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校特色为媒,促传统文化传承

合集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一、以民俗文化为载体
习俗文化,即民俗文化,是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一朵奇葩。

寓教于乐、寓教于习俗,其中充斥着传统典故和中华道德理念。

于是,在校园建设中,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文化节庆活动,来展示和传递中华民俗文化。

例如,开展文艺、电影、音乐、舞蹈、手工艺术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都能够牢固树立中华传统文化在师生中的地位。

二、以传统节庆为核心
传统节庆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注重传统节庆的传承与弘扬。

例如,中秋、端午、春节等重要传统节庆活动,丰富了课余生活,展示出了传统文化的美好风采。

三、以文化符号为媒介
文化符号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通过特色校服、校徽、校训、校歌等多种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起来。

例如,竹子、兰花、牡丹等常见的文化符号,可以被用来代表学校的特色文化。

四、以时代文化为背景
我们身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的文化应该与时俱进。

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介绍中华传统文化,吸引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应该在文化传承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他们更加认识到“中国梦”的重要性,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宝贵的财富,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和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精髓,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传承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传承方式,以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

在我国的课程设置中,不仅有关于中国历史、文学、哲学等课程,还在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课程中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元素。

此外,许多学校还开展特色教育,如书法、武术、传统节日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

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家长们通过言传身教、家规家训等方式,教育孩子尊敬长辈、孝顺父母、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

同时,家长还会教育孩子了解家族历史、家乡风俗等,传承家族和地域的文化传统。

三、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遗址等公共场所,通过展示历史文物、举办文化展览等活动,让公众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

此外,各种文化公益活动、传统艺术表演等,也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平台。

四、媒体传播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传播在传统文化传承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通过制作播出关于传统文化的节目、纪录片、影视作品等,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新媒体平台还涌现出许多传统文化传播账号,吸引了大量年轻受众。

五、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各类文化创意产品,如传统工艺品、文化衫、动漫形象等,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六、国际交流国际交流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其他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如互办文化年、艺术交流、学者互访等,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国际友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学校文化品牌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学校文化品牌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学校文化品牌作者:胡雯静颜东升来源:《教育家》 2020年第14期文 | 胡雯静颜东升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及文化自信对国家文化发展的作用,要求我们时刻坚持文化自信,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教育工作者,将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使之在校园生根、发芽、传承、创新,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我们要立足传统文化资源,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树立新时期文化自信,以学校特色文化推动教育教学发展。

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积极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校本课程开发、社团建设和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如下收获——结合地方特色文化,确立校园文化主题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地方文化的浸润。

从地方文化中汲取营养,孕育出具有个性特色的文化,才能使学校文化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要实现地方文化在校园文化中落地生根,首先必须确立相应的校园文化主题。

我校位于风景秀美的集美湖湖畔,湖风微茫潜入槛,受水的浸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同时,毗邻集美大学,对望华侨大学,沐浴着令人歆羡的文化氛围。

湖光卷气两相和,“若水文化”由此孕育而生。

若水校园文化推崇“上善若水”的品德、“海纳百川”的胸怀、“流水不腐”的勤劳、“滴水穿石”的坚持。

同时,确定了校园文化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学生社团是最适合的载体。

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水拓画特色社团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的“魂”。

建立文化自信,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让传统文化不仅走进校园,而且进一步成为学校的品牌,成为展示学校文化理念的一张名片,是我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而将传统文化和学校的“若水文化”有机结合,是我校在众多传统文化项目中进行科学选择与特色定位的重要依据。

鉴于此,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水拓画这门传统艺术和我校的“若水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水拓画起源于唐代,千年来水拓技艺在中国几乎失传,被列为世界非遗项目。

高校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高校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高校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活动方案为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传统和美德,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职业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信接班人的高度,把中华杰出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与强化学院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融合出来,与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及长远发展融合出来,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出来,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培育既有职业技能、又存有文化科学知识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活动时间及内容(一)活动时间20xx年12月至20XX年5月(二)内容形式1、开展诵读经典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每学期积极开展一次主题为“我读书,我欢乐,我蜕变”的“人人背诵中华经典活动”。

充分利用学院图书馆、班级图书角,存有计划、存有非政府地向学生所推荐读物、读本,积极开展“我与好书同行”活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协助学生培养较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念好书,不好读书,提升读写能力,打牢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由教务处、宣传部、团委负责管理)2、组织主题班会,出一期主题黑板报,开展传统节日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政府积极开展“明礼发奋・崇德善行”主题班会。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省委“五礼五耻”10字和孝旧爱亲、正直忠义、爱岗敬业、团结友爱等积极开展探讨。

每学期各班出来一期以“中华杰出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并展开评选。

利用传统节日在学生中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积极开展礼仪培训。

在校园营造讲道德、尊道德、死守道德,承继和弘扬中华杰出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

(由学工部、各系负责管理)3、利用道德讲堂,举办系列讲座,上好一堂传统文化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建议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建议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建议
1. 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宣传。

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渠道,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重要性。

2. 创建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和学术平台。

为学者们提供研究和交流的平台,推动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创新。

3. 引进新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例如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工具推广传统文化,开发相关的应用程序或网站。

4. 加强对传统技艺的培训和保护。

通过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传授传统技艺,保持这些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5. 组织传统文化节庆活动。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节庆活动,培养和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6. 鼓励倡导传统文化的创建与创作。

支持艺术家们创作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作品,提高传统文化的艺术性与现代感。

7. 在旅游业中加强传统文化的体验与展示。

将传统文化与旅游景点结合,通过旅游的方式向游客传播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8.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以上建议旨在通过各个层面的努力,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其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意义)

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意义)

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意义)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以及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意义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库喔。

本文目录:1、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2、传统文化进校园,学校应该怎么做?3、如何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4、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意义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意义(一)建立民族情感,培育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在维系民族情感、传达民族精神及民族价值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认同作用。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色,也是民族的思想观念表达。

中华民族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历史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崇尚仁爱、正义、和谐、信义的价值理念,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重要精神来源,也是国家发展昌盛、繁荣富强的精神砥柱。

(二)解决学生面临的难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很多传统中华文化遗传下来的精神内涵,包括和谐、民主、文明,建设祖国富强等等。

所以,从这些内容体现,说明我国一直在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并加以运用,建设与发展,不断提升我国经济文化实力。

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能够促进多样化文化教育活动的发展,于活动中开展传统文化教学,也是将价值观植入学生心中,从而不断内化学生思维品行,使其道德素养得到提升,能够自主、自发的弘扬中华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文化进校园,学校应该怎么做?引言:我国的文化是非常悠久的,而且内容很丰富,所以说应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到传统文化进校园这个活动,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了解到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能够保持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时候,学校应该怎么做呢?学校可以采取的做法其实学校最重要的就是为这些活动提供一定的宣传并且提供发展的空间,比如说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来学校做讲座,定期的开展讲座。

这样的话学生就可以通过这些宣讲会了解到更多传统文化的发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也能够加深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文化传承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我们怎样保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它得以延续并且在现代社会生长壮大呢?这是一个需要共同努力的问题。

一方面,文化传承需要从教育入手。

学校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应当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学生们需要在年幼的时候就接触到文化的熏陶,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文化活动等形式来开展相关教育,并且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各个学科当中。

只有让学生们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够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并且将其传承下去。

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来。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

政府、文化机构、企业以及个人,都应该加入到文化传承的行列中来。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加大相关资源的投入。

文化机构可以通过举办展览、演出、培训等形式来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企业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和品牌建设当中,向外界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魅力。

而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的身边做起,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传统价值观念,用自己的行动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除了教育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新媒体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通过新媒体平台,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各种视频、文章、音频等形式的媒体内容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同时,新媒体平台的传播速度和广泛覆盖的特点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推广和弘扬传统文化。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高质量的传统文化内容,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做法,而是要与时俱进,在保留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和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方案

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方案

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方案传统文化传承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的方案。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传承活动,首先需要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课程,如书法、国画、古琴等,让学生亲自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可以举办传统文化艺术展览、演出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二、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学校可以制订有针对性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学计划,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科教学中。

比如,在语文课上通过讲解古诗词、古文阅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底蕴。

在历史课上,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的教育。

通过系统化的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素质高的师资队伍是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传统文化培训和研修,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

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到传统文化研究和创新中来,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

四、创设传统文化传承平台学校可以建立起一系列的传统文化传承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艺和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机会。

比如,设立传统文化俱乐部、手工制作工作坊等,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

通过这些平台,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五、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学校应积极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文化古迹等地进行参观和实地考察,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同时,可以邀请社区的传统文化艺术家、专家等来学校讲座或举办活动,让学生们直接接触传统文化的精髓。

六、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新媒体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会。

学校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平台,推广传统文化的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学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案

学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案

学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案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传统文化既有助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学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参观学习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地方,如博物馆、文化古迹等。

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体会到自己身处其中的荣耀和责任。

第二,培养兴趣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的社团或者兴趣小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加入,如中国画社团、书法俱乐部等。

通过自愿参与和积极学习,学生将更加主动地了解、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

第三,举办活动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传统文化的活动,如书法比赛、演讲比赛和文化艺术展演等。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会亲身参与和展示自己的才艺,从而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通过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学生们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广度和深度。

第四,传统文化课程学校应该在课堂上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

传统文化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可以融入到其他学科中。

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将更加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并且能够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相结合,发挥其积极作用。

第五,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这不仅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熟悉,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

在教育中,学校可以通过一些有意义的仪式和活动,如开展传统礼仪培训、鼓励学生进行家族族谱的编制等。

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将更加自觉地尊重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第六,传统文化名人事迹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对传统文化名人的研究和领悟。

通过深入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名人的事迹,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体验传统文化的伟大和深刻内涵。

同时,他们还能够从这些名人的人格魅力和行为规范中受到启发和榜样。

第七,文化交流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如文化交流展,民间技艺展示等。

谈谈对高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理解

谈谈对高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理解

谈谈对高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理解高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正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而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精英的地方,其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高校在这一领域中的责任和作用,以期能更好地理解高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和深度。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而其中包含了许多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儒家思想强调了“仁爱”和“礼义”,道家主张“自然”和“无为”,佛家则追求“涅槃”和“解脱”。

这些传统文化的理念与价值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并对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传承中华民族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三、高校在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1. 教育作为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高校应该着力于教育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不仅应该将这些文化知识纳入教学内容,还应该着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感悟力。

可以设立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开设传统文化研究专业,举办文化节、讲座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 研究高校应该承担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责任。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高校可以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的调研和研究工作,探索其中蕴含的价值和意义,并为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3. 宣传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平台,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

可以通过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宣传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思想理念等,并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四、个人观点与展望从个人角度来看,高校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还有许多可以做的地方。

高职院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教育方案

高职院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教育方案

高职院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教育方案【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从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三方面进行引言,阐述了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

接着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提出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案,并详细阐述了具体实施步骤。

结论部分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教育方案、实施、重要性、现状分析、特点、具体步骤、建议、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不仅肩负着培养优秀技术人才的使命,也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下,传统文化教育逐渐被忽视,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足,甚至缺乏相关的文化认同感。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让他们具备更加全面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保障。

高职院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教育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教育方案,旨在深入分析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现状,以期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进行剖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教育方案,并指导具体的实施步骤,以推动高职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深化发展。

如何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如何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如何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内核。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被遗忘和边缘化的危险。

因此,如何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教育、媒体和社会活动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一、教育是关键教育是传承文化的基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尤为重要。

首先,中小学课程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的系统性教学。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文化艺术团队,让学生亲身参与传统文化的表演和创作,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教师的培养,鼓励他们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播给学生。

二、媒体发挥积极作用媒体在当代社会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它能够快速传播信息,并引导公众的价值观。

因此,媒体应发挥积极作用,利用其平台宣传、普及和解读中国传统文化。

一方面,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传媒工具可以制作和推广相关的纪录片、电视剧、综艺节目等,以生动的方式向公众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另一方面,媒体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访谈和讲座,深入解读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三、社会活动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社会活动是促进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联合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等表演,传统工艺品展览及制作体验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公众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能够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更多地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

四、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纯正性。

同时,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力度,鼓励学者开展深入研究和整理工作,使传统文化得到全面的梳理和挖掘。

综上所述,要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教育、媒体、社会活动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推动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边缘化,年轻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也逐渐降低。

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推动其传承与弘扬,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多数依然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但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有待改进。

首先,应该注重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同时也能接触到传统文化。

其次,应该鼓励学校组织传统文化社团或者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

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传统文化比赛等方式,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就必须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传统文化要适应并能够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可以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建筑等领域中,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使其更贴合现代人的审美和接受能力。

同时,传统文化也可以与现代科技结合,例如利用VR技术将传统文化的场景还原出来,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只有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才能真正让年轻人接触和了解到传统文化。

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支持力度,促进传统文化艺术品的创作和传播。

同时,社会组织和机构可以组织各类活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例如举办传统文化展览、讲座、演出等。

此外,媒体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宣传报道、综艺节目等方式,将传统文化向大众推广。

四、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活中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髓,也是一个民族的根基。

在当今时代,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传统文化逐渐被现代化的浪潮冲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然而,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仍然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一、学校教育中的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是培养下一代人才的摇篮,传统文化的传承应当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充分体现。

学校可以设置课程,教授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思想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观念。

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物馆、古迹遗址,亲身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如舞狮、扯旗、书法、剪纸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热爱。

二、社会活动中的传统文化弘扬社会活动是传统文化弘扬的重要载体。

政府、社区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庆典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艺术展览、文化论坛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传播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同时,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也可以发挥作用,通过举办传统文化体验营、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媒体与互联网的利用媒体与互联网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传播力量,可以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有力工具。

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可以刊播传统文化的节目和专题报道,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

互联网平台可以建立传统文化的网站、博客、社交媒体账号等,定期发布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艺术作品、教育资讯等内容,推动传统文化与时尚科技的结合,吸引年轻人的参与和关注。

四、家庭和家教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文化的地方,家庭教育在传承中华文明中起着关键作用。

父母可以通过讲述祖辈故事、传达家族传统价值观等方式,让孩子了解家庭文化的重要性。

同时,家长还要注重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可以一起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观看传统文化的表演等,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政府和相关部门还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

学校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方案

学校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方案

学校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当前社会信息快速传递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学校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弘扬学校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制定一套全面的学校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方案势在必行。

二、宣传推广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校方可以在每学期初组织一场大型的传统文化宣传推广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展览传统文化艺术品、举办传统文化讲座等。

通过活动,学生将亲身参与其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高水平艺术团队的组建学校可发掘校内文化艺术方面的潜力,选拔具有艺术天赋和良好学业成绩的学生成立高水平艺术团队。

团队成员将通过日积月累的排练和对传统文化剧目的创新演绎,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鲜活的现代表现形式。

四、专题讲座和研讨活动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以及具有传统文化特长的老师,举办专题讲座和研讨活动。

这些讲座和研讨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兴趣,让他们能够通过学习和探索深入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

五、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传统手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中国传统手艺作品,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美。

六、传统文化交流与互动学校可以与其他学校建立合作交流的平台,举办传统文化友谊赛和交流活动。

通过与其他学校的互动,学生能够了解其他地区的传统文化差异,促进学生之间的文化交融,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七、传统文化展览活动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传统文化展览活动,展示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艺术品和手工技艺作品。

通过展览活动,学生将能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八、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学校可组织学生和教师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通过举办舞龙舞狮、包粽子、放烟花等活动,让学生和教师更加深入地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学校应如何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学校应如何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学校应如何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学校教育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

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独有的传统财富。

保护和传承这种文化已经成为我们时代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具体来说,学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学校应该安排一些课程,如文化课程、历史课程、艺术课程等,来传递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知识。

这些课程不仅要教授相关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探究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深层次内涵。

此外,校内活动如文化节、艺术节等也是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二、文化体验学生的文化体验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校应该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博物馆、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可以组织学生去民间工艺品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学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国内外交流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

三、传统文化和科技相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新形式也逐渐出现,学校可以利用科技来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

例如:用互联网平台制作线上文化课程,在短视频、微信等平台上宣传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等。

四、老师的示范作用作为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老师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老师应该成为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传承的实践者,把这些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成为学生的榜样。

总之,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课堂教育、文化体验、科技应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中,不断感受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同时,老师的示范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老师真正成为文化传承的实践者,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从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中汲取养分,发扬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如何在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如何在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如何在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在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一、明确活动目标首先,要明确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的目标。

是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内涵,还是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或者是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能力?目标的明确将为后续的活动策划和实施提供方向。

二、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1、传统节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相应的庆祝活动。

例如,春节可以组织学生写春联、剪窗花、制作传统美食;端午节可以举办包粽子比赛、讲述屈原的故事;中秋节可以组织赏月、猜灯谜等活动。

2、传统技艺引入剪纸、刺绣、陶艺、木雕、竹编等传统技艺的学习和体验。

可以邀请民间艺人到校进行示范和指导,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3、传统文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诵读《论语》《孟子》《诗经》等经典著作;举办诗词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热情;组织文学讲座,解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4、传统艺术安排京剧、昆曲、武术、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展示和教学。

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戏曲表演,学习武术动作,练习书法和绘画技巧。

5、传统民俗介绍各地的传统民俗,如舞龙舞狮、踩高跷、赛龙舟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实地体验。

三、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形式1、课堂教学将传统文化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专门的课程进行系统教学。

2、社团活动成立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如书法社、戏曲社、武术社等,让有兴趣的学生有更多深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3、主题展览举办传统文化主题展览,展示学生的作品、收集的传统手工艺品、历史资料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4、文艺演出组织学生编排传统文化主题的文艺节目,如戏曲表演、诗词朗诵、武术展示等,在学校的文艺活动中进行演出。

5、知识竞赛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报道

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报道

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报道标题:传统文化进校园:传承中华文化,培养青年文化自信导语: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与忽视。

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许多学校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和项目。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新举措和成效。

一、开展传统文化艺术展览为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许多学校举办传统文化艺术展览,展示中国绘画、书法、剪纸、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

通过观赏展览,学生们可以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二、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为了推广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学校不断拓展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

除了开设传统文化普及课程外,一些学校还创设了古琴、国画、舞蹈等传统文化专业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技能与背后的思想精神。

三、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学校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极参与。

举办传统节日庆典、传统乐器演奏比赛、古诗词大会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亲子传统文化体验学校倡导亲子一同参与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以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例如,学校组织学生与家长一同制作剪纸、端午粽子、京剧面谱等,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传承传统文化,拉近亲子关系。

五、传统文化寻根之旅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寻根之旅,走进历史名胜古迹,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渊源。

通过参观博物馆、古建筑等,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增强文化认同感。

结语: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为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相信学生们会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文化自信,成为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承者。

传统文化传承进校园活动方案

传统文化传承进校园活动方案

传统文化传承进校园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技的普及,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和冷落。

为了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我们计划在校园内开展传统文化传承进校园的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参与。

二、活动目的1. 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2. 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和创造力。

三、活动内容和方式1. 举办传统文化讲座和展览-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传统文化讲座,介绍传统文化的历史、特点和价值。

- 在校园内设置传统文化展览区域,陈列传统文化艺术品和手工制品,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组织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安排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如书法、剪纸、京剧脸谱等,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 组织传统文化比赛,如诗词大会、中国象棋对局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3. 推广传统文化艺术表演- 策划传统文化艺术表演活动,如舞蹈、音乐、武术等,展示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 鼓励学生组织文化艺术团队,进行传统文化表演的研究和排练,提高他们在艺术表演方面的综合素质。

四、活动预期效果1.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得到唤起,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2. 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增强,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4. 学校传统文化氛围浓厚,校园文化气息更加丰富多彩。

五、活动实施计划1. 制定详细的活动时间表和安排,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 邀请专业团队协助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3. 加强对活动的宣传,提醒学生参与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4. 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估,为今后的活动提供经验和改进方向。

以上为传统文化传承进校园活动方案,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配合,共同促进传统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承和发展。

学校文化传承措施

学校文化传承措施

学校文化传承措施一、意义学校作为培养下一代人的重要场所之一,承载着扎根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使命。

学校文化传承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并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

二、加强课程设置学校可以通过加强课程设置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例如,在语文、历史等学科中,注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名人事迹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如书法、绘画、国学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三、举办传统文化活动举办传统文化活动是学校文化传承措施中的重要一环。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传统文化节、古风唱歌比赛、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还可以邀请传统文化专家、艺术家等到学校进行讲座、示范等形式的交流,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四、利用校园资源学校校园作为一个丰富的文化载体,可以通过利用校园资源来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

例如,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建设传统文化展览馆,陈列和展示传统文化的实物、图片、文献等,让学生在游览的过程中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学校可以设立传统文化图书馆,购买优秀的传统文化书籍供学生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解传统文化的资源。

五、提升师资力量教师是学校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其在传统文化课程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

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传统文化专家为教师进行讲座或指导,帮助教师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六、培养传统文化团队学校可以成立传统文化团队,由对传统文化有热情和专业知识的学生组成。

这个团队可以在学校内组织传统文化展示、讲座、工作坊等活动,激发更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传统文化团队还可以参与校内外的比赛和交流活动,展示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成果。

七、与家长互动学校应积极与家长互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传统文化传承措施,并积极参与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校特色为媒,促传统文化传承
作者:崔世军曹华
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7年第05期
今年两会第一天,在“部长通道”上,教育部新任部长陈宝生第一个接受媒体采访。

他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传统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传承,是树立民族自信,复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抓手。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被称为“清流”的电视节目,又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关于学校如何才能将传统文化传承好,近几年,不少学校做了潜心的尝试。

有与学科深度融合的,有从经典阅读切入的,有让校园环境“说话”的,有借助地方习俗展开的……江苏省海安县大公镇中心小学所在地是全国农民体育运动发祥地,有“农民体育运动之乡”之称,培养了奥运击剑冠军仲满、泛太平洋中学生运动会冠军储春霞、洪梅、崔树林以及农民马拉松运动员陈进等农民运动名将。

“以学校体育特色为媒”,走出了一条“传统传承”的特色路。

大公镇中心小学荣誉多多,先后获得“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
校”“江苏省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先进学校”“南通市体育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南通市体艺优秀群体”等称号。

学校以“体育特色”品牌建设为契机,进行传统文化传承,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说开去。

一、以体育特色为引领,让学生饱览传统文化
学校特色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重要举措。

实践证明,创建特色学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挖掘自身潜在的办学优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需求的重要保障。

“体育”一词应算“舶来语”,但中国古代体育项目有蹴鞠(足球)、角力(摔跤)、捶丸(高尔夫球)、投石(铅球)、弄潮等,而武术、射箭、游泳、赛龙舟和博弈(棋类),则堪称古代体育的重头戏。

先人在生产劳动和战斗中将体育独立出来,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之后,它就被赋予一种游戏、竞技、健身和教育的功能。

体育名校谈体育可谓是“顺水推舟”,海安大公镇中心小学以体育为媒,通过“体育”搜索大比拼,我讲“体育文化”等活动,让学生领略到了中国古代体育的源远流长、精彩纷呈。

在仲满夺得奥运击剑冠军之后,学生们对“剑”和“剑术”兴趣更加浓厚,学校通过体育室内课和“互联网+剑”活动,与学生一起探究古代之剑,特别是当地孩子们知道了诗仙李白一生不
仅诗出名,他还自称“十五好剑术”,毕生坚持击剑、射猎、骑马、登山、划船和拳击运动等,堪称古代文人中的运动健将。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裙王门不称情”,以及“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更让一位潇洒剑客的形象跃然纸上。

学生们因此感悟到“身体健康”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眼下中国足球正轰轰烈烈地走进课堂,为使校园足球很好地普及下去,学校有意识地将古代足球文化推到孩子们面前,当孩子们读到著名诗人王建曾的七律,描述当时宫女踢足球的情形:“宿妆残粉末明天,总在朝阳花树边。

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了解足球其实在中国的唐朝就已有之,中国是足球的发源地时,好多人决心踢好足球,振兴足球扬我国威。

“大凡博弈皆戏剧,像戏翻能学用兵。

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官名。

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

却凭纹揪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

”著名理学家程颢的一首《咏棋》,更让孩子们看到了中国古人“栩栩如生,别有意境”的对弈神态,知晓“棋”也是中国的发明创造,孩子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瞬间被引爆。

以体育为媒传承传统文化,还让孩子们从古代诗人陆游的长啸,苏东坡每天五千米的长跑,呼延赞的冷水澡等,认可了一些日常体育锻炼方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身体观,不同于西方传统的灵肉对立的二元思维,即使在生理意义上的身体,也不能与心灵形成对立。

中国古人的身体观不仅与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美学观相互交融,而且显现为整个传统文化结构的理论基点。

无论是儒家致力于对社会秩序的重建,还是道家致力于对自然之道的体悟,都是以自我身体的感性体验为起点的。

儒家身体观中包含的家国同构、君民一体的认识,道家身体观中包含的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都对当今世界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解决有所助益。

二、以体育特色为基色,将体育之乡传承光大
传承传统文化,不要偏颇地理解为远古的文化,还包括近现代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海安大公的“农民体育之乡”品牌,不是虚名,她有光荣的历史和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坚持。

1963年距今50余年,当时大公地区血吸虫病严重,人们就通过体育锻炼来强身健体,抵抗疾病。

当时的抗战英雄,大名鼎鼎的“独臂书记”,组织召开了乡一级的“第一届农民运动会”,虽然体育器材简直称不上器材,全是土法上马,但运动会却是热热闹闹,项目多且实用性强。

自此之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每年“五一劳动节”前后都坚持举行一届“全乡农民运动会”,从未间断。

这样的乡村传统文化怎能在我们这一代孩子们身上丢弃?
《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文件陆续出台,学校根据当前国内学生体育现状和区域特色分析,将学生运动内容多元化、普及化、
深入化,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打造属于学校的运动特色品牌,力争做到“一人一能、一人多能”。

同时不断增大学校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将体育设施纳入到学校整体物质文化建设的规划中去。

新建塑胶化操场5000平方米,篮球场700平方米。

新增乒乓球台十二张,新建体育器材室两间,体育器材专人保管。

学校还对已有场地、设施、器材加强维护,还不遗余力地送体育教师参加省“万名体育教师培训”、《体育与健康》课程培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等活动,力求通过专家引领,更新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观念。

全方位地构建学校体育文化特色,为传承家乡已有的体育文化打上厚重的基色。

在仲满夺得奥运冠军,农民马拉松爱好者陈进取得优异成绩后,学校及时地把他们请到学校来,让他们谈自己走上体育之路的引路人的故事,讲其所以坚持下来的动力和意念。

让孩子们感受到家乡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从而弘扬更加爱体育、更加爱家乡的优良传统。

成绩荣誉往往是催人奋进的原动力。

学生对成功人士的感受总是不及自己获得成功的体验影响大。

学校从组建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等多个体育训练队,制定组织周密而详细的训练,积极参与省、市、县组织的各项赛事和给市县少体校培养和选拔种子选手为突破口,用学生成功的个人体验,促进他们对体育传统的传承。

三、以体育特色为媒介,探索“体传结合”的传承模式
“体传结合”作为一种思想,就是要在办学中重视以体育精神带动学校文化传承发展,它是一种改革策略,即在体育过程中充分重视文化传承水平的提高。

海安大公镇中心小学从健全传承制度入手,进一步完善传承的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学习、研究氛围,坚持传承文化为办学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服务。

在校本研究中,学校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制度,学校开展了“探索研究性学习在体育特长生各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体育渗透策略研究”、“以体育精神为核心的校园隐性环境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研究”等专题研究,并制定相应制度和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研修方案得以落实,研修成果得以推广。

学校在以体育为媒,以体育促进传统传承上肯于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对取得教科研成果的教师的奖励力度,参加了“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研究”“农村小学手足球的探索与研究”“趣味爬行的拓展与开发”等体育课题研究,相关教师的多篇论文在报纸杂志上发表。

《我运动,我快乐》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学科特征出发,遵循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注重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求知求学需求,注重教学安排的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形成了较完善的内容配置和编排。

加强信息化建设,更是他们以体育为媒,强化文化传承的努力方向。

他们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能力发展为基础,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为核心,不断推进学校文化传承教育信息化进程。

分阶段为专任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改版学校网站,搭建快速便
捷的信息平台,不断完善信息环境,完成校园网办公管理平台软件的启用。

进一步提高办公效率,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

启动文化传承资源库的建设工作,鼓励教师参加传承资源建设,组织教师开展部分文化传承的课程整合,进行传承模式、传承方法和传承手段的改革,探索有效传承、有效学习的新策略。

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网上培训等方式,营造学习型组织,使得学校的体育教学和文化传承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学校体育成绩在市县傲视群雄,文化传承活动在开放和竞赛中,也是屡获肯定和表彰。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大公镇中心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