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原理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1、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2、城市化:农业人口和农业用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得现象及过程。

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或城镇化发展S型曲线或城市化的基本规律:(1)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比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2)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

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3)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4、工业化前的城市与工业化后的城市特征:近代的工业革命,是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工业前城市的特征是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大,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为辅。

城镇化水平不高。

而工业城市的特征是第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大,农业现代化,城镇发展水平高,人口聚集,环境受到污染,城市的格局变化是城市以圈层式向外扩张,人工能源及加工工业的集中造成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这是构成工业城市发展的模式。

5、中国城镇化道路特点及启示:特点:(1)改革开放后,城市化水平基本上每年以1%的速度增加;(2)省际城市化水平差异明显;(3)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化的压力,又是推进城市化的动力。

启示:未来的城镇化应该是一种多元化的模式,即改变过去仅仅以规模作为政策标准的方法。

未来的城市和区域发展应当是超越单个城市的传统思维,走向区域协调,从更大区域范围来思索永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走向和谐的城市区域,这也将是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1、邻里单位:“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还提出在统一邻里单位安排不同阶层的居民居住。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 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 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 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 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无疑又加速经济增长。
人均GNP水平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也高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 1、推拉说
2、1970年马卜贡杰模式
第三个争论的问题是,城市化究竟始 于何时?(工业革命?产生之日?)
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自工业革命始,因为在 此以后城市才大规模扩展,才在社会经济生活 中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力量。工业革命以前的城 市化没有规律是城市乡村化,城市是乡村的一 部分。另一种观点认为,世界上6000-7000年 以前就出现城市。现代城市是古代城市的继承 和变革,因此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 化进程。
三次产业的发展
城市化发展阶段划分
城市化阶段的差异
1、发展速度的变化
初期:缓慢,由慢变快 中期:快 后期:慢,由快变慢
2、产业结构的变化
美国城市化阶段的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产业劳动力比重
80
60 51.5
40
24.273.8 31.341.345.2
20
0 25.70%
53.40%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代表人物:英国的哈维(D.Harvey)、 美国的卡斯特尔斯(M.Castells)
新马克思主义者学派
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化的研究应 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入 手,只有这样才能揭露资本主义 社会城市化的本质及所产生的城 市问题的根源。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工业化与城市化
美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紧密关联

高中地理城市化问题

高中地理城市化问题

高中地理城市化问题近年来,城市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大趋势。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高中地理课程中,城市化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下面我们将从城市化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来探讨高中地理城市化问题。

一、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流动和集聚过程。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面积的扩大,城市化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

城市化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人口的迁移,还包括城市经济、社会结构、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二、城市化的原因城市化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人口增长、农业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等因素。

首先,人口增长是城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有限,许多人选择迁往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

其次,农业现代化也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大量释放,这些劳动力往往选择迁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

此外,工业化进程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原因。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三、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加速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作为经济中心,集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促进了产业的集中和规模化发展。

其次,城市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提高了人们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城市资源的紧张,交通拥堵、住房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城市化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四、应对城市化的措施为了解决城市化问题,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

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

此外,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2011.11.5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2011.11.5

另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 这被称之为离心型城市化,也称扩散型城市化。
向心型城市化促使城市中心土地利用密度升高,向立体 发展,形成中心商业区。离心型城市化导致城市外围农村地 域变质、城市平面扩大。
2013/12/27
27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按照城市离心扩散形式的不同,还可分出外延型和飞 地型两种类型的城市化。 如果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 次向外推进,这种扩展方式称之为外延型城市化。 “摊大 饼” 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 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则称为飞地型城 市化。大学城、开发区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
目前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要指 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 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这种指标主要有 两个: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状况。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是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因 为其比土地利用指标更典型、更便于统计。然而,它也有些 问题:
因此,这个规律只是反映了一般趋势。
2013/12/27 16
城 市 化 的 预 备 期
城 市 化 的 发 展 期
城 市 化 的 快 速 发 展 期
城 市 化 成 熟 期
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拉平的“S”型曲线
2013/12/27 17
城市化的“S”形曲线
2013/12/27
18
三、乡/27
1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一、对城市化的不同解释 各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不一,迄今为止,关 于城市化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

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知识点:城镇化_2

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知识点:城镇化_2

人口的聚集往城市,
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
城市化包含了乡村—城市之间的四种转型:
人口结构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转型,地域空间的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Friedmann)将城市化过程区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

城市化Ⅰ: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

(可见的物化的) 城市化Ⅱ: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

(抽象的)
诺瑟姆曲线
起步阶段
加速阶段
稳定阶段
1、1760-1850年为城市化初始阶段
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水平达
到50%以上的国家—英国。

2、1851-1950年,为城市化局部发展阶段
3、1951—至今为城市化普及阶段
1、很长时间是以限制城镇化和城市规模为政策标准。

2、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同步。

城市规划的概念与特征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是政府确定城镇未来发展目标,改善城镇人居环境,调控非农业经济、社会、文化、游憩活动高度聚集地域内人口规模、土地使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各项开发与建设行为,以及对城镇发展进行的综合协调和具体安排;依法确定的城市规划是维护公共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

土地使用的配置;
城市空间的组合;
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
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1、国家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
2、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3、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
4、改善人居环境。

高中地理知识点:城市化

高中地理知识点:城市化

高中地理知识点:城市化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节主要研究城市化的概念和城市化的标志,世界城市化和世界城市化过程的差异,应重点了解人口城市化的内容和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分析比较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正确理解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能够运用教材上的图表,分析城市化过程各阶段的趋势及产生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可列表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教材中涉及的数字较多,应结合课文中的图表加以理解,不应死记硬背,注意分析数字背后的地理现象和规律。

重点:
1.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的三个标志
城市化含义城市化标志
(1)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
(2)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要处理好城市(点)、区域(面)的各自独特作用及其相互联系。

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城市化水平的高低——重点放在城市化三个主要标志中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因为城市化进程最突出的表现是人口增长过程。

(2)当代城市化的动力——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发展的。

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多数农民是为了摆脱贫困,盲目流入城市的。

两种类型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趋势有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已进入后期,发展趋缓、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处于中期,仍在发展中。

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市发展迅速;发展中国家则相反,大城市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城市地理学 城市化原理(1)

城市地理学 城市化原理(1)

各国1990年单位耕地农业从业人数 各国1990年单位耕地农业从业人数
农业经济活动人口占总经济活动人 口比例( 2002年 口比例( 2002年)
英国 美国 加拿大 德国 法国 日本 意大利 1.7%; 1.7%; 2.0%; 2.0%; 2.2%; 2.2%; 2.3%; 2.3%; 3.0%; 3.0%; 3.6%; 3.6%; 4.8%; 4.8%; 韩国 南非 俄罗斯 巴西 波兰 印度 中国 8.8%; 8.8%; 8.9%; 8.9%; 10.0%; 10.0%; 15.6%; 15.6%; 20.7%; 20.7%; 58.7%。 58.7%。 65.5%; 65.5%;
不同角度的城市化含义
①强调了城市化是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 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②强调了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 口的过程。 口的过程。 ③强调了由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社会 化大生产的过程。 化大生产的过程。 ④强调了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变化 过程。 过程。
一般性认为的含义
“城市文明普及率加速定律”说 城市文明普及率加速定律”
城市化水平 10% 20%20%-30% 30%30%-40% >50% >70% 城市文明普及率 10% 25%25%-35% 40%-50% 40%>70% 90%90%-100%
一、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农业发展与城市化 工业化与城市化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
离心型城市化∶ 离心型城市化∶
与上述部门相反, 与上述部门相反,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自城市中心向 外缘移动扩散,这被称之为离心型城市化,也称扩散型 外缘移动扩散,这被称之为离心型城市化,也称扩散型 城市化。 城市化。 这些具有离心倾向的部门包括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对发达国家来说,当前已进入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阶段,因此用
城市人口比例表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不存在 着显著相关。
26
以1981年不同经济类型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 与城市化水平为例,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较大 的相关性:
国家类型
低收入国家
国家数
33
加权人均GNP (美元/人)
260
加权平均城市化水平 (%)
8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二、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2、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 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也就是说, 可能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这种情况被 称之为假城市化,如非洲一些国家。 另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地 域集中和城市型景观地域推进的速度很快,超过经济发 展速度,却缺少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叫做过度城市化。
11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三、城市化含义的三个争论问题

2、城市内部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地域的转化,算 不算城市化?

例如,建筑密度较为稀疏的地域,随着商业服务网点的 增多、交通线路的开辟,人流将逐渐稠密,建筑密度升 高。再如,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内部一些设施较为落后 的地段逐渐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像这些城市内部地域 级差的变化,是否属于城市化概念的范畴?
19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一、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2.第二前提: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只提供粮食,不提供劳动人口,非农业部门就 不能兴起;非农业部门不能形成,城市也就不能产 生。 随农业生产力提高而造成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 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

2020年城乡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化

2020年城乡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掌握)1、城市化含义城市化是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社会发展的世界性现象,世界各国先后开始从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社会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社会,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

意义:探索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规律,预测其发展前景,对确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以及制定相应的城市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化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

对城市化过程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有社会学的、人口学的、经济学的和地理学的不同概念。

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过程,它意味着人们不断被吸收到城市中,并被纳入城市的社会组织中去,而且还意味着随城市发展而出现的城市生活方式的不断强化。

人口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乡村人口向城市转化和集中的过程。

两种方式:一是人口集中场所(既城市地区)数量的增加;二是每个城市地区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

经济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转移并产生空间聚集的过程。

地理学角度:城市化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空间专业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农业甚至未开发区形成新的城市,以及已有城市向外围的扩展。

定义:城市化通常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二层含义:人口集中过程和景观转变过程城市化既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又是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产业转化为非农业产业,以及社区结构和空间形态转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农村的扩散过程。

城市化还应包括原有市区的结构重组、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更新、环境的改善等。

2、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普遍接受的:人口统计学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指标)计算公式:PU=U/P其中:PU--城市化水平U--城镇人口P--总人口不同国家对城镇人口统计标准的设定不同,往往缺乏可比性。

3、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1)初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工业生产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第1章到第18章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一、城市的形成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从畜牧业分出第二次劳动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二、城镇化1、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也人口和城市农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2、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一、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二、各朝都城1、秦:相天法地,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

规模宏大。

2、汉长安:宫殿与市民居住生活区在空间上分隔,强调皇权,周礼制的规划思想理念得到全面的体现。

3、三国(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4、唐(长安):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

里坊制在唐长安进一步发展,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

(唐长安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5、宋:里坊制逐渐被废除,出现开放的街巷制度。

三、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希波丹姆模式:古希腊城邦时期出现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第1章到第18章市广场为中心。

2、城市以广场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

城市规划原理简要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简要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简要总结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城市与城市发展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工业化导致新兴城市的形成,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形成的动因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

城市发展的规律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活动是决定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专门化阶段综合化阶段成熟化阶段区域化阶段2、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时期相对集中时期相对分散时期绝对分散时期3、增长极核理论佩鲁 1950年增长极核理论1966年由经济空间扩展到地理空间极化效应(生产要素向发展条件较好的城镇集中)、扩散效应(生产要素的扩散),使区域经济趋于协调,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过程。

4、经济全球化理论逆工业化|后工业化在旧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发展中国家作为原料产地,发达国家从事成品制造。

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控制、管理功能集聚于少量全球性中心城市;制造、装配功能扩散在大多数城市中。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一)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城市物质环境构成具有空间属性,表现为可达性和外部效应。

(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1、城市社会的异质性不同经济社会背景的社会群体聚居在城市的不同地区,即出现居住分异。

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老龄化社会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龄社会---当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总数的14%时则进入老龄社会。

(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城市经济活动的三大产业分类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和克拉克第一产业(产品来源于自然界的部类)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类)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部类)三、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化)(一)城镇化及其特点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学原理

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学原理

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学原理城市化进程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仅涉及到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变化,也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变革。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学原理,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可以促进人口集聚、资源整合、产业升级等,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化进程中的劳动力转移、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劳动力转移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资本积累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率;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二、城市化进程与资源环境城市化进程与资源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集聚、土地利用、能源消耗等因素都会对资源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注重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一方面,可以通过价格机制、税收机制等市场手段来调节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成本和收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政策、法规等手段来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三、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都会发生变化。

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注重社会发展的协调和平衡。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发展问题,可以通过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方式来解决。

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化机制来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等社会化的方式来提高社会治理的水平和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1)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 )
城市的对外交通是城市向外伸出的触角, 城市的对外交通是城市向外伸出的触角,交通干线延伸的方向 是城市地域拓展的主要方向。 是城市地域拓展的主要方向。 城市的对外交通干线与城市内部的交通线在具体功能上有所区 别: ① 组织交通 对外交通干线:大流量、高速度,联系城市与区域, 对外交通干线:大流量、高速度,联系城市与区域,其客货流 主要原因来自域外。 主要原因来自域外。 城市内部的交通干线:并不要求大流量和高速度, 城市内部的交通干线:并不要求大流量和高速度,主要强调安 全性、时效性、联结性。 全性、时效性、联结性。 ② 划分景区和街区
(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 )
居住作为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在城市向外围的扩展中, 居住作为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在城市向外围的扩展中,住 宅扩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宅扩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改善居住条件的欲望导致城市住宅大量地、 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改善居住条件的欲望导致城市住宅大量地、 导致城市住宅大量地 经久不断地兴建,这是住宅不断向城市外围扩散的原因所在。 经久不断地兴建,这是住宅不断向城市外围扩散的原因所在。 住宅扩散有两种形式:自由扩散和附属扩散。自由扩散指居 住宅扩散有两种形式:自由扩散和附属扩散。自由扩散指居 住区不随其它设施一起扩散;附属扩散指居住区随其它设施一起 住区不随其它设施一起扩散;附属扩散指居住区随其它设施一起 扩散出去,如商业服务、中小学校、医疗保健、 扩散出去,如商业服务、中小学校、医疗保健、文体娱乐设施等 等。在它们的参与下,街区才会慢慢繁华起来,城市的气氛才会 在它们的参与下,街区才会慢慢繁华起来, 慢慢浓起来。 慢慢浓起来。
曼 哈 顿
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一个是我国城市中心区大多为旧市区,人口高度密集, 第一个是我国城市中心区大多为旧市区,人口高度密集, 城市中心区大多为旧市区 基础设施老化,大量高层商业楼、 基础设施老化,大量高层商业楼、住宅楼的兴建使城市各项基 础设施的负担更为加重。 础设施的负担更为加重。 第二个是我国很多城市具有悠久历史, 第二个是我国很多城市具有悠久历史,市中心区保留有传 统的建筑风格,如盲目兴建现代化高层建筑, 统的建筑风格,如盲目兴建现代化高层建筑,势必破坏原有的 风貌。 风貌。 因此,对我国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必须要有合理的规划、 因此,对我国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必须要有合理的规划、 控制。 控制。

城市地理学第四、五章

城市地理学第四、五章
城市化Ⅰ--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 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 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 城市化Ⅱ--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 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 因此,城市化Ⅰ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 性的过程,而城市化Ⅱ则是抽象的、精神 上的过程。
三、城市化含义的三个争论问题
但美国的,法国的认为,包括。城市性地域与农 村性地域,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衔接的、渐变的、 连续的。即使进入城市性状态,“质”与“量”上的 转化也仍在进行。这种理论即为农村城市连续论。 我国学者倾向于赞同第二种观点。这是因为,我 国很多城市是从前工业化社会演变而来的,由于 经济发展水平低,至今大多数城市的基础设施还 不足,城市现代化程度很低。因此,加强我国城 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现代化,也属于城市 化这一总进程。
二、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
我们可以从上两种空间过程相互配合的情况出发, 将当今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划分为三种类型。
1、正统的城市化类型(典型的城市化) 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 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 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
14
2、非典型的城市化 (假城市化、过量城市化)
第一个争论的问题是,城市化究竟表示一种结果? 还是一种过程?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第二个争论的问题是,城市内部从一般地域向更 繁华地域的转化,算不算城市化? 第三个争论的问题是,城市化究竟始于何时? (工业革命?产生之日?)
第一个争论的问题是,城市化究竟表示一种结果? 还是一种过程?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过度城市化( Over-Urbanization )
过度城市化-人口地域集中和 城市型景观地域推进的速度很快, 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却缺少城市 文化的地域扩散,叫做过度城市 化。如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

(完整版)城市地理学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完整版)城市地理学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相同点 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 是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
不同点
郊区化
逆城市化
中心城区
城市郊区
乡村或 小城镇
Hale Waihona Puke 郊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1. 城市化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 经济 发展
农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劳动力 城
工业发展
市 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化
服务业发展
2. 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
4.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
▪ 正统的城市化: P56 ▪ 假城市化 ▪ 过度城市化 ▪ 郊区城市化 ▪ 逆城市化 ▪ 再城市化:
相对于逆城市化而言,当城市出现逆城市化时,城 市人口、工商业向农村分散,而城市中心区发展缓 慢,甚至开始衰落。在此背景下,国家与城市政府 积极采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 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在市域内 实现人口增长,这就是所谓的再城市化。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 城市化定义 ▪ 城市化机制 ▪ 城市化的类型测度 ▪ 城市化近域推进和郊区化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 城市化的概念 ▪ 城市化的标志 ▪ 城市化的意义 ▪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
城市化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的过程 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
返 回
1.城市化的概念
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1949年用地
1990年用地
上海人口的增加
54万
1911年人口
538万
1949年人口
1324万
1990年人口
1. 对照上述两幅图,你发现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2. 什么是城市化?其主要标志是什么? 3. 城市化对促进经济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城镇化理论

城镇化理论

传统农业
原始手工技术
自然经济基础
封闭落后的农村 城乡分野 并行发展
现代工业部门
机械自动技术
商品经济基础
开放发达的城市
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是指旧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逐步转向城 乡之间、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的双重二元结 构,即位于农村地域上的农村工业部门和农 业部门,以及位于城市地域上的城市传统工 业区和城市新型经济区。由此构成了城乡双 重二元矛盾,使以往的城乡矛盾更趋复杂。

扩散效应

是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发展速度将放 慢,原来已经积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开始寻求更 高的发展机会,于是出现由增长点向周边地区的 扩散,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由于劳动力、市场、自然资 源等方面的原因使新的增长点得以形成。

由集聚-扩散产生的地域结构变化推进了 农村城市化进程。该过程中城乡支撑体系的 完善是关键一步,没有畅通的流通渠道,资

聚集经济又称聚集经济效益,意指由于一批厂商的 相对聚集而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或费用的减少。 例如工业的聚集,可以共享电力、水源和交通运输 等各种基础设施,避免污染的扩散。 聚集不经济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空间集中 所引起的费用增加或收入、效用的减少。


聚集效应是由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所形 成的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 聚集经济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提供了 吸引力和推动力;聚集不经济则构成空间集 聚的排斥力和约束力。 一座城市的兴衰,实际上由聚集效应的聚集 经济和聚集不经济的综合作用所决定。自觉 运用聚集效应的原理指导小城镇建设有着非 常重要的意义。
“三元结构”

比“二元结构”多出来的另一元,就是以 中间技术为主导,以乡镇工商企业为主体 的农村非农业部门及其载体——小城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