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大幅上升之迷及其影响

合集下载

M1大幅上升之迷及其影响

M1大幅上升之迷及其影响

M1大幅上升之迷及其影响方正证券任泽平自2016年3月始,M1同比历史上第6次突破20%,连续17个月增速上扬,与M2剪刀差持续走阔,关于流动性陷阱的讨论再起,其背后的逻辑和成因是什么?对经济、物价、房地产、股市、债市将产生哪些影响?M1大幅上升的原因一、活期化倾向是M1大幅上升的主因。

M1主要包括三部分:M0、企业活期存款与机关团体存款。

本轮M1的上升中:企业活期存款快速增加,M0与机关团体存款增速变化不大。

其中M1增速从2015年6月的4.3%上升到2016年7月的25.4%,M0增速从2.9%上升到7.2%,机关团体存款增速维持在13%左右二、企业活期存款大增主因:定期存款吸引力下降。

从逻辑看,企业活期存款大幅上升有两个可能的原因:一是企业存款定期转活期,二是企业整体存款增加。

企业存款活期化倾向,可能是M1大幅上升的主因。

在连续降息、期限利差很小与通胀回升情况下,企业存款有一定的活期化倾向。

央行自2014年11月21日以来共降息6次,有趣的是,每次降息后定期存款增速均明显下降。

当前1年期、3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5%和2.75%,而市场上各种年化利率超过3%的短期理财产品很多,企业存款活期化的意愿上升。

此外,CPI自2014年末始呈现出大体上升的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实际利率下降得更快。

三、房地产销售火爆居民加杠杆是M1、M2剪刀差走扩的重要原因。

2015年7月-2016年6月,企业活期存款增速从5.92%上升到32.51%,我们怀疑企业活期存款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和商品房销售相关。

商品房销售是一个从居民存款向企业存款转移的过程,因此,商品房销售与企业存款一直存在比较好的相关性,房地产销售自去年下半年的放量推升了企业存款规模,居民杠杆明显增加,大量资金转移到房地产开发商的户头上。

除此之外,2015年下半年财政支出的加码也充裕了企业存款。

但是,鉴于资产荒的现状及定存吸引力下降,房地产及相关企业拿到大量资金流后,并未把相应比例的资金投向定存或货币基金,而是把相当规模的资金留在活期存款的户头上,待投向收益尚可的资产。

中国货币供给量M1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

中国货币供给量M1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

中国货币供给量M1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一、问题的提出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我国从1994 年三季度起由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

参照国际通用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四个层次: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M4:M4=M3+其它短期流动资产。

其中,M1 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是国家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也就是本文所研究的对象。

货币供应量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制定日益频繁,货币供应调控难度不断加大,现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货币投放过多或者过少可能给实体经济带来的恶性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风险,对于资本市场,每一次货币政策的变动都会引起其剧烈的反应,而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变动与资本市场的变动的相关性最强。

对货币供应量的有效的预测可以使投资者预期未来货币政策的方向,以降低买卖证券的风险文章建立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结合Eviews对回归模型进行调整,建立关于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预测组合模型,通过预测货币供应量与市场预期相比较,有效规避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由于货币供应量的波动对我国目前稳定物价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如何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来熨平物价上涨,实现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二、理论综述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由来已久,是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古典货币理论、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和现代货币学派理论,三者皆是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济学派。

古典学派的主要观点是:认为货币的功能只是媒介;假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产量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可视为常数;认为物价水平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变化;认为货币政策应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物价水平和币值稳定。

M1、M2增速“剪刀差”成因及走势

M1、M2增速“剪刀差”成因及走势

中国经济报告 2017年第1期□范建军M1、M2增速“剪刀差”成因及走势建议央行在补充银行间市场基础货币供应时,优先采用“降准”工具,而非“中期借贷便利”(MLF)或“抵押补充贷款”(PSL)等“类再贷款”工具M1、M2增速“剪刀差”成因近一段时间,M1与M2增速“剪刀差”问题,引发各方广泛关注。

M1增速快速上升,主要是因为近一年来政府债券和公司信用类债券超量发行,使得银行存款明显“活期化”,这是造成M1、M2增速“剪刀差”持续扩大的最根本原因。

1.政府债券发行量大幅增加。

2015年5月中央财政启动了对地方到期债务的置换工作。

2015年的实际置换额为3.2万亿元,2016年的置换额预计将达到5.57万亿元。

同时,中央和地方财政赤字发债量自2015年5月开始大幅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开始发力。

2015年中央财政预算赤字1.62万亿元,实际发行国债2.12万亿元,超发5000亿元,如加上代地方财政发行的6000亿元赤字,总的赤字发债量达到2.72万亿元。

2016年中央预算赤字2.18万亿元,较上年提高5600亿元;地方预算赤字1.18万亿元,较上年增加5800亿元,增幅近1倍。

预计2016年中央和地方的赤字发债量合计将超过4万亿元。

数据显示,从2015年5月到2016年8月,共累计发行国债3.75万亿元,中央代地方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65万亿元,两项合计13.39万亿元。

在此期间累计发行的政府债券(国债+地方债)约占当前政府债券存量的59.6%。

考虑到政府债券的期限一般都较长(绝大多数超过3年),这意味着在当前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存量中,有接近60%是在最近1年多时间内发行的。

政府债券月发行量累计增速最高达到564.5%,目前仍保持在115.7%的水平上(图1)。

从2015年5月到2016年8月,由于政府债券的大量发行,使得其未到期余额净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图1 政府债券单月发行量和累计发行量增速图2 政府债券托管余额月增量和托管余额增速增加9.98万亿元(图2)。

什么是M1与M2剪刀差?

什么是M1与M2剪刀差?

什么是M1与M2剪刀差?
M2增加说明市场上钱的总量多了,但是多出来的钱有没有流进实体经济中,还要看M1的变化,毕竟M1代表的是现实购买力。

M1增速快:说明大家消费欲望强烈,经济活跃。

M2增速过快:说明长期投资和存款比较活跃。

所以,常用M1与M2剪刀差(M1增速—M2增速)来判断全社会资金的活跃程度,它能够直接反映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可以作为判断信用和经济的先行指标。

•当M1的增速大于M2的增速时,称为正剪刀差,这通常意味着市场上的“活钱”增多,表明企业和个人对经济的预期相对乐观,更愿意将资金用于消费或投资,这可能会增强经济活力。

这种情况下,企业和个人倾向于持有更多的现金和活期存款,以便于随时进行交易和投资。

•相反,当M2的增速大于M1的增速时,称为负剪刀差,这通常意味着市场上的“死钱”增多,表明企业和个人对经济的预期相对悲观,更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或投资,这可能会导致经济活力减弱。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个人可能会将更多的资金存入定期存款或其他非活期存款,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剪刀差的扩大或缩小可以作为经济预期和市场活力的一个先
行指标。

剪刀差扩大,M1增速大于M2时,说明活钱增多,意味着消费需求旺盛,有经济活动增强预期,此时股市容易有机会。

剪刀差缩
小,M2增速大于M1时,说明死钱增多,可能表明经济活动放缓,企业和个人更倾向于储蓄而非投资。

中国历年M2、M1、M0数据(截止2023年1月)

中国历年M2、M1、M0数据(截止2023年1月)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0.21 0.22 0.23 0.26 0.23 0.22 0.21 0.21 0.21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8 0.28 0.26 0.25 0.25 0.25 0.26 0.26 0.27 0.29 0.30 0.32 0.38 0.33 0.31 0.31 0.31 0.32 0.33 0.34 0.36
0.50 0.63 0.75
42.87 25.82 19.84
1.10 1.15 1.17 1.33 1.32 1.34 1.40 1.42 1.40 1.37 1.36 1.38 1.41 1.50 1.63 1.58 1.54 1.55 1.59 1.63 1.65 1.70 1.75 1.78 1.82 1.87 2.05 2.09 2.00 1.98 2.00 2.01 2.01 2.04 2.24 2.25
0.03 0.04 0.05
23.66 12.92 19.59
0.11 0.12 0.13 0.14 0.13 0.13 0.13 0.13 0.13 0.13 0.14 0.14 0.13 0.16 0.16 0.16 0.16 0.16 0.16 0.16 0.16 0.16 0.16 0.16 0.17 0.18 0.19 0.20 0.19 0.19 0.20 0.20 0.20 0.20 0.20 0.21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货币供应中神秘的M0、M1、M2

货币供应中神秘的M0、M1、M2

货币供应中神秘的M0/M1/M2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对M0、M1、M2只有一知半解,平常我们听报道M1大于M2时,国民经济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而当M2大于M1时,股市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那么M0、M1、M2这三个神秘的数字各自代表的是什么呢?M0、M1、M2是货币供应量的范畴。

人们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

实践中,各国对M0、M1、M2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的,M0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

在现代经济里,各个国家只有一个银行可以印钱,那就是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政府最重要的机构之一。

中央银行把印出来的钱贷给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把钱贷给企业或者个人收取利息。

中央银行再从商业银行回笼货币,烧掉一部分现钞,又印一些新钞,维持心目中理想的现钞总数,即M0的数量。

大部分贷款是用票据或者电子形式大额走账的,并没有对应的现钞,总数会大大高于M0的数量,就是狭义货币M1 和广义货币M2。

例如,支票、活期存款算M1。

M2包括M1,还多出了机构存款这样的大头。

下面我们详细解释一下:在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中M1=现钞+支票;M2=M1+储蓄存款。

而在英国的银行体系中还有 M0、M3等项目。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开资料,我国是以M0、M1、M2为框架体系。

其中货币总量:M0、M1、M2。

M0=流通中现金,M1=狭义货币供应量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生活中,M0与消费密切相关,它的数值高证明老百姓手头宽裕、富足,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更高;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而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货币投放的渠道有两个,一是外汇占款投放,二是通过银行信贷投放。

它们的投放增长越快M2的增速越大。

对我国货币供给量M1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对我国货币供给量M1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对我国货币供给量M1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我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为您提供对我国货币供给量M1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货币供给量M1是指一国货币当量中流通中的现金加上活期存款的总和。

在实证分析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以下几个因素对我国货币供给量M1的影响。

第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影响货币供给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对货币的需求也会增加,从而推动货币供给量M1的增长。

此外,随着经济增长,企业和个人的投资活动也会增加,进而带动资金的流动性需求,进一步影响货币供给量。

第二,物价水平。

物价水平是货币供给量的重要调节因素之一、当物价上涨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相对减少,货币供给量M1也会相应减少。

这是因为物价上涨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人们购买相同数量的货物和服务所需的货币数量相应增加,因此对货币的需求减少。

第三,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货币供给量的一种手段。

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央行可以主动调整货币供给量,以稳定经济和控制通胀。

当央行通过降低利率、降低准备金率或购买国债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量时,货币供给量M1会相应增加;反之,当央行通过提高利率、提高准备金率或出售国债等方式减少货币供给量时,货币供给量M1会相应减少。

第四,信贷需求。

信贷需求是影响货币供给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资金需求的增加,信贷需求也相应增加。

银行作为主要的信贷机构,可以通过贷款发放来满足人们对资金的需求。

当信贷需求增加时,银行会相应增加贷款发放,进而推动货币供给量M1的增长。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货币政策、信贷需求和金融创新是影响我国货币供给量M1的重要因素。

其中,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是宏观经济因素,货币政策和信贷需求是宏观调控因素,金融创新则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因素。

在实证分析中,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对这些因素的具体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以更深入地理解我国货币供给量M1的变化规律。

M1飚升意味着什么?

M1飚升意味着什么?

M1飚升意味着什么?作者:赵晓来源:《中外管理》2016年第08期近一段时期以来,M1(狭义货币,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异常飚升,2016年1-6月,同比增长24.6%,增速分别较上月和去年同期提高0.9和20.3个百分点;广义货币M2(即狭义货币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同比增长11.8%,增速与上月和去年同期持平。

M1和M2的增速“剪刀差”则由年初的4.6个百分点扩大至6月的12.8个百分点,并呈继续扩大趋势。

M1的飚升对中国经济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应付与逃离危机首先,要明白引发M1异常波动的主因是什么?影响因素当然是多元且复杂的,但主因很清楚,就是非金融企业活期存款的异常波动。

相关数据显示:自2015年4月开始,非金融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增速由0.8%一路飙升至2016年5月的31.32%,同期M1增速也由3.7%上升至23.7%,并从2015年10月开始超过M2增速。

除此之外的是:居民存款的“大搬家”。

作为M2主要构成因素的住户存款由定期向活期转化,活期存款增速从2015年3月的0.75%一路上升至今年5月的18.15%,同期定期存款则从14.23%一路降至5.08%。

上述因素背后的经济行为又是什么?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需求只有三种: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中国非金融企业活期存款的异常增长,显然与交易动机无关,因此只能用另外两个动机来解释:一是预防动机。

说白了,就是中国企业很危险,就快撑不下去了,故预防性流动需求暴增,大家都不得不备好“子弹”,以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挤兑、催账、逼债等。

二是投机动机。

由于实体经济形势严峻,过剩产能高居不下,供给侧改革尚无明显成效,而创新性产业的投资也已遭受严重挫折,因此企业在国内缺乏投资冲动和投资方向,手中虽有货币也不敢投不愿投,只能被迫持币待投,或转投房地产,或干脆转向国外投资,寻求资产投机的收益以及汇率投机的收益。

《2016:创业公司尸横遍野》一文揭示:2016年刚刚过半,倒下的创业公司就数不清了,其中不乏巨头投资的明星公司。

M1、M2增速“剪刀差”成因及走势

M1、M2增速“剪刀差”成因及走势

M1、M2增速“剪刀差”成因及走势作者:范建军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7年第01期建议央行在补充银行间市场基础货币供应时,优先采用“降准”工具,而非“中期借贷便利”(MLF)或“抵押补充贷款”(PSL)等“类再贷款”工具。

M1、M2增速“剪刀差”成因近一段时间,M1与M2增速“剪刀差”问题,引发各方广泛关注。

M1增速快速上升,主要是因为近一年来政府债券和公司信用类债券超量发行,使得银行存款明显“活期化”,这是造成M1、M2增速“剪刀差”持续扩大的最根本原因。

1.政府债券发行量大幅增加。

2015年5月中央财政启动了对地方到期债务的置换工作。

2015年的实际置换额为3.2万亿元,2016年的置换额预计将达到5.57万亿元。

同时,中央和地方财政赤字发债量自2015年5月开始大幅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开始发力。

2015年中央财政预算赤字1.62万亿元,实际发行国债2.12万亿元,超发5000亿元,如加上代地方财政发行的6000亿元赤字,总的赤字发债量达到2.72万亿元。

2016年中央预算赤字2.18万亿元,较上年提高5600亿元;地方预算赤字1.18万亿元,较上年增加5800亿元,增幅近1倍。

预计2016年中央和地方的赤字发债量合计将超过4万亿元。

数据显示,从2015年5月到2016年8月,共累计发行国债3.75万亿元,中央代地方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65万亿元,两项合计13.39万亿元。

在此期间累计发行的政府债券(国债+地方债)约占当前政府债券存量的59.6%。

考虑到政府债券的期限一般都较长(绝大多数超过3年),这意味着在当前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存量中,有接近60%是在最近1年多时间内发行的。

政府债券月发行量累计增速最高达到564.5%,目前仍保持在115.7%的水平上(图1)。

从2015年5月到2016年8月,由于政府债券的大量发行,使得其未到期余额净增加9.98万亿元(图2)。

2.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量爆发性增长。

对我国货币供给量M1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对我国货币供给量M1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对我国货币供给量M1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问题的提出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我国从1994年三季度起由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

参照国际通用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四个层次: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M4:M4=M3+其它短期流动资产。

其中,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是国家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也就是本文所研究的对象。

货币供应量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制定日益频繁,货币供应调控难度不断加大,现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货币投放过多或者过少可能给实体经济带来的恶性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风险,对于资本市场,每一次货币政策的变动都会引起其剧烈的反应,而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变动与资本市场的变动的相关性最强。

对货币供应量的有效的预测可以使投资者预期未来货币政策的方向,以降低买卖证券的风险。

本文建立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并结合Eviews对回归模型进行调整,建立关于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预测组合模型,通过预测货币供应量与市场预期相比较,有效规避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二、模型设定本文研究货币供给量M1,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本文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数值越大,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M1增幅快速上扬令人担忧

M1增幅快速上扬令人担忧
通 货 膨 胀 的 乐 j 。
} 分^ 比 J 术舟 14个 I 分 , J . t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义货 f nM2闷 比
增 长 l.‰ l_J 术 本 、 84 j _ j ,增 f 比 上 l 高 21 期 . 个 1 分 、 l 2 0 F4 以 来 , 1 0 5, 。 i l M2增 述 之 的 和
将 M 2的 增 长 率 和 M 的 增 长 率 进 仃 对 比 , I l , 艮姓 的 分 析 意 义 。如 果 l 增 长 率 住 较 长时 『J 的 『高 M 2的 I 增 长 率 ,说 H 经 济 扩‘ 较 快 ,活 期 行 款 之 外 的 其 他 类 』 { 张 资 产 收 箍 较 高 。 样 史 多 的 人 会 把 定 期J 款 和 储 蓄 款 这 行 提 … 逃 行 投 资 或 购 买 股 票 , 黾 的 资 表 现 为 可 随 时 支 大 付 的 肜 , 陶 和 劳 务 f 普 遍 受 剑 价 格 涨 的 r 他 盯场
维普资讯
2 中 货 市 0 8 国 币 场26 0 9
货 币 市 场
M 增 幅 快 速 上 扬 令 人 担 忧 1
W or i s a o t u g fM 1gr wt re b u r e o o h s
陈力峰 唐翠香
l hr f to u
Ch n L f n e i g, Ch n or i x h g e i a F e gn E c an e Tr d s e a e Sy t m T g Cu x a g, an i i n Ban fCo m u i a i , ko m nc t on Zh n z o an h e g h u Br c
r 一 个逐 步扩 人的过 程 并 存今 年年 到达 顺

M1增速变化对股市运行影响大

M1增速变化对股市运行影响大
元 , 占企 业贷 款 比重 4 .% ,而 中长期 人 民 币增 量 贷 投 放 量 依 然 处 于较 高 水 平 。 问题 的关键 是 。1 1 6
款占比仅有3 .%,显示企业贷款主要是解决资金流 据融资快速增长应引起有关部 门注意 ,日前 85
动性 困难 问题 ,真 正对 经 济 增长 有支 持作 用 的是 中长 得到关注并召集商业银行开会讨论 ,提醒商 期贷 款 ,然 而 中长 期贷 款 同 比少 增 。又从 金 融数 据 结 意这样问题。因此要密切 关注3 月份中旬公布
再 以 1 份 新 增信 贷 16 万 亿 元结 构 看 ,尽 管 新 2 月 .2 月份 新增贷款2 7 ' 元 、4 3 {, 4 07 f , 1 77 元和1 2 5, 5
增信 贷资金创 出天量 ,但其 中票据融资增} 6 3 {. 比 ,仍然高于往年同期新增贷款规模 ,可见隹 J 2 9Z  ̄ l
距迅速扩大到1 1 21 个百分点 ,M1 与M2 “ 剪刀差”是 投 放 应 该 约 有
1 9 年9 以来 新 高 ,表 示 货 币资金 存 款 定 期化 特 征 31 万 亿 元 ,而 1 6 月 9 5 甚 为 明显 。 M1 与M2 长 方 向一 减 一增 ,意 味着 活 期 月 份 新 增 信 贷 资 增
存款与定期存款增速一减一增趋势,正是反映企业投 金 又 往 往 占第 一 资需求下降 ,利润减少,居民消费意愿下滑 ,市场投 季度 投 放 总额 一 资和消费信心趋 弱,货币资金更多以定期存款等形式 半 。也 就 是 说 应
被 企 业 和 个 人通 过 银 行 进 行 “ 藏 ” ,从 公 布 1 窖 月份 该 约 在 15 万 亿 8
1 份 M2 速 加快 与 M1 MO 速 明显 撖 月 增 和 增 剪 21 % 2 给收款单位 ,并同时承若支付企业有关票据贴现费用 格 局 , “ 刀 差 ”扩 大 到 1 .1 ,是近 1 年

5张图看清货币供应M1大幅反弹对股市意味着什么?

5张图看清货币供应M1大幅反弹对股市意味着什么?

5张图看清货币供应M1大幅反弹对股市意味着什么?来源| 中金金网(ID:cicc_jw)记者| 王汉锋-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师、董事总经理S0080513080002M1增速自去年3月份见底以来持续反弹,截至今年3月M1增速大幅反弹至22%,引起了较多的关注。

中金宏观组发表了题为《M1快速增长的启示》分析了M1增速反弹在经济层面的含义,我们在本篇报告中梳理M1增速与股市的关系。

梳理下来看:1M1增速与企业盈利的关系较为直接。

M1主要表征企业和政府相关机构的活期存款,因此M1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政府对经济的支持等有一定的相关度。

我们注意到,A股非金融类上市的盈利周期与M1增速的起伏周期高度相关(图表1),但拐点基本同步一般并不领先。

这一轮M1增速的反弹预示着非金融企业盈利仍在反弹中,对此我们已经在一季度的业绩中得到初步印证,预计仍将在二季度的盈利中继续体现。

全年来看,我们预计A股非金融盈利将增长11.4%,相比2015年的下降11.7%大幅反弹。

2从行业结构上看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老经济板块的盈利增速对M1增速变化的弹性更大,而与消费相关的新经济板块的盈利增速对M1增速变化的弹性略小(图表2)。

3M1增速与企业现金流状况也有一定的关系但相关度不如盈利增速的相关度。

考虑到企业活期存款增长意味着企业可以动用的流动性变得相对充足,M1增速反弹可能会降低对企业违约风险的担心。

4M1增速与股市关系并不直接与M2叠加在一起参考也无法提高对股市的预判。

但整体上M1的高速增长反映企业资金开始活跃,对股市一般不是坏事。

历史上从98~99/01~02/06~07/09年上半年/12~13年/去年下半年这些期间都出现过M1增速大幅反弹,其间A 股出现上涨或者震荡持平走势的机会多过下跌的走势(图表4)。

M1增速与H股走势的关系则并不直接(图表5)。

另外,考虑到M1目前的增速已经是历史上较高的水平,需要关注M1增速反弹的持续性及潜在的拐点。

货币超发引爆美国通胀

货币超发引爆美国通胀

货币超发引爆美国通胀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向经济各环节传导,通胀压力加大,各国央行面临的局势更加复杂。

由于本轮通胀美国在主要发达国家中是最先加速的,到目前为止也是最严重的。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美国货币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货币超发引爆美国通胀自新冠肺炎疫情在美欧扩散以来,美欧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为稳定宏观经济,美欧宽货币与宽财政叠加,货币供应量加速增长,尤其是美元大量增发,成为本轮通胀的根本推手。

货币大量增发是引爆美国通胀的根源。

20xx年3月美国M2为16.07万亿美元,到20xx年12月底,美国M2增长至21.76万亿美元。

此轮美国货币扩张的程度前所未有。

从历史阅历看,根据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等人的分析,一般美国货币供应量变化后,12个-16个月后对经济和价格产生影响,货币数量增加既可以导致产出增加,也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化。

虽然关于货币供应量变化引起通胀的阅历总结受到一些国家某些时段进展阅历的反驳,但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史来看,货币供应量增速的大幅度提升特别是明显高出实际GDP增速,往往会引起通胀的攀升。

这一轮美国通胀的变化也符合其历史阅历规律。

美国此轮货币增速的明显提升始于20xx年3月,该月基础货币的同比增速从2月的3.0%提高到14.8%,狭义货币M1的同比增速从2月的6.2%提高到14.2%,广义货币M2的同比增速从2月的6.8%提高到10.2%;美国CPI 同比涨幅的明显提升出现在一年之后的20xx年3月,从2月的1.7%提高到 2.6%,明显超过美联储确定的2%的界限值;4月快速上升到4.2%,已经属于比较严重的通胀。

自20xx年5月以来,美国CPI连续十个月维持在5%以上。

从货币与价格变化两者时间差的长度看,符合从货币到价格传导滞后12个月左右的规律,仍然能够印证弗里德曼等人关于货币迟滞效应的结论。

从价格上涨幅度来看,美国这次通胀如此严重,与美国基础货币、M1、M2三者增速快速攀升密切相关。

促进m1增长 政策建议

促进m1增长 政策建议

促进M1增长政策建议一、背景介绍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促进M1增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政策课题。

M1是指货币供应量中的流通中货币(包括现金和活期存款)。

M1的增长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可以推动消费、投资和经济活动的增长。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促进M1增长的政策建议。

二、加大货币投放力度为促进M1增长,政府和央行可以考虑加大货币投放力度。

具体做法包括:1.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更多的货币供应。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能够激发银行提高贷款投放的意愿,增加货币流通。

但需要注意平衡风险,防止资金过度扩张引发金融风险。

2. 扩大财政支出规模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也就是增加政府的开支,可以增加政府的支付能力和对经济的刺激。

这样一来,政府对市场的需求将会增加,带动货币的流通和M1的增长。

三、调整货币政策除了加大货币投放力度,调整货币政策也是促进M1增长的重要手段。

1. 降低利率降低利率可以鼓励个人和企业借贷,促进投资和消费。

借贷需求的增加将会刺激银行通过放贷来增加货币供应,从而推动M1增长。

2. 实施定向降准定向降准是央行采取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降低特定领域的存款准备金率,引导资金流向特定行业。

实施定向降准可以增加特定行业的流动性,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增加M1。

3. 推进金融科技发展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增加人们对金融工具的需求。

通过推进金融科技发展,可以扩大数字货币的使用范围和流通速度,进而推动M1的增长。

四、加强监管措施为了保障M1增长的良性循环,还需要加强监管措施。

1. 加强反洗钱监管加强反洗钱监管,打击非法资金流入。

通过提高洗钱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可以有效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确保M1增长的合法性。

2. 强化信贷审查加强信贷审查,确保贷款流向实体经济。

对于潜在风险较高的行业或企业,加强审查和限制,以减少不良贷款和金融风险,保持M1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 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提高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

M1快速增长的启示

M1快速增长的启示

易:中金公司分析师
梁红:中金公司研究部负责人、董事总经理
自2015年4月以来,m1(狭义货币)增速明显加快,表明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流动性改善,主要反映2014年四季度以来政策宽松的累积效应。

2014年四季度至今,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下降了约200个基点,显著改善了整体经济的现金流。

去年下半年以来,财政宽松力度的加大也对m1增速的持续上升起到推动作用。

除了传统的财政宽松措施之外,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专项建设债券以及点对点财政刺激等政策直接推升了m1增速。

此外,由于房地产交易往往伴随居民定期存款向房地产开发商储蓄和活期存款的转移,降息以外,购房政策和贷款标准的放松也减轻了企业部门的流动性压力,并推高了m1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m1统计口径包括公共和企业部门的活期存款,但不包括居民部门的活期存款。

m1增速和m1/m2比率的上升,是企业盈利改善和商务活动回暖的有效领先指标。

货币条件的宽松和企业现金流的改善,往往是经济再通胀以及名义收入和投资回报率回升的前奏。

我们已经看到,今年一季度企业盈利的回暖范围进一步扩大。

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企业经营活动及投资有望进一步回升。

往前看,随着货币政策立场开始从明显宽松逐渐转向中性,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后积聚的阶段性流动性开始回流至实体经济,m1的环比增长率可能会有所放缓。

另一方面,当前投资回报率的恢复和再通胀预期的上升可能带动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收入增速进一步提升。

中国M1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其货币政策涵义

中国M1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其货币政策涵义

中国M1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其货币政策涵义
佚名
【期刊名称】《金融纵横》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2006年以来中国M1快速增长背后的原因。

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影响M1变动最主要的原因是基础货币与资产价格,测算出基础货币变动与资产价格变动均领先M1变动1个季度左右,进而提出完善货币政策操作的五点建议。

【总页数】8页(P17-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
【相关文献】
1.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原因、风险及前景预测 [J], 彭菲娅;刘兵权
2.浅析中国外汇储备结构及快速增长的原因 [J], 王臻
3.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原因探析 [J], 孙洪艳
4.重新认识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 [J], 田秋生;李虹檠
5.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原因、进程和挑战 [J], 韦恩·M·莫里森; 王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股市与M1的关联

股市与M1的关联

股市与M1的关联历史经验证明,在我国以M1和M2为关键指标的货币供应增速的变化牵动着股指的神经,甚至可以作为一个判断未来股市运行轨迹变化的重要领先指标。

M1增速持续向上,且与M2增速的剪刀差扩大,意味着企业资金活期化明显,资金面有力支撑股市。

股市与M1的关联M1增速往往与股指同趋势在货币供应的各个层次中,M1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M2是指M1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证券客户保证金。

M1最能表征市场的流动性,而流动性就是股市强有力的推动力。

M1增速见底预示股市大涨2008年12月一组金融数据,让股票市场投资者眼前一亮。

在连续下降7个月以后,M1增速小幅反弹至9.06%。

这也就意味着当年11月成为了M1的阶段性底部,之后便开始了上升之路。

从2009年2月份开始,M1增速由10.87%爬升至了8月份的27.72%,并且于9月份反超了M20.2个百分点。

M1增速的见底也促成了股市的拐点,股市由熊市进入牛市。

上证综合指数在2008年10月28日达到了最低点1664.93点,之后伴随着M1增速的不断提高,股指也在震荡中不断攀升。

虽然途中经历了由3478点到2639点的回调,但是总体来看大盘指数在不断筑底的过程中,并且底部逐步抬高。

对M1和股市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M1同比增幅见底,往往会出现大涨行情,甚至是一轮新的牛市的开始。

发行M1同比增幅与股市涨跌有比较明显的规律。

自1995年末以来,货币供应量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速。

而M1从1995年末至今,有5次单月同比增幅降到了10%左右,分别是1996年1月的11.4%、1998年6月的8.7%、2002年1月的9.5%、2005年3月的9.9%和2009年1月的6.68%(如多个月低于10%,选最低的一次)。

巧合的是,在M1处于历史低位时,股市无一例外出现了大涨行情。

其中有两次是牛市的开始,一次是自去年1664点以来的上涨行情,另一次是2002年1月大熊市中的一次反弹,幅度为26%。

M1、M2增速“剪刀差”的成因及对其未来走势的判断

M1、M2增速“剪刀差”的成因及对其未来走势的判断

作者: 范建军
作者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
出版物刊名: 发展研究
页码: 19-24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期
主题词: 狭义货币M1 广义货币M2 货币增速“剪刀差”
摘要:近一段时间,M1与M2增速"剪刀差"问题,引发各方广泛关注。

本报告认为,M1增速快速上升,主要是因为近一年来政府债券和公司信用类债券超量发行,使得银行存款明显"活期化",这是造成M1、M2增速"剪刀差"持续扩大的最根本的原因;M2增速明显回落,则是因人民币贷款增速持续走低、外汇占款持续负增长、同业存单大量发行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考虑到M2增速指标已失去其应有的政策参考价值,建议管理层今后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如何保持"现金+活期存款"等更能如实反映实体经济现实购买力变化的指标的稳定增长上来。

建议央行在补充银行间市场基础货币供应时,优先采用"降准"工具,而非"中期借贷便利"(MLF)或"抵押补充贷款"(PSL)等"类再贷款"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1大幅上升之迷及其影响
方正证券任泽平
自2016年3月始,M1同比历史上第6次突破20%,连续17个月增速上扬,与M2剪刀差持续走阔,关于流动性陷阱的讨论再起,其背后的逻辑和成因是什么?对经济、物价、房地产、股市、债市将产生哪些影响?
M1大幅上升的原因
一、活期化倾向是M1大幅上升的主因。

M1主要包括三部分:M0、企业活期存款与机关团体存款。

本轮M1的上升中:企业活期存款快速增加,M0与机关团体存款增速变化不大。

其中M1增速从2015年6月的4.3%上升到2016年7月的25.4%,M0增速从2.9%上升到
7.2%,机关团体存款增速维持在13%左右
二、企业活期存款大增主因:定期存款吸引力下降。

从逻辑看,企业活期存款大幅上升有两个可能的原因:一是企业存款定期转活期,二是企业整体存款增加。

企业存款活期化倾向,可能是M1大幅上升的主因。

在连续降息、期限利差很小与通胀回升情况下,企业存款有一定的活期化倾向。

央行自2014年11月21日以来共降息6次,有趣的是,每次降息后定期存款增速均明显下降。

当前1年期、3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5%和2.75%,而市场上各种年化利率超过3%的短期理财产品很多,企业存款活期化的意愿上升。

此外,CPI自2014年末始呈现出大体上升的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实际利率下降得更快。

三、房地产销售火爆居民加杠杆是M1、M2剪刀差走扩的重要原因。

2015年7月-2016年6月,企业活期存款增速从5.92%上升到32.51%,我们怀疑企业活期存款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和商品房销售相关。

商品房销售是一个从居民存款向企业存款转移的过程,因此,商品房销售与企业存款一直存在比较好的相关性,房地产销售自去年下半年的放量推升了企业存款规模,居民杠杆明显增加,大量资金转移到房地产开发商的户头上。

除此之外,2015年下半年财政支出的加码也充裕了企业存款。

但是,鉴于资产荒的现状及定存吸引力下降,房地产及相关企业拿到大量资金流后,并未把相应比例的资金投向定存或货币基金,而是把相当规模的资金留在活期存款的户头上,待投向收益尚可的资产。

这一行为推高了M1M2剪刀差。

四、M1/M2剪刀差异常的关键还是M1。

本轮的特殊性在于,M1大幅上升而M2总体下降。

其实异常的关键还是M1。

M2增速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货币政策的由宽转稳。

一般来说,贷款增速以及存款派生的下降都会导致M2走弱,且M1也会跟M2的下降而走低。

但目前来看,M1在M2下降的趋势中还一路走高,这一方面可能来自于企业存款在实际率走低的情况下的活期化配置;另一方面在资产荒的情形下,参与实体经济的收益率太低,倒逼资金去配置一些收益率尚可的资产,资金配置的短期化可能更加明显。

五、为何M1大幅上升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

2014年开始,央行持续降息,为何M1大幅上升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可能有三个原因:1)“双降”及滞后影响双降主要集中在2015年下半年,降息使期限利差收窄,降准增加货币供给,都会导致企业活期存款的增加和现金流的改善。

2)房地产销售及财政支出大增在“330新政”、双降刺激下,2015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销售大幅回升,居民加杠杆,企业尤其开发商现金流大幅改善;政府部门加杠杆、稳增长,体现在财政存款增速下行、财政支出的大幅增长与赤字率达历史高点;降息对贷款的推升作用也开始在2015年下半年出现,贷款增速自2015年下半年起明显抬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重作用致使企业存款在2015年下半年开始充裕。

宏观·策略|宏观热评Macroeconomy·Strategy 18
2016年第32期
宏观热评|宏观·策略Macroeconomy·Strategy
3)6月股灾后资金从股市流向房市债市2015年6月股灾后股市资金外撤,央行逆回购配合MLF、SLO释放流动性,一方面转化为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推动M1上升。

另一方面流入房地产行业,改善房企现金流。

2015年6月商品房销售增速由负转正,整个下半年保持7%的月增速,2016年一季度销售面积增速更是达到33.1%。

M1上升后的影响
一、M1与经济:脱实向虚。

M1创新高,M2创新低,显示货币没有有效传导到实体经济,企业配置短期化明显。

当前,M1大幅上升,M2持续回落,很可能意味着企业资金缺乏一个合适的投资出口,经济持续下行。

可以佐证的数据是,2016年以来,制造业投资增速2016年7月累计同比3%,比2015年12月下滑4.1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16年7月累计同比2.1%,比2015年12月下滑8个百分点。

二、M1与通胀:受制于产能过剩和需求低迷。

从传导时滞来看,从M1到CPI大致6个月,M1是CPI的一个可靠的先行指标。

但是M1的波谷其后对应的一般都是低通胀,而M1的波峰其后却不一定对应着高通货膨胀。

历史上的5次M1高速增长(1997、2000、2003、2007、2010),峰值都差不多(在20%-24%之间),但是其后却分别对应着通货紧缩、无通胀、温和通胀、较高通胀、较高通胀这四种差别极大的物价水平(CPI-1.5%-8.7%)。

因此,M1是物价变动趋势较好的领先指标,但货币供应引发物价上涨的幅度则是不确定的。

拉长历史的视野,较高增速的M1并不是通货膨胀出现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能否引发通胀还要看其供求基本面。

三、M1与房市:高度相关。

M1与房价存在着明显的同涨同跌,二者之间的波动情况基本同步,相关系数达到0.664。

M1每次增长高峰都对应着房价环比涨幅的激增。

2007年8月,M1阶段峰值22.8%对应2007年9月和10月的房价环比峰值1.9%;2010年1月,M1峰值39.0%对应2010年1月房价高增长1.7%;2013年1月,M1的阶段性峰值15.3%对应2013年2月和3月房价环比高峰1%;2016年3月,M1同比增长再次突破20%,70大中城市新建住宅指数的环比增幅达到2013年四季度以来的最大值0.8%。

M1的下降伴随着房价的下降。

2008年11月M1同比降至6.8%,一月后房价环比降至-0.70%;2012年1月M1的阶段性低点3.1%对应2个月后房价环比低点-0.3%;2014年1月M1达到波谷1.2%,房价也处于下降通道,7个月后达到最低点-1.1%。

四、M1与股市:利好价值股绩优股。

M1与上证综指的波幅差别较大,存在不确定的滞后期,但趋势基本一致。

但是2014-2015年的这波牛市与M1增长的相关性在减弱,2014年牛市刚启动时M1确实也快速增加,但是之后股市屡创新高而M1增长却维持在低位。

而2016年至今,M1屡创新高,股市却总体低迷。

相比于M1,M1与M2的剪刀差同股市的相关性更强(相关系数更高)。

不过在预测2014-2015年牛市中,依然效果不佳。

本轮M1大幅上升,M2持续回落,背后隐含经济难以持续强劲复苏,并压低无风险利率。

对股市的含义在于,受益于供给端收缩分子企业盈利短期改善以及无风险利率下降,结构性利好价值股和绩优股。

五、M1与大类资产价格:流动性充裕,总有资产价格会上涨。

以是否超过20%为基准,1996-2015年间M1共出现过5次高速增长,分别是1997年1月-6月、2000年4月-9月、2003年3月-7月、2007年1月-2008年1月和2009年6月-2010年12月。

其波峰基本相同,在22%左右,但同一水平的M1增速,所对应的资产价格却差别很大。

总体来看,历史上M1大幅上涨时期,不同资产表现因时而异,但总有一项或几项资产价格受货币驱动表现优异。

1997和2000年股市表现良好,2003年房价和物价上涨,2007年股市、房市、商品都迎来大牛市,通胀压力也大。

2009-2010年,房价暴涨,股市和商品也表现良好,通胀随后也上行(略有滞后),2015年下半年至今,一线房市和商品大涨。

2016年6月以来,债市大涨。

其背后的逻辑在于,资金流动性充裕,超发的货币在大类资产(股市、债市、房市和大宗商品)中追逐,填平估值洼地。

19
2016年第3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