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

合集下载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通用21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通用21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通用21篇)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一、运用中的变电设备及建筑物发生异常,虽能继续使用,但影响安全运行,均称设备缺陷。

二、设备缺陷的分类和处理期限:1.危急缺陷:直接威胁安全运行,若不及时处理,随时会造成设备或建筑的损坏,发生人身事故及停电事故。

危急缺陷处理不得超过24小时。

2.严重缺陷:严重威胁安全,不及时处理,暂时可以运行,但在一定时间内不消除,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和发展成危急缺陷。

严重缺陷处理不得超过7天。

3.一般缺陷:对运行虽有影响,但尚能较长时间坚持运行者。

一般缺陷可列入检修计划处理,年度消除率应在85%以上。

三、设备缺陷的鉴定、登记及报表:1.运行、检修、试验及各级管理人员发现缺陷,均由运行人员在“缺陷记录簿”内进行登记。

2.运行人员发现的危急和严重缺陷,要经站长(值长)鉴定定性,由发现人进行登记。

3.严重、危急性缺陷,应用电话立即通知上级供电部门鉴定后,组织人员检修。

一般缺陷可在缺陷月报中填报。

4.上级供电部门得到各类缺陷报告后,应记入“设备缺陷记录簿”,并填写“缺陷通知单(表)”交检修、试验等有关单位处理。

5.修试单位在试验中发现的缺陷,也应通知运行人员或填写“缺陷通知单”交变电站和有关单位,由运行人员登记。

四、处理后的`缺陷,应经当值长验收,确认缺陷消除后,在“设备缺陷记录簿”•验收栏内签注意见并签名。

•各单位处理缺陷后,应将“通知单”的“回执”在规定时间内返回通知单位。

五、变电站缺陷应进行闭环管理(附流程图):发现缺陷—-缺陷记录本—-缺陷月报—-工作票(操作票)—-运行记录本—-设备检修试验记录(报护及自动化装置工作记录)—-消除缺陷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1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实现安全经济供电,必须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2所有设备必须按照铭牌或制造厂家的规定参数运行,并严格执行有关的运行、检修规程。

3对所有的'电气设备,一律实行车间主任领导下的“三种人”管理责任制。

设备缺陷处理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处理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处理管理制度一、引言设备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其正常运转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缺陷,对于这些设备缺陷,企业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处理管理制度,以确保设备故障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保障企业生产运营的正常进行。

二、设备缺陷的分类设备缺陷可分为两大类别:一是运行时设备突发故障,包括设备损坏、设备停机等问题;二是设备设计、制造或者安装不合理带来的潜在缺陷,比如设备功能不完善、设备硬件不合理等。

三、设备缺陷处理流程1.设备缺陷发现设备缺陷可以通过设备巡检、设备维护记录、员工报修等途径发现,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缺陷发现机制,确保设备缺陷能够及早被发现。

2.设备缺陷评估一旦设备缺陷被发现,企业应立即进行缺陷评估,判断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影响,以确定是否需要立即处理。

3.设备缺陷处理根据缺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1)立即修复:对于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缺陷,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修复,确保设备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转。

(2)暂时性处理:对于一些稍有缺陷但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问题,可以采取暂时性处理措施,以确保设备继续使用,同时准备进行长期性的维修或更换。

(3)设备更换:对于无法修复的严重缺陷,企业应及时更换设备,并对原设备进行报废处理。

4.设备缺陷记录与分析企业应建立设备缺陷记录系统,对每一处缺陷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缺陷分析,找出缺陷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便进一步改进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

四、设备缺陷处理的责任1.设备责任人企业应明确设备缺陷处理的责任人,负责设备缺陷的发现、处理和记录,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维修和更换工作。

2.相关部门责任企业设备相关部门应配合设备责任人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协助,确保设备缺陷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3.员工责任企业员工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及时上报设备缺陷,并配合设备责任人的工作,确保设备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为及时合理的消除配电设备中存在的缺陷,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1.缺陷分类:(1)一类缺陷。

指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继续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发生事故或危及人身安全的缺陷。

(2)二类缺陷。

指缺陷比较严重,但设备仍可短期继续运行。

(3)三类缺陷。

指对近期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

2.缺陷处理(1)一类缺陷。

应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汇报或向有关部门报告,在发现缺陷后____小时内予以消除。

(2)二类缺陷。

应在发现缺陷之后一个月内,安排检查计划消除,在消除缺陷前应加强监视设备的运行状况。

(3)三类缺陷:运行管理单位可将缺陷列入年度:季度检修计划中或日常维护工作中去消除。

3.设备缺陷通知单的管理(1)设备缺陷通知单的填写:①运行维护人员填写下列各栏。

缺陷位置、缺陷内容、缺陷类别、所需材料、发现日期、填单日期、缺陷简图、发现人意见、报单人签名。

②班长意见栏。

由运行班长填写。

③分局主管意见栏。

由分局主管运行专责工程师填写。

④送检日期、处理缺陷方法、返回日期三栏。

由分局主管检修专责工程师填写。

⑤接检日期、处理日期两栏。

由检修单位的检修负责人填写。

(2)缺陷通知单的传递:(1)缺陷发现人:①缺陷发现人应将缺陷所在的线路板、线路名称、具体或公用配电房名称、设备编号、设备型号等填写在缺陷通知单上。

②在缺陷内容栏内必须填写缺陷的标准部位、缺陷状况及缺陷类别。

③在发现人意见栏内填写处理缺陷意见,并在缺陷简图栏内绘出缺陷位置简图、处理缺陷所需的材料名称、规格和数量。

④在发现日期栏内填写发现缺陷日期并在报单人栏内签字,最后将填写好的缺陷通知单一式四份送交运行班长。

(2)运行班长:①班长接到缺陷通知单后,认真审核全部内容,如有疑问或错误时,要求发现人重新核实、填写。

②审核缺陷通知单的内容无误后,在班长意见栏内注明处理缺陷的意见。

③在班长意见栏内签字并填写日期后将缺陷通知单一式四份返还给缺陷发现人,由发现人送交分局运行专责工程师。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五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五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设备缺陷管理,提高设备消缺率和消缺质量,进而提高设备的可用率和健康水平,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缺陷管理的职责、设备缺陷的发现和登录、检查确认、消缺后的报告、后续管理、缺陷验收及缺陷的统计与考核等内容。

二、设备缺陷:是指设备出现了性能、零部件、及消耗偏离原设计标准或规定要求。

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确认为设备发生了缺陷:1)设备或部件的损坏造成设备的被迫停止运行或安全可靠性降低;2)设备或系统的部件失效,造成渗漏(包括汽、水、气、煤、灰、油等);3)设备或系统的部件失效,造成运行参数长期偏离正常值,接近报警值或频繁报警;4)设备或系统的状态指示、参数指示与实际不一致;5)由于设备本身或保护装置引起的误报警、误跳闸或不报警、保护拒动;控制系统联锁失去、无原因起动或拒绝起动;6)对设备进行定期试验时发现卡涩、动作值偏离整定值;7)对设备进行检验性试验时,发现反映设备整体或局部状态的指标超标,或有非正常急剧变化;8)设备或部件的操作性能下降,动作迟缓甚至操作不动;9)设备运转时存在非暂时性的异常声响、振动和发热现象。

2、暂不能消除缺陷。

是指必须在机组停用后才能消除的缺陷或没有消缺所必须的备品备件的缺陷或需要进一步观察、分析才能确认的缺陷,且暂时不会对设备、系统或人身安全构成立即的危害,也不会给运行经济性带来严重损失的设备缺陷。

3、消缺陷。

是指除暂不能消除缺陷外的其他设备缺陷。

4、重复发生的设备缺陷:是指主要设备上同一缺陷在一年内重复发生;主要辅助设备上同一缺陷在____个月内重复发生;辅助设备上同一缺陷在____个月内重复发生的缺陷。

5、设备缺陷分类1)重大缺陷。

是指直接导致无备用的主要辅助设备停运、主设备降出力或停运的缺陷。

2)一般缺陷。

是指除重大缺陷外的缺陷。

三、管理职责1、生产部职责1)通过巡检、操作和运行分析发现并登录设备缺陷,提出消缺要求,采取运行措施,为消缺工作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做好设备缺陷的验收工作。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3篇)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3篇)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1、设备缺陷管理的目的缺陷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以便按轻、重、缓、急消除缺陷,提高自动化系统的健康水平,保障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另一方面,对缺陷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其变化规律,为大修、更新改造自动化系统提供依据。

2、设备缺陷的分类设备缺陷根据其严重程度,一般分为三类:2.1、一般缺陷:指设备状况不符合规程要求,但近期内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2.2、重大缺陷:指设备有明显损坏、变形,近期内可能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2.3、紧急缺陷:指设备缺陷直接影响设备安全运行,随时有可能发生事故,必须迅速处理的缺陷。

3、设备缺陷的处理建立设备缺陷记录簿,远动人员在巡视中发现的缺陷应及时记录在设备缺陷记录簿上,写明缺陷情况,提出处理意见。

重大及以上缺陷应立即向主管领导回报,并根据缺陷严重程度进行处理。

自动化设备存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应加强监视,针对缺陷发展做出分析和事故预想。

4、设备缺陷消除的期限缺陷消除的期限一般规定为:紧急缺陷应予24H内消除;重大缺陷视其严重程度在____个月内安排处理;一般缺陷可列入季度或年度大修计划进行处理或在日常维护工作中消除。

5、处理设备的原则:处理缺陷时,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范,严禁违章作业。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是指针对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进行管理的一套制度。

以下是一份可能包含的内容:1. 缺陷报告流程:规定员工如何向维修部门或相关负责人报告设备缺陷,包括报告的内容、报告的方式(书面、口头、电子邮件等)以及报告的时限。

2. 缺陷分类和评估:设定设备缺陷的分类标准,如紧急程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等因素,并对不同分类的缺陷进行评估,以确定优先处理的顺序。

3. 缺陷处理责任:明确维修部门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包括缺陷处理的时间要求、处理方法和后续跟进工作等。

4. 缺陷记录和追踪:建立缺陷记录系统,记录设备缺陷的详细信息,包括缺陷的描述、报告时间、处理进展等,并跟踪缺陷处理的过程,确保缺陷得到及时解决。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5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5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一般规定1、站领导、检修技术人员、检修班长是具体抓好设备管理负责人。

2、凡是设备在运行备用中出现缺陷,运行人员有责任采取必要的运行措施,防止缺陷扩大,出现故障要通知有关人员及时消除。

3、各运行、检修班应将发现的设备缺陷及时记录,以利于查阅和作出处理。

4、设备缺陷消除后,消除者应在记录簿上交代清楚。

5、记录簿应保持整洁,并存档,以备查考。

二、缺陷分级管理权限1、运行任务(1)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作好记录和报告有关人员。

(2)及时消除属于运行维护工作范围的设备缺陷,应及时采取必要运行措施消除缺陷。

防止缺陷扩大,并向有关人员汇报。

(3)凡本班有权调度停用或不停用也能消除的缺陷,应通知检修人员及早消除。

(4)参加设备缺陷消除后的验收。

2、检修班任务(1)负责从运行、试验、检验方面及时了解所管辖设备的缺陷并作出记录。

(2)了解运行情况,查阅记录簿,及时发现和主动消除设备缺陷,做到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天。

(3)在运行中无法消除缺陷,应记入本班的记录簿内,在大小修或临时予以消除。

3、站领导的任务(1)领导督促各班认真搞好设备缺陷的消除工作,负责质量验收的组织工作。

(2)定期巡视设备,掌握设备存在的缺陷。

(3)分析造成缺陷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拟定消除重大设备缺陷的技术组织、措施,结合小修计划使其实现。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是一个用于解决和管理设备缺陷的规定和流程。

其目标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个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1. 缺陷报告:任何人员发现或怀疑设备缺陷,应立即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

报告应包括缺陷的描述、可能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

2. 缺陷评估:设备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应进行缺陷评估。

评估包括对缺陷的调查、测试和分析,以确定缺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3. 缺陷修复: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和紧急性,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修复计划和时间表。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三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三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保证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好因生产需要,不能及时停修带缺陷设备(在不会发生设备故障、事故的缺陷的前提下)的维护检查,避免设备缺陷扩大成故障、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特建立带缺陷运行设备档案。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淀粉一、二车间、机修车间三、管理内容及要求(1)在设备巡视时发现设备缺陷时由运行车间、机修车间两车间共同会诊,根据生产以及设备缺陷情况确定是否及时停修,因生产情况允许设备缺陷能够及时消缺或即使生产需要设备缺陷严重需要及时停修必须停机维修。

对于经过对设备缺陷会诊能够坚持运行不会造成设备故障、事故的发生的设备即为带病运行设备(利用停机时间进行维修)。

对带病运行设备要求运行车间、机修车间必须实施跟踪监护,制定出防止设备缺陷扩大的防范措施、设备缺陷的处理方案以及设备的消缺计划,同时调查设备缺陷发生的原因。

(2)运行车间、机修车间分别设立设备缺陷档案,存放在于一二车间值长室、机修车间办公室。

淀粉一二车间发现运行设备缺陷于每天7:20、16:20前提报到机修车间,并由提报责任人____机修车间技术员、运行车间技术员、值长、班组长对带缺陷设备进行会诊,根据会诊情况淀粉一二车间值长、机修车间技术员分别填写设备档案。

机修车间维修人员对每天的设备巡视情况报机修车间办公室,由机修车间负责对缺陷进行汇总报提报机修车间副主任由机修车间副主任每天9:00、16:00前反馈到淀粉一二车间,并由机修车间副主任或技术员____运行车间技术员、运行值长、运行车间班组长、机修车间分管班长对带缺陷设备进行会诊并填写运行设备档案。

(3)设备缺陷档案填写完整,必须填写缺陷设备名称、设备异常发生时间、导致设备异常的原因、避免设备扩大的防范措施、拟定缺陷处理的方案、设备缺陷的处理时间、消缺责任人、会诊人员(由机修车间技术员、运行车间技术员、值长、当班班组长组成)、缺陷处理后的验收情况。

(4)带缺陷运行设备消缺后由机修车间消缺责任人____机修车间技术员、运行车间技术员、当值值长、班组长进行验收并签字。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三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三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引言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资源,设备的正常运行不仅影响到生产效率和质量,还关系到员工的工作安全。

然而,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缺陷,如设备损坏、故障等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生产中断、安全事故等不良后果。

因此,建立健全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既是对设备缺陷进行及时有效处理的基础,也是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手段。

二、设备缺陷管理的原则1. 安全第一。

设备缺陷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因此,设备缺陷管理的首要原则是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任何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缺陷都必须立即停机处理。

2. 及时、准确。

设备缺陷的及时处理对于保障生产进程的稳定和连续至关重要,同时,处理缺陷的方法和措施也必须准确,避免因处理不当导致问题加剧。

3. 综合考虑。

设备缺陷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生产效率、设备成本和人力资源等因素,通过科学决策和合理安排,保障生产能力的持续提升。

三、设备缺陷管理的内容1. 缺陷发现与报告(1)工作人员的缺陷发现:员工在日常操作中发现设备缺陷应及时报告设备负责人或设备维修部门,描述缺陷的具体情况和影响,并及时采取临时措施避免进一步恶化。

(2)设备负责人的缺陷发现:设备负责人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检修,发现设备缺陷应及时报告维修部门进行处理,并对生产安排进行合理调整。

2. 缺陷评估与分类对于报告的设备缺陷,维修部门应根据缺陷的性质和影响,进行评估和分类。

(1)紧急缺陷:对于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紧急缺陷,维修部门应立即停机处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重要缺陷:对于关系到生产效率的重要缺陷,维修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和维修资源合理安排维修时间,并及时处理。

(3)一般缺陷:对于不影响生产进程和安全的一般缺陷,维修部门应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维修资源合理安排维修时间,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缺陷处理与记录(1)紧急缺陷处理:对于紧急缺陷,维修部门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停机处理,并及时修复设备,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1.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生产设备缺陷的及时发现、记录、通报和解决,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生产设备的管理。

2. 定义2.1 设备缺陷:指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出现的故障、损坏或其他异常情况。

2.2 设备缺陷管理:指对设备缺陷进行识别、记录、分析、处理和跟踪的管理活动。

3. 设备缺陷的发现和记录3.1 设备缺陷应由设备操作人员或维修人员发现。

发现设备缺陷后,应立即进行记录。

3.2 设备缺陷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设备缺陷的具体描述、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姓名等。

3.3 设备缺陷记录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以便进行后续处理和解决。

4. 设备缺陷的分析和处理4.1 设备缺陷应由相关部门进行分析和评估。

分析和评估的内容包括:设备缺陷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后果、解决方案等。

4.2 根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确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处理措施可能包括设备停机、紧急维修、设备更换等。

4.3 处理措施的执行应由相关部门负责,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

4.4 对于严重的设备缺陷,应成立专门的处理小组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设备缺陷得到彻底解决。

5. 设备缺陷的跟踪和闭环5.1 设备缺陷的处理过程应进行跟踪和监控,确保处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5.2 对于处理措施不完善或无效的设备缺陷,应及时调整处理方案,并进行改进。

5.3 设备缺陷的处理过程中应进行记录,包括:处理措施的执行情况、结果评估、改进措施等。

5.4 对于重大设备缺陷的处理结果,应进行总结和汇报,并提出防范措施,以避免类似的设备缺陷再次发生。

6. 设备缺陷的预防和改进6.1 对于频繁发生的设备缺陷,应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

6.2 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设备使用和维修的技能和水平。

6.3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按照规定的周期和方法进行,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设备缺陷处理及索赔管理制度(3篇)

设备缺陷处理及索赔管理制度(3篇)

设备缺陷处理及索赔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妥善处理设备验收、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出现的缺陷问题,保证设备的质量,避免由于设备的缺陷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特制订本制度。

2.原则2.1设备缺陷处理及索赔管理必须符合国家、华电集团、华电国际及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的有关规定。

2.2以“讲诚信、守协议”的道德准则进行设备缺陷处理及索赔管理。

2.3以有利于问题解决为出发点,明确有关各方责任,确定解决方案,并落实解决方案。

3.释义设备缺陷处理及索赔管理是指通过对缺陷处理工作的组织、鉴定设备缺陷和造成缺陷的责任方、确定解决方案以及缺陷处理结果的验收、审核及落实处理费用等管理活动,保证设备质量和工程质量的管理过程。

4.管理要求4.1缺陷的提出4.1.1物资代保管单位在接货卸车过程中,对外观、数量提出缺陷。

4.1.2在设备开箱验收时,由参与验收的各单位技术人员提出设备缺陷,并由代保管单位统一形成书面材料(验收程序参照《设备材料检验验收管理制度》。

4.1.3安装和调试过程中的缺陷主要由安装和调试单位提出,其它监督单位发现缺陷也有权利和义务提出。

4.2对缺陷的鉴定与审批4.2.1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施工承包商、调试单位、代保管单位、供货单位等相关单位进行设备材料缺陷及缺陷责任的鉴定,确定缺陷对工程的影响:影响接口性能、影响设备性能、影响设备寿命,可能达到的修复水平以及对工期的影响等,同时,填写《现场物资缺陷及责任鉴定表》(附件一),并经总监确认,三期办批准后,进行缺陷处理。

必要时还可外请专家,如厂家无人参加,可传真通知或确认。

若属于在开箱验收时发现的缺陷(缺件),且责任明确,处理方案简单,可在验收时直接提出处理方案。

4.2.2建设单位根据鉴定结果,确定是否继续使用、修复或退货、重新购买。

4.3缺陷的处理及费用负担4.3.1缺陷的处理原则上由责任单位自行解决。

4.3.1设备材料的缺陷及责任鉴定明确后,由施工承包商提供《现场物资缺陷处理方案报审单》(附件二),责任单位出具处理方案,施工承包商审核,监理单位审批,三期办批准后由监理转责任单位处理并承担所需费用。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电气设备试验区作为一个重要的设备检测和试验场所,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于保证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设备缺陷时常发生,给试验工作带来了困扰和风险。

为了加强对设备缺陷的管理,保障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二、制度内容1. 设备缺陷定义设备缺陷指设备在试验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损坏、故障等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电气故障、机械故障、结构缺陷等。

2. 设备缺陷管理责任(1)试验区负责人负责设备缺陷的管理工作,包括制定缺陷管理政策、组织实施缺陷管理、指导相关人员进行设备维修或更换等。

(2)设备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缺陷的维修工作,确保设备能够及时恢复正常工作。

3. 设备缺陷报告与登记(1)设备缺陷发生后,相关人员应及时进行缺陷报告,并详细描述缺陷现象、原因和影响。

(2)设备缺陷报告应统一提交给试验区负责人,由负责人进行审核和登记,并建立缺陷登记簿。

4. 设备缺陷评估与分类(1)试验区负责人负责对缺陷报告进行评估,根据缺陷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等,进行缺陷的分类。

(2)根据缺陷的分类,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和优先级,确保缺陷能够得到及时处理。

5. 设备缺陷处理(1)对于影响到试验工作的重大设备缺陷,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确保试验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及时通知试验人员。

(2)对于一般设备缺陷,试验区负责人负责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工作。

(3)对于无法及时修复的设备缺陷,试验区负责人负责安排替代设备或者调整试验计划,确保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6. 设备缺陷记录与分析(1)试验区负责人负责对设备缺陷进行记录和分析,包括缺陷发生的频次、原因分析、影响分析等。

(2)通过对设备缺陷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常见的设备问题,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制度执行1. 所有试验区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遵守相关的管理程序和要求。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3篇)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3篇)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全面掌握设备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认真分析设备缺陷产生的原因,积极摸索设备运行规律,是妥善安排设备检修、校验和测试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设备缺陷是指:设备本体磨损,劣化、自然老化,或由于装置不当,外力影响等使设备运行发生不安全情况。

二、按照缺陷性质可分为以下二类:1、紧急缺陷,性质严重,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处理,否则会发生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及停电事故。

2、一般缺陷,性质一般,情况轻微,对安全运行影响不大。

三、发现缺陷的处理与汇报1、紧急缺陷从发现后____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无法停电处理的应采取紧急措施(转移负荷或限制负荷)并立即通知电气负责人或向上级领导汇报。

四、紧急和重要缺陷未处理好前,应加强监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展成事故。

五、任何缺陷均应记录在缺陷记录簿内,对于在操作、检修、试验等工作中发现的缺陷而未处理的均应登记。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是指为了保障配电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建立的一套缺陷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内容示例:1. 缺陷管理责任:明确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的责任方,并明确各个责任方的职责和权限。

可能的责任方包括设备管理部门、维修人员、使用部门等。

2. 缺陷报告流程:明确缺陷报告的流程和要求,包括缺陷的报告方式、报告内容、报告的接收方、报告的记录和跟踪等。

3. 缺陷识别和分类:制定一套缺陷识别和分类的方法,以便对不同类型的缺陷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处理。

例如,可以将缺陷分为紧急、重要、一般三个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4. 缺陷处理流程:明确缺陷处理的流程和要求,包括缺陷的处理时限、处理的方式和方法、必要的维修措施、相关部门的配合等。

5. 缺陷记录和分析:建立缺陷记录和分析的制度,包括缺陷的记录方式、记录的内容、记录的保存期限等。

还可以对缺陷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根据数据进行预防措施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6. 缺陷改进措施:根据缺陷的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或改进现有的设备管理和维修方法,以避免同类缺陷再次发生。

变电所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四篇)

变电所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四篇)

变电所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变电所设备缺陷管理工作,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电网运行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变电所设备的缺陷管理工作。

第三条变电所设备缺陷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缺陷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四条设立变电所设备缺陷管理小组,由变电所主任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具体工作由该小组统一协调和管理。

第五条变电所设备缺陷管理小组的职责包括:1. 负责制定设备缺陷管理计划,并进行监督和评估;2. 组织设备缺陷的检查、检测、分析和评估工作;3. 研究并提出设备缺陷的整改方案;4. 组织设备缺陷的整改工作;5. 统计和分析设备缺陷的数据,为设备管理提供参考依据;6. 定期组织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培训和教育。

第三章缺陷管理的具体内容第六条设备缺陷的发现和记录:1. 变电所设备缺陷可通过巡视、检修、检测等多种方式发现;2. 缺陷应及时记录,包括缺陷类型、发现时间、责任人等信息。

第七条设备缺陷的分析和评估:1. 对新发现的设备缺陷,应进行详细分析并评估其对设备运行的影响和安全风险;2. 对已经记录的设备缺陷,应定期进行评估和跟踪,了解其发展情况。

第八条设备缺陷的整改:1. 对发现的设备缺陷应制定整改方案,并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间;2. 针对缺陷进行整改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保证整改的质量和效果。

第九条设备缺陷的数据统计和分析:1. 变电所设备缺陷管理应建立统一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定期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形成缺陷管理报告;2. 缺陷管理报告应包括缺陷数量、类型、整改情况等内容,为设备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第四章缺陷管理的监督和评估第十条设备缺陷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应由变电所设备缺陷管理小组负责。

第十一条设备缺陷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内容包括:1. 对设备缺陷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2. 对设备缺陷分析和评估工作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3. 对设备缺陷整改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

目录一、总则 (2)二、目的 (2)三、设备缺陷管理原则 (2)四、设备缺陷定义 (2)五、根据设备缺陷的性质,对缺陷进行分类 (3)六、关于缺陷消除时间的规定 (4)七、设备缺陷分工 (4)八、设备缺陷处理流程 (5)九、设备缺陷处理原则 (5)十、设备缺陷管理办法 (7)十一、设备缺陷考核办法 (9)一、总则设备缺陷是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及时准确地发现缺陷并消除缺陷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为使设备缺陷从发现到消除的全过程实现闭环管理,而制订本制度。

二、目的规范设备缺陷管理,建立设备缺陷定义、分类、发现、消除、验收、统计和考核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降低缺陷发生率,提高消缺质量和消缺率,使消缺率达百分之百,全面提高设备健康状况,提高设备综合利用率。

确保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最终为实现零缺陷目标而努力。

三、设备缺陷管理原则1.当发现设备缺陷时应及时消除.不能及时消除且威胁安全的重大缺陷,相关部门应制定监视措施,做好事故预想,以防止扩大。

2.明显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的缺陷,应按事故处理规定处理。

并尽早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

3。

处理缺陷,必须遵照原国家电力公司《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进行.4。

处理缺陷必须有监护人,检修后要经有关部门组织验收。

5。

运行部对设备做巡视检查和缺陷处理应结合岗位责任制进行,检修部、校验部、安装一、二队、计量科、电机部等相关消缺部门(以下简称“检修部门")生技部应设专(兼)职负责设备缺陷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设备缺陷定义指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影响安全、经济运行和环保要求的异常情况.如:泄露、温度异常升高、振动、卡涩、松动、断裂、变形、摩擦、缺油、计算机系统程序异常、偏离运行参数等情况。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称有缺陷设备.1。

设备零部件损坏、老化、缺少,技术性能不良,以致不能在额定参数下运行或安全构成威胁者;2。

由于外界原因,构成威胁设备安全运行的现象;3.按设备定级不能评为一类设备者;五、根据设备缺陷的性质,对缺陷进行分类1。

10KV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

10KV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

10KV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规范10KV变配电室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运行安全,维护生产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建立完善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明确设备巡检、维护、养护、修理、停电、更换等相关工作流程,确保设备维护、维修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制度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公司内10KV变(配)电室设备及配电线路的巡检、维护、养护、修理、停电、更换等管理工作。

三、设备缺陷分类设备缺陷分为以下几类:1.一级缺陷: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可能导致停机。

2.二级缺陷:影响设备长期运行,但不影响设备立即运行。

3.三级缺陷:不影响设备运行,可以在下次计划维护过程中解决。

四、设备缺陷管理流程1、巡检阶段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如发现设备故障,填写巡检记录表,并及时上报给主管或设备管理员。

2、报修阶段设备管理员收到报修信息后,应在1小时内进行回复,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

若设备故障较为严重,可将设备停机。

3、维修阶段设备管理员对设备进行维修,维修完成后进行设备自检,并且进行试运行,检查是否能正常运行。

若设备故障无法立即解决,应及时提交设备缺陷报告给领导,经过审核后进行更换或修理。

4、停电阶段若设备故障严重,应及时进行停电处理,确保安全。

一般情况下,停电应与生产计划相配合,制定停电计划,进行设备停机作业。

5、更换阶段当设备经过多次维修无法修复时,应及时更换设备。

更换前,应制定更换计划,并进行设备更换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更换过程中的安全。

五、设备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保养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及安全防护等工作。

设备管理员应进行设备保养及时记录,并及时上报到设备保养管理系统中。

六、设备维护设备维护包括对设备进行检修、调整、更换件等工作。

设备管理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并及时记录维护情况。

七、设备更换设备经过多次修复无法解决故障时,应进行设备更换。

更换计划应经过领导审核后实施。

更换前,应进行设备清理、拆卸及备品备件准备等各项工作,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3篇)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3篇)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总则1.1为了加强设备缺陷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特制定本制度;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风电场。

2.生产设备缺陷定义2.1生产设备缺陷是指风电场生产设备发生的对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有直接影响的各种异常情况。

2.2本制度所指设备包括:风力发电机组、110kV系统及设备、35kV系统及设备、10kV供电系统、380V供电系统、接入系统设备、消防报警系统、消防水系统、站内监视系统、变电站生产区域内建(构)筑物等。

3.设备缺陷的分类3.1一类缺陷:在发现缺陷后____小时内,可以消除的缺陷;3.2二类缺陷:在发现缺陷后____小时内,无法消除的缺陷。

4.设备缺陷的汇报与记录4.1风电场发现、消除设备缺陷后,应在《缺陷管理台帐》内登记;4.2登记为二类的缺陷,应经安全生产部同意;4.3二类缺陷的信息通过OA系统呈报总工程师及安全生产部。

5.设备缺陷的处理5.1风电场发生任何威胁人身、设备安全的缺陷应立即布置安全防护措施,并由安全生产部负责检查;5.2设备缺陷由风电场自行组织及时处理(特殊天气情况除外);5.3对于风电场无法自行处理且需要对外联系的缺陷应及时汇报安全生产部,安全生产部协助处理。

6缺陷转类风电场在消缺过程中发现无法自行组织处理时,可提出转类申请,经安全生产部审核后,由一类缺陷转为二类缺陷。

7.缺陷管理职责7.1安全生产部职责:7.1.1对风电场缺陷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7.1.2协助对二类缺陷进行处理,负责安全措施、消缺方案的审查;7.1.3定期对缺陷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论改进管理流程,或列入检修、技改计划;7.2风电场职责7.2.1负责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发现缺陷,组织消缺工作;7.2.2对未能及时消除的缺陷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7.2.3每月对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8.缺陷管理的奖惩考核8.1风电场对及时发现运行设备缺陷、重大缺陷以及积极消缺的情况提出奖励申请,由安全生产部审核后,报分管领导批准;8.2安全生产部对发现缺陷不及时、消缺不及时等情况提出考核意见,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2024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2024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2024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一、设备缺陷根据其威胁安全的严重程度,分为Ⅰ、Ⅱ、Ⅲ类:Ⅰ类缺陷—对安全运行有严重威胁,短期内可能发生事故;Ⅱ类缺陷—对安全运行有一定威胁,短期内可能发生事故,但若长期不处理,即会逐渐增加威胁性,甚至发生为事故;Ⅲ类缺陷—对安全运行威胁较小;二、所有值班员应掌握全部Ⅰ、Ⅱ、Ⅲ类缺陷,动力部门应掌握Ⅰ、Ⅱ、Ⅲ类缺陷,分管用监员应掌握Ⅰ类缺陷和计量装置的各种缺陷,以及由总开关及其至第一断路器之间的Ⅱ、Ⅲ类缺陷;三、值班人员发现缺陷后,应立即登记在运行日志和设备缺陷记录簿上,并填报缺陷报告单送交分管部门,对Ⅰ类缺陷应立即电话报告动力部门和用监员;四、动力部门对Ⅰ类缺陷应及时安排处理,Ⅱ、Ⅲ类缺陷应列入休息日或节假日检修计划内予以消除,消除后在缺陷记录簿上注销;五、用监人员在巡检时发现Ⅰ、Ⅱ类缺陷,应通知值班员做好记录并通知动力部门;六、值班员巡检时应注意原有缺陷是否扩大、恶化,如恶化使缺陷类别上升时应重新汇报和记录;七、在检修中发现并已消除的缺陷,不填写设备缺陷通知单,但应在设备缺陷记录本中做好记录。

2024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二)一、设备缺陷管理的背景与意义设备缺陷是指设备在设计、制造、运营和维护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不合格之处。

设备缺陷可能导致设备故障、事故发生,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可以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处理设备缺陷问题,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员工和公众的人身安全以及企业的财产安全。

因此,在2024年,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设备缺陷管理的首要目标是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在设备使用的全过程中,安全应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2. 预防为主原则:在设计、制造、运营和维护设备过程中,必须注重预防设备缺陷的发生,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降低设备缺陷的频率和风险。

2024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篇)

2024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篇)

2024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在2024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将成为关键的一环,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性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探讨2024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关键要素和目标,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关键要素1.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设备缺陷的定义、责任和处理方式。

同时,建立设备缺陷管理的监督和执法机构,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设备生产:强化设备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加强对设备制造商的监督和检测,确保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设备销售和使用:建立设备销售和使用的登记和备案制度,规范设备销售和使用行为。

要求设备销售商提供完整的产品信息和说明书,确保消费者充分了解设备性能和安全使用方法。

4.缺陷检测和反馈:建立设备缺陷的检测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缺陷。

设立缺陷检测中心,加强对设备缺陷的技术研究和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5.用户权益保障:加强对用户权益的保护,建立设备缺陷受害者的救济机制。

设立设备缺陷赔偿基金,为受害者提供赔偿和救济。

二、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目标1.提高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加强设备生产和销售的监管,推动设备制造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设备缺陷发生的风险。

2.减少设备缺陷事故:通过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缺陷,减少设备缺陷事故的发生。

建立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深入分析设备缺陷事故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3.保护用户权益:加强对用户权益的保护,提高用户购买设备的信心。

建立用户投诉和意见反馈机制,及时处理用户的投诉和意见。

4.促进设备产业发展:通过健全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提高设备质量和竞争力,促进设备产业的健康发展。

鼓励设备制造商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三、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设备缺陷的范围和责任,规范设备缺陷的处理程序和要求。

加强对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法律意识和法规素养。

设备遗留缺陷管理制度(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遗留缺陷管理制度(缺陷管理制度)

QB北京 限责任公司 任公司)-209-04-2008 设备遗留缺陷管理制度发布 企业标准 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电有限责任公司前言为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设备遗留缺陷的消除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本制度由安全生产技术部提出本制度由总经理工作部归口本制度起草单位:安全生产技术部本制度主要起草人:审核:批准:本制度由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本制度是首次发布设备遗留缺陷管理制度1、总则1.1为加强设备遗留缺陷管理,明确各级人员责任,及时准确消缺,保证发电设备及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依据公司《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工作票管理制度》等,特制订本制度。

1.2本制度规定了xx电力设备遗留缺陷管理工作的管理内容、管理目标、部门职责、考核等内容。

1.3本标准适用于xx电力设备遗留缺陷管理工作。

2、管理内容2.1 术语和定义2.1.1 设备遗留缺陷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运行或备用设备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消除的,存在影响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及污染环境的设备状况和异常现象。

2.2 遗留缺陷分类2.2.1设备遗留缺陷分为以下三类:2.2.1.1 A类遗留缺陷(一类):指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机组出力,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或正常运行方式以及虽然影响了系统正常运行或正常运行方式,但不需要倒换系统或运行方式进行处理,由于诸如缺少备件、专用工具等原因,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消缺的缺陷。

2.2.1.2 B类遗留缺陷(二类):指影响机组安全运行、机组出力,但不需要停机、停炉处理或虽然需要停机、停炉才能彻底消除但可进行临时性处理,由于诸如缺少备件、专用工具等原因,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消缺的缺陷。

2.2.1.3 C类遗留缺陷(三类):指影响机组安全运行、机组出力,无法进行处理,必须进行停机、停炉才能消除的,由于诸如缺少备件、专用工具、解决技术方案等原因,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消缺的缺陷。

2.2.2非生产遗留缺陷:是指设备及系统以外的非生产设备的缺陷,对主辅设备安全运行无直接影响,并随时可以消除的缺陷,但由于诸如缺少备件等原因,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消缺的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总则 (2)二、目的 (2)三、设备缺陷管理原则 (2)四、设备缺陷定义 (2)五、根据设备缺陷的性质,对缺陷进行分类 (3)六、关于缺陷消除时间的规定 (4)七、设备缺陷分工 (4)八、设备缺陷处理流程 (5)九、设备缺陷处理原则 (5)十、设备缺陷管理办法 (7)十一、设备缺陷考核办法 (9)一、总则设备缺陷是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及时准确地发现缺陷并消除缺陷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为使设备缺陷从发现到消除的全过程实现闭环管理,而制订本制度。

二、目的规范设备缺陷管理,建立设备缺陷定义、分类、发现、消除、验收、统计和考核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降低缺陷发生率,提高消缺质量和消缺率,使消缺率达百分之百,全面提高设备健康状况,提高设备综合利用率。

确保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最终为实现零缺陷目标而努力。

三、设备缺陷管理原则1.当发现设备缺陷时应及时消除。

不能及时消除且威胁安全的重大缺陷,相关部门应制定监视措施,做好事故预想,以防止扩大。

2.明显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的缺陷,应按事故处理规定处理。

并尽早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

3.处理缺陷,必须遵照原国家电力公司《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进行。

4.处理缺陷必须有监护人,检修后要经有关部门组织验收。

5. 运行部对设备做巡视检查和缺陷处理应结合岗位责任制进行,检修部、校验部、安装一、二队、计量科、电机部等相关消缺部门(以下简称“检修部门”)生技部应设专(兼)职负责设备缺陷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设备缺陷定义指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影响安全、经济运行和环保要求的异常情况。

如:泄露、温度异常升高、振动、卡涩、松动、断裂、变形、摩擦、缺油、计算机系统程序异常、偏离运行参数等情况。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称有缺陷设备。

1.设备零部件损坏、老化、缺少,技术性能不良,以致不能在额定参数下运行或安全构成威胁者;2.由于外界原因,构成威胁设备安全运行的现象;3.按设备定级不能评为一类设备者;五、根据设备缺陷的性质,对缺陷进行分类1.一类缺陷:是指可以在24小时以内消除的缺陷。

具有备用系统的运行设备所发生的缺陷,若运行方式许可,申请经批准后在规定时间内可以消除的缺陷也应填写一类缺陷。

若申请未批准则由生技部按规定转为二类缺陷,并向上级汇报缺陷情况。

2.二类缺陷:是指需要配合停电(停母线或线路)、停系统或小修等才能消除的缺陷。

这些缺陷需将申请报生技部、系统调度部门批准停止设备运行或纳入检修计划安排解决的。

3.三类缺陷:是指重大的、具有历史性的、技术复杂解决不了的而不能及时处理的缺陷。

这些缺陷应由设备管辖单位及主管部门组织研究制定技术措施后协调解决,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列入大修或更改工程计划安排解决。

4.文明生产缺陷:不满足下列情况之一者,称有文明生产缺陷:A、各部门的卫生分担区(包括仓库、办公室值班室楼梯走廊等)应符合防火要求,达到窗明几净,各种工器具、备品备件、台帐等定置管理,摆放整齐。

地面无痰迹、杂物,墙壁粉刷干净,无灰网。

B、设备双重名称标志清晰、齐全,且与现场实际相符。

C、安全防护措施符合要求,电源、仪表、保护控制盘等柜盘内外干净整洁,沟道、孔洞、盖板完好,遮栏、栏杆齐全,消防设施完整无缺。

电缆沟内无杂物、积水。

D、生产现场照明充足,照明线路、灯具安全可靠,无积灰,布置规范。

E、检修和设备消缺现场做到无油迹、无积水、无积灰,拆下的零部件排放整齐,检修机具摆放整齐,材料备品堆放整齐。

F、生产厂房外观整洁,墙面、门窗完好无损,排水设施完好,没有屋面漏水、地沟堵水的现象。

六、关于缺陷消除时间的规定1.凡属本单位调度管辖的设备发生缺陷,应在一天内消除或列入次日检修计划内解决。

2.技术性复杂或器材供应有困难的三类缺陷,应列入最近检修计划内解决。

3.遇有临时发生的严重威胁生产安全和经济的缺陷,应申请临时检修或调峰消缺处理。

七、设备缺陷分工八、设备缺陷处理流程九、设备缺陷处理原则1. 设备所属单位即为设备缺陷的责任单位。

运行、检修按设备缺陷的相关责任,共同对设备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负责。

2. 运行人员必须按运行管理制度的要求巡回检查设备,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检查情况,并结合报表分析,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填写设备缺陷通知单,并通知检修人员尽快处理,对于可能造成设备停电、损坏的缺陷,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其安全运行;重大设备缺陷,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3.运行人员应根据工作票管理要求,积极为消除缺陷创造条件;跟踪消缺情况,监督设备消缺的及时性。

4.运行部、生技部应对频发性、重复发生和重大缺陷组织技术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修订检修计划,重点监控,对长期不能消除或技术性强的缺陷列入问题库,并做好相关记录;召开专业技术分析会进行技术攻关和督办,实行结案制管理。

5.生技部应掌握设备的缺陷处理情况,对影响缺陷及时消除的责任单位进行考核;做好设备带缺陷运行的技术措施和重大设备缺陷处理技术方案。

对于较大缺陷要进行异常分析,负责协调检修部门相关专业和部门,完成消缺工作。

生技部在缺陷消除后的验收时,应对文明生产不合格的不予验收通过,要求检修人员进行整改后再进行验收。

6 .其他人员发现的缺陷应及时通知运行班长,经运行班长确认后填写缺陷通知单。

7 .检修部门负责设备的消缺工作,根据运行人员或点检员下达的缺陷通知单,及时进行排程处理,严格按照缺陷单和任务单要求安排工作,保证消缺的及时性和质量。

按规定做好消缺工作的相关验收工作。

8.检修部门在消缺过程中应积极协调各专业、配合工作,执行工序优先原则;参与消缺的技术方案制定。

建立缺陷管理台账,总结消缺经验,并报生技部。

9.生技部、检修部每月对设备缺陷进行分析,查找缺陷发生的规律和暴露出的问题,提前安排设备检修,控制设备缺陷的发生。

10. 严格执行缺陷汇报制:运行人员发现缺陷后应第一时间回报班长,班长现场确认后回报部门负责人。

并安排人员填写缺陷通知单,及缺陷统计记录。

发生特大缺陷,应同时汇报相关领导。

11. 对于不能及时消除,且对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造成隐患的缺陷,运行班长要及时汇报运行部门负责人,并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缺陷扩大化,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同时提醒运行人员加强监视。

12.月底安检要对每月的消缺率进行统计分析,消缺率低于98%的专业,并对相应部门负责人进行考核。

13.生技部应及时修订《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并监督其执行;对频发性和重大缺陷组织技术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缺陷重复发生的防范措施;掌握设备的缺陷处理情况,安排有关部门及时进行设备缺陷的消除,对未及时消除的责任部门进行考核;负责编制、审核重大设备缺陷消除计划及设备小修、临修等的消缺计划;制定和审核主要设备带缺陷运行的技术措施和重大设备缺陷处理技术方案;对缺陷发现的及时性、全面性,质量等进行监督和考核。

14.计划合同部负责备品备件的采购,不应因备品备件采购拖延影响设备消缺。

十、设备缺陷管理办法1.各检修部门及运行部都应设专用的设备缺陷记录台账。

运行部设备缺陷管理由各变电站运行班长负责管理。

运行人员发现缺陷汇报班长,班长亲自核对后由主值记入缺陷记录薄中。

二、三类缺陷还要及时向各级汇报。

2.检修部门应将运行、试验和检修中发现的缺陷,由部门技术员登入缺陷记录薄内。

3.缺陷记录填写应准确清楚,发现人应签名,一本缺陷记录记满后,应将未处理的缺陷转入新的记录本内。

4.检修部门在每天上班前查阅缺陷记录薄,了解有无新的缺陷,存在的缺陷及缺陷处理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执行。

(一)、缺陷单填写要求1、运行人员必须按运行管理制度的要求巡回检查设备,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检查情况,并结合报表分析,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填写缺陷单,并通知检修人员尽快处理,同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其安全运行;重大设备缺陷,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填写缺陷时,要写清设备地点、名称、内容及发现缺陷时间、通知检修人员时间、检修人员到达现场时间,填写缺陷时,缺陷名称一栏要写清设备地点、名称及内容;若无法判定缺陷的所属专业时,可同时通知相关专业人员会诊,待缺陷的所属专业落实后填写缺陷通知单;不得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设备所属不清应由生技部重新界定。

对于可能造成设备停电、损坏的缺陷,运行人员应及时通知设备相关专业安排处理。

2、班长在值班时间内,应经常监督运行人员对其专责设备进行详细检查。

3、根据检查和运行主值汇报,视缺陷的严重性采取措施,防止扩大,必要时应立即向运行主任及公司汇报。

4、检查各运行班对本单位或集团公司规定的监视措施执行情况。

5、在运行主任的权限内,创造一切可能条件,督促检修、校验等消缺部门及时消除设备缺陷。

6、运行主任对当天未能消除的设备缺陷及时向有关上级汇报。

(二)、设备缺陷消除要求1.检修部门的班组应及时派人到现场拿缺陷通知单,按消缺要求消除设备缺陷(/完成任务)和注消缺陷通知单,并建立班组设备缺陷台帐,详细记录设备缺陷及其消除情况。

2.检修部门的缺陷管理人员应对照各班组的消缺情况,督促、安排消除缺陷,努力提高缺陷消除和管理水平,使缺陷发生数量逐月下降。

3.对于一类缺陷,要求在发现缺陷或接到缺陷通知后24小时内消除,如有特殊情况(如无备件、受运行方式影响、人员组织等)不能及时消除时,须经生技部批准将一类缺陷转为二类缺陷,同时对缺陷部位加强监视和采取临时措施防止缺陷扩大化。

如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缺陷,必须制定详细的设备运行预案和消缺方案,且运行和检修要对该缺陷进行跟踪,密切关注缺陷的发展趋势。

运行负责人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督促维护部门在较短时间内将缺陷消除。

4.对长期存在或涉及多专业、技术复杂的历史性的三类缺陷,列入大修或更改工程计划安排解决。

5.缺陷消除过程中如果有特殊规定的技术措施要求,则消缺时按有关技术措施要求执行。

6.检修部门要加强消缺管理工作,班组要建立缺陷管理台帐,记录消缺内容和总结消缺经验;各站建立缺陷分析台帐,提供消缺技术支持和强化消缺质量管理,提高缺陷消除率,降低缺陷发生率。

7.检修部门应根据每月缺陷消除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重复发生的缺陷制定处理方案,报主管领导审核、批准、执行。

8.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每日要了解本专业缺陷消除情况,经常深入现场,对一类缺陷、设备频发缺陷给予关注和技术上的支持。

9.运行部每日对缺陷进行分析,重要缺陷汇报到生产调度会上及有关部门和领导。

10.运行部每日要了解各站缺陷情况,经常深入现场,对设备重大缺陷的消除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必要时提出技术措施(方案)和运行配合措施。

(三)、设备缺陷统计分析及要求1.生技部每月要对全公司缺陷消除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通报消缺情况和消缺质量及考核情况,安排下一步消缺重点,确定设备检修方向。

2.调度中心每月28日上午8:00组织召开专业缺陷分析会,对缺陷的发生数量、消除情况、发生规律、设备频发缺陷、重复缺陷等进行分析,制定技术措施和消缺要求,将书面分析报告报主管领导,并建立缺陷分析台帐(台帐内容主要包括:缺陷内容,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缺陷对设备可能造成的危害,解决的具体方法,分析哪些设备还可能发生同类缺陷及采取的对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