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十力的分解鲁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推荐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六重力与重心鲁科版必修1

[推荐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六重力与重心鲁科版必修1

课时跟踪检测(六)重力与重心1.在世界壮汉大赛上有一项拉汽车前进的比赛,如图1所示中某壮汉正通过绳索拉汽车运动,则汽车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 )图1A.壮汉、汽车B.壮汉、绳索C.绳索、汽车D.汽车、绳索解析:选C 汽车所受拉力是绳索对汽车施加的作用力,故其施力物体是绳索,受力物体是汽车。

选项C正确。

2.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的支持面垂直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解析:选B 根据重力的特点可知,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选项B正确,A、C、D 错误。

3.关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重力的大小等于它对竖直悬绳拉力的大小或等于它对水平支持面压力的大小B.在地球各处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C.重心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D.对某一物体而言,其重力的大小总是一个恒量,不因物体从赤道移到南极而变化解析:选C 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它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它对水平面压力的大小并不一定相等,只有在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才相等,A不正确;在地球上各处的重力都是竖直向下,但各个地方的竖直向下并不是指向同一方向,例如南极和北极的重力方向恰好相反,同一物体在不同纬度处的重力也是不同的,地球表面上,越靠近两极其重力的大小越大,所以B、D是不正确的;重心是为研究问题的方便引入的一个物理模型,物体各个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以等效看做集中在一点上,故选C。

4.如图2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珍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 )图2A.马跑得快的缘故B.马蹄大的缘故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解析:选D “马踏飞燕”中的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脚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D正确。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滚动检测10.docx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滚动检测10.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滚动检测10力与运动(二)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满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得0分)1.下列各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 A.厘米、克、秒B.米、千克、秒C.米、千克、牛顿D.千克、吨、小时答案:BC2.设想如能创造一理想的没有摩擦的环境,用一个人的力量去拖一艘万吨巨轮,则从理论上可以说() A.巨轮惯性太大,所以完全无法拖动B.一旦施力于巨轮,巨轮立即产生一个加速度C.由于巨轮惯性很大,施力于巨轮后,要经过一段很长时间后才会产生一个明显的加速度D.由于巨轮惯性很大,施力于巨轮后,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才会产生一个明显的速度答案:BD3.如图1所示,一个盒子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下滑,在下滑过程中,盒子中质量为m 的钢球对盒子侧壁的压力的大小是()图1A .mg sin θB .mg cos θC .mg tan θD .等于零答案:D4.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 ,如图2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B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C .当a 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D .当a 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答案:BC5.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该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3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20 s 内平均速度为零B .物体在20 s 末的速度为零C .在20 s 末物体又回到出发点D .物体在10 s 末的速度最大 答案:BD图36.如图4所示,某个物体在F 1、F 2、F 3和F 4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F 4的方向沿逆时针转过6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A.F 42B.32F 4C .F 4D.3F 4答案:C7.有一种大型游戏器械,它是一个圆筒型大型容器,筒壁竖直,游客进入容器后靠筒壁站立,当圆筒开始转动后,转速加快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地板塌落,游客发现自己没有落下去,这时因为( )A .游客处于超重状态B .游客处于失重状态C .游客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重力D .筒壁对游客的支持力等于重力解析:人在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并不是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答案:C8.如图5所示,质量均为m 的甲、乙两同学,分别静止于水平地面的台秤P 、Q 上,他们用手分别竖直牵拉一只弹簧秤的两端,稳定后弹簧秤的示数为F ,若弹簧秤的质量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同学处于超重状态,乙同学处于失重状态B .台秤P 的读数等于mg -FC .台秤Q 的读数为mg -2FD .两台秤的读数之和为2mg解析:甲乙两同学都处于平衡状态,没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不是超重状态,也不是失重状态,A 不正确.由平衡条件知,台秤P 的读数是mg +F ,台秤Q 的读数是mg -F ,两个台秤的读数之和是2mg ,D 正确.答案:D图4图59.如图6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 处自由释放,压上弹簧后与弹簧一起运动.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建一坐标系Ox ,则小球的速度v 2随坐标x 的变化图象如图7所示.其中OA 段为直线,AB 段是与OA 相切于A 点的曲线,BC 是平滑的曲线,则关于A 、B 、C 各点对应的位置坐标及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6 图7A .x A =h ,a A =0B .x B =h ,a B =gC .x B =h +mgk ,a B =0D .x C =h +mgk ,a C >g答案:C10.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 作用,力F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及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8所示.由图象中的信息能够求出的量或可以确定的关系是( )图8A .物体的质量mB .斜面的倾角θC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D .μ>tan θ答案:A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1.质量相等的A,B,C三个小球,通过相同的弹簧连接起来,如图9所示.用绳将它们悬挂于O点,则当绳OA被剪断的瞬间,A的加速度为________,B的加速度为________,C加速度为________.图9答案:3g0012.如图10所示,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重力为100 N的粗细均匀的直棒A,棒上套有重20 N的圆环B,当B下滑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110 N,此时B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m/s2.图10解析: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大于物A的重力,则多余的力是B对A向下的摩擦力f=110 N-100 N=10 N,A对B向上的摩擦力为10 N,对环应用牛顿第二定律,20 N-10 N=20ag,物B的加速度为a=g2=5 m/s2.答案:513.如图11所示,用细线拉着小球A向上做加速运动,小球A、B间用弹簧相连,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2m,加速度的大小为a,若拉力F突然撤去,则A、B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______,a B=______.图11解析:去掉力F的瞬间,B受力情况不变,故加速度大小仍为a,方向向上.对B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2mg=2ma所以弹簧弹力N=2m(g+a),对A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a′,由牛顿第三定律得N′=N所以A球的加速度a′=[2m(g+a)+mg]/m=3g+2a.答案:3g+2a a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4.(10分)太空是一个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的环境,人类可以利用这样的天然实验室制造出没有内部缺陷的晶体,生产出能承受强大拉力的细如蚕丝的金属丝.假如未来的某天你乘坐“神舟”n号飞船进行“微重力的体验”行动,飞船由6 000 m 的高空静止下落,可以获得持续的25 s之久的失重状态,你在这段时间里可以进行关于微重力影响的实验.已知下落的过程中飞船受到的空气阻力为重力的0.04倍,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试求:(1)飞船在失重状态下的加速度;(2)飞船在微重力状态中下落的距离.解析:(1)设飞船在失重的状态下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又f=0.04mg即mg-0.04mg=ma解得a=9.6 m/s2.(2)由s=12at2得s=12×9.6×252 m=3 000 m.答案:(1)9.6 m/s2(2)3 000 m15.(10分)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弹簧秤.(弹簧秤质量可不计),弹簧秤下吊一个光滑小球,将木板连同小球一起放在斜面上如图12所示.用手固定住木板时,弹图12簧秤示数为F 1,放手后木板沿斜面滑下,稳定时弹簧的示数为F 2,测得斜面倾角为θ,则由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小木板跟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解析:木板固定时,对球m : F 1=mg sin θ得m =F 1g sin θ,放手稳定时,设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a ,对整体:(M +m )g sin θ-μ(M +m )g cos θ=(M +m )a , 所以a =g (sin θ-μcos θ). 对m :mg sin θ-F 2=ma , 则F 1-F 2=F 1g sin θ(g sin θ-μg cos θ), 解得μ=F 2F 1tan θ.答案:F 2F 1tan θ16.(12分)2008年1月份,突如其来的大雪使南方部分省市的电力供应、交通运输陷入瘫痪,给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车辆遇紧急情况刹车时,车轮会抱死而“打滑”.如图13所示,假设某汽车以10 m/s 的速度行驶至一斜坡的顶端A 时,突然发现坡底前方有一行人正以2 m/s 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司机立即刹车,但因冰雪路面太滑,汽车仍沿斜坡滑下.已知斜坡高AB =3 m ,长AC =5 m ,司机刹车时行人距坡底C 点距离CE =6 m ,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胎与冰雪路面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5,试分析此种情况下,行人是否有危险.(g =10 m/s 2)图13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汽车在斜坡上滑下时的加速度 a 1=mg sin θ-μmg cos θm =g sin θ-μg cos θ ① 由数学知识知sin θ=35,cos θ=45②故由①②得a 1=2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 汽车在水平冰雪路面上的加速度a 2=μg =5 m/s 2汽车到达坡底C 时的速度满足v C 2-v A 2=2a 1s AC 解得v C =120 m/s 经历时间t =v C -v Aa 1≈0.5 s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减速至v =v 人=2 m/s 时滑动的位移s 1=v C 2-v 人22a 2=11.6 m 经历的时间t 2=v C -v 人a 2≈1.8 s人发生的位移s 2=v 人(t 1+t 2)=4.6 m因s 1-s 2=7 m>6 m .故行人有危险,应抓紧避让. 答案:有危险。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部分第6章第1节课时跟踪训练.docx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部分第6章第1节课时跟踪训练.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课时跟踪训练](满分60分 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40分。

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3分,错选不得分)1.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力是产生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力是保持物体速度不变的原因解析: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所以力不是产生物体运动的原因,A 项错。

根据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可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外力来维持,而恰恰是外力的存在改变了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保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D 两项错误,C 项正确。

答案:C2.在物理课上,老师在讲解“惯性”概念时,做了一个小实验:用两根细绳分别悬挂一个乒乓球和一个同体积的实心小铁球,用力对着乒乓球吹气,乒乓球偏离了竖直方向;用几乎同样大的力对着小铁球吹气,小铁球没有动。

这个实验主要说明的物理问题是( )A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B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C .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具有的惯性也越大D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解析:小铁球质量大,状态不易改变,说明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选项C 正确。

答案:C3.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的16。

同一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时与在地球表面上时相比较( )A .惯性减小16,重力不变 B .惯性和重力都减小16C .惯性不变,重力减小为16D .惯性和重力都不变解析:物体的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多少有关,因质量是恒量,同一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在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所以这个飞行器从地球到月球,其惯性大小不变,物体的重力是个变量,这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的重力为G 月=mg 月=m 16g 地=16G 地。

故选C 。

答案:C4.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阶段验收评估(五)力与运动 鲁科版必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阶段验收评估(五)力与运动 鲁科版必修1

阶段验收评估(五)力与运动(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第1~5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6~8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不全得3分,选错不得分)1.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

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解析:选D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静止是不受力的自然状态;从同一高度下落重的物体下落得较快。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反,所以本题选D。

2.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物体,给物体施以水平作用力,在力作用到物体上的瞬间( )A.物体同时具有加速度和速度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速度仍为零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加速度仍为零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解析:选B 合外力与加速度是瞬时对应关系,所以在力作用到物体上的瞬间,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物体的速度还得从零开始增大,不可能立即具有速度,故B正确。

3.在升降电梯内的地面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 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1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C.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D .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g5,方向一定竖直向下解析:选D 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变小了,说明晓敏在这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而晓敏的重力没有改变,A 错;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B 错;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有:mg -F =ma ,即50g -40g =50a ,解得a =g5,方向竖直向下,但速度方向可能是竖直向上,也可能是竖直向下,C 错,D 对。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部分第6章第4节课时跟踪训练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部分第6章第4节课时跟踪训练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课时跟踪训练](满分60分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40分。

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3分,错选不得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解析:超重状态时,物体加速度应竖直向上,失重状态时,物体加速度应竖直向下。

当物体处于静止不动时(本题A、C、D)加速度均为零,为平衡状态。

只有B选项中运动员的加速度竖直向下,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B2.下面关于失重和超重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减小;处于超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增大B.在电梯上出现失重状态时,电梯必定处于下降过程C.在电梯上出现超重现象时,电梯有可能处于下降过程D.只要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向上,物体必定处于失重状态解析:加速度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超重和失重并非物体的重力增大或减小,而是使悬绳或支持面的弹力增大或减小;电梯加速向上运动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电梯减速下降时,也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C3.下列几种情况中,升降机绳索拉力最大的是()A.以很大速度匀速上升B.以很小速度匀速下降C.上升时以很大的加速度减速D.下降时以很大的加速度减速解析:当重物处于超重时,升降机绳索拉力最大,所以可能的情况有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答案:D4.“神舟七号”绕地球运动时,里面所有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在其中可以完成下列哪个实验() A.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B.做托里拆利实验C.验证阿基米德定律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验证牛顿第三定律解析: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与重力有关的一切物理现象都消失了。

托里拆利实验用到了水银的压强,由于p=ρgh与重力加速度g有关,故该实验不能完成;阿基米德定律中浮力F=ρgV也与重力加速度g有关,故该实验也不能完成;水银温度计测温度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弹簧测拉力与重力无关,故能完成的实验是A、D。

高中物理 4.2 力的分解(精讲优练课型)课时提升作业 鲁科版必修1-鲁科版高一必修1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4.2 力的分解(精讲优练课型)课时提升作业 鲁科版必修1-鲁科版高一必修1物理试题

力的分解(1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5小题,每一小题8分,共40分)1.如下列图,拖拉机拉着耙耕地,拉力F与水平方向成α角,假设将该力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如此它的水平分力和竖直分力分别为()A.FsinαFcosαB.FcosαFsinαC.FtanαD.Ftanα【解析】选B。

将F分解,得到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

根据直角三角形关系得水平分力为Fcosα,竖直分力为Fsinα,故B正确。

2.某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在如下四个选项中双臂用力最小的是()【解析】选B。

人受到的重力大小恒定,重力可分解成沿两臂方向向下的拉力,当两臂间的夹角最小时,两臂上的拉力最小。

由图可知在B中,两分力的夹角为零,两臂拉力最小,故B正确。

3.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如图是我们衣服上的拉链的一局部,在把拉链拉开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三角形的物体在两链中间运动,使很难直接分开的拉链很容易地拉开。

关于其中的物理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在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的物体增大了分开两拉链的力B.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的物体只是为了将拉链分开并没有增大分开两拉链的力C.拉开拉链时,三角形的物体增大了分开拉链的力,但合上拉链时减小了合上的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选A。

在拉开拉链时,三角形的物体在两链间和拉链一起运动,手的拉力在三角形的物体上产生了两个分力,如图(1)所示,分力大于手的拉力,所以很难直接分开的拉链很容易地被三角形物体分开。

在合上拉链时,如图(2)所示,手作用在三角形上的拉力产生的两个分力均大于拉力,此时增大了合上的力,较容易地合上拉链。

因此应选A。

4.如下列图是李强同学设计的一个小实验。

他将细绳的一端系在手指上,细绳的另一端系在直杆的A端,杆的左端顶在掌心上,组成一个“三角支架〞,在杆的A端悬挂不同重物,并保持静止。

通过实验不会感受到()A.细绳是被拉伸的,杆是被压缩的B.杆对手掌施加作用力的方向沿杆由C指向AC.细绳对手指施加作用力的方向沿绳由B指向AD.所挂重物质量越大,细绳和杆对手的作用力也越大【解析】选B。

【配套K12】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力的平衡平衡条件的应用鲁科版必修1

【配套K12】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力的平衡平衡条件的应用鲁科版必修1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力的平衡平衡条件的应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平衡状态就是指物体的静止状态B.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合力为零的状态C.杂技演员走钢丝时一直处于平衡状态D.物体的速度不再增加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解析:选B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合力为零的状态,物体可表现为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A错,B对;杂技演员走钢丝时,身体会左右摇摆,有时合力为零,为平衡状态,有时合力不为零,为非平衡状态,C错;物体的速度不再增加,但如果正在减小的话,物体一定处于非平衡状态,D错。

2.(多选)下列各组的三个共点力,可能平衡的有( )A.3 N,4 N,8 N B.3 N,5 N,7 NC.1 N,2 N,4 N D.7 N,6 N,13 N解析:选BD 三个共点力,若其中任意一个力的大小介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则这三个共点力可能合力为零而处于平衡。

依此结论可判定B、D正确。

3.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1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C.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D.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解析:选A 因人随扶梯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合外力一定为零,C、D项错;人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相等,合力为零,不可能有摩擦力,若有摩擦力,F合一定不等于零,这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不符,故A对,B错。

4.某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把其中一个力F1的方向沿顺时针转过9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两个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 A.F1 B.2F1C.2F1D.无法确定解析:选B 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知,F1与另外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等大反向,如图所示,当F1转过90°时,F′没变化,其大小仍等于F 1,而F1沿顺时针转过90°时,如图所示,此时的合力F=F21+F2=2F1,选B。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力的分解1.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和F2,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B.F1和F2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C.物体同时受到F1、F2和F三个力的作用D.F1和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相同解析:选C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但分力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在分析物体受力时,不能将分力也当成物体所受的力。

2.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时()A.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一定要变小B.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变大C.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这个力的一半D.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等于这个力解析:选C由于两分力的大小与两分力的夹角有关,所以一个分力变大,另一个可变大,也可变小,故A、B项均错;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同时,两个分力取最小值,此时F =F1+F2,显然F1、F2不能同时小于合力的一半,C项正确;当两个等大分力的夹角为120°时,两个分力与合力大小相等,D项错。

3.(多选)一个10 N的力可以分解为下面哪两个力()A.30 N和5 N B.20 N和5 NC.10 N和5 N D.10 N和10 N解析:选CD选项A合力的范围是25 N至35 N,10 N不在此范围内,故选项A错误;选项B合力的范围是15 N至25 N,10 N不在此范围内,故选项B错误;选项C合力的范围是5 N至15 N,10 N在此范围内,故选项C正确;选项D合力的范围是0至20 N,10 N在此范围内,故选项D正确。

4.为了行车的方便与安全,上山的公路都是很长的“之”字形盘山公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减小上山车辆受到的摩擦力B.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C.减小上山车辆对路面的压力D.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沿路面向下的分力解析:选D如图所示,重力G按作用效果可分解为使物体下滑的分力F1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F2,则F1=G sin θ,F2=G cos θ,倾角θ减小,则F1减小,F2增大。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力的分解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力的分解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力的分解1.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和F2,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B.F1和F2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C.物体同时受到F1、F2和F三个力的作用D.F1和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相同解析:选C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但分力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在分析物体受力时,不能将分力也当成物体所受的力。

2.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时()A.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一定要变小B.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变大C.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这个力的一半D.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等于这个力解析:选C由于两分力的大小与两分力的夹角有关,所以一个分力变大,另一个可变大,也可变小,故A、B项均错;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同时,两个分力取最小值,此时F=F1+F2,显然F1、F2不能同时小于合力的一半,C项正确;当两个等大分力的夹角为120°时,两个分力与合力大小相等,D项错。

3.(多选)一个10 N的力可以分解为下面哪两个力()A.30 N和5 N B.20 N和5 NC.10 N和5 N D.10 N和10 N解析:选CD选项A合力的范围是25 N至35 N,10 N不在此范围内,故选项A错误;选项B合力的范围是15 N至25 N,10 N不在此范围内,故选项B错误;选项C合力的范围是5 N至15 N,10 N在此范围内,故选项C正确;选项D合力的范围是0至20 N,10 N在此范围内,故选项D正确。

4.为了行车的方便与安全,上山的公路都是很长的“之”字形盘山公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减小上山车辆受到的摩擦力B.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C.减小上山车辆对路面的压力D.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沿路面向下的分力解析:选D如图所示,重力G按作用效果可分解为使物体下滑的分力F1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F2,则F1=G sin θ,F2=G cos θ,倾角θ减小,则F1减小,F2增大。

高中物理 课时跟踪训练(十七)力的分解(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鲁科版高一第一册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课时跟踪训练(十七)力的分解(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鲁科版高一第一册物理试题

课时跟踪训练(十七)力的分解A级—学考达标1.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一样B.两个分力的作用效果与它们合力的作用效果不一定一样C.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就是合力的大小D.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任意大小的两个分力解析:选A 两个分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合力的作用效果一定是一样的,合力可以等效替代两个分力,A正确,B错误;分力与合力的关系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如此,不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如此的分解都是不正确的,C、D错误。

2.要将力F沿虚线分解为两个分力,哪些是能够分解的( )解析:选A 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分力与合力构成平行四边形,按这一原如此B、C、D中分力与合力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故无法分解。

3.假设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F2,如此如下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 )A.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B.F1、F2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C.物体同时受到F、F1、F2三个力的作用D.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一样解析:选C 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故A正确;分力不是物体所受到的力,F1、F2是两个分力,故B正确;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实际上分力并不存在,故C错误;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合力的作用效果一样,故D正确。

4.如下列图,将光滑斜面上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F1、F2两个力,如下结论正确的答案是( )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B.物体受mg、N、F1、F2四个力作用C.物体只受重力mg和支持力N的作用D.力N、F1、F2三个力的作用效果跟mg的作用效果一样解析:选C 物体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斜面,F1、F2是将重力按作用效果分解所得的两个分力,实际不存在,综上可知,C正确,A、B、D错误。

5.物体所受重力按力的效果进展分解,如下图中错误的答案是( )解析:选C A项中物体重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G1和沿斜面向下使物体向下滑的分力G2;B项中物体的重力分解为沿两条细绳使细绳张紧的分力G1和G2,A、B 项正确;C项中物体的重力应分解为垂直于两接触面使物体压紧两接触面的分力G1和G2,故C 项错误;D项中物体的重力分解为水平向左使物体压紧墙的分力G1和沿绳向下使绳张紧的分力G2,故D项正确。

高中物理 课时分层作业10 力的分解(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鲁科版高一必修1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课时分层作业10 力的分解(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鲁科版高一必修1物理试题

课时分层作业(十)(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合格根底练]一、选择题(此题共6小题,每一小题6分,共36分)1.(多项选择)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2 N的力可以分解成6 N和3 N的两个分力B.10 N的力可以分解成5 N和3 N的两个分力C.2 N的力可以分解成6 N和5 N的两个分力D.10 N的力可以分解成10 N和10 N的两个分力CD[逆向思维法,根据两个分力的合力的取值范围来判定.如A项中6 N和3 N的合力的范围是3 N≤F≤9 N,故合力不可能是2 N,即2 N的力不能分解为6 N和3 N的两个分力.同理B选项也不符合.]2.如下列图,把光滑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mg分解为F1、F2两个力.图中N为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B.物体受到mg、N、F1、F2共四个力的作用C.F2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D.力N、F1、F2这三个力的作用效果与mg、N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一样D[F1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其作用效果是使物体沿斜面下滑,但施力物体不是斜面,应当选项A错误;物体受到重力mg和支持力N两个力的作用,F1、F2是重力的分力,应当选项B错误;F2是重力沿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其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压斜面,F2的大小等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但两者的受力物体不同,F2的受力物体是物体,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斜面,应当选项C错误;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一样,应当选项D正确.]3.如下列图是李强同学设计的一个小实验.他将细绳的一端系在手指上,绳的另一端系在直杆的A端,杆的左端顶在掌心上,组成一个“三角支架〞.在杆的A端悬挂不同重物,并保持静止.通过实验会感受到什么,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 )A.绳子是被拉伸的,杆是被压缩的B .杆对手掌施加作用力的方向沿杆由C 指向A C .绳对手指施加作用力的方向沿绳由B 指向AD .所挂重物质量越大,绳和杆对手的作用力也越大B [物体重力的作用效果是:一方面拉紧细绳,另一方面使杆压紧手掌,应当选项A 正确;杆对手掌的作用力方向沿杆由A 指向C ,绳对手指的作用力由B 指向A ,应当选项B 错误,选项C 正确;将重力分解为沿绳方向的力F 1和沿杆方向的力F 2,如下列图,由F 1=Gcos θ,F 2=G tan θ可知,物重G 越大,F 1、F 2也越大,应当选项D 正确.]4.如下列图,质量为10 kg 的物体静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的坐标原点,某时刻只受到F 1和F 2的作用,且F 1=10 N ,F 2=10 2 N ,如此物体的合力( )A .方向沿y 轴正方向B .方向沿y 轴负方向C .大小等于10 ND .大小等于10 2 NC [正交分解如图,故物体的合力为10 N ,方向沿x 轴正向.]5.AB 、AC 两光滑斜面互相垂直,AC 与水平面成30°角,如下列图.假设把球的重力G 按照作用效果分解,如此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A .12G 和32GB .33G 和3G C .23G 和22G D .22G 和32GA[对球所受重力进展分解如下列图.由几何关系得F1=G sin 60°=32G,F2=G sin 30°=12G,选项A正确.]6.如下列图,物体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上的O点,现要使物体所受的合力沿着OO′方向,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这个力的最小值是( )A.F cos θB.F sin θC.F tan θD.F cot θB[因合力在OO′方向上,由矢量三角形定如此可知,把分力F的箭头和线OO′上任一点连起来,这段线段就表示F′,如下列图.由图易得:当F′与合力F合垂直时,即F′与OO′垂直时,F′最小,最小值为F sin θ.]二、非选择题(14分)7.如下列图,一个重为100 N的小球被夹在竖直的墙壁和A点之间,球心O与A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且θ=60°,所有接触点和面均不计摩擦.试求小球对墙面的压力F1和对A点压力F2.[解析]球的重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压紧墙壁和A点,作出重力与它的两个分力F′1和F′2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如下列图.球对墙面的压力F1=F′1=G tan 60°=100 3 N方向垂直墙壁向右.球对A点的压力F2=F′2=Gcos 60°=200 N,方向沿O→A方向.[答案]F1=100 3 N,方向垂直墙壁向右F2=200 N,方向沿O→A方向[等级过关练]一、选择题(此题共4小题,每一小题6分,共24分)1.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一样,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下列图,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都固定,假设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如此最先断的绳( )A.必定是OAB.必定是OBC.必定是OC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A[由力的分解图知F1最大,故OA先断,A正确.]2.如下列图,是斧头劈木柴的剖面图,其中BC边为斧头背,AB、AC边为斧头的刀面.要使斧头容易劈开木柴,斧头应该( )A.BC边与AB、AC边都短一些B.BC边长一些,AB、AC边短一些C.BC边短一些,AB、AC边长一些D.BC边长一些,AB、AC边也长一些C[把斧头所受的向下的力F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沿垂直AB、AC边的两个方向分解为F1和F2,设BC与AC成θ角,由图可知F1=F2,F=2F1cos θ,所以F1=F2=F2cos θ.要使木柴容易劈开,应使F1和F2大一些,如此θ应大一些,因此BC边应短一些,AB、AC边应长一些,故C正确.]3.(多项选择)如下列图,质量为m的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推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A.μmg B.μ(mg+F sin θ)C.μ(mg-F sin θ) D.F cos θBD[木块匀速运动时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mg、推力F、支持力N、摩擦力f.沿水平方向建立x轴,将F进展正交分解,如下列图(这样建立坐标系只需分解F),由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x轴上,向左的力等于向右的力(水平方向二力平衡);在y轴上,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力(竖直方向二力平衡).即F cos θ=f,N=mg+F sin θ,又由于f=μN所以f=μ(mg+F sin θ),故此题应选B、D.]4.如下列图,用细线悬挂一个均质小球靠在光滑竖直墙上.如果把线的长度缩短,如此球对线的拉力T、对墙的压力N的变化情况正确的答案是( )A.T、N都不变B.T减小,N增大C.T增大,N减小D.T、N都增大D[绳对物体的拉力可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两分力,如下列图,如此T cosα=mg,T sin α=N.当绳长变短时,α角增大,cos α减小,所以T增大,N增大,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此题共2小题,共26分)5.(13分)如下列图,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重为G=200 N的货箱,货箱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今在货箱上施加一个与水平面成37°角斜向上的拉力作用,使其沿水平方向运动,假设这一拉力F=100 N,求货箱受到的合力.(g=10 m/s2,sin 37°=0.6,cos 37°=0.8)[解析]货箱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G、地面对货箱竖直向上的支持力N、斜向上的拉力F、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力f,其受力图如下列图,正交分解得,竖直方向:N+F sin 37°-G=0①水平方向F x合=F cos 37°-f②且f=μN③联立①②③得F x合=52 N由于竖直方向合外力为零,所以货箱所受合外力F合=F x合=52 N,方向水平向右.[答案]52 N,方向水平向右6.(13分)如下列图,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沿x轴运动,其中F1=80 N,F2=120 N,它们与x轴夹角都是30°,F3是确保物体沿x轴运动的最小分力.试问:(1)最小分力为多大?沿什么方向?(2)三个分力的合力多大?[解析] 物体由静止开始沿x轴运动,如此F1、F2和F3三个力的合力沿x轴方向,由于力的边角关系较复杂,连续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如此来合成较繁琐,但F1、F2与x轴夹角关系明确,可使用正交分解法.如下列图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三个力的交点O为原点,以原x轴为x轴,y轴垂直于x轴方向,把F1、F2沿x、y轴分解.如此F1x=F1cos 30°=40 3 NF1y=F1sin 30°=40 NF2x=F2cos 30°=60 3 NF2y=F2sin 30°=60 N(1)要使物体沿x轴方向运动,如此y轴方向上合力为零,根据题意,当F3沿y轴正向,且F3=F2y-F1y=20 N时,分力F3最小.(2)三个分力的合力F=F1x+F2x=100 3 N.[答案](1)20 N 沿y轴正方向(2)100 3 N。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部分第6章第3节课时跟踪训练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部分第6章第3节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满分60分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40分。

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3分,错选不得分)1.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总是一对平衡力B.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比物体对地球的作用力大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性质相同的力D.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解析: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等大、反向,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力的性质一定相同,故A、B错,C对;反之,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却不一定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如用细绳系一小球悬挂起来,静止后,小球的重力与悬点对绳的拉力满足以上条件,但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故D错。

答案:C2.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由此揭开序幕。

下面关于飞船和火箭升空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B.火箭受的推力是由于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作用于火箭而产生的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向后喷气也不会产生推力D.飞船进入轨道后,和地球间存在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解析:火箭尾部向外喷气,给喷出的气体一个作用力,而喷出的气体给火箭一个反作用力,火箭就是因为受到这个反作用力(推力),才克服空气阻力向前飞行的,A正确,B、C错误;飞船进入轨道后,与地球间存在相互吸引的作用力,D正确。

答案:AD3.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用一辆电动玩具汽车拖运另一辆无动力玩具汽车,在两车挂接处装上传感器探头,并把它们的挂钩连在一起。

电动玩具汽车通电后拉着另一辆车向前运动,可在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1 (如图1所示)。

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时刻相等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课时跟踪检测(十)力的分解 鲁科版必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课时跟踪检测(十)力的分解 鲁科版必修1

课时跟踪检测(十)力的分解1.关于力的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力总是小于合力B.将力进行正交分解时,分力总是小于合力C.将10 N的力进行分解,不可能得到50 N的分力D.将10 N的力进行分解,不可能得到1 N的分力解析:选B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和它的两个分力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长边(或短边)可以是合力也可以是分力,A、C、D错误;正交分解时两分力为三角形的直角边,故B 正确。

2.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和F2,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B.F1和F2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C.物体同时受到F1、F2和F三个力作用D.F1和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相同解析:选C 对力进行分解时,已知力为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分力F1、F2是用来代替F 的,客观上是不存在的。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合力和分力是不能同时考虑的。

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是A、B、D,而错误的是C。

3.如图1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A处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图1解析:选D 绳对手指的作用力为拉力,杆对手掌的作用力为压力,故D正确。

4.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如图2所示其主要目的是( )图2A .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B .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C .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D .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解析:选D 如图所示,重力G 产生的效果是使物体下滑的分力F 1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F 2,则F 1=G sin θ,F 2=G cos θ,倾角θ减小,F 1减小,F 2增大,高大的桥造很长的引桥主要目的是减小桥面的坡度,即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可使行车安全,故D 正确,A 、B 、C 错误。

5.(多选)如图3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水平力F =10 N 作用于物体上的O 点,现在要使物体所受的合力沿水平面内的OO ′方向(OO ′方向与F 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30°),那么,必须同时施加另一个力F ′,则这个力的大小可能是( )图3A .4 NB .5 NC .8 ND .20 N解析:选BCD 由三角形定则,作出如图所示的矢量三角形,由F =10 N ,θ=30°可知另一个力F ′的最小值为5 N ,所以B 、C 、D 正确。

高中物理课堂检测 力的分解 鲁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课堂检测 力的分解 鲁教版必修1

课下检测(满分60分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F2,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A.F1或F2垂直于FB.F1、F2都与F在同一直线上C.F1或F2的大小等于FD.F1、F2的大小和方向都与F相同2.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许多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B.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C.减小过桥车辆对桥面的压力D.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3.如图3甲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A处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图乙中的( )图34.将一个竖直向下的8 N的力分解为两个力,其中一个分力方向水平,大小为6 N,那么另一个分力大小为( )A.10 N B.8 NC.6 N D.2 N5.如图4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O点,现要使合力沿着OO′方向,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这个力的最小值是( ) A.F cosθB.F sinθC.F tanθD.F cotθ图46.如图5所示,重20 N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F=8 N的力斜向下推物体.F与水平面成30°角,物体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物体( )A.对地面的压力为28 N 图5B.所受的摩擦力为4 3 NC.所受的合力为5 ND.所受的合力为07.如图6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的过程中(绳OC不会断)( )A.ON绳先被拉断B.OM绳先被拉断C.ON绳和OM绳同时被拉断图6D.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二、非选择题(共25分)8.(7分)如图7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60 N的物体,在与水平面成30°角斜向上的大小为20 N的拉力F作用下匀速运动,求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图7 9.(8分)如图8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挡板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求:图8(1)两挡板受到小球压力大小之比(2)斜面受到两小球压力大小之比10.(10分)如图9所示,为了推动一个大橱,某人找了两块木板,搭成一个人字形,他往中间一站,橱被推动了.设橱和墙壁间的距离为s ,两木板长均为L (L 略大于s2),人重为G ,试求木板对橱的水平推力. 图9详解答案:1.选ABC 一个力F 可以分解成无数对分力,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不确定的,F 1和F 2可以与F 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不可能同时大小也都与F 相同,因为两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两力之和.2.选D如图所示,重力G 产生的效果是使物体下滑的分力F 1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F 2,则F 1=G sin θ,F 2=G cos θ,倾角θ减小,F 1减小,F 2增大,高大的桥造很长的引桥主要目的是减小桥面的坡度,即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从而使行车安全,选项D 正确.3.选D 绳对手指的作用力为拉力,杆对手掌的作用力为压力,故D 正确. 4.选A以F =8 N 为对角线,以F 1=6 N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勾股定理知F 2=10 N .故只有A 正确.5.选B 合力与两分力矢量首尾相接构成三角形,所以当F ′与OO ′垂直时,F ′最小,且F min =F sin θ.6.选BD将力F 根据效果分解如图,对地的压力为N =F 2+G =F sin30°+G =24 N ,又因F 1=F cos30°<μN ,故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 =F cos30°=4 3 N ,故物体合力为零,所以B 、D 项正确. 7.选A由于MO >NO ,所以α>β,则作出力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的长短可以知道F ON >F OM ,所以在G 增大的过程中,绳ON 先断.8.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到拉力F 、重力G 、地面的支持力N 和摩擦力f 的作用,所以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把F 进行正交分解.F x =Fcos30°=20×32N =10 3 N , F y =F sin30°=20×12N =10 N ,则由平衡条件可知,在水平方向上:F x -f =0.在竖直方向上:F y +N -G =0.解得f =10 3 N ,N =50 N.答案:50 N 10 3 N9.解析:题图甲中球所受重力的分解如图甲所示.F 1=G tan θ,F 2=Gcos θ.题图乙中球所受重力的分解如图乙所示.F 1′=G sin θ,F 2′=G cos θ.所以挡板A 、B 所受压力之比:F 1F 1′=G tan θG sin θ=1cos θ; 斜面所受两小球压力之比:F 2F 2′=G /cos θG cos θ=1cos 2θ. 答案:(1)1∶cos θ (2)1∶cos 2θ10.解析:以人站的点将木板所受压力分解作平行四边形,如图(1)所示,由相似三角形知识:则F L=12G L 2-s22,解得F =12GL L 2-s22.将木板推橱的力分解,作平行四边形,如图(2)所示.F1 s 2=FL,F1=F·s2L=14GsL2-s22=Gs24L2-s2.答案:Gs24L2-s2。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3.5+力的分解+Word版含答案.pptx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3.5+力的分解+Word版含答案.pptx
F1<F2,即拉箱子时省力. 答案:经计算 F1=21.7 N,F2= 境
二、多项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 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B.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这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应当与该力作用的效果相同 C.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D.分力一定小于合力 解析: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互为逆过程,A、C 两项正确;把 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由合力和分力的定义可知,这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与该力作 用
着行李箱在地面上行走.为了了解两种方式哪种省力,我们作以下假设:行李箱的质量为 m =10 kg,拉力 F1、推力 F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 θ=37°(如下图所示),行李箱与地面间 为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为 μ=0.2,行李箱都做匀速运动.试通过定量计算说明是拉箱
子省力还是推箱子省力.
解析:对行李箱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分析图.应用正交分解拉行李箱时:
解析:解法一:力的作用效果分解法
绳子OC 的拉力FC等于重物重力G.将 FC沿 AO 和 BO 方向分解,两个分力分别为 F′A、F′B,
如图甲所示,可得:
FF′C A=tanθ,FF′C B=cosθ. F′A=Gtanθ,F′B=coGsθ. 由力的相互性可知,FA=F′A,FB=F′B,故 A、C 正确.
的效果相同,B 项正确;由合力的取值范围|F1-F2|≤F≤F1+F2可知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D
项错误. 答案:ABC
6.如图所示是李强同学设计的一个小实验,他将细绳的一端系在手指上,细绳的另一
端系在直杆的 A 端,杆的左端顶在掌心上,组成一个“三角支架”.在杆的 A 端悬挂不同的
重物,并保持静止.通过实验会感受到( ) A. 细绳是被拉伸的,杆是被压缩的

精选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一机械功鲁科版必修2

精选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一机械功鲁科版必修2

课时跟踪检测(一)机械功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是矢量,正负表示其方向B.功是标量,正负表示外力对物体做功还是物体克服外力做功C.力对物体做正功还是做负功取决于力和位移的方向关系D.力对物体做的功总是在某过程中完成的,所以功是一个过程量解析:选BCD 功是标量,是过程量,功的正负不代表其大小,也不代表其方向,只说明做功的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2.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作用到物体上,力一定对物体做功B.只要物体通过一段位移,就一定有力对物体做了功C.只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而且还通过了一段位移,则此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而且有位移发生,则力有可能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没有做功解析:选D 做功的两个必备条件是:物体受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物体受力而且有位移,不一定有力做功。

如物体沿光滑水平面做匀速运动时,所受的两个力(重力和支持力)都不做功,A、B、C错。

再如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重力和摩擦力做功,支持力不做功,D正确。

3.2015年8月1日至9日,东亚杯足球赛在中国武汉进行,比赛时某足球运动员用20 N的力,把重为5 N的足球踢出10 m远,在这一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 ) A.200 J B.50 JC.98 JD.无法确定解析:选D 足球运动员用20 N的力作用在足球上,一瞬间就能把足球踢出去,足球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的位移不知道,所以无法计算运动员对足球所做的功,故D正确。

4.关于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一定做功B.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能都做负功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的功代数和为零解析:选C 比较功时,不要只看到力的大小和方向,还要分析两力对应的物体的位移情况,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对各自的受力物体做功,没有必然的联系,故只有C正确。

5.如图1所示,在皮带传送装置中,皮带把物体P匀速传送至高处,在此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图1A.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B.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C.支持力对物体做正功 D.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解析:选A 摩擦力方向平行皮带向上,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故摩擦力做正功,A对,B错;支持力始终垂直速度方向,不做功,C错;合力为零,不做功,D错。

精品学习2018版高中物理 综合检测 鲁科版必修1

精品学习2018版高中物理 综合检测 鲁科版必修1

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二维选题表】一、选择题(第1~6题为单项选择题,第7~12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跟这段时间内它通过的路程一定相同B.撤掉水平推力后,物体很快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国际单位制中,kg,m,N是三个基本单位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将变大解析:单向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A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撤掉水平推力后,物体很快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B错误;国际单位制中,kg,m,s是三个基本单位,C错误;只要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就做加速运动,不管加速度增大还是减小,D正确.2. 如图,重力为G的木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为( C )A.Fcos θB.μFsin θC.μ(G-Fsin θ)D.μG解析:木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竖直方向没有位移,由竖直方向力平衡得地面的支持力N=G-Fsin θ,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木块对地面的压力N′=G-Fsin θ,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为f=μ(G-Fsin θ).故选项C正确.3.电梯早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设某人乘坐电梯的 v-t 图象如图,取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0~t1时间内人处于失重状态B.t2~t4时间内人处于失重状态C.t2~t3时间内与t3~t4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相反D.0~t1时间内和t3~t4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相同解析: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0~t1时间,加速度为正,方向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t2~t4时间,加速度为负,方向向下,人处于失重状态,故B正确;t2~t3时间内与t3~t4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都为负,方向相同,故C错误;0~t1时间内加速度为正,t3~t4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为负,加速度方向相反,故D错误.4. 如图所示,用细线竖直悬挂一质量为M的杆,质量为m的小环套在杆上,它与杆间有摩擦,环由静止释放后沿杆下滑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则环下滑过程中细线对杆的拉力大小为( C )A.MgB.Mg+mgC.Mg+mg-maD.Mg+mg+ma解析:对m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解得f=mg-ma对M有Mg+f-T=0解得T=Mg+mg-ma.5. 如图所示,将物体从固定的光滑斜面上静止释放,物体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B.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对物体做正功C.物体的动能不变D.物体的机械能守恒解析:物体沿光滑斜面加速下滑,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选项A错误;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方向与斜面垂直,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则支持力对物体不做功,选项B错误;因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故物体的动能增加,选项C错误;因只有重力做功,则机械能守恒,选项 D 正确.6.一子弹以速度v飞行恰能射穿一块钢板,如果子弹的速度是原来的3倍,则可射穿与上述相同的钢板的数目是( C )A.3块B.6块C.9块D.12块解析:根据题意,恰好射穿一块钢板损失的动能为ΔE k2,当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时,子弹具有的动能为ΔE k′2=92=9ΔE k,故能射穿9块钢板,C正确.7.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D )A.物体A可能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物体A一定受到了四个力的作用C.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cos θD.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大小为mg-Fsin θ解析:物体一定受重力,拉力F产生两个作用效果,水平向右拉木块,竖直向上拉木块,由于木块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水平方向必有摩擦力与拉力的水平分量平衡,即一定有摩擦力,选项A错误,B正确,水平方向有f=Fcos θ,故选项C正确;竖直方向有N=mg-Fsin θ,故D 正确.8.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的斜面体上,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m和M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当在物体m上施加一个水平力F,且F由零逐渐加大到F m的过程中,m和M仍保持相对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AD )A.斜面体对m的支持力逐渐增大B.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地面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D.地面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由零逐渐增大到F m解析:以m为研究对象,开始一段时间内受力如图(甲)所示,N1= m g c o sα+F s i nα,随着F增大N1增大,选项A正确;f=m g s i nα- F c o sα,随着F增大,f减小,当f减小到零后反向,则f=F c o sα- mgsin α,随着F增大,f也增大,选项B错误;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乙)所示,N=(M+m)g不变,f M=F,选项C错误,D正确.9.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A.B.C.物体的动能增加mghD.重力做功mgh解析:物体下落的高度为h,故重力做功mgh,所以重力势能减少mgh,A错误,D正确;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所以阻力做功W f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可得ΔE k,即ΔE k错误.10. 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连接如图并处于静止状态.突然剪断R,则剪断R的瞬间,物体a的加速度( CD )A.大小不可能为零B.方向竖直向上C.大小可能为2g,方向竖直向下D.方向竖直向下解析:由于N弹簧上面与轻绳相连,故N弹簧可能处于原长也可能被拉伸.当N弹簧处于原长时,轻绳的拉力为零,则剪断R的瞬间,a受力仍然平衡,加速度为零,故选项A错误;绳子的作用力沿绳子收缩的方向,不可能对a产生向下的力,所以,剪断绳子后,a的加速度方向不可能向上,故选项B错误;当N处于伸长状态,M也处于伸长状态时,两个弹簧都有力的作用,当M 弹簧对物体向下的拉力为mg,绳子的拉力等于2mg时,剪断R的瞬间,拉力消失,a所受的合外力向下,大小为2mg,则a的加速度为2g,方向竖直向下,故选项C正确;当N处于伸长状态,M处于压缩状态时,两个弹簧都有力的作用,当M弹簧对物体向上的弹力为绳子的拉力等时,剪断R的瞬间,拉力消失,a所受的合外力向下,则a方向竖直向下,故D正确.11. 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在方向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t=4 s时停下,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块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D )A.从t=1 s到t=3 s这段时间内拉力的功率保持不变,该功率为整个过程的最大值B.从t=1 s到t=3 s这段时间内拉力不做功C.全过程中拉力做的功等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D.全过程合外力做的总功等于零解析:由图象可知,物块在0~1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大于摩擦力,在 1 s末时刻,P=Fv0>fv0,1~3 s内做匀速运动,拉力等于摩擦力,P′=F′v0=fv0,P>P′,故A错误;从t=1 s到t=3 s这段时间内拉力等于摩擦力,拉力方向上有位移,所以拉力做功,故B错误;对物块运动的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的总功等于零,即拉力做的功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故C,D正确.12. 一人通过滑轮将质量为m的物体,沿粗糙的斜面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地由底端拉上斜面,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到达斜面顶端的速度为v,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 BC )A.物体所受的合力做功为2B.2C.人对物体做的功大于mghD.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之和解析: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功一定等于动能的改变量,2,故A错误,B正确;由功能原理可知,人对物体做的功为W=m g h+2+Wf>mgh,W f是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C正确;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以及克服摩擦力做功之和, D 错误.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8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他选择了几个计时点作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其中s1=7.06 cm,s2=7.68 cm,s3=8.30 cm,s4=8.92 cm,那么打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是 m/s;纸带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某同学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但他把长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过大.用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F表示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他绘出的a-F关系图是.解析:(1)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5s=0.1 s;打b点时的瞬时速度v b0.74 m/s;纸带的加速度2=0.62 m/s2. (2)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过大,在不挂砝码盘时,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小车已经有加速度,a-F图象不过原点,在a轴上有截距,绘出的a-F图象是C. 答案:(1)0.74(3分) 0.62(3分) (2)C(2分)14.(8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1)从下列器材中选出实验所必需的,其编号为.A.打点计时器(包括纸带)B.重物C.天平D.毫米刻度尺E.秒表(2)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00 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如图所示为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为纸带上打下的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 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 m/s2.那么,从O点到所取B点,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ΔE p= J;动能增加量ΔE k= 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根据计算的数据可得出结论: .解析:(1)打点计时器(含纸带)、重物是必需的,为了测量计数点的距离,需要毫米刻度尺;因为我们是比较2的大小关系,故m可约去,不需要用天平;打点计时器本身可以计算时间,所以不需要秒表,故选ABD.(2)减少的重力势能ΔE p=mgh=1.00×9.8×19.20×10-2 J=1.88 Jv B所以增加的动能ΔE k1×1.92 J=1.84 J.(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答案:(1)ABD(2分) (2)1.88(2分) 1.84(2分)(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2分)15. (6分)如图是一种测定风力的仪器的原理图,一金属球固定在一细长的轻金属丝下端,能绕悬挂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现发现水平风力大小为F时,金属丝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求:(1)金属球对金属丝的拉力的大小;(2)金属球的质量为多少?解析: (1)对金属球受力分析如图,由力的平衡条件得金属丝对金属球的拉力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得金属球对金属丝的拉力为T′分)(2)由力的平衡条件得分)所以,金属球的质量为分)答案16.(8分)在夜间,有一货车因故障停驶,司机在车后60 m处放置三角警示架,以提醒后面驾车司机.后方一小轿车以30 m/s的速度驶来,距警示架50 m时发现该标志,驾驶员采取措施,他的反应时间为0.6 s,刹车后小轿车做匀减速运动,小轿车停止时距货车尾部2 m.求:(1)驾驶员反应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2)小轿车制动后加速度的大小;(3)驾驶员从发现警示架到停止所用的时间.解析:(1)小轿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位移s1=v0t0=30×0.6 m=18 m. (2分)(2)由题意知,制动的距离s2=50 m+60 m-2 m-s1=90 m, (2分)则制动的加速度大小2=5 m/s2. (2分)(3)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1分)驾驶员从发现警示架到停止所用的时间t=t0+t1=(0.6+6) s=6.6 s. (1分)答案:(1)18 m (2)5 m/s2(3)6.6 s17.(10分)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6 m/s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 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点时,不管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速率变化.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1)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到斜面末端需要多长时间;(2)物体在传送带上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传送带足够长);(3)物体第一次通过传送带返回A点后,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为多少.解析:(1)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1°=5 m/s2. (1分)2 (1分)1t解得分)滑到底端的速度v=a1t=5×1.6 m=8 m/s. (1分)(2)物体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μg=5 m/s2, (1分)则物体在传送带上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分)(3)因为物体速度减为零后,返回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返回时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块返回到A点的速度为6 m/s,则上滑的距离s′分)上升的高度h′ 3.6 m=1.8 m. (2分)答案:(1)1.6 s (2)6.4 m (3)1.8 m18.(12分)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上端连一不计质量的挡板.一质量m=2 kg的物体从斜面上的A点以初速度v0=3 m/s下滑.A点距弹簧上端B的距离l AB=4 m,当物体到达B后将弹簧压缩到C点,最大压缩量l BC=0.2 m,然后物体又被弹簧弹上去,弹到的最高位置为D点,D点距A点l AD=3 m.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 pm.解析:(1)最后的D点与开始的位置A点相比,动能减少ΔE k分)重力势能减少ΔE p=mgl AD sin 37°=36 J (1分)机械能减少ΔE=ΔE k+ΔE p=45 J (1分)机械能的减少量全部用来克服摩擦力做功,即W f=ΔE=45 J (1分)又W f=μmgcos θ·l (1分)其中l=2(l AB+l BC)-l AD=5.4 m (1分)解得μ≈0.52. (1分)(2)弹簧压缩到C点时,对应的弹性势能最大,A到C的过程,动能减少ΔE k′(1分)重力势能减少ΔE p′=mgl AC·sin 37°=50.4 J (1分)机械能的减少用于克服摩擦力做功W f′=μmgcos 37°·l AC=34.9 J (1分)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得E pm=ΔE k′+ΔE p′-W f′=24.5 J. (2分)答案:(1)0.52 (2)24.5 J。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阶段验收评估(三)相互作用 鲁科版必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阶段验收评估(三)相互作用 鲁科版必修1

阶段验收评估(三)相互作用(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第1~5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6~8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不全得3分,选错不得分)1.下列有关力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后,因为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升力作用才上升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会沿斜面下滑,是因为受了一个下滑力的作用C.放在水中的木块浮于水面,是因为受了一个浮力的作用D.运动员跳远腾空后,是因为受了一个强大的冲力作用所以能前进几米解析:选C 竖直向上抛出去的物体的上升过程,升力是谁施予的?沿斜面下滑的物体,下滑力是谁施予的?运动员腾空后冲力是谁施予的?因为都找不到施力物体,所以A、B、D 均错,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所以C正确。

2.如图1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左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滑动。

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图1A.l2>l1B.l4>l3C.l1>l3D.l2=l4解析:选D 四种形式拉弹簧的过程中,由于弹力大小都为F,由胡克定律x=Fk,得l1=l2=l3=l4。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B.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一本书在桌面上静止,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因为书发生了弹性形变D.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解析:选C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时一定会产生弹力,A错误;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错误;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书发生了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时,对桌面产生的作用力,C正确;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不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D错误。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模块综合检测 鲁科版必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模块综合检测 鲁科版必修1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10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4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选错不得分)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B .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C .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D .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选D 物理学史方面的内容也是对物理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补充,其中A 、B 、C 符合事实,D 项中伽利略是通过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合理外推得到的,故D 错。

2.下列有关“神舟十号”飞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013年6月11日晚17时38分02秒“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中17时38分02秒指的是时间B .地面控制人员监测“神舟十号”飞船在高空的运行位置时不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C .假设“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为圆形轨道,轨道半径为R ,则“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运行一周的过程中,位移最大为2R ,路程最大为2πRD .“神舟十号”飞船在距离地面343 km 的高空运行时不受重力作用解析:选C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17时38分02秒指的是时刻,选项A 错误;地面控制人员监测“神舟十号”飞船在高空的运行位置时,飞船的大小、形状可忽略不计,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选项B 错误;“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运行一周的过程中,位移的最大值为圆形轨道的直径的长度,为2R ,路程的最大值为整个圆形轨道的周长,为2πR ,故选项C 正确;在343 km 的高空,飞船仍受到重力作用,选项D 错误。

3.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司机闯黄灯要扣6分,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

若一辆私家车驾驶员在看到绿灯刚要变黄灯时开始刹车,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 内和第2 s 内的位移大小依次为9 m 和7 m ,则刹车后6 s 内汽车的位移是( )A .20 mB .24 mC .25 mD .75 m解析:选C 根据Δs =aT 2可得a =Δs T2=2 m/s 2,从开始刹车计时,1 s 末汽车的速度为v 1=9+72 m/s =8 m/s ,则再经过4 s 汽车停止运动,所以汽车的刹车时间是5 s ,刹车后6 s 内的位移s =12at 2=12×2×52m =25 m ,选项C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力的分解
1.关于力的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力总是小于合力
B.将力进行正交分解时,分力总是小于合力
C.将10 N的力进行分解,不可能得到50 N的分力
D.将10 N的力进行分解,不可能得到1 N的分力
解析:选B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和它的两个分力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长边(或短边)可以是合力也可以是分力,A、C、D错误;正交分解时两分力为三角形的直角边,故B 正确。

2.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和F2,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B.F1和F2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C.物体同时受到F1、F2和F三个力作用
D.F1和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相同
解析:选C 对力进行分解时,已知力为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分力F1、F2是用来代替F 的,客观上是不存在的。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合力和分力是不能同时考虑的。

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是A、B、D,而错误的是C。

3.如图1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A处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图1
解析:选D 绳对手指的作用力为拉力,杆对手掌的作用力为压力,故D正确。

4.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如图2所示其主要目的是( )
图2
A .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
B .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
C .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
D .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
解析:选D 如图所示,重力G 产生的效果是使物体下滑的分力F 1和使
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F 2,则F 1=G sin θ,F 2=G cos θ,倾角θ减小,F 1减小,F 2增大,高大的桥造很长的引桥主要目的是减小桥面的坡度,即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可使行车安全,故D 正确,A 、B 、C 错误。

5.(多选)如图3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水平力F =10 N 作用于物体上的O 点,现在要使物体所受的合力沿水平面内的OO ′方向(OO ′方向与F 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30°),那么,必须同时施加另一个力F ′,则这个力的大小可能是( )
图3
A .4 N
B .5 N
C .8 N
D .20 N
解析:选BCD 由三角形定则,作出如图所示的矢量三角形,由F =10 N ,θ=30°可知另一个力F ′的最小值为5 N ,所以B 、C 、D 正确。

6.如图4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悬挂在轻质支架上,斜梁O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设水平横梁OA 和斜梁OB 作用于O 点的弹力分别为F 1和F 2,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
图4
A .F 1=mg sin θ
B .F 2=mg sin θ
C .F 2=mg cos θ
D .F 2=mg
cos θ
解析:选D O 点受力如图所示。

分解mg ,由图可知F 1=mg tan θ,F 2=
mg
cos θ。

7.(多选)如图5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重力G 和水平作用力F ,物体保持静止,现在作用力F 保持大小不变,方向沿逆时针方向缓缓转过180°,而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对地面的正压力N 的大小和地面给物体的摩擦力f 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图5
A .f 不变
B .f 先变小后变大
C .N 先变小后变大
D .N 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选BC 将力F 进行正交分解,F 的水平分量F x =F cos θ,先变小后变大,故静摩擦力f 先变小后变大,B 正确,A 错误;F 的竖直分量F y =F sin θ,先变大后变小,而F y +N =G ,故对地面的压力N 先变小后变大,C 正确,D 错误。

8.如图6所示,AB 、AC 两光滑斜面互相垂直,A C 与水平方向成30°角。

若把球O 的重力按照其作用效果分解为两个力,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
图6
A.G 2,3
2
G B.3
3
G ,3G C.
22G ,22
G D.
22G ,32
G
解析:选A 球的重力G 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一个压AC 斜面,一个压AB 斜面。

压AB 斜面的力F 1与AB 垂直,压AC 斜面的力F 2与AC 垂直,如图所示,容易求得F 1=12G ,F 2=3
2
G 。

9.(多选)如图7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推力F 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
图7
A .μmg
B .μ(mg +F sin θ)
C .μ(mg -F sin θ)
D .F cos θ
解析:选BD 木块匀速运动时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mg、推力F、
支持力N、摩擦力f。

沿水平方向建立x轴,将F进行正交分解,如图所示
(这样建立坐标系只需分解F),由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x轴上,
向左的力等于向右的力(水平方向二力平衡);在y轴上,向上的力等于向
下的力(竖直方向二力平衡)。

即F cos θ=f,N=mg+F sin θ,
又由于f=μN所以f=μ(mg+F sin θ),故本题应选B、D。

10.如图8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

则在不断增加重物的重力G的过程中(绳OC不会断)( )
图8
A.ON绳先被拉断
B.OM绳先被拉断
C.ON绳和OM绳同时被拉断
D.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
解析:选A 由于MO>NO,所以α>β,则作出力分解的平行四边形
如图所示,由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的长短可以知道F ON>F OM,所以在G
增大的过程中,绳ON先断。

11.如图9所示,工人在推一台割草机,其推力F=100 N,方向与
水平面夹角为30°。

(1)画出100 N的力的水平和竖直分力。

(2)若割草机重300 N,则割草机对地面向下的作用力是多大?
(3)如果工人对割草机施加的作用力为拉力,与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割草机对地面向下的作用力又是多大?
图9
解析:(1)如图所示。

(2)推力向下的分力F1=F sin 30°=50 N,割草机对地面向下的作用力F
F1+mg=350 N。

合=
(3)反向施加拉力时F合′=mg-F1=250 N。

答案:(1)见解析图(2)350 N (3)250 N
12.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碰到这种情况:当载重卡车陷于泥坑时,汽车驾驶员按如图10所示的方法,用钢索把载重卡车和大树拴紧,在钢索的中央用较小的垂直于钢索的侧向力,就可以将卡车拉出泥坑,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对这一方法做出解释吗?
图10
解析:将侧向力F 分解如图所示,
F 1、F 2分别为左、右侧绳的拉力,也即拉树和车的拉力,因绳中张力各
处相等,故F 1=F 2。

设左、右侧绳夹角为θ,由几何知识有,F 1=F 2=F
2cos
θ2。

因为θ接近180°,所以
cos θ
2
趋近0,所以F 1、F 2很大,这样只要较小的力就能产生较大的力F 1而将车拉出泥坑。

答案:见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