。
6将实验数据填表,绘出曲线图进行分析护色的形成过程
八年级下册
五人小组,每班分12组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五日
仪器材料
人员分工
1绿色布1m2,彩色卡纸(6-10种颜色,剪成三角形或圆形,各100多块).
2组长是监督员和记录员,4名组员作为“捕食者”,小纸片是“猎物”。
实验方法
操作步骤
1组长将彩色纸片混合均匀撒在绿色布上,其它组员背向站立。
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自主准备------【材料阅读】——载至《中国科学报》新年将至。
在圣诞节的聚会上你会穿些什么?无论如何,有一些动物和昆虫一年到头都“穿”着它们的奇装异服,模仿着植物、树叶,甚至其他生物,而它们的目的无外乎两个——捕捉到自己的猎物,同时避免被天敌所发现。
其中的一些,例如落叶蟾蜍、树皮蚱蜢、苔藓叶尾壁虎,会利用隐蔽色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而乌贼、章鱼和变色龙则能够根据周围的环境,利用体内的色素细胞迅速改变自己的皮肤颜色。
其实无论你穿了什么都不重要,因为有一点是肯定的——人类不是这些生物的对手。
如今,美国《科学》杂志便将这些神奇的家伙带到大家面前,让读者一睹生物界的妙手天工。
变色龙——不多说了,祖师爷级别的生物。
长鼻角蛙——这种大青蛙会藏在雨林的中,在躲避天敌的同时悄悄盯着自己的猎物。
落叶丛树皮蚱蜢——这只藏在枯树皮装饰蟹——它并非生来如此,身上的海藻、中的5厘米小虫,你看到了吗?海绵,甚至其他生物只是为了更好地隐藏。
【实验准备】 1. 回顾课本知识: 几种不同环境中的蛙小议保护色保护色的定义:保护色是指生物的体色与外界环境的颜色相似。
保护色的作用:保护色对生物躲避敌害和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 。
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合作探究------【模拟探究操作平台】时间组别合作者目的要求: 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
提出问题: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作出假设: 保护色与栖息地环境色彩相似的个体容易生存。
材料用具:100张四种颜色的小纸片且大小相等、一张大卡纸。
兰花螳螂——不要让它花一般的外表将你迷惑,这种螳螂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捕猎高手。
材料代表的意义:纸片代表各种不同体色的同种动物,大卡纸代表生物生存环境的背景色,学生代表捕食者。
方法步骤:将小纸片均匀地撒在大卡纸上,实施捕食过程,直到大卡纸上只剩下25张小纸片,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小纸片的数目。
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三个与自己体色相同的后代,重复上述捕食过程,每轮开始记录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目。
用小型动物开展“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
蛋白质提纯技术和酶的活性影响因素等高考高频核心 考点。难度整体适中并层层递进具有一定的难度梯 度。主要考查学生高考考纲中的四个能力要求和核心 素养中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特别是第(1)小题和 第(4)小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分析推理能力和专 业表达能力#
总体上来说生物实践类题目在编制过程要注重生 产实践情境的设计,要在新的问题情境中,重点考查学 生能否以生命观念为指导解释生命现象,能否将科学、 技术、工程学和数学(STEM)等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到 实践活动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素材要贴近生 活实际,实验研究方法要严谨,数据结果要可靠。设计 问题在高中生所能理解的范畴内,且与教材内容紧密 联系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层次性#
第四步:重复上述实验各15次,统计并记录每次 实验极火虾和黑壳虾的幸存数量。计算捕食后幸存个 体中具保护色个体的比例,多次实验后取各数量的平 均值,填写在有关的表格中。
第五步: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在黑褐色底砂环境下的玻璃水槽中,具有保护色的 黑壳虾每10只平均幸存数量约为8只,而不具有保护色 的红色极火虾每10只平均幸存数量约为6只。即具保 护色的黑壳虾平均幸存数量较多, 捕食后具有保护色 的黑壳虾在幸存个体中平均比例为61%,超过了一半。 在红色底砂环境下的玻璃水槽中,具有保护色的极 火虾每10只平均幸存数量约为8只,而不具有保护色的 黑壳虾每10只平均幸存数量约为6只。即具保护色的 极火虾平均幸存数量较多,捕食后具有保护色的极火 虾在幸存个体中平均比例为59%,也超过了一半。 故根据两种水槽的实验数据,可得出推论:在一 定的环境下,具有保护色的个体平均幸存数量较多,在 幸存个体中比例也较高;反之,不具有保护色的个体平 均幸存数量较少,在幸存个体中比例也较低,说明环境 在保护色的形成中具有选择作用。 4实验特点 4. 1选材巧妙,有利于分析保护色的形成原因 改进 后的实验,极火虾、黑壳虾、2种颜色的底砂和龟等实 验材料比较容易购买,成本也不高,为创设不同环境下 的保护色提供了条件。还因为极火虾的体色为红色、 黑壳虾的体色为黑褐色,两者区分度较大,可模拟教材 中提及的两种颜色的桦尺蛾,有利于分析保护色形成 的原因,更加真实可信。 4.2更贴近事实,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主观因素 改进 后的实验对象龟和虾都是动物,它们之间的捕食关系 不是模拟,而是真实地发生了。排除了原彩色纸片模 拟实验因人为的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龟的 捕食完全是出自于饥饿的驱使,虾的逃跑也完全是一 种躲避捕食的本能,改进后的实验数据将更接近于真 实的进化现象呈现给学生。 4.3增强了趣味性,促进学生思考与探究改进后的 实验趣味性更强,学生作为一个观察者,会发现更多值 得思考的问题,例如:当黑褐色底砂环境中的极火虾 比例下降到15% - 20%左右时,学生会发现,在随后的
利用Scratch软件开发的“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教育游戏
文件编号:1003 - 7586(2020 )08 - 0066 - 03第36卷第8期中学生物学 Vol.36No.82020 年Middle School Biology2020利用Scratch 软件开发的“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教育游戏朱金静(库尔勒市实验中学新疆库尔勒841000)摘要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探究实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用Scratch 软件设计了一款教育 游戏:情景为在绿色草地上抓蝴蝶,以限时闯关的形式减少学生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数据列 表和画面两种形式呈现不同颜色的“幸存者”,该教育游戏中的角色、背景和时长等数据均可修改。
通 过游戏引导学生理解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同时落实STEAM 教育。
关键词S cratch 保护色教育游戏中图分类号G 633. 91文献标志码B生物的进化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学 生在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活动中,感受到环 境改变会影响保护色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客观理解生 物进化的原因。
同时该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相互协 作、记录数据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
1教育游戏设计的背景和思路1.1设计背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中,探宄实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 过程”设定100个“猎物”,每次捕食75个“猎物”后,每 个幸存者繁殖3个后代,保持“猎物”总数为100个。
大 量的捕食用时过长;而且对计数工作要求尤其严格, 既要时刻记录猎物剩余量,繁殖后代时又要记录每种 颜色的猎物数量,稍出现偏差,通过繁殖积累后,误差 会被不同程度的放大;实验时常常存在小纸片不易拿» »» »» »» »» »» »» »» »» »» »» »» »» »» »» »» »» »» »» »» ^2具体、清楚和详实,便于师生进行操作和评价。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计划的要点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计划的要点学习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这么久,今天来说说关键要点。
首先,我理解这个实验肯定得有实验材料。
材料这一块可不能马虎。
像需要准备彩色的布料,各种颜色都要来点,这就好比是动物们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存环境。
对了还有小纸片,要剪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小纸片,这就相当于模拟各种颜色形态的生物了。
然后是实验步骤,这可是很关键的。
开始的时候得把这些小纸片,也就是模拟生物的东西,均匀散落在彩色布料这个模拟环境上。
这时候就有点像物种刚进入到一个新环境似的。
接着就得找个眼力好的“捕食者”了,我当时就想可以找同学来扮演这个角色。
“捕食者”在规定的时间和一定距离外,去捕捉这些小纸片,而且每次要尽量快地抓取看得到的小纸片。
我总结这里有个难点就是怎么保证这个“捕食”动作的规范性,毕竟如果动作太任性,就没法准确模拟真实的捕食过程了。
比如说有一次我朋友在当“捕食者”的时候,总是想要多抓一些,动作特别急切,就破坏了实验的严谨性,后来我们就给他规定好每次只能抓一片,从指定的方向进入来抓,这样就好多了。
一轮“捕食”完了,要统计剩下的小纸片数量和颜色种类。
我就记得每次统计的时候总是容易数错,后来我就想到了一个办法,把彩色布料划分成几个小区域,然后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地数,就准确多了。
接下来的一轮,就根据上一轮剩下的来调整纸片的比例或者分布,继续重复“捕食”过程。
这就像自然环境里,一种颜色的生物被捕食多了,它的后代就可能变少,或者它们会更多躲到更隐蔽的地方,颜色基因就慢慢有了选择倾向。
这里还有一个要点我差点忘了,整个实验过程得保证实验环境的稳定,光线啊、周围不能有干扰之类的,就像真实的动物生存环境如果突然变化很大,那这个模拟也就不科学了。
我之前就没太注意这一点,做实验的时候旁边有同学在打闹,结果“捕食者”就受到干扰了,后来专门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才又重新做的。
参考资料方面呢,我觉得生物教科书上关于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章节就很有用,可以帮助理解保护色形成背后的理论基础。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生物的进化》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的内容,共分两课时。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属于第一课时,主要通过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从感性上认识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为下一课时做铺垫,更好的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二学情分析关于保护色,在讲述生物适应环境的时候学生已做过初步的了解,因此大部分学生基本上都能说出保护色的定义、实例和作用,在此基础上质问学生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就比较顺理成章。
学生除了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而且经过几次探究性实验,学生对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也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初步具备了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对实验结果也会做出一定的分析,这些都有助于本实验的开展。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推测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初步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2掌握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培养科学的探究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组内合作完成,由实验结果探讨分析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进而推测出生物进化的原因。
此方法遵循了由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进而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
2尊重事实,对不同的实验结果会多角度的进行全面分析,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
3学会组内的分工和合作,营造探究氛围。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2教学难点:探究方案的设计及实施五教学策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首先安排了一个小游戏导入保护色。
在学生对保护色部分知识已知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在问题的引导下作出相应的假设,接着凭借小组的智慧,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组内及全班的讨论,不断完善实验方案。
同时也可以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再对某些环节做改进,以便使实验更切近实际,模拟的越真实,最终得出的结论也就越具有说服力。
由于保护色是生物长期进化的一种结果,学生就可以以此类推其它一些进化结果,得出生物进化的原因与外界环境有关,是生物不断适应环境的趋势。
实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生物实验报
班级 姓名 同组者 组号 日期
实验名称: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从中领悟到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仪器材料:
1.绿色布1m 2,彩色卡纸4种颜色,剪成三角形或圆形,各100块).
2.组长是监督员和记录员,4名组员作为“捕食者”,小纸片是“猎物”。
实验方法和步骤:
1.组长将彩色纸片混合均匀撒在绿色布上,其它组员背向站立。
2.每个捕食者转向有小纸片的彩色布料,取走第一眼注意到的小纸片。
3.重复20次,记录“幸存者”中各种颜色的上纸片的数量。
4.设每人“幸存者”生4人后代,即每个幸存者上加4块同色纸片,后充分混合。
5.重复上面1-4步,重复5次,并记录每一次开始与结束时各颜色纸片数量。
6.将实验数据填表,绘出曲线图进行分析。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纸片的颜色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背景色 红色 白色 蓝色
实验结论:
保护色的形成与( )有关。
体色与周围环境较接近的动物不易被天敌发现,反之则易被捕食。
这样与环境相适应的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它的体色便成了( )。
数量
第几代。
八年级生物下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模拟实验的改进研究
八年级生物下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模拟实验的改进研究摘要:对“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模拟实验进行实验改进的研究,本模拟实验在进行过程当中尽可能的还原它的真实性,改进了原教材中纸上谈兵的枯燥,利用学校的校园优势,将实验搬到户外,带入到真实的环境中,在草地上进行实验,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各种豆子代替小纸片,材料廉价易得,省去剪裁大量纸片的繁琐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计时赛的形式展开“捕猎”活动,让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学生顾不上选择豆子,只想更快的“捕食”,减少学生受到主观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实验趣味性。
最终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成课标要求。
关键词:实验改进;研究;趣味本实验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生物的进化原因”一课,课标要求学生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材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保护色形成的过程。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进两年的生物学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故在探究模拟保护色形成的过程,学生能根据提示很好的完成实验操作,通过这样一个模拟实验让学生从感性认识生物的进化过程和原因。
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能初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1]。
同时培养学生数据处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精神。
一、实验改进目的教材中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有诸多不足:①教材所用材料为彩色布作背景,学生模拟活动过程中,多次重复“捕食”动作,导致彩色布褶皱,“捕食”时间长,效率慢。
②“猎物”材料为纸片,学生们要动手剪大小相同的纸片上千张,所用时间和精力过多在前期准备上。
而且普通小纸片易重叠且不易拿起 , 在进行分组实验时 , 造成取拿的失误多、重复取拿耗时长、趣味性降低的情况[2],这样大大降低上课效率。
③学生在“捕食”有些速度快,有些速度慢,并且没有规律,组长应接不暇,不能时刻注意剩下的猎物数,导致剩下的猎物不足25只,造成整个组工作量大又繁杂。
模拟保护色得形成过程的教学设计
课时
1课时
教学程序的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展示学生实验方案
教师以开门见山方式引入新课,并展示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
学生通过教学投影展示自己的实验方案,一般从探究活动的步骤设计的,先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最后是得出结论。
2:在实验中,有时捕食者的捕食并不成功,是否要增加一些障碍呢?
3:实验中能不能用闭眼代替转身?
4:为什么要把纸条均匀的洒在布上,而且同时是均匀的分布在每一个角落中,组员背对环境是因为在实际情况中捕猎者是不知道猎物在哪里的,这样做可以更真实的模拟环境,而且每次当组员转身的时候,组长可以迅速的改变猎物的位置,因为自然界中的猎物是在不断地走动的。。。(同学们听了这位同学的精彩回答,不禁的鼓掌)
(2)有些动物如某种蛾类幼虫的体表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并长有毒毛,很容易被食鸟发现,因此,这种具有与保护色不一致的体色是不利于它们生存的。
使保护色的概念得到深化和提升,也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
七、学生谈实验后的个人收获
引导学生谈课后收获,除了对学生的回答加以适当的肯定以外还鼓励学生把所得的收获应用在学习上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方案的能力,并通过全班同学面前展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师生共同讨论和确定实验方案
引导学生对照现有实验材料和展示者的所用的材料有什么不同?
找出实验改进的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针对方案中的过程部分进行对照,找出异同处,讨论哪些地方可以改进或有疑问?
教师先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发言肯定,并对前面四个问题都做了回答!简单的问题留给学生作答
7.3.3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7.3.3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一)提出问题: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呢?(此问题是教师提给学生思考的)(二)作出假设(以实验小组为单位,以小组为单位,5~6个同学为一组,推举一人为组长,讨论得出自己组内的假设,也可以教师随意喊学生起来作一个相应的假设,作为那位学生所在组接下去所要检验的一个假设)(三)制订计划(此环节由组内学生共同讨论完成,制定计划这一步骤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比较重要,因此可以让学生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全班参与讨论完善,发现一些计划中的闪光点可以在全班借鉴。
提前1周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一节)(四)实施计划(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指出一些共性的东西,同时关照学生爱护公共设施、保持实验室卫生等。
学生在亲自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挖掘实验灵感,使方案更趋成熟。
)1、材料准备:四种颜色的小纸蝴蝶且大小相等、一张大彩纸或彩布(材料事先由实验员准备好,学生根据材料制订计划)2、材料代表的意义:小纸蝴蝶代表各种不同体色的同种动物(生物的变异现象),大彩纸或彩布代表生物生存环境的背景色,学生代表捕食者(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如小纸蝴蝶代表蝴蝶,自己则代表食虫鸟,这样使实验的趣味性增强)3、实验操作:实施捕食过程(具体有组内决定),注意记录数据,其间每个幸存者产生与自己体色相同的后代(生物的遗传现象)。
(1)分组实验,统计数据。
①、每组一块80cm×80cm的一张大彩纸或彩布和100个四种颜色的纸蝴蝶,每种颜色25个。
②、以小组为单位,5~6个同学为一组,推举一人为组长。
③、把大彩纸或彩布展开放在桌上,将小纸蝴蝶均匀平铺在大纸或彩布上,作为生物的“生活环境”。
④、组长是监督人,其他同学都是“捕食者”,他们的“猎物”是纸蝴蝶。
⑤、“捕食者”事先背对桌子,组长将纸蝴蝶均匀地散开在大彩纸或彩布上。
⑥、捕食者每转向桌子一次,选取一个纸蝴蝶(只用眼睛判定纸蝴蝶的位置),放在另一只手中,然后继续转身选取,直到纸蝴蝶只剩下25个,组长通知选择停止。
人教版2011年新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中的探究实验:模拟保护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一、使用教材教材及分析人教版2011年新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中的探究实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对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进化论观点,教学内容主要是1、分析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真实事例;2、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模拟保护色形成的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3、提炼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3、应用学说观点解释长颈鹿等生物进化的历程和原因。
依据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新授课,是实验分析课型,由于本课有模拟探究实验和实例分析,还要概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并渗透环保教育,时间较紧,宜采用两课时,本实验说课稿仅对第一课时进行设计,其中又主要针对的是探究实验进行设计。
二、学情分析1.身心特点八年级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但仍是经验型的,在思维过程中仍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帮助。
2.认知特点学生在上一节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历程”知道了生物是进化的这一观念;在第七单元第二章已经重点学习了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3.技能特点八年级的学生经过接近2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实验探究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器材绿草地、大小相近颜色不同的豆子(绿豆、红豆、薏米(白)、黑豆等)四、实验改进要点:(1)创设还原最真实的环境(将学生带入到户外真实的环境当中,进行实验,避免出现枯燥的纸上谈兵。
)在户外草地进行实验(2)以计时竞赛的形式,体验最真实的生存斗争(避免了原课本实验方案中最大的问题,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人为有意选择特点颜色干扰实验结果。
)计时竞赛(3)实验材料为各种颜色豆子,材料易得,廉价(改变以往本实验中最繁琐的步骤,不再需要剪裁近千张各种颜色的小纸片)各种颜色的豆子豆子散落在草地上的效果(4)采用QQ云文档在手机端实现多人在线实验数据实时整理和录入,极大的提高实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效率(本实验数据较多,学生容易计数出错,或者计算出错而导致实验失败,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各小组的实验进度,在线统计实验数据,并且分享到不同终端(如:投影仪)查看,方便分析和讲解实验)在线输入数据,教师实时查看五、实验原理: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
关于模拟探究实验《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创新体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布的背景是你的生活环境。你每转向桌面一次,选一张小纸片〔只用眼睛 料。
判定它的位置〕,把它拿出来放在另一只手中,然后继续转身选取,直到
2.2 操作不方便。用过这套试验方案的教师肯定有这样的体会:小
彩布上只剩下 25 张小纸片,组长通知不再选择时为止。留意:“捕食者〞 纸片并不是老老实实的呆在布料上,它会随着学生的来回走动飞到地面上,
虫〞的“生活环境〞。
3.7 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 1 个后代,而且体色与自己的相同。
3.2 以小组为单位,5-6 个同学为一组,推举一人为组长。
全选、复制、粘贴 1 次,“小虫〞的总数又恢复到初始的 100 只。组长将
3.3 组长负责操作计算机,其他同学都是“小鸟〞,他们的“猎物〞 “小虫〞匀称的分布在“绿草地〞上。重复上面的步骤,每轮结束时统计
是“小虫〞。〔组长不必时刻留意“小鸟〞“捕捉〞的“小虫〞数和剩下 “幸存者〞中各种颜色的图片数目,并记录。
的“小虫〞数,只需监督“小鸟〞在第一反应时间内“捕食小虫〞即可。〕
3.8 “小鸟〞事先背对计算机,组长打开幻灯片。〔留意:应使用
4.这套试验方案得到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可,我也十分认同,因为它
【摘要】 在《生物进化的缘由》一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摒弃 繁琐的试验方案,引导学生用简便的多媒体手段进行试验探究,这样做可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预 备试验快捷,重复利用性强;增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操作简洁,便于统 计,削减出错;利于展示和评价;便于资料积存和资源共享。
谈一谈自己的体验。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 60 页为《模拟爱护色的形成过程》
这一模拟探究试验设计了一套试验方案,并且指出学生可以参考该方案 “制定适合自己的探究打算〞。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期第三章第三节实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说课
一、使用教材 二、实验器材 三、原实验不足及实验创新要点 四、实验设计思路 五、实验教学目标 六、实验教学内容 七、实验教学过程 八、实验效果评价及反思
2
一、使用教材
• 人教版《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下期,第三 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三节“生物进化 的原因”
3
二、实验器材
5
三、原实验不足及实验创新要点
原实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足
• 学生主观因素干扰 • 统计数据困难 • 操作繁琐复杂,实验耗费时间较长
创新要点
• 以Scratch软件编写一个小游戏,学生只 需要通过电子白板完成游戏即可达到实验 目的,并自动统计数据,从而回避原模拟 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6
四、实验设计思路
• 减少学生的主观选择 • 降低数据统计的困难 • 优化实验过程,提高实验趣味性
程;并尝试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八、实验效果及反思
实验效果
• 操作简便,时间短 • 自动统计数据 • 生动形象 • 降低学生主观干扰
反思
• 缺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 美术水平有限 • 仍然存在学生主观干扰
13
谢谢
14
• 触摸式电子白板或个 人式平板电脑
三、原实验不足及实验创新要点
• 在教材中的原实验中,利用彩色制片充当 被捕食者,大彩纸充当生物的“生活环境” 学生扮演“捕食者”,“捕食者”通过快速地 反应抓取与大彩纸颜色差距较大的“被捕食 者”从而模拟自然中的捕食情景,最终留下 颜色与大彩纸相近的“被捕食者”。
10
七、实验教学过程
• 课前教师完成程序编写 •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原实验
内容 • 学生做出假设 •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 根据实验情况和数据完成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天的雷义: 保护色是指生物的体色与外界环境的
颜色相似。 保护色的作用:
保护色对生物躲避敌害和捕食猎物是 十分有利的 。
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探究实验基本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订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与交流
3实验操作:将小纸片均匀地撒在大卡纸上,实
施捕食过程,直到大卡纸上只剩下20张小纸片,统 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小纸片的数目。
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三个与自己体色相同 的后代,重复上述捕食过程,每轮开始记录各种颜色 的小纸片的数目。
注意:“捕食者”不要特意寻找某些颜色的小纸片。
实施计划
按以上步骤实施计划将数据统计在下表中:
得出结论
• 结果:经过三代的选择,幸存下来的“猎 物”的体色与背景相近。
• 结论:生物保护色的形成与环境有关,保 护色是生物长期进化的一种结果,生物进 化是为了不断适应环境。
表达与交流
这个模拟探究实验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生物进化的原因
1、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2、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 自然选择学说: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提出问题:
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
作出假设:
保护色与栖息地环境色彩相似的个体容 易生存。
制订计划:
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全班参与讨论完善。
制订计划
1材料准备:四种颜色的小纸片且大小相等各100
张、一张大卡纸。
2材料代表的意义:纸片代表各种不同体色的同
种动物,大卡纸代表生物生存环境的背景色,学生代 表捕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