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22.陋室铭

合集下载

初二语文导学案-22短文两篇

初二语文导学案-22短文两篇

第 22 课短文两篇——陋室铭1.能正确写出“馨”、“鸿儒”、“白丁”、“劳形”等重点字词读音及解释。

2.能用现代汉语流畅的翻译全文,积累文言实虚词,说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体验学习】【朗读交流】1.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陋.室()德馨.()调.素琴()鸿.儒()西蜀.()案牍.()2.走近作者:《陋室铭》作者是朝文学家。

【新知探究】★探求一:疏通文意,解释重点词语。

(记得标示在书本上)有仙则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鸿.儒()可以调.素琴()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探求二:结合注解,翻译重点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⑤孔子云:“何陋之有?”【综合提升】1.结合【知识链接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结尾却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为什么?(学法指导:从居住条件和思想境界两方面入手来考虑。

)【当堂检测】1.全文处处紧扣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2.写景物之雅的句子是:;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文中虚写的句子是:。

【学习反思】我们收获了:不足的方面:【知识链接】★1.铭,古代刻在器物或者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用于称颂功德或警戒劝勉。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陋室铭”的意思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居室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2.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祖籍洛阳。

21岁中进士,授官监察御史。

他热心支持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他的文才受到大散文家韩愈、柳宗元和大诗人白居易的赏识。

他的散文清新活泼,富有韵味,著有《刘梦得文集》。

这篇《陋室铭》是他被贬到和州做官时在任上写的。

【课后精练】(2008重庆市)阅读刘禹锡《陋室铭》完成文后9—12题。

《陋室铭》导学案六篇

《陋室铭》导学案六篇

《陋室铭》导学案六篇《陋室铭》导学案六篇《陋室铭》导学案1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字词,背诵并能准确默写全文。

2. 过程与方法:初步领会韵文和对偶句的语言艺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自甘淡泊、不慕名利的思想。

学法指导:以读为主,合作探究。

资料链接1.背景资料:(1)《陋室铭》这篇“铭”文早已成了“名文”,其实,这篇名文是“气”出来的。

刘禹锡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作家、诗人,他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时的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

和州知县策某是个势力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

先是安排刘禹锡住到城南门,面江而居。

刘禹锡见房子面对大江,不但没有埋怨,反而很高兴,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他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策知县,于是策某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到一间半。

新宅位于德胜河,附近还有一排排杨柳树,环境还不错。

刘禹锡也没有计较,他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策知县见他仍是悠然自得,又把刘禹锡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其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

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想想这狗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了,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中学语文在线(2)子云亭:即西汉文学家扬雄的草玄亭。

据《汉书杨雄传》扬雄所处的成、哀、平三世,统治权被外戚和弄臣所篡,只有投靠他们才能青云直上,而扬雄不事谄媚,不屑逢迎,不会钻营,不愿投靠,因而“三世不徙官”。

作者以扬雄德高不论室陋自比,可见作者之志。

知识巩固:1.填空:本文的作者是代著名诗人。

体裁是,这种体裁的特点是。

2.全文的主旨句是,。

3.试写出本文的对偶句(至少两句)4.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有仙则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以调素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孔子云:“何陋之有?”6.你认为本文的写作意图是7.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拓展延伸:阅读刘禹锡的一首充满哲理的词,完成练习。

《陋室铭》导学案(通用12篇)

《陋室铭》导学案(通用12篇)

《陋室铭》导学案(通用12篇)《陋室铭》导学案篇1班级姓名座号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记住相关的文言字词解释。

2.技能目标: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不慕荣利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学习重点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难点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学法指导朗读法,导读法【自主学习】1、读一读,写一写(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惟吾德馨()鸿儒()调素琴()案牍()西蜀子云亭()苔痕()2、读一读,译一译(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4)何陋之有()(5)苔痕上阶绿()(6)草色入帘青()(7)谈笑有鸿儒()(8)往来无白丁()(9)可以调素琴()(10)无案牍之劳形()(11)惟吾德馨()()3、读一读,理一理(整体感悟课文)(1)《陋室铭》的作者是,他是代诗人,字。

题目中的“铭”是指:。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韵,有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2)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

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

接着以“”一句统领全篇。

下文则用“”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用“”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

结尾再用“”予以强调,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4、读一读,问一问学习质疑:【课堂探究】(合作学习最有效)5、读一读,品一品。

(1)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答:《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颂功德埋下了伏笔。

从侧面烘托陋室清幽,宁静。

也表达了陋室是因室主人的德馨而出名的。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

答:地方不大,但是整洁干净,有格调。

(3)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答: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陋室不陋,即:(1)从自然环境的清幽。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 (2) 从交往人物的不俗。

《陋室铭》导学案3篇

《陋室铭》导学案3篇

《陋室铭》导学案3篇《陋室铭》导学案3篇《陋室铭》导学案1导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句。

2、领会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一、自学反馈(自主完成,同桌互查)1、关于“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逐句翻译课文。

掌握重点词语。

二、合作探讨(交流互动,问题质疑。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

”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陋室”二字扣题。

“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

用“惟”字加强语气。

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

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写室中事。

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这两句写什么?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7.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巩固检测(重点突破,当堂训练。

)1、按要求默写①写出本文的中心句②写出表现陋室环境幽美的句子③写出表现陋室主人所参与事之雅致的句子四、拓展延伸(融会贯通,提高能力。

)1、对于作者的陋室以及他的生活方式你有什么看法?2、学习文章的写法写一段话,将你的理想或追求通过某些物品(体)表现出来。

22《陋室铭》第一课时 导学案

22《陋室铭》第一课时 导学案

22《陋室铭》导学案(2课时)课型:讲读课主备:审核:【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梳理结构思路。

2、结合内容资源联系现实谈出自己的感受,通过仿写,加深理解。

3、学习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其中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在本文中的作用。

第一课时课前自学一、资料助读知识卡片①——作家作品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文学家。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

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

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知识卡片②——背景资料永贞元年(805),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失败后被贬为郎州司马,九年后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观写诗讽刺保守派,外迁,人连州刺史。

以后还当过變州、和州刺史。

直到文宗永和元年(827)才回到长安,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这篇《陋室铭》是被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二、知识链接——“铭”的文体特点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用韵,一般篇幅短而有力。

(表现文体的字还有:表、说、记、序等等。

)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沿着物器之铭发展下来的述功纪行的文字,有时用于警戒勉励;一类是埋于地下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就是墓志铭。

这两类内容不同,形制有异,但语言的特色却是一样的:押韵、简约、优美。

三、解题陋室:简陋的屋子。

刘禹锡写此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衰落下去,官僚大臣只顾寻欢作乐,不念国事。

刘禹锡深感忧虑,但无力回天,只能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陋室是他做和州刺史期间在当地构筑的简易的房子,那么为陋室作铭,表达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四、自学检测1、字音字形陋.室铭.馨.素.琴案牍.西蜀.吾馨痕鸿诸葛2、文学常识填空⑴《陋室铭》选自,作者,字,代家。

⑵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或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它一般是的。

课堂探究一、初读课文感知美【学习提示】读韵文最好从朗读入手,先仔细听老师范读,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

《陋室铭》导学案

《陋室铭》导学案

《陋室铭》课前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掌握并积累重点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3、把握文章大意,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一、知识背囊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3),唐代中晚期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洛阳(今属河南省)人,是匈奴人的后裔。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弟。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刘禹锡的《陋室铭》,光照历史,留传千古。

2、背景简介作者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当朝权贵,被一贬再贬,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

在此背景下,他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

3、释“铭”解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如:墓志铭、座右铭等。

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由于这种文体独特的历史渊源,使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

根据古文体的分类,"铭"是应用文。

二、自主预习指导学法指导:1.反复朗读课文,对照课下注释,读懂文章,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子。

查字典,积累生字词,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2.请将你把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写到下边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前热身1、本文作者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洛阳人。

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这篇《陋室铭》是被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解释“铭”。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4、利用工具书或结合课下注解,解释下列词语或句子:①斯:②惟:吾:馨:③鸿儒:鸿,④白丁:⑤调:素琴:⑥金经:⑦丝竹:⑧案牍:⑨劳形:形:⑩何陋之有:4、翻译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2《陋室铭》导学案

22《陋室铭》导学案

22 《陋室铭》导学案【教学目的】1、了解"铭"的体裁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3、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铭文的特点,体会作者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借陋室表达自己的节操和情趣。

一、作者介绍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与白居易同称“刘白”。

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

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

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

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

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

二、文体介绍本文是一篇“铭”文。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一种文体,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是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文章赏析开头四句就如引子,为引出陋室做铺垫。

虽是陋室,却体现作者美好的德操。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两句是写陋室的自然环境。

绿苔居然长到了台阶上,反映了作者追求恬淡自然的生活,淡泊名利的高尚气节。

接着写来往于陋室的是鸿儒,而不是目不识丁的平庸之流,也从侧面说明了作者的才高德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2《陋室铭》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2《陋室铭》导学案

22. 陋室铭学习目标: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在吟咏背诵中感悟文章的主题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思想与时代背景,把握文章寄托的感情3与同学交流讨论自己喜爱的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生动凝炼、句式整齐、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及托物言志的特点4查找一些后人引用或评议文章的资料,加深理解自主学习1走近刘禹锡刘禹锡,唐代文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

永贞元年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

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九年后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观写诗讽刺保守派,外迁,任连州刺史。

以后还当过夔州、和州刺史。

直到文宗永和元年才回到长安,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有《刘梦得文集》。

刘禹锡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当朝权贵,被一贬再贬,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

在此背景下,他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苔()痕②德xīn()③案牍()④鸿rú()⑤西蜀()3.探究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①有龙则灵.()②斯.是陋室()③惟吾德馨..()④草色入.帘青()⑤鸿儒()⑥白丁()⑦调.素琴()⑧无案牍..之劳形()4.用现代汉语表述句子的意思(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何陋之有?5、按照要求用原文填空①描写陋室环境突出陋室之雅的句子是②《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③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④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句子是:⑤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⑥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以古代名贤自况)⑦《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全文画龙点睛)合作探究:1.“惟吾德馨”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句中“上”、“入”二字有何表现力?2.文章开头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2《陋室铭》导学案

22《陋室铭》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YW -14-08-2201《陋室铭》导学案编写人:郭红玉审核人:编写时间:2014-09-12班级:组别:姓名:等次:【学习目标】1、积累常用文言字词,能正确翻译全文、熟读成诵。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3、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学习重点】1、掌握常用文言字词,能正确翻译全文、熟读成诵。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学习难点】1、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2、体会本文语言优美,音调铿锵的特点。

【学法指导】朗读,讨论,讲解,积累。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刘禹锡(772—840),唐代文学家。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毕生从政,曾官至监察御史。

永贞元年(805),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

失败后被贬为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司马。

他自幼好学,攻读经典之外,于九流百氏,书法、天文、医学,亦广泛涉猎。

有《刘宾客集》(一称《刘梦得文集》)。

在古文运动中,他占有重要地位。

《陋室铭》可以说是刘禹锡随笔类的典范,全文八十一字,不但写出陋室的风雅,而且还道出了自己对道德品格高洁的追求与志向。

2、了解“铭”(背诵注解一)3、写作技巧本文篇幅短小,语言优美,音韵铿锵,在写作艺术上很有特色。

这和“铭”的体裁特点是分不开的。

古代的“铭”大都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用以述功纪行,所以必须言简意赅,不容长篇大论。

本文只有9句,81字,叙、议、抒情,浑然一体。

凡铭刻之文,都要求可广泛传诵,使人牢记不忘,因此必须讲究修辞,重视音韵,便于吟咏。

本文句式整齐,骈散结合,通篇协韵,音调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音乐美。

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有些句子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等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

【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陋室铭导学案

陋室铭导学案

陋室铭导学案1.本文选自《全塘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2.“铭”的解释: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3.作者是如何引出陋室的?以山水类比陋室。

山、水类比陋室仙、龙类比德馨4.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陋室?①环境——台衡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对偶、拟人写出自然环境清幽雅致)②交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偶、衬托写出交往人物不俗,衬托自己的德馨)③情趣——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正面,实写。

高雅脱俗);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面,虚写。

不慕富贵)5.这三个方面用三个字概括起来就是:景,人,事。

6.文中那句话揭示了全文的主旨?“斯是陋室..(统领全篇)”: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陋室;由于人..(扣题),惟吾德馨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彩。

7.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有什么作用?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有古代仙贤的志趣和抱负。

(政治上建功立业,文学上万古流芳)8.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作用:画龙点睛,总结全文。

突出表明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9.概括本文主题: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环境优雅,交往高雅,情趣淡雅的描述,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0.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托物言志。

(接某种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

本文的物指陋室,志指安贫乐道,高洁傲岸)11.找出文中的对偶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019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2、《陋室铭》导学案

2019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2、《陋室铭》导学案

22、《陋室铭》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4、能力目标:背诵、仿写。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给下列汉字注音陋()馨()儒()牍()案()苔()2.文章一开头以山、水类比,引出陋室,接着描写陋室,暗示陋室不陋的特点,最后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作者借写陋室表达了安贫乐道的情趣,这种写法叫什么?3.独立思考,解决下列问题:1、作者“德馨”表现在何处?怎样表现的?(用文中的话回答)2、到这里来的人多吗?,从哪里可以看出?3、到陋室来的都是些什么人?4、作者写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人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朋友走了之后他干些什么呢?课堂探究1.作者开头说自己的屋子是陋室,为什么到最后又说何陋之有呢?这不是矛盾的吗?请大家一起来讨论,到底是否矛盾?2.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是因为室主人有着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他的什么愿望呢?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情趣?3.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情趣,处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当堂检测(一)读写探究有学生学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后仿写了一篇《学生铭》,你觉得它反映的是何种学习态度?你对这样的学生是如何看待的?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混张文凭。

学生交流谈谈看法,并将你的观点写出来。

(二)达标检测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本文选自《》。

22《陋室铭》导学案

22《陋室铭》导学案

《陋室铭》导学案班级姓名日期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及“说”这种文体,掌握文言常用实词。

(斯唯吾馨鸿儒白丁等)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本文修辞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客观看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交友现象,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重点与难点掌握文言字词,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重点)客观看待诗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交友现象,树立自己正确的交友观。

(难点)一、自主预习(一)释题并简介作者(1)“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如墓志铭、座右铭等。

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2)刘禹锡, _____代诗人、哲学家,字_____。

洛阳人。

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以后又任连州、朗州、和州等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和柳宗元交谊很深。

有《刘宾客集》(一称《刘梦集》).请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在横线上。

(3)创作背景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县看人下菜,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

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陋室铭导学案

陋室铭导学案
22、〈〈陋室铭〉〉导学案
第一课时(集体备课案)
备注
一、学习目标:
பைடு நூலகம்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2、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二、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准确地解释重点字词和翻译课文。
三、学习难点:“之”“的用法,本文的词类活用及古今异义,倒装句的理解。
四、学习方法:朗读;参考课下注释,查阅有关工具书,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
3、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
往来无白丁( )有仙则名(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有鸿儒( ) 可以调素琴( )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 )
4、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5、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四)说说这篇文章有何特点。
(五)学生小结,师补充。
(六)课堂练习(见《实践与探究》“预习积累”。)
(七)作业:《实践与探究》“理解品味”。
教学反思:
板书
陋室:环境之雅、交往之雅、情趣高雅(不陋)
主旨:德馨(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托物言志
五、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的文人墨客大都给自己的居室起了个雅号,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下面你来猜猜这些雅居都是谁的。
(二)朗读课文,积累文学常识,掌握生字词(学生展示学习结果)
1、看谁把课文读得最通顺,流畅。
2、给下面的字注音。
馨( ) 鸿( ) 儒( )牍( )
五、学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抽生背诵课文。
(二)教师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旨。

陋室铭导学案

陋室铭导学案

平凉十中八年级语文导学案第22课《短文两篇》第 1 课时
主备人:王红艳参与教师:丁琳陈莉杨小明任丽萍白东艳仇倩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审核:
学习目标:
1、识记并理解文中重点文言词汇及其用法。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或书房或卧室,你是怎样设计的呢?
的居室,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吧。

二、明确目标
三、预习检测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772——842),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

有《刘宾客集》
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四、自主学习(见课件)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据此划分朗读节奏,并自主练习朗读课文,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2.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意,逐句翻译课文。

五、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主旨句是?
2、体现作者居室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3、写陋室主人来往客人高雅的句子是?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5、作者最后应用孔子的话用意何在?
6、作者以陋室比古圣贤的居室用意何在?
7、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六、当堂检测(见课件)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二、三题。

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陋室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过程与方法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句俗话叫做“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草屋。

”自己的草屋尽管再破也是最好的。

唐朝诗人刘禹锡也自称他的屋子是陋室,那我们今天就来参观一下. 二、走进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和哲学家。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

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

知识链接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

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有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三、预习检测:
辨音识字、理解字意:
在(在乎)名(著名)灵(灵气,神气)斯(这)惟(只)德(品德)馨(xīn)(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鸿(大)儒(rú)(有学问的人)白丁(原意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调(调弄)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劳(使……劳累)
行(形体,身体)云(说)何(什么)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

2、教师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或找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

其他同学听读课文,感知文意。

3、学生根据朗读提示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力求读出韵味。

五、合作探究:
1.学生齐读课文。

2.提问:
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请一位同学找出句子,并作讲解。

学生明确:从山水写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了。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

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

3.提问:
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请一位同学找出文句,并作解释。

学生明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但因为我品德高尚而芳香四溢。

这里,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

教师引申: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喻,这种方法叫比兴。

这种比兴的修辞,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

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

看来“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

教师板书:山水比兴引陋室-----德馨
4.提问:
陋室究竟是如何的简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其简陋的?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明确(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可见居住的环境是多么荒凉冷落。

这是写陋室的环境,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方法。

教师点拨:还有拟人的修辞方法。

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

“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

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得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反而觉得春意正浓,生机盎然。

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主人喜悦之情。

教师板书:对偶拟人写景-----幽雅
明确(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说在这个陋室里,常有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鸿儒谈笑风生。

这是写陋室的人物,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

教师点拨:除了对偶,还有衬托。

作者没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

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

因此我们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

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师板书:对偶衬托写人------高雅
明确(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在陋室里,兴致所至,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

这是写主人的生活情趣。

教师点拨:这两句中,有正面描写即实写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也有反面描写即虚写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对应,“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对应。

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师板书:虚实正反写事-------有趣
教师总结:作者是从三方面表现陋室之陋的: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
室之事有趣。

看来,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

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六、精读品析:
1、经过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了,作者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学生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庐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指西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

这两句话是说我这个陋室正如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又像四川扬子云的亭子。

教师点拨:作者采用了类比的表现手法,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它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如此吗?除此之外,似乎还隐含着自己的远大志向,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教师板书:类比隐含立志-----高远
2、提问: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学生明确:引孔子的话,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

教师点拨:孔子这句话是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后一句,那是因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自己就是和孔子一类的君子,这样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

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

文章结尾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教师板书:引经据典表态------高洁
3、在充分领略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后,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情怀?这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今有什么意义呢?
明确:性格、志趣的产生与时代是密切相关的。

刘禹锡写此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

在宫中,宦官专权;朝廷上,牛、李两党互相倾轧,妒贤害能,任人惟亲。

在这种情况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

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独善其身,保持自己高洁的人格,特立独行,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

至于“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今的意义”这个问题,学生可肯定,也可否定。

教师不可规定统一答案,学生思有所获就是创新。

七、拓展延伸:
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板书设计
陋室铭刘禹锡
景:优美的自然环境“上”、“入”——以静为动
德馨友:学问渊博的来客
主人:具有高雅脱俗的情怀
陋室不陋”的原因趣:恬然自适的生活
主人:安贫乐道的情趣、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自己不贪恋荣华富贵、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
一、在教学中设计了几个朗读环节:1.讲完背景故事后,学生已有了学习本文的兴趣,于是学生进行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发生阅读的欲望。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掌握节奏,初步进入文本。

3.学生散读,落实重点字词。

4.同桌轮流读文本翻译全文。

5.在讲解过程中,重点语句多读感受,感受文中韵味。

二、设计了两个问题:1.考虑: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描写了陋室的特点?2.考虑:作者的陋室是否简陋?找出文中可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并作分析。

三、文言文终究是一种与现今实际使用的语言相去甚远的古代书面语,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掌握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应该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