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建设及其作用发挥基于20142017年全国35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的有效路径
校园公关理论版引言:为了贯彻和落实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部门应该提倡各地区高校充分发挥“十大”育人体系中各个子体系的育人功能,这样才能够打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的问题,并且将“十大”育人体系中的各个子体系构建为一体化的育人体系。
让这一体系成为适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体系,这样就可以帮助各大高校解决如何为我国培养政治人才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合理探索“十大”育人体系中每个子体系的作用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教书育人是每一个高校的职责,同时也是每一个高校建立的初衷。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重要工作就是育人,同时各高校也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近年来,各个高校都在强化和创新育人的方式,改善育人的模式,同时不断的壮大育人体系,从而发展为现在的“十大”育人体系,通过不断地发展,明确育人的目标,增加育人的形式,让我国育人体系更加健全。
育人体系中所包含的每一个子体系都有着与主体系相关的独立的育人功能,所以各高校应该充分发掘每一个子体系中育人功能。
经过教育数次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的育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育人的主体对象性也逐渐扩展育人的载体层面,育人体系更加全面。
“十大”育人体系中,各个子体系都有着它们的功能。
第一,课程育人的功能。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从而让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的完美统一,只有让教学中的每一个课程都担任起育人的责任,我国的育人体系才会建立的更加全面。
第二,从科研的角度育人。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应该只体现在书本上,更应该从科研的角度教育学生关于思想政治的道理,从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等多个方面去展现教育的作用,这些方面对学生的教育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三,实践育人的功能。
因为实践是让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从而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
同时实践还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增强他们的才干,所以各个高校要不断地创新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子系统及其要素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子系统及其要素1. 引言1.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指在高校开展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引领工作,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繁荣昌盛,更直接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生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
高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依靠思想政治工作。
只有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下,高校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引领教师和学生积极面对挑战,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推进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生发展,关系到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关系到高校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
只有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为高校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 正文2.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子系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子系统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按照不同的功能和任务需求,将其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系统。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子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 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子系统。
通过开展各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专题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2. 政治引领子系统: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政治引领子系统旨在通过开展各类党建工作和学生会活动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重大活动,培养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和使命感。
3. 文化建设子系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要通过开展文化建设活动,如文艺演出、书法比赛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其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4. 心理健康子系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困扰高校学生的重要问题,心理健康子系统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咨询服务,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提升学生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指高校在学生中进行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旨在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国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思想政治工作,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健康。
作为青年学生,他们的思想易受外界影响,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同时,学校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健全的心理辅导体系,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高校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再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强学生的法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守法守纪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而职业道德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道德行为,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是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长才干、锻炼意志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方式。
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栋梁之才。
综上所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健康、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法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考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考作者:王秀彦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年第10期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满足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需求,把握学生特点,深化教育主体力量的融合,注重动力机制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吸引力,加强校园育人环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1] 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需要我们延展思想政治教育各个要素的内涵,统筹诸多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其在运行过程中同向同行,最大限度地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的体现1.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体现。
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的思想变化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就是按照人们思想、行为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遵循。
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和感召力,而且要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性与渗透性。
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科学性,或脱离教育教学实际抽象、孤立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都违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不仅损害思想政治工作声誉,而且造成教育教学价值取向不明,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受挫。
2.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遵循教书育人规律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把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与使命,提到遵循规律的高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理论上的创新,对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
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作者:李如瓛来源:《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02期摘; 要:面对思想领域的新情况、新变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吹响了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号角。
为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在“大国方略”等“中国系列”课程的基础上,上海全面启动课程思政建设,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
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践表明,课堂仍然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各门课程都肩负育人的职责,知识教育离不开价值教育的引领。
关键词: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大国方略”中图分类号: G641;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9)02-0042-0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31号文)指出,不同思想文化的交融交锋,伴随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任务新课题”。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紧迫性,不仅仅来自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冲击,还来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存在的“短板”。
如何逆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现实效果之间的反差,把知识传授转化为大学生的价值信仰,实现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就在哪里的良好互动,从而以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问题。
自2014年上海大学“大国方略”课程开设以来,“中国系列”课程在沪上高校已经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和研究,如复旦大学“治国理政”、上海交通大学“读懂中国”、同济大学“中国道路”、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文中国”等等。
这些课程集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于一体,以铿锵有力的语言直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软肋,以有说服力的语言增强中国话语对问题的阐释力,更以课堂教育的实效性引发了上海“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指在高等教育机构中,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
在当今社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因此有必要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需要大批懂得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高尚思想品德、社会责任心强的人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这样的人才的重要保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其思想政治素质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奋发向上、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尽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较为陈旧,难以符合当今学生的实际需求。
当前,学生的思想观念、文化娱乐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们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产生了抵触情绪,而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仍然采用单一的方式方法,这就导致了工作效果的降低。
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导致了工作效果的下降。
三、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要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2014年山东省属事业单位考试(教育类)真题及详细答案带解析
2014年5月25日山东省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真题(教育类)(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编者注:教育类笔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教育基础知识两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为公共基础知识,共计45题,30分。
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知识的内容。
共计85题,70分)第一部分(共45题,3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题3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 ),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A.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B.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C.稳增长、促结构、调改革D.促增长、调结构、稳增长2.据央行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95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占全世界外汇储备总量的( )A.1/2 B.1/3C.1/4 D.1/53.“十二五”期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定不移地以( )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
A.富民强鲁B.美丽山东C.富民强省D.和谐山东4.2014年5月13日,中国海军新闻发言人表示,根据中俄双方达成的共识,中俄两国海军定于5月20日至26日,在中国长江口以东的东海( )海空域举行代号为“海上联合-2014”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A.东部B.西部C.南部D.北部5.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C.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D.处理好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6.《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则》提出要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实施煤炭总量控制,力争到( )年年底实现煤炭消费总量“不增反降”的历史性转折。
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中的作用
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中的作用高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而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想,培养其正确的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念,使其成为有道德、文化、知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从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1.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培养一个与时俱进的、拥有高度道德标准的优秀国民。
高校学生是未来的接班人,他们将来承担着传承和发展现代文化的重任。
只有通过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才能让他们在今后的社会中凭借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能力,成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
2.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学生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最终决定了国家的发展走向。
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思想,让他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将这些理念融入到个人的生命中去,拥有思想深度和广度、文化高度和广度以及政治眼光和深度。
3. 传承国家文化作为文化传承者,高校的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传承国家文化的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在当今世界也有广泛的影响。
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传承中国文化的精华,并将它们发挥出来,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1. 稳定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
只有当学生的思想和言行都归向正确的方向时,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抑制他们的破坏性行为,维护社会的和谐。
2. 改进教育内容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是指在培养学生中融入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改进教育内容。
从教材编制到课堂教学都应该体现出这种思想政治教育。
在教材编制时,应该尽量突出以革命思想和中国特色示范成果为主题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学习更加全面;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透过深入深层次的透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作者:邓子萍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32期摘要: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高地,肩负着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和领导权。
思想政治工作要落地、落实、落细需要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抓住关键少数,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体教职员工共同育人的大思政工作局面。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辅导员队伍;校园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的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为高校在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也给出具体的实践方法。
一、构建党委领导下的全员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高校要突出党的领导核心,为思想政治工作定方向立目标,聚民心拉队伍,分任务促落实,定标准抓考核。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设计思政工作体系的总体目标和考核指标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应在立德树人总任务统领下,确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级目标,在一级目标下进行任务分解制定二级目标,以至细化具体措施。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总目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精神培养是二级目标,二级目标下按照定性、定量的方式确立可操作的三级细化目标。
三级目标的制定应尽量做到可操作、可量化。
2.组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目标的组织机构。
体系目标的实现需要确定参与对象,组建一支工作队伍。
高校思政工作中应该紧紧依靠教师队伍、行政管理队伍、工勤服务队伍、学生干部队伍,相互协作,同向同行。
每支队伍都要围绕目标体系,按照工作任务和工作标准、找到实现途径,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自我育人全员参与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二、提升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1.只有先读懂学生,增进师生关系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改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实施全方位育人
改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实施全方位育人收稿日期:2017-07-25作者简介:杨春文(1958-),男,黑龙江兰西县人,博士,学校党委副书记,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动物学。
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对于此项工作,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高校也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育人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仍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现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格局是学校党委组织部负责党员(包括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教育,党委宣传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工作部通过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辅导,团委开展共青团员组织活动,四条战线基本通过两支主要队伍,即二级学院(系)的书记辅导员队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四个主要问题。
一、多头管理,各自独立,难以统一规划、形成合力育人1.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尚待提高。
(1)绝大多数是刚毕业(博士、硕士以及本科)的青年人,他们刚走向工作岗位,缺乏工作阅历,对社会以及人生尚缺乏全面认识,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仍处在朦胧阶段,对人生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尚缺乏全面的思考。
思想工作不同于传授知识和技能,需要传道者有较为深刻和全面的思想感悟。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对这句话公认的解释是人到三十岁知道按规矩做事,但是这时候还有迷惑,到了四十岁,才不迷惑。
年轻一代普遍自我意识较强,这虽是一种进步,但是与自我意识相比其责任意识相对较弱,思想工作从实效方面考虑,需要从业者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所以部分辅导员仍需要经过培训锻炼成长后再承担此项工作更为合适。
(2)辅导员队伍不稳定,一般工作3至5年就相继转岗,总体情况是从陌生经过逐步提高、到接近成熟时就转岗,这种做法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用人的基本原则、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
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1. 引言1.1 意义重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的建设意义重大。
高校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必须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监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设高校特色思政课程体系,推动高校思政工作深入发展,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
全面加强高校思政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更有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正文2.1 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一体系应该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和措施,以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全面发展,并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
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需要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职能,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风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关系,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还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思想政治讲座、座谈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追求。
还可以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性。
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是高校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计划,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字数不够,请及时添加】。
2.2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
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的构建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需要强调全方位的教育。
传统的思政课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德育和智育的培养。
在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需要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需要注重互动和参与。
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他们应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者和主导者。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学生自主组织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中。
通过互动和参与,学生可以增加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也需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的构建应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高校可以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可以积极与企业、社会组织等进行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还需要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的成效,应该进行科学的评估和监督。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注重全方位的教育,强调互动和参与,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并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才能建立起健全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
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
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教育的日益复杂化,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成为当前高校教育中的迫切需求。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阐述课程思政如何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
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高校课程设置各有侧重,各科目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当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各门课程来正确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在历史课程中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事件,明辨是非,正确看待历史;在文学课程中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价值观。
通过课程思政,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课程思政有助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当前社会,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层出不穷,而高校课程设置又是直接影响学生思想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在学生的价值观层面进行引导和培养。
在职业规划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未来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伦理道德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课程思政也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课程思政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课程设置涉及各方面的知识,通过课程思政可以使这些知识在思想政治层面得到应用和延伸。
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进行升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思政还可以使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
通过综合素质的提升,可以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组织育人协同效应
治党论苑Chinese Cadres Tribune 432019.1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组织育人协同效应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
组织育人是指高校各级组织在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其政治、组织、管理、服务功能和优势,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培养目标的育人行为。
组织育人重在将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坚持把科学育人理念作为先导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推进高校组织育人实践,首先必须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组织理念,把各类组织打造成学习型组织、创新型组织、服务型组织和引领型组织。
以学习型组织实现组织育人的资源共享和环境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学才能上进。
”必须大兴学习之风,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育人育才,让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校应在师生、班级、院系之间联结出多层级多形式的学习共享系统,依靠组织资源构建学习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服务型组织增强组织育人的亲近感和亲和力。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在教学、科研、管理、保障一线单位之上,必须按照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
各类组织要在基层党组织带领下,通过多种形式,整合知识、政策、信息、技术、项目、平台、物资等组织资源,服务师生教学、学习和生活。
以创新型组织提高组织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做好组织育人工作要按照“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改进和优化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培养现代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从吸纳方式、活动内容、渠道手段、资源拓展、网络空间、运转机制等方面推进组织创新,推动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创新组织动员、引领教育的载体与形式,更好地代表师生、团结师生、服务师生。
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
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与纪律管理,而是更加注重全面、多元、个性化的人才培养。
因此,校园思政工作急需构建一种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大学生思想需求,更有效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目标。
首先,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应该聚焦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无疑,思想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育人的核心内容。
在现代社会中,创新创业、人文关怀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价值观念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应该以这些价值观念的传递与培养为主要任务,打下思想基础,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要想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必须着重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推行历史文化知识的启蒙课程及深入的思想研讨。
其次,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还应当关注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校园思政工作的目标之一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综合的能力,让他们在知识获取、合作与创新等方面完善自我,提高综合素质。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应当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性课程及课外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创客活动、社会实践、实习等,将课堂教学与现实连接起来,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让他们逐步具备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还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现在,高校在招生方面已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因此,校园思政工作也需要去关注、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例如,学校可以探索开设一些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在艺术、音乐等方面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意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在提升全员素质的同时实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多元、个性化的培养环境,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体系“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新时代思想政治训练工作必需遵循的理念。
高校在实践中落实“三全育人”理念需要组织建立、育人机制、队伍建立、创新载体等途径构建协调统筹的机制,创设大德育思想政治训练格局。
关键词:三全育人;体系;构建依据2022年5月训练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各高校在实践中乐观构建“三全育人”机制,探究育人格局,“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1]。
“三全育人”形成了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党政人员、宿管教师的互动,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有利于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和有关部门的工作热忱,使其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形成三全育人的机制、体制,构建“大德育”的工作格局。
一、“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大学生思想政治训练是高校训练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在学生成长成才以及全面进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构筑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国家中长期训练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明确指出,学校工作要坚持德育为先[2]。
高校德育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建立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卓着的意义,而德育工作需要协调推动、联动影响、形成合力才能发挥其作用。
2.发挥训练合力的有效追求。
局部高校育人现状突显出“各犁各田”“各扫门前雪”的状况,没有形成合力,没有发挥协同效应。
例如学校的教务处更多关注教学,资助治理中心更多关注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学生工作部更多关注学生的学风建立、思想政治训练的引导等。
各个部门育人和思政工作的关注点和主要冲突不同,没有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三全育人”机制的构建能够实现党政领导、专业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宿管人员的通力合作,全员育人不仅可以加深同事间的沟通沟通,还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发挥训练合力的效果。
二、创新思想政治训练工作机制,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步入新时代,学生的思想特点呈现出新一轮的简单性,大学生思想政治训练工作必需与时俱进,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中不断创新完善,构建“三全育人”的工作模式。
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
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加强和完善。
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的必要性、及构建思政工作育人体系的具体措施。
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涉及到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学术素养等方面,更与国家、社会以及高校的未来息息相关。
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阵地,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则负有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不仅是适应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当今社会对高校教育的新要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需要与时俱进,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贴近社会的实际情况,更加贴近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
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需要深入挖掘高校思政工作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要求,更加重视高校思政工作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更加注重高校思政工作的制度规范和管理运行,更加关注高校思政工作的师生互动和社会交流,更加关心高校思政工作的成果评价和质量提升,更加重视高校思政工作的未来发展和长远规划。
具体措施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高校思政工作向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
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推动高校思政工作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丰富高校思政工作的实践活动和教育资源,拓展高校思政工作的育人空间和育人渠道。
完善高校思政工作的制度规范和管理机制,强化高校思政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保障保障。
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
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深入,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任务已经从纯粹的政治教育转变为一种全方位的育人活动,努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
这种体系应该包括多方面的教育,如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辅导员工作等等,以实现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课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的重要方面。
在课堂上,老师们应当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内涵,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逐渐认识到国家安全、社会和谐、道德规范、科技创新等重要问题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讨论、会议、报告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思想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勤奋好学、文明礼仪和科学创新的思想和习惯。
例如,各类文艺活动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艺创作和演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艺术美学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还包括学生会、社团、志愿服务等,提供学生自我实现和体验社会的机会。
第三,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社会实践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
此外,社会实践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社交与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例如,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很好的社会实践形式。
最后,辅导员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的最后一环。
辅导员们作为学生的亲密伙伴和指导者,应该在学生的思想、学业、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
并且,辅导员们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明确识别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学生宿舍、学生风采等服务环节。
因此,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除了要重视课堂教育,也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社会实践,并积极配合辅导员工作,等等。
多个方面的教育与管理手段的深入贯彻实践获得成功,则可以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而铺就康庄大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5卷㊀第2期2019年4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ResearchVol.35㊀No.2Apr.2019㊀㊀收稿日期:2018-07-19㊀㊀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研究 (17JZDW06)㊀㊀作者简介:王晓霞(1990 )ꎬ湖北利川人ꎬ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建设及其作用发挥基于2014-2017年全国35所高校的调查分析王晓霞(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ꎬ湖北武汉430072)摘㊀要:2014-2017年数据显示ꎬ高校课程育人㊁科研育人㊁实践育人㊁文化育人㊁网络育人㊁心理育人㊁管理育人㊁服务育人㊁资助育人㊁组织育人等有关工作开展与育人成效持续改进ꎬ各项工作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空间ꎬ但总体值得肯定ꎬ为推动高校 十大 育人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ꎮ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ꎬ需不断深化对高校各项工作立德树人作用的认识ꎬ加强对高校各项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挖掘和激发ꎬ在加强高校各项工作合力育人机制建设㊁补齐高校思政工作问题短板㊁充分激活激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撑功能等方面重点着力ꎮ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ꎻ育人体系ꎻ工作质量ꎻ调查分析DOI:10.15938/j.cnki.iper.2019.02.020中图分类号:G642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2-0098-06㊀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ꎮ2017年12月ꎬ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ꎬ提出切实构建 十大 育人体系的基本任务ꎮ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㊁加快推进 十大 育人体系建设ꎬ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改进的重点ꎮ2014-2017年ꎬ课题组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及其教育开展状况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问卷调查ꎬ积累了反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及其育人成效的大数据ꎬ可为我们分析研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实态与育人成效㊁探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创新路径提供数据支撑ꎮ一㊁调研概况2014-2017年ꎬ课题组采用自编问卷对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及其教育开展状况进行了滚动调查ꎮ调研中有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状况的考察指标ꎬ主要包括大学生对高校课程育人㊁科研育人㊁实践育人㊁文化育人㊁网络育人㊁心理育人㊁管理育人㊁服务育人㊁资助育人㊁组织育人等有关工作开展与育人成效状况的评价等ꎮ课题组通过随机抽样与立意抽样相结合的方法ꎬ于2014年从全国部属高校中抽取30所样本高校ꎬ并在此基础上于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另抽取5所样本高校ꎬ共形成覆盖全国20个省份(含直辖市㊁自治区)的35所固定抽样高校展开年度调研ꎻ以抽样高校在校总规模学生人数为分层特征ꎬ通过SAS统计分析系统计算出各抽样高校的样本总量ꎬ进而根据抽样高校院系数量情况抽取样本院系ꎬ确定不同学段及性别大学生的样本数ꎮ2014年问卷发放3000份ꎬ2015-2017年均为3500份ꎬ有效回收率先后分别为96.5%㊁98.1%㊁96.0%㊁97.8%ꎬ累计样本量13112个ꎻ经信度和效度检验ꎬ各年度问卷Cranach sá系数依次分别为0.823㊁0.875㊁0.938和0.936ꎬ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ꎬ结构效度达到统计学要求ꎬ问卷能够准确反映调查对象的现实状况ꎮ数据采用SPSS22.0进第2期王晓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建设及其作用发挥行统计分析ꎮ二、数据分析调查认为ꎬ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状况整体较好ꎬ育人成效明显提升ꎬ 十大 育人体系建设不断加强ꎮ数据显示ꎬ大学生对 十大 育人工作的开展状况总体持肯定性评价ꎻ与此同时ꎬ调研也反映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与问题ꎮ1.课程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ꎬ而其他课程同样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ꎬ是综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有力课程支撑ꎮ调研表明ꎬ 其他课程 教学的育德作用得到大学生总体肯定ꎮ2014-2017年ꎬ大学生对 其他课程 育德作用持肯定性评价的比例依次为89.5%㊁91.2%㊁92.4%㊁92.9%ꎻ对 其他课程 育德作用的好评率先后分别为45.1%㊁48.3%㊁50.9%㊁52.4%ꎬ均呈逐年提升趋势ꎮ近年来ꎬ 其他课程 的育德作用不断加强ꎬ但大学生对思政课与 其他课程 育德作用好评率的年度差值由2014年的0.4个百分点扩大到2017年的8.5个百分点ꎬ表明 其他课程 与思政课在育德作用发挥方面的差距有不断拉大的态势ꎬ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级各类课堂仍需下大功夫苦功夫ꎮ2.科研育人调查显示ꎬ科研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ꎮ2015-2017年ꎬ大学生明确表示在学习或参加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教师 非常重视 或 比较重视 对自己进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引导的人数比例依次为74.9%㊁89.5%和91.5%ꎬ呈逐年增长趋势ꎮ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发现ꎬ不同学科专业和学段大学生在教师是否重视科研育人的看法上存在显著差异ꎮ从学科专业来看ꎬ相对于理工类专业大学生ꎬ人文科学类专业大学生表示 教师较为注重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方面引导 的人数比例更高ꎻ从学段来看ꎬ伴随从本科到硕士和博士学段的提升ꎬ大学生认为教师对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引导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ꎮ综合来看ꎬ近年来全国各高校对科研育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ꎻ相对本科生而言ꎬ对研究生科研育人工作的重视程度更高ꎮ3.实践育人调查表明ꎬ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大学生的广泛认可ꎬ学生参与意愿与参与度均较高ꎬ实践育人成效总体值得肯定ꎮ2014-2017年ꎬ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始终保持高度热情ꎬ九成以上大学生明确表示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ꎻ明确表示有社会实践经历的人数比例先后分别为79.7%㊁87.3%㊁86.8%和88.0%ꎬ总体呈上升趋势ꎻ锻炼实践能力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㊁了解社会㊁服务社会㊁增长见识等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ꎬ社会实践被大学生视为接触社会㊁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ꎮ与之相应ꎬ各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ꎬ有关工作得到大学生的高度肯定ꎮ 学雷锋 ㊁ 创先争优 等道德建设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ꎬ2015-2017年大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开展过此类活动的比例先后分别为80.9%㊁79.0%和78.6%ꎬ其中近八成大学生表示参加了此类活动ꎻ对于此类活动在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意义ꎬ大学生年度好评率在82.3%-84.4%之间ꎮ从对 社会实践活动 有关工作的整体评价来看ꎬ2015-2017年持肯定性评价的大学生比例均在九成以上ꎬ其中明确表示满意的比例分别为65.7%㊁69.2%和74.1%ꎬ呈逐年增长趋势ꎮ近年来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不断加强ꎬ值得高度肯定ꎮ4.文化育人调研表明ꎬ当代大学生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ꎬ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意愿强烈ꎬ为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酝酿了良好的环境氛围ꎻ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得到大学生广泛认可ꎬ其积极成效不断显现ꎮ近年来ꎬ课题组陆续增设了对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㊁自豪感以及自信程度等的考察ꎬ大学生以上文化心态各年度指标均较高(参见图1)ꎬ表现出高度的中华文化认同感㊁自豪感与自信心ꎮ与此同时ꎬ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意愿ꎮ2015-2017年ꎬ分别有71.2%㊁70.2%和70.8%的大学生明确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ꎻ分别有77.8%㊁79.5%和82.0%的大学生明确表示愿意参加学校开展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活动ꎻ八成左右大学生明确表示愿意参加学校开设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课程ꎮ以上数据表明ꎬ在大学生群体中已形成了对中华文化热爱好学的良好文化育人氛围ꎮ在此氛围中ꎬ文化育人工作积极开展并取得可喜成绩ꎮ对于 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工作ꎬ大学生整体评价较高ꎮ2015-2017年ꎬ大学生对 校园文化活动 明确表99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年示满意的人数比例依次分别为73.1%㊁74.7%㊁78.5%ꎬ呈逐年增长趋势ꎮ此外ꎬ2016与2017年分别有79.0%和79.3%的大学生表示所在学校开展了诸如 举办传统文化讲座 ㊁ 开设传统文化课程 和 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等形式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活动ꎻ在开展相关活动的高校中ꎬ85.0%左右的大学生表示参加过有关活动ꎬ其中近八成大学生认为活动教育效果好ꎮ图1㊀2015-2017年大学生文化心态状况(%)5.网络育人调查表明ꎬ网络育人工作得到全国各高校广泛重视ꎬ但整体上仍需进一步加强改进ꎮ数据显示ꎬ对于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整体工作而言ꎬ大学生总体评价尚可ꎬ但满意度仍有待提升ꎮ2015-2017年ꎬ大学生对所在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持肯定性评价的比例由84.8%逐年提升至89.4%ꎬ其中明确表示满意的比例依年度先后分别为42.2%㊁48.5%和53.2%ꎬ呈逐年增长趋势ꎮ调研中ꎬ课题组还考察了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类主题网站建设及育人情况ꎮ数据显示ꎬ微博微信作为网络育人的重要平台ꎬ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视ꎬ九成以上大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所在学校有此类平台ꎮ但是ꎬ大学生对此类平台的关注度却不尽如人意ꎮ2015-2017年ꎬ大学生表示经常浏览学校新媒体平台的比例依次分别为37.1%㊁40.8%和42.6%ꎬ关注度逐年提升但人数比例仍未过半ꎻ近半数大学生只是偶尔浏览ꎮ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类主题网站ꎬ大学生的关注度同样较低ꎬ27%左右的大学生表示 几乎每天浏览 或 每周浏览2-3次 ꎬ而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表示 从不浏览 ꎮ针对上述现象ꎬ课题组于2017年增设了有关其形成原因的调查ꎮ数据显示ꎬ说教味过浓(21.2%)㊁理论性太强(18.5%)㊁缺乏趣味性(17.9%)㊁吸引力不强(17.3%)㊁缺乏互动性(13.3%)是大学生不愿关注此类网站的主因ꎮ以上数据表明ꎬ高校网络育人工作仍任重而道远ꎮ6.心理育人近年来大学生心理育人工作总体值得肯定ꎬ但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追踪评测以及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疏导等有关工作仍需着力改进ꎮ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整体工作而言ꎬ2015-2017年大学生明确表示满意的比例依年度先后分别为56.1%㊁60.7%㊁66.2%ꎬ呈逐年增长态势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改进中不断加强ꎮ但与此同时ꎬ调研也反映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与问题ꎮ2014-2017年ꎬ大学生表示经常或时常陷入痛苦㊁焦虑㊁忧愁等负面情绪的比例先后分别为19.1%㊁17.8%㊁16.2%和23.9%ꎻ58%左右的大学生表示偶尔陷入负面情绪ꎻ表示很少或几乎没有负面情绪的比例各年度分别为23.4%㊁25.0%㊁24.2%和19.0%ꎮ调研还显示ꎬ大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健康咨询的意愿较低ꎮ当被问及 如果您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ꎬ您会去寻求心理健康咨询吗? 时ꎬ表示 一定会 的比例在10.0%水平上小幅波动ꎬ明确表示不会的比例约占三成ꎬ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表示 可能会 或 不确定 ꎻ当大学生感到有压力或心情欠佳时ꎬ七成以上的大学生会以找人倾诉㊁参加娱乐活动放松心情等积极方式来进行调节ꎬ但仍有1/5左右的大学生会选择 沉默少言 ㊁ 抽烟㊁喝酒㊁不吃饭或者暴饮暴食 等不健康的调节方式ꎮ由此可见ꎬ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时的自我调适能力以及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意愿均有待提高ꎬ这为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现实要求ꎮ7.管理育人在管理育人方面ꎬ调研主要涉及师资队伍管理及辅导员工作等有关方面内容ꎮ调查显示ꎬ大部分教师能够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ꎬ辅导员日常工作育德作用总体值得肯定ꎬ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在管理育人方面的积极成效ꎮ在教师教书育人方面ꎬ六成左右的大学生表示多数教师能实现既教书又育人ꎻ2015-2017年分别有23.0%㊁20.5%和19.2%的大学生认为只有少数教师能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ꎮ师资队伍管理工作在推动教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方面的成效值得肯定ꎬ但仍有一定进步空间ꎮ在辅导员管理育人方面ꎬ2014年数据显示ꎬ大学生对辅导员工作较为认可ꎬ明确表示满意的比例为75.6%ꎮ2015-2017年数据显示ꎬ大学生对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育德作用较为肯定ꎬ近九001第2期王晓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建设及其作用发挥成大学生持肯定性评价ꎻ明确表示满意的比例依年度先后分别为55.6%㊁59.2%和62.0%ꎬ呈逐年上升趋势ꎮ辅导员日常工作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ꎬ进一步加强辅导员工作育人作用ꎬ应成为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重要关注点与着力点ꎮ8.服务育人在调研中ꎬ课题组主要对后勤服务育人工作进行了考察ꎮ2015-2017年ꎬ大学生对本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总体评价较高ꎬ持肯定性评价的比例先后分别为87.4%㊁89.7%和90.3%ꎬ其中明确表示满意的比例分别为56.9%㊁60.5%和67.0%ꎬ以上两组数据均呈显著上升趋势ꎬ后勤服务工作质量不断提高ꎮ进一步通过相关分析发现ꎬ大学生对后勤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与大学生文明行为以及文明素养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ꎬ即大学生对后勤服务工作越满意ꎬ其在文明行为和文明素质方面表现越好ꎮ优质的后勤服务工作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与行为表现呈现出积极影响ꎬ其启示是ꎬ应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各类服务工作育人功能的梳理㊁挖掘和激发ꎬ以充分发挥各项服务工作的育人功能ꎮ9.资助育人近年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不断加强ꎬ育人成效显著ꎮ2015-2017年ꎬ95%左右的大学生对本校开展的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持肯定性评价ꎬ其中明确表示满意的比例分别为73.4%㊁75.5%和80.8%ꎬ呈逐年增长趋势ꎬ高校资助工作得到大学生广泛认可ꎮ为更加细致地分析高校资助工作的落实情况ꎬ课题组将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分为非常优越㊁比较优越㊁一般㊁比较困难㊁非常困难五个等级ꎬ通过相关分析和交互分析发现: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与大学生对高校资助工作的满意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ꎬ且家庭经济情况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对高校资助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不存在显著差异ꎮ以上数据表明ꎬ家庭经济情况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对高校资助工作的满意度均较高ꎬ高校资助工作落实情况较好ꎮ10.组织育人在组织育人方面ꎬ课题组重点考察了高校党团组织和社团组织等有关方面的情况ꎮ调查表明ꎬ高校大部分党团组织能够定期开展组织活动ꎬ在育人方面积极作用显著ꎻ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ꎬ但其对大学生成长的帮助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激发ꎮ在党团组织育人方面ꎮ2015-2017年ꎬ大学生表示自己所在的党团组织定期开展组织活动的比例分别为66.0%㊁68.5%和71.5%ꎬ呈逐年增长趋势ꎻ分别有24.6%㊁21.6%和20.9%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ꎮ经交互分析发现ꎬ所在党团组织能够定期开展组织活动的大学生群体ꎬ他们的 四个自信 程度㊁参加政治理论报告(学习)会议的积极性和对社会道德模范或英雄的向往程度更高ꎬ与此同时ꎬ做诸如 抗震救灾㊁山区支教㊁环境保护 等相关活动志愿者以及到西部地区或基层就业的意愿等均更加强烈ꎮ党团组织工作的育人成效显著ꎬ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应高度重视发挥党团组织的育人功能ꎮ在社团组织工作开展及其育人方面ꎮ调查显示ꎬ大部分大学生被吸纳进了学生社团ꎮ2014-2017年ꎬ分别有68.1%㊁67.0%㊁69.5%和65.5%的大学生参加了学生社团ꎻ文体活动类和公益服务类社团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最大ꎬ在参加学生社团的群体中有95.0%以上的大学生加入ꎬ相比之下ꎬ思想理论类社团的吸引力较低ꎬ各年度仅不足一成的大学生加入ꎮ大学生对 社团活动 的整体评价较高ꎬ2015-2017年明确表示满意的比例依次分别为69.4%㊁73.3%和76.6%ꎬ呈逐年上升趋势ꎮ对于学生社团之于个人的帮助作用ꎬ2014-2017年大学生的好评率依次分别为58.9%㊁65.7%㊁66.5%和66.1%ꎮ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帮助作用总体值得肯定ꎬ但仍需进一步提升ꎮ三、对策建议近年来高校 十大 育人体系各方面建设总体值得肯定ꎬ但有关工作仍有较大改进空间ꎮ课程㊁科研㊁实践㊁文化㊁网络㊁心理㊁管理㊁服务㊁资助㊁组织等方面工作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ꎬ仍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激发ꎻ 十大 育人体系各方面工作的合力育人机制亟待建设ꎻ育人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整体质量的提升ꎬ等等ꎮ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建设ꎬ或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1.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2014-2017年各年度结构方程模型(参见图2)均显示ꎬ 十大 育人工作对大学生人生观㊁价值观㊁政治观㊁文化观㊁道德观等思想观念具有显著积101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年极影响ꎬ并进而对大学生的文明素养与行为产生积极作用ꎬ说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导通过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来影响其行为表现的研究假设是正确和有意义的ꎮ其中值得特别关注的是ꎬ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育人 主渠道 作用相比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与行为选择呈现出了更显著和更大的积极作用ꎬ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润物无声㊁ 无声胜有声 的育德作用值得高度肯定ꎮ以上调研结果表明ꎬ 十大 育人工作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ꎬ对大学生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ꎮ在新形势下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一步强化 主阵地 意识ꎬ将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ꎻ进一步系统梳理归纳各个岗位㊁各项工作的育人元素ꎬ推进高校各方面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ꎬ使重视育人成效成为高校教职员工的重要工作理念ꎻ将育人职责与要求融入高校各项工作的制度设计与具体环节ꎬ切实提升 十大 育人体系建设的质量与水平ꎮ图2㊀ 教育引导 思想观念 日常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示意图㊀㊀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合力育人机制建设2014-2017年数据显示ꎬ调研涉及的 十大育人工作在开展状况与育人实效方面ꎬ彼此均呈显著(P<0.001)正相关关系ꎬ即对以上任何一项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或育人作用评价越高的大学生ꎬ其对其他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或育人作用的评价也越高ꎮ高校 十大 育人体系在自身建设与育人成效方面ꎬ呈现出彼此相互促进的合力作用ꎮ这从较大程度上印证了ꎬ 十大 育人体系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整体ꎬ其中任何一项工作都会对高校育人体系整体育人作用的发挥产生深刻影响的研究假设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ꎬ理清各项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理ꎬ从系统论的角度统筹推进各方面建设ꎬ尤其要加快研究和建设十大 育人体系协调配合㊁合力育人的工作机制ꎬ构建齐抓共管且责任明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 [1]ꎬ努力实现各项思想政治工作的均衡发展与整体性育人功能的提升ꎮ3.补齐制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问题短板调查认为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方面建设情况与育人成效参差不齐ꎬ尽快补齐工作中的问题短板ꎬ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紧迫任务ꎮ2014-2017年各年度结构方程模型数据显示ꎬ在调研涉及的有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ꎬ各项工作对提升高校思政工作整体育人成效的贡献度不尽相同ꎮ相比而言ꎬ党团活动㊁社会实践活动㊁就业指导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的贡献度较高ꎬ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㊁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贡献度较低ꎻ有关数据还显示ꎬ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在调研涉及的有关工作中最低ꎬ 其他课程 教学育德作用的好评率刚刚过半(参见图3)ꎮ其中ꎬ对于资助育人工作值得特别关注和思考的是ꎬ大学生201第2期王晓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建设及其作用发挥对资助工作的满意度在调研涉及的高校有关工作中最高ꎬ这与资助育人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成效的低贡献度形成强烈反差ꎮ有理由认为ꎬ目前高校资助工作虽卓有成效ꎬ但其蕴含的育人功能尚未充分激活ꎬ而这也是高校其他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ꎮ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ꎬ必须解决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主要矛盾ꎬ聚焦突出问题ꎬ通过精准发力来补齐短板ꎬ打破制约瓶颈ꎮ为此ꎬ需进一步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机制ꎬ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ꎬ通过科学测评及时发现问题ꎻ要以问题短板为靶心ꎬ研究制定配套解决方案和工作计划ꎮ图3㊀2015-2017年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内容的好评率①(%)㊀㊀4.激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撑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㊁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支撑作用ꎮ值得高度关注ꎬ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尚未有机统一起来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撑功能未充分激发ꎮ为细致分析不同建设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否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不同的影响ꎬ课题组以2017年教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评估结果为标准ꎬ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水平由高到低划分为A类(含A+/A/A-)㊁B类(含B+/B/B-)㊁C类(含C+/C/C-)㊁ C类以下 四类10个档次ꎮ在35所抽样高校中ꎬ有7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位居A类㊁13所高校位居B类㊁4所高校位居C类㊁11所高校位居 C类以下 ꎮ基于2015-2017年数据ꎬ通过相关分析发现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水平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满意度或育人作用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ꎬ未显示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水平越高ꎬ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满意度越高或对其育人作用越认可的现象ꎻ同时经交互分析发现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水平不同的高校ꎬ在各项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成效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ꎮ据此可从较大程度上推断ꎬ各高校普遍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工作支撑力不强的问题ꎮ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撑作用ꎬ应成为高校育人体系建设需重点思考和加强探讨的问题ꎮ高校各工作部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间应加快推进合作机制的建立ꎬ加强对话ꎬ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需充分发挥学科优势ꎬ针对高校育人体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ꎬ切实提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功能与支撑功能ꎻ与此同时ꎬ高校各工作岗位人员应进一步树立并强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的工作思维ꎬ主动掌握并自觉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研究成果应用于具体工作中ꎬ不断提升育人实效ꎮ注释①㊀在图中所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ꎬ 其他课程 为育德作用评价ꎬ包括 很大 和 较大 两项ꎻ 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工作 等另外九项工作为满意度评价ꎬ包括 非常满意 和 比较满意 两项ꎮ参考文献[1]㊀严仍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模式及构建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ꎬ2018(1):113-117.[责任编辑:庞㊀达]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